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

小组动力学

一、小组动力理论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

1、基本观点

(1)小组内聚力

包括:小组的吸引力(小组的目标、计划、活动方式、组织特色等);小组组员的动机。(2)小组压力(3)小组目标与组员个体动机(4)小组结构(5)次小组(6)小组冲突

2、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1)启发小组工作者注重对不同小组经验的运用,协助组员参与冲突的解决与决策的制定,以此推进小组组员的成长与改变;7 h$ o+ M6 ?5 u& b

(2)提升小组凝聚力成为小组工作者的核心任务。(凝聚力高,组员之间互动,并愿意接受别人的影响;凝聚力低,容易产生分歧、冲突,严重时导致小组解散。)

(二)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1)交互决定论

行为、个体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种因素放在其他因素之上,它注意到各种外部事物与内部事务的相互联系。

(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动机再现及动机(强化)等心理过程。

1、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1)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组员都会表现出某种适应和非适应性的行为,同时,每个组员既是行为观察者,也是被观察学习者。这样,每位组员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众多的思想和行为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学习,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成长;

(2)行为的强化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来实现。因此,小组组员可以为了得到表扬(其他组员因为某种积极行为受到表扬)而去从事一些积极行为,为避免惩罚(其他组员因为某种消极行为遭受惩罚)而不会采取消极行为,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三)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1、基本内容

(1)机构分析-分析个体的人格组成

柏恩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家长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2)交往分析-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3)游戏分析-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是通过扮演“惩罚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等心里角色而进行的一种勾心斗角,它对人际交往有着破坏作用。

(4)脚本分析-分析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活脚本

“脚本”就是人潜意识中的“生活计划”,规定了他在现实生活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

2、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人际交往分析中的运用.

家长自我状态:包括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所灌输的关于道德、文化、性别角色等方面的规范和准则)和慈爱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的关怀、爱抚等); 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天真的、任性的)和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缺乏自信、害羞、胆怯、退缩、沮丧、服从);

成人自我状态:理性的、客观的、思考的;

(2)四种人生态度与人际交往

“我不行,你行”:缺乏自信、自卑和不胜任感强烈,容易听从别人的摆布,做事不容易成功;

“我不行,你也不行”: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他人;

“我行,你不行”:怀疑和独断的人生态度,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无可指责的,从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做的都是错误的;

“我行,你也行”:健康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

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的含义

小组动力是指影响小组发展过程的各种心里和行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小组的主要动力来源

1、静态方面

(1)机构方面的影响:机构的目的和功能、机构的政策等;

(2)小组的特征:小组的类型、小组的对象、小组的目标、小组的名称、小组的主题、小组的规模等;

(3)小组带领者的影响:建立关系的技能、参与小组的技能、处理小组情感的技能、调动与应用资源的技能等;

(4)小组组员的特性: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背景等。

2、动态方面, r0 X5 O* l% e4 j

小组领导方式,小组的冲突和沟通,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小组的评估等。 小组动力模式

一、小组动力模式

1、杨极东的观点

(1)输入:组员特质、工作任务、环境条件;(2)整合:领导、沟通、解决问题;(3)输出:组员成长、小组发展、问题解决。

2、艾丽斯和费希的观点

(1)输入因素:个人方面(个人特质、态度等) 、小组方面(小组资源等方面);(2)过程因素:沟通模式 、小组规范 、领导;(3)输出的结果:成员的满意度 、问题的解决方法 、人际关系的成长等。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

(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

(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

(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

(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

(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①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②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

a.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b.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④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研究需要的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一是对需要层次的划分过于绝对,忽视了理想信念在需要中具有最高调节器的作用;二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没有看到个人需要和社会历史条件、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社会学习理论 1.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

