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仪器检修工技术操作规程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发布时间:2009-7-23 9:14:4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瓦斯仪器检修工必须经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2、负责瓦斯仪器的检修、校正、更换电池、药品、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仪器仪表的管理台帐、维修、调校等记录的绘制与编写。

4、按照周检计划将仪器定期送到通风安全仪器计量站进行检定,只有检定合格的仪器方准使用。

5、本规程规定的瓦斯仪器包括: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和风表。

第二节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6、仪器维修室应单独设立,保持室内清洁、明亮,备有常用工具、仪表、材料以及工作台,环境温度:15—35°C,相对湿度小于85%,周围环境应无影响仪器的干扰气体。

7、校准仪要求能任意调压、停压不漏气、操作连接方便,易于观测压力的变化情况。

第三节  仪器的检查

{一}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检查

8、对收回的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手压气球组5—6次后,其基线应回零。仪器要擦净,各部件应螺丝齐全、连接牢固可靠、松紧适度,转动部分平稳、柔和,不应有卡滞现象,并有足够的调整范围。

9、对气球组进行检查时,要求在将气球组捏瘪并将胶管拆堵后,1min内气球组不鼓胀。

10、用校准仪对气路进行密封性检查时,要求在将校准仪水柱高度加到7000Pa后,5min内压降不得超过10Pa。

11、电源应开关灵活,仪器条纹清晰。

12、仪器精度通过目镜观测,干涉条纹应符合目力定度要求(0%—7%范围内应有5根条纹),不弯曲。

13、变色吸收剂的变色部分超过三分之一时,要更换。氯化钙有潮解现象时,要更换。

14、检查测微部分时,要求在将基准条纹对准1%,并把小数从“0.00”调到“1.00”后,基础条纹应回到零位。

{二}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的检查

15、对正常使用的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应检查其外壳、合格标识及按键的良好程度。

{三}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检查

16、正常使用的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每班清理一次隔爆罩上的煤尘,以保持通气性能良好。

17、为保证仪器可靠工作,使用前必须进行电压检查。在接通仪器电源5min后观察欠压指示或电源指示是否正常,如显示欠压或电池电压不足,要重新充电。电池电压不足时,不准投入使用。

18、电池电压与机械零位合格后方能进行电零位检查,检查时,先接电源5min,然后在新鲜空气中观察机械指示是否在零位,若有差值,可用螺丝刀轻轻调节仪器零位电位计使其机械指示为零。

第四节  仪器、仪表的检修操作

{一}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检修

19、对检修的仪器各部分要细致检查,查清故障部位,按检修顺序依电路、光路、气路进行检修。

20、拆装螺丝时要用大小合适的螺丝刀,刀尖与螺丝头应垂直。当一个组合件上有几个螺丝时,不可把其中一个螺丝先拧松、拧紧,而应将对称的各个螺丝均匀地拧紧或拧松。当螺丝孔有脱扣现象时,不准扩大孔径,要在加铆套重新套丝后才能使用。

21、气球组的胶皮球破裂、活塞芯子老化时应更换,气球组的排气嘴、进气嘴与球的接触面老化时,应涂胶水密封或更换新品。

22、检修干燥管组时,应把管组一端胶管折住,将另一端校准仪加压到7000Pa,要求5min内压力下降不得超过10Pa,否则应排除故障。常见的故障和排除方法有:(1)胶管老化、有裂纹,更换新品;(2)干燥管本身有裂纹,更换新品。更换硅胶时,两端要垫脱脂棉,下端厚10mm,上端厚5mm;两端若垫海绵,下端厚15mm,上端厚10mm。

23、二氧化碳吸收管组气密性的检查与干燥管组一样。常见的漏气原因和故障排除方法有:(1)胶质垫圈老化,更换新品;(2)金属螺盖开焊,应重新焊接;(3)管的端面不平或呈马蹄形,要用钢锉或砂纸研磨,直至密封良好为止;(4)管本身老化,出现裂纹、螺丝滑扣,更换新品。

24、检修气室时,要求气室不漏气、不串气,内表面呈黑色。清洗气室时,将平面玻璃加热后垂直取下,气室的胶装面要作标记;气室腔和弯管要清洗干净,包角螺丝、气室外表要擦干净,安装时胶量要适当,要求既胶装牢固,又看不出多余胶剂。装完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25、检修调微组时,要检查螺杆与连接座是否紧密柔和,要求每次检修要进行清洗,并检查固定连接座的螺丝是否松动。

