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一)下列观点属于哪种世界观?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

3、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

5、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

6、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

7、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

8、原子是“宇宙之砖”

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0、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

11、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贝克莱)

12、“拍脑袋决策”

13、疑邻偷斧

14、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

1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夏)

16、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已有此理。 (朱熹)

17、“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18、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

1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2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1——7题: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9题: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0——14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4——18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9——20题:辩证唯物主义

(二)思维总结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充、王夫子、范缜、泰勒斯、赫拉克利特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

3、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王守仁、贝克莱、宙卡儿

4、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朱熹、子夏、孔子、

第一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荀子:“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子:“气者,理之依也。”

  第二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于我。”

②陆九洲:“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守仁:“心外无物。”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通过以上两组不同代表人物及哲学观点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第一组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第二组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这样就可以轻松的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

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第一组:

①荀况:“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②郭象:“生到死,彼此孤立互不相干。”

第二组:

①韩非:“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②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第三组:

①黑格尔:“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是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

②杜林:“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通过对这三组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的比较,可以概括归纳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既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如荀况)、发展的(如韩非)、矛盾的(如黑格尔)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郭象)、静止的(董仲舒)、片面的(如杜林)观点看问题。

  通过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比较,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比较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性、科学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性和片面性,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一)下列观点属于哪种世界观?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

3、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

5、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

6、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

7、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

8、原子是“宇宙之砖”

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0、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

11、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贝克莱)

12、“拍脑袋决策”

13、疑邻偷斧

14、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

1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夏)

16、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已有此理。 (朱熹)

17、“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18、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

1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2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1——7题: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9题: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0——14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4——18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9——20题:辩证唯物主义

(二)思维总结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充、王夫子、范缜、泰勒斯、赫拉克利特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费尔巴哈

3、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王守仁、贝克莱、宙卡儿

4、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朱熹、子夏、孔子、

第一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荀子:“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子:“气者,理之依也。”

  第二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于我。”

②陆九洲:“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守仁:“心外无物。”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通过以上两组不同代表人物及哲学观点的比较,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第一组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第二组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这样就可以轻松的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

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第一组:

①荀况:“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②郭象:“生到死,彼此孤立互不相干。”

第二组:

①韩非:“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②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第三组:

①黑格尔:“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是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

②杜林:“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通过对这三组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的比较,可以概括归纳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既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如荀况)、发展的(如韩非)、矛盾的(如黑格尔)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郭象)、静止的(董仲舒)、片面的(如杜林)观点看问题。

  通过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比较,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比较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性、科学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性和片面性,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相关文章

  •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简明扼要)
  •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第一.两种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基础是私有制,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少数人致富.社会主义的基础 ...查看


  •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1
  •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q ...查看


  • 浅析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区别
  • 浅析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区别 [摘要]: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机能主义和构造主义心理学是两个重要的流派.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这两大学派的争论一直延续了很久,他们在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的问题和身心关系等方面也各 ...查看


  • 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 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做出了设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实行按需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社会成员的 ...查看


  •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区别和联系
  •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社会主义改革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开始的, ...查看


  • 浅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 浅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摘要:辛亥革命后,民国陷入到袁世凯专政以及其后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孙中山高举捍卫民国的旗帜,同封建军阀展开了长达6年的斗争.在一次次的失败和奋起抗争过程中,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孙中山认识到真正的革 ...查看


  •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
  • 作者:侯才 学习时报 2008年09期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构想,是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将其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用待言,在基本原理.根本宗旨.价值取向乃至实现 ...查看


  •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爱弱势群体,更加善待平民百姓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 ...查看


  • 论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区别
  • 论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区别 摘要:1971年,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写出了<正义论>,这本书的出版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又现生机,它标志着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是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发展的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