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以辽宁大学研究生院为例

学号:[1**********]0

姓名:贾云飞

系班:政治系1201班

指导老师:裴云

目录

前言…………………………………………………………………3 关键词………………………………………………………………4 调查目的……………………………………………………………4 调查方式……………………………………………………………4 调查对象……………………………………………………………4 调查内容……………………………………………………………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专业,且这两个专业也是我国本专科及研究生阶段开设院校较多的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发展对提高我们政治思想素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重要影响,也对提高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重大意义。

但是,目前各地高等院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培养方式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我发展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混淆了这个专业的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区别,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课程的设置也不合理,甚至有的老师和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不清,这种问题一般都出现在一些2本类的师范院校中,因为这类院校大多是近十年升格到本科院校的,学校的知名度不高,且师资队伍小。为了提高知名度,扩大招生规模,所以很多本科类师范院校都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且为了提高知名度,这类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上是向大的有名的学校看起的,这就导致了师范类院校脱离了培养教师的宗旨,使得学生的培养出现偏差。

二、本专业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接受的思想政治专业方面的知识少,专业基础

知识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科研能力、创造能力也很差,也是导致现在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出现偏差的很重要的因素。

三、经过我的调查发现,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有80%是在入学时服从调配而调到本专业的,所以他们对此专业没有兴趣,还有很多学生不愿理当老师,这也导致了本专业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去向感到迷茫。如果是叫他们去当中小学老师,他们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手段、教学水平低;如果是考研,他们因为兴趣不浓对本专业的知识学习有没兴趣,知识储备不够,很难考上研究生,这也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很难到达理想的标准。

所以,我就此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响应裴云老师的号召,搞好这次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为主题的调查活动,以对该专业存在的设置不科学、培养不合理、师生认识有偏差等问题,以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推动这个专业的合理发展,希望可以为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意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师范类 非师范类

【调查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指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全日制四年制思想政治本科教育专业,简称思政专业,其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质,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但该专业存在的设置不科学、培养不合理、师生认识有偏差等问题,我想通过这次调查对该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以推动这个专业的合理发展。

【调查方式】

1、 文献调查:通过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网站和中国知网获得相

关文献

2、 访谈调查:通过QQ。电子邮件对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

进行访谈

【调查对象】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

【调查内容】

一、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1、专业基本情

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学术积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其目的就是要理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958年辽宁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的成立,就承担了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德育教研室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进一步专门化,形成了以张绍孔、孙凡德为核心的老一代专家团队。1998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进一步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化。2006年8月辽宁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07年9月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别是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养基地(2006年8月)、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07年7月)的设立,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主要二级学科之一。该学科点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是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旨在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包括国外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等。

2、社会评价

光明日报内参报道了辽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情况,辽宁日报头版报道辽宁大学教学改革纪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介绍了辽宁大学学科概况,《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1期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中心发展概况。

3、学术声誉

(1)本学科点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不断加强。近5年以来,共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5次;组织本学科成员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52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5篇,大会发言交流32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人次。5年来共派出本学科出国研修教师3人,在国外讲学5人,为本学科的国际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积极参加国内横向学术研究,受教育部委托主编全国辅导员培训教材1部,参编2部,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横向科研课题或调研课题5项,得到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肯定。作为教育部暨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本学科积极发挥辅导员方式方法网站的功能,发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为本学科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设马克思主义论坛,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

(2)本学科及主要带头人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影响

王山教授,荣誉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德育学会副理事长。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党建理论等领域成就突出,创造性地提出了注重“干部潜能”的思想,其知识分子党员先进性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研究》等著作2部,主持全国党建研究会、省社科基金等项目3项,获省部级学术成果一、二等奖3项。发表的相关论文《加强党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与实现途径》等被多家媒体转载,并被上级主管部门向高校系统推荐。

房广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副主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研究生17人,在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当代政治思潮研究、国际关系与我国外交政策研究等方面取得优异成就,其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构建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引起广泛反响,居全国

领先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中国国际战略思想新论》等著作12部,主持国家、省及国际合作项目14项,获得省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含政府奖)11项。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辽宁省理论宣传研究会副会长等。200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

谢晓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常务副主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培养研究生10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居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文化安全》等著作3部,主持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5项,获省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含政府奖)5项。任中国政治学学会理事。其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和软实力竞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

刘宁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培养研究生9人,在党的建设、高校党员先进性与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欧洲经货联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理论研究》等著作3部,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立项18项,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专业委员会一等奖1项,获省级其他科研成果奖5项。2008年被授予辽宁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

2、分析

通过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很大程度的促进了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成长,使本专业成为了本校的精品课程。而且本校的本专业也积极与国际相关专业研究接轨,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使本专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得到了我国社会的广泛好评,也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学识,有素养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但是,

我认为其中有些事情是值得思考一下的,如:

第一: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理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句话说的是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要取得的目的,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目的有点“八股取士”的味道,感觉是在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在思想上符合社会需要,那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难道在思想上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吗,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但时在行动上的拥护社会主义是人就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吗?这是其一,所以我们要的人才应该是在思想和行动上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在思想上拥护社会主义的蛀虫,更不是没有一点创新意识的庸才。

第二:本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说“作为教育部暨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本学科积极发挥辅导员方式方法网站的功能,发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为本学科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这里我想提出的问题是: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师范类的还是非师范类的呢?我想老师给我的回答一定是模糊的,因为本校的培养目标里说的是要培养是人才是“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提到要培养教师,但是本校却说本校本专业发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这就明显的可以看出来本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没有区分该专业是师范性还是非师范性的。

(二)专业研究

1、专业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2)伦理道德研究

(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竞争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管理和政策制定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经过全体师生近三年来的努力拼搏,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机构增多且日趋完善。2006年我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下有5个教研部,2个研究室,一个辅导员基地,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才,近些年来,推出了众多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次已达到比较齐备的程度。发挥重点学科建设对学位授权点、导师队伍、课程设置和创新基地等各项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研究生层次齐全,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和辅导员培训等;类型多样,有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班、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等;

第三,明确学科定位,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辽宁大学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强化内涵建设的核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平台。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前沿问题研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特别是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全院教师出版了多部专著,在重要期刊发表了几百篇论文,国家级、省级立项多项。

第五,一批本学科的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学科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毕业了一批博士,产生了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有的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称号,受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委托承担并完成国家课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国家级专业期刊专门介绍本学科带头人,在全国具有广泛良好的学科影响。

