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物致知"看朱熹的理学地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格物致知”看朱熹的理学地位

作者:魏志远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牟宗三以道德形上学为根据,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朱熹将天理与人心相区分,追求“只存有不活动”的道德本体和格物致知的顺取工夫,而将其判为“别子为宗”。但是通过对朱熹思想发展脉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其“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工夫入路是对程颢等学者过于追求“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而忽视具体实践工夫的一种矫正。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促进了先秦以来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化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在宋明理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牟宗三;朱熹;别子为宗;格物致知

中图分类号:B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2004605

一、牟宗三对朱子“别子为宗”的判定

在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中,牟宗三以道德的形上学为根据,将宋明理学诸家分成五峰蕺山、象山阳明和伊川朱熹三系。所谓道德的形上学就是从道德的入路而证成形上学,以赋予宇宙万物道德价值和意义的学说,其关心的问题“首在讨论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先验根据(或超越的根据),此即心性问题是也。由此进而复讨论实践之下手问题,此即工夫入路问题是也。前者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客观根据,后者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主观根据。宋、明儒心性之学之全部即是此两问题。以宋、明儒词语说,前者是本体问题,后者是工夫问题”[1]7。

以此为根据,在本体论方面,牟宗三认为:“溯自濂溪之言诚体、神体乃至太极,横渠之言太虚神体,明道之直就„于穆不已‟之体言道体性体,而又易体、诚体、神体、心体、理体、仁体、忠体、敬体,通而一之,总之是对于道体性体无不视为„即活动即存有者‟。”[1]69也就是说,濂溪、明道等人将性体(即心体)调适上遂,与天道实体“其内容的意义完全同一”,“为物不贰,生物不测”的天道能够创生宇宙万物,是万物得以存在的存有之理,其本身也是生生不息的超越之理。而朱熹则将形上本体视为“只存有不活动”的天理,将心下拉为实然的心气之心,天理(即性)遂成为宇宙万物“存在之然”的“所以然”之理,“性只成存在之理,只存有而不活动,心只是实然的心气之心,心并不是性,并不即是理,故心只能发其认知之用,并不能表示其自身之自主自决之即是理,而作为客观存有之„存在之理‟(性理)即在其外而为其认知之所对,此即分心理为能所,而亦即阳明所谓析心与理为二者也”[1]91。在牟宗三看来,“即活动既存有”的天道实体是继承先秦孔子的践仁知天和孟子的尽心知天而来,因此是儒家的大宗和正宗,而伊川和朱子则歧出,但因朱子是宋明诸儒中的集大成者,享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判其为“别子为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格物致知”看朱熹的理学地位

作者:魏志远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牟宗三以道德形上学为根据,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朱熹将天理与人心相区分,追求“只存有不活动”的道德本体和格物致知的顺取工夫,而将其判为“别子为宗”。但是通过对朱熹思想发展脉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其“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工夫入路是对程颢等学者过于追求“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而忽视具体实践工夫的一种矫正。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促进了先秦以来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化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在宋明理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牟宗三;朱熹;别子为宗;格物致知

中图分类号:B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2004605

一、牟宗三对朱子“别子为宗”的判定

在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中,牟宗三以道德的形上学为根据,将宋明理学诸家分成五峰蕺山、象山阳明和伊川朱熹三系。所谓道德的形上学就是从道德的入路而证成形上学,以赋予宇宙万物道德价值和意义的学说,其关心的问题“首在讨论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先验根据(或超越的根据),此即心性问题是也。由此进而复讨论实践之下手问题,此即工夫入路问题是也。前者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客观根据,后者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主观根据。宋、明儒心性之学之全部即是此两问题。以宋、明儒词语说,前者是本体问题,后者是工夫问题”[1]7。

以此为根据,在本体论方面,牟宗三认为:“溯自濂溪之言诚体、神体乃至太极,横渠之言太虚神体,明道之直就„于穆不已‟之体言道体性体,而又易体、诚体、神体、心体、理体、仁体、忠体、敬体,通而一之,总之是对于道体性体无不视为„即活动即存有者‟。”[1]69也就是说,濂溪、明道等人将性体(即心体)调适上遂,与天道实体“其内容的意义完全同一”,“为物不贰,生物不测”的天道能够创生宇宙万物,是万物得以存在的存有之理,其本身也是生生不息的超越之理。而朱熹则将形上本体视为“只存有不活动”的天理,将心下拉为实然的心气之心,天理(即性)遂成为宇宙万物“存在之然”的“所以然”之理,“性只成存在之理,只存有而不活动,心只是实然的心气之心,心并不是性,并不即是理,故心只能发其认知之用,并不能表示其自身之自主自决之即是理,而作为客观存有之„存在之理‟(性理)即在其外而为其认知之所对,此即分心理为能所,而亦即阳明所谓析心与理为二者也”[1]91。在牟宗三看来,“即活动既存有”的天道实体是继承先秦孔子的践仁知天和孟子的尽心知天而来,因此是儒家的大宗和正宗,而伊川和朱子则歧出,但因朱子是宋明诸儒中的集大成者,享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判其为“别子为宗”。


相关文章

  •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 (理学 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 ...查看


  •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 第4课 宋明理学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学 黄文莲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和发展.影响以及重要的代表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 ...查看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3课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理顺知识系统,通过温故导入到本节课的探新. [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从春秋战国到唐朝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把握要点:形成--发展 ...查看


  •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
  •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传承与变革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学术环境宽松. 2.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学术文化.思想 ...查看


  • 第三课_宋明理学_教案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三教合一".宋明理学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说出宋明理学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从课本提取信息,探究历史问题:通过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 3 ...查看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差异性的透析
  • 北宋初期,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发展出一种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即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经程颢.程颐兄弟完善,最后由南宋的朱熹集其大成,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两宋这些儒学家的主张,被人们称为& ...查看


  • 2014年高中历史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2014年高中历史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1.识记: 程朱理学主要内容和特点.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1)把"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quo ...查看


  • 王阳明心学浅谈
  • 王阳明心学浅论 前言: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王阳明心学作为本次期末作业课题,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作者在此书中将王阳明誉为"明朝第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