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马可波罗其实是文盲 游记由狱友代笔|马可波罗|游记

克里萨: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你们,当选人的名字他是尼古拉·阿贡斯提尼。

尼古拉:谢谢。

解说:平时喜欢历史和旅行的尼古拉一举胜出,成为一名当代的马可·波罗。他即将踏上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所走之路。当然,马可·波罗的影响力,绝不仅仅是在欧洲,在中国和日本,最晚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中小学教科书中,就已经有了马可·波罗的身影。此后关于他的研究一度成为显学许多学者成了马可·波罗的粉丝。美国卡尔顿学院亚洲研究系主任,赵启光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这一次,赵教授将远赴威尼斯,他想实地探访马可·波罗的足迹。

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学院教授):《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当时的欧洲人,甚至在现代的西方人对中国和东方的了解,都来自这本书。这本书在1299年一发表就风行欧洲,现在被翻译成一百一十九种文字,只要说这个语言能够印刷,就几乎有《马可波罗游记》。我这次去威尼斯有很大期待,我想看马可·波罗的出生地,看他的故居,想看最早的《马可波罗游记》的版本,最想看的东西,是马可·波罗写在羊皮纸上的遗嘱,这个遗嘱是所有研究马可·波罗的人都想看到的。所以亲眼看看这部遗嘱,我还想追随马可·波罗的游记,从元大都到威尼斯追寻他的千古足音。走完他走过的这条道路。

解说:1295年,当41岁的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站在自家老房子的门口时,亲友们拒绝让他们进入家门,阔别十七年,家人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些满脸风尘一身蒙古装束的男子就是马可·波罗父子兄弟,多年音讯皆无,亲友们以为他们早已客死他乡,直到马可·波罗一一喊出家人的名字,亲友们的情绪才由疑虑变成喜悦。正当父子两人准备安享晚年时,一场战争又给马可·波罗带来了牢狱之灾。1296年,威尼斯和热那亚爆发海战,应征入伍的马可·波罗在这次战争中被俘入狱。为了消磨牢狱时光,马可·波罗开始向狱友们讲述自己过去亚洲旅行的经历,没人知道他的讲述将开启一个时代。

赵启光:这本游记不光是一本游记,他还是一本启蒙读物。在这本书出版以前,欧洲人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基督教世界是世界上得最发达的地区。这本书出版以后,欧洲人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解说:在游记中,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在那里我生活了十七年,那里太阔绰了,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整个建筑无与伦比。宫殿的墙壁都镀了金,富丽堂皇,连大街上的普通百姓也身着丝绸。凡是世界上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都会集中在这里。凡是有值钱的也都运到这里东西。

赵启光:而且他还描述了中国的四通八达的驿站,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这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都是天下奇观。

解说:在监狱里当马可·波罗描述自己被中国任命为地方官员时,连监狱的长官也被迷住了。马可·波罗因此受到优待,从散发着恶臭的大牢房,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小狱室。在这里幸运的是一个作家成了他的忠实听众。

马塞洛·布瑟甘(马尔恰纳国家图书馆研究员):1298年,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后被俘,他被关在热那亚监狱里,在那里他遇见了来自比萨的狱友鲁斯梯谦,鲁斯梯谦是一位小说家和诗人,马可·波罗把他的经历告诉了鲁斯梯谦,很显然人们相信是鲁斯梯谦鼓励马可·波罗将这些经历写下来,马可·波罗是个文盲,当然不会写字。于是他让鲁斯梯谦代笔写下这本游记。

解说:这个名叫鲁斯梯谦的比萨作家,惊叹于中国人能用黑石头烧饭取暖,更对他们用小纸片当金钱充满好奇。他把马可·波罗的旅行见闻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可能连鲁斯梯谦也没有想到,他这本在监狱中仓促写成的书,会被广泛抄写、翻译、改编赢得了世界第一奇书的美誉。

马塞洛·布瑟甘:因为它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初版本,它也被认为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威尼斯译本的最原始版本。马可·波罗的书,翻译到很多的国家。但在每个版本里翻译和代笔的人,都会对其添添减减,每个翻译的版本,都根据买主的需要进行了修改。但是最初的那个手抄本在哪里,无人知晓。因为无法看到原稿,我们不清楚游记的全貌。最初的原稿永远消失了。

解说:放眼当时的欧洲,罗马教皇和英法两国君主正在爆发愈演愈烈的政教冲突。瘟疫和战争成为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而《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的富足、开放、温和的东方,仿佛是天际的一道亮光。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有眼光的探险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哥伦布就是其中的一员。

克里萨: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你们,当选人的名字他是尼古拉·阿贡斯提尼。

尼古拉:谢谢。

解说:平时喜欢历史和旅行的尼古拉一举胜出,成为一名当代的马可·波罗。他即将踏上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所走之路。当然,马可·波罗的影响力,绝不仅仅是在欧洲,在中国和日本,最晚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中小学教科书中,就已经有了马可·波罗的身影。此后关于他的研究一度成为显学许多学者成了马可·波罗的粉丝。美国卡尔顿学院亚洲研究系主任,赵启光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这一次,赵教授将远赴威尼斯,他想实地探访马可·波罗的足迹。

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学院教授):《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当时的欧洲人,甚至在现代的西方人对中国和东方的了解,都来自这本书。这本书在1299年一发表就风行欧洲,现在被翻译成一百一十九种文字,只要说这个语言能够印刷,就几乎有《马可波罗游记》。我这次去威尼斯有很大期待,我想看马可·波罗的出生地,看他的故居,想看最早的《马可波罗游记》的版本,最想看的东西,是马可·波罗写在羊皮纸上的遗嘱,这个遗嘱是所有研究马可·波罗的人都想看到的。所以亲眼看看这部遗嘱,我还想追随马可·波罗的游记,从元大都到威尼斯追寻他的千古足音。走完他走过的这条道路。

