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老头_的父爱今解

 2006年第12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8卷第12期)               JournalofLiaoningAdministrationCollege

No.12,2006(Vol.8.No.12)

文学与艺术

“高老头”的父爱今解

朱浩然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父爱,不同时代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解读高老头的父爱本质,认识其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高老头;父爱;[中图分类号]I106.4]]—4053(2006)012—0205—02

  ,应该年后的今天,再来分析、解读高老头的父爱,应该说有了新的是不足为奇的。视角:高老头的父爱更多地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天性。尽管我关注,显见其有不凡之处。高老头名叫高里奥是法国文学大们说高老头的父爱是在不断满足女儿们的金钱欲望中实现师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他曾是个有钱的,最后其悲剧结局也是金钱的枯竭导致的,但不能说满足的面粉商人,在妻子死后拒绝再娶,并将自己的全部感情转儿女金钱的需求就是资产阶级金钱至上观的体现,因为即使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为了女儿的幸福,他将铺子出卖,为女今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们,对待其儿女不也是儿的幸福将所有的积蓄花光,但女儿们却抛弃了他,让他独经常以金钱为手段吗?花钱为他们办婚事,花钱为他们找工居陋室,饱受屈辱,最后惨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中。故事虽作,花钱为他们买房治家,建安乐窝,甚至花钱养活成年儿女然不复杂,但这里边表现出的高老头的父爱却是很值得玩味……显然这和200年前高老头时代的情景太相似了!这也的:高老头把两个女儿当作天使看待,一往情深、无怨无悔的说明亲情之爱是人的共性,而非某个阶级独有。我们这种判爱着她们,他以女儿们的幸福为幸福,以女儿们的悲伤为悲断也与作者创作《高老头》的初衷相吻合:巴尔扎克曾在1834伤。但他对女儿的关心,过多地放在了女儿们是否打扮漂年10月18日给韩斯卡夫人的一封信中就曾表示“:我要在亮,玩得是否痛快上,并千方百计满足他们“最奢侈的欲望”。这部作品(即《高老头》—笔者注)里把具有千钧之重的感情即使在自己潦倒遭到女儿遗弃的情况下,仍旧一如既往。这描写出来,没有一种东西,不管它是灾难,是痛苦,还是不义,就是高老头的父爱。自作品问世以来人们对这种父爱就存都破坏不了这种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父亲,他简直是

[6]

在争议,并作了许多评论,但由于每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一个神圣的基督教的殉道者。”并还借主人公之口表示:

[7]

济、文化情况不同,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也有很大差距,导致不“最美的天性,最优秀的灵魂,都免不了溺爱儿女。”当然,同时代所作的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还很说是人之天性也并不是要根本否定高老头的父爱中包含的大。笔者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试图用当代人的观点对这阶级成分,至少追求金钱的,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天性”种父爱进行新解,以期更准确的认识这种父爱的真谛:创造出的“金钱氛围”也在导致高老头悲剧中发挥了重要作

一、高老头的父爱是普适的父爱用,否则子女对父母也应有的亲情天性怎么在高老头的两个以往在国内学者对高老头的父爱分析多从阶级角度进女儿身上根本就不存在了呢?可以合理的推断是被对金钱行,一种是从封建主义角度审视高老头的父爱,如陈昌恒就财富的过度追求侵蚀掉了,是天性的灭失,是“那个钱可以买认为高老头是个封建宗法道德的体现者“,小说借高老头之到一切的社会,把这种自然的血缘关系破坏了”。口,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而肯定了封建宗法制的家二、高老头的父爱是极端的父爱

[1]

族观”,储月桃也认为高老头爱女儿的实质“仍然不是超阶高老头的父爱之所以成为众多父爱中独特的风景,就在

[2]

