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动作神态描写

动作神态描写

【训练重点】

1.学习人物动作描写的写作方法。

2.学习人物神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3.掌握和运用人物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会用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

动作描写

【技法指导】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映——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课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1、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才能把人物描写得丰满、生动。

例: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道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框内。

点拨:打篮球,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同学还亲自参加过,但很多同学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打篮球的动作写得栩栩如生,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2、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征。

例: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

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点拨:上面的示例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描写,把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师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3、要准确而切当地运用动词且不重复。

例: 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点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顶”“弯”“蹲”“插”“倾”等5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此段人物的动作描写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4、亮丽语言

例:罗纳尔多踢进了球。(人物+特定动作)

⑴巧用动词。 只见罗纳尔多灵活地盘过对方高大的后卫,连闯数关,直插球门区,急停,转身,飞起一脚,球若流星,天哪!又进啦!

⑵善用修辞。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球便像一颗炮弹似的被射进对方门中。(比喻)

⑶恰当引用诗句。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球便像一颗炮弹似的被射进对方门中,真可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素材积累】

1、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2、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3、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4、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写作训练】

写一段比赛或文娱活动场面。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要尽量让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特点。(300字左右)

【范文示例】

例文(一)

五年级时,我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拿起了蘸满黑汁的毛笔。按照辅导老师的指点:拿笔要把食指和中指贴在笔杆外边,无名提和小拇指贴在笔杆里头。我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了起来。一点,一横,一竖,一捺。可这哪里像字呀,分明是三岁的小孩胡乱画。一点,是一个浓浓的大墨团;一横,弯弯曲曲像一条小蛇;一竖,却像美术上的大象腿脚一样粗;一捺,更不像话,像一把早已被人丢弃的秃扫把。我看着自己的“杰作”,哭笑不得。这几个笔画写得高低不齐,笔画也不匀称,更谈不上什么间架结构。可是辅导老师却说:“写得不错嘛!看来你很有培养前途,好好练,将来准能成材。”

例文(二)

海涛找到了麻雀窝后,就把电筒往腰里一别,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吭哧吭哧地往上爬。爬到了麻雀窝前,他头一低,对我们说:“喂,看准了,准备接麻雀!”说完,就站在另一枝树杈上,直起身子。不料,头正好碰到麻雀窝,把麻雀们吓惊了。只听得窝里一阵蠕动声,接着,几只麻雀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海涛一急,伸手一抓,才抓得一只。他用手电筒往窝里一照,还剩下一只,大概因

为挤不出来,叽叽喳喳地乱叫着。海涛伸手一捉,又得一只,他用塑料袋装好,朝下一扔,正好扔在小胖面前,小胖高兴地捡起来,把麻雀从袋里掏出来,看着麻雀扑腾着,扇着翅膀,他高兴地叫:“真好玩儿,真好玩儿……”

神态描写

【技法指导】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极为密切,内心活动常常是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欢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例: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的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

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点拨:从以上示例中可以看出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中反映

出人物不同的性格。

2、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

例:我的同桌好胜心可强了。前些天语文测验,我得了98分,他呢?97分。就这么一分之差,他就不高兴了,嘟着嘴把我的考卷拿过去,瞪大眼睛,仔细地看着……

点拨:示例中同桌的“好胜心”是从人物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出来的。“嘟着嘴”“瞪大眼睛”写出了同桌的不高兴,虽然只差一分,但他也怀着妒忌心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都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表现力。

例: 这天早上,董开旋脸上擦了香水,吹过风的头发上还擦了油,神气活现(神态)地来到教室。站在讲台上的王老师闻到了他身上的香味,就叫他过去。董开旋一挺(动作)胸,自以为很美,得意洋洋(神态)地快步走到老师面前。王老师故意问他:“董开旋,你身上怎么这么香啊?”他以为老师要表扬他,更加神气活现(神态)地把头一抬(动作),大声说:“我嘛,擦了点香水,抹了点发油”(语言)老师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董开旋,擦香水抹发油可不是真正的美呀!想想,怎样才算美,明天我们一块讨论讨论。”董开旋像才睡醒的小猫似的揉了揉(动作)鼻子,一下子溜到(动作)了座位上,直抓(动作)自己的头发,好像这样能把发油、香水抓掉似的。

点拨:“挺胸、抬头、快步走”这些动作和“神气活现、得意洋洋”体现他自我欣赏的神态;“揉鼻子、抓头发”体现了他的尴尬、羞愧;“更加神气活现地把头一抬,大声说:‘我嘛,擦了点香水,抹了点发油!’”人物的语言,从语气、语调到句式的选择都跟人物的神态描写保持一致,集中表现了董开旋的自我欣赏。

