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探讨

  【摘要】以某工程为例,首先对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对不均匀地基稳定性的验算和有关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根据相关参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最后就地基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地址勘察;不均匀地基      1、工程概况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工程为某住宅小区#3、#4号楼,两栋楼房的建筑重要等级均为二级,尚处于详勘阶段,全部为地上建筑,建筑面积分别为7354m2和2443m2,均为框架结构。   2、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   2.1地层   经过勘察发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工程所在地的地层由下至上根据成因的不同可分为基岩层(C)、残积层(Q4e)l、第四系冲击层(Q4a)l、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各岩土层物理学指标、性状的变化较为明显,现总结如下:   (1)基岩层(C)经过勘探,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基岩主要为灰岩和石炭系细砂岩,发育强~微风化带。   (2)残积层(Q4e)l残积层主要由颜色不同的粉质粘土(③)组成,可塑性较强,且含有少量的强风化灰岩碎片和铁质结核,少部分地区夹有粉土层,湿度较高。   (3)第四系冲击层(Q4a)l根据性状不同,该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粉质粘土(②1)、淤泥   质粘土(②2)、中粗砂(②3)、淤泥质粉砂(②3a)、粉质粘土(②4)、中粗砂(②5)、粉质粘土(②6)、淤泥质粘土(②7)。   (4)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该层主要由颜色不同的素填土(①)组成,结构较为松散,   含有少量碎石和碎砖块,其底部夹有一层较薄的灰褐色耕土。本层厚度约1.6-2.0m,分布于整个施工场地。   2.2地下水   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主要存在于冲击层的灰岩裂隙溶洞和粗砂层中,前者属于基岩裂隙水,分布非常不均匀;后者属于孔隙潜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为丰富。   3、对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   3.1场地、场地土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工程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整个工程均处于该区范围之内,因此建筑物需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设防。由于施工现场并没有对剪切波速值提出实测要求,因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内插法对剪切波速值进行估算,其中①层为140m/s,②1层为175m/s,②2层为100m/s,②3层为175m/s,②4层为212m/s,②5层为200m/s,②6层为200m/s,②7层为100m/s,③层为225m/s。根据施工现场土层的平均厚度计算出等效剪切波速值vse=168.4m/s,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基岩埋深11.7m-15.6m米,属II类,根据场地类别对其进行分组,设计特征周期等于0.35s,建筑物抗震为可进行施工建设的一般场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方法,施工场地地震的基本烈度为VI度,设计的基本加速度为0.05g,建筑物应按照有关规定设防,但不需要考虑砂土地震液化的问题。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可知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   3.2施工现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   根据钻探勘测的结果,施工现场位于石灰岩替代,尽管在勘测时没有发现断裂层,但是在下伏岩地带存有一定数量的溶洞,属非均匀地基,影响场地的稳定性,因此只有在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进行地面建筑的施工。   4、地基稳定性验算和有关加固处理方法   4.1稳定性验算   对于非均匀地基,除了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地面建筑物的倾斜、差异沉降和沉降等特征进行分析外,还要根据建筑物重要性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稳定性验算,但是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文献记录相对较少,使得不少岩土工程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处理时仅仅以对基地稳定有利或有害轻轻带过,缺乏具体的说明,让设计人员的合理设计变得缺乏依据。国外研究人员以地基整体破坏原理为基础,利用刚体平衡理论,假设塑性展开区的深度为1/3或1/4,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该方法对于做好整体稳定性分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终则建议通过圆弧法对相关数值进行验算,也就是最危险的滑动面上的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抗滑力矩MR与滑动力矩MS应符合以下关系,即:K=MR/MS≥1.2根据稳定安全系数,可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K=R(Wicositani+ci li)(p-pc)bx+Hz公式中的R代表的是圆弧半径,Wi表示土条重量,ci表示土的抗剪强度,li表示土条的内滑弧长度,p-pc为基底附加压力的平均值,x表示附加压力的中心到滑弧圆心的水平距离,H表示水平外力。该式仅适用于偏心荷载建筑物整体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滑弧深度的选择是否合理、准确,只要能够准确测定滑弧深度,那么地基土地的整体破坏范围也就能够得到确定。根据以往工程对于地基土圆弧滑动稳定性的验算结果以及塑性区的展形范围,可以认为在基础外角点底面以下,1/4基础宽度范围内,且这一点与地面的连线夹角为45°-/2的验算范围可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通过前面介绍的公式对有关内容进行验算,直到结果满意,或者通过采用增强滑带土抗剪强度的方法来对地基稳定性的安全系数进行重新计算。   4.2对不均匀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   不均匀地基的岩土横向和纵向上的物理学性质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反力集中的现象往往比均匀地基更加明显,如果在进行基础设计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就容易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对此类地基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除了要首先沿着纵横向设置钢筋外,还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1)工程中的不同建筑物要尽量采取不同型式的地基。   (2)如果建筑物是建造在不均匀的地基土上,应该适当增加其基础刚度。   (3)层数较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单独柱基应该沿着纵、横两个主轴的方向设置系梁,尤其是那些各柱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差异非常显著的柱基或者埋深差异较大的基础。   (4)同一个建筑物的基础不应该设置在岩土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岩土层上。   (5)设置在不均匀地基岩土上的桩基础,其顶部和底部应该设置大于1m的箍筋加密区,如果采用的是预制桩则应采用高强度的预应力管桩。   (6)桩基除了要设置桩帽和桩承台外,还要沿着纵横主轴的方向设置系梁,尤其是那些桩底持力层差异非常大的桩基础。   (7)对于设置在不均匀地基上的底、内框架房屋和多层砌体房屋应设置相应的基础圈梁。   5、基础方案分析   5.1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可知,#3、#4号楼的荷载较大,而浅部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却偏低,在软弱地基土层还存有一定数量的埋藏较深的溶洞,同时施工现场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不适于采用换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天然地基无法满足建筑物荷载的需求,因此不能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型式。   5.2人工复合地基浅基础的可行性分析   #3、#4号楼的施工应采用CFG桩法或深层搅拌桩对上部地基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能够满足建筑物基础部分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以层④作为桩端的持力层,预计桩长约在11.7-15.6m的范围内,实际搅拌深度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条件进行相应的调节,并配以地基浅基础———条形基础。对于搅拌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可以通过现场单、复合多桩地基荷载的试验来进行,在初步设计时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6、结语   (1)勘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现场的地势较为平坦,但是场地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隐伏岩溶的影响,所以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本工程的建筑施工。   (2)#3、#4号楼应采用CFG桩法或深层搅拌桩对上部地基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能够满足建筑物基础部分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配以地基浅基础———条形基础。   (3)由于施工现场地下水埋藏较浅,因此在采用浅基础时,基础部分均会设置在水位线一线,因此在开挖前要做好疏通和排水工作,并尽量避免造成扰动。在施工结束后,要严格限制相应范围内的地下水抽取,避免因水位的急剧下降而增加地基砂土层的有效应力,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4)要进行相应的荷载试验,对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测试,以便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多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谢定义,林本海,邵生俊.岩土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陈国兴.岩土地震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晶,尹洪峰.工程岩土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5]郭超英.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摘要】以某工程为例,首先对岩土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对不均匀地基稳定性的验算和有关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根据相关参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最后就地基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地址勘察;不均匀地基      1、工程概况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工程为某住宅小区#3、#4号楼,两栋楼房的建筑重要等级均为二级,尚处于详勘阶段,全部为地上建筑,建筑面积分别为7354m2和2443m2,均为框架结构。   2、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   2.1地层   经过勘察发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工程所在地的地层由下至上根据成因的不同可分为基岩层(C)、残积层(Q4e)l、第四系冲击层(Q4a)l、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各岩土层物理学指标、性状的变化较为明显,现总结如下:   (1)基岩层(C)经过勘探,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基岩主要为灰岩和石炭系细砂岩,发育强~微风化带。   (2)残积层(Q4e)l残积层主要由颜色不同的粉质粘土(③)组成,可塑性较强,且含有少量的强风化灰岩碎片和铁质结核,少部分地区夹有粉土层,湿度较高。   (3)第四系冲击层(Q4a)l根据性状不同,该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粉质粘土(②1)、淤泥   质粘土(②2)、中粗砂(②3)、淤泥质粉砂(②3a)、粉质粘土(②4)、中粗砂(②5)、粉质粘土(②6)、淤泥质粘土(②7)。   (4)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该层主要由颜色不同的素填土(①)组成,结构较为松散,   含有少量碎石和碎砖块,其底部夹有一层较薄的灰褐色耕土。本层厚度约1.6-2.0m,分布于整个施工场地。   2.2地下水   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主要存在于冲击层的灰岩裂隙溶洞和粗砂层中,前者属于基岩裂隙水,分布非常不均匀;后者属于孔隙潜水,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为丰富。   3、对岩土工程的分析和评价   3.1场地、场地土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工程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整个工程均处于该区范围之内,因此建筑物需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设防。由于施工现场并没有对剪切波速值提出实测要求,因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内插法对剪切波速值进行估算,其中①层为140m/s,②1层为175m/s,②2层为100m/s,②3层为175m/s,②4层为212m/s,②5层为200m/s,②6层为200m/s,②7层为100m/s,③层为225m/s。根据施工现场土层的平均厚度计算出等效剪切波速值vse=168.4m/s,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基岩埋深11.7m-15.6m米,属II类,根据场地类别对其进行分组,设计特征周期等于0.35s,建筑物抗震为可进行施工建设的一般场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方法,施工场地地震的基本烈度为VI度,设计的基本加速度为0.05g,建筑物应按照有关规定设防,但不需要考虑砂土地震液化的问题。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可知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   3.2施工现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   根据钻探勘测的结果,施工现场位于石灰岩替代,尽管在勘测时没有发现断裂层,但是在下伏岩地带存有一定数量的溶洞,属非均匀地基,影响场地的稳定性,因此只有在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进行地面建筑的施工。   