级的东西,而是一个封建家长感情的扭曲的表现”,金嗣峰于其确实存在着罕见的特殊性:极度的溺爱,无以复加的溺则认为“:高老头虽然精通买卖,惯于商业投机,是一个家产爱,甚至可以说是荒唐丑陋的溺爱。通常我们说长辈的爱是万贯的大资产者,但他又是刚刚从小生产者分离出来,千百为了孩子们好,为他们的未来和健康成长着想,其爱的内容

[3]

年来天然尊长的封建伦常思想,还深深地影响着他。”另一是有着正当与非正当的道德、法律标准为底线的。但我们读种是从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角度解读高老头的悲局。许明《高老头》就会发现,高老头的父爱是极端的溺爱,是无底线炎在《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一文中批驳了“作者竟把这个资产无原则的溺爱,他说“我喜欢替他们拉车,我愿意做她们膝上阶级暴发户写成一个受欺凌,被损害,值得人们同情的对象,的小狗”,到最后这种溺爱甚至发展到了无耻的地步:为了满在这个投机商人身上追求金钱的本性似乎被一股极高的情足两个女儿的情欲,他竟去掉父辈的尊严,殷情地为她们的感所代替了。这样,巴尔扎克就模糊了高老头作为一个资产荒唐忙碌操劳:为了使大女儿有钱跟情夫马克辛偷情,他表

[4]

者的本来面目”。马明芳也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资产阶级示愿意去偷,去抢,去卖命甚至“杀人放火”,搞钱给女儿。为拜金主义的父爱,是用最不利于维持宗法观念的资产阶级的了使小女儿能和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胡来,他竟对拉斯蒂涅表达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这也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说“:要是有一个男人使我的但斐纳高兴,我可以给那个男人

[5]

观原因。”通过以上列举的观点可以看出,对高老头的父爱擦皮鞋、送信、跑腿。”而且他还布置漂亮的房间,让他跟但斐国内学者多是从阶级的角度来进行解读的,而很少从普适的纳幽会、私通。当女儿的卑鄙情欲得到满足时,他高兴得在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应该说是和当时的国情有关系的,这地下打滚;而当女儿的卑鄙情欲一时得不到满足或遭受压抑些评论多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正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时,他又痛苦得像疯子和野人。他这种难以理喻的对孩子的从阶级角度分析解释问题的传统还很有惯性,而人性的、非爱,即使让我们用今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怕也是难以接受阶级的认识不够,故出现这种情况。而到我们改革开放近30和理解的。这也是高老头成为百年来“父爱典型”之所在吧。

[收稿日期]2006-07-14

[作者简介]朱浩然(1970-),男,温州大学法语教师,法国里昂三大文学硕士。

205

2006年12月

第8卷第12期

朱浩然“:高老头”的父爱今解

Dec.2006Vol.8.No.12

对这种极端的父爱我们也只能这样解读:过渡的溺爱的必

然,因为在高老头的眼中,只要女儿“暖和”了,自己就不觉得“冷”,只要女儿“笑”了,自己就不会“心烦”。因此他总是以女儿们为中心旋转的,所以也就会出现为女儿得到快乐而不惜丢掉自尊、丢掉为人的原则。虽然我们在今天的社会这种高老头式的父亲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类似的例子却不鲜见:为了儿女们生活得好,家长不惜违法犯罪来谋取金钱、职位;为了儿女快乐家长们自己节衣缩食满足儿女们不合理的物质需求等等。可见,长辈对晚辈的爱很容易走向溺爱,走入极端。

三、高老头的父爱是可引以为戒的父爱我们今天评价200年前书中人物———高老头,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的一个目的是研究作品,分析作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对书中的警示引以为戒:尽管200年过去了,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子女的爱还在,,,,,,,就如高老头悲剧造就离不开对金钱的极端崇拜的诱因一样。那么如何避免高老头的悲剧再在我们今天发生呢?从高老头身上汲取一些教训是很要意义的:其一,爱要讲道德讲原则。如前面所述,高老头可以尽其所能满足女儿们的任何要求和愿望,而不管其是否合理是否违法是否道德,显然其父爱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原则,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其二,不管何时自我总是要有的,丧失自我,也就丧失灵魂。高老头在卖掉面粉店后就成了无所事事的闲人,精神随之变空虚了,而为寄托空虚他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妻女身上,在妻子死后,女儿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唯一的精神寄托。对这唯一寄托他自然会倍加珍爱,因为这个寄托是他生活的唯一支柱,它的存在支撑着

