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

影视台词 > 影评 >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是由第一语录网(yulu.1kejian.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的正文:

记得来到院里不多日,与Z兄长闲谈,聊至电影,相谈甚欢。几日前,收到身为《舟刊》编辑的Z兄长提议,可以写写时下年复一年火爆的贺岁档期,思前想后,一来本人独好某类偏门电影,认知肤浅不敢妄下评论;二来经年独自观影沉默讷言,不喜进院线;再者档期电影良莠不齐且各自心怀不轨,也就将此议题放下。既然不囿于此,我想就可以自由地写一写自己缘何爱上电影、又何以正襟危坐地面对电影,进而敬畏地面对影人,并与大家分享一些私密的情感体验,回忆一些不朽的瞬间。

先贤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是千百年后多亏了电影,让我们在各自单向度的旅途里,通过影像,抓住那狡黠时光在同行者们身上留下的吉光片羽,从而感受那肉身不能承受的沉重,领略那西西弗斯在夕阳沐浴下,俯身细嗅蔷薇的轻盈。

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

----有感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蓝?白?红》之《红色情深》

1996年3月13日,在巴黎的一所市立医院里,一位波兰老人,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个干瘪老人的生命消逝对于地球彼岸的一个孩子来讲轻的就像一声无聊的叹息。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这位老者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对人类道德困境所给予的惊鸿一瞥以及对人道主义的深情注视,在一个青年的心里早早埋下了饱满的种子。在经年之后,这些籽粒不知觉地抽枝发芽,渐渐地丰茂成荫,于疲惫之时我得以在此一隅纳凉休憩。我常常慨叹,这是多么幸运而美妙的奇遇。

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生于波兰,是二十世纪欧洲最后出现的大师级电影导演,被誉为“后大师时代”凤毛麟角般的“天才”。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其三十年的电影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无数永恒的影像,通过对不同政治形态下人类道德伦理困境的探讨、对人道以及生命终极价值的叩问、对自由、平等与博爱的深情呼唤,使其跻身于与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英格玛.伯格曼、费德里科.费里尼等电影大师一致的顶级作家导演行列。

学者刘小枫在《“作家”原义》中将基耶斯洛夫斯基称为原本意义上的纯粹作家:一种通过讲故事来履行寓教于乐的“教养教育”的古老职业(本雅明《讲故事的人》)。在其着名的《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一文中,刘小枫先生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是用电影语言写作的大思想家。当其听闻基翁逝世的消息,刘小枫先生对友人讲,他感到黯然神伤,他意识到自己在思想的世界里永远的失了一位亲密的伙伴。

这位自称是“专业悲观主义者”的导演,在早年的纪录片生涯中,就已经切身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善变,他曾对记者迷惑地讲到:当你的眼睛越靠近镜头中的人事,真相可能反而离你越远,因为人们总是习惯刻意掩藏起自己的眼泪。带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基耶斯洛夫斯基冷静地审视着镜头下的人物,最终穿透了人类情感喧闹的外焰,触摸到了那灯芯处苍凉的火焰。在一次又一次的访谈中,他始终讲到,面对现世,他完全不乐观。

“纵观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的作品,贯穿其中影影绰绰地蕴含着一抹独属于基氏的底色,这是一股带有神秘主义的、悠悠怆情般的深紫色---那是一种只能用灵魂反复感觉的迷人色调。(刘小枫《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

不错的,正是这忽明忽暗的、跳跃的、深沉的、超验的紫色!在对生命悲悯与热情地注视下,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其独有地叙事语言抱慰着在生命悖论中挣扎的个体。那即是:即便是一个人在对生命欲望的追求中无可避免地被撕成了碎片,基耶斯洛夫斯基仍旧肯定这样的人生:这依旧是美好的人生。基耶斯洛夫基的目光对这样的碎片充满了眷顾之情,他曾经这样写道:“我喜欢观察生命的碎片;喜欢在不知前因后果的情形下,拍下被我惊鸿一瞥的生活”。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波兰到处充斥着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紧张、幻灭感和恐惧充满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公众幻想破灭,社会渐次坠入冷漠,任何事情都异常混乱,再没有人真正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还在继续生活。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与政治的日趋冷漠,基耶斯洛夫斯基与他的伙伴皮萨维奇共同编写了影史上最重要的电视系列片《十诫》。1987年,他的《十诫》中的第一部《杀人短片》 (简称《杀诫》),为他赢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欧洲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费利克斯奖,以及波兰格但斯克电影节金熊奖,由此开始了他的《十诫》系列片和影片对全球的震动和征服。

在波兰戒严期间,基耶斯洛夫斯基看着波兰人生活的艰难,终于意识到政治形态并不真的那么重要,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中,基翁写到: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规定了我们的位置,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但是它并没有真正解决人类的重要问题,比如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为何要早上起床?就这些问题而言,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共产主义国家并没有什么分别,政治不回答这类问题。“他的《十诫》既不是对摩西《十诫》的阐释与重申,也不是对这一神圣律条的挑战与亵渎,它只是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提供了一种可能与借口,一些基本的生存范畴,一种可供探索、反问的话语与意义模式(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第三节《十诫:关于杀人的短片》:人道主义的困境)”。

基耶斯洛夫斯基借用了《十诫》的文本范畴,进行了完全的重新解构,他将镜头对准了华沙的不同街区,拍摄了十个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正时这十个故事道出了缠绕在基翁自己内心的关于人们自身以及人与人彼此联系的尴尬与危险处境。通过这些由生活不可知的机遇指向的偶然与必然事件以及一个个庸常与荒诞的个人,基耶斯洛夫斯基将我们带到了我们试图忘却的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即那些自我道德律令的阴暗地带,再一次引领我们正视有关道德法律、宗教伦理、科学理性、人欲与爱等诸多人类精神世界相互扯拽的永恒问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出现令原本在“电影作者论”的规范下涌现并努力的理想的欧洲电影导演们黯然失色,即使在最直观的观影层次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已完美的呈现出作者电影的全部特征。《十诫》中绵密到令人窒息的人文、反人文主题、那种临渊回眸的姿态、广漠中的疏离、文明表象下的荒芜、偶然的宿命、无处不在的放逐与囚禁沉痛的击中了现代文明的危机(戴锦华《电影批评》) ”。

由此,《十诫》被西方影视文化界称为十年来的大事。

1993年至1994年,基耶斯洛夫斯基迎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巅峰,同样与他的友人皮萨维奇合作,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了影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曲之一《蓝》、《白》、《红》。基耶斯洛夫斯基以法国国旗的色彩为主题拍摄了三色系列,旨在在当代对自由(《蓝》)、平等(《白》)、博爱(《红》)(欧洲精神底蕴)三大母题进行独属于现代人情感与生活的阐释。

《蓝》、《白》、《红》三部曲中的人物与事件相互穿插,明暗交织,无数次的擦肩而过,相互冲撞,三大主题彼此共振回响,最终三部曲以悲悯的姿态探入了人类生存与存在的最深处:

清冽冷峻的《蓝》以深邃的透视手法,描绘了因车祸而失爱人与孩子的音乐家遗孀朱莉茕茕孑立的生活,在一次次地自我放逐与拒绝他人之后,那颗破碎的心灵一点点的在爱的缭绕下,渐渐的粘合起来,最终摆脱过往的束缚,重获心灵的自由与解放;篇幅简约的《白》以黑色幽默见长,探究了人们在情爱的天平上,由私欲裹挟的不平等的因素,在相互对视与仇恨的目光中,情爱能否再度降临;而主题为“博爱”的《红》,则是一部同时蕴含着悲观与希望的作品,无处不透露着对人类心灵苦况的深深悲悯,呈现了现代人在领略了命运不可知性的戏弄与遗憾后,那颗已然冰凉的内心慢慢复苏,重燃了对爱的迫切与渴望。

“在叙事方面,《红》突破了以往两部的单线结构,双线间的彼此轮回印证令三位主要角色的故事处在奇妙的对话语境之中。由此,影片所涉及的人性命题,也就达到了前两部所未能企及的广度。《红》所描绘的是一幅人们在心灵隔绝、烙印深重的世界中受难的图画。最后,影片奇迹般地令整个三部曲中人物的命运会聚于一处,构成了人类整体的微妙缩影,一瞬间定格了生命的哀伤和光明。作为压卷之作的《红》,真正达到了某种建立在精致的叙事和人性的深思上的完美”(顾一心《感受生命的原色》)。

《蓝》、《白》、《红》三部曲逐一问世后,彼此辉映,最终在艺术上圆融统一,趋于了艺术的巅峰。在雕琢三部曲的过程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似乎也用尽了自己最后一丝力量,拍完了《白》后,基翁疲惫的告诉记者,他已不想再拍电影,他已厌倦,只想坐下来,静静地吸烟。由此,基耶斯洛夫斯基执着地走向了自己电影生涯最辉煌的顶点。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肺癌病逝,《红》成为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天鹅绝响。

影评正文:

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

生的奇遇与爱的角力

伊莲?雅各布饰演的青葱女学生瓦伦缇娜是瑞士日内瓦大学一名光彩照人的兼职模特,明眸善睐,体态娇好,生命的流光在瓦伦缇娜的发梢滚动。她依恋着身在英国的男友米歇尔,但由于分隔两地,两人只能依靠电话维系感情,在米歇尔一次次的无端猜忌与留声机干瘪的录音声中,瓦伦缇娜和米歇尔的情感如同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一样嫌隙渐生。郁郁寡欢的瓦伦缇娜在一次时装演出结束后,忧心忡忡的她驾车调频时撞伤了一只牧羊犬“希达”,按照狗颈圈上的地址寻找原主,从而闯入了陌生的离休法官的孤独世界,二人生活的奇遇与对话语境由此开始。

瓦伦缇娜带着受伤的“希达”来到离休法官的家中,却得到了“我什么都不要了,它是你的”的冰冷回答,错愕的瓦伦缇娜针锋相对道“那很简单,停止呼吸就好了”。影片的多重对话语境由此揭开。在影片中,气质柔弱的女主人公是美好人性的象征,单纯、善良光明、是生命酒杯流光的象征。作为镜像的背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隐世寡居的离休法官:身形消损,性情冷酷,是硬币的反面。在不可理喻的好奇心驱使下,瓦伦缇娜竟然发现了法官窃听邻居生活的事实。随着这场情感交锋的深入,瓦伦缇娜直言道出老法官的窥伺之欲令其作呕,法官则有条不紊的运用理智对生命的存在保持麻木不仁的态度。影片的奇妙之处在于,这种情感上的两极对立,直觉上给予观众以偏私性的判断,直到通过对话语境的不断延展,才逐渐袒露出影片的真正含意。

一般情况下,受众会随着片中人物的境遇遭逢自动的站到自我情感归属的一边。然而在《红》中,影片二者之间那种看似明显的对立由明晰的假象进而变得渐渐模糊。起初是不断的愤怒、讽刺、挑动,然而当在我们跟随着瓦伦缇娜一起静听着窃听设备中邻人的对话时,我们仿佛觉得这一次我们不能在情感的天平上充当简单的砝码,我们再不能简单的站队。由此这场奇异语境中的对话开始变得逐渐暧昧。

他们的第一次对话简短而苍白,以瓦伦缇娜的一句质问“假若我撞倒的是您的女儿,您是否还会无动于衷?”和法官冷酷的回答“我没有女儿”而结束。而在第二次无意的拜访时,法官则在针锋相对的对话语境中展示了他的窥私世界:背对着妻女,丈夫和同志爱人隐秘而赤裸的爱语;卧病在床念女心切的母亲;有重大嫌疑用隐蔽调频的毒枭...这一次,法官用他们冰冷的情感世界、邻人们的不幸际遇、包括自己知晓一切的上帝视角极大地刺激了瓦伦缇娜的心灵,也让瓦伦缇娜第一次对自我心中理想的世界以及伦理情感产生迷茫。老法官在窥探和监听中,将貌似平凡的人们私密的悲欢离合拉出来赤裸裸的呈现。一切的本质揭露出来之后,一切委琐的、高尚的、平凡的、美好的,撕开真实的封皮,幸福的表象下都显得无比可悲。老法官用嘲讽的、冷酷的、悲愤的目光看到人的内心深处,似乎在问瓦伦缇娜“还有什么是值得爱的吗?”

当固执又愤怒的瓦伦缇娜来到监听中那位丈夫出轨的妻子面前欲告知这一切,她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美满的家庭,最终选择了离开。面对所谓光鲜生活的阴暗角落,瓦伦缇娜意识到了自我无力改变这一切,她所抱有的光明的内心世界出现了裂痕。在接下来的絮语中,他们依次占据着道德的波峰与波谷,法官上帝般的洞悉一切令她痛苦而敬畏,而她对人性所抱的看似孩子气般固执的希望也敲打着法官内心的浮冰。

而随着影片的不断推进,影片的第二条暗线也逐渐展开,法官的三十年前的生命悲剧(观影完毕即可知晓)通过现实中年轻毕业生奥古斯特的演绎而缓缓呈现。法学毕业生奥古斯特是在这一两极对话结构之中的另一个重要主体,奥古斯特的现实故事,恰恰是老年法官的往事的再现,也就是说,在电影语言中,他的经历与年老法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体:在事业发轫阶段遭到爱人的背叛(惊愕的看到女友与他人做爱),进而对爱的情感产生怀疑、惧怕与背叛。“影片这重巧妙的设计,将瓦伦缇娜和法官,两个“对话的主体”,在现实中划分为更具有生命力的三个“行为的主体”。(顾一心《感受生命的原色》)”这一手法,除了避免使用简单的回忆镜头来透露老年法官的真相之外,更间接隐喻出了一个深邃的事实:两代人,面对着时间与事件的轮回,再一次面对同样的情感困境。我们遗憾的看到,我们自诩称赞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尴尬境遇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与此同时,瓦伦缇娜与恋人分隔两地,电话彼端的误解和伤害导致她自身的情感也遭遇折磨。这一刻,作为被伤害的个体,他们处在相似的故事之中。于是,瓦伦缇娜与老法官之间的冰霜逐渐消解了,两极的对立变得模糊,瓦伦缇娜的光芒直到此刻终于照进了对方的生活。

