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AMAMFSAc23033 谷类 脂肪酸度 滴定法

AM-AM-FS-Ac-23033

脂肪酸度——谷类

1.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a)谷物研磨机—适用于磨碎小样品。

(b)脂肪提取设备—Soxhlet或其它适合的型号(耐用的纸套筒或铝质RA-360套筒适合提取用)。

1.2 试剂

(a)甲苯-乙醇-酚酞溶液—0.02%。向IL甲苯中加1L乙醇和0.4g酚酞。

(b)乙醇-酚酞溶液—0.04%。向1L乙醇中加0.4g酚酞。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178N。无碳酸盐的。1ml=1mgKOH。

2.试验过程

2.1.方法Ⅰ

用人工四分法或利用机械采样装置取得大约50g谷物(玉米200g)的代表性样品,尽量磨碎以便使不少于90%的样品能通过40号筛 (某些较粗颗粒不会明显地影响结果)。如果样品太湿不易磨碎,在约10O℃干燥到足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在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提取10±0.1g磨碎的样品大约16h。样品磨碎后尽快着手提取,切勿将磨碎的样品放置过夜。在蒸气浴上将溶剂从提取物中全部蒸发掉。在提取烧瓶中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溶解残渣并用标准KOH溶液滴定到明显的粉色,或将黄色溶液滴定到桔红色。如果滴定中有乳状物形成,加入第二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来消除。终点颜色应显示与向5Oml和滴定开始时原始溶液颜色相同的适当浓度的K2Cr2O7溶液中加

2.5ml0.0l%KmnO4。溶液得到的溶液颜色相同。(把0.5%的K2Cr2O7溶液滴到5OmlH2O中直到颜

色相当,然后加25ml0.0l%KMnO4溶液)。

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进行空白滴定,从样品滴定值中减去空白值。如果加入了另一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则进行双份空白滴定。将脂肪酸度以中和从1OOg谷物(干成份)中分离出的脂肪酸所需要KOH的mg数报告。脂肪酸度=l0×(滴定值-空白值)。

2.2.方法Ⅱ

测定玉米的快速法 (可在1h内得到结果)

按2.1制备样品,称20±0.01g放入玻璃塞烧瓶或一般瓶中,准确加入5Oml苯,塞好瓶,摇几秒钟使苯蒸气饱和瓶内的空气,临时松塞降压后再塞好。在机械振荡器内振荡烧瓶3Omin,或用手定期振荡45min。将瓶子倾斜不少于3min使粗粉沉积在一个角上。小心地尽可能多地把液体倾泻入l5cm插在8cm玻璃漏斗中的折叠滤纸,用表面皿盖上漏斗减少蒸发。在25m1容量瓶中准确收集25ml滤液。将此滤液转入950ml平底烧瓶中,再用乙醇-酚酞溶液将容量瓶充至25ml刻度并转到含苯提取物的烧瓶中。

按C制备所用的色标,用标准KOH溶液滴定提取物。对白玉米滴定到明显粉色,对黄玉米滴到桔红色。如果滴定过程中有乳状液形成,加入苯和乙醇-酚酞溶液各95ml来消除。测定25ml苯和25m1乙醇-酚酞混合溶液空白滴定值。如果再次加了苯和乙醇,则重复空白滴定。将脂肪酸度报告为中和从1OOg玉米(干料)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mg数。

脂肪酸度=10×(滴定值-空白值)。以干样计算。

3.来源

AOAC官方方法939.05(第17版)

AMAMFSAc23033 谷类 脂肪酸度 滴定法

AM-AM-FS-Ac-23033

脂肪酸度——谷类

1.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a)谷物研磨机—适用于磨碎小样品。

(b)脂肪提取设备—Soxhlet或其它适合的型号(耐用的纸套筒或铝质RA-360套筒适合提取用)。

1.2 试剂

(a)甲苯-乙醇-酚酞溶液—0.02%。向IL甲苯中加1L乙醇和0.4g酚酞。

(b)乙醇-酚酞溶液—0.04%。向1L乙醇中加0.4g酚酞。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178N。无碳酸盐的。1ml=1mgKOH。

2.试验过程

2.1.方法Ⅰ

用人工四分法或利用机械采样装置取得大约50g谷物(玉米200g)的代表性样品,尽量磨碎以便使不少于90%的样品能通过40号筛 (某些较粗颗粒不会明显地影响结果)。如果样品太湿不易磨碎,在约10O℃干燥到足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在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提取10±0.1g磨碎的样品大约16h。样品磨碎后尽快着手提取,切勿将磨碎的样品放置过夜。在蒸气浴上将溶剂从提取物中全部蒸发掉。在提取烧瓶中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溶解残渣并用标准KOH溶液滴定到明显的粉色,或将黄色溶液滴定到桔红色。如果滴定中有乳状物形成,加入第二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来消除。终点颜色应显示与向5Oml和滴定开始时原始溶液颜色相同的适当浓度的K2Cr2O7溶液中加

