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日本的领土争端
俄罗斯日本的领土争端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发展进程,日本的政治经济等等都被推上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日本作为一个领土面积狭小的岛国,和其周边的国家都有一定的领土纷争。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的领土争端持续至今,那么这一领土争端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呢?又有何发展呢?所谓的北方四岛到底是归属于哪一国家,两个国家针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关键词:领土 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 俄罗斯 日本
1、领土争端地——北方四岛
在西太平洋上,自俄罗斯的千岛群岛起,经日本列岛和中国台湾,再延伸至东南亚诸岛,分布着一系列岛屿,构成一条岛链。而所谓的“北方四岛”就是这条岛屿链的重要一环,是俄罗斯进入太平洋的门户。具体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 ,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目前,四岛完全被俄军控制,对俄罗斯来说,拥有这四个岛的主权,鄂霍次克海就是俄罗斯的内海。对日本而言,如能收回这四个岛屿不仅可以减少俄罗斯发动海上进攻的概率,而且也将本国的防线大幅度向北推移。①
北方四岛资源丰富。四岛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会之外,从而形成了暖寒流鱼类相聚的场所,因此这里有“鱼类宝库”之称,当地人曾用“海胆乱滚,螃蟹重叠”来形容这里水产的丰富。择捉岛和国后岛属于火山地带,具有丰富的温泉和地热资源。
北方四岛具有特殊的军事作用。它有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能够实现彻底的通讯管制。1941年11月日本海军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结在择捉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偷袭了美国海军据点──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战时期,苏联在北方四岛建立了空军基地,美国也把“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和攻击型核潜艇调向北方。美苏在北方四岛附近的激烈抗争是与北方四岛的军事价值分不开的。北方四岛的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厚这些都成为了俄日两国均认为该岛屿归属于自己的国家根源。
2、争端的历史
日本早于俄罗斯发现北方四岛也就是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之后,许多日本人便移居该地,并逐渐确立了对该岛屿的统治。而此前俄罗斯势力从① 《世界地理》
未到达过得抚岛以南的地区。1855年,日本和俄罗斯之间以完全和平友好的方式签署了《日俄通好条约》并确认了当时自然形成的位于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的国境线。此后北方四岛也再未成为过外国的领土。
《大西洋宪章》《波茨坦公告》《旧金山和平条约》《日苏共同宣言》《东京宣言》《伊尔库茨克声明》都有对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有文件协议 19世纪初,俄国通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1855年,俄日两国签订了《下田条约》,又将四岛还给日本。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先后投下原子弹。美英为了请苏联对日宣战,将当时日本所占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的南半部让给了苏联。这使得苏联有理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占据北方四岛。20世界50年代中期,苏、日开始进行“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苏联做了让步,表示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立刻得寸进尺,要求苏联一并让出择捉、国后,并要苏联承诺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决定库页岛和整个千岛群岛的归属,谈判于是破裂。1956年,苏联重申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居然认为“不可接受”,除非千岛南四岛苏联为离间日美关系,再度就北方四岛问题主动对日让步。 1956年10月12日,鸠山一郎率团赴苏进行日苏关系正常化谈判。经过妥协,双方签署一份联合宣言,声明“苏联同意把齿舞和色丹交给日本,但这些岛屿的实际交付将在缔结苏日和约之后进行”。然而,随着日美在1960年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且该条约内容敌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外长召见日本大使,强调由于日本丧失独立性,交出齿舞和色丹已不可能。冷战期间,苏联和日本都在该区域部署重兵。在冷战高峰期,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陆上军事力量被部署在紧邻北方四岛的北海道。长期以来,受北方四岛问题的困扰,日俄关系未见突破性进展,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多年后的今天,两国仍未签订和平条约实现双边关系完全正常化。
3、俄罗斯日本两国的对策