3、分析

通过上面的专业研究的方向我们可以明确知道的是,本专业以培养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为主,及主要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而且也在本专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促进了本专业的发展,培养的一大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本专业的学科影响不断扩大,但是,这其中还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的。因为本校的该专业是非师范性的专业,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本校该专业没有培养出大批的党政机关工作者,而是培养出大批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而这应该是师范类学校该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本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三)培养目标

1、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2、分析

从该学校的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存在问题的,其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具体说出来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只是笼统的说要培育出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那么培养出的这些学生以后到底是干什么工作呢,这就很模糊了,从培养目标上貌似可以看出是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有就是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但这其实是在以一个模糊的概念来迷惑大家的视线,看似本专业可以培养多科性综合类人才,但实际情况是本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是从事了高等院校教师的工作。其二就是培养目标不合理,这主要是从该校没有把该专业作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区分,而我认为本校应该把

这个专业在做一下具体的划分,可以把本专业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学生培养部和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类培养部两个部门,这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细化培养目标,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能力与工作水平的专门型人才。

(四)培养方式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人才培养是本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本学科每年招收研究生近百人,其中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措施:

一是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每年立项资助具有一定创新性和风险性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选题,建立研究生学术活动机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的制度化管理,在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学术讨论、中期考核、论文完成过程(开题、撰写、评阅、答辩)、学位申请评审等各环节建立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

三是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四是充分发挥教育部暨辽宁省辅导员培养基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辅导员培训有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研修班等形式,同时开展各项活动,如征文、征集经典文章、金点子工程、辅导员沙龙等,提高了辅导员的培训质量。 2、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或延期毕业按《辽宁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3、毕业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9学分、方向课4-6学分、公共必选课1学分、公共选修

课2学分、拓展课0-2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补修至少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不计学分,但计算成绩,作为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必 4、分析

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但本校在该专业的培养方式上具有很具体的培养措施,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第三条培养措施只有一句空话?为什么没有具体的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的实行措施,难道这句话这是给浏览本校的人员看的吗,既然有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就要把具体是实行措施和实行方案说出来,然后把取得的成效也说出来,让大家可以看到该校在实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这样才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五)理论教学(课内) 1、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设置

2、在校期间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1844年的巴黎手稿》、《共产党宣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法兰西内战(节选) 》、《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卡尔?马克思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

(2).列宁著作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经历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

(3).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第一批,12本)及其他。重点阅读: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梅格纳德?德赛(Meghnad Desai),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8年版。 (4).教材及其他。

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年版; 姚顺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姚开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分析

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的问题很突出的一点也是该专业没有根据本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课程,课程设置是很不合理的,且具体的学时安排也存在许多问题,没有体现出本专业具体要培养的人才类型,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不过本专业做的好的地方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必读书目,这使得学生在平时是学习中有一个具体的读书计划,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书目上,这是现在很多高校没有的,是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 (六)实践教学(课外) 1、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生对中外政治制度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第四学期确定论文选题,选题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论文应有一定创新性或一定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导师应把握好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等方面,以保证研究生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学院组织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经导师审核后的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研究生院,一份交导师,一份自己保留。第六学期开学初学院组织召开学位论文预答辩会,研究生根据导师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于四月初提交论文定稿,在四月底以前完成论文的打印和装订工作。正式提交的论文必须严格按照《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3、具体实践教学活动

一是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题研讨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全省高校‘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等,出席的专家学者及本学科教师800多人次。二是承担全省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班,建立“辅导员方式方法”网站,开展“辅导员工作创新”征文,创立“辅导员沙龙”、“研究生论坛”、“马克思主义论坛”,承办“辽海讲坛”。承办和举办“讲坛”活动80多场次。三是在全国率先招收辅导员方向博士生4人、硕士生9人,新的培养模式受到教育部主管司的充分肯定,并被其他高校借鉴采纳。四是在全省各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既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又发挥特长优势服务社会。本学科党的十七大宣讲团作报告40多场,受众近万人;接受新闻媒体采访30多人次,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内参、光明日报等相继报道了本学科教师的采访和评论。 4、分析

本校在本专业的实践理论教学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好的成效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的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量。其中具体的实践活动还有一是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二是承担全省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班;三是在全国率先招收辅导员方向博士生4人、硕士生9人;四是在全省各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既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又发挥特长优势服务社会。这些都是该校在该专业上取得有效成绩。 (七)科学研究

近年来,本学科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学院通过科研奖励、资助著作出版、设立科研基金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性,在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及获得科研奖励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6年以来,本学科主要成果如下:

1、本学科点科研立项情况(含教学改革立项) 本学科共获得各级立项70项。

(1)王山,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项;

(2)王山,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委托项目,已结项; (3)王山,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在研;

(4)房广顺,大学生读书状况与引导机制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已结项;

(5)房广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研究,教育部专项课题,已结项;

(6)房广顺,方永刚先进事迹及崇高精神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已结项; (7)谢晓娟,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研; (8)谢晓娟,大学生思想政治调查工作研究,教育部专项课题,已结项; (9)谢晓娟,新老生同寝模式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已结项;

(10)刘宁宁,弘扬抗灾救灾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省社科基金项目,在研;

(11)刘宁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方法研究,省教育厅规划项目,在研;

(12)刘宁宁,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省教育厅规划项目,已结项。

2、本学科点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情况

三年来,本学科点共发表论文180篇,出版专著、著作、教材20部,其中,在CSSCI杂志上发表论文50篇。

(1)王山,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高等学校教育理念改革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

(2)房广顺,从马克思到列宁:实现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与特殊顺序,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4

(3)谢晓娟,从提升软权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4;

(4)刘宁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

(5)孙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析,科学社会主义,2008.04; (5)张素云,30年来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01;

(6)刘志超,《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当代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08.04。

3、本学科点的获奖情况

获得各级科研奖励70项。其中,获得辽宁省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1)王山,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研究,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2)房广顺,中国国际战略思想新论,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3)房广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探索,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政府奖);

(4)谢晓娟,非传统安全中经济安全对文化安全的牵制和推动,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5)谢晓娟,国际恐怖主义、新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政府奖)

(6)刘宁宁,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政策协调机制研究,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7)刘宁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经济思考,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政府奖)

(8)吕梁山,赖特关于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和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理论,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4、分析

一个学校的知名度主要靠的就是一个学校的科研成果上面取得的成绩,从上面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本专业从2006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以来,在科学

研究方面取得的相当不错的成就,这说明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在这7年来的努力,也可以看到我们辽宁大学认真的办学态度。这些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使辽宁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我希望我们学校可以向辽宁大学学习一下,使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更上一个台阶。 (八)师资队伍

