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章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冬天,北方海域的鱼类游到南方流域,这是对哪一环境因素的适应?( )

A. 昼夜的周期性变化 B. 季节的周期性变化 C. 阳光 D. 引力

2、荷花适于生活在水底泥沼中,而不能在旱地中生活,对此起主要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阳光 D. 土壤

3、(2010. 温州)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其主要原因与下列哪一物质有关( )

A .水 B .氧气 C .生长素 D .二氧化碳

4、某中学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猜猜看,这种情况下根、茎生长的方向会是( )

A .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 .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 .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5、(2011·孝感)下列各组疾病中,全部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一组是( )

A .呆小症、侏儒症 B.夜盲症、白化病

C .脚廯、糖尿病 D.冠心病、佝偻病

6、(2011·南通)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反射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7、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 )

A 、捕蝇草捕捉昆虫并消化获取营养 B 、受伤流血后,血液凝固

C 、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马上闭上眼睛 D 、草履虫逃避浓盐水的刺激

8、(2011·泰安)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 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

9、(2011·十堰)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 )

A.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B.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C.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10、(2011·十堰)某成年男子醉酒驾车把自己撞成“植物人”,他只能靠输液生存,有心跳、呼吸、血压但没有意识,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这说明他至少哪部分神经中枢没撞坏( )

A.大脑 B.小脑 C. 脑干 D.脊髓

11、(2011·枣庄)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 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

12、(2011·威海)下列哪种反射仅仅由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

A .手不小心碰到火立即缩回 B.下课铃一响就冲出教室

C .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D.听人说到酸梅分泌唾液

13、某成年人因车祸胸部处的脊髓受伤,出现小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 ( )

A 、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受伤

B 、大脑皮层上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受伤

C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受损伤

D 、脊髓中传导束受损伤,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14、(2011·贺州)一小孩玩耍时,不小心手碰到玫瑰的刺,马上缩回来。下列哪一项结构与此反射无关( ) ..

A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B.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C .感受器 D.传出神经

15、(2010·台州) 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A .内脏B 超 B .心电图检查

C .膝跳反射检查 D .血常规化验

16、(2011·汕头)右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

若③处损伤,则导致( )

A .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 .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17、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

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 ( )

A 、甲处在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B 、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 、甲处在运动状态,乙是安静状态 D 、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18、美国一科学家为了深入了解蜜蜂的行为,做了一个实验。他将许多白色方块木在草地上放成一长列,然后在第1、2、4、8、16„„方木块上放上糖,当这名科学家放完第16块木块,来到第32块木块时,蜜蜂们早就在那儿守候,受到刺激的科学家跑到第64块处一看,发现那里也有蜜蜂在等候。蜜蜂这一“智慧”的行为是( )

A. 先天性行为 B. 本能 C. 学习行为 D. 随机行为

19、(2011·临沂)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B .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 .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D .食用加碘食盐,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20、(2011·巢湖)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 .望梅止渴

21、(2011·菏泽)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有东西在眼前晃动时眨眼 B.人在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

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 .看到小说中感人处时流泪

22、(2010. 宁波)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 .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23、(2011·德州)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见右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 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 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剌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24、实验表明:大多数鲤科鱼(如鲫鱼)的肚皮中都含告警外激素,

鱼群对这种激素很敏感,.....

0.01mm 2鱼皮中所含的告警外激素就.....

可以引起整个鱼群的逃离。现选一长

方形鱼缸,鱼缸两端用细铁丝网隔出

A 、B 两小室,使水流可以自由通过(如

图)。将数条小鲫鱼放入鱼缸中央大室,

然后将一尾小鲫鱼去掉几片鳞片(即释放出这种激素),轻轻放入A 端小室,同时在B 端放入一尾正常的小鲫鱼,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大室鲫鱼逃向A 端 B. 大室鲫鱼逃向B 端

C. 大室鲫鱼无异常反应 D. 无法确定

25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 由①、①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

C. 由②、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 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6、用植物的感应性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捕蝇草捕昆虫:向触 (对触碰作出的反应)

(2)植物的向地性生长:向地性 (对地球吸引作出的反应)

27、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通过 血液循环 运送到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28、(2011·南通)右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细胞体___和____突起____两部分。

(2)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__兴奋___,并且把___兴奋____传导到其他

的神经元。 (3)多数神经纤维是由[①] ___树突____和[③]___ 轴突___以及外面套着

的髓鞘共同组成的。

29、(2010·湘潭) 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① ]__ 传入神经___能将神经冲动由外周传到神经中

枢,由图中的[ ③ ]___ 效应器___对刺激作出反应。

(2)组成脊髓的基本单位是__神经细胞(神经元) __。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反射___,人体生命活动除受神经调节

外,还受__激素(体液

)

__调节。

30、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内脏;而在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与

肌肉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皮肤 散发出去的,而在炎炎夏日,气温超过体表温度时, 汗液蒸发 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31、排尿的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可以控制一些大脑皮层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 。

