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并记述了各会计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本文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基本内容,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岗位 职责 权限
目录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1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职责„„„„„„„„„„„„„„„„„„1
(二)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权限„„„„„„„„„„„„„„„„„„2
二、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3
(一)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3
(二)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三)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的问题„„„„„„„„„„„„„„„„4
三、治理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一)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二)解决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三)解决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5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问题的对策„„„„„„„„„„„„5 参考文献„„„„„„„„„„„„„„„„„„„„„„„„„„„„„„„6
浅析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并记述了各会计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本文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基本内容,探讨一下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传统上,我们已经有较成熟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和操作管理制度。但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信 息加工工具改变了。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融系统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会计理论 与方法为一体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从各种原始信息的输入,一到利用计算机存储 技术存储、最后加工和输出所需的各种会计数据。这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因此,必须按照会计电算化系统所要求的方式建立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责任制,划清责 任,明确任务。以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按照需要发展和提高。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财会工作的岗位一般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 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 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电算主管、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是在原有的会计人员岗位分化和再组合,所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岗位责任制,以便适应会计电算化的新情况,进一步更好地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发挥会计人员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的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述原则进行设置 和调整。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应保持相 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 实际情况结合上述分工适当合并设立岗位和职责。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职责
1、系统设计员的职责
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的系统设计员要根据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核算的要求,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软件的研制、开发和升级工作,帮助系统操作人员掌握软件的应用。系统设计员岗位的职责主要有:(l) 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2)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3) 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4) 及时解决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5) 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2、系统操作员的职责
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的系统操作员负责会计数据的录入与输出工作,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系统操作员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操作规程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系统操作员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l) 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2) 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帐,即登记机内帐簿。(3) 及时输出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⑷ 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每天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5) 为保证会计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保密安全,不得进入数据库直接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6)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3、数据审核员的职责
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审核员负责审核已录入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数据、帐表正确性,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关审核方面的功能,包括会计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会计政策的设定等。数据审核员要根据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求,严把审核关、维护财经法规和制度的严肃性。
数据审核员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l) 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2)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帐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帐表。(3) 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本单位会计政策的合规和合法性。(4) 根据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的需要,及时调整、修订计算机中所设置的有关会计政策。(5) 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
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二)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权限
1、系统设计员的权限
笔者认为,系统设计员岗位的权限主要有:(1) 有权对软件源程序进行编译或对程序进行加 密。(2)有权要求软件使用者提供软件评审所需的资料和用户报告。(3) 有权制止软件的非法拷贝和传播。(4)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
2、系统操作员权限
笔者认为,系统操作员岗位的权限主要包括:(1) 有权设置属于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2) 对于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有权拒绝录入计算机。(3) 对于未经数据审核员审核的已录入的会计数据,有权拒绝进行凭 证过帐处理。(4)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中运行。
3、数据审核员的权限
笔者认为,数据审核员岗位的权限主要包括:(l) 有权设置属于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2) 有权拒绝接受不符合法规制度的会计信息进人计算机管理流程。(3) 有权根据制度和管理的需要审核、调整会计电算化管理流程中的会计政策设置。(4)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
二、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许多岗位可以合并。许多手续可以合并到计算机中统一执行,会计工作人员减少,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职务得不到分离。降低了工作人员相互牵制的效力。笔者认为,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分离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是操作使用。会计软件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授权、审批和密码保护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在公布信息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会计信息系统。但有些单位却把会计系统密码在财务科完全公开,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作法。如果他们的会汁信息网络化对外公开,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系统用户来控制会计网络系统,会计信息无限制地被浏览。本单位的会计秘密变得众所周知。
(二)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已具有智能化、隐蔽化和发现
问题不易查找线索等几个特征,其技术手段也高于防范措施。故对那些用会计系统服务器或工作站连接互联网的企业来说.病毒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入侵会计系统的可能性更大,而会计网络里工作站之间共享功能的开放,为病毒在网络中传播又提供了通道。一旦病毒发作,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会使会计资料和商业秘密被窃取。并且可能会使系统瘫痪。再加上维护人员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相应的控制措施不多,使得财会系统的安全隐患更大。
(三)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档案管理主要是建立和执行会计立卷、归档、保管、调阅等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的任务是负责系统内各类文档资料的存档、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会计档案在收集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时间观念不强,没有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资料备份到磁性介质或光盘等存储介质上,没有脱离原计算机系统进行保存。一旦因意外或人为错误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被破坏,就不能在最短时间、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资料,电算化系统就不能正常的工作。会计档案在保管过程中,操作员往往是单备份保存,且保存在电算化系统附近,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又因档案保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物理知识,不懂磁 性介质的物理特性。将之接近磁场,备份资料瞬间消失。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的问题
