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引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大学语文》教材“爱情与婚姻”章节中的一篇。此篇与陆游的《钗头凤》堪称词史上珠联璧合的爱情绝唱,虽一为生离,一为死别,但一样的深情,一样的悲怆,都体现了诗人与妻子之间至死不渝的深情。

  对于本篇的教学设计,笔者打算穿越时空,还原一个真实、自然、深情的苏东坡形象,让学生在诗人所写的墓志铭中,在诗人与妻子的生活细节中去感受诗人对妻子深厚情感产生的原因。并侧重从文本细读法入手,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感悟诗人与妻子之间超越生死界限的深情。

  [教学重点]

  通过鉴赏,感悟苏轼有别于豪放、豁达的另一面――多情。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诗词鉴赏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幅对联中“大江东去”正是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在词中,词人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开豪放先河,成为宋代豪放一派代表人物。他给我留下哪些印象?――豪放、豁达、浪漫……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苏轼只热衷写豪放词呢?(不能)

  我们说或豪放,或婉约,只能从这个词人的作品风格判断,提到豪放诗人,我们又要想到另一个人物: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子汉,也能写出“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另一首《江城子》,去体会、感受百变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一、寻找诗词背后的故事: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琴瑟和谐。

  问:王弗到底是何等女子,能够让大才子苏轼如此倾心?

  诗情:

  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

  才情:

  我们再来看看记载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的故事:

  不曾和人说起过自己知书识字,只是每当苏轼读书,就拿着针线活静静坐在一旁,整天不肯离开。有一天,苏轼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卡壳了,急得抓耳挠腮,王弗悄悄抿嘴一笑,轻轻地提示了一句。这轻轻的一句,恍如巨雷惊梦,令苏轼大吃一惊,于是,他指着满屋子的书逐一考问,王弗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到她竟然这样聪慧颖悟而又沉静自持!这一发现令苏轼惊喜异常。从此,小夫妻的感情大大地跨进了一步。后来,王弗跟随苏轼游宦风翔。她深知丈夫性格爽直,心无城府,所以特别留意他在外面的日常行事,每天回来都要详细地询问。唯恐他有所失误,吃亏上当。

  从这些往事中,我们可以发现,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猝然撒手而去,令苏轼在情感上和理性上都有一种无依无靠的失落,内心的悲怆难以自抑。

  二、创作背景

  《江城子》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此时的苏东坡在宦海浮沉,东奔西走,内心已十分苍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里,爱妻王氏悄然入梦,苏轼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三、诗词鉴赏

  (一)配乐朗诵诗词,营造诗歌意境。

  (二)分析上片

  1、问:这首词的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那么词的上片是不是直接写梦?

  明确:王弗去世已十年,这十年苏轼有没有停止对妻子的思念?十年来痛苦的思念,是情感的积累与铺垫,正因为“日有所思”,才有了下片的“夜有所梦”。

  2、“十年生死两茫茫”――生离死别

  人生处处是离别,自然就会有离别后的思念。也许异地之别的思念还会有再次相逢的期盼,如今,却是生死相隔,逝者对人间是茫然无知了,而生者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两茫茫”,写出了苏轼面对生离死别无限的思念和惆怅。

  3、“不思量,自难忘。”――淡而弥永,久而弥深

  这十年来,苏轼历尽人世的辛酸,先是和王安石在政见上不和,受尽排挤。后又在密州任职时遭遇灾荒,忙于处理政务。某种程度上,苏轼无暇思念,但更多的是苏轼不能承受思念之苦,不敢去触及思念的弦。故而不思量,却仍然难忘。越不去想,就越不容易忘。

  问:“不思量,自难忘”与“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区别

  明确: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虽然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夫妻感情,它像日常生活一样,平淡如水,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深。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距离遥远、生死相隔