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2.因素

对成功的期望决定于三种因素: 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在没有特定经验的情况下,先前的相关经验也会发生影响;人们对特定任务特征的知觉。 在任务特征方面,他重点考察了与技能有关的情景和与机遇有关的情景,结果发现在由技能决定的任务中,如果结果是由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决定的,成功后期待会增加,失败后期待会降低。但在由机遇决定的任务中,如抛硬币或掷骰子,无论上次成功还是失败,下次的可能性都相对不变。这种分析使得罗特开始考察技能决定与机遇决定两种情况在更一般的情景知觉中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提出了著名的控制点理论。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认为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和所受到的强化负责,而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则认为强有力的他人、运气或环境等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应该对行为和强化负责。罗特认为拥有内部控制点是更具适应性的动机状态,内部控制与结果期待,包括成就追求呈正相关。

3.过程关于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

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

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

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4.学习理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就企业管理来说,企业领导应充分看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影响,主动在企业中树立员工榜

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更多的表现出企业所希望的行为。在树立榜样时,企业领导要力求使榜样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将榜样完美化、理想化,常常会使员工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员工反感,降低员工士气。

5.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控制点理论框架基本上摆脱了期望—价值理论的根基,展现出其自身的生命力。其突出贡献首先是它通过启动个体控制的研究,重新揭开了那个来源于哲学中的古老的动机话题——自由意志及其心理结果。其次,它所强调的控制点,为归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尽管社会学习理论和控制点理论在60—70年代曾经独领风骚,但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既有这些理论本身的原因,又有来自于整个动机研究取向变化的原因,即动机研究更加关注环境变量,而社会学习理论和控制点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内的特质和个体差异。正如维纳(Weiner)所指出的,在动机研究中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兴趣(例如成就需要、控制点)在逐渐减弱,因为他们缺少跨情境的普遍性,相反,对于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变量的作用则越来越受关注。

6.三种机制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行为有三种机制,即联结、强化和观察学习。这三种机制为人民正确理解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联结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联结概念,源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根据该学说提出的联结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这一理论强调各种联结的作用:情境与行为的联结,一些行为与另一些行为的联结,一些知觉的联结,甚至一些情绪也是由联结而形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用联结的观点来解释社会态度、人际吸引、社会规范等现象。

强化 强化理论认为,人们学习表现某个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或者可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出现,这是一种正强化;而人们避免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不愉快的结果出现,这是一种负强化。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三种。直接强化就是人们就是人们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的影响;替代强化就是人们还会观察他人做出行为后得到了什么后果,这种后果也会影响人们是否以及怎么样做出相同的行为;自我强化就是人们人们在行为之后,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会影响人们进一步的行为表现。在行为强化过程中,强化物、强化频率、强化时间等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观察学习 观察理论认为,人们仅通过观察他人或模仿榜样,就可以学习某种社会态度和行为。在观察学习中,环境中的他人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观察学习可以在没有任何其他外在强化的情况下出现。

小组动力学

一、小组动力理论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

1、基本观点

(1)小组内聚力

包括:小组的吸引力(小组的目标、计划、活动方式、组织特色等);小组组员的动机。(2)小组压力(3)小组目标与组员个体动机(4)小组结构(5)次小组(6)小组冲突

2、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1)启发小组工作者注重对不同小组经验的运用,协助组员参与冲突的解决与决策的制定,以此推进小组组员的成长与改变;7 h$ o+ M6 ?5 u& b

(2)提升小组凝聚力成为小组工作者的核心任务。(凝聚力高,组员之间互动,并愿意接受别人的影响;凝聚力低,容易产生分歧、冲突,严重时导致小组解散。)

(二)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1)交互决定论

行为、个体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种因素放在其他因素之上,它注意到各种外部事物与内部事务的相互联系。

(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动机再现及动机(强化)等心理过程。

1、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1)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组员都会表现出某种适应和非适应性的行为,同时,每个组员既是行为观察者,也是被观察学习者。这样,每位组员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众多的思想和行为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学习,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成长;

(2)行为的强化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来实现。因此,小组组员可以为了得到表扬(其他组员因为某种积极行为受到表扬)而去从事一些积极行为,为避免惩罚(其他组员因为某种消极行为遭受惩罚)而不会采取消极行为,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三)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1、基本内容

(1)机构分析-分析个体的人格组成

柏恩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家长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2)交往分析-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3)游戏分析-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是通过扮演“惩罚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等心里角色而进行的一种勾心斗角,它对人际交往有着破坏作用。

(4)脚本分析-分析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活脚本

“脚本”就是人潜意识中的“生活计划”,规定了他在现实生活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

2、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人际交往分析中的运用.