1、本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

王 山,男,1955年生,教授,硕士,荣誉博士,现任辽宁大学党委书记。 房广顺,男,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谢晓娟,女,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刘宁宁,女,1965年生,教授,博士,现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1)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部

李家元,1976生,200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职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当代经济制度变迁》等课 时家贤,女,1965年生,辽宁普兰店人。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孟庆艳,女,辽宁绥中县人,1963年1月生,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 王玉坤,女,生于1963年。198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现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讲师,承担《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理论教学工作。

王晓红,女, 1968年3月出生,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哲学博士。现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 (2)马克思专业中国化教研部

赵华琛,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系,1999年至今在辽宁大学任教,现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教师。

王喜满,1981年生,山东青岛人,汉族,中共党员,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宋波,男,1973年5月12日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7

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

学士学位。

罗英姬,女,1966年生人,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

孙晓媛,女,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讲师,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袁香,女,中共党员,副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史娜,女,汉族,1983年生,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2010年9月到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讲师

孙晓霞,女, 1971年生,辽宁省丹东市人,现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讲师。

王东红,女,辽宁大连人,1965年12月出生,汉族,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

2、分析

从上面的师资队伍的基本现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构成及引进人才情况) 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规划,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在25名本学科学术梯队成员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7人,在读博士生3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3人,35岁以下2人,36-45岁14人,46-55岁5人,56-60岁4人。2006年本学科引进1名博士充实教学科研队伍。学科带头人王山教授、房广顺教授、谢晓娟教授、刘宁宁教授等的研究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九)综合分析

1、优点: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一是本科教学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通过实践性教学,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对理论的理解不断深化,2008年全体教师教学优秀率达100%;二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硕士研究生优秀论文不断涌现,研究生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量增加,1名博士生论文入选全国博士论坛,1名博士生承担教育部专项课题,3名博士生承担省社科基金课题。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研究并取得成果。

(2)本专业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和经验,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是在逐步扩大教育规模,办学层次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将传统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目前学历教育人数在100人左右,其中包括全日制硕士生、高校教师计划、辅导员专项硕士和博士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深化教学改革,带领学生走出去,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带动学生深入社会,研究问题,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们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全体理论课教师全面落实省委高校工委和学校党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工程。《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还进行了考试方法的改革尝试,采用了机考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省级

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2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学改革结项2项。从2007年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其成果被评为辽宁省和沈阳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2008年,《光明日报内部参考》、辽宁日报等专题报道辽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果,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听取了学校汇报并给予高度评价

2、缺点

(1)辽宁大学在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混淆了这个专业的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区别,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课程的设置也不合理,甚至有的老师和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不清。

(2)本专业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接受的思想政治专业方面的知识少,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科研能力、创造能力也很差,也导致现在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出现偏差。

3、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着许多机遇,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层面的,也有主观层面的;既有学生方面的,也有教师方面的;既有个别性,也有普遍性。其中,不少变化趋向于消极和颓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极大障碍和亟需解决的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1)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充满了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他们比较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对自身的成长成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愿望。但是,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关心政治,但认识模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重物质利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出现危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此影响下,课桌文化、墙壁美术、短信文化竟成为发泄私愤、表达下流、泛滥低俗的领地;乱扔脏物和垃圾,校外租房,亲戚陪读或雇保姆,聘用钟点工或同学干活,依赖性、懒惰性、享乐性思想和习惯逐渐流行;追求金钱,追逐明星,物质至上,精神空虚;校园雷锋难寻,即使洪战辉、徐本禹等同龄楷模也仅仅成为形式和符号。与此相联系,许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极为淡漠,甚至有抵触情绪,如不愿听报告、不积极入党、不愿上课,即使上课也是睡觉、吃东西或看别的书报,即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甚至考试不及格。这些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应有之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必须攻克的基本障碍。

(2)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者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把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等学术性很强的活动理解成了攻关行为,以致弄虚作假、刺探情报、金钱公关等等;如写书评¹文论大多流于互相吹捧,缺乏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不严肃而又充满市侩习气;如个别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热衷于划圈子、拉关系,排斥异己,任人为亲,唯我独尊,既败坏了高校形象,又不利于人才发展;个别学者受商业利益的诱惑,为伪科学张目,替假冒伪劣商品宣传,甚至把学术讲座、科普知识混同于推销、传销等等;如搞各种培训班,命题、辅导、考试、评卷一条龙作业,有组织的关照学生,提高考试及格率,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以收取更多的费用。在此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也表现出许多变异现象。如德育不力,效益不高;讲课要么节外生枝,借题发挥,生拉硬扯,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么德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脱节,造成整体效益不高;要么联系实际不够,特别是涉及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等现实问题时,支吾不清、苍白无力;如上课讲解多,训练互动少,教师主动学生被动,重读写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老师对教学内容研究得比较多,而对教育本身研究得不够,没有形成配套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更有甚者,不少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的

要求,有的为了吸引学生以至于出现媚俗、歪曲的倾向,甚至出现很多硬伤和错误。这些现象说明,师德建设和教学水平均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正常秩序、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公平竞争和身心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注意研究和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局面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关键。

(3)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还有高校体制和学科机制的问题。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具体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

未得到普遍认同。党政两张皮现象较为严重,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现象局部流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尚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没有落实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个模糊的、务虚的、空洞的概念,缺乏具体 的目标层次。政治说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被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心理需要和道德情感需求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抽象化,认为只要政治思想工作到位其他自然迎刃而解,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机制不健全,许多高校只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性的单一的、零碎的、短暂的具体政策,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性、系统性、规划性和长期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困难重重,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工作压力大,普遍缺乏归宿感和成就感,个人发展空间相对狭窄,地位不清、角色不明;另一方面,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地位和任务相对明确,成长环境相对良好,但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得不到大学生认同,教育效果苍白无力。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许多高校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如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研究在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不受人重视,许多学科都热衷于讲西方的东西,甚至于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对象;还有相当多的单位和部门,把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门面,大搞形式主义;甚至于还有的人千方百计地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幌子,实质上在抛弃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可能引发的信仰危机,就是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

而也就必将会动摇四项基本原则。这些问题,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会逐渐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具体来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还是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 影响和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科的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有的学者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如下六点:一是教育内容有点动荡化;二是工作内容失之泛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手段有些僵化;四是思想工作管理出现简单化趋势;五是有些人和地方弱化思想工作的阶级性,以纯学科建设来冲击本学科建设;六是思想政治工作有些市场化倾向。尽管目前各学科点在学科体系统