2.5ml0.0l%KmnO4。溶液得到的溶液颜色相同。(把0.5%的K2Cr2O7溶液滴到5OmlH2O中直到颜

色相当,然后加25ml0.0l%KMnO4溶液)。

用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进行空白滴定,从样品滴定值中减去空白值。如果加入了另一份5Oml甲苯-乙醇-酚酞溶液,则进行双份空白滴定。将脂肪酸度以中和从1OOg谷物(干成份)中分离出的脂肪酸所需要KOH的mg数报告。脂肪酸度=l0×(滴定值-空白值)。

2.2.方法Ⅱ

测定玉米的快速法 (可在1h内得到结果)

按2.1制备样品,称20±0.01g放入玻璃塞烧瓶或一般瓶中,准确加入5Oml苯,塞好瓶,摇几秒钟使苯蒸气饱和瓶内的空气,临时松塞降压后再塞好。在机械振荡器内振荡烧瓶3Omin,或用手定期振荡45min。将瓶子倾斜不少于3min使粗粉沉积在一个角上。小心地尽可能多地把液体倾泻入l5cm插在8cm玻璃漏斗中的折叠滤纸,用表面皿盖上漏斗减少蒸发。在25m1容量瓶中准确收集25ml滤液。将此滤液转入950ml平底烧瓶中,再用乙醇-酚酞溶液将容量瓶充至25ml刻度并转到含苯提取物的烧瓶中。

按C制备所用的色标,用标准KOH溶液滴定提取物。对白玉米滴定到明显粉色,对黄玉米滴到桔红色。如果滴定过程中有乳状液形成,加入苯和乙醇-酚酞溶液各95ml来消除。测定25ml苯和25m1乙醇-酚酞混合溶液空白滴定值。如果再次加了苯和乙醇,则重复空白滴定。将脂肪酸度报告为中和从1OOg玉米(干料)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mg数。

脂肪酸度=10×(滴定值-空白值)。以干样计算。

3.来源

AOAC官方方法939.05(第17版)


相关文章

  • 气相色谱法测定冷加工糕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 分析检测 气相色谱法测定冷加工糕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彭亚锋*,符昌雨,杨保刚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200233) 摘要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我国广大消费者所喜欢的的23批次冷加工糕点.结果表明:冷加工 ...查看


  • 饲料检验题库
  • 饲料检验化验员初.中.高级复习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饲料分析检验的内容( ) 2. 一定体积的精料其质量也是一定的,这种质量称为( ) 3. 采集牧草及野菜时,各点采取的鲜样重量不少于 ( ) 4. 在初水分测定过程中,干燥至 ...查看


  • 卵磷脂测定
  •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 J. of Agr. Sci. ),2010,26(4):853~856 853 朱云芬, 陈宽维, 葛庆联, 等. 分光光度法测定鸡蛋黄卵磷脂含量[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4):853⁃856. ...查看


  • 中药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 中药中有机酸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摘要:综述了中药中有机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天然产物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及分析手段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药有机酸类成分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我国天然有机酸资源丰富,在中药 ...查看


  • 食品分析复习题2
  •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蒸馏方法为( ). (1)常压蒸馏 (2)减压蒸馏 (3)加压蒸馏 (4)水蒸气蒸馏 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 (1)100℃-150℃ (2)500℃-6 ...查看


  • 中级饲料检验化验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复习题
  • 一.选择 1. 实验室的通风方式分为( 局部排风 )和(全室通风). 2. ( 容量瓶 )主要用于标准溶液和试样的(定容). 3. 在天平的分类中,根据微分刻度指示形式分为( 机械指示天平和光电指示天平 ). 4. 天平的载重( 绝对不能超 ...查看


  • 高碘酸氧化法测定油脂中1_单甘酯的含量_栾霞
  • 中 国 油 脂 2008年第33卷第9期 CH INA O I LS AND FATS 73 检化验 高碘酸氧化法测定油脂中1-单甘酯的含量 栾 霞, 樊 铁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37) 摘要:对用高碘酸氧化法测定油脂中1 ...查看


  •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1.正确采样的意义是什么? 答:样品是一批食品中的代表,是分析工作的对象,是决定一批食品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采取的样品必须能够正确地反应出整批被检验产品的全部质量内容,因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即使以后的一系列分析工作 ...查看


  •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1
  •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1.正确采样的意义是什么? 答:样品是一批食品中的代表,是分析工作的对象,是决定一批食品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采取的样品必须能够正确地反应出整批被检验产品的全部质量内容,因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即使以后的一系列分析工作 ...查看


  • 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中总单酯含量的化学分析法
  • 第31卷第6期2010年12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 V01.31,No.6 Dec.2010 文章编号:1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