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胡益华 (四川省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渠道。

1、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 改革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 对学生要求太严;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 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 在教师的主导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要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注重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想等方面的能力, 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 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 同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向老师提出问题, 使得自己的见

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 体验,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总之,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课堂上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作者电话:[1**********];信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6期,http://www.zgjykx.com)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胡益华 (四川省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渠道。

1、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鼓励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 改革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 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 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 表现为: 教师权威高于一切, 对学生要求太严;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 教师“主讲”、 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违背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必须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 并发表各自的意见。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 在教师的主导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引导学生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要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注重方法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想等方面的能力, 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 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 同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向老师提出问题, 使得自己的见

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 体验,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总之,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课堂上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作者电话:[1**********];信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6期,http://www.zgjykx.com)


相关文章

  • 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12) 1 培养直觉思维 促进智慧发展 缪宏敏; 初中数学教与学 2 "组块理论"视角下的几何教学 郑松茹; 初中数学教与学 3 数学课堂提问贵在巧 彭秋兰; 初中数学教与学 4 一堂几何复习课 ...查看


  • 培训听课笔记
  • 7月17日听课笔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 一.几个基本观点 1.坚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 • • • • • • • 课程教材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 ...查看


  • 初中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
  • 初中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5年月下旬,我县举办初中数学新教材培训,通过1天时间的学习使我对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思想理念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新课标无论是从教材编排还是活动的内容和思想理念上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查看


  •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
  •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 模块二:课程知识 . ................................................................................................... ...查看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博树中心校 初中理科组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初中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 ...查看


  • 探究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 ·研究探讨· 探究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贵州省织金县白泥乡中学 陈 键 [摘要]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复习,同时还可以检验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更好的进行 ...查看


  •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探究
  •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探究 城关二中 柏柳丹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所面临的问题 1. 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课堂合作流于形式 传统数学教学注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合作意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其中重要一点为学 ...查看


  • 初中数学课堂中探究式结尾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 初中数学课堂中探究式结尾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内容提要] 课堂结尾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的纽带,是一堂课完满的重要依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精心设计的巧妙的探究式结尾,可以在结尾设计"立疑"探究,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过 ...查看


  • 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 (响滩中学:吴柏林)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性别.特长,通过师生间.学生之间互动.讨论交流,来完成个人学习和团体学习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民主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