一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学科体系统一不够,学科内容渗透还没到位。当前两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致使学生不太感兴趣。在开设本专业的各个学校,课程设置很不一致,比较混乱,拼盘式的课程比较多,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有的课程是因人设置的,开课随意性比较大。在教学上,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所讲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调查显示,认为两课课程体系比较科学的比例仅为3.1%,较为科学的为50.8%;认为两课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的仅占6.2%,认为一般的占43.1%;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的院校达到53.1%,而采用互动式、研讨式和其它教学方式的只占23.1%。要推动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势必要克服这些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首要的和最为关键的还是要从学科建设入手。另外,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还有互联网问题。互联网的全球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信息鱼目混珠、西方文化渗透加剧,从而造成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身心健康受到侵害;互联网的虚拟性和空灵性,使得许多青年学生逃避现实,患上了网瘾综合症,成为视频白痴,甚至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导致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等;互联网信息的易

逝性,促使青年学生短期行为盛行,网络交友、征婚、选美、聊天无休无止,黄色文化大行其道,部分青年学生更多地追求感官刺激,一种及时行乐的倾向正代替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互联网的隐蔽性特征,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而不会被人觉察,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染和侥幸心理的滋长,导致青年学生的不道德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改变了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许多青年学生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输,而且要求进行对话,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权威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等等。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亟需解决的严峻问题。

(十)发展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的背景和问题,我们必须抓

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克服弊病,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尽快扭转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现象和局面,极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尽快发展。

(1)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这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抓与不抓是完全不一样的,什么时候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抓到关键,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就能步入正常轨道;什么时候放松或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秩序就难以得到保障,各项工作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并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和重要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更应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2)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和调整。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被称为80后、90后,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通过问卷调查、私人谈心、学生干部了解等方式,真正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搞清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什么,害怕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知彼知心,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要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地通过与学生个别深入交流,召开小范围会议,甚至利用网上谈心的形式,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并且形成固定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工作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两课教师要经常开展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对敏感时期、热点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把握更加科学化,更加准确。

(3)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水平,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为此,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我觉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辟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要积极开展教育学、心理学和工作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完善自身,努力做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提高实施教育针对性的能力;加强品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品德、实干精神和显著业绩去影响教育学生。要善于总结,提高工作艺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预期效果。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设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要坚决贯彻六个结合原则,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搞好学法指导,培养自学习惯,改革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使学生感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习有兴趣、有实效。

(4)要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机制。科学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经过长期积淀,必然内化为各高校的大学精神,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特色和理念,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并根据时代的要求,适时修订,动态发展。要充分利用好党团、班级和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发挥各类组织在凝聚青年方面的优势。要积极开发本校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美好人格。要积极探索宿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要把网络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建立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加强网上舆情掌控和分析。要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构,具体指导和规划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学校各部门各负其责,

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的领导机制;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和个人发展的保障机制;要深入研究家庭育人、学校育人、社会育人的不同特点和规律,培育和建立一种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的育人模式,逐渐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5)要拓宽领域、把握主动,建立网上德育阵地。为此,要高度重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新渠道、新形式和新载体,寓教育于网络之中。要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普及使用网络知识,培育优化校园环境。要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学术上应有的作用,大力建设并丰富中文网站并使之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阵地,从而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0。要正本清源、有的放矢,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教育,多开辟积极向上的网站(红色网站),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上新闻调查、绿色短信等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营造舆论氛围,加强管理监督,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明辨真假,分清是非,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总之,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是个综合性的工程,要与高校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结合、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由于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建设,不但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也难以改变原来的尴尬局面。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支撑,二者只有携手共进、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评价等级:C

【结束语】

通过参加裴云老师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觉得我获得了一下两方面收获:

(1)我学会了更多的社会研究调查方法,掌握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程序、方法和技术,学会了把理论取向去研究的动态进行组合,还掌握了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抽样设计与问卷设计方法,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的

功能,为我以后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思路。

(2)通过对我所学的专业在辽宁大学发展的现状的调查,我发现我校在本专业的发展上还有很多不足,同时也发现在辽宁大学的本专业发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我逐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我国现在普遍面临着的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希望有关的专家、学者可以看到这一现状,我在此做这次调查仅仅是提出一些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蒋学杰、孙丽芳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总151期)

(2)肖陆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重庆师范大学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3)闫小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 上海理工大学 社科部

(4)曾令辉,戴回天,黄玮,郑世冰《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7月第33卷第3期

(5)刘 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

【附录】(主要材料原文)

1、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代码:030505

一、学科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主要二级学科之一。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于2005年设立。该学科点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是辽宁省重点建设

学科。该学科旨在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包括国外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等。

二、培养目标

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三、 研究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伦理道德研究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四)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四、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或延期毕业按《辽宁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5。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9学分、方向课4-6学分、公共必选课1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拓展课0-2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补修至少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不计学分,但计算成绩,作为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必备条件。

七、学术活动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包括国际性、全国性、省级和校级(包括学院)学术会议、论坛、报告。学术实践活动包括学院举办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博士生读书会等,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或主旨发言。每位研究生需要参加12次学术活动和学术实践活动,记2学分。

八、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生对中外政治制度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第四学期确定论文选题,选题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论文应有一定创新性或一定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导师应把握好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等方面,以保证研究生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学院组织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经导师审核后的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研究生院,一份交导师,一份自己保留。第六学期开学初学院组织召开学位论文预答辩会,研究生根据导师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于四月初提交论文定稿,在四月底以前完成论文的打印和装订工作。正式提交的论文必须严格按照《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九、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

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著作:

《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其他:

梁树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 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徐志宏、秦宣主编:《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9 年 。

徐启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以辽宁大学研究生院为例

学号:[1**********]0

姓名:贾云飞

系班:政治系1201班

指导老师:裴云

目录

前言…………………………………………………………………3 关键词………………………………………………………………4 调查目的……………………………………………………………4 调查方式……………………………………………………………4 调查对象……………………………………………………………4 调查内容……………………………………………………………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专业,且这两个专业也是我国本专科及研究生阶段开设院校较多的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发展对提高我们政治思想素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重要影响,也对提高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有重大意义。