26、检修开关组,在出现诸如按钮不起、按钮接触片相碰造成灯炮长明或开关座出现裂纹、螺丝滑扣、电接触片锈蚀等情况时,应重整丝扣或打磨、调整弹簧、调整电接触片等进行检修或更换新品。

27、下光源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1)灯炮损坏要更换;(2)灯炮接触环上的螺丝锈蚀或松动,应用砂纸打磨或拧紧;(3)灯炮绝缘圈松动,即使把压紧圈拧到底还不能压紧灯炮,可用粘合剂把灯座绝缘圈粘牢;(4)出现电路短路,若是灯炮接触环与灯座连接筒中间有金属屑时,应将其清除干净。

28、目镜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保护玻璃划伤严重或破碎,应更换新品。新换的保护玻璃要用虫胶或指甲油粘牢。粘胶时,涂胶不可过多,以免影响透光,要待胶干燥后方可使用。当旋转目镜视场中有污点随之转动时,是接目镜、场镜没有擦拭干净,有赃物,应分解目镜组,取出接目镜并将其擦拭干净。装配时两镜片的鼓面相对,并且镜头平面要与光轴垂直。

29、在检修分划板时,若旋转目镜头脏点不随之转动,说明分划板上有赃物,是实点,说明赃物在有刻线一面;是虚点,则赃物在另一面。擦试分划板时,不得用酒精、苯、乙醚等有机溶液擦拭,以免损示刻线及四周的漆层。当分划板与底座脱落时,应用早胶或指甲油粘合,粘合时有刻线的一面应朝上,并与底座同心。

30、盘形管组要畅通,气密性要良好,检修时,将吸气球一端与盘形管连接,压扁吸气球,吸气球若在10s内鼓起,即认为通气性良好。

31、检修各镜片组时,各镜片要擦拭干净,不得有灰尘、指印。擦拭时,可用小竹签卷上脱脂棉轻轻擦拭镜片表面,擦拭的手指只能拿住镜头毛面;不得用金属工具进行擦拭,以免划伤镜面。擦拭中可用脱脂棉沾上少许酒精或苯、乙醚等溶剂进行擦拭,然后用脱脂棉擦干。

32、找光谱的方法是:各镜片检修合格并按要求装好后,将粗动手轮拧到底再反转两周左右,使反射棱镜座与壳体平行;接通电源使光通过聚光镜射向平面镜,调整灯炮、聚光镜光屏、平面镜使平面镜反射出的最亮的一束光与瓦斯室螺丝孔右侧相切,其高度与螺丝孔相平;移动反射棱镜,光谱即可出现在目镜里。检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各镜片不得有影响光谱的划痕、掉块,平面镜、折光棱镜、反射棱镜的镀膜部分必须完好,物镜不得开胶;否则一律更换新品。

(2)装配平面镜时,平面镜的下部和后部要与镜座靠紧,固定压板的两螺纯正的压力应相同,松紧适度;如果用弹片固定,弹片应位于镜片中部,以免镜片受力不均影响光谱。

(3)装配折光棱镜组时,两支柱的高度要相等,弹片位置应在镜片中部,压板的两个螺丝应松紧适度,压力相同。两个偏心垫圈要夹靠住镜片,以使镜片前表面与镜座上的挡片靠紧。

(4)反射棱镜组的镜座底部由于调零螺杆的长期顶压,会出现麻点、凹坑等,应用板油石研磨,使之平整。弹簧片弹性减弱或失效时,可将其翻过来再用或更换新品。装配时镜片后面与镜座靠紧,以防松动。

(5)测微玻璃弹簧片的弹性减弱或失效时,可调整弹簧片的形状以增大弹性,或更换新品。

(6)各镜片安装要紧密牢固,方位、角度端正,光线能以正确角度通过。各镜片底座严禁锉磨。干涉条纹宽窄不合适时,可通过调整平面镜组衬垫铂纸来解决。

33、仪器检修后的质量检验:

(1)仪器的清洁状况检查

a、仪器内、外任何部位无灰尘、棉毛絮、锈蚀等。

b、各镜片不应有霉蚀、划眼、擦痕、指印和灰尘等。

c、分划板不脱漆透光,目镜观察不到任何灰尘或点圈。

(2)干涉条纹的检验:

a、干涉条纹视场要足够。

b、干涉条纹明亮清晰,不得有虚光、弯曲和倾斜。

c、视场内不应有明显的副像。

d、干涉1条纹在全量程内调正时不得有急跳现象。

e、调节目镜时,分划板的像不得晃动。

{二}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的检修

34、零点的检查和调整

(1)瓦斯的零点检查和调整。在新鲜空气中,开机10—20min后,观察示值是否在0.00—0.02范围内,否则应打开密封盖,调节上面的瓦斯零点电位器,使示值为0.00。

