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摘 要: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美术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也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与发展。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坚定的职业信念、过硬的教学技能,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综合素质 时代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教育的基本保证。”2007年8月,在全国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2009年9月10日,在庆祝第25个教师节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讲话中也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给美术教育及美术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及经验总结,我认为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热爱和献身于美术教育事业,是美术教师职业素养的思想基础,也是美术教师能否教好书、育好人的基本前提。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书育人工作。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审美――美术文化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教书又育人。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及师德的重要标志与反映。教书育人具体体现在热爱教育对象上,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健康,以架起感情交流的桥梁,通过爱的暖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和各方面的关心,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既爱护学生,关心其成长,鼓励其进步,又严格要求,公正无私。要像父母兄长一样对待学生,倾注最大的热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等相处,互相尊重。要有甘为“蜡烛”、“人梯”的精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超越自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注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给学生起表率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二、要有扎实的智能结构知识

  美术教师扎实的智能结构主要反映在知识构成、教育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三个方面。

  1.知识构成

  美术教师要有比较渊博的综合知识,有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扎实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十分透彻地掌握所教的学科内容,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并能从中提取精华部分传授给学生。具体地说,一是要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包括美术基础史论知识、绘画技能知识、艺术设计技能知识等;二是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音乐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三是要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审美教育学知识,尤其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美术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面的知识等。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备好课、上好课,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谦虚好学,自觉奋发,博学多才。

  2.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独立备课的能力。美术教师要能独立地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安排教学步骤,选择科学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熟练地写出完整切实可行的教案。

  (2)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组织课堂教学和上好美术课的教学能力,要善于创造课堂气氛和创造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能根据课堂实情调控课堂教学。

  (3)要有课外教学与活动教学的能力。课外活动教学是学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美术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要开展好以美育为主和培养美术特长生的教学,积极指导群众性的美术活动和开展小组美术教学活动等。

  3.艺术创造力

  审美与艺术创造力是美术教师智能结构的核心部分和最高层次,它综合体现了美术教师的基本能力。美术教师的艺术创造力,具体体现在富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见解,要有新的发现与建树,积极钻研新的绘画方法,大胆创新,勇于表现,不断总结,努力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潘天寿说过,“艺术要有独创,要有风格,否则就没有生命……”美术教师的艺术创造力正是如此。

  三、要建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美术教师应具备新型的教学理念。

  一是建立新型的教学观。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结合,并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能再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师生积极互动、互相配合、平等和睦、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究的关系,以实现教与学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二是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取向,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正确的学生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应关注“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人生发展的动力。通过美术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形成一定的艺术创新能力,正是美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也应该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教师应该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和意愿,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在的进步,而且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只要教师树立信心,正确引导,因人施教,倾注关怀,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就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教学效果。

  三是建立新型的教材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材观开始呈现出新的转向――教材的“范例性”,即把教材既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构建人格意义的一种范例,又看作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的“中介”。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桥梁”,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树立新型的教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教材课程资源,通过教材这个中介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与对话,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进行知识构建活动。

  四是建立新型的学习观。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这种变革使美术教学从传授知识、尊重知识到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从维持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重大转变。要建立新型的学习观,教师的教学观首先要转变,有了新型的教学观才会建立新型的学习观。我们知道学习方式一般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接受,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及兴趣与热情。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美术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学习观,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美术教学是一门科学,对广大美术教师来说,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所指出的:“当前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总结、推广先进地区、学校和艺术教师的管理、教学经验;加强对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发展理论。”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对教学经验进行理论升华,是美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小学生美术教师基本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教师再也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教书匠”,而应当逐渐树立“研究型”的美术教师的主体形象。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实践与理论进行不断的总结和研究,努力提高美术科研理论水平,要深刻认识到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美术教师要形成一种教学和科研不分家的思想,积极站在美术教学科研的高度,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科研水平。加强美术教学科研水平既是现代美术教育对我们美术教师新的要求,又是现代美术教师必须执着努力的方向。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很多,上面只概括地论述了几个方面。盖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达人也,即要培养学生进步,掌握知识,教师也要先进步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现代美术教学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中学美术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2]任祯萍.诌议新课程下的艺术教师[N].艺教导报2005-4-30第7版课程.教学.

  [3]李军光.也谈美术教师素质[N].艺教导报2005-6-30第2版艺教在线.

  [4]黄庆华.浅谈美术教师的素养[N].美术报2006-11-4第17版美育.

  [5]王杨.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N].伊犁日报, 2009-9-10.第5版.国内新闻.

  摘 要: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美术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也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与发展。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坚定的职业信念、过硬的教学技能,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综合素质 时代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教育的基本保证。”2007年8月,在全国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2009年9月10日,在庆祝第25个教师节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讲话中也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给美术教育及美术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及经验总结,我认为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热爱和献身于美术教育事业,是美术教师职业素养的思想基础,也是美术教师能否教好书、育好人的基本前提。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书育人工作。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审美――美术文化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教书又育人。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及师德的重要标志与反映。教书育人具体体现在热爱教育对象上,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健康,以架起感情交流的桥梁,通过爱的暖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和各方面的关心,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既爱护学生,关心其成长,鼓励其进步,又严格要求,公正无私。要像父母兄长一样对待学生,倾注最大的热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等相处,互相尊重。要有甘为“蜡烛”、“人梯”的精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超越自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注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给学生起表率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二、要有扎实的智能结构知识