(上接第204页)苕春芳,都表现了仙界的悠闲自在,时间节奏的舒缓漫长;同时,人世间则千年如走马,海尘生山下。贺诗《梦天》一首与此命意相同,结构也类似。末尾也是通过天界遥望发现“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这些都鲜明形象地表现出了两个世界时间流逝节拍的非等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借用人世岁月的迅速流逝,自然景物的巨大变化反衬天上美和乐的永恒,感慨“人生流光之促”。李贺其它诗作,如《浩歌》《、古悠悠行》《、苦昼短》也表达了这种感叹:“今古何处尽,千年随风飘”。

二、李贺诗歌的空间观念

同这种认为神仙世界的瞬间相当于人世间漫长时间的时间观相一致的是,李贺诗中突出表现了一种认为神仙世界的极小空间相当于人世间阔大的空间的空间观。这种空间观的形成是以两种不同空间尺度为基础的。具体说来就是几个空间小可容大,大可纳之于小,层层相选,重重成不尽,圆融回转,相即相入。这在《梦天》一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梦天》后四句写到: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洲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几句写由月空俯看人世间的情景“黄尘”,二句暗用麻姑对王方平所说“: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

(葛洪)。这是指沧桑之变。往日会时略半耳”《神仙传》“遥

望”是说由月中俯视,九洲大地细若点点烟尘。取由高而下这样一个角度落笔,在写法上与前人阮籍“泰山成砥砺,黄河

(咏怀诗》)相似,均是从极高俯视,巨大山川变为渺为裳带”《

小。而李贺的视点更高,神洲大地都成为了烟尘。且在意象构成上,李贺也高于阮籍,他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时空观念:“一泓海水杯中泻”,月宫与九洲悬隔既如此之大,小小的一杯水倾下去,不是应飘洒得不见踪影了吗?不,它却成了一206

他的存在,它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生活好坏。“是我把她们生下来的,她们是我的!”“我的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上。”高老头的悲剧也是由此展开的。其三,正确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高老头最终以悲剧收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子女教育的失败。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们的无偿的给予(精神的与物质的),而且还包括父辈对子女们施以正确的教育、教导,以使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无偿的给予不等同于溺爱,更不等同于放纵。高老头恰恰失败在这一点,不是人之常情的爱了,,走到了娇惯、放。“:,,。

,,一个时代也有,未来的解读也必然会体现那个时代。◇注释

[1]陈昌恒.《高老头》与《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士助师得令终》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0,2(121-125)

[2]储月桃.也谈高老头父爱的实质[J].艺谭,1983,3

(122)

[3]金嗣峰.高老头创作的真实性[j].外国文学研究,1988,4(29)

[4]许明炎.也谈高老头的父爱[j].安庆师院学报(社科),1984,4(93)

[5]马明芳.巴尔扎克笔下西方社会异化了的人际关系[J].渝州大学学报(哲社),1992,1(56)[6][7]叶成青.关于高老头的“父爱”的再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5,03(89)

[责任编辑:一然]