  分析:王弗死后埋葬在故乡四川,而此时苏轼在山东密州做官,两地遥遥,相隔千里。满腔的凄苦之情无法向亲人诉说,所以“无处话凄凉”。然而,夫妻不能共话,不仅在于距离遥远,更在于生死的界限无法超越。

  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千里孤坟的凄凉、生者人世的辛酸

  分析:我们知道,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而出外,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转徙外地,备尝艰辛。   “纵使”表让步,这里做一假设,忽略掉生死时空限制,因为这样坎坷的经历,自己已经变得苍老许多,再不是当年的青年才俊,翩翩少年了。即使真能会面,会有怎样的结果?(应不识)

  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这里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三)分析下片

  下片内容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

  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1)词人在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才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

  梦境中见到妻子还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往时,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十年了,往日幸福生活中的场景词人始终不能忘却。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此情此景在梦中是如此的熟悉、自然,却是苏轼与妻子“死别”后的梦中虚幻之境,这里让人自然联想到另一个多情的诗人陆游的“生离”之情:

  钗头凤

  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明确:我们知道陆游迫于母命,与妻子唐婉分离,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多年后,诗人与唐婉在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勾起了内心压抑已久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这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感情极为沉痛。再次相聚,只不过意味着永久的离别,伤心之甚。

  自古以来,苏轼的《江城子》与陆游的《钗头凤》堪称词史上珠联璧合的爱情绝唱,虽一为生离,一为死别,但一样的深情,一样的悲怆,都体现了诗人与妻子之间至死不渝的深情。

  (2)问:这样的生离死别的情境,还有哪些诗词的句子与之相似?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千古以来,天下的离别之情都如此的相似。

  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梦醒时分、肝肠寸断

  后三句总结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词人从梦中醒来,梦中的倩影突然从眼前消失,想到此时的妻子还在千里之外的坟中长眠,梦境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词人肝肠寸断。

  小结:

  这首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苏轼在词作上表现出他高超的造诣,不仅开创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词,并且还对传统婉约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中国词史上雄视百代的里程碑。

  四、拓展与延伸:

  千百年来,有多少多情之人吟咏着这首词,想象着苏轼夜半拭泪醒来,仍恍如不知妻子王弗是真的香魂归来或者只是一个梦?真的只是一个梦吗?苏轼微叹了口气,满腹愁思只换作轻轻地道出:十年生死两茫茫……

  爱情与死亡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有着死亡段落的爱情。

  《泰坦尼克号》中年迈的Rose握着“海洋之心”站在曾经吞噬Jack的雾海上,回想当年划破冰海之夜的字字句句,想说的,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

  陆游如果路过唐琬的坟墓 ,“错,错,错”已毫无意义,不如插上一支白菊,叹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大话西游》中至尊宝会一直记得那个一身嫁衣含恨而逝的紫霞,会忍着心头剧痛而说:“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 ,虽然是十年生死两茫茫。”

  创设课堂高潮: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甜美的罗芮妮》:

  这是前段时间风靡网络的一首歌曲,不是明星大腕的作品,而是一位96岁老人佛莱德・斯托博,在妻子死后,为了纪念“妻子献给他一生中的75年”而写的一首极其朴实的歌,却感动万千网友。

  五、研究性探索:

  结合着苏轼另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两首词不同的词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引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大学语文》教材“爱情与婚姻”章节中的一篇。此篇与陆游的《钗头凤》堪称词史上珠联璧合的爱情绝唱,虽一为生离,一为死别,但一样的深情,一样的悲怆,都体现了诗人与妻子之间至死不渝的深情。

  对于本篇的教学设计,笔者打算穿越时空,还原一个真实、自然、深情的苏东坡形象,让学生在诗人所写的墓志铭中,在诗人与妻子的生活细节中去感受诗人对妻子深厚情感产生的原因。并侧重从文本细读法入手,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感悟诗人与妻子之间超越生死界限的深情。

  [教学重点]