但是,目前各地高等院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培养方式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我发展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混淆了这个专业的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区别,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课程的设置也不合理,甚至有的老师和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不清,这种问题一般都出现在一些2本类的师范院校中,因为这类院校大多是近十年升格到本科院校的,学校的知名度不高,且师资队伍小。为了提高知名度,扩大招生规模,所以很多本科类师范院校都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且为了提高知名度,这类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上是向大的有名的学校看起的,这就导致了师范类院校脱离了培养教师的宗旨,使得学生的培养出现偏差。

二、本专业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接受的思想政治专业方面的知识少,专业基础

知识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科研能力、创造能力也很差,也是导致现在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出现偏差的很重要的因素。

三、经过我的调查发现,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有80%是在入学时服从调配而调到本专业的,所以他们对此专业没有兴趣,还有很多学生不愿理当老师,这也导致了本专业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去向感到迷茫。如果是叫他们去当中小学老师,他们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手段、教学水平低;如果是考研,他们因为兴趣不浓对本专业的知识学习有没兴趣,知识储备不够,很难考上研究生,这也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很难到达理想的标准。

所以,我就此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响应裴云老师的号召,搞好这次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为主题的调查活动,以对该专业存在的设置不科学、培养不合理、师生认识有偏差等问题,以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推动这个专业的合理发展,希望可以为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意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师范类 非师范类

【调查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指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全日制四年制思想政治本科教育专业,简称思政专业,其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质,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但该专业存在的设置不科学、培养不合理、师生认识有偏差等问题,我想通过这次调查对该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以推动这个专业的合理发展。

【调查方式】

1、 文献调查:通过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网站和中国知网获得相

关文献

2、 访谈调查:通过QQ。电子邮件对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

进行访谈

【调查对象】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

【调查内容】

一、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1、专业基本情

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学术积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其目的就是要理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958年辽宁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的成立,就承担了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德育教研室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进一步专门化,形成了以张绍孔、孙凡德为核心的老一代专家团队。1998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进一步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化。2006年8月辽宁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07年9月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别是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养基地(2006年8月)、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07年7月)的设立,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主要二级学科之一。该学科点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是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旨在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包括国外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等。

2、社会评价

光明日报内参报道了辽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情况,辽宁日报头版报道辽宁大学教学改革纪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介绍了辽宁大学学科概况,《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1期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中心发展概况。

3、学术声誉

(1)本学科点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不断加强。近5年以来,共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5次;组织本学科成员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52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5篇,大会发言交流32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人次。5年来共派出本学科出国研修教师3人,在国外讲学5人,为本学科的国际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积极参加国内横向学术研究,受教育部委托主编全国辅导员培训教材1部,参编2部,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横向科研课题或调研课题5项,得到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肯定。作为教育部暨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本学科积极发挥辅导员方式方法网站的功能,发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为本学科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设马克思主义论坛,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

(2)本学科及主要带头人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影响

王山教授,荣誉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德育学会副理事长。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党建理论等领域成就突出,创造性地提出了注重“干部潜能”的思想,其知识分子党员先进性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研究》等著作2部,主持全国党建研究会、省社科基金等项目3项,获省部级学术成果一、二等奖3项。发表的相关论文《加强党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与实现途径》等被多家媒体转载,并被上级主管部门向高校系统推荐。

房广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副主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研究生17人,在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当代政治思潮研究、国际关系与我国外交政策研究等方面取得优异成就,其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构建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引起广泛反响,居全国

领先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中国国际战略思想新论》等著作12部,主持国家、省及国际合作项目14项,获得省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含政府奖)11项。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辽宁省理论宣传研究会副会长等。200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

谢晓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常务副主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培养研究生10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居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文化安全》等著作3部,主持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5项,获省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含政府奖)5项。任中国政治学学会理事。其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和软实力竞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

刘宁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培养研究生9人,在党的建设、高校党员先进性与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欧洲经货联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理论研究》等著作3部,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立项18项,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专业委员会一等奖1项,获省级其他科研成果奖5项。2008年被授予辽宁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

2、分析

通过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辽宁大学研究生院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很大程度的促进了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成长,使本专业成为了本校的精品课程。而且本校的本专业也积极与国际相关专业研究接轨,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使本专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得到了我国社会的广泛好评,也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学识,有素养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但是,

我认为其中有些事情是值得思考一下的,如:

第一: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理清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句话说的是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要取得的目的,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目的有点“八股取士”的味道,感觉是在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在思想上符合社会需要,那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难道在思想上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吗,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但时在行动上的拥护社会主义是人就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吗?这是其一,所以我们要的人才应该是在思想和行动上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在思想上拥护社会主义的蛀虫,更不是没有一点创新意识的庸才。

第二:本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说“作为教育部暨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本学科积极发挥辅导员方式方法网站的功能,发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为本学科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这里我想提出的问题是: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师范类的还是非师范类的呢?我想老师给我的回答一定是模糊的,因为本校的培养目标里说的是要培养是人才是“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提到要培养教师,但是本校却说本校本专业发挥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这就明显的可以看出来本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没有区分该专业是师范性还是非师范性的。

(二)专业研究

1、专业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2)伦理道德研究

(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特色、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竞争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管理和政策制定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经过全体师生近三年来的努力拼搏,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机构增多且日趋完善。2006年我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下有5个教研部,2个研究室,一个辅导员基地,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才,近些年来,推出了众多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次已达到比较齐备的程度。发挥重点学科建设对学位授权点、导师队伍、课程设置和创新基地等各项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研究生层次齐全,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和辅导员培训等;类型多样,有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班、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等;

第三,明确学科定位,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辽宁大学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强化内涵建设的核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平台。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前沿问题研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特别是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全院教师出版了多部专著,在重要期刊发表了几百篇论文,国家级、省级立项多项。

第五,一批本学科的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学科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毕业了一批博士,产生了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有的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称号,受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委托承担并完成国家课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国家级专业期刊专门介绍本学科带头人,在全国具有广泛良好的学科影响。

3、分析

通过上面的专业研究的方向我们可以明确知道的是,本专业以培养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为主,及主要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而且也在本专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促进了本专业的发展,培养的一大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本专业的学科影响不断扩大,但是,这其中还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的。因为本校的该专业是非师范性的专业,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本校该专业没有培养出大批的党政机关工作者,而是培养出大批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而这应该是师范类学校该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本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三)培养目标

1、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2、分析

从该学校的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存在问题的,其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具体说出来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只是笼统的说要培育出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那么培养出的这些学生以后到底是干什么工作呢,这就很模糊了,从培养目标上貌似可以看出是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有就是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但这其实是在以一个模糊的概念来迷惑大家的视线,看似本专业可以培养多科性综合类人才,但实际情况是本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是从事了高等院校教师的工作。其二就是培养目标不合理,这主要是从该校没有把该专业作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区分,而我认为本校应该把

