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_上善若水_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2015年5月

UniversityEducation

UniversityMay Education,

2015

论老子“上善若水”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林明彦

(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

芒市678400)

[摘要]老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其著述《道德经》是极具特色的一部说理文著作。历年来,《道德经》的代表篇目都被选入一般高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因此有必要对老子的重要观点进行探论。“上善若水”是老子从经验世界出发,结合形而上的“道”的哲学理念所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念。结合水的作用与地位、道的特征以及老子理想中悟道与得道的人生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上善若水”这一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子上善若水内涵[中图分类号]B223.1

现代意义

[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5-0087-02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言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

[1]

充分挖掘古从这个角度说,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

里的“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其内在的因素来决定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过程,而不必依靠外在的其他因素。简言之,“自然”强调的是事物顺其本性的自由发展。“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发展而不人为地强加改变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不必要的行为,甚至是故意妄为的意思。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意识,其目的在于消解外部因素的束缚,希望排除来自外部因素的阻碍,主张任何事物都应当顺应它自身的本性去运动和发展。

2.虚静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的根源是处于虚静状态的。虚静并不等于虚无,“虚”字还含有创造性的因素。“静”是针对“欲”而提出来的。“欲”是指人心智作用之下所带来的机巧,也就是说,“无欲”并不是要消解自然的欲望,而是要消解人心智作用之下的机巧。面对人世的纷争,老子提出了这一主张,目的是希望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要能够保持虚静的状态。

3.柔弱

老子认为“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但其所蕴藏的力量却是永无止境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说“道”表现出连绵不绝的永恒存在的状态,并且其作用也是永无止境的。老子还比较明确地说,“弱者道之用”,即“道”的作用是柔弱的。质言之,“道”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体现出柔弱的特点。所以,老子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针对人争强好胜的特点,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其目的是希望人有谦虚和宽容的品质。

(二)弘道的人生

老子所建构的哲学系统是围绕“道”而展开的。这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从宇宙自然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人生,无疑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升华到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说,老子的“道”论,实质上是人内在生命的真实表达。形而上的“道”落实到形而下

代道家典籍中的思想与方法,可以为处于急剧变化之中的现代人提供行动指导,从而避免人生中的一些失误。

二、“水”的作用与地位(一)水的作用

老子通过对自然界的深刻体会,认识到水具有滋养天下万物的重要作用,即“水善利万物”。从自然界来看,水是最常见的一种物质,它既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又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不仅是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还是物质与能量交换循环系统的重要调节者。

(二)水的地位

老子又进一步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深入的考察,认识到水之所以具有滋养天下万物的重要作用,原来是与水“处众人之所恶”这种不计个人地位密切相关的。这与《老子·七章》中“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的实质是一致的。得

[2]

道的圣人能够效法天地的法则来立身处事,排除自我人为的私心,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这样,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也成就了个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子进一步赞扬水谦虚不争的优秀品格,“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表达的就是水是最接近“道”的精神的意思。

三、上善若水:悟道与得道的人生(一)道的特征1.自然无为

[2]

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14-11-19[收稿时间]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2Z115)。[作者简介]林明彦(1981-),男,云南宣威人,硕士,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民族文学。

87

的世界就是“善”,结合《老子·八章》的内容来看,“善”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谦卑的精神

老子从“道”的本体论出发,通过对水的独特品性的观察与感悟,认识到既然水具有“处众人之所恶”的谦卑精神,那么,生活于现实社会之中的人也应当具有相似的情怀。所以,老子认为人要“居善地”,要养成谦卑的精神品质。结合老子所处的特殊处境来看,老子生活在周

[3]

,这王室日渐衰弱的时期,并且作为一位“周守藏室史”

正如张首映所说的,“后现代软弱的颠覆论、无边怀疑

[6]

应该说,论、远离现实轮、生命颓废论、彻底否定论等”。

当前的这些论调都会给我们的社会、文化和人生带来极大的危害。面对西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弊端,季羡林深刻地指出,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注重分析,而