片汪洋大海。小杯中竟有如此大的容量,正是把神仙世界里极小的空间,转变成凡人世界极大的空间,小中容大,大纳之于小,创造出一个神奇瑰丽,新颖独特的意象来。其实,在李贺诗中,时间与空间往往是同时存在的。时间的无限性,几个并存空间的大小相即,圆融回转和其时间流逝节拍的非等速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了不同的时空系统,表现出了人世的变幻和生命的流逝。如《浩歌》《、天上谣》《、梦天》《、官街鼓》中都有这种意味的体现。另外,在其他唐人诗作中,也存在着这种时空观,只不过都没有李贺诗的鲜明突出。如白居易《酬吴七见寄》“,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刘望《九嶷山》“,仙家日月蓬壶里,尘世烟花梦寐中。”李商隐《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总体说来,李贺诗中表现出的时空观念是非常独特的。他的坎坷经历,对现实的失望,和由之而来的对现实超越的渴望,使之形成了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段,诸如幼想、想象、夸张、渲染和神话传说的运用表现出来,形成其诗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不断研究探索。◇参考文献

1 叶葱奇著《.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 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3 刘衍著《.李贺诗校笺证异》.湖南出版社,19904 孟二冬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李浩著.《东轩书趣文丛-大唐风度》.华文出版社,

1997

[责任编辑:正元]

 2006年第12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8卷第12期)               JournalofLiaoningAdministrationCollege

No.12,2006(Vol.8.No.12)

文学与艺术

“高老头”的父爱今解

朱浩然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父爱,不同时代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解读高老头的父爱本质,认识其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高老头;父爱;[中图分类号]I106.4]]—4053(2006)012—0205—02

  ,应该年后的今天,再来分析、解读高老头的父爱,应该说有了新的是不足为奇的。视角:高老头的父爱更多地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天性。尽管我关注,显见其有不凡之处。高老头名叫高里奥是法国文学大们说高老头的父爱是在不断满足女儿们的金钱欲望中实现师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他曾是个有钱的,最后其悲剧结局也是金钱的枯竭导致的,但不能说满足的面粉商人,在妻子死后拒绝再娶,并将自己的全部感情转儿女金钱的需求就是资产阶级金钱至上观的体现,因为即使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为了女儿的幸福,他将铺子出卖,为女今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们,对待其儿女不也是儿的幸福将所有的积蓄花光,但女儿们却抛弃了他,让他独经常以金钱为手段吗?花钱为他们办婚事,花钱为他们找工居陋室,饱受屈辱,最后惨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中。故事虽作,花钱为他们买房治家,建安乐窝,甚至花钱养活成年儿女然不复杂,但这里边表现出的高老头的父爱却是很值得玩味……显然这和200年前高老头时代的情景太相似了!这也的:高老头把两个女儿当作天使看待,一往情深、无怨无悔的说明亲情之爱是人的共性,而非某个阶级独有。我们这种判爱着她们,他以女儿们的幸福为幸福,以女儿们的悲伤为悲断也与作者创作《高老头》的初衷相吻合:巴尔扎克曾在1834伤。但他对女儿的关心,过多地放在了女儿们是否打扮漂年10月18日给韩斯卡夫人的一封信中就曾表示“:我要在亮,玩得是否痛快上,并千方百计满足他们“最奢侈的欲望”。这部作品(即《高老头》—笔者注)里把具有千钧之重的感情即使在自己潦倒遭到女儿遗弃的情况下,仍旧一如既往。这描写出来,没有一种东西,不管它是灾难,是痛苦,还是不义,就是高老头的父爱。自作品问世以来人们对这种父爱就存都破坏不了这种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父亲,他简直是

[6]

在争议,并作了许多评论,但由于每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一个神圣的基督教的殉道者。”并还借主人公之口表示:

[7]

济、文化情况不同,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也有很大差距,导致不“最美的天性,最优秀的灵魂,都免不了溺爱儿女。”当然,同时代所作的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还很说是人之天性也并不是要根本否定高老头的父爱中包含的大。笔者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试图用当代人的观点对这阶级成分,至少追求金钱的,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天性”种父爱进行新解,以期更准确的认识这种父爱的真谛:创造出的“金钱氛围”也在导致高老头悲剧中发挥了重要作

