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迅猛发展,创造了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的奇迹,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但是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农民群众身心健康,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对解决我国独特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辽西地区;农村环境;污染;调查;

  中图分类号:X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调查现状分析

  通过对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调查显示,县城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4.7dB CAS,夜间为44.8dB CAS。辽西地区共形成COD减排量1670吨,氨氮减排量105.8吨,二氧化硫减排量130吨,氮氧化物减排量1.2吨。空气质量指标中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205 mg/Nm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49 mg/Nm3 ,氮氧化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028 mg/N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水PH值年平均6.30,酸雨频率为0。县城饮用水水源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水质,青龙窖、马坡湖、大杨树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全县共有废水重点污染源监测单位8家,通过治理,辽西地区企业废水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辽西地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县城绿地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6%。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辽西农村地区声环境质量提高,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降低,有效遏制了酸雨的发生频率并提升了降水的PH值。一方面,辽西农村地区县城绿地覆盖率达到31.6%,有效得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县里设置水污染监控单位,有效地起到了污水排放监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污染。但是,环境污染现象依然严重。

  二、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便以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任意倾倒问题没有引起根本重视。大多数环境污染物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则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环境的真实写照。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不仅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存环境。同时,农作物秸秆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现象严重,畜禽养殖粪便乱堆乱倒,不仅污染了农村环境,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用水的保障不及城市和工业用水,水质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并存,比如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型地方病严重等。农村地区的自来水普及率低,用水器质量与供水效率差,现有的浅水井与水窖的环境卫生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引发了一些地方流行病,比如结石、皮肤病、斑牙病等。再如我国一些沿江的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到大量工业企业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现了一些“癌症高发村”。

  (三)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一些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并进行污水灌溉,使大量污染物残留在土壤中,直接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使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大量农作物减产以及农产品质量下降,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山于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以及不可逆性的特点,对土壤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对农村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土壤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有:一是影响耕地质量,给国家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二是影响食品安全,威胁到人类健康;三是影响农产品出口,降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之,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安全,人类健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对策

  (一)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强低碳农业的管理

  为了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健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的机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加强对已进入市场或即将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农产品要及时召回和销毁,并对相应消费者进行赔付,切实兑现质量标准对公众所做出的安全承诺。

  (二)多种途径积极宣传,提高农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

  要通过宣传积极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以低碳农业的理论为指导,为广大农民提供低碳农业方面的科技培训,普及低碳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农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

  (三)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在建设低碳农业的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加大对假冒低碳农产品处罚的力度。这是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积极措施。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责任意识强烈,技术手段高超的农业执法队伍。完善农业执法监督机制。

  低碳农业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直接关系农村经济的全局。在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进行高额补贴来鼓励发展低碳农业。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要发展低碳农业,就需要农产品生产企业增加人力物力投资。所以,在低碳农业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设立低碳农业专项资金,制定各项优惠的政策,吸引各方资金,发展低碳农业。同时,通过信贷等优惠政策扶持一批低碳农业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低碳农业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低碳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工业污染严重、农村污染物处理能力低下、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当前辽西地区农村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若不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任粗旷式发展,忽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将会导致农村水源、土壤遭到严重、生态环境被破坏、农作物减产等恶果,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的发展局面。因此,要在城镇建设的背景下,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契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各地具体情况不一,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治理措施与方法,因此要针对辽西地区本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环境污染转移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李明慧,张瑞芳,张爱军,王红,周大迈.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1)

  [2]现阶段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 张艳涛. 吉林蔬菜. 2012(01)

  [3]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J]. 姜春云. 求是. 2011(22)

  [4]发展低碳农业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J]. 李明. 科技经济市场. 2011(05)

  [5]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 张运华,张慧慧. 河南农业. 2010(21)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迅猛发展,创造了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的奇迹,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但是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农民群众身心健康,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对解决我国独特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辽西地区;农村环境;污染;调查;

  中图分类号:X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调查现状分析

  通过对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调查显示,县城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4.7dB CAS,夜间为44.8dB CAS。辽西地区共形成COD减排量1670吨,氨氮减排量105.8吨,二氧化硫减排量130吨,氮氧化物减排量1.2吨。空气质量指标中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205 mg/Nm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49 mg/Nm3 ,氮氧化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028 mg/N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水PH值年平均6.30,酸雨频率为0。县城饮用水水源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水质,青龙窖、马坡湖、大杨树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全县共有废水重点污染源监测单位8家,通过治理,辽西地区企业废水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辽西地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县城绿地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6%。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辽西农村地区声环境质量提高,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降低,有效遏制了酸雨的发生频率并提升了降水的PH值。一方面,辽西农村地区县城绿地覆盖率达到31.6%,有效得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县里设置水污染监控单位,有效地起到了污水排放监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污染。但是,环境污染现象依然严重。