[7]

在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综合性的。

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学习老子本体论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用全面、整体的思维来把握世界。一方面,我们应当本着老子“与善仁”的真诚情怀,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应当“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积极主动地、全方位地建构自我、完善自我。

(三)达观的情怀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显突出,客观上要求我们要用科学合理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行动。老子达观的思想意识无疑是有助于我们化解当前的心理问题的。老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他认为人要善于“处无为之事”,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老子进一步明确地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天地虽然生养万物但却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的同时也不自恃己能,达到功成名就的状态也不自我夸耀。换言之,世间万物都有其发生运行的规律,总是处于一种运动变化的状态之中。那么,想要违背自然规律强硬地要求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的事物停滞于某种状态,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徒劳的。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子赞扬“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相应地,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如果我们能够顺应事物发不自私,不占有,那么我们展的本性去行事———不盲目,的内心世界就如行云流水、洒脱自如了。

[注

释]

无疑体现出谦卑的精神。

2.沉着、镇静的心态

从人的内在心态来说,老子强调人要保持沉着、镇静的心态。所以,他说“心善渊”。只有沉着、镇静的人,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与束缚,也才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人生。保持镇静的心态,才能减少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盲目冲动。“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

[4]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可存焉。”

见,人的盲目冲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进一步来说,现实中的人,往往在功名利禄的主导之下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随波逐流,忘记了原本真实的自我。

3.真诚的人际关系

老子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应当是真诚的。“与善仁”,就是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老子希望纷乱的现实社会能够重新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实质上是希望以原始社会中真诚、纯朴的人际关系来重建现实生活中混乱的人际关系。这是老子为现实社会中纷乱的人际关系所开出来的药方。

4.富有智慧的行动

老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现实人生,就必然要求人的行动要讲究方法和智慧。所以,老子提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观点,意思是人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善于有条有理,办事要善于发挥能力,行动要善于掌握时机。从老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种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的真知灼见。

四、“上善若水”的现代意义(一)诗意的栖居

毋庸置疑,随着农业文明的消失,我国当前的社会正朝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向推进。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注意保留城镇的原始风貌,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文化的根基;保护城镇的

[5]

从老子“居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

(第二卷)[M ].上海:复旦大[1]引自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

学出版社,2003.

[2]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修订版)[M ].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

[3]司马迁撰;韩兆琦,等评注.史记[M ].长沙:岳麓书社,

2004.

[4](清)王先谦,刘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5]赵畅.留住“乡愁”,不能千城一面[N ].人民日报,2014.[6]张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9.

[7]季羡林著.皓首学术随笔·季羡林卷[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的理念出发,在当前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征程中,我善地”

们也必然要栖居在我们的文化根基之中。比如,吴良镛根据“有机更新”的文化理念所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于1992年荣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可以说,这是中华诗意栖居理念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二)整体的思维

西方后现代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多元化和平面化的。

[责任编辑:覃侣冰]

88

2015年5月

UniversityEducation

UniversityMay Education,

2015

论老子“上善若水”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林明彦

(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

芒市678400)

[摘要]老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其著述《道德经》是极具特色的一部说理文著作。历年来,《道德经》的代表篇目都被选入一般高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因此有必要对老子的重要观点进行探论。“上善若水”是老子从经验世界出发,结合形而上的“道”的哲学理念所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念。结合水的作用与地位、道的特征以及老子理想中悟道与得道的人生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上善若水”这一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子上善若水内涵[中图分类号]B223.1

现代意义

[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5-0087-02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言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

[1]

充分挖掘古从这个角度说,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

里的“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其内在的因素来决定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过程,而不必依靠外在的其他因素。简言之,“自然”强调的是事物顺其本性的自由发展。“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发展而不人为地强加改变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不必要的行为,甚至是故意妄为的意思。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意识,其目的在于消解外部因素的束缚,希望排除来自外部因素的阻碍,主张任何事物都应当顺应它自身的本性去运动和发展。

