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严三实”剖析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也为每一名党员干部正心修身、干事创业明确了努力方向,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路径、工作方法、做人之则,也是一条要始终坚守的为政之要。一个干部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党员干部要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习总书记对严以用权提出了四点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用权为民。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来自人民,只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使权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才能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依规守法。因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依法依规用权,严格遵守规范和制约权力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任劳任怨地履行职责。三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只有
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时时刻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老老实实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不会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才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四是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始终廉洁自律。只有始终保持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定力,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始终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做到廉洁从政、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
再对照自己岗位职责要求,深切的感到在找准存在不足的同时,如何让审计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是我们开展本次学习活动。为此,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认识及今后的打算:
一、存在的不足
(一)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以来,但面对少数部门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没有较好的思路和措施。特别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监督管理之中,对评价任用干部时只是以文件下发而已,及时跟踪不够。有的干部被提拔任用后,为履行手续,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工作在时间和质量上都难有保证;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突出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这也是思想认识不够所致。
(二)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效性不强。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上,“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偏低;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应用严重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离开原单位,接任者推崇“新官不理旧账”,相当一部分接任者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对待审计;有的以不清楚前任者为由搪塞审计,使一些问题的核实和取证难度加大;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升职,审计出的问题无论大小都需要在原单位落实,接任者怨言大,审计决定难以执行。
(三)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从目前情况看,虽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但自己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认识不到位,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带有较大随意性,加上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完善,职责履行不够充分,合力作用被削弱,造成审计整改很难落实,重对事的处理、轻对人的处理,“审”、“用”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深化。
(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透明。按照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制度、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但现实情况是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基本上没有公开披露。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
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给审计整改增加了难度。
二、努力方向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将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要以多种形式宣传、汇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以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通过加工、提炼,上升到宏观的层面,以简报、审计要情、综合报告等多种形式向领导报送,从而为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进而取得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注、重视和支持。
(二)加大任中和任前审计力度和审计结果的运用。在目前“先审计、后离任”原则难以落实的环境下,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补救措施。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将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提高其所占的比重。结合审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被审计领导干部取得业绩或教训等,来综合评价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突出预防性。在领导干部任职前将审计发现的工作失误、失职问题如实反映给组织部门,作为任用干部时评判的依据之一,促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权责对等”行政理念。
(三)进一步搞好审计评价,提高审计质量 。评价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点、重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评价的标准宏观上应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微观上应是具有行业特点的统一的评价标准。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因此,我们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通力协作,进一步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为党委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四)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这篇大文章,紧紧抓住审计结果运用这根主线,切实把审计结果运用到干部考核、任免、奖惩工作中去,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形式和平台,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要完善审计结果管理制度。主要是要建立综合分析制度、案件协查和移送制度、审计信息反馈制度、审计情况汇总报告制度等“四项制度”,切实推进审计成果运用。二是要完善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审计整改落实工作是确保审计监督到位的关键所在,是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的必然要求。今后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协调联动制度、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审计整改督查考核制度、审计整改分析报告制度、审计整改责任
追究制度。三是积极探索和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
(五)搞好审计队伍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就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强化培训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针对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实施分层次业务知识培训,同时要积极倡导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增强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被审计对象服务的责任感,发扬求真务实、坚持原则、严谨细致、勇于奉献的审计精神。严格执行各项审计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和质量管理标准,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审计,要使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志、风险意志,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总之,“三严三实”为广大领导干部学习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既要加强学习,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工作任务,不能偏废。不能把三严三实的学习作为工作任务对待,影响正常的工作。要养成自觉学习、自觉行动、牢记在心。目前我区在开展改革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转变
干部等方面的活动,我们工作中中如何发挥一个党员的模范作用。面对我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升、开发区提升转型升级。完成这些任务,我将立足岗位,以“三严三实”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为推动我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努力工作。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学习“三严三实”剖析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也为每一名党员干部正心修身、干事创业明确了努力方向,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路径、工作方法、做人之则,也是一条要始终坚守的为政之要。一个干部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党员干部要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习总书记对严以用权提出了四点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用权为民。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来自人民,只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使权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才能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依规守法。因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依法依规用权,严格遵守规范和制约权力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任劳任怨地履行职责。三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只有
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时时刻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老老实实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不会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才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四是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始终廉洁自律。只有始终保持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定力,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始终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做到廉洁从政、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
再对照自己岗位职责要求,深切的感到在找准存在不足的同时,如何让审计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是我们开展本次学习活动。为此,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认识及今后的打算:
一、存在的不足
(一)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以来,但面对少数部门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没有较好的思路和措施。特别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监督管理之中,对评价任用干部时只是以文件下发而已,及时跟踪不够。有的干部被提拔任用后,为履行手续,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工作在时间和质量上都难有保证;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突出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这也是思想认识不够所致。
(二)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效性不强。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上,“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偏低;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应用严重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离开原单位,接任者推崇“新官不理旧账”,相当一部分接任者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对待审计;有的以不清楚前任者为由搪塞审计,使一些问题的核实和取证难度加大;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升职,审计出的问题无论大小都需要在原单位落实,接任者怨言大,审计决定难以执行。
(三)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从目前情况看,虽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但自己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认识不到位,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带有较大随意性,加上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完善,职责履行不够充分,合力作用被削弱,造成审计整改很难落实,重对事的处理、轻对人的处理,“审”、“用”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深化。
(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透明。按照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制度、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但现实情况是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基本上没有公开披露。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
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给审计整改增加了难度。
二、努力方向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将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要以多种形式宣传、汇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以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通过加工、提炼,上升到宏观的层面,以简报、审计要情、综合报告等多种形式向领导报送,从而为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进而取得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注、重视和支持。
(二)加大任中和任前审计力度和审计结果的运用。在目前“先审计、后离任”原则难以落实的环境下,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补救措施。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将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提高其所占的比重。结合审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被审计领导干部取得业绩或教训等,来综合评价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突出预防性。在领导干部任职前将审计发现的工作失误、失职问题如实反映给组织部门,作为任用干部时评判的依据之一,促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权责对等”行政理念。
(三)进一步搞好审计评价,提高审计质量 。评价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点、重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评价的标准宏观上应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微观上应是具有行业特点的统一的评价标准。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因此,我们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通力协作,进一步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为党委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四)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这篇大文章,紧紧抓住审计结果运用这根主线,切实把审计结果运用到干部考核、任免、奖惩工作中去,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形式和平台,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要完善审计结果管理制度。主要是要建立综合分析制度、案件协查和移送制度、审计信息反馈制度、审计情况汇总报告制度等“四项制度”,切实推进审计成果运用。二是要完善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审计整改落实工作是确保审计监督到位的关键所在,是审计成果转化利用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的必然要求。今后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协调联动制度、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审计整改督查考核制度、审计整改分析报告制度、审计整改责任
追究制度。三是积极探索和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
(五)搞好审计队伍建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就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强化培训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针对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实施分层次业务知识培训,同时要积极倡导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增强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被审计对象服务的责任感,发扬求真务实、坚持原则、严谨细致、勇于奉献的审计精神。严格执行各项审计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和质量管理标准,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审计,要使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志、风险意志,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总之,“三严三实”为广大领导干部学习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既要加强学习,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工作任务,不能偏废。不能把三严三实的学习作为工作任务对待,影响正常的工作。要养成自觉学习、自觉行动、牢记在心。目前我区在开展改革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转变
干部等方面的活动,我们工作中中如何发挥一个党员的模范作用。面对我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升、开发区提升转型升级。完成这些任务,我将立足岗位,以“三严三实”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为推动我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努力工作。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