这个专业在做一下具体的划分,可以把本专业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学生培养部和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类培养部两个部门,这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细化培养目标,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能力与工作水平的专门型人才。

(四)培养方式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人才培养是本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本学科每年招收研究生近百人,其中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措施:

一是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每年立项资助具有一定创新性和风险性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选题,建立研究生学术活动机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的制度化管理,在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学术讨论、中期考核、论文完成过程(开题、撰写、评阅、答辩)、学位申请评审等各环节建立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

三是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四是充分发挥教育部暨辽宁省辅导员培养基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辅导员培训有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研修班等形式,同时开展各项活动,如征文、征集经典文章、金点子工程、辅导员沙龙等,提高了辅导员的培训质量。 2、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或延期毕业按《辽宁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3、毕业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9学分、方向课4-6学分、公共必选课1学分、公共选修

课2学分、拓展课0-2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补修至少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不计学分,但计算成绩,作为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必 4、分析

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但本校在该专业的培养方式上具有很具体的培养措施,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第三条培养措施只有一句空话?为什么没有具体的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的实行措施,难道这句话这是给浏览本校的人员看的吗,既然有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就要把具体是实行措施和实行方案说出来,然后把取得的成效也说出来,让大家可以看到该校在实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这样才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五)理论教学(课内) 1、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设置

2、在校期间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1844年的巴黎手稿》、《共产党宣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法兰西内战(节选) 》、《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卡尔?马克思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

(2).列宁著作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经历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

(3).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第一批,12本)及其他。重点阅读: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梅格纳德?德赛(Meghnad Desai),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8年版。 (4).教材及其他。

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年版; 姚顺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姚开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分析

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的问题很突出的一点也是该专业没有根据本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课程,课程设置是很不合理的,且具体的学时安排也存在许多问题,没有体现出本专业具体要培养的人才类型,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不过本专业做的好的地方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必读书目,这使得学生在平时是学习中有一个具体的读书计划,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书目上,这是现在很多高校没有的,是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 (六)实践教学(课外) 1、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生对中外政治制度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第四学期确定论文选题,选题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论文应有一定创新性或一定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导师应把握好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等方面,以保证研究生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学院组织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经导师审核后的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研究生院,一份交导师,一份自己保留。第六学期开学初学院组织召开学位论文预答辩会,研究生根据导师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于四月初提交论文定稿,在四月底以前完成论文的打印和装订工作。正式提交的论文必须严格按照《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3、具体实践教学活动

一是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题研讨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全省高校‘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等,出席的专家学者及本学科教师800多人次。二是承担全省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班,建立“辅导员方式方法”网站,开展“辅导员工作创新”征文,创立“辅导员沙龙”、“研究生论坛”、“马克思主义论坛”,承办“辽海讲坛”。承办和举办“讲坛”活动80多场次。三是在全国率先招收辅导员方向博士生4人、硕士生9人,新的培养模式受到教育部主管司的充分肯定,并被其他高校借鉴采纳。四是在全省各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既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又发挥特长优势服务社会。本学科党的十七大宣讲团作报告40多场,受众近万人;接受新闻媒体采访30多人次,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内参、光明日报等相继报道了本学科教师的采访和评论。 4、分析

本校在本专业的实践理论教学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好的成效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的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储备量。其中具体的实践活动还有一是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二是承担全省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班;三是在全国率先招收辅导员方向博士生4人、硕士生9人;四是在全省各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既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又发挥特长优势服务社会。这些都是该校在该专业上取得有效成绩。 (七)科学研究

近年来,本学科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学院通过科研奖励、资助著作出版、设立科研基金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性,在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及获得科研奖励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6年以来,本学科主要成果如下:

1、本学科点科研立项情况(含教学改革立项) 本学科共获得各级立项70项。

(1)王山,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项;

(2)王山,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委托项目,已结项; (3)王山,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在研;

(4)房广顺,大学生读书状况与引导机制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已结项;

(5)房广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研究,教育部专项课题,已结项;

(6)房广顺,方永刚先进事迹及崇高精神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已结项; (7)谢晓娟,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研; (8)谢晓娟,大学生思想政治调查工作研究,教育部专项课题,已结项; (9)谢晓娟,新老生同寝模式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已结项;

(10)刘宁宁,弘扬抗灾救灾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省社科基金项目,在研;

(11)刘宁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方法研究,省教育厅规划项目,在研;

(12)刘宁宁,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省教育厅规划项目,已结项。

2、本学科点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情况

三年来,本学科点共发表论文180篇,出版专著、著作、教材20部,其中,在CSSCI杂志上发表论文50篇。

(1)王山,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高等学校教育理念改革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

(2)房广顺,从马克思到列宁:实现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与特殊顺序,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4

(3)谢晓娟,从提升软权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4;

(4)刘宁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

(5)孙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析,科学社会主义,2008.04; (5)张素云,30年来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01;

(6)刘志超,《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当代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08.04。

3、本学科点的获奖情况

获得各级科研奖励70项。其中,获得辽宁省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1)王山,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研究,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2)房广顺,中国国际战略思想新论,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3)房广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探索,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政府奖);

(4)谢晓娟,非传统安全中经济安全对文化安全的牵制和推动,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5)谢晓娟,国际恐怖主义、新安全观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政府奖)

(6)刘宁宁,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政策协调机制研究,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7)刘宁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经济思考,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政府奖)

(8)吕梁山,赖特关于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和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理论,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届政府奖)。 4、分析

一个学校的知名度主要靠的就是一个学校的科研成果上面取得的成绩,从上面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本专业从2006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以来,在科学

研究方面取得的相当不错的成就,这说明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在这7年来的努力,也可以看到我们辽宁大学认真的办学态度。这些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使辽宁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我希望我们学校可以向辽宁大学学习一下,使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更上一个台阶。 (八)师资队伍

1、本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

王 山,男,1955年生,教授,硕士,荣誉博士,现任辽宁大学党委书记。 房广顺,男,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谢晓娟,女,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刘宁宁,女,1965年生,教授,博士,现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1)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部

李家元,1976生,200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职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当代经济制度变迁》等课 时家贤,女,1965年生,辽宁普兰店人。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孟庆艳,女,辽宁绥中县人,1963年1月生,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 王玉坤,女,生于1963年。198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现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讲师,承担《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的理论教学工作。

王晓红,女, 1968年3月出生,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哲学博士。现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 (2)马克思专业中国化教研部