传统手工会计授权下,对于每一项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的签名或印章。签名或印章的仿写、仿造具有一定的难度。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方式是口令授权,口令授权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口令对于稍懂计算机操作知识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可以绕过财务软件的相关控制措施,通过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使所有的财务秘密均可见。同时。业务人员可以利用特殊的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治理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防止因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必须规定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使各个岗位上的会计人员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保护好计算机设备,防止各种非法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耍严格管理。定期更换操作员的密码;密码是限制操作权限。检查操作人员身份的一道防线,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防止会计人员越权使用软件;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
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否则密码的防线就会失去作用。会给无关人员操作留下机会;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这些措施对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解决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单机系统和多机分散系统电算化的企业应尽量做到:系统使用的计算机是专用的,尽量不从事与会计无关的丁作。杜绝在财务专用计算机上安装游戏软件;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软盘和各种非法拷贝的软件。尽量减少使用软盘的次数,不得以而使用软盘,要先杀毒后再使用;建立可靠的防护网。网络系统电算化的企业要使用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一种技术手段。为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企业内联网的非法进入,可以根据网络系统区域划分的不同,设置多级防火墙。一般分为两类,一类足外层防火墙.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另一类是应用级防火墙,用来逻辑隔离会计应用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透防火墙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三)解决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只要发生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账务处理后。就应该坚持每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即“AB备份法”进行资料的备份,并且备份盘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同时要分处、分人保管。以防意外事件导致整体资料系统的毁灭与不可恢复性。由于光盘的安全性强、容量大,所以备份盘要尽量使用光盘。备份盘放置时应注意防火、防水、防雷、防震、防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防鼠、防虫等,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破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经领导同意借阅的会计档案.应严格履行相应的借阅手续,经手人必须签字记录。存放在磁性介质上的会汁资料借阅归还时,要做杀毒处理,防止病毒感染。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问题的对策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应做相应的调整.岗位的设定可结合本单位所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内业务流程和模块的功能。进行相应的设置.岗位设定后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设置岗位权限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为确保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防止会计信息被盗、篡改等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建立权限控制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相当完备的大型企业。应设置二三层密码:第一层是开机密码,第二层是进入系统密码,第三层是自己权
限密码,目的是防止财务机密外泄和利用计算机作案。权限要有监控机制,除电算化主管外,其他岗位不得直接打开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删除数据、源程序和库结构。电算化主管有权监控每个岗位的操作内容,各岗位的密码要定期更换.由电算化主管统一管理。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广大软件开发工作者和财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类财会软件的运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利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孝忠 会计电算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常士剑 会计电算化应用,东北财经大学, 2002年3月
3、曲吉林 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
4、树民 会计电算化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5月
摘要
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并记述了各会计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本文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基本内容,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岗位 职责 权限
目录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1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职责„„„„„„„„„„„„„„„„„„1
(二)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权限„„„„„„„„„„„„„„„„„„2
二、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3
(一)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3
(二)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三)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的问题„„„„„„„„„„„„„„„„4
三、治理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一)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二)解决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三)解决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5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问题的对策„„„„„„„„„„„„5 参考文献„„„„„„„„„„„„„„„„„„„„„„„„„„„„„„„6
浅析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并记述了各会计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本文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基本内容,探讨一下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传统上,我们已经有较成熟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和操作管理制度。但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信 息加工工具改变了。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融系统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会计理论 与方法为一体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从各种原始信息的输入,一到利用计算机存储 技术存储、最后加工和输出所需的各种会计数据。这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因此,必须按照会计电算化系统所要求的方式建立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责任制,划清责 任,明确任务。以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按照需要发展和提高。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财会工作的岗位一般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 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 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电算主管、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是在原有的会计人员岗位分化和再组合,所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岗位责任制,以便适应会计电算化的新情况,进一步更好地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发挥会计人员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的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述原则进行设置 和调整。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应保持相 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 实际情况结合上述分工适当合并设立岗位和职责。
(一)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职责
1、系统设计员的职责
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的系统设计员要根据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核算的要求,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软件的研制、开发和升级工作,帮助系统操作人员掌握软件的应用。系统设计员岗位的职责主要有:(l) 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2)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3) 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4) 及时解决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5) 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2、系统操作员的职责
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的系统操作员负责会计数据的录入与输出工作,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系统操作员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操作规程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系统操作员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l) 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2) 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帐,即登记机内帐簿。(3) 及时输出会计凭证和有关会计数据。⑷ 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每天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5) 为保证会计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保密安全,不得进入数据库直接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6)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3、数据审核员的职责