一、高老头的父爱是普适的父爱用,否则子女对父母也应有的亲情天性怎么在高老头的两个以往在国内学者对高老头的父爱分析多从阶级角度进女儿身上根本就不存在了呢?可以合理的推断是被对金钱行,一种是从封建主义角度审视高老头的父爱,如陈昌恒就财富的过度追求侵蚀掉了,是天性的灭失,是“那个钱可以买认为高老头是个封建宗法道德的体现者“,小说借高老头之到一切的社会,把这种自然的血缘关系破坏了”。口,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而肯定了封建宗法制的家二、高老头的父爱是极端的父爱

[1]

族观”,储月桃也认为高老头爱女儿的实质“仍然不是超阶高老头的父爱之所以成为众多父爱中独特的风景,就在

[2]

级的东西,而是一个封建家长感情的扭曲的表现”,金嗣峰于其确实存在着罕见的特殊性:极度的溺爱,无以复加的溺则认为“:高老头虽然精通买卖,惯于商业投机,是一个家产爱,甚至可以说是荒唐丑陋的溺爱。通常我们说长辈的爱是万贯的大资产者,但他又是刚刚从小生产者分离出来,千百为了孩子们好,为他们的未来和健康成长着想,其爱的内容

[3]

年来天然尊长的封建伦常思想,还深深地影响着他。”另一是有着正当与非正当的道德、法律标准为底线的。但我们读种是从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角度解读高老头的悲局。许明《高老头》就会发现,高老头的父爱是极端的溺爱,是无底线炎在《也谈高老头的父爱》一文中批驳了“作者竟把这个资产无原则的溺爱,他说“我喜欢替他们拉车,我愿意做她们膝上阶级暴发户写成一个受欺凌,被损害,值得人们同情的对象,的小狗”,到最后这种溺爱甚至发展到了无耻的地步:为了满在这个投机商人身上追求金钱的本性似乎被一股极高的情足两个女儿的情欲,他竟去掉父辈的尊严,殷情地为她们的感所代替了。这样,巴尔扎克就模糊了高老头作为一个资产荒唐忙碌操劳:为了使大女儿有钱跟情夫马克辛偷情,他表

[4]

者的本来面目”。马明芳也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资产阶级示愿意去偷,去抢,去卖命甚至“杀人放火”,搞钱给女儿。为拜金主义的父爱,是用最不利于维持宗法观念的资产阶级的了使小女儿能和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胡来,他竟对拉斯蒂涅表达方式———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这也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说“:要是有一个男人使我的但斐纳高兴,我可以给那个男人

[5]

观原因。”通过以上列举的观点可以看出,对高老头的父爱擦皮鞋、送信、跑腿。”而且他还布置漂亮的房间,让他跟但斐国内学者多是从阶级的角度来进行解读的,而很少从普适的纳幽会、私通。当女儿的卑鄙情欲得到满足时,他高兴得在人性的角度去理解。这应该说是和当时的国情有关系的,这地下打滚;而当女儿的卑鄙情欲一时得不到满足或遭受压抑些评论多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正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时,他又痛苦得像疯子和野人。他这种难以理喻的对孩子的从阶级角度分析解释问题的传统还很有惯性,而人性的、非爱,即使让我们用今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怕也是难以接受阶级的认识不够,故出现这种情况。而到我们改革开放近30和理解的。这也是高老头成为百年来“父爱典型”之所在吧。

[收稿日期]2006-07-14

[作者简介]朱浩然(1970-),男,温州大学法语教师,法国里昂三大文学硕士。

205

2006年12月

第8卷第12期

朱浩然“:高老头”的父爱今解

Dec.2006Vol.8.No.12

对这种极端的父爱我们也只能这样解读:过渡的溺爱的必

然,因为在高老头的眼中,只要女儿“暖和”了,自己就不觉得“冷”,只要女儿“笑”了,自己就不会“心烦”。因此他总是以女儿们为中心旋转的,所以也就会出现为女儿得到快乐而不惜丢掉自尊、丢掉为人的原则。虽然我们在今天的社会这种高老头式的父亲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类似的例子却不鲜见:为了儿女们生活得好,家长不惜违法犯罪来谋取金钱、职位;为了儿女快乐家长们自己节衣缩食满足儿女们不合理的物质需求等等。可见,长辈对晚辈的爱很容易走向溺爱,走入极端。