俄罗斯日本针对北方四岛的领域争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此间双方各有对策,交战和和谈也以一直进行着。
为了收复北方领土,日本政府曾多次向苏联政府提出交涉。20世纪70年代,田中角荣首相在同勃列日涅夫的会谈中,“主张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和择捉岛这北方四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收复这些岛屿是日本国民的宿愿。”而后又指出:“只要苏联不归还北方领土,就不进行缔结日苏和约的谈判。”苏修却竭力回避领土问题。与此同时,它又无理指责日本方面的正当要求,“向苏联的外交政策投下阴影”,这等于失去了“现实感”,甚至给日本朝野人士扣了一顶“复仇主义”的大帽子,借以进行恫吓。这充分暴露了当时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治的凶恶嘴脸。② ② 新华社1975年12月29日
二战后的苏联也就是俄罗斯最初在对日领土问题上并不强硬。斯大林一方面坚称国后、择捉二岛属于苏联,另一方面表示愿意归还色丹和齿舞,前提是日本签署和约,承认其他岛屿的归属。然而,随着东西方在远东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苏联在对日领土问题上转为强硬。此后俄罗斯政府曾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基于俄国内法律在北方四岛进行共同开发的方案。日本政府拒绝了这一方案,已敦促俄方重新考虑。日方认为接受提案等于承认俄罗斯对北方四岛拥有主权,损害本国的原则立场。俄方并未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姿态。日俄双方而后又提出了共同开发方案,也就是日本政府和民间可以参加北方四岛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能源开发项目。针对俄方提案说明了日方的一贯立场,即北方四岛全部属于日本,表示不能接受这一提案。日本外务省的官员表示,如果日本企业参与北方四岛的开发,“就等于承认俄罗斯的管辖权”。协商和条约最终都不了了之。
日俄两国政府于今年1月31日在东京举行了副外长级磋商。日本希望在对发展两国关系态度积极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任期间解决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日方敦促俄方承认北方四岛“被前苏联军队侵占、至今仍处于俄罗斯的非法占领之下”。但是俄方重申北方四岛是二战中正当获得的领土,态度十分强硬。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认识的“俄罗斯理论”成为磋商的障碍。考虑到磋商将演变为互不相让的论战,日本外务审议官杉山晋辅在磋商开始时表示:“非常希望进行无所顾忌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意见交换。”俄罗斯副外长莫尔古洛夫回应称:“希望进行直率且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总而言之,俄罗斯和日本针对北方四岛领土问题的决不让步,完全体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对于领土问题的强硬态度。所谓的领土,也就是在国家阶段,土地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国家有了土地才能养活本国人民,才能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和创造价值,从而保障这个国家的继续存在。失去领土的国家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根本。领土的争端,从最直观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在争各国立身的根本利益。有争议的区域,往往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彼此之间争执的除了国土利益之外,还包括争议区域内的经济利益,军事利益,以及历史传承的荣誉感和国家、民族的自尊心。在领土争端中失败的一方,往往会被认为是理曲的一方,无能软弱的一方。③因此,无论对于日本还是俄罗斯,双方对于北方四岛的争端所持有的强硬态度都是毋庸置疑的。
普京所说的“俄罗斯的领土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是对于俄罗斯国家而言的一种脸面之争,得到了南千岛群岛,完全可以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又一道保障,利用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地理优势,更好的发展本国的经济。对于日本而言,北方四岛自古就是他们的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本国的领土狭小,其资源也相对匮乏,北方四岛的所有权可以让日本拥有真正的保障,也是对本国领土主权的尊重,
对国家历史的认可。在四岛问题的分歧之大,四岛问题的持久性是可以预测的,而国际问题的复杂性也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背后的权力争夺和结构的变更,但这和平的态势中,战争是不再允许的,谈判的连续性更需我们的耐心和毅力。所以,四岛问题在短时间内也是难以解决的。
所以无论对于那个国家的领土,都是在历史的长期积怨过程中产生的,领土的纷争源自于本国家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的经济实力、政治立场、文化水平的历史缺陷。现如今的我们,必须积极发展国家实力。利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发展自身的实力,扩大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壮大本国经济, 才能在领土亦或是其他历史问题的争端上得到更多的话语权。获得国家尊严的证明,得到国家实力的认可以及各国家间的相互尊重。
参考文献:
《俄日四岛纷争:六十六年难解的死结》
《世界知识》
《日本北方领土问题政策研究》
《日本历史》 ③ 新民晚报2011年3月10日 作者李大光