32、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丁和医学院学生拜斯特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给几只狗做了结扎胰导管的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7月30日午夜,他们

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液中葡萄糖消失。请分析:

(1)结扎胰导管阻塞了血流,使 胰岛素 不能正常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含量

失常,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排出;

(2)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证明抽提液具有 降低 (填“提高”

或“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班丁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 胰岛素有调节血糖浓度 的功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33、(2010·台州)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

较强的适应能力,下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

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

驼是通过___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___的方式来适应

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脑干

___(填“大脑”或“脑干”) 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

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34、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 、B 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 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 、B 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_______。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 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背光侧多而向光侧少 。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

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 所示,当图C 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______直立生长_____。

(4)若将A 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 ,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__向上弯曲生长(或背地生长) ___,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___感应性___。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35、(2010.衢州)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 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子叶

36、(2011.衢州)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

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

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根数量 生长素

浓度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

0 0 0 1 2 0 0 1 5 1 2 5 6 6 11 13 16 0 0 1 1 实验日期 5月26日 5月31日 6月5日 6月10日

⑴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起对照作用 ;

⑵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2×10-5g /L

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不利于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

根;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

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不正确 ,理由是 因为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

素进行实验 。

37、(2010.宁波)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

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

点A ,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 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 (3)结论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

38、有一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试验: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每隔30分钟检测该动物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制血糖浓度随食用葡萄糖后时间变化的曲线。

答案略

(2)食用葡萄糖30分钟以后,血液中血糖浓度即开始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 胰岛素

分泌增加使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在肝脏或肌肉中。

39、(2010.绍兴)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控制能力下降、情绪激动等(合理即可) __。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 :

A. 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 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

(1)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设置对照组(对照作用) 等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下降________。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章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冬天,北方海域的鱼类游到南方流域,这是对哪一环境因素的适应?( )

A. 昼夜的周期性变化 B. 季节的周期性变化 C. 阳光 D. 引力

2、荷花适于生活在水底泥沼中,而不能在旱地中生活,对此起主要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阳光 D. 土壤

3、(2010. 温州)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其主要原因与下列哪一物质有关( )

A .水 B .氧气 C .生长素 D .二氧化碳

4、某中学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在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猜猜看,这种情况下根、茎生长的方向会是( )

A .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 .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C .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

5、(2011·孝感)下列各组疾病中,全部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一组是( )

A .呆小症、侏儒症 B.夜盲症、白化病

C .脚廯、糖尿病 D.冠心病、佝偻病

6、(2011·南通)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反射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7、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 )

A 、捕蝇草捕捉昆虫并消化获取营养 B 、受伤流血后,血液凝固

C 、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马上闭上眼睛 D 、草履虫逃避浓盐水的刺激

8、(2011·泰安)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 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

9、(2011·十堰)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 )

A.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B.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C.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10、(2011·十堰)某成年男子醉酒驾车把自己撞成“植物人”,他只能靠输液生存,有心跳、呼吸、血压但没有意识,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这说明他至少哪部分神经中枢没撞坏( )

A.大脑 B.小脑 C. 脑干 D.脊髓

11、(2011·枣庄)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 大脑 B.脊髓 C.小脑 D.脑干

12、(2011·威海)下列哪种反射仅仅由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

A .手不小心碰到火立即缩回 B.下课铃一响就冲出教室

C .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D.听人说到酸梅分泌唾液

13、某成年人因车祸胸部处的脊髓受伤,出现小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 ( )

A 、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受伤

B 、大脑皮层上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受伤

C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受损伤

D 、脊髓中传导束受损伤,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14、(2011·贺州)一小孩玩耍时,不小心手碰到玫瑰的刺,马上缩回来。下列哪一项结构与此反射无关( ) ..

A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B.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C .感受器 D.传出神经

15、(2010·台州) 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A .内脏B 超 B .心电图检查

C .膝跳反射检查 D .血常规化验

16、(2011·汕头)右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

若③处损伤,则导致( )

A .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 .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17、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

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 ( )

A 、甲处在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B 、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 、甲处在运动状态,乙是安静状态 D 、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18、美国一科学家为了深入了解蜜蜂的行为,做了一个实验。他将许多白色方块木在草地上放成一长列,然后在第1、2、4、8、16„„方木块上放上糖,当这名科学家放完第16块木块,来到第32块木块时,蜜蜂们早就在那儿守候,受到刺激的科学家跑到第64块处一看,发现那里也有蜜蜂在等候。蜜蜂这一“智慧”的行为是( )

A. 先天性行为 B. 本能 C. 学习行为 D. 随机行为

19、(2011·临沂)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B .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 .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D .食用加碘食盐,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20、(2011·巢湖)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 .望梅止渴

21、(2011·菏泽)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有东西在眼前晃动时眨眼 B.人在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

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 .看到小说中感人处时流泪

22、(2010. 宁波)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 .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23、(2011·德州)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见右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 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 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剌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24、实验表明:大多数鲤科鱼(如鲫鱼)的肚皮中都含告警外激素,

鱼群对这种激素很敏感,.....