4、地基稳定性验算和有关加固处理方法   4.1稳定性验算   对于非均匀地基,除了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地面建筑物的倾斜、差异沉降和沉降等特征进行分析外,还要根据建筑物重要性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稳定性验算,但是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文献记录相对较少,使得不少岩土工程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处理时仅仅以对基地稳定有利或有害轻轻带过,缺乏具体的说明,让设计人员的合理设计变得缺乏依据。国外研究人员以地基整体破坏原理为基础,利用刚体平衡理论,假设塑性展开区的深度为1/3或1/4,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该方法对于做好整体稳定性分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终则建议通过圆弧法对相关数值进行验算,也就是最危险的滑动面上的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抗滑力矩MR与滑动力矩MS应符合以下关系,即:K=MR/MS≥1.2根据稳定安全系数,可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K=R(Wicositani+ci li)(p-pc)bx+Hz公式中的R代表的是圆弧半径,Wi表示土条重量,ci表示土的抗剪强度,li表示土条的内滑弧长度,p-pc为基底附加压力的平均值,x表示附加压力的中心到滑弧圆心的水平距离,H表示水平外力。该式仅适用于偏心荷载建筑物整体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主要取决于滑弧深度的选择是否合理、准确,只要能够准确测定滑弧深度,那么地基土地的整体破坏范围也就能够得到确定。根据以往工程对于地基土圆弧滑动稳定性的验算结果以及塑性区的展形范围,可以认为在基础外角点底面以下,1/4基础宽度范围内,且这一点与地面的连线夹角为45°-/2的验算范围可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通过前面介绍的公式对有关内容进行验算,直到结果满意,或者通过采用增强滑带土抗剪强度的方法来对地基稳定性的安全系数进行重新计算。   4.2对不均匀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   不均匀地基的岩土横向和纵向上的物理学性质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反力集中的现象往往比均匀地基更加明显,如果在进行基础设计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就容易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对此类地基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除了要首先沿着纵横向设置钢筋外,还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1)工程中的不同建筑物要尽量采取不同型式的地基。   (2)如果建筑物是建造在不均匀的地基土上,应该适当增加其基础刚度。   (3)层数较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单独柱基应该沿着纵、横两个主轴的方向设置系梁,尤其是那些各柱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差异非常显著的柱基或者埋深差异较大的基础。   (4)同一个建筑物的基础不应该设置在岩土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岩土层上。   (5)设置在不均匀地基岩土上的桩基础,其顶部和底部应该设置大于1m的箍筋加密区,如果采用的是预制桩则应采用高强度的预应力管桩。   (6)桩基除了要设置桩帽和桩承台外,还要沿着纵横主轴的方向设置系梁,尤其是那些桩底持力层差异非常大的桩基础。   (7)对于设置在不均匀地基上的底、内框架房屋和多层砌体房屋应设置相应的基础圈梁。   5、基础方案分析   5.1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可知,#3、#4号楼的荷载较大,而浅部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却偏低,在软弱地基土层还存有一定数量的埋藏较深的溶洞,同时施工现场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不适于采用换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天然地基无法满足建筑物荷载的需求,因此不能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型式。   5.2人工复合地基浅基础的可行性分析   #3、#4号楼的施工应采用CFG桩法或深层搅拌桩对上部地基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能够满足建筑物基础部分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以层④作为桩端的持力层,预计桩长约在11.7-15.6m的范围内,实际搅拌深度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条件进行相应的调节,并配以地基浅基础———条形基础。对于搅拌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可以通过现场单、复合多桩地基荷载的试验来进行,在初步设计时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6、结语   (1)勘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现场的地势较为平坦,但是场地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隐伏岩溶的影响,所以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本工程的建筑施工。   (2)#3、#4号楼应采用CFG桩法或深层搅拌桩对上部地基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能够满足建筑物基础部分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配以地基浅基础———条形基础。   (3)由于施工现场地下水埋藏较浅,因此在采用浅基础时,基础部分均会设置在水位线一线,因此在开挖前要做好疏通和排水工作,并尽量避免造成扰动。在施工结束后,要严格限制相应范围内的地下水抽取,避免因水位的急剧下降而增加地基砂土层的有效应力,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4)要进行相应的荷载试验,对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测试,以便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多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谢定义,林本海,邵生俊.岩土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陈国兴.岩土地震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晶,尹洪峰.工程岩土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5]郭超英.岩土工程勘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改造处理方法探讨
  •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改造处理方法探讨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carried out to strengthen or rebuild for the tower foundation 张卓生 邓开清 陈宏昆 (厦门电业 ...查看