  通过鉴赏,感悟苏轼有别于豪放、豁达的另一面――多情。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诗词鉴赏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幅对联中“大江东去”正是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在词中,词人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开豪放先河,成为宋代豪放一派代表人物。他给我留下哪些印象?――豪放、豁达、浪漫……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苏轼只热衷写豪放词呢?(不能)

  我们说或豪放,或婉约,只能从这个词人的作品风格判断,提到豪放诗人,我们又要想到另一个人物: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子汉,也能写出“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另一首《江城子》,去体会、感受百变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一、寻找诗词背后的故事: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琴瑟和谐。

  问:王弗到底是何等女子,能够让大才子苏轼如此倾心?

  诗情:

  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

  才情:

  我们再来看看记载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的故事:

  不曾和人说起过自己知书识字,只是每当苏轼读书,就拿着针线活静静坐在一旁,整天不肯离开。有一天,苏轼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卡壳了,急得抓耳挠腮,王弗悄悄抿嘴一笑,轻轻地提示了一句。这轻轻的一句,恍如巨雷惊梦,令苏轼大吃一惊,于是,他指着满屋子的书逐一考问,王弗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到她竟然这样聪慧颖悟而又沉静自持!这一发现令苏轼惊喜异常。从此,小夫妻的感情大大地跨进了一步。后来,王弗跟随苏轼游宦风翔。她深知丈夫性格爽直,心无城府,所以特别留意他在外面的日常行事,每天回来都要详细地询问。唯恐他有所失误,吃亏上当。

  从这些往事中,我们可以发现,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猝然撒手而去,令苏轼在情感上和理性上都有一种无依无靠的失落,内心的悲怆难以自抑。

  二、创作背景

  《江城子》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此时的苏东坡在宦海浮沉,东奔西走,内心已十分苍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里,爱妻王氏悄然入梦,苏轼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三、诗词鉴赏

  (一)配乐朗诵诗词,营造诗歌意境。

  (二)分析上片

  1、问:这首词的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那么词的上片是不是直接写梦?

  明确:王弗去世已十年,这十年苏轼有没有停止对妻子的思念?十年来痛苦的思念,是情感的积累与铺垫,正因为“日有所思”,才有了下片的“夜有所梦”。

  2、“十年生死两茫茫”――生离死别

  人生处处是离别,自然就会有离别后的思念。也许异地之别的思念还会有再次相逢的期盼,如今,却是生死相隔,逝者对人间是茫然无知了,而生者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两茫茫”,写出了苏轼面对生离死别无限的思念和惆怅。

  3、“不思量,自难忘。”――淡而弥永,久而弥深

  这十年来,苏轼历尽人世的辛酸,先是和王安石在政见上不和,受尽排挤。后又在密州任职时遭遇灾荒,忙于处理政务。某种程度上,苏轼无暇思念,但更多的是苏轼不能承受思念之苦,不敢去触及思念的弦。故而不思量,却仍然难忘。越不去想,就越不容易忘。

  问:“不思量,自难忘”与“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区别

  明确: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虽然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夫妻感情,它像日常生活一样,平淡如水,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深。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距离遥远、生死相隔

  分析:王弗死后埋葬在故乡四川,而此时苏轼在山东密州做官,两地遥遥,相隔千里。满腔的凄苦之情无法向亲人诉说,所以“无处话凄凉”。然而,夫妻不能共话,不仅在于距离遥远,更在于生死的界限无法超越。

  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千里孤坟的凄凉、生者人世的辛酸

  分析:我们知道,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而出外,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转徙外地,备尝艰辛。   “纵使”表让步,这里做一假设,忽略掉生死时空限制,因为这样坎坷的经历,自己已经变得苍老许多,再不是当年的青年才俊,翩翩少年了。即使真能会面,会有怎样的结果?(应不识)

  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这里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三)分析下片

  下片内容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

  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1)词人在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才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