通过二人情感的彼此介入以及三十年命运的轮回事件,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之中,人类的经历彼此相似。我们的感情和命运总是让我们自以为是不朽的,而事实上,它是轮回的,平凡的,彼此联系的。正是在这层隐喻之中,奠定了影片“博爱”感情的底色。

玄妙的机遇之歌与沉重的宿命咏叹调

我喜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一个原因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在叙事层面与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有相似之处,在电影中,有事件,却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情节与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情节为在时间链条上相继放生的事件赋予了前因与后果,成为对某种事件的阐释。而在基翁的电影中,故事已经蜕变为某种情境,某种基翁试图引领大家探讨的语境,传统意义上的高潮几乎在序幕中就已经发生,影片的主部,便成为对那极端偶然又似乎宿命的事件的回声展示。这与我们认知生活事件的方式是一致的,我们总是看到事件一个既成的事实,在回溯事件的发端,在判断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三部曲中时而空灵,时而顿挫的声乐似乎引领我们意识到,世界是玄妙的,必然与偶然是联系的,基翁是一位笃信机遇的导演,我们看到影片中那些庞大的细节,印证着,我们与他人是由那样多的偶然连接而成的,我们从不是一个人独自的存在,我们谁也不能关闭自我而存在:掉下的书正好翻到了考试题目,广播坏了于是撞到了法官的狗,因为买烟而错过了女友的电话……反复出现的赌博机似乎预示着这一切只是巧合。然而瓦伦缇娜说:我知道为什么会赢。于是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这些真的只是巧合?影片由此被打上了深重的宿命论的烙印。瓦伦缇娜对男友说,要不是她中场休息时跑出来,他们就没法认识。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正是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细节改变了你的一生。可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那些都是巧合吗?如果是命中注定呢?书带注定会断,广播注定会出毛病,希旦注定会在那时跑出来,老法官和奥古斯特的命运注定相同……

《红》所展示的世界中,人类经历的彼此重复,生命中的悲伤烙印仿佛永恒束缚着心灵的自由。而作者的深层意图,正是在洞察与展示人类种种相似困境的同时,唤起深沉的悲悯之心,从而赋予电影以光明的“博爱”色彩。人物之间重合的经历,在影片的叙事中以高超的技法彼此呼应和暗示,形成了《红》在技巧上独特的魅力。

在第二次拜访时的针锋相对中,法官窃听着一位男同性恋者的电话,激怒了单纯的瓦伦缇娜。愤怒的她立刻来到被窃听者的家中,可是,当她看到那个毫不知情的可怜妻子和家中的小女儿时,却又出于怜悯而自动放弃了揭露法官的初衷。紧接着,法官又向她介绍一位站在窗外打着移动电话的毒枭,女主角这一次却激动地拨通了毒枭的电话,说出了“死吧”的诅咒。从而,法官在几句简单的交谈之后便揭开了女主角心灵的隐痛——原来,在这两个事件中恰恰蕴藏着她的不幸经历。她的家庭是破裂的,而她本人就是那个被窃听者的小女儿的化身;至于她对毒枭的仇恨,则是因为她的弟弟身染毒瘾。在一束夕阳的光线中,瓦伦缇娜的防线遭遇了击溃,她显得虚弱无力,对法官的敌对情绪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她驾车离开时,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清晰可辨。这组奇妙的对话中,人与人的经历出现了暧昧的交集——人们生命的悲剧,居然被如此地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蒙受不幸的法学毕业生奥古斯特,我们的目光始终带着同情心,他是被镜头关注命运的两个人物之一。而在两代法官的经历得以渐渐契合之际,观众对年轻毕业生不幸命运的同情,也就促成了观众与老年法官之间矛盾的消解。别有深意的是,法学毕业生所追求的女孩卡琳恰恰住在法官的附近,而毕业生的公寓,也恰好位于女主人公对面的街角,影片的长镜头总是随着人物的视角或行为在两座公寓的窗口之间移动。在打保龄球的夜晚,在出售CD的音像店里,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也都恰好在对方的身边,只是彼此毫无察觉。人物在空间上的彼此联系,加深了他们各自命运的重叠。

然而体察到这种困境,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走出这条重叠的疲惫的命运轨迹?

抱慰是温情的薄暮之光

美丽的瓦伦缇娜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在瓦伦缇娜的身上,总是能看到生命的鲜活光彩。练习形体时血涌的红扑扑的面庞;喝水时举着水瓶大口大口的畅饮;在摄影棚拍摄时,她摆出时而俏皮,时而忧伤的模样;.在时装展上的她内心紧张却风采迷人;照看受伤的牧羊犬时,显得异常可爱。瓦伦缇娜的身上承载着单纯,善良的人性之光。面对老法官的反诘,她讲道“人性并不坏。他们只是无能为力。”瓦伦缇娜在他人的身上从未放弃对爱的肯定。

在一次拍摄现场,被风吹起的红色帷幕构成了她的背景,深沉又明丽的红色帷幕包裹着瓦伦缇娜。她在摄影师的指挥下作出不同的姿态,有时戏谑,有时平静,俊美的侧影苍白而动人。在摄影师灵感迸发的催促下,女主角显得疲倦,渐渐地,苍郁的眼神焕发出忧伤之色。“哦,很好……哀伤些,再哀伤些,想些悲哀的事情。”

于是,这张以无限红色幕布为底色的,定格为瓦伦缇娜惊鸿一瞥的照片成为整部影片意义的终极写照。这张底片被放大成前卫的巨幅海报悬挂在日内瓦的一座街口,名为《感受生活》。

明媚的瓦伦缇娜也正是因其独有的人性光辉一点点的击碎了法官暮年的人生坚冰。第一次拜访离时她问道:“假如被撞倒的是您的女儿,您是否还会无动于衷?”第二次,她带着屈辱和愤怒留下了一句:“您知道吗?您的狗怀孕了。” 善良与悲悯,这些美好的情感,渐渐得引起了法官心灵的震荡,也引起了他对女主人公的复杂感情,最终导致他为了观察女主人公的反应而向法院自首。由于老法官的自首,瓦伦缇娜第三次拜访了法官,并带着极大的歉意,她愧疚的对法官讲道他并没有对任何他人讲窃听一事。而正是这一次,面对无暇的瓦伦缇娜,法官真正的打开了自己尘封的心扉。两人之间第一次出现了在主导权上彼此平等的对话,法官也对往昔的情感经历开始了隐约的自叙,在这种自叙中包含着某种特殊的仁慈。当法官讲道,自己曾经因为某种原因而释放了一名的嫌疑人,在若干年后这名嫌疑人娶妻生子平凡的生活着。我们和瓦伦缇娜一同感到了老法官身上的心灵之光,我们看到法官当年并没有因法规而机械地毁掉一个生命,那一次,法官如同神明一般给了一个人重新来过的机会。渐渐地,我们同瓦伦缇娜对他的矛盾情绪开始消失,我们开始试图走进这衰老的生命,我们试图一同抱慰这位已进入苍凉暮年的老人。