赵华琛,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系,1999年至今在辽宁大学任教,现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教师。

王喜满,1981年生,山东青岛人,汉族,中共党员,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宋波,男,1973年5月12日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7

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

学士学位。

罗英姬,女,1966年生人,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

孙晓媛,女,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讲师,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袁香,女,中共党员,副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史娜,女,汉族,1983年生,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2010年9月到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讲师

孙晓霞,女, 1971年生,辽宁省丹东市人,现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讲师。

王东红,女,辽宁大连人,1965年12月出生,汉族,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

2、分析

从上面的师资队伍的基本现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构成及引进人才情况) 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规划,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在25名本学科学术梯队成员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讲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7人,在读博士生3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3人,35岁以下2人,36-45岁14人,46-55岁5人,56-60岁4人。2006年本学科引进1名博士充实教学科研队伍。学科带头人王山教授、房广顺教授、谢晓娟教授、刘宁宁教授等的研究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九)综合分析

1、优点: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一是本科教学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通过实践性教学,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对理论的理解不断深化,2008年全体教师教学优秀率达100%;二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硕士研究生优秀论文不断涌现,研究生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量增加,1名博士生论文入选全国博士论坛,1名博士生承担教育部专项课题,3名博士生承担省社科基金课题。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研究并取得成果。

(2)本专业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和经验,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是在逐步扩大教育规模,办学层次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将传统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目前学历教育人数在100人左右,其中包括全日制硕士生、高校教师计划、辅导员专项硕士和博士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深化教学改革,带领学生走出去,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带动学生深入社会,研究问题,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们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全体理论课教师全面落实省委高校工委和学校党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工程。《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还进行了考试方法的改革尝试,采用了机考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省级

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2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学改革结项2项。从2007年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其成果被评为辽宁省和沈阳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2008年,《光明日报内部参考》、辽宁日报等专题报道辽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果,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听取了学校汇报并给予高度评价

2、缺点

(1)辽宁大学在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混淆了这个专业的师范性与非师范性的区别,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课程的设置也不合理,甚至有的老师和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不清。

(2)本专业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接受的思想政治专业方面的知识少,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科研能力、创造能力也很差,也导致现在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出现偏差。

3、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着许多机遇,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层面的,也有主观层面的;既有学生方面的,也有教师方面的;既有个别性,也有普遍性。其中,不少变化趋向于消极和颓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极大障碍和亟需解决的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1)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充满了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他们比较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对自身的成长成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愿望。但是,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关心政治,但认识模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重物质利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出现危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此影响下,课桌文化、墙壁美术、短信文化竟成为发泄私愤、表达下流、泛滥低俗的领地;乱扔脏物和垃圾,校外租房,亲戚陪读或雇保姆,聘用钟点工或同学干活,依赖性、懒惰性、享乐性思想和习惯逐渐流行;追求金钱,追逐明星,物质至上,精神空虚;校园雷锋难寻,即使洪战辉、徐本禹等同龄楷模也仅仅成为形式和符号。与此相联系,许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极为淡漠,甚至有抵触情绪,如不愿听报告、不积极入党、不愿上课,即使上课也是睡觉、吃东西或看别的书报,即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甚至考试不及格。这些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应有之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必须攻克的基本障碍。

(2)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工作者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把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等学术性很强的活动理解成了攻关行为,以致弄虚作假、刺探情报、金钱公关等等;如写书评¹文论大多流于互相吹捧,缺乏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不严肃而又充满市侩习气;如个别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热衷于划圈子、拉关系,排斥异己,任人为亲,唯我独尊,既败坏了高校形象,又不利于人才发展;个别学者受商业利益的诱惑,为伪科学张目,替假冒伪劣商品宣传,甚至把学术讲座、科普知识混同于推销、传销等等;如搞各种培训班,命题、辅导、考试、评卷一条龙作业,有组织的关照学生,提高考试及格率,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以收取更多的费用。在此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也表现出许多变异现象。如德育不力,效益不高;讲课要么节外生枝,借题发挥,生拉硬扯,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么德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脱节,造成整体效益不高;要么联系实际不够,特别是涉及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等现实问题时,支吾不清、苍白无力;如上课讲解多,训练互动少,教师主动学生被动,重读写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老师对教学内容研究得比较多,而对教育本身研究得不够,没有形成配套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更有甚者,不少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的

要求,有的为了吸引学生以至于出现媚俗、歪曲的倾向,甚至出现很多硬伤和错误。这些现象说明,师德建设和教学水平均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正常秩序、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公平竞争和身心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注意研究和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局面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关键。

(3)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还有高校体制和学科机制的问题。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具体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

未得到普遍认同。党政两张皮现象较为严重,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现象局部流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尚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没有落实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个模糊的、务虚的、空洞的概念,缺乏具体 的目标层次。政治说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被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心理需要和道德情感需求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抽象化,认为只要政治思想工作到位其他自然迎刃而解,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机制不健全,许多高校只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性的单一的、零碎的、短暂的具体政策,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性、系统性、规划性和长期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困难重重,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工作压力大,普遍缺乏归宿感和成就感,个人发展空间相对狭窄,地位不清、角色不明;另一方面,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地位和任务相对明确,成长环境相对良好,但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得不到大学生认同,教育效果苍白无力。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许多高校出现了被边缘化的现象。如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研究在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不受人重视,许多学科都热衷于讲西方的东西,甚至于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对象;还有相当多的单位和部门,把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门面,大搞形式主义;甚至于还有的人千方百计地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幌子,实质上在抛弃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可能引发的信仰危机,就是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

而也就必将会动摇四项基本原则。这些问题,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会逐渐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具体来讲,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还是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 影响和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科的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有的学者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如下六点:一是教育内容有点动荡化;二是工作内容失之泛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手段有些僵化;四是思想工作管理出现简单化趋势;五是有些人和地方弱化思想工作的阶级性,以纯学科建设来冲击本学科建设;六是思想政治工作有些市场化倾向。尽管目前各学科点在学科体系统

一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学科体系统一不够,学科内容渗透还没到位。当前两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致使学生不太感兴趣。在开设本专业的各个学校,课程设置很不一致,比较混乱,拼盘式的课程比较多,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有的课程是因人设置的,开课随意性比较大。在教学上,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所讲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调查显示,认为两课课程体系比较科学的比例仅为3.1%,较为科学的为50.8%;认为两课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的仅占6.2%,认为一般的占43.1%;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的院校达到53.1%,而采用互动式、研讨式和其它教学方式的只占23.1%。要推动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势必要克服这些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首要的和最为关键的还是要从学科建设入手。另外,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还有互联网问题。互联网的全球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信息鱼目混珠、西方文化渗透加剧,从而造成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身心健康受到侵害;互联网的虚拟性和空灵性,使得许多青年学生逃避现实,患上了网瘾综合症,成为视频白痴,甚至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导致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等;互联网信息的易

