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平等与公正
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公正与平等的资料,本想找找灵感,却发现几乎都将平等与公正混为一谈,的确,两者很容易让人混淆,但是将两者同时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它们的不同。平等是佛教用语,强调人权平等;公正等价于公平,强调不偏不倚,客观和合理。有人会反问,难道不是差不多吗?可是平等就一定公正吗?
师范出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从教育问题来谈平等与公正。平等似乎比公正来的容易许多,一部法律,一个条文你我就平等了。公正必须是一个主题对待一个客体合情合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机构都可以成为主体,同时也可以成为客体,所以关系一下子变得复杂了很多。下面我将从国家,学校和班级由大到小来谈一谈教育中的平等与公正。
1.这些年,我国为教育公平做了许多努力,也投入了大笔资金,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给高校贫困生补贴助学金,提供助学贷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国家拨钱给政府新建小学,提供食物和衣物,这样一来确保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可能都会觉得这样对孩子们才公正。可是细想,山里的学校是建好了,孩子们也吃上了牛奶和面包,老师呢?还是镇上那个算数稍好的在教数学,操着一口地方口音的老师在教英语,老师兼顾教学和家里的农活。反观我们城市,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拉力琅”挤破脑袋,孩子们学各种才艺,上各种辅导班,有多媒体,互联网,这些名校的老师更是不闲着,公开课,教学研讨,别说种菜,恐怕连买菜的时间都找不出。然而高考是残酷的,谁能否认偏远地区的孩子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冲进大学的门槛,即使进了大学又有多少被自卑和偏见击垮。我们总是在统计寒门子弟上大学的数量,可是我们并没有关注他们的质量,关心他们的成长,即使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毅力,但抗击外界的力量也是有限度的。这样的教育真的公正吗?
2.再来谈谈学校,从我们上小学开始就开始有重点班,平行班和差班之说,美其名曰是为了多快好省出人才,大家都是平等的,考出什么成绩就进什么班。可是为什么张三成绩那么差也进了重点班,因为他们家有钱!其实这样的学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学校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区分除了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还会间接的造成人权的不平等,就拿我自己为例,初中三年的差班生活给我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无法弥补的。
3.最后再来谈谈在班级中,老师可能会想,我认真的上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课堂发言,奖惩都是平等对待,正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此我对我的学生很公正呀。有人学得好有人学的不好那就是他们本身的问题了。可是教师是否想过,班上那些学的不好的孩子或许只是接受速度有些慢,是否可以放慢脚步或者课后留些时间给他们?你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潜意识里是被优等生牵引着的,脱下平等的糖衣,似乎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公正。 总结:平等和公正虽总是无法企及,但它必须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国家正在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不可能把平等和公正播种到整个社会,但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把平等和公正播撒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散落在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
教育中的平等与公正
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公正与平等的资料,本想找找灵感,却发现几乎都将平等与公正混为一谈,的确,两者很容易让人混淆,但是将两者同时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它们的不同。平等是佛教用语,强调人权平等;公正等价于公平,强调不偏不倚,客观和合理。有人会反问,难道不是差不多吗?可是平等就一定公正吗?
师范出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从教育问题来谈平等与公正。平等似乎比公正来的容易许多,一部法律,一个条文你我就平等了。公正必须是一个主题对待一个客体合情合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机构都可以成为主体,同时也可以成为客体,所以关系一下子变得复杂了很多。下面我将从国家,学校和班级由大到小来谈一谈教育中的平等与公正。
1.这些年,我国为教育公平做了许多努力,也投入了大笔资金,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给高校贫困生补贴助学金,提供助学贷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国家拨钱给政府新建小学,提供食物和衣物,这样一来确保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可能都会觉得这样对孩子们才公正。可是细想,山里的学校是建好了,孩子们也吃上了牛奶和面包,老师呢?还是镇上那个算数稍好的在教数学,操着一口地方口音的老师在教英语,老师兼顾教学和家里的农活。反观我们城市,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拉力琅”挤破脑袋,孩子们学各种才艺,上各种辅导班,有多媒体,互联网,这些名校的老师更是不闲着,公开课,教学研讨,别说种菜,恐怕连买菜的时间都找不出。然而高考是残酷的,谁能否认偏远地区的孩子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冲进大学的门槛,即使进了大学又有多少被自卑和偏见击垮。我们总是在统计寒门子弟上大学的数量,可是我们并没有关注他们的质量,关心他们的成长,即使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毅力,但抗击外界的力量也是有限度的。这样的教育真的公正吗?
2.再来谈谈学校,从我们上小学开始就开始有重点班,平行班和差班之说,美其名曰是为了多快好省出人才,大家都是平等的,考出什么成绩就进什么班。可是为什么张三成绩那么差也进了重点班,因为他们家有钱!其实这样的学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学校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区分除了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还会间接的造成人权的不平等,就拿我自己为例,初中三年的差班生活给我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无法弥补的。
3.最后再来谈谈在班级中,老师可能会想,我认真的上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课堂发言,奖惩都是平等对待,正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此我对我的学生很公正呀。有人学得好有人学的不好那就是他们本身的问题了。可是教师是否想过,班上那些学的不好的孩子或许只是接受速度有些慢,是否可以放慢脚步或者课后留些时间给他们?你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潜意识里是被优等生牵引着的,脱下平等的糖衣,似乎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公正。 总结:平等和公正虽总是无法企及,但它必须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国家正在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不可能把平等和公正播种到整个社会,但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把平等和公正播撒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散落在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