瓦伦缇娜目睹了邻居因窃听而对法官的报复,那扇被击碎的窗户如同老年的法官一样,被陌生的目光遗忘而误解。然而当瓦伦缇娜凝目注视的山头的落日,那柔软的落日映红晚霞的薄暮之光;老法官更换电灯泡时照亮房屋,也照亮瓦伦缇娜面庞的耀眼灯光,这些都间接地隐喻——影片的人性光明开始展现。”当瓦伦缇娜最终为了法官的生日而一同举杯,我们看到,存在于瓦伦缇娜和法官只之间的人性角力消逝了,爱在瓦伦缇娜与法官之间第一次光明的闪现了,在情感上,他们第一次彼此抱慰,这道温情的薄暮之光,尽管它似乎慢悠悠地迟到了三十年,但是依旧非常的热烈,耀眼。

随着瓦伦缇娜即将离开日内瓦一段时间,法官应邀观看了瓦伦缇娜的最后一场时装表演时,驾车经过一处城市的路口,法官看见了悬挂在影壁上的巨幅海报——正是上面那个红色的哀伤侧影。他为之而感到高兴,温和地一笑。在这一细节之中,在这微妙的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温暖的人际关怀超越了冰冷的彼此敌对、窥视和抗拒,博爱诞生了。在法官慷慨地目光中, 基耶斯洛夫斯基终于引领着我们看到:爱是可能的么?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在表演结束之后,他们进行了临别前的最后的一次对话,这次的对话中,老法官的情感秘密被揭开,因情人的背叛而孤独一生。这一次的语境中,瓦伦缇娜终于真正的理解了他,并对法官给予了深沉的同情。

剧场之外,暴雨交加,在为影片与人物情感的推进蓄积最后的最强烈的情绪与铺垫。在最后离别的一刻,瓦伦缇娜与法官的手掌隔着车窗相触,达到了心灵的融合。由此,两代法官相同的命运轨迹得到了印证,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埋下了关于命运的伏笔,这里预示着,新老法官的重叠的生命将至此结束,三人彼此新的生活即将开启。

死与新生

《红》的结尾是这样的:

暴风雨持续席卷着日内瓦和它的沿线。暴雨已至,狂风掀翻了露天咖啡屋的遮阳布,阡陌小径上已无行人,街口瓦伦缇娜那幅名为《感受生活》的巨幅红色海报已经不起狂风的吹刮,也被缓缓撤下……

与此同时,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各自带着爱情的困扰与伤害,先后登上了开往英国的轮渡。我们欣慰地看到,趴在奥古斯特身上的,正是在暴怒之时被自己遗弃的小狗。在客轮的通道内,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擦肩而过,彼此依旧不识。客轮渐渐离港,弦板慢慢升起并关闭。

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还有所有轮渡上的旅客开始了旅程,《蓝.白.红》三部曲的终章,甚至是基翁电影生涯的终章在此时来临了。

第二天的早晨,暴雨散,一切复归平静,大地如新。老法官在篱笆上的信箱内取到了每日准时的报纸。在报纸的头版上刊登了客轮遇难的噩耗。法官颤颤巍巍地,惊悸地打开了瓦伦缇娜弟弟几天前送来的电视机,直播画面里轮渡被风暴掀翻在广袤而暗潮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尸体散乱遍至。老法官屏住呼吸,注视着镜头里的一切。

接着,记者把镜头切换到生还者的画面,一共是七位幸存者:生还者的第一位,一个湿漉漉的惊魂未定的女人,那是法国作曲家的遗孀——由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蓝》中的女主人公,朱莉;生还者的第二位是奥古斯特的情敌,关于他的镜头被画面所忽略;第三、第四位生还者,是《白》中的波兰丈夫和法国妻子,这暗示着他们在彼此报复后,已破镜重圆并且重新生活,从而影片《白》结尾的那一富有悬念的镜头也得到了解答。出现在第五位的是《蓝》中的男主人公——永远默默支撑着朱莉的作曲家奥利弗,这使得属于《蓝》的人物结局得以点明。

这一刻,对于老法官,到了扣人心弦到了极点,此刻我再不能旁观,我和他一道,等待着那位年轻的朋友---瓦伦缇娜的命运。生还者中的第六人出现了,是日内瓦的法学毕业生、一位名叫奥古斯特的年轻法官;而在奥古斯特的身后,被红色围巾包裹的是与他同城的女学生瓦伦缇娜,这生还者中的最后一人。

是的,瓦伦缇娜得救了。

老法官僵在电视机前,头部轻轻微颤,纹理纵横的眼窝里噙满了泪水,他终于流露出了如释重负后的深沉平静,微风轻轻吹乱了老人花白的须发。他富有感情地注视着她,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惊惧的身体裹在红色的围巾里。她紧紧跟在奥古斯特的身后,奥古斯特在电视画面的最后一刻回头看着瓦伦缇娜。此时,“这两个在整部影片中数次相遇却未曾相识的人之间,忽然产生了一刹那的关切的对视,仿佛暗示着某种微妙的感情际遇——也许有什么故事被忽略了,也许有什么故事即将开始,一切不得而知。(顾一心《感受生命的原色》)”

此时,基翁将镜头推向了瓦伦缇娜的侧脸,恰好是深红色的背景,影片选择在这一瞬做了最后的定格。红色的背景,无尽哀伤的脸庞,与那幅《感受生活》暗合。

三部曲结束了。所有人的命运在此集结,汇集于这死亡遍布却又充满新生的时刻,这是一个不朽的时刻,

这也是一个属于我的时刻,几年前的那个泥沙俱下的午后,我看着镜头里的一切,结结实实地感动着,我第一次试图拥抱命运,并承认它是独自为我开,为我关的一扇门。那么,到底是谁搭救了谁呢?这些爱着的人的命运是偶然的么?这个世界怎么了?

在独特的新闻镜头而非戏剧镜头下,一切主观的情感因素被默默地取消了,他们的命运成了最为真实而不虚假的东西,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经历最深沉的感受。我看着这浑天江海之间,生命蜉蝣飘渺,我知道,瓦伦缇娜她们永远地得救了。而在我心里,这一场暴风雨并没有停止,它如先验一般, 依旧在下着。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由第一语录网(yulu.1kejian.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影视台词 > 影评 >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是由第一语录网(yulu.1kejian.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的正文:

记得来到院里不多日,与Z兄长闲谈,聊至电影,相谈甚欢。几日前,收到身为《舟刊》编辑的Z兄长提议,可以写写时下年复一年火爆的贺岁档期,思前想后,一来本人独好某类偏门电影,认知肤浅不敢妄下评论;二来经年独自观影沉默讷言,不喜进院线;再者档期电影良莠不齐且各自心怀不轨,也就将此议题放下。既然不囿于此,我想就可以自由地写一写自己缘何爱上电影、又何以正襟危坐地面对电影,进而敬畏地面对影人,并与大家分享一些私密的情感体验,回忆一些不朽的瞬间。

先贤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是千百年后多亏了电影,让我们在各自单向度的旅途里,通过影像,抓住那狡黠时光在同行者们身上留下的吉光片羽,从而感受那肉身不能承受的沉重,领略那西西弗斯在夕阳沐浴下,俯身细嗅蔷薇的轻盈。