俄罗斯日本的领土争端
俄罗斯日本的领土争端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发展进程,日本的政治经济等等都被推上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日本作为一个领土面积狭小的岛国,和其周边的国家都有一定的领土纷争。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的领土争端持续至今,那么这一领土争端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呢?又有何发展呢?所谓的北方四岛到底是归属于哪一国家,两个国家针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关键词:领土 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 俄罗斯 日本
1、领土争端地——北方四岛
在西太平洋上,自俄罗斯的千岛群岛起,经日本列岛和中国台湾,再延伸至东南亚诸岛,分布着一系列岛屿,构成一条岛链。而所谓的“北方四岛”就是这条岛屿链的重要一环,是俄罗斯进入太平洋的门户。具体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 ,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目前,四岛完全被俄军控制,对俄罗斯来说,拥有这四个岛的主权,鄂霍次克海就是俄罗斯的内海。对日本而言,如能收回这四个岛屿不仅可以减少俄罗斯发动海上进攻的概率,而且也将本国的防线大幅度向北推移。①
北方四岛资源丰富。四岛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会之外,从而形成了暖寒流鱼类相聚的场所,因此这里有“鱼类宝库”之称,当地人曾用“海胆乱滚,螃蟹重叠”来形容这里水产的丰富。择捉岛和国后岛属于火山地带,具有丰富的温泉和地热资源。
北方四岛具有特殊的军事作用。它有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能够实现彻底的通讯管制。1941年11月日本海军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结在择捉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偷袭了美国海军据点──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战时期,苏联在北方四岛建立了空军基地,美国也把“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和攻击型核潜艇调向北方。美苏在北方四岛附近的激烈抗争是与北方四岛的军事价值分不开的。北方四岛的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厚这些都成为了俄日两国均认为该岛屿归属于自己的国家根源。
2、争端的历史
日本早于俄罗斯发现北方四岛也就是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之后,许多日本人便移居该地,并逐渐确立了对该岛屿的统治。而此前俄罗斯势力从① 《世界地理》
未到达过得抚岛以南的地区。1855年,日本和俄罗斯之间以完全和平友好的方式签署了《日俄通好条约》并确认了当时自然形成的位于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的国境线。此后北方四岛也再未成为过外国的领土。
《大西洋宪章》《波茨坦公告》《旧金山和平条约》《日苏共同宣言》《东京宣言》《伊尔库茨克声明》都有对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有文件协议 19世纪初,俄国通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1855年,俄日两国签订了《下田条约》,又将四岛还给日本。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先后投下原子弹。美英为了请苏联对日宣战,将当时日本所占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的南半部让给了苏联。这使得苏联有理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占据北方四岛。20世界50年代中期,苏、日开始进行“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苏联做了让步,表示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立刻得寸进尺,要求苏联一并让出择捉、国后,并要苏联承诺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决定库页岛和整个千岛群岛的归属,谈判于是破裂。1956年,苏联重申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居然认为“不可接受”,除非千岛南四岛苏联为离间日美关系,再度就北方四岛问题主动对日让步。 1956年10月12日,鸠山一郎率团赴苏进行日苏关系正常化谈判。经过妥协,双方签署一份联合宣言,声明“苏联同意把齿舞和色丹交给日本,但这些岛屿的实际交付将在缔结苏日和约之后进行”。然而,随着日美在1960年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且该条约内容敌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外长召见日本大使,强调由于日本丧失独立性,交出齿舞和色丹已不可能。冷战期间,苏联和日本都在该区域部署重兵。在冷战高峰期,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陆上军事力量被部署在紧邻北方四岛的北海道。长期以来,受北方四岛问题的困扰,日俄关系未见突破性进展,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多年后的今天,两国仍未签订和平条约实现双边关系完全正常化。
3、俄罗斯日本两国的对策
俄罗斯日本针对北方四岛的领域争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此间双方各有对策,交战和和谈也以一直进行着。