4、亮丽语言

例:她与母亲争吵。

1、巧用动词、形容词。 她与母亲争得面红耳赤,嘴角微微颤动着,胸脯一起一伏,瞪圆的两只大眼睛仿佛要射出火焰似的。她好委屈呀!她的鼻子耸了耸,晶莹的泪水润湿了眼睛,硬是没有流出。猛然,她倔强地把头向侧面一甩,嘴一努,眼睛紧盯着一个角落。

2、善用修辞。

她与母亲争得面红耳赤,她咬着嘴唇,鼻子耸了耸,眼睛满是泪水,像山葡萄上挂满的露珠。(比喻)

3、化用诗句。

妈妈的脸突然就阴沉下来,两道眉毛倒竖了起来,眼睛瞪得老大的,显得那么凶,脖子上的青筋一条条都迸了起来,连头发都要竖起来了,唉,妈妈,你“冲冠一怒,为哪般”啊?

【素材积累】

1、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2、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3、描写人物神态(表情)的成语: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4、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写作训练】

早读时,班主任通知同学们明天去春游。可是放学前,班主任又来告诉大家,由于某些原因,明天的春游活动取消了。这一前一后同学们的神态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描写出来。(200字左右)

【范文示例】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

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动作神态描写

【训练重点】

1.学习人物动作描写的写作方法。

2.学习人物神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3.掌握和运用人物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会用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

动作描写

【技法指导】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映——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课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1、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才能把人物描写得丰满、生动。

例: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道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框内。

点拨:打篮球,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同学还亲自参加过,但很多同学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打篮球的动作写得栩栩如生,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2、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征。

例: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

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点拨:上面的示例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描写,把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师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3、要准确而切当地运用动词且不重复。

例: 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点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顶”“弯”“蹲”“插”“倾”等5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此段人物的动作描写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4、亮丽语言

例:罗纳尔多踢进了球。(人物+特定动作)

⑴巧用动词。 只见罗纳尔多灵活地盘过对方高大的后卫,连闯数关,直插球门区,急停,转身,飞起一脚,球若流星,天哪!又进啦!

⑵善用修辞。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球便像一颗炮弹似的被射进对方门中。(比喻)

⑶恰当引用诗句。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球便像一颗炮弹似的被射进对方门中,真可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素材积累】

1、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2、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3、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4、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写作训练】

写一段比赛或文娱活动场面。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要尽量让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特点。(300字左右)

【范文示例】

例文(一)

五年级时,我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拿起了蘸满黑汁的毛笔。按照辅导老师的指点:拿笔要把食指和中指贴在笔杆外边,无名提和小拇指贴在笔杆里头。我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了起来。一点,一横,一竖,一捺。可这哪里像字呀,分明是三岁的小孩胡乱画。一点,是一个浓浓的大墨团;一横,弯弯曲曲像一条小蛇;一竖,却像美术上的大象腿脚一样粗;一捺,更不像话,像一把早已被人丢弃的秃扫把。我看着自己的“杰作”,哭笑不得。这几个笔画写得高低不齐,笔画也不匀称,更谈不上什么间架结构。可是辅导老师却说:“写得不错嘛!看来你很有培养前途,好好练,将来准能成材。”

例文(二)

海涛找到了麻雀窝后,就把电筒往腰里一别,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吭哧吭哧地往上爬。爬到了麻雀窝前,他头一低,对我们说:“喂,看准了,准备接麻雀!”说完,就站在另一枝树杈上,直起身子。不料,头正好碰到麻雀窝,把麻雀们吓惊了。只听得窝里一阵蠕动声,接着,几只麻雀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海涛一急,伸手一抓,才抓得一只。他用手电筒往窝里一照,还剩下一只,大概因

为挤不出来,叽叽喳喳地乱叫着。海涛伸手一捉,又得一只,他用塑料袋装好,朝下一扔,正好扔在小胖面前,小胖高兴地捡起来,把麻雀从袋里掏出来,看着麻雀扑腾着,扇着翅膀,他高兴地叫:“真好玩儿,真好玩儿……”

神态描写

【技法指导】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极为密切,内心活动常常是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欢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例: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的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

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点拨:从以上示例中可以看出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中反映

出人物不同的性格。

2、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

例:我的同桌好胜心可强了。前些天语文测验,我得了98分,他呢?97分。就这么一分之差,他就不高兴了,嘟着嘴把我的考卷拿过去,瞪大眼睛,仔细地看着……

点拨:示例中同桌的“好胜心”是从人物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出来的。“嘟着嘴”“瞪大眼睛”写出了同桌的不高兴,虽然只差一分,但他也怀着妒忌心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都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表现力。