2.虚静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的根源是处于虚静状态的。虚静并不等于虚无,“虚”字还含有创造性的因素。“静”是针对“欲”而提出来的。“欲”是指人心智作用之下所带来的机巧,也就是说,“无欲”并不是要消解自然的欲望,而是要消解人心智作用之下的机巧。面对人世的纷争,老子提出了这一主张,目的是希望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要能够保持虚静的状态。

3.柔弱

老子认为“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但其所蕴藏的力量却是永无止境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说“道”表现出连绵不绝的永恒存在的状态,并且其作用也是永无止境的。老子还比较明确地说,“弱者道之用”,即“道”的作用是柔弱的。质言之,“道”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体现出柔弱的特点。所以,老子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针对人争强好胜的特点,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其目的是希望人有谦虚和宽容的品质。

(二)弘道的人生

老子所建构的哲学系统是围绕“道”而展开的。这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从宇宙自然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人生,无疑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升华到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说,老子的“道”论,实质上是人内在生命的真实表达。形而上的“道”落实到形而下

代道家典籍中的思想与方法,可以为处于急剧变化之中的现代人提供行动指导,从而避免人生中的一些失误。

二、“水”的作用与地位(一)水的作用

老子通过对自然界的深刻体会,认识到水具有滋养天下万物的重要作用,即“水善利万物”。从自然界来看,水是最常见的一种物质,它既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又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不仅是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还是物质与能量交换循环系统的重要调节者。

(二)水的地位

老子又进一步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深入的考察,认识到水之所以具有滋养天下万物的重要作用,原来是与水“处众人之所恶”这种不计个人地位密切相关的。这与《老子·七章》中“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的实质是一致的。得

[2]

道的圣人能够效法天地的法则来立身处事,排除自我人为的私心,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这样,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也成就了个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子进一步赞扬水谦虚不争的优秀品格,“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表达的就是水是最接近“道”的精神的意思。

三、上善若水:悟道与得道的人生(一)道的特征1.自然无为

[2]

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14-11-19[收稿时间]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2Z115)。[作者简介]林明彦(1981-),男,云南宣威人,硕士,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民族文学。

87

的世界就是“善”,结合《老子·八章》的内容来看,“善”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谦卑的精神

老子从“道”的本体论出发,通过对水的独特品性的观察与感悟,认识到既然水具有“处众人之所恶”的谦卑精神,那么,生活于现实社会之中的人也应当具有相似的情怀。所以,老子认为人要“居善地”,要养成谦卑的精神品质。结合老子所处的特殊处境来看,老子生活在周

[3]

,这王室日渐衰弱的时期,并且作为一位“周守藏室史”

正如张首映所说的,“后现代软弱的颠覆论、无边怀疑

[6]

应该说,论、远离现实轮、生命颓废论、彻底否定论等”。

当前的这些论调都会给我们的社会、文化和人生带来极大的危害。面对西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弊端,季羡林深刻地指出,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注重分析,而

[7]

在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综合性的。

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学习老子本体论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用全面、整体的思维来把握世界。一方面,我们应当本着老子“与善仁”的真诚情怀,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应当“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积极主动地、全方位地建构自我、完善自我。

(三)达观的情怀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显突出,客观上要求我们要用科学合理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行动。老子达观的思想意识无疑是有助于我们化解当前的心理问题的。老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他认为人要善于“处无为之事”,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老子进一步明确地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天地虽然生养万物但却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的同时也不自恃己能,达到功成名就的状态也不自我夸耀。换言之,世间万物都有其发生运行的规律,总是处于一种运动变化的状态之中。那么,想要违背自然规律强硬地要求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的事物停滞于某种状态,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徒劳的。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子赞扬“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相应地,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如果我们能够顺应事物发不自私,不占有,那么我们展的本性去行事———不盲目,的内心世界就如行云流水、洒脱自如了。