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

----有感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蓝?白?红》之《红色情深》

1996年3月13日,在巴黎的一所市立医院里,一位波兰老人,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个干瘪老人的生命消逝对于地球彼岸的一个孩子来讲轻的就像一声无聊的叹息。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这位老者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对人类道德困境所给予的惊鸿一瞥以及对人道主义的深情注视,在一个青年的心里早早埋下了饱满的种子。在经年之后,这些籽粒不知觉地抽枝发芽,渐渐地丰茂成荫,于疲惫之时我得以在此一隅纳凉休憩。我常常慨叹,这是多么幸运而美妙的奇遇。

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生于波兰,是二十世纪欧洲最后出现的大师级电影导演,被誉为“后大师时代”凤毛麟角般的“天才”。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其三十年的电影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无数永恒的影像,通过对不同政治形态下人类道德伦理困境的探讨、对人道以及生命终极价值的叩问、对自由、平等与博爱的深情呼唤,使其跻身于与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英格玛.伯格曼、费德里科.费里尼等电影大师一致的顶级作家导演行列。

学者刘小枫在《“作家”原义》中将基耶斯洛夫斯基称为原本意义上的纯粹作家:一种通过讲故事来履行寓教于乐的“教养教育”的古老职业(本雅明《讲故事的人》)。在其着名的《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一文中,刘小枫先生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是用电影语言写作的大思想家。当其听闻基翁逝世的消息,刘小枫先生对友人讲,他感到黯然神伤,他意识到自己在思想的世界里永远的失了一位亲密的伙伴。

这位自称是“专业悲观主义者”的导演,在早年的纪录片生涯中,就已经切身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善变,他曾对记者迷惑地讲到:当你的眼睛越靠近镜头中的人事,真相可能反而离你越远,因为人们总是习惯刻意掩藏起自己的眼泪。带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基耶斯洛夫斯基冷静地审视着镜头下的人物,最终穿透了人类情感喧闹的外焰,触摸到了那灯芯处苍凉的火焰。在一次又一次的访谈中,他始终讲到,面对现世,他完全不乐观。

“纵观基耶斯洛夫斯基先生的作品,贯穿其中影影绰绰地蕴含着一抹独属于基氏的底色,这是一股带有神秘主义的、悠悠怆情般的深紫色---那是一种只能用灵魂反复感觉的迷人色调。(刘小枫《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

不错的,正是这忽明忽暗的、跳跃的、深沉的、超验的紫色!在对生命悲悯与热情地注视下,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其独有地叙事语言抱慰着在生命悖论中挣扎的个体。那即是:即便是一个人在对生命欲望的追求中无可避免地被撕成了碎片,基耶斯洛夫斯基仍旧肯定这样的人生:这依旧是美好的人生。基耶斯洛夫基的目光对这样的碎片充满了眷顾之情,他曾经这样写道:“我喜欢观察生命的碎片;喜欢在不知前因后果的情形下,拍下被我惊鸿一瞥的生活”。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波兰到处充斥着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紧张、幻灭感和恐惧充满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公众幻想破灭,社会渐次坠入冷漠,任何事情都异常混乱,再没有人真正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还在继续生活。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与政治的日趋冷漠,基耶斯洛夫斯基与他的伙伴皮萨维奇共同编写了影史上最重要的电视系列片《十诫》。1987年,他的《十诫》中的第一部《杀人短片》 (简称《杀诫》),为他赢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欧洲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费利克斯奖,以及波兰格但斯克电影节金熊奖,由此开始了他的《十诫》系列片和影片对全球的震动和征服。

在波兰戒严期间,基耶斯洛夫斯基看着波兰人生活的艰难,终于意识到政治形态并不真的那么重要,在《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中,基翁写到: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规定了我们的位置,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但是它并没有真正解决人类的重要问题,比如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为何要早上起床?就这些问题而言,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共产主义国家并没有什么分别,政治不回答这类问题。“他的《十诫》既不是对摩西《十诫》的阐释与重申,也不是对这一神圣律条的挑战与亵渎,它只是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提供了一种可能与借口,一些基本的生存范畴,一种可供探索、反问的话语与意义模式(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第三节《十诫:关于杀人的短片》:人道主义的困境)”。

基耶斯洛夫斯基借用了《十诫》的文本范畴,进行了完全的重新解构,他将镜头对准了华沙的不同街区,拍摄了十个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正时这十个故事道出了缠绕在基翁自己内心的关于人们自身以及人与人彼此联系的尴尬与危险处境。通过这些由生活不可知的机遇指向的偶然与必然事件以及一个个庸常与荒诞的个人,基耶斯洛夫斯基将我们带到了我们试图忘却的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即那些自我道德律令的阴暗地带,再一次引领我们正视有关道德法律、宗教伦理、科学理性、人欲与爱等诸多人类精神世界相互扯拽的永恒问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出现令原本在“电影作者论”的规范下涌现并努力的理想的欧洲电影导演们黯然失色,即使在最直观的观影层次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已完美的呈现出作者电影的全部特征。《十诫》中绵密到令人窒息的人文、反人文主题、那种临渊回眸的姿态、广漠中的疏离、文明表象下的荒芜、偶然的宿命、无处不在的放逐与囚禁沉痛的击中了现代文明的危机(戴锦华《电影批评》) ”。

由此,《十诫》被西方影视文化界称为十年来的大事。

1993年至1994年,基耶斯洛夫斯基迎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巅峰,同样与他的友人皮萨维奇合作,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了影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曲之一《蓝》、《白》、《红》。基耶斯洛夫斯基以法国国旗的色彩为主题拍摄了三色系列,旨在在当代对自由(《蓝》)、平等(《白》)、博爱(《红》)(欧洲精神底蕴)三大母题进行独属于现代人情感与生活的阐释。

《蓝》、《白》、《红》三部曲中的人物与事件相互穿插,明暗交织,无数次的擦肩而过,相互冲撞,三大主题彼此共振回响,最终三部曲以悲悯的姿态探入了人类生存与存在的最深处:

清冽冷峻的《蓝》以深邃的透视手法,描绘了因车祸而失爱人与孩子的音乐家遗孀朱莉茕茕孑立的生活,在一次次地自我放逐与拒绝他人之后,那颗破碎的心灵一点点的在爱的缭绕下,渐渐的粘合起来,最终摆脱过往的束缚,重获心灵的自由与解放;篇幅简约的《白》以黑色幽默见长,探究了人们在情爱的天平上,由私欲裹挟的不平等的因素,在相互对视与仇恨的目光中,情爱能否再度降临;而主题为“博爱”的《红》,则是一部同时蕴含着悲观与希望的作品,无处不透露着对人类心灵苦况的深深悲悯,呈现了现代人在领略了命运不可知性的戏弄与遗憾后,那颗已然冰凉的内心慢慢复苏,重燃了对爱的迫切与渴望。

“在叙事方面,《红》突破了以往两部的单线结构,双线间的彼此轮回印证令三位主要角色的故事处在奇妙的对话语境之中。由此,影片所涉及的人性命题,也就达到了前两部所未能企及的广度。《红》所描绘的是一幅人们在心灵隔绝、烙印深重的世界中受难的图画。最后,影片奇迹般地令整个三部曲中人物的命运会聚于一处,构成了人类整体的微妙缩影,一瞬间定格了生命的哀伤和光明。作为压卷之作的《红》,真正达到了某种建立在精致的叙事和人性的深思上的完美”(顾一心《感受生命的原色》)。