  • 岩土稳定与加固理论
  • <岩土稳定与加固理论>课程专题论文 ----2013级工程硕士徐景宇 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实例 摘要:地基是指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对地质条件良好的地基,可直接在其上修筑建 筑物而无需事先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这种地基称为天 ...查看


  • 探讨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质量管理
  • 探讨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质量管理 摘要: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电力工程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归类,并针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基处理:质量管理 一.电力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一)换填法 换填法就 ...查看


  • 工程硕士论文发表
  • 摘 要 工程实践证明,强夯法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地基处理方法,同时也存在着 一些加固机理上和施工方法上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设计时常 为夯后场地平均沉降和夯后地基在场地使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计算问题而烦恼,所 以有必要通过具 ...查看


  • 平凉职称改革职称论文发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良地基处理方法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平凉职称改革职称论文发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良地基|处理方法论文选题题目 平凉职称改革职称论文 ...查看


  • 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
  • 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 [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条件的情况是"随机"的,但是工程技术经过前人的实践以及如今的不断研究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都会遇到地基较软或者地基不稳定的情况,这就必须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 ...查看


  • 地基的处理与加固
  •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地基的处理与加固 学生指导教师专层批学业次次号学习中心工作单位2014年9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本文对常用的几种地基基础的加固技术从基本机理.施工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查看


  • 浅谈路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 摘要:软土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在其上进行公路工程的建设,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才能满足承载力的需求.本文就路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路基工程:加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 ...查看


  • 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 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摘要: 结合上海某机场跑道真空预压加固软基的试验成果, 对加固试验区的地表沉降及其估算方法.不同深度处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加固效果等方面进了探讨, 并简要介绍了浅部含有较深粉砂层软弱地基的真空预压法施工工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