(2)氧气的零点检查和调整。将检测仪的通风螺钉(氧气)卸下,拧上校准气嘴,通入纯氮气,控制流量在200m1/min。按参数选择开关,待检测仪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调校。特别注意本仪器的氧气零点是在无氧环境下调校,出厂前都已调校完毕,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调校氧气零点,正常情况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

35、精度的检查和调整

(1)瓦斯精度的检查和调整。将检测仪的通风螺钉(瓦斯)卸下,拧上校准气嘴,通入浓度为2%左右的CH4校准气样,控制流置在200m1/min。待检测仪读数稳定后,观察示值是否在校准气样值真值的±5%范围内,否则应调节上面的瓦斯满度电位器,使示值为校准气样值。

(2)氧气的精度检查和调整。在新鲜空气中,按参数选择开关,观察氧气示值是否在20.9±0.1范围内,否则应调节下面的氧气满度电位器,使示值为20.9。

36、报警点的检查和调整

(1)瓦斯报警点的检查和调整。调节下面的瓦斯调零电位器,使示值升到报警点设定值,观察检测仪是否报警,否则应反复调节下面的瓦斯报警点电位器,直到准确报警为止。

(2)氧气报警点的检查的调整。按参数选拔开关,调节下面的氧气校准电位器,使示值降至报警点设定值,观察检测仪是否报警,否则应反复调节下面的氧气报警点电位器,直到准确报警为止。

{三}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的检修

37、零点的检查和调整。在新鲜空气中,开机5—10min,观测示值是否在0.00—0.02范围内,否则应打开密封盖,调节上面的调零电位器,使示值为0.00。注意调节时示值末位后出现小数点,表示示值为一负值,调零应使此点隐没。

38、精度的检查和调整。备好浓度在2%—3%的瓦斯标准气样。校准精度时,接通电源预热5min,通入瓦斯气样,流量控制在100—300 m1/min(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确定流量)。如果仪器指示气与气样瓦斯浓度不相符,用小螺丝刀调整精度(满度),使表头显示数值与瓦斯浓度相符。

39、报警点的检查和调整。设置报警点时,用稍高于设定点浓度的瓦斯气样通入气室,控制气体流量,使指示稳定地停在设定点位置,再调节仪器的报警电位器,使其报警;然后反复通气校验,直至准确报警为止。

{四}风表的检修

40、检修前必须将壳体的灰尘污垢清洗干净。应按风表类型、结构、性能及各组的锐敏部位依次拆卸;复装应按其逆顺序进行。

41、不同型号风表的拆装应按其说明书规定的顺序进行。

42、清洗风表的操作方法

(1)将表盘以外各个零件(除摆轮、游丝组外)及夹板放在汽油(100号、200号)或酒精中浸泡5—10min,然后用小板刷仔细刷干净,再用白绸布擦干,最后用细毛刷刷掉附着物。

(2)精心检查各零部件有无损坏,特别是易损的轴承、齿轮、针脐等部件,精度不合要求时必须更换。

(3)按要求进行组装,并在各齿轮轴眼中注入适量钟表油。

43、检修后的风表必须零部件齐全、螺丝松紧适当,启动杆、离合闸板(回零杆)灵活,无磨擦、碰撞、卡滞、停转等现象,指针进位无误,还原后指针必须对零;还应有绘制好的风表校正曲线。

第五节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一}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44、测微组刻度盘与分划板的干涉条纹移动要一致,误差不超过±0.02%。调微手轮转动灵活,松紧适当,上紧护盖后干涉条纹不得移动。

45、各转动部位转动平稳、柔和,不应有卡滞和急跳,各组部位连接牢固、可靠。

46、凡经维修的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对其空气室和盘形管都要重换新鲜空气,并保证其技术的要求。

47、跌落试验:在混凝土台上放置厚度为50mm的松木板或红木板,将不带护套的仪器除目镜侧外的其他各面从100mm高处自由落下各一次,仪器经自由跌落试验台,仪器对5%瓦斯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应小于0.1%瓦斯,每次跌落后读取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取其最大值。

48、良好气密性能要求用水柱计分别对仪器的气路系统、压力平衡系统和空气室加压到7000Pa时,5min内压力下降值不得超过10pa。

49、基本误差的规定是:用校准仪给瓦斯室加压,根据式(1)计算不同瓦斯浓度所对应的水柱高度。

△p=0.1802x(273+t)   (1)