《蓝》、《白》、《红》三部曲逐一问世后,彼此辉映,最终在艺术上圆融统一,趋于了艺术的巅峰。在雕琢三部曲的过程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似乎也用尽了自己最后一丝力量,拍完了《白》后,基翁疲惫的告诉记者,他已不想再拍电影,他已厌倦,只想坐下来,静静地吸烟。由此,基耶斯洛夫斯基执着地走向了自己电影生涯最辉煌的顶点。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因肺癌病逝,《红》成为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天鹅绝响。

影评正文:

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

生的奇遇与爱的角力

伊莲?雅各布饰演的青葱女学生瓦伦缇娜是瑞士日内瓦大学一名光彩照人的兼职模特,明眸善睐,体态娇好,生命的流光在瓦伦缇娜的发梢滚动。她依恋着身在英国的男友米歇尔,但由于分隔两地,两人只能依靠电话维系感情,在米歇尔一次次的无端猜忌与留声机干瘪的录音声中,瓦伦缇娜和米歇尔的情感如同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一样嫌隙渐生。郁郁寡欢的瓦伦缇娜在一次时装演出结束后,忧心忡忡的她驾车调频时撞伤了一只牧羊犬“希达”,按照狗颈圈上的地址寻找原主,从而闯入了陌生的离休法官的孤独世界,二人生活的奇遇与对话语境由此开始。

瓦伦缇娜带着受伤的“希达”来到离休法官的家中,却得到了“我什么都不要了,它是你的”的冰冷回答,错愕的瓦伦缇娜针锋相对道“那很简单,停止呼吸就好了”。影片的多重对话语境由此揭开。在影片中,气质柔弱的女主人公是美好人性的象征,单纯、善良光明、是生命酒杯流光的象征。作为镜像的背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隐世寡居的离休法官:身形消损,性情冷酷,是硬币的反面。在不可理喻的好奇心驱使下,瓦伦缇娜竟然发现了法官窃听邻居生活的事实。随着这场情感交锋的深入,瓦伦缇娜直言道出老法官的窥伺之欲令其作呕,法官则有条不紊的运用理智对生命的存在保持麻木不仁的态度。影片的奇妙之处在于,这种情感上的两极对立,直觉上给予观众以偏私性的判断,直到通过对话语境的不断延展,才逐渐袒露出影片的真正含意。

一般情况下,受众会随着片中人物的境遇遭逢自动的站到自我情感归属的一边。然而在《红》中,影片二者之间那种看似明显的对立由明晰的假象进而变得渐渐模糊。起初是不断的愤怒、讽刺、挑动,然而当在我们跟随着瓦伦缇娜一起静听着窃听设备中邻人的对话时,我们仿佛觉得这一次我们不能在情感的天平上充当简单的砝码,我们再不能简单的站队。由此这场奇异语境中的对话开始变得逐渐暧昧。

他们的第一次对话简短而苍白,以瓦伦缇娜的一句质问“假若我撞倒的是您的女儿,您是否还会无动于衷?”和法官冷酷的回答“我没有女儿”而结束。而在第二次无意的拜访时,法官则在针锋相对的对话语境中展示了他的窥私世界:背对着妻女,丈夫和同志爱人隐秘而赤裸的爱语;卧病在床念女心切的母亲;有重大嫌疑用隐蔽调频的毒枭...这一次,法官用他们冰冷的情感世界、邻人们的不幸际遇、包括自己知晓一切的上帝视角极大地刺激了瓦伦缇娜的心灵,也让瓦伦缇娜第一次对自我心中理想的世界以及伦理情感产生迷茫。老法官在窥探和监听中,将貌似平凡的人们私密的悲欢离合拉出来赤裸裸的呈现。一切的本质揭露出来之后,一切委琐的、高尚的、平凡的、美好的,撕开真实的封皮,幸福的表象下都显得无比可悲。老法官用嘲讽的、冷酷的、悲愤的目光看到人的内心深处,似乎在问瓦伦缇娜“还有什么是值得爱的吗?”

当固执又愤怒的瓦伦缇娜来到监听中那位丈夫出轨的妻子面前欲告知这一切,她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美满的家庭,最终选择了离开。面对所谓光鲜生活的阴暗角落,瓦伦缇娜意识到了自我无力改变这一切,她所抱有的光明的内心世界出现了裂痕。在接下来的絮语中,他们依次占据着道德的波峰与波谷,法官上帝般的洞悉一切令她痛苦而敬畏,而她对人性所抱的看似孩子气般固执的希望也敲打着法官内心的浮冰。

而随着影片的不断推进,影片的第二条暗线也逐渐展开,法官的三十年前的生命悲剧(观影完毕即可知晓)通过现实中年轻毕业生奥古斯特的演绎而缓缓呈现。法学毕业生奥古斯特是在这一两极对话结构之中的另一个重要主体,奥古斯特的现实故事,恰恰是老年法官的往事的再现,也就是说,在电影语言中,他的经历与年老法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体:在事业发轫阶段遭到爱人的背叛(惊愕的看到女友与他人做爱),进而对爱的情感产生怀疑、惧怕与背叛。“影片这重巧妙的设计,将瓦伦缇娜和法官,两个“对话的主体”,在现实中划分为更具有生命力的三个“行为的主体”。(顾一心《感受生命的原色》)”这一手法,除了避免使用简单的回忆镜头来透露老年法官的真相之外,更间接隐喻出了一个深邃的事实:两代人,面对着时间与事件的轮回,再一次面对同样的情感困境。我们遗憾的看到,我们自诩称赞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尴尬境遇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与此同时,瓦伦缇娜与恋人分隔两地,电话彼端的误解和伤害导致她自身的情感也遭遇折磨。这一刻,作为被伤害的个体,他们处在相似的故事之中。于是,瓦伦缇娜与老法官之间的冰霜逐渐消解了,两极的对立变得模糊,瓦伦缇娜的光芒直到此刻终于照进了对方的生活。

通过二人情感的彼此介入以及三十年命运的轮回事件,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之中,人类的经历彼此相似。我们的感情和命运总是让我们自以为是不朽的,而事实上,它是轮回的,平凡的,彼此联系的。正是在这层隐喻之中,奠定了影片“博爱”感情的底色。

玄妙的机遇之歌与沉重的宿命咏叹调

我喜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一个原因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在叙事层面与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有相似之处,在电影中,有事件,却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情节与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情节为在时间链条上相继放生的事件赋予了前因与后果,成为对某种事件的阐释。而在基翁的电影中,故事已经蜕变为某种情境,某种基翁试图引领大家探讨的语境,传统意义上的高潮几乎在序幕中就已经发生,影片的主部,便成为对那极端偶然又似乎宿命的事件的回声展示。这与我们认知生活事件的方式是一致的,我们总是看到事件一个既成的事实,在回溯事件的发端,在判断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三部曲中时而空灵,时而顿挫的声乐似乎引领我们意识到,世界是玄妙的,必然与偶然是联系的,基翁是一位笃信机遇的导演,我们看到影片中那些庞大的细节,印证着,我们与他人是由那样多的偶然连接而成的,我们从不是一个人独自的存在,我们谁也不能关闭自我而存在:掉下的书正好翻到了考试题目,广播坏了于是撞到了法官的狗,因为买烟而错过了女友的电话……反复出现的赌博机似乎预示着这一切只是巧合。然而瓦伦缇娜说:我知道为什么会赢。于是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这些真的只是巧合?影片由此被打上了深重的宿命论的烙印。瓦伦缇娜对男友说,要不是她中场休息时跑出来,他们就没法认识。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正是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细节改变了你的一生。可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那些都是巧合吗?如果是命中注定呢?书带注定会断,广播注定会出毛病,希旦注定会在那时跑出来,老法官和奥古斯特的命运注定相同……