  梦境中见到妻子还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往时,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十年了,往日幸福生活中的场景词人始终不能忘却。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此情此景在梦中是如此的熟悉、自然,却是苏轼与妻子“死别”后的梦中虚幻之境,这里让人自然联想到另一个多情的诗人陆游的“生离”之情:

  钗头凤

  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明确:我们知道陆游迫于母命,与妻子唐婉分离,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多年后,诗人与唐婉在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勾起了内心压抑已久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这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感情极为沉痛。再次相聚,只不过意味着永久的离别,伤心之甚。

  自古以来,苏轼的《江城子》与陆游的《钗头凤》堪称词史上珠联璧合的爱情绝唱,虽一为生离,一为死别,但一样的深情,一样的悲怆,都体现了诗人与妻子之间至死不渝的深情。

  (2)问:这样的生离死别的情境,还有哪些诗词的句子与之相似?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千古以来,天下的离别之情都如此的相似。

  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梦醒时分、肝肠寸断

  后三句总结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词人从梦中醒来,梦中的倩影突然从眼前消失,想到此时的妻子还在千里之外的坟中长眠,梦境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词人肝肠寸断。

  小结:

  这首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苏轼在词作上表现出他高超的造诣,不仅开创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词,并且还对传统婉约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中国词史上雄视百代的里程碑。

  四、拓展与延伸:

  千百年来,有多少多情之人吟咏着这首词,想象着苏轼夜半拭泪醒来,仍恍如不知妻子王弗是真的香魂归来或者只是一个梦?真的只是一个梦吗?苏轼微叹了口气,满腹愁思只换作轻轻地道出:十年生死两茫茫……

  爱情与死亡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有着死亡段落的爱情。

  《泰坦尼克号》中年迈的Rose握着“海洋之心”站在曾经吞噬Jack的雾海上,回想当年划破冰海之夜的字字句句,想说的,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

  陆游如果路过唐琬的坟墓 ,“错,错,错”已毫无意义,不如插上一支白菊,叹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大话西游》中至尊宝会一直记得那个一身嫁衣含恨而逝的紫霞,会忍着心头剧痛而说:“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 ,虽然是十年生死两茫茫。”

  创设课堂高潮: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甜美的罗芮妮》:

  这是前段时间风靡网络的一首歌曲,不是明星大腕的作品,而是一位96岁老人佛莱德・斯托博,在妻子死后,为了纪念“妻子献给他一生中的75年”而写的一首极其朴实的歌,却感动万千网友。

  五、研究性探索:

  结合着苏轼另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两首词不同的词风。


相关文章

  • 关于月亮的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赏析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 ...查看


  • 关于七夕的诗句: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 七夕虽是牛郎和织女每年一次见面的节日,但我能天天和你在一起,看你,亲你.亲爱的,你说呢?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我的心上人是个盖 ...查看


  • 想念的句子: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他 ...查看


  • [爱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我想说求而未得,自是天意未可.等待是漫长的,是煎熬的,充盈着对未知的恐惧,也怀抱着对幸福的憧憬.此刻的心境就是这样纠结.迷茫,但又心向阳光.逝去的确已逝去,未来的,已经在路上. 让我任 ...查看


  • 爱情表白诗句
  • 1.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2.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3.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查看


  •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笔下的情深.
  •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人的一生,总会在各种情感中或 ...查看


  • 追女友必备-情诗
  • 1.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李白<秋风词>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查看


  • 此恨不关风与月--[倩女幽魂]影评
  • 重新看87版<倩女幽魂>是因为一首诗.记得第一次看<倩女幽魂>是在上小学或初中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一个喜欢看鬼片,喜欢把自己吓地半夜不敢起来上厕所的小孩,而<倩女幽魂>在我眼里就是一部恐怖程度不怎么够的鬼片 ...查看


  • 此恨不关风与月[散文欣赏]
  • 此恨不关风与月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北宋•欧阳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三那年,一个临近寒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