  美术教师扎实的智能结构主要反映在知识构成、教育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三个方面。

  1.知识构成

  美术教师要有比较渊博的综合知识,有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扎实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十分透彻地掌握所教的学科内容,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并能从中提取精华部分传授给学生。具体地说,一是要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包括美术基础史论知识、绘画技能知识、艺术设计技能知识等;二是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音乐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三是要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审美教育学知识,尤其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美术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面的知识等。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备好课、上好课,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谦虚好学,自觉奋发,博学多才。

  2.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独立备课的能力。美术教师要能独立地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安排教学步骤,选择科学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熟练地写出完整切实可行的教案。

  (2)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组织课堂教学和上好美术课的教学能力,要善于创造课堂气氛和创造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能根据课堂实情调控课堂教学。

  (3)要有课外教学与活动教学的能力。课外活动教学是学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美术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要开展好以美育为主和培养美术特长生的教学,积极指导群众性的美术活动和开展小组美术教学活动等。

  3.艺术创造力

  审美与艺术创造力是美术教师智能结构的核心部分和最高层次,它综合体现了美术教师的基本能力。美术教师的艺术创造力,具体体现在富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见解,要有新的发现与建树,积极钻研新的绘画方法,大胆创新,勇于表现,不断总结,努力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潘天寿说过,“艺术要有独创,要有风格,否则就没有生命……”美术教师的艺术创造力正是如此。

  三、要建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美术教师应具备新型的教学理念。

  一是建立新型的教学观。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结合,并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能再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师生积极互动、互相配合、平等和睦、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究的关系,以实现教与学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二是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取向,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正确的学生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应关注“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人生发展的动力。通过美术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形成一定的艺术创新能力,正是美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也应该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教师应该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和意愿,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在的进步,而且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只要教师树立信心,正确引导,因人施教,倾注关怀,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就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教学效果。

  三是建立新型的教材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材观开始呈现出新的转向――教材的“范例性”,即把教材既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构建人格意义的一种范例,又看作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的“中介”。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桥梁”,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树立新型的教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教材课程资源,通过教材这个中介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与对话,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进行知识构建活动。

  四是建立新型的学习观。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这种变革使美术教学从传授知识、尊重知识到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从维持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重大转变。要建立新型的学习观,教师的教学观首先要转变,有了新型的教学观才会建立新型的学习观。我们知道学习方式一般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接受,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及兴趣与热情。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美术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学习观,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美术教学是一门科学,对广大美术教师来说,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所指出的:“当前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总结、推广先进地区、学校和艺术教师的管理、教学经验;加强对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发展理论。”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对教学经验进行理论升华,是美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小学生美术教师基本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教师再也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教书匠”,而应当逐渐树立“研究型”的美术教师的主体形象。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实践与理论进行不断的总结和研究,努力提高美术科研理论水平,要深刻认识到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美术教师要形成一种教学和科研不分家的思想,积极站在美术教学科研的高度,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科研水平。加强美术教学科研水平既是现代美术教育对我们美术教师新的要求,又是现代美术教师必须执着努力的方向。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很多,上面只概括地论述了几个方面。盖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达人也,即要培养学生进步,掌握知识,教师也要先进步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现代美术教学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中学美术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2]任祯萍.诌议新课程下的艺术教师[N].艺教导报2005-4-30第7版课程.教学.

  [3]李军光.也谈美术教师素质[N].艺教导报2005-6-30第2版艺教在线.

  [4]黄庆华.浅谈美术教师的素养[N].美术报2006-11-4第17版美育.

  [5]王杨.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N].伊犁日报, 2009-9-10.第5版.国内新闻.


相关文章

  • 教育中美育的功能
  • 教育中美育的功能 齐兴 美术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不是单一性的绘画技能训练,而是通过美术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及自我发展能力等非技能性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美术教育 人才培养 审美意识 社会需求,大胆尝试.平时营造宽松.和谐.民 ...查看


  •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 ...查看


  • 访李政道博士,教案
  • 篇一:访李政道博士教案 <访李政道博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物访谈的特点及技巧: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把握全文信息,准确理解访谈核心:研究重点语句,理解访谈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 ...查看


  • 中美研究生入学制度比较
  • 社科论坛 中美研究生入学制度比较 肖瑶 (上海理工大学) 摘要:中美研究生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文章对中美研究生 教育入学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在符合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借鉴美国教育的 成功之处,希望为今后的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提供更为科学 ...查看


  • 外国教育研究中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比较研究
  • 中美两国高中数学课程中统计和概率内容标准与教学的比较 郭 民 (东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 现代社会正走向信息化,,为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中美两国都出台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于高中阶段统计和概率 ...查看


  • 21世纪教师该具有什么专业素质
  •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对教师发展进行过系统研究的北师大发展心理所所长申继亮的感受是,这既是实践性课题,同时也是大的理论课题.儿童创造性的培养主要在于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的人格,环境主要是由教师来创设的,人格的培 ...查看


  • 现代教育思想五套试题
  • <现代教育思想>试卷五套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教专业现代教育思想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 1.尊重学生 主体 的地位,重视学生 自我 ...查看


  • 小学数学课程介绍
  • 2011年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培训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师为培训对象.课程从我省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现状 需求出发,结合新课程全面推行的具体情况,坚持按需施教,学.研.用相结合,突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水平这一培训重点,增 ...查看


  • 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11
  •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