《红》所展示的世界中,人类经历的彼此重复,生命中的悲伤烙印仿佛永恒束缚着心灵的自由。而作者的深层意图,正是在洞察与展示人类种种相似困境的同时,唤起深沉的悲悯之心,从而赋予电影以光明的“博爱”色彩。人物之间重合的经历,在影片的叙事中以高超的技法彼此呼应和暗示,形成了《红》在技巧上独特的魅力。

在第二次拜访时的针锋相对中,法官窃听着一位男同性恋者的电话,激怒了单纯的瓦伦缇娜。愤怒的她立刻来到被窃听者的家中,可是,当她看到那个毫不知情的可怜妻子和家中的小女儿时,却又出于怜悯而自动放弃了揭露法官的初衷。紧接着,法官又向她介绍一位站在窗外打着移动电话的毒枭,女主角这一次却激动地拨通了毒枭的电话,说出了“死吧”的诅咒。从而,法官在几句简单的交谈之后便揭开了女主角心灵的隐痛——原来,在这两个事件中恰恰蕴藏着她的不幸经历。她的家庭是破裂的,而她本人就是那个被窃听者的小女儿的化身;至于她对毒枭的仇恨,则是因为她的弟弟身染毒瘾。在一束夕阳的光线中,瓦伦缇娜的防线遭遇了击溃,她显得虚弱无力,对法官的敌对情绪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她驾车离开时,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清晰可辨。这组奇妙的对话中,人与人的经历出现了暧昧的交集——人们生命的悲剧,居然被如此地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蒙受不幸的法学毕业生奥古斯特,我们的目光始终带着同情心,他是被镜头关注命运的两个人物之一。而在两代法官的经历得以渐渐契合之际,观众对年轻毕业生不幸命运的同情,也就促成了观众与老年法官之间矛盾的消解。别有深意的是,法学毕业生所追求的女孩卡琳恰恰住在法官的附近,而毕业生的公寓,也恰好位于女主人公对面的街角,影片的长镜头总是随着人物的视角或行为在两座公寓的窗口之间移动。在打保龄球的夜晚,在出售CD的音像店里,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也都恰好在对方的身边,只是彼此毫无察觉。人物在空间上的彼此联系,加深了他们各自命运的重叠。

然而体察到这种困境,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走出这条重叠的疲惫的命运轨迹?

抱慰是温情的薄暮之光

美丽的瓦伦缇娜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在瓦伦缇娜的身上,总是能看到生命的鲜活光彩。练习形体时血涌的红扑扑的面庞;喝水时举着水瓶大口大口的畅饮;在摄影棚拍摄时,她摆出时而俏皮,时而忧伤的模样;.在时装展上的她内心紧张却风采迷人;照看受伤的牧羊犬时,显得异常可爱。瓦伦缇娜的身上承载着单纯,善良的人性之光。面对老法官的反诘,她讲道“人性并不坏。他们只是无能为力。”瓦伦缇娜在他人的身上从未放弃对爱的肯定。

在一次拍摄现场,被风吹起的红色帷幕构成了她的背景,深沉又明丽的红色帷幕包裹着瓦伦缇娜。她在摄影师的指挥下作出不同的姿态,有时戏谑,有时平静,俊美的侧影苍白而动人。在摄影师灵感迸发的催促下,女主角显得疲倦,渐渐地,苍郁的眼神焕发出忧伤之色。“哦,很好……哀伤些,再哀伤些,想些悲哀的事情。”

于是,这张以无限红色幕布为底色的,定格为瓦伦缇娜惊鸿一瞥的照片成为整部影片意义的终极写照。这张底片被放大成前卫的巨幅海报悬挂在日内瓦的一座街口,名为《感受生活》。

明媚的瓦伦缇娜也正是因其独有的人性光辉一点点的击碎了法官暮年的人生坚冰。第一次拜访离时她问道:“假如被撞倒的是您的女儿,您是否还会无动于衷?”第二次,她带着屈辱和愤怒留下了一句:“您知道吗?您的狗怀孕了。” 善良与悲悯,这些美好的情感,渐渐得引起了法官心灵的震荡,也引起了他对女主人公的复杂感情,最终导致他为了观察女主人公的反应而向法院自首。由于老法官的自首,瓦伦缇娜第三次拜访了法官,并带着极大的歉意,她愧疚的对法官讲道他并没有对任何他人讲窃听一事。而正是这一次,面对无暇的瓦伦缇娜,法官真正的打开了自己尘封的心扉。两人之间第一次出现了在主导权上彼此平等的对话,法官也对往昔的情感经历开始了隐约的自叙,在这种自叙中包含着某种特殊的仁慈。当法官讲道,自己曾经因为某种原因而释放了一名的嫌疑人,在若干年后这名嫌疑人娶妻生子平凡的生活着。我们和瓦伦缇娜一同感到了老法官身上的心灵之光,我们看到法官当年并没有因法规而机械地毁掉一个生命,那一次,法官如同神明一般给了一个人重新来过的机会。渐渐地,我们同瓦伦缇娜对他的矛盾情绪开始消失,我们开始试图走进这衰老的生命,我们试图一同抱慰这位已进入苍凉暮年的老人。

瓦伦缇娜目睹了邻居因窃听而对法官的报复,那扇被击碎的窗户如同老年的法官一样,被陌生的目光遗忘而误解。然而当瓦伦缇娜凝目注视的山头的落日,那柔软的落日映红晚霞的薄暮之光;老法官更换电灯泡时照亮房屋,也照亮瓦伦缇娜面庞的耀眼灯光,这些都间接地隐喻——影片的人性光明开始展现。”当瓦伦缇娜最终为了法官的生日而一同举杯,我们看到,存在于瓦伦缇娜和法官只之间的人性角力消逝了,爱在瓦伦缇娜与法官之间第一次光明的闪现了,在情感上,他们第一次彼此抱慰,这道温情的薄暮之光,尽管它似乎慢悠悠地迟到了三十年,但是依旧非常的热烈,耀眼。

随着瓦伦缇娜即将离开日内瓦一段时间,法官应邀观看了瓦伦缇娜的最后一场时装表演时,驾车经过一处城市的路口,法官看见了悬挂在影壁上的巨幅海报——正是上面那个红色的哀伤侧影。他为之而感到高兴,温和地一笑。在这一细节之中,在这微妙的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温暖的人际关怀超越了冰冷的彼此敌对、窥视和抗拒,博爱诞生了。在法官慷慨地目光中, 基耶斯洛夫斯基终于引领着我们看到:爱是可能的么?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在表演结束之后,他们进行了临别前的最后的一次对话,这次的对话中,老法官的情感秘密被揭开,因情人的背叛而孤独一生。这一次的语境中,瓦伦缇娜终于真正的理解了他,并对法官给予了深沉的同情。