式中,△p为水柱高度,mm;x为瓦斯浓度,%;t为校正温度,℃。逐点反复校正3次,其基本误差对不同量程的仪器应不超过表1和表2的规定。

表1  瓦斯浓度基本误差表(量程为0%—10%)

量程(%) 0≤y≤1 1<y≤4 4<y≤7 7<y≤10

允许误差(%) ±0.05 ±0.01 ±0.2 ±0.3

表2  瓦斯浓度基本误差表 (量程为0%—100%)

量程(%) 0≤y≤10 10<y≤40 40<y≤70 70<y≤100

允许误差(%) ±0.5 ±1.0 ±2.0 ±3.0

对测定0%—10%CH4的仪器用校准仪标准,分别取1%、3%、7%、9%的CH4浓度作为校准点。

对测定0%—100%CH4的仪器用校准仪标准,分别取30%、70%的CH4浓度作为校准点。

50、通电后的检查要求:外露的动作部件能正常动作;转动调零手轮应能寻找到干涉条纹,且干涉条纹明亮清晰,不得有明显的弯曲和倾斜;基准干涉条纹的宽度、灰度、边界清晰度用眼观察后与厂家提供的干涉条纹卡片对比,符合要求;转动调微手轮应能见到干涉条纹的微移动;主分度板经调节能连续见到分度线和数字;目镜场内不应有明显的影响测试锈蚀、气泡、砂眼、麻点、擦痕、指印和灰尘等。

51、对仪器的校准每7天进行一次。

{二}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的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52、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充电。

53、每隔7天对仪器零点、精度、报警点进行一次调校。

54、检测仪使用时应防止水滴溅入,避免经受猛烈撞击和挤压。

55、检测仪充电房应通风良好,并远离矿灯充电房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源。

{三}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56、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充电。

57、每隔7天对仪器零点、精度、报警点进行一次调校。

58、检测仪使用时应防止水滴溅入,避免经受猛烈撞击和挤压。

{四}风表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59、拆装风杯或风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变形,并要妥善放置;安装钢丝轴要拉直、紧固,但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拉断;拆装表针(带凹轮表针)时要垂直地轻轻放下或拉下,防止将齿轴齿轮折弯或折断;安装各种风表针时,起始位置要对在零位上。

60、拆装风表时,镊子要夹紧刻度盘垂直用力,不要猛力拔动开关弹簧和风叶轴尖,三叉架要垂取下;安装轴眼要待装进轴后才能用力。

61、自动计时风表的游丝、摆轮拆装方法要得当,防止游丝变形;安装卡子时,要看清上下轴眼后谨慎安装。安好后要仔细检查,装好的摆轮转动应灵活,加外力后能连续走动;安装表针时要防止齿轮轴折断。

62、安装高速风表的风杯时,应在风杯轴的下轴眼对好后再对上轴眼,上下轴眼保持一定间隙,防止断轴尖和蜗杆变形。

63、不准用螺丝刀等铁器拔动齿牙;轴承必须注油。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www.mkaq.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mkaq.org/article/chaozuogc/200907/Article_12949.html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发布时间:2009-7-23 9:14:4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瓦斯仪器检修工必须经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2、负责瓦斯仪器的检修、校正、更换电池、药品、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仪器仪表的管理台帐、维修、调校等记录的绘制与编写。

4、按照周检计划将仪器定期送到通风安全仪器计量站进行检定,只有检定合格的仪器方准使用。

5、本规程规定的瓦斯仪器包括: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和风表。

第二节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6、仪器维修室应单独设立,保持室内清洁、明亮,备有常用工具、仪表、材料以及工作台,环境温度:15—35°C,相对湿度小于85%,周围环境应无影响仪器的干扰气体。

7、校准仪要求能任意调压、停压不漏气、操作连接方便,易于观测压力的变化情况。

第三节  仪器的检查

{一}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检查

8、对收回的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手压气球组5—6次后,其基线应回零。仪器要擦净,各部件应螺丝齐全、连接牢固可靠、松紧适度,转动部分平稳、柔和,不应有卡滞现象,并有足够的调整范围。

