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我们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高校档案管理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的标志因此,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环节。本研究首先介绍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以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档案 信息化 路径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对于硬件设施主要是提供用于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以及存储设备,工作主要内容是做好计算机以及电子文件存储设备的安全维护与数据备份管理、对于软件设施,则主要是选择操作容易、维护简便以及具有查询功能的管理软件。通过充分、全面的软硬件设施,确保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料

  高校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主要是按照规范、标准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对各种电子文件资源进行整理,可以在档案管理信息部门设置中心系统,作为收发、存储以及整理电子文件的中转站,提高信息的收集以及保管工作的效率。

  (三)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

  由于部分高校档案信息资料属于具有一定密级的资料,因此对于这些资料,既要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可靠、完整,同时也要确保电子档案数据库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对这些电子档案进行访问使用必须经过相应的授权后方可执行。

  二、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日臻广泛,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但综观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利用现状,一系列问题的暴露也说明了研究和探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管理意识淡薄

  受技术、设备等条件制约,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化,在较长的一段时问内,档案工作将处于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的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也大多延续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传统思想观念中,工作人员往往认为各类红头文件以及具有实体载体的文件资料值得保存,将电子档案管理置于无关紧要的地位,从而忽视了对电子档案的收集管理,致使大量重要的档案、工作经验以及财务数据资料等流失。在淡薄管理的意识卜,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手段,档案信息化管理兴起时问较短,在高校中的普及还不广泛,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使得高校很难做到对其特性的完全了解和精准把握,对于管理和利用中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无法解决,从而直接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制度体系建设,造成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利用制度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信息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制度,使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难以与各职能部门有效衔接和协调,制约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三)归档程序不规范

  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大多还停留在由纸质文件发文而产生的各类电子文件,做法上通常是对其进行简单分类处理,抑或是将计算机上的文件存储到光盘上了事。专门化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高校尚未引入,正规化的电子文件规范程序极其缺乏。与此同时,电子文件鉴定环节的缺失也使得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散落在各部门,一旦需要则很难再次寻找和收集,从而贻误了正常使用,给高校的长远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电子档案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态势,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优化档案管理环节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逐一破解,推动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各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与日俱增。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电子档案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电子文件可以实现快速复制和广泛传阅,其便捷性是纸质档案所难以企及的。

  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这一新兴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管理和利用制度,通过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其业务水平等途径,实现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此同时,要在经费方面予以保障,完善硬件设施,加大对人员培训的投入,以此推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和有序化。

  (二)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规范管理和科学利用的前提。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不完善的种种弊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国家制定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以及《CAD电子文件光盘存贮、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等规范性的文件,并结合高校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的工作流程,以及详尽的电子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制度,对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各环节实行严格的约束和监督,确保有价值的电子档案能得到及时的收集和有效保存,避免重要文件的散落而给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樊伟.浅谈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华章,2014,(1).

  [2]路长兰,泰山学院.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126-126.

  [3]沈静.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及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4).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我们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高校档案管理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的标志因此,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环节。本研究首先介绍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当前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以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档案 信息化 路径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对于硬件设施主要是提供用于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以及存储设备,工作主要内容是做好计算机以及电子文件存储设备的安全维护与数据备份管理、对于软件设施,则主要是选择操作容易、维护简便以及具有查询功能的管理软件。通过充分、全面的软硬件设施,确保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料

  高校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主要是按照规范、标准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对各种电子文件资源进行整理,可以在档案管理信息部门设置中心系统,作为收发、存储以及整理电子文件的中转站,提高信息的收集以及保管工作的效率。

  (三)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

  由于部分高校档案信息资料属于具有一定密级的资料,因此对于这些资料,既要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可靠、完整,同时也要确保电子档案数据库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对这些电子档案进行访问使用必须经过相应的授权后方可执行。

  二、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日臻广泛,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但综观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利用现状,一系列问题的暴露也说明了研究和探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管理意识淡薄

  受技术、设备等条件制约,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化,在较长的一段时问内,档案工作将处于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的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也大多延续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传统思想观念中,工作人员往往认为各类红头文件以及具有实体载体的文件资料值得保存,将电子档案管理置于无关紧要的地位,从而忽视了对电子档案的收集管理,致使大量重要的档案、工作经验以及财务数据资料等流失。在淡薄管理的意识卜,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手段,档案信息化管理兴起时问较短,在高校中的普及还不广泛,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使得高校很难做到对其特性的完全了解和精准把握,对于管理和利用中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无法解决,从而直接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制度体系建设,造成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利用制度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信息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制度,使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难以与各职能部门有效衔接和协调,制约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三)归档程序不规范

  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大多还停留在由纸质文件发文而产生的各类电子文件,做法上通常是对其进行简单分类处理,抑或是将计算机上的文件存储到光盘上了事。专门化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高校尚未引入,正规化的电子文件规范程序极其缺乏。与此同时,电子文件鉴定环节的缺失也使得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散落在各部门,一旦需要则很难再次寻找和收集,从而贻误了正常使用,给高校的长远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电子档案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态势,对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优化档案管理环节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上述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逐一破解,推动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各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与日俱增。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电子档案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电子文件可以实现快速复制和广泛传阅,其便捷性是纸质档案所难以企及的。

  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这一新兴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管理和利用制度,通过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其业务水平等途径,实现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此同时,要在经费方面予以保障,完善硬件设施,加大对人员培训的投入,以此推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和有序化。

  (二)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规范管理和科学利用的前提。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不完善的种种弊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国家制定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以及《CAD电子文件光盘存贮、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等规范性的文件,并结合高校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的工作流程,以及详尽的电子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制度,对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各环节实行严格的约束和监督,确保有价值的电子档案能得到及时的收集和有效保存,避免重要文件的散落而给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樊伟.浅谈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华章,2014,(1).

  [2]路长兰,泰山学院.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126-126.

  [3]沈静.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及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相关文章

  •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EXCHANGE 交流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闭线林 [摘 要]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高等教育.档案发展和高校管理发展的需要,其功能和作用多种多样,但是在人才 队伍建设.思想观念认识.管理协调机制与制度.安全真实.硬件设 ...查看


  • 认真贯彻[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开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
  • 摘 要: 在认真学习领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作者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以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馆的 ...查看


  • 知识创新与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
  • 一.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 1. 档案人员仍然存在"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的思想,存在着"等.靠.要".安于现状.不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旧观念,以及"闭架借阅".&q ...查看


  • 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摘要]高校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信息化程度的深度和广度是越来越大,这给当今的高校档案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作者认为各单位.各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改变 ...查看


  •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 兰台论坛 公共档案馆□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刘晓蓓 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系陈耀根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公共档案馆建设目标是满足公众求知.休闲需求,最终达到树立档案馆全新形象的目的,并且分别从法公共档案馆 目标 途径 大众的利用率明显较高,比如家族史. ...查看


  • 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附件: 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四川省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四川省实施办 ...查看


  • 基于高校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审计_张鹏
  • 校园网络安全 基于高校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审计 ◆张 鹏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 211815) 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从而更加科学的管理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则必须通过审计的方式进行评价,本文在分析高校档案管理系统架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管理档 ...查看


  • 对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 <经济师>2016年第1期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摘要: 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院校合并.校园规模扩张.设施更新.人数增多,随之而来的经济活动复杂繁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财务档案正是记录和反映这些经济活动.财 ...查看


  •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机制
  •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机制 作者:牛芙蓉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03期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高校党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问题不断显露.本文就大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