0.01mm 2鱼皮中所含的告警外激素就.....

可以引起整个鱼群的逃离。现选一长

方形鱼缸,鱼缸两端用细铁丝网隔出

A 、B 两小室,使水流可以自由通过(如

图)。将数条小鲫鱼放入鱼缸中央大室,

然后将一尾小鲫鱼去掉几片鳞片(即释放出这种激素),轻轻放入A 端小室,同时在B 端放入一尾正常的小鲫鱼,即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大室鲫鱼逃向A 端 B. 大室鲫鱼逃向B 端

C. 大室鲫鱼无异常反应 D. 无法确定

25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 由①、①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

C. 由②、③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 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6、用植物的感应性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捕蝇草捕昆虫:向触 (对触碰作出的反应)

(2)植物的向地性生长:向地性 (对地球吸引作出的反应)

27、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通过 血液循环 运送到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28、(2011·南通)右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细胞体___和____突起____两部分。

(2)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__兴奋___,并且把___兴奋____传导到其他

的神经元。 (3)多数神经纤维是由[①] ___树突____和[③]___ 轴突___以及外面套着

的髓鞘共同组成的。

29、(2010·湘潭) 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① ]__ 传入神经___能将神经冲动由外周传到神经中

枢,由图中的[ ③ ]___ 效应器___对刺激作出反应。

(2)组成脊髓的基本单位是__神经细胞(神经元) __。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反射___,人体生命活动除受神经调节

外,还受__激素(体液

)

__调节。

30、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内脏;而在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与

肌肉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皮肤 散发出去的,而在炎炎夏日,气温超过体表温度时, 汗液蒸发 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31、排尿的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可以控制一些大脑皮层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 。

32、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丁和医学院学生拜斯特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给几只狗做了结扎胰导管的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7月30日午夜,他们

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液中葡萄糖消失。请分析:

(1)结扎胰导管阻塞了血流,使 胰岛素 不能正常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含量

失常,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排出;

(2)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证明抽提液具有 降低 (填“提高”

或“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班丁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 胰岛素有调节血糖浓度 的功能,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33、(2010·台州)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

较强的适应能力,下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

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

驼是通过___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___的方式来适应

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脑干

___(填“大脑”或“脑干”) 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

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34、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 、B 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 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 、B 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_______。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 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背光侧多而向光侧少 。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也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

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 所示,当图C 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______直立生长_____。

(4)若将A 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 ,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__向上弯曲生长(或背地生长) ___,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___感应性___。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35、(2010.衢州)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 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子叶

36、(2011.衢州)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

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

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根数量 生长素

浓度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

0 0 0 1 2 0 0 1 5 1 2 5 6 6 11 13 16 0 0 1 1 实验日期 5月26日 5月31日 6月5日 6月10日

⑴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起对照作用 ;

⑵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2×10-5g /L

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不利于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

根;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

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不正确 ,理由是 因为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

素进行实验 。

37、(2010.宁波)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

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

点A ,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 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 (3)结论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

38、有一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试验: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每隔30分钟检测该动物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制血糖浓度随食用葡萄糖后时间变化的曲线。

答案略

(2)食用葡萄糖30分钟以后,血液中血糖浓度即开始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 胰岛素

分泌增加使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在肝脏或肌肉中。

39、(2010.绍兴)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控制能力下降、情绪激动等(合理即可) __。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 :

A. 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 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

(1)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设置对照组(对照作用) 等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下降________。


相关文章

  • 八年级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
  • 一.教学目标 掌握植物的激素调节,理解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以及二者协调作用 二.知识要点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 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向性运动: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 向化性 .向触性.向热性等. ...查看


  • 2011届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 2011 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大纲版) 2011 届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大纲版) 第一阶段总复习,即第一遍总复习,要以基础知识为本,重点放在课本上,这一阶段 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做过偏过难的习题.因为十几年来,许多教师在总结高考时,都得出高 ...查看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设计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 董长永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 董长永 一.教材分析 (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查看


  • 高中生物必修三说课稿
  • 必修三 一 1 人体的稳态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叫.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是苏教版高 ...查看


  • 高二生物知识点上册
  • 本文由甘有瑞贡献 rt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高二生物知识点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查看


  • 高中生物目录
  •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三 ...查看


  • 生命科学答案
  • 第一部分 练习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人体是怎样构成的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A代表 树突 :B代表 细胞体 :C代表 轴突 .神经细胞的功能主要是 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传递信息 . 2.胃壁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是 ...查看


  •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供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安全评估方向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普通生物学是高等生物类专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系统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反映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 ...查看


  • 生物必修三
  • 第一单元: 1.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三个方面: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4.人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PH 约为7.35~7.45.人体细胞外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