剧场之外,暴雨交加,在为影片与人物情感的推进蓄积最后的最强烈的情绪与铺垫。在最后离别的一刻,瓦伦缇娜与法官的手掌隔着车窗相触,达到了心灵的融合。由此,两代法官相同的命运轨迹得到了印证,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埋下了关于命运的伏笔,这里预示着,新老法官的重叠的生命将至此结束,三人彼此新的生活即将开启。

死与新生

《红》的结尾是这样的:

暴风雨持续席卷着日内瓦和它的沿线。暴雨已至,狂风掀翻了露天咖啡屋的遮阳布,阡陌小径上已无行人,街口瓦伦缇娜那幅名为《感受生活》的巨幅红色海报已经不起狂风的吹刮,也被缓缓撤下……

与此同时,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各自带着爱情的困扰与伤害,先后登上了开往英国的轮渡。我们欣慰地看到,趴在奥古斯特身上的,正是在暴怒之时被自己遗弃的小狗。在客轮的通道内,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擦肩而过,彼此依旧不识。客轮渐渐离港,弦板慢慢升起并关闭。

瓦伦缇娜与奥古斯特,还有所有轮渡上的旅客开始了旅程,《蓝.白.红》三部曲的终章,甚至是基翁电影生涯的终章在此时来临了。

第二天的早晨,暴雨散,一切复归平静,大地如新。老法官在篱笆上的信箱内取到了每日准时的报纸。在报纸的头版上刊登了客轮遇难的噩耗。法官颤颤巍巍地,惊悸地打开了瓦伦缇娜弟弟几天前送来的电视机,直播画面里轮渡被风暴掀翻在广袤而暗潮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尸体散乱遍至。老法官屏住呼吸,注视着镜头里的一切。

接着,记者把镜头切换到生还者的画面,一共是七位幸存者:生还者的第一位,一个湿漉漉的惊魂未定的女人,那是法国作曲家的遗孀——由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蓝》中的女主人公,朱莉;生还者的第二位是奥古斯特的情敌,关于他的镜头被画面所忽略;第三、第四位生还者,是《白》中的波兰丈夫和法国妻子,这暗示着他们在彼此报复后,已破镜重圆并且重新生活,从而影片《白》结尾的那一富有悬念的镜头也得到了解答。出现在第五位的是《蓝》中的男主人公——永远默默支撑着朱莉的作曲家奥利弗,这使得属于《蓝》的人物结局得以点明。

这一刻,对于老法官,到了扣人心弦到了极点,此刻我再不能旁观,我和他一道,等待着那位年轻的朋友---瓦伦缇娜的命运。生还者中的第六人出现了,是日内瓦的法学毕业生、一位名叫奥古斯特的年轻法官;而在奥古斯特的身后,被红色围巾包裹的是与他同城的女学生瓦伦缇娜,这生还者中的最后一人。

是的,瓦伦缇娜得救了。

老法官僵在电视机前,头部轻轻微颤,纹理纵横的眼窝里噙满了泪水,他终于流露出了如释重负后的深沉平静,微风轻轻吹乱了老人花白的须发。他富有感情地注视着她,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惊惧的身体裹在红色的围巾里。她紧紧跟在奥古斯特的身后,奥古斯特在电视画面的最后一刻回头看着瓦伦缇娜。此时,“这两个在整部影片中数次相遇却未曾相识的人之间,忽然产生了一刹那的关切的对视,仿佛暗示着某种微妙的感情际遇——也许有什么故事被忽略了,也许有什么故事即将开始,一切不得而知。(顾一心《感受生命的原色》)”

此时,基翁将镜头推向了瓦伦缇娜的侧脸,恰好是深红色的背景,影片选择在这一瞬做了最后的定格。红色的背景,无尽哀伤的脸庞,与那幅《感受生活》暗合。

三部曲结束了。所有人的命运在此集结,汇集于这死亡遍布却又充满新生的时刻,这是一个不朽的时刻,

这也是一个属于我的时刻,几年前的那个泥沙俱下的午后,我看着镜头里的一切,结结实实地感动着,我第一次试图拥抱命运,并承认它是独自为我开,为我关的一扇门。那么,到底是谁搭救了谁呢?这些爱着的人的命运是偶然的么?这个世界怎么了?

在独特的新闻镜头而非戏剧镜头下,一切主观的情感因素被默默地取消了,他们的命运成了最为真实而不虚假的东西,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经历最深沉的感受。我看着这浑天江海之间,生命蜉蝣飘渺,我知道,瓦伦缇娜她们永远地得救了。而在我心里,这一场暴风雨并没有停止,它如先验一般, 依旧在下着。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唯伤痛与爱永不退场由第一语录网(yulu.1kejian.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基耶斯洛夫斯基:人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 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 强烈的孤独感和沉重的悲观主义思想,几乎成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基调.这个经常用哲学搞脑子的波兰导演倒是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着同样的理性探求,"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查看


  • 对爱的肯定和盼望(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影评
  • 对爱的肯定和盼望 --评基斯洛夫斯基电影<红·白·蓝>之<红色情深> 曲 曲 基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或许都是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三色 ...查看


  • 看电影练英语 爱情电影(2)
  • 看电影练英语<蓝色激情>高清版在线观看 看电影练英语<爱的永恒诺言/爱是永恒承诺>高清版在线观看 看电影练英语<触不到的恋人/湖边小屋>高清版在线观看 看电影练英语<总有骄阳/苹果酒屋法则>高 ...查看


  • [蓝白红]影评
  • 作为<蓝.白.红>三部曲的压轴戏,"红色"象征着博爱. 影片<红色>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中的学生瓦伦丁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命运中 ...查看


  • 房地产公司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 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2013年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公司工程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现将本人2013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查看


  • 非裔美国人艰辛的身份认同之路
  • 摘 要:当代美国最优秀的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有着明确的种族和性别身份定位,她的历史三部曲成功地表现了非裔美国人对自我的极大尊重和对身份认同的渴求.非裔美国人尤其是非裔女性不仅要认同自己的历史,还要认同双重文化和独特的黑人女性身份,才 ...查看


  • 永远把法西斯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 2014年05月09日 08:42:06 来源: 新华网日本频道 新华网柏林5月9日电(记者商婧)"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在此签字,无条件投降." 这段金色文字镌刻在柏林卡尔斯霍斯特博物馆外墙的棕底大理石碑上.昔 ...查看


  • 遇见辛波斯卡,遇见诗
  • 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读诗似乎被人当作一个笑话,人们热爱心灵鸡汤似的句子更胜过诗歌.还好,还有辛波斯卡让我们可以将诗歌读下去.如果你不知道辛波斯卡是谁,但你一定知道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记得同名电影的插曲<遇见> ...查看


  • 海洋之恋--蓝色海洋主题婚礼策划书
  • 蓝色之恋 --蓝色海洋主题婚礼策划书 当你和心爱的人牵手徜徉在爱的海洋,他痴情的眼神就是你最温柔的港湾.蓝色,自然界最广博的颜色,深浅不同的蓝色,或浪漫.或妩媚.或知性-- 风格:蓝色 一.迎宾设计 1. 西方浪漫海洋音乐 2.迎宾拱门(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