三、高老头的父爱是可引以为戒的父爱我们今天评价200年前书中人物———高老头,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的一个目的是研究作品,分析作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对书中的警示引以为戒:尽管200年过去了,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子女的爱还在,,,,,,,就如高老头悲剧造就离不开对金钱的极端崇拜的诱因一样。那么如何避免高老头的悲剧再在我们今天发生呢?从高老头身上汲取一些教训是很要意义的:其一,爱要讲道德讲原则。如前面所述,高老头可以尽其所能满足女儿们的任何要求和愿望,而不管其是否合理是否违法是否道德,显然其父爱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原则,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其二,不管何时自我总是要有的,丧失自我,也就丧失灵魂。高老头在卖掉面粉店后就成了无所事事的闲人,精神随之变空虚了,而为寄托空虚他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妻女身上,在妻子死后,女儿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唯一的精神寄托。对这唯一寄托他自然会倍加珍爱,因为这个寄托是他生活的唯一支柱,它的存在支撑着

(上接第204页)苕春芳,都表现了仙界的悠闲自在,时间节奏的舒缓漫长;同时,人世间则千年如走马,海尘生山下。贺诗《梦天》一首与此命意相同,结构也类似。末尾也是通过天界遥望发现“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这些都鲜明形象地表现出了两个世界时间流逝节拍的非等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借用人世岁月的迅速流逝,自然景物的巨大变化反衬天上美和乐的永恒,感慨“人生流光之促”。李贺其它诗作,如《浩歌》《、古悠悠行》《、苦昼短》也表达了这种感叹:“今古何处尽,千年随风飘”。

二、李贺诗歌的空间观念

同这种认为神仙世界的瞬间相当于人世间漫长时间的时间观相一致的是,李贺诗中突出表现了一种认为神仙世界的极小空间相当于人世间阔大的空间的空间观。这种空间观的形成是以两种不同空间尺度为基础的。具体说来就是几个空间小可容大,大可纳之于小,层层相选,重重成不尽,圆融回转,相即相入。这在《梦天》一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梦天》后四句写到: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洲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几句写由月空俯看人世间的情景“黄尘”,二句暗用麻姑对王方平所说“: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

(葛洪)。这是指沧桑之变。往日会时略半耳”《神仙传》“遥

望”是说由月中俯视,九洲大地细若点点烟尘。取由高而下这样一个角度落笔,在写法上与前人阮籍“泰山成砥砺,黄河

(咏怀诗》)相似,均是从极高俯视,巨大山川变为渺为裳带”《

小。而李贺的视点更高,神洲大地都成为了烟尘。且在意象构成上,李贺也高于阮籍,他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时空观念:“一泓海水杯中泻”,月宫与九洲悬隔既如此之大,小小的一杯水倾下去,不是应飘洒得不见踪影了吗?不,它却成了一206

他的存在,它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生活好坏。“是我把她们生下来的,她们是我的!”“我的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上。”高老头的悲剧也是由此展开的。其三,正确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高老头最终以悲剧收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子女教育的失败。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们的无偿的给予(精神的与物质的),而且还包括父辈对子女们施以正确的教育、教导,以使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无偿的给予不等同于溺爱,更不等同于放纵。高老头恰恰失败在这一点,不是人之常情的爱了,,走到了娇惯、放。“:,,。

,,一个时代也有,未来的解读也必然会体现那个时代。◇注释

[1]陈昌恒.《高老头》与《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士助师得令终》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0,2(121-125)

[2]储月桃.也谈高老头父爱的实质[J].艺谭,1983,3

(122)

[3]金嗣峰.高老头创作的真实性[j].外国文学研究,1988,4(29)

[4]许明炎.也谈高老头的父爱[j].安庆师院学报(社科),1984,4(93)