解说:1295年,当41岁的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站在自家老房子的门口时,亲友们拒绝让他们进入家门,阔别十七年,家人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些满脸风尘一身蒙古装束的男子就是马可·波罗父子兄弟,多年音讯皆无,亲友们以为他们早已客死他乡,直到马可·波罗一一喊出家人的名字,亲友们的情绪才由疑虑变成喜悦。正当父子两人准备安享晚年时,一场战争又给马可·波罗带来了牢狱之灾。1296年,威尼斯和热那亚爆发海战,应征入伍的马可·波罗在这次战争中被俘入狱。为了消磨牢狱时光,马可·波罗开始向狱友们讲述自己过去亚洲旅行的经历,没人知道他的讲述将开启一个时代。

赵启光:这本游记不光是一本游记,他还是一本启蒙读物。在这本书出版以前,欧洲人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基督教世界是世界上得最发达的地区。这本书出版以后,欧洲人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解说:在游记中,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在那里我生活了十七年,那里太阔绰了,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整个建筑无与伦比。宫殿的墙壁都镀了金,富丽堂皇,连大街上的普通百姓也身着丝绸。凡是世界上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都会集中在这里。凡是有值钱的也都运到这里东西。

赵启光:而且他还描述了中国的四通八达的驿站,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这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都是天下奇观。

解说:在监狱里当马可·波罗描述自己被中国任命为地方官员时,连监狱的长官也被迷住了。马可·波罗因此受到优待,从散发着恶臭的大牢房,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小狱室。在这里幸运的是一个作家成了他的忠实听众。

马塞洛·布瑟甘(马尔恰纳国家图书馆研究员):1298年,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后被俘,他被关在热那亚监狱里,在那里他遇见了来自比萨的狱友鲁斯梯谦,鲁斯梯谦是一位小说家和诗人,马可·波罗把他的经历告诉了鲁斯梯谦,很显然人们相信是鲁斯梯谦鼓励马可·波罗将这些经历写下来,马可·波罗是个文盲,当然不会写字。于是他让鲁斯梯谦代笔写下这本游记。

解说:这个名叫鲁斯梯谦的比萨作家,惊叹于中国人能用黑石头烧饭取暖,更对他们用小纸片当金钱充满好奇。他把马可·波罗的旅行见闻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可能连鲁斯梯谦也没有想到,他这本在监狱中仓促写成的书,会被广泛抄写、翻译、改编赢得了世界第一奇书的美誉。

马塞洛·布瑟甘:因为它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初版本,它也被认为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威尼斯译本的最原始版本。马可·波罗的书,翻译到很多的国家。但在每个版本里翻译和代笔的人,都会对其添添减减,每个翻译的版本,都根据买主的需要进行了修改。但是最初的那个手抄本在哪里,无人知晓。因为无法看到原稿,我们不清楚游记的全貌。最初的原稿永远消失了。

解说:放眼当时的欧洲,罗马教皇和英法两国君主正在爆发愈演愈烈的政教冲突。瘟疫和战争成为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而《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的富足、开放、温和的东方,仿佛是天际的一道亮光。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有眼光的探险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哥伦布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关文章

  • "当代马可·波罗"如何续写游记
  • 李牧近照. 资料图片 13世纪,意大利旅者马可·波罗惊叹于杭州的繁华,于是欧洲知晓了中国这座"华美的城市":800年后,杭州再次寻找 "马可·波罗",请他向世界讲述今天的杭州.2013年3月,杭州启动 ...查看


  • 第19 课 寻访"丝绸之路"
  • 一一学习与探究之三 活动目标 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在最新的中国地图上能准确地找出丝绸之路的途经路线: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的 ...查看


  • 经典名著最佳译本
  • 一口气找这么多,谁也说不清.人文.上译都是老社,译林.漓江是文革后的产物.老社有些拳头产品不错,如<堂吉诃德>人文杨绛,<安娜卡列尼娜>上海译文草婴等.新社长处在新译,如傅东华译的<飘>,不要人云亦云.如 ...查看


  • 中国历史常识题库
  • 中国历史常识题库 1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大国. 2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 中国国土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 4 中国的面积仅次于苏俄和美国,是世界第三大国. 5 中国人口逾13亿,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 ...查看


  • 家庭藏书推荐(一)
  • 家庭藏书推荐(一)_ 一.中国小说推荐书 红楼梦 水浒传 儒林外史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西游记 聊斋志异 金瓶梅 镜花缘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老残游记 说苑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搜神记 博物志 东周列国志 敦煌变文 二十年 ...查看


  • 外国经典名著 1
  • 外国经典名著 目录希腊神话--古希腊文明的瑰宝 伊索寓言--一部经典的寓言故事集 荷马史诗--横亘千古的文学瑰宝 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圣经--基督教的经典著作 源氏物语--日本古典文学的瑰宝 神曲--中世纪的伟大诗作 十日谈-- ...查看


  •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丝绸之路"的来历,了解古代中外邦交的简单历史,了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2.了解"丝绸之路"给古代中 ...查看


  • "野蛮"和"文明"之争
  • "野蛮"和"文明"之争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文章作者:秋叶 --英国早期游记的中国形象考察:综述 比起其他欧洲人,英国人来到中国要迟得多.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想探讨谁是第一个来华的欧洲人.英国人:我 ...查看


  • 北师版高中英语必修2翻译
  • Lesson 1 虚拟空间的未来 彼得·泰勒发现计算机和因特网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近三十年来,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1983年,仅有200台计算机连接到因特网,现在已发展到五千万台,而且显然还在继续发展着. 有些专家对未来感到悲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