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的进率]教案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出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教学例11。 (1)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2)提问: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正方体棱长的关系作出判断,即: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 (3)用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1立方分米) 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板书:1000立方厘米)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板书: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内交流。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得这个结论的? 引导学生把棱长1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进行比较,并通过计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结: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来看,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出示练习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班内交流:说说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 而它们的进率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说多少呢?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结合前两题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再结合后两题说说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量。 5、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出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教学例11。 (1)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2)提问: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正方体棱长的关系作出判断,即: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 (3)用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1立方分米) 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板书:1000立方厘米)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板书: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内交流。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得这个结论的? 引导学生把棱长1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进行比较,并通过计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结: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来看,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出示练习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班内交流:说说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 而它们的进率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说多少呢?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结合前两题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再结合后两题说说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量。 5、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章

  •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初稿) 白塔小学 魏勇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进行正确的运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旧知 ...查看


  •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 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主 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查看


  •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表格式教案
  • 主 备 人 课 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使用人 课时 课型 第九课时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19 例 12 和"练一练" ,练习四 第 9-14 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知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 的进 ...查看


  • 1616.体积的测量教案
  • 课题 1.4.2 科学测量 第 2 课时 (总第 6 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 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量筒,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 通过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的探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查看


  •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教案
  • 八年级(上) 科学第一章教案 八年级(上) 科学第一章教案 教案3.1.1 水在哪里 教 学 目 标 1, 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 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 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 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 通 ...查看


  • 6.2密度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课 题 密度 课 时 1 课时 1月 12 日 主备教师 任课教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目标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会查密度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查看


  •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2
  • 密度知识应用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熟练掌握密度单位的换算. 2.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法. 3.密度知识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用量筒和天平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2.密度知识的应用 3.密 ...查看


  • 八年级 物体的长度及其测量(教案)
  •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4.学会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不 ...查看


  •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执教教师]哈尔滨市抚顺小学校孙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明确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3.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