9、对气球组进行检查时,要求在将气球组捏瘪并将胶管拆堵后,1min内气球组不鼓胀。

10、用校准仪对气路进行密封性检查时,要求在将校准仪水柱高度加到7000Pa后,5min内压降不得超过10Pa。

11、电源应开关灵活,仪器条纹清晰。

12、仪器精度通过目镜观测,干涉条纹应符合目力定度要求(0%—7%范围内应有5根条纹),不弯曲。

13、变色吸收剂的变色部分超过三分之一时,要更换。氯化钙有潮解现象时,要更换。

14、检查测微部分时,要求在将基准条纹对准1%,并把小数从“0.00”调到“1.00”后,基础条纹应回到零位。

{二}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的检查

15、对正常使用的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应检查其外壳、合格标识及按键的良好程度。

{三}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检查

16、正常使用的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每班清理一次隔爆罩上的煤尘,以保持通气性能良好。

17、为保证仪器可靠工作,使用前必须进行电压检查。在接通仪器电源5min后观察欠压指示或电源指示是否正常,如显示欠压或电池电压不足,要重新充电。电池电压不足时,不准投入使用。

18、电池电压与机械零位合格后方能进行电零位检查,检查时,先接电源5min,然后在新鲜空气中观察机械指示是否在零位,若有差值,可用螺丝刀轻轻调节仪器零位电位计使其机械指示为零。

第四节  仪器、仪表的检修操作

{一}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检修

19、对检修的仪器各部分要细致检查,查清故障部位,按检修顺序依电路、光路、气路进行检修。

20、拆装螺丝时要用大小合适的螺丝刀,刀尖与螺丝头应垂直。当一个组合件上有几个螺丝时,不可把其中一个螺丝先拧松、拧紧,而应将对称的各个螺丝均匀地拧紧或拧松。当螺丝孔有脱扣现象时,不准扩大孔径,要在加铆套重新套丝后才能使用。

21、气球组的胶皮球破裂、活塞芯子老化时应更换,气球组的排气嘴、进气嘴与球的接触面老化时,应涂胶水密封或更换新品。

22、检修干燥管组时,应把管组一端胶管折住,将另一端校准仪加压到7000Pa,要求5min内压力下降不得超过10Pa,否则应排除故障。常见的故障和排除方法有:(1)胶管老化、有裂纹,更换新品;(2)干燥管本身有裂纹,更换新品。更换硅胶时,两端要垫脱脂棉,下端厚10mm,上端厚5mm;两端若垫海绵,下端厚15mm,上端厚10mm。

23、二氧化碳吸收管组气密性的检查与干燥管组一样。常见的漏气原因和故障排除方法有:(1)胶质垫圈老化,更换新品;(2)金属螺盖开焊,应重新焊接;(3)管的端面不平或呈马蹄形,要用钢锉或砂纸研磨,直至密封良好为止;(4)管本身老化,出现裂纹、螺丝滑扣,更换新品。

24、检修气室时,要求气室不漏气、不串气,内表面呈黑色。清洗气室时,将平面玻璃加热后垂直取下,气室的胶装面要作标记;气室腔和弯管要清洗干净,包角螺丝、气室外表要擦干净,安装时胶量要适当,要求既胶装牢固,又看不出多余胶剂。装完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25、检修调微组时,要检查螺杆与连接座是否紧密柔和,要求每次检修要进行清洗,并检查固定连接座的螺丝是否松动。

26、检修开关组,在出现诸如按钮不起、按钮接触片相碰造成灯炮长明或开关座出现裂纹、螺丝滑扣、电接触片锈蚀等情况时,应重整丝扣或打磨、调整弹簧、调整电接触片等进行检修或更换新品。

27、下光源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1)灯炮损坏要更换;(2)灯炮接触环上的螺丝锈蚀或松动,应用砂纸打磨或拧紧;(3)灯炮绝缘圈松动,即使把压紧圈拧到底还不能压紧灯炮,可用粘合剂把灯座绝缘圈粘牢;(4)出现电路短路,若是灯炮接触环与灯座连接筒中间有金属屑时,应将其清除干净。

28、目镜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保护玻璃划伤严重或破碎,应更换新品。新换的保护玻璃要用虫胶或指甲油粘牢。粘胶时,涂胶不可过多,以免影响透光,要待胶干燥后方可使用。当旋转目镜视场中有污点随之转动时,是接目镜、场镜没有擦拭干净,有赃物,应分解目镜组,取出接目镜并将其擦拭干净。装配时两镜片的鼓面相对,并且镜头平面要与光轴垂直。

29、在检修分划板时,若旋转目镜头脏点不随之转动,说明分划板上有赃物,是实点,说明赃物在有刻线一面;是虚点,则赃物在另一面。擦试分划板时,不得用酒精、苯、乙醚等有机溶液擦