[5]马明芳.巴尔扎克笔下西方社会异化了的人际关系[J].渝州大学学报(哲社),1992,1(56)[6][7]叶成青.关于高老头的“父爱”的再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5,03(89)

[责任编辑:一然]

片汪洋大海。小杯中竟有如此大的容量,正是把神仙世界里极小的空间,转变成凡人世界极大的空间,小中容大,大纳之于小,创造出一个神奇瑰丽,新颖独特的意象来。其实,在李贺诗中,时间与空间往往是同时存在的。时间的无限性,几个并存空间的大小相即,圆融回转和其时间流逝节拍的非等速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了不同的时空系统,表现出了人世的变幻和生命的流逝。如《浩歌》《、天上谣》《、梦天》《、官街鼓》中都有这种意味的体现。另外,在其他唐人诗作中,也存在着这种时空观,只不过都没有李贺诗的鲜明突出。如白居易《酬吴七见寄》“,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刘望《九嶷山》“,仙家日月蓬壶里,尘世烟花梦寐中。”李商隐《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总体说来,李贺诗中表现出的时空观念是非常独特的。他的坎坷经历,对现实的失望,和由之而来的对现实超越的渴望,使之形成了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段,诸如幼想、想象、夸张、渲染和神话传说的运用表现出来,形成其诗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不断研究探索。◇参考文献

1 叶葱奇著《.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 徐传武译注.《李贺诗集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3 刘衍著《.李贺诗校笺证异》.湖南出版社,19904 孟二冬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李浩著.《东轩书趣文丛-大唐风度》.华文出版社,

1997

[责任编辑:正元]


相关文章

  • 父爱之我见
  • 父爱之我见 -----浅议<李尔王>与<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摘要 李尔王和高老头的父爱有共同之处,但毕竟具体的时代背景不同及作者的阅历.经验.思想等存在着差异,从而使得两个人的父爱又有着明显的本质上的不同.本文试图从 ...查看


  • 高老头的父爱
  • 论高老头的父爱 吴思聪 化材14 学号 [1**********]6 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此小说巴尔扎克形象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在复辟王朝的法国 ...查看


  • 从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看今天的家庭教育
  • 从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看今天的家庭教育 彭 丽 (200701122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汉语言文学系,贵州 都匀 邮编 558000) 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代 ...查看


  • 16高老头
  • <高老头>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中对比描写的作用. 2.学习通过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3.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高老头形象--畸形的父爱. 2.难点:对比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查看


  • 名著导读[高老头]
  • 名著导读<高老头> 教学目标:1.分析高老头的形象 2.了解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造成高老头悲剧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 ...查看


  • 被金钱所吞噬的爱----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 被金钱所吞噬的爱 --高老头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术风格也最能体现巴尔扎克的特点.在这篇小说中,它着重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查看


  • 论[高老头]主要人物形象的意涵
  • 论<高老头>主要人物形象的意涵 作者:王维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3期 摘 要: 拉斯蒂涅.高老头.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是巴尔扎克代表作<高老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各自有着深刻的意涵.拉斯蒂涅的转 ...查看


  • [父爱的作文]漏印的爱
  • 对于名著,我心里是有所抵触的,因为,我很少读到过幸福.可悲的是,欧也妮葛朗台就是一个与幸福擦肩而过的人. 欧也妮的父亲,那个臭名昭著的吝啬鬼,如果说他亲手把自己宝贝女儿的幸福揉碎了,扔进了垃圾篓里.那么高老头则是被自己给害死的. 其实我挺佩 ...查看


  • [父爱的作文]永远包容的父爱
  • 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慢慢走出我的视野,感觉是那样的沧桑,是那样的无力,那样的无助,他不是别人--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老实为人忠厚的老头,喜欢说说笑笑,一双深邃的眼睛早已深陷了下去,看上去却是那样炯炯有神,双鬓早已经发白,额头上深深浅浅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