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审核员负责审核已录入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数据、帐表正确性,能够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关审核方面的功能,包括会计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会计政策的设定等。数据审核员要根据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求,严把审核关、维护财经法规和制度的严肃性。
数据审核员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l) 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2)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帐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帐表。(3) 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本单位会计政策的合规和合法性。(4) 根据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的需要,及时调整、修订计算机中所设置的有关会计政策。(5) 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
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二)会计电算化下工作岗位权限
1、系统设计员的权限
笔者认为,系统设计员岗位的权限主要有:(1) 有权对软件源程序进行编译或对程序进行加 密。(2)有权要求软件使用者提供软件评审所需的资料和用户报告。(3) 有权制止软件的非法拷贝和传播。(4)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
2、系统操作员权限
笔者认为,系统操作员岗位的权限主要包括:(1) 有权设置属于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2) 对于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有权拒绝录入计算机。(3) 对于未经数据审核员审核的已录入的会计数据,有权拒绝进行凭 证过帐处理。(4)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中运行。
3、数据审核员的权限
笔者认为,数据审核员岗位的权限主要包括:(l) 有权设置属于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2) 有权拒绝接受不符合法规制度的会计信息进人计算机管理流程。(3) 有权根据制度和管理的需要审核、调整会计电算化管理流程中的会计政策设置。(4)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
二、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系统操作的高度集中,许多岗位可以合并。许多手续可以合并到计算机中统一执行,会计工作人员减少,从而使一些不相容的职务得不到分离。降低了工作人员相互牵制的效力。笔者认为,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分离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系统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是操作使用。会计软件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授权、审批和密码保护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在公布信息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会计信息系统。但有些单位却把会计系统密码在财务科完全公开,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作法。如果他们的会汁信息网络化对外公开,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系统用户来控制会计网络系统,会计信息无限制地被浏览。本单位的会计秘密变得众所周知。
(二)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已具有智能化、隐蔽化和发现
问题不易查找线索等几个特征,其技术手段也高于防范措施。故对那些用会计系统服务器或工作站连接互联网的企业来说.病毒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入侵会计系统的可能性更大,而会计网络里工作站之间共享功能的开放,为病毒在网络中传播又提供了通道。一旦病毒发作,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会使会计资料和商业秘密被窃取。并且可能会使系统瘫痪。再加上维护人员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相应的控制措施不多,使得财会系统的安全隐患更大。
(三)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档案管理主要是建立和执行会计立卷、归档、保管、调阅等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的任务是负责系统内各类文档资料的存档、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会计档案在收集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时间观念不强,没有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资料备份到磁性介质或光盘等存储介质上,没有脱离原计算机系统进行保存。一旦因意外或人为错误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被破坏,就不能在最短时间、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资料,电算化系统就不能正常的工作。会计档案在保管过程中,操作员往往是单备份保存,且保存在电算化系统附近,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又因档案保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物理知识,不懂磁 性介质的物理特性。将之接近磁场,备份资料瞬间消失。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的问题
传统手工会计授权下,对于每一项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的签名或印章。签名或印章的仿写、仿造具有一定的难度。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方式是口令授权,口令授权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口令对于稍懂计算机操作知识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可以绕过财务软件的相关控制措施,通过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财务报表等系统,使所有的财务秘密均可见。同时。业务人员可以利用特殊的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治理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分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防止因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必须规定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使各个岗位上的会计人员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保护好计算机设备,防止各种非法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耍严格管理。定期更换操作员的密码;密码是限制操作权限。检查操作人员身份的一道防线,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防止会计人员越权使用软件;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
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否则密码的防线就会失去作用。会给无关人员操作留下机会;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这些措施对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解决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单机系统和多机分散系统电算化的企业应尽量做到:系统使用的计算机是专用的,尽量不从事与会计无关的丁作。杜绝在财务专用计算机上安装游戏软件;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软盘和各种非法拷贝的软件。尽量减少使用软盘的次数,不得以而使用软盘,要先杀毒后再使用;建立可靠的防护网。网络系统电算化的企业要使用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一种技术手段。为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企业内联网的非法进入,可以根据网络系统区域划分的不同,设置多级防火墙。一般分为两类,一类足外层防火墙.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另一类是应用级防火墙,用来逻辑隔离会计应用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透防火墙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三)解决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只要发生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账务处理后。就应该坚持每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即“AB备份法”进行资料的备份,并且备份盘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同时要分处、分人保管。以防意外事件导致整体资料系统的毁灭与不可恢复性。由于光盘的安全性强、容量大,所以备份盘要尽量使用光盘。备份盘放置时应注意防火、防水、防雷、防震、防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防鼠、防虫等,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破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经领导同意借阅的会计档案.应严格履行相应的借阅手续,经手人必须签字记录。存放在磁性介质上的会汁资料借阅归还时,要做杀毒处理,防止病毒感染。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时存在问题的对策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应做相应的调整.岗位的设定可结合本单位所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内业务流程和模块的功能。进行相应的设置.岗位设定后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设置岗位权限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为确保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防止会计信息被盗、篡改等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建立权限控制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相当完备的大型企业。应设置二三层密码:第一层是开机密码,第二层是进入系统密码,第三层是自己权
限密码,目的是防止财务机密外泄和利用计算机作案。权限要有监控机制,除电算化主管外,其他岗位不得直接打开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删除数据、源程序和库结构。电算化主管有权监控每个岗位的操作内容,各岗位的密码要定期更换.由电算化主管统一管理。 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广大软件开发工作者和财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类财会软件的运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制度,使会计岗位分工、职责尽可能地比较规范、科学,就无法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同时,对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不利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孝忠 会计电算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常士剑 会计电算化应用,东北财经大学, 2002年3月
3、曲吉林 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
4、树民 会计电算化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