例: 这天早上,董开旋脸上擦了香水,吹过风的头发上还擦了油,神气活现(神态)地来到教室。站在讲台上的王老师闻到了他身上的香味,就叫他过去。董开旋一挺(动作)胸,自以为很美,得意洋洋(神态)地快步走到老师面前。王老师故意问他:“董开旋,你身上怎么这么香啊?”他以为老师要表扬他,更加神气活现(神态)地把头一抬(动作),大声说:“我嘛,擦了点香水,抹了点发油”(语言)老师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董开旋,擦香水抹发油可不是真正的美呀!想想,怎样才算美,明天我们一块讨论讨论。”董开旋像才睡醒的小猫似的揉了揉(动作)鼻子,一下子溜到(动作)了座位上,直抓(动作)自己的头发,好像这样能把发油、香水抓掉似的。

点拨:“挺胸、抬头、快步走”这些动作和“神气活现、得意洋洋”体现他自我欣赏的神态;“揉鼻子、抓头发”体现了他的尴尬、羞愧;“更加神气活现地把头一抬,大声说:‘我嘛,擦了点香水,抹了点发油!’”人物的语言,从语气、语调到句式的选择都跟人物的神态描写保持一致,集中表现了董开旋的自我欣赏。

4、亮丽语言

例:她与母亲争吵。

1、巧用动词、形容词。 她与母亲争得面红耳赤,嘴角微微颤动着,胸脯一起一伏,瞪圆的两只大眼睛仿佛要射出火焰似的。她好委屈呀!她的鼻子耸了耸,晶莹的泪水润湿了眼睛,硬是没有流出。猛然,她倔强地把头向侧面一甩,嘴一努,眼睛紧盯着一个角落。

2、善用修辞。

她与母亲争得面红耳赤,她咬着嘴唇,鼻子耸了耸,眼睛满是泪水,像山葡萄上挂满的露珠。(比喻)

3、化用诗句。

妈妈的脸突然就阴沉下来,两道眉毛倒竖了起来,眼睛瞪得老大的,显得那么凶,脖子上的青筋一条条都迸了起来,连头发都要竖起来了,唉,妈妈,你“冲冠一怒,为哪般”啊?

【素材积累】

1、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2、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3、描写人物神态(表情)的成语: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4、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写作训练】

早读时,班主任通知同学们明天去春游。可是放学前,班主任又来告诉大家,由于某些原因,明天的春游活动取消了。这一前一后同学们的神态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描写出来。(200字左右)

【范文示例】

瞧她那黝黑的脸蛋,透露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又粗又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玻璃球似的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凹凸的轮廓勾勒出了她对乒乓球的不懈追求。虽然个儿矮,也并不强壮,但她仍然疯狂地热爱运动。正如她那个令人震撼的名字——雷雨点,雷打不断!★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

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相关文章

  • 写人作文之神态.动作描写[1]
  • 一.神态描写 1.不同表情: 好开心啊! 乐呵呵„„ 见到明星了! 好多钱啊 ! 我也要吃 哼,鄙视你! 刚才飘过的是什么? 好感动啊! 欲哭无泪 你伤了我的心! 噶„„ 人物的表情总是很丰富的,其中欢乐和喜悦的表情是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 ...查看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案
  • 17 爱如茉莉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通过具体语境,理解"真爱就像茉莉"的深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 ...查看


  • 如何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里写具体
  • 如何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里写具体 一.心理,又叫心理活动,指的就是人物想些什么,是怎么想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状态,是直接刻画人物.把人物写真写活的又一重要方法.描写人物的心理 ...查看


  • 小学生写人作文
  •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学习知道写人时,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写人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注意总结写作方法的习惯. 3.培养写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怎 ...查看


  • 抓住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幻灯片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抓住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导入:救助车夫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所回忆的第3件事,鲁迅先生和作者的父亲不仅细心地为黄包车夫洗伤口.敷药.包扎,还送钱.送药.送绷带,嘱咐他 ...查看


  •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人间真情.训练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 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这篇课文两条线索:贯串全文的是"我"的心理,行 ...查看


  •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学情分析
  •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一.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主题是"多彩故事",共安排了<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伊索寓言>四篇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读书莫放 ...查看


  • [军神]教学设计
  • 22 军 神 重庆市酉阳县苍岭镇中心小学校:廖升青 教学目标 1.以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为主线,读懂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2.感悟文中着重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来 ...查看


  • 怎样写对话描写
  • 怎样写对话描写 人物之间生动有趣.形式灵活的对话,会使平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一.描述形式多样化 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叙述+语言"式.如: 爸爸生气地说:"下不为例!"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