[注

释]

无疑体现出谦卑的精神。

2.沉着、镇静的心态

从人的内在心态来说,老子强调人要保持沉着、镇静的心态。所以,他说“心善渊”。只有沉着、镇静的人,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与束缚,也才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人生。保持镇静的心态,才能减少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盲目冲动。“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

[4]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可存焉。”

见,人的盲目冲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进一步来说,现实中的人,往往在功名利禄的主导之下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随波逐流,忘记了原本真实的自我。

3.真诚的人际关系

老子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应当是真诚的。“与善仁”,就是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老子希望纷乱的现实社会能够重新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实质上是希望以原始社会中真诚、纯朴的人际关系来重建现实生活中混乱的人际关系。这是老子为现实社会中纷乱的人际关系所开出来的药方。

4.富有智慧的行动

老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现实人生,就必然要求人的行动要讲究方法和智慧。所以,老子提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观点,意思是人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善于有条有理,办事要善于发挥能力,行动要善于掌握时机。从老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种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的真知灼见。

四、“上善若水”的现代意义(一)诗意的栖居

毋庸置疑,随着农业文明的消失,我国当前的社会正朝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向推进。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注意保留城镇的原始风貌,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文化的根基;保护城镇的

[5]

从老子“居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

(第二卷)[M ].上海:复旦大[1]引自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

学出版社,2003.

[2]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修订版)[M ].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

[3]司马迁撰;韩兆琦,等评注.史记[M ].长沙:岳麓书社,

2004.

[4](清)王先谦,刘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5]赵畅.留住“乡愁”,不能千城一面[N ].人民日报,2014.[6]张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9.

[7]季羡林著.皓首学术随笔·季羡林卷[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的理念出发,在当前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征程中,我善地”

们也必然要栖居在我们的文化根基之中。比如,吴良镛根据“有机更新”的文化理念所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于1992年荣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可以说,这是中华诗意栖居理念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二)整体的思维

西方后现代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多元化和平面化的。

[责任编辑:覃侣冰]

88


相关文章

  •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
  •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论文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 学 生:钟海滨 学 号:[1**********] 专 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 级:2010.1 指导教师:杨晓宇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O 一二年十二月 摘 ...查看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道"对于天地万物的生化养育,虽然是一种创造制作的活动,却又纯粹是出于无目的无意图的自然而然 道没有什么目的,想花朵.树木,不经过人为的东西就可以浑然天成,改开花就开花,改结果就结果.告诉人们,人应该去除人为话的东西,想自然学习,自 ...查看


  •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共4个版本)
  • 道家思想的社会现实意义 版本一: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阐述着治家治国治天下的社会思想.日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丛生,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就把和谐发展看作执 ...查看


  • 中西文化对比教案
  • <中西文化对比>教学方案 (2008 -2009 学年二学期) 主讲教师姓名 薄存旭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对中西文化了解非常少,即使对于身处于其中 ...查看


  • 现代意义上的易学思考
  • http://bbs.mihongbin.com/ 连载:大易识阶   作者:米鸿宾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创造未来. <易?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学就是道 ...查看


  • 试论老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摘要]老子德育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尊道贵德"的德育精神:"无弃人"的德育原则:"不言之教"的德育方法:"抱朴归婴"的德育目标.其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体现在:&q ...查看


  • 爱因斯坦与老子科学发现方法论的相似与区别
  • 第21卷第10期 200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 V01.21.NO.10 Oct.,2005 5年 1 0月 文章编号:1000-8934(2005)10-0103-05 爱因斯坦与老子科学 ...查看


  •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我爱老子
  • 具体阐述编辑 一.为的语义 在汉语中,"为"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里就已经出现.一些现代学者曾根据它的象形构造,指出了它所具有的原初语义:"从爪从象,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罗振玉 ...查看


  •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道德经>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和谐"的主旨,主要包括人身心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