为了收复北方领土,日本政府曾多次向苏联政府提出交涉。20世纪70年代,田中角荣首相在同勃列日涅夫的会谈中,“主张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和择捉岛这北方四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收复这些岛屿是日本国民的宿愿。”而后又指出:“只要苏联不归还北方领土,就不进行缔结日苏和约的谈判。”苏修却竭力回避领土问题。与此同时,它又无理指责日本方面的正当要求,“向苏联的外交政策投下阴影”,这等于失去了“现实感”,甚至给日本朝野人士扣了一顶“复仇主义”的大帽子,借以进行恫吓。这充分暴露了当时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治的凶恶嘴脸。② ② 新华社1975年12月29日
二战后的苏联也就是俄罗斯最初在对日领土问题上并不强硬。斯大林一方面坚称国后、择捉二岛属于苏联,另一方面表示愿意归还色丹和齿舞,前提是日本签署和约,承认其他岛屿的归属。然而,随着东西方在远东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苏联在对日领土问题上转为强硬。此后俄罗斯政府曾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基于俄国内法律在北方四岛进行共同开发的方案。日本政府拒绝了这一方案,已敦促俄方重新考虑。日方认为接受提案等于承认俄罗斯对北方四岛拥有主权,损害本国的原则立场。俄方并未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姿态。日俄双方而后又提出了共同开发方案,也就是日本政府和民间可以参加北方四岛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能源开发项目。针对俄方提案说明了日方的一贯立场,即北方四岛全部属于日本,表示不能接受这一提案。日本外务省的官员表示,如果日本企业参与北方四岛的开发,“就等于承认俄罗斯的管辖权”。协商和条约最终都不了了之。
日俄两国政府于今年1月31日在东京举行了副外长级磋商。日本希望在对发展两国关系态度积极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任期间解决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日方敦促俄方承认北方四岛“被前苏联军队侵占、至今仍处于俄罗斯的非法占领之下”。但是俄方重申北方四岛是二战中正当获得的领土,态度十分强硬。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认识的“俄罗斯理论”成为磋商的障碍。考虑到磋商将演变为互不相让的论战,日本外务审议官杉山晋辅在磋商开始时表示:“非常希望进行无所顾忌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意见交换。”俄罗斯副外长莫尔古洛夫回应称:“希望进行直率且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总而言之,俄罗斯和日本针对北方四岛领土问题的决不让步,完全体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对于领土问题的强硬态度。所谓的领土,也就是在国家阶段,土地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国家有了土地才能养活本国人民,才能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和创造价值,从而保障这个国家的继续存在。失去领土的国家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根本。领土的争端,从最直观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在争各国立身的根本利益。有争议的区域,往往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彼此之间争执的除了国土利益之外,还包括争议区域内的经济利益,军事利益,以及历史传承的荣誉感和国家、民族的自尊心。在领土争端中失败的一方,往往会被认为是理曲的一方,无能软弱的一方。③因此,无论对于日本还是俄罗斯,双方对于北方四岛的争端所持有的强硬态度都是毋庸置疑的。
普京所说的“俄罗斯的领土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是对于俄罗斯国家而言的一种脸面之争,得到了南千岛群岛,完全可以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又一道保障,利用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地理优势,更好的发展本国的经济。对于日本而言,北方四岛自古就是他们的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本国的领土狭小,其资源也相对匮乏,北方四岛的所有权可以让日本拥有真正的保障,也是对本国领土主权的尊重,
对国家历史的认可。在四岛问题的分歧之大,四岛问题的持久性是可以预测的,而国际问题的复杂性也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背后的权力争夺和结构的变更,但这和平的态势中,战争是不再允许的,谈判的连续性更需我们的耐心和毅力。所以,四岛问题在短时间内也是难以解决的。
所以无论对于那个国家的领土,都是在历史的长期积怨过程中产生的,领土的纷争源自于本国家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的经济实力、政治立场、文化水平的历史缺陷。现如今的我们,必须积极发展国家实力。利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发展自身的实力,扩大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壮大本国经济, 才能在领土亦或是其他历史问题的争端上得到更多的话语权。获得国家尊严的证明,得到国家实力的认可以及各国家间的相互尊重。
参考文献:
《俄日四岛纷争:六十六年难解的死结》
《世界知识》
《日本北方领土问题政策研究》
《日本历史》 ③ 新民晚报2011年3月10日 作者李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