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双挂钩项目文章

XX区实施“挂钩”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中共XX市XX区委

XX区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以下简称“挂钩”项目),是全市第一个开工建设和全市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挂钩”项目,它包括何市镇、团结镇、和平乡与何市镇永丰村、蔡家村、胡家村、庙坝镇贾石村。该项目批准挂钩周转指标565.15亩;规划拆旧地块135个、整理复垦面积565.15亩,涉及搬迁农户663户、2115人;规划建设4个折旧安置农民集中居住区,总面积103.39亩;规划建设4个城镇建新区,总面积533.82亩。在实施中,XX区始终坚持“保护和增加耕地、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打造宜居新村”的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多方共建、配套一流、强化保障”的总体思路,采取“指标收益保障,小城镇建设支撑,政府投资配套,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着力启动并推进“挂钩”项目建设。

坚持高点定位,实施“科学规划工程”

坚持以高起点科学规划作为开展“挂钩”项目前提,从立项开始就立足高起点,将项目区创新性分为拆旧区、建新区、产业区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规划拆旧区域。坚持经济、社会、

生态和自愿的原则,经过充分调查摸底,选择“基层组织较强、群众意愿较高、整理潜力较大”的何市蔡家、胡家、永丰及庙坝贾石4个村135个地块作为拆旧区域,通过采取交纳拆旧保证金、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等形式,确保拆旧复垦土地能得到有效利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块地的拆旧工作,并完成复垦土地563.17亩,占目标任务的99.65%。科学规划建新区域。按照打造宜居、宜业新村的目标,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并通过村民代表会及相关专家论证,精心选择交通较便利、土地易集中、群众基础好的5个点位规划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做到公共服务“12有”与水、电、气、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全配套,并以川南民居风格高档次统一设计每个新建点位的户型、风貌、款式供农民选择。现已全面完成胡家、蔡家、贾石“传统农业型”、永丰“特色产业支撑型”、蔡家“场镇务工经商型”等8个农民新区主体工程建设,占地111.7亩,安置拆迁农户327户。科学规划产业区域。按照“股权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聚居点建设同农民生产、生活、就业相结合,在项目区重点布局以肉牛、水产、蔬菜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项目区肉牛、水产、蔬菜等特色产业覆盖农户1565户,覆盖率达71%。年收入可达□□万元,同比提高□□%。

坚持高效整合,实施“多方共建工程”

坚持以高效率投入作为“挂钩”项目关键,以“政府推

动,部门联动,群众主动,社会互动”为抓手,在资金筹措上打“组合拳”,全力整合各类资金,并采取专账专管、统筹调配,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和规范使用。注重部门联动,整合相关配套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土地整治规划、新农村规划、水利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进行全面整合的方式,将“何市、庙坝挂钩”试点项目涉及产业发展的投入与新农村示范片、水利设施、农村公路建设、农业产业项目等项目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目前,整个“挂钩”项目区域共整合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用于项目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配套完备率达85%。注重政府推动,加大财政补助投入。坚持资源集中、统筹发展的思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制定了“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建新的一整套补助政策,截至目前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个。通过集中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资源,将政府扶贫资金、水利建设资金、交通建设资金、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土地整理资金等相关资金全部交由“双挂钩”项目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使用,并由政府负责建新地块的规划设计、土石方、附属工程、绿化、亮化等投入。目前,整个“挂钩”项目区已完成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其中“挂钩”项目投入2829.83万元。注重群众主动,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思路,采取新村统规自建的方式,引导农民自主投入建房资金约4000万元。将挂钩项目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观光旅游相结合,为农户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着力开展农民集中建房

贷款政府贴息试点,政府贴息约90万元。

坚持高品建设,实施“一流配套工程”

坚持以高标准实施作为“挂钩”试点项目的核心,紧紧围绕“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打造宜居宜业新村”的目标,着力确保建新区、拆旧区建设标准和质量。高标准建设农民新居。按照点位设计、施工资质、四通一平、外观风貌“四统一”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切实在房屋质量、小区环境、小区管理、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下功夫。坚持建新区、拆旧区与基础设计建设“同步运行”的原则,通过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和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成立“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做到了“设计一流、建筑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质量一流、配套一流”。高标准整理拆旧地块。按照高标准,不浪费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农户委托施工企业、村民成立复垦耕地质量监督小组的形式,严格按照《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1011~1013-2000)的标准,统一复垦拆旧地块,耕作层的厚度均达到了30cm以上,同时对拆旧地块的边坡砌筑石埂,回收利用拆旧废弃砖头、石板、瓦砾、条石等建筑材料,完善项目区生产道路、微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拆旧地块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和排灌保障率。现已完成173块地块的拆旧工作,并完成复垦土地563.17亩,占目标任务565.15亩的99.65%。做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建成了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