逝性,促使青年学生短期行为盛行,网络交友、征婚、选美、聊天无休无止,黄色文化大行其道,部分青年学生更多地追求感官刺激,一种及时行乐的倾向正代替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互联网的隐蔽性特征,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而不会被人觉察,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染和侥幸心理的滋长,导致青年学生的不道德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改变了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许多青年学生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输,而且要求进行对话,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权威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等等。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亟需解决的严峻问题。

(十)发展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的背景和问题,我们必须抓

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克服弊病,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尽快扭转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现象和局面,极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尽快发展。

(1)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这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抓与不抓是完全不一样的,什么时候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抓到关键,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就能步入正常轨道;什么时候放松或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秩序就难以得到保障,各项工作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并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和重要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更应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2)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和调整。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被称为80后、90后,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通过问卷调查、私人谈心、学生干部了解等方式,真正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搞清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什么,害怕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知彼知心,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要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地通过与学生个别深入交流,召开小范围会议,甚至利用网上谈心的形式,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并且形成固定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工作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两课教师要经常开展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对敏感时期、热点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把握更加科学化,更加准确。

(3)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水平,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为此,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我觉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辟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要积极开展教育学、心理学和工作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完善自身,努力做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提高实施教育针对性的能力;加强品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品德、实干精神和显著业绩去影响教育学生。要善于总结,提高工作艺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总结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预期效果。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设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要坚决贯彻六个结合原则,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搞好学法指导,培养自学习惯,改革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使学生感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习有兴趣、有实效。

(4)要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机制。科学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经过长期积淀,必然内化为各高校的大学精神,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特色和理念,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并根据时代的要求,适时修订,动态发展。要充分利用好党团、班级和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发挥各类组织在凝聚青年方面的优势。要积极开发本校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美好人格。要积极探索宿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要把网络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建立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加强网上舆情掌控和分析。要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构,具体指导和规划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学校各部门各负其责,

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的领导机制;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和个人发展的保障机制;要深入研究家庭育人、学校育人、社会育人的不同特点和规律,培育和建立一种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的育人模式,逐渐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5)要拓宽领域、把握主动,建立网上德育阵地。为此,要高度重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新渠道、新形式和新载体,寓教育于网络之中。要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普及使用网络知识,培育优化校园环境。要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学术上应有的作用,大力建设并丰富中文网站并使之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阵地,从而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0。要正本清源、有的放矢,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教育,多开辟积极向上的网站(红色网站),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上新闻调查、绿色短信等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营造舆论氛围,加强管理监督,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明辨真假,分清是非,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总之,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是个综合性的工程,要与高校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结合、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由于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建设,不但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也难以改变原来的尴尬局面。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支撑,二者只有携手共进、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评价等级:C

【结束语】

通过参加裴云老师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觉得我获得了一下两方面收获:

(1)我学会了更多的社会研究调查方法,掌握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程序、方法和技术,学会了把理论取向去研究的动态进行组合,还掌握了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抽样设计与问卷设计方法,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的

功能,为我以后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思路。

(2)通过对我所学的专业在辽宁大学发展的现状的调查,我发现我校在本专业的发展上还有很多不足,同时也发现在辽宁大学的本专业发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我逐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我国现在普遍面临着的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希望有关的专家、学者可以看到这一现状,我在此做这次调查仅仅是提出一些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蒋学杰、孙丽芳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总151期)

(2)肖陆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重庆师范大学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3)闫小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 上海理工大学 社科部

(4)曾令辉,戴回天,黄玮,郑世冰《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7月第33卷第3期

(5)刘 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31卷第8期

【附录】(主要材料原文)

1、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代码:030505

一、学科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主要二级学科之一。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于2005年设立。该学科点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是辽宁省重点建设

学科。该学科旨在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包括国外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外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等。

二、培养目标

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三、 研究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伦理道德研究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四)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四、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或延期毕业按《辽宁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5。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9学分、方向课4-6学分、公共必选课1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拓展课0-2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补修至少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不计学分,但计算成绩,作为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必备条件。

七、学术活动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包括国际性、全国性、省级和校级(包括学院)学术会议、论坛、报告。学术实践活动包括学院举办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博士生读书会等,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或主旨发言。每位研究生需要参加12次学术活动和学术实践活动,记2学分。

八、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生对中外政治制度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第四学期确定论文选题,选题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论文应有一定创新性或一定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导师应把握好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等方面,以保证研究生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在确定选题后,学院组织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经导师审核后的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研究生院,一份交导师,一份自己保留。第六学期开学初学院组织召开学位论文预答辩会,研究生根据导师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于四月初提交论文定稿,在四月底以前完成论文的打印和装订工作。正式提交的论文必须严格按照《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九、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

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著作:

《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其他:

梁树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 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徐志宏、秦宣主编:《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9 年 。

徐启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相关文章

  • 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 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纳雍二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中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课 题 组 执笔人:陈志 一.调查背景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我国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进入了建国以来 ...查看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结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涵义: 1.方法与方法论 (1)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它是联系 ...查看


  • 关于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 院: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 级 09级 学 号:0920020080 0920020084 0920020 ...查看


  • 高职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现状研究
  • 2012年4月第27卷第4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WeinanNormalUniversityApr.2012Vol.27No.4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现状研究 李万锦 (天津职业大学社科部,天 ...查看


  • 社会实践选题 1
  • 农村建设 1.农村发展现状调研 2.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建设 6.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 7.农村耕地保护 8.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 9.农村环境保护 10.农村文 ...查看


  • 教育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 教育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一.中学生调查研究 1.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 2. 中学生学业任务承受能力调查 3. 中学生学习态度调查 4.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应措施 5. 中学生劳动技能培养 6. 中学生早恋及社会原因分析 7. 中学生 ...查看


  • 小学教师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 心得一:小学教师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隆重召开,胡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报告中对教育问题进行了阐述.全面实施素质 ...查看


  • 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 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参考课题200题 一.服务"三农" 农村建设 1.农村发展现状调研 2.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建设 6.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查看


  •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的素质调查报告
  •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的素质调研 一.人的全面发展中道德的含义及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