家长自我状态:包括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所灌输的关于道德、文化、性别角色等方面的规范和准则)和慈爱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的关怀、爱抚等); 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天真的、任性的)和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缺乏自信、害羞、胆怯、退缩、沮丧、服从);

成人自我状态:理性的、客观的、思考的;

(2)四种人生态度与人际交往

“我不行,你行”:缺乏自信、自卑和不胜任感强烈,容易听从别人的摆布,做事不容易成功;

“我不行,你也不行”: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他人;

“我行,你不行”:怀疑和独断的人生态度,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无可指责的,从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做的都是错误的;

“我行,你也行”:健康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

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的含义

小组动力是指影响小组发展过程的各种心里和行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小组的主要动力来源

1、静态方面

(1)机构方面的影响:机构的目的和功能、机构的政策等;

(2)小组的特征:小组的类型、小组的对象、小组的目标、小组的名称、小组的主题、小组的规模等;

(3)小组带领者的影响:建立关系的技能、参与小组的技能、处理小组情感的技能、调动与应用资源的技能等;

(4)小组组员的特性: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背景等。

2、动态方面, r0 X5 O* l% e4 j

小组领导方式,小组的冲突和沟通,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小组的评估等。 小组动力模式

一、小组动力模式

1、杨极东的观点

(1)输入:组员特质、工作任务、环境条件;(2)整合:领导、沟通、解决问题;(3)输出:组员成长、小组发展、问题解决。

2、艾丽斯和费希的观点

(1)输入因素:个人方面(个人特质、态度等) 、小组方面(小组资源等方面);(2)过程因素:沟通模式 、小组规范 、领导;(3)输出的结果:成员的满意度 、问题的解决方法 、人际关系的成长等。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

(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

(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

(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

(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

(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①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②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

a.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b.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④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研究需要的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一是对需要层次的划分过于绝对,忽视了理想信念在需要中具有最高调节器的作用;二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没有看到个人需要和社会历史条件、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社会学习理论 1.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

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2.因素

对成功的期望决定于三种因素: 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在没有特定经验的情况下,先前的相关经验也会发生影响;人们对特定任务特征的知觉。 在任务特征方面,他重点考察了与技能有关的情景和与机遇有关的情景,结果发现在由技能决定的任务中,如果结果是由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决定的,成功后期待会增加,失败后期待会降低。但在由机遇决定的任务中,如抛硬币或掷骰子,无论上次成功还是失败,下次的可能性都相对不变。这种分析使得罗特开始考察技能决定与机遇决定两种情况在更一般的情景知觉中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提出了著名的控制点理论。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认为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和所受到的强化负责,而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则认为强有力的他人、运气或环境等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应该对行为和强化负责。罗特认为拥有内部控制点是更具适应性的动机状态,内部控制与结果期待,包括成就追求呈正相关。

3.过程关于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

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

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

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4.学习理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就企业管理来说,企业领导应充分看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影响,主动在企业中树立员工榜

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更多的表现出企业所希望的行为。在树立榜样时,企业领导要力求使榜样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将榜样完美化、理想化,常常会使员工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员工反感,降低员工士气。