  二、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便以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任意倾倒问题没有引起根本重视。大多数环境污染物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则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环境的真实写照。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不仅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存环境。同时,农作物秸秆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现象严重,畜禽养殖粪便乱堆乱倒,不仅污染了农村环境,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用水的保障不及城市和工业用水,水质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并存,比如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型地方病严重等。农村地区的自来水普及率低,用水器质量与供水效率差,现有的浅水井与水窖的环境卫生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引发了一些地方流行病,比如结石、皮肤病、斑牙病等。再如我国一些沿江的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到大量工业企业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现了一些“癌症高发村”。

  (三)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一些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并进行污水灌溉,使大量污染物残留在土壤中,直接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使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大量农作物减产以及农产品质量下降,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山于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以及不可逆性的特点,对土壤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对农村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土壤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有:一是影响耕地质量,给国家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二是影响食品安全,威胁到人类健康;三是影响农产品出口,降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之,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安全,人类健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辽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对策

  (一)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强低碳农业的管理

  为了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健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的机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加强对已进入市场或即将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农产品要及时召回和销毁,并对相应消费者进行赔付,切实兑现质量标准对公众所做出的安全承诺。

  (二)多种途径积极宣传,提高农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

  要通过宣传积极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以低碳农业的理论为指导,为广大农民提供低碳农业方面的科技培训,普及低碳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农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

  (三)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在建设低碳农业的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加大对假冒低碳农产品处罚的力度。这是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积极措施。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责任意识强烈,技术手段高超的农业执法队伍。完善农业执法监督机制。

  低碳农业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直接关系农村经济的全局。在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进行高额补贴来鼓励发展低碳农业。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要发展低碳农业,就需要农产品生产企业增加人力物力投资。所以,在低碳农业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设立低碳农业专项资金,制定各项优惠的政策,吸引各方资金,发展低碳农业。同时,通过信贷等优惠政策扶持一批低碳农业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低碳农业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低碳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工业污染严重、农村污染物处理能力低下、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当前辽西地区农村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若不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任粗旷式发展,忽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将会导致农村水源、土壤遭到严重、生态环境被破坏、农作物减产等恶果,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的发展局面。因此,要在城镇建设的背景下,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契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各地具体情况不一,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治理措施与方法,因此要针对辽西地区本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环境污染转移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李明慧,张瑞芳,张爱军,王红,周大迈.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1)

  [2]现阶段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 张艳涛. 吉林蔬菜. 2012(01)

  [3]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J]. 姜春云. 求是. 2011(22)

  [4]发展低碳农业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J]. 李明. 科技经济市场. 2011(05)

  [5]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 张运华,张慧慧. 河南农业. 2010(21)


相关文章

  • 辽宁省国土规划纲要
  • 辽宁省国土规划纲要 辽宁省国土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四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国土规划的性质与地位 辽宁国土规划是统筹全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综合规划.主要包括规划调控国土空间,优化配 ...查看


  • 辽宁国土规划
  • 辽宁省国土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国土开发利用现状... 2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10 第四章 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 13 第五章 国土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查看


  • 校园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 王堡隧童 <堡垡壅些魁夔>2螋!生熊!§塑 校园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穆贵林1张士权2陈伯毅1李根1贺佳玉1孟丙楠1刘洋" (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求学院.北京100083:2山西甥州林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提高枝因 ...查看


  • 辽宁的历史.环境.发展情况介绍
  • 天辽地宁,建设富庶文明新辽宁 辽宁的历史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行政建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燕国置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置进入了有史可考的时代. 燕.秦.汉时期,为郡县时期.在燕.秦.西汉时期,辽宁地区 ...查看


  •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案
  • 6.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典型案例调查方案 一.工作目标与任务 1.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调查,揭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基本的生态环境现状,为面上调查提供具体实例: 2.以典型案例说明中东部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揭示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 ...查看


  • 辽西凌源地区森林抚育工作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 摘 要:从辽西凌源地理位置出发,介绍了森林抚育工作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经验与做法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1**********] 凌源市地处辽.冀 ...查看


  • 锦州市周边地形地貌调查报告
  • 锦山秀水 如此多骄 ――锦州市周边地形地貌调查报告 锦州四中 八年十二班 赵某某 巍巍闾山,弯弯凌水,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锦州. 一.锦州的地理地形及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示意图 小凌河锦州段示意图 锦州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 ...查看


  • 建国初期辽宁地区"三反"运动略论
  • [摘要]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职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公权私用.贪腐受贿之风日炽.为整顿社会秩序,维护党和政府声誉,在中央反腐精神推动下,辽宁地区各级政府运用传统的政治动员方式,鼓励群众检举.揭发,展开了历时一年的&quo ...查看


  • 2003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 2003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20日在辽宁省第十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长薄熙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