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

坚持高速推进,实施“强化保障工程”

坚持以高规格保障作为“挂钩”项目基础,重点在组织领导、考核问责上下功夫,确保了该试点项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以完全独立于原单位,全力以赴做好“双挂钩”项目为目标,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落实了3名副县级领导亲自抓实施,并从全区抽调精英骨干力量,充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产业组、拆旧组和建新组,专门负责对“何市、庙坝挂钩”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强化制度保障。按从制度设计入手,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建章立制”思路,实施领导小组周五联系会议、每周现场督查、进度通报公示等制度。形成了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推进体系,使得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考核问责保障。按“跳脚摘果”的原则,坚持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奖励政策,对“挂钩”项目试点工作实行党政综合目标管理和重大项目风险抵押“双考核”,着力在项目实施中检验干部、培养干部、发现干部。建立项目问责制度,严把施工单位选择、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四道“关口”。通过对执行不力、推动不力的行为问责,提升行政执行力,扎实推进“挂钩”项目试点工作。

XX区实施“挂钩”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中共XX市XX区委

XX区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以下简称“挂钩”项目),是全市第一个开工建设和全市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挂钩”项目,它包括何市镇、团结镇、和平乡与何市镇永丰村、蔡家村、胡家村、庙坝镇贾石村。该项目批准挂钩周转指标565.15亩;规划拆旧地块135个、整理复垦面积565.15亩,涉及搬迁农户663户、2115人;规划建设4个折旧安置农民集中居住区,总面积103.39亩;规划建设4个城镇建新区,总面积533.82亩。在实施中,XX区始终坚持“保护和增加耕地、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打造宜居新村”的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多方共建、配套一流、强化保障”的总体思路,采取“指标收益保障,小城镇建设支撑,政府投资配套,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着力启动并推进“挂钩”项目建设。

坚持高点定位,实施“科学规划工程”

坚持以高起点科学规划作为开展“挂钩”项目前提,从立项开始就立足高起点,将项目区创新性分为拆旧区、建新区、产业区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规划拆旧区域。坚持经济、社会、

生态和自愿的原则,经过充分调查摸底,选择“基层组织较强、群众意愿较高、整理潜力较大”的何市蔡家、胡家、永丰及庙坝贾石4个村135个地块作为拆旧区域,通过采取交纳拆旧保证金、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等形式,确保拆旧复垦土地能得到有效利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块地的拆旧工作,并完成复垦土地563.17亩,占目标任务的99.65%。科学规划建新区域。按照打造宜居、宜业新村的目标,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并通过村民代表会及相关专家论证,精心选择交通较便利、土地易集中、群众基础好的5个点位规划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做到公共服务“12有”与水、电、气、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全配套,并以川南民居风格高档次统一设计每个新建点位的户型、风貌、款式供农民选择。现已全面完成胡家、蔡家、贾石“传统农业型”、永丰“特色产业支撑型”、蔡家“场镇务工经商型”等8个农民新区主体工程建设,占地111.7亩,安置拆迁农户327户。科学规划产业区域。按照“股权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聚居点建设同农民生产、生活、就业相结合,在项目区重点布局以肉牛、水产、蔬菜等为主的特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项目区肉牛、水产、蔬菜等特色产业覆盖农户1565户,覆盖率达71%。年收入可达□□万元,同比提高□□%。

坚持高效整合,实施“多方共建工程”

坚持以高效率投入作为“挂钩”项目关键,以“政府推

动,部门联动,群众主动,社会互动”为抓手,在资金筹措上打“组合拳”,全力整合各类资金,并采取专账专管、统筹调配,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和规范使用。注重部门联动,整合相关配套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土地整治规划、新农村规划、水利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进行全面整合的方式,将“何市、庙坝挂钩”试点项目涉及产业发展的投入与新农村示范片、水利设施、农村公路建设、农业产业项目等项目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目前,整个“挂钩”项目区域共整合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用于项目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配套完备率达85%。注重政府推动,加大财政补助投入。坚持资源集中、统筹发展的思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制定了“挂钩”试点项目拆旧建新的一整套补助政策,截至目前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个。通过集中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资源,将政府扶贫资金、水利建设资金、交通建设资金、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土地整理资金等相关资金全部交由“双挂钩”项目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使用,并由政府负责建新地块的规划设计、土石方、附属工程、绿化、亮化等投入。目前,整个“挂钩”项目区已完成投入资金8600余万元,其中“挂钩”项目投入2829.83万元。注重群众主动,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思路,采取新村统规自建的方式,引导农民自主投入建房资金约4000万元。将挂钩项目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观光旅游相结合,为农户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着力开展农民集中建房