5.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控制点理论框架基本上摆脱了期望—价值理论的根基,展现出其自身的生命力。其突出贡献首先是它通过启动个体控制的研究,重新揭开了那个来源于哲学中的古老的动机话题——自由意志及其心理结果。其次,它所强调的控制点,为归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尽管社会学习理论和控制点理论在60—70年代曾经独领风骚,但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既有这些理论本身的原因,又有来自于整个动机研究取向变化的原因,即动机研究更加关注环境变量,而社会学习理论和控制点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内的特质和个体差异。正如维纳(Weiner)所指出的,在动机研究中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兴趣(例如成就需要、控制点)在逐渐减弱,因为他们缺少跨情境的普遍性,相反,对于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变量的作用则越来越受关注。

6.三种机制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行为有三种机制,即联结、强化和观察学习。这三种机制为人民正确理解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联结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联结概念,源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根据该学说提出的联结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这一理论强调各种联结的作用:情境与行为的联结,一些行为与另一些行为的联结,一些知觉的联结,甚至一些情绪也是由联结而形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用联结的观点来解释社会态度、人际吸引、社会规范等现象。

强化 强化理论认为,人们学习表现某个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或者可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出现,这是一种正强化;而人们避免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不愉快的结果出现,这是一种负强化。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三种。直接强化就是人们就是人们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的影响;替代强化就是人们还会观察他人做出行为后得到了什么后果,这种后果也会影响人们是否以及怎么样做出相同的行为;自我强化就是人们人们在行为之后,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会影响人们进一步的行为表现。在行为强化过程中,强化物、强化频率、强化时间等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观察学习 观察理论认为,人们仅通过观察他人或模仿榜样,就可以学习某种社会态度和行为。在观察学习中,环境中的他人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观察学习可以在没有任何其他外在强化的情况下出现。


相关文章

  • 客户心理与沟通
  •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3-2014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4.2) <客户心理与沟通> 主讲教师: 赵艳华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查看


  • 古典学派与"人际-行为"学派的企业传播理念
  • 摘 要:企业传播作为一种组织的传播活动是伴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早期的企业传播 理念是随着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丰富与成熟起来的.传播理念在古典学派 管理理论要素中已成为了不明确的一个部分.到"人际关系"-- ...查看


  • "人际关系"团体策划
  • "人际关系"训练团体计划书 指导教师:陈秋燕 策划者:刘富英 武岩 刘开强 1.团体名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人际关系团体 2.团体性质:封闭式.结构式的成长性团体. 3.理论基础和设计旨趣: (1)团体动力理论 团体 ...查看


  • 消费者的需要
  • 第 消费者的需要 与动机3章■ 学习目标/73 对十大城市消费者消费心态的调 查/74引例 3.1 3.2 3.3 ■ ■ ■ ■消费者需要的特征与形态/75消费者需要的种类与基本内容/78消费者的购买动机/82本章小结/89主要概念和观念 ...查看


  • 社工中秋活动策划书
  •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策划书 项目名称:情系中秋节,爱驻光荣院 项目负责人:陈兴美.王聘显.马腾飞 指导教师:林妍.陈丹.龚蕾 项目方案: 1.项目名称 2.项目主题 3.项目服务对象: 4.项目背景 5.项目设计的意义 6.项目实施地点介绍及 ...查看


  • 著名管理思想-需要层次理论
  • 亚伯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 美国行为科学家,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际关系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他在学理领域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指出了"人类基本需要等级论". 他首创的需要层次理论现在为世界管理界普遍接 ...查看


  • 老年人小组工作终极版
  • 关爱退休老人小组 小组名称:花甲好年华 工作人员: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吕炎昌.梁彬乐 分工: 策划-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吕炎昌.梁彬乐 撰写-邱秀丽.郭少娴.邵鸣珠.梁韵婷.卢泳仪 招募组员负责人-吕 ...查看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A.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 ...查看


  • 人才中介师人力资源管理A答案
  • 2003年上海市人才中介 <人力资源管理 >试卷(A) 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共11题11分,选对得一分,选错扣一分) 1. 只要通过明示的契约并与组织建立了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人,就自然成为组织人. N 2. "复杂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