贷款政府贴息试点,政府贴息约90万元。

坚持高品建设,实施“一流配套工程”

坚持以高标准实施作为“挂钩”试点项目的核心,紧紧围绕“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打造宜居宜业新村”的目标,着力确保建新区、拆旧区建设标准和质量。高标准建设农民新居。按照点位设计、施工资质、四通一平、外观风貌“四统一”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切实在房屋质量、小区环境、小区管理、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下功夫。坚持建新区、拆旧区与基础设计建设“同步运行”的原则,通过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和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成立“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做到了“设计一流、建筑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质量一流、配套一流”。高标准整理拆旧地块。按照高标准,不浪费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农户委托施工企业、村民成立复垦耕地质量监督小组的形式,严格按照《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1011~1013-2000)的标准,统一复垦拆旧地块,耕作层的厚度均达到了30cm以上,同时对拆旧地块的边坡砌筑石埂,回收利用拆旧废弃砖头、石板、瓦砾、条石等建筑材料,完善项目区生产道路、微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拆旧地块耕作层有机质含量和排灌保障率。现已完成173块地块的拆旧工作,并完成复垦土地563.17亩,占目标任务565.15亩的99.65%。做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建成了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

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

坚持高速推进,实施“强化保障工程”

坚持以高规格保障作为“挂钩”项目基础,重点在组织领导、考核问责上下功夫,确保了该试点项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以完全独立于原单位,全力以赴做好“双挂钩”项目为目标,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落实了3名副县级领导亲自抓实施,并从全区抽调精英骨干力量,充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产业组、拆旧组和建新组,专门负责对“何市、庙坝挂钩”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强化制度保障。按从制度设计入手,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建章立制”思路,实施领导小组周五联系会议、每周现场督查、进度通报公示等制度。形成了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推进体系,使得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考核问责保障。按“跳脚摘果”的原则,坚持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奖励政策,对“挂钩”项目试点工作实行党政综合目标管理和重大项目风险抵押“双考核”,着力在项目实施中检验干部、培养干部、发现干部。建立项目问责制度,严把施工单位选择、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四道“关口”。通过对执行不力、推动不力的行为问责,提升行政执行力,扎实推进“挂钩”项目试点工作。


相关文章

  •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第一期
  • (总第1期)作者:信息中心    文章来源:成都市社科联(院)    点击数:472    更新时间:2009-12-15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建设动态 第一期(总第1期)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               ...查看


  • 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区国土局
  • 成都市XX驿区国土资源局 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2014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确把握"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查看


  • 打一场土地利用管理翻身仗学习心得体会两篇
  • 打一场土地利用管理翻身仗学习心得体会两篇 范文一:打一场土地利用管理翻身仗学习心得体会 昨日上午,余杭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土地管理开发利用专题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土地管理开发利用面临的形势,部署农转用已批土地供地清理专项活动,要求加快重点项目 ...查看


  •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关财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14)
  •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关财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综[20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2006年以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各地陆续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下简称增减挂钩)工作,对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查看


  • 国土资发[2008]138号---增减挂钩管理办法
  •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8年6月27日 国土资发[2008]138号 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南.云南等省(区. ...查看


  •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2010年2月25日) (内容摘要: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通过对旧村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一部分复垦为耕地,一部分改建为新村:农村新增耕地形成的挂钩指 ...查看


  • "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发展用地政策分析
  • 2016-01-11 10:34:00    来源: 中国土地    作者:邹清平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而且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查看


  • 同步奔小康土地来保障
  •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必要性 我国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而且我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对耕地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人增地减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按照党 ...查看


  • "增减挂钩"操作问题及改进建议
  • "增减挂钩"操作问题及改进建议 国土资源网 (2011年7月15日 10:42) ■ 江西省吉安县国土资源局 刘建生 王志凤 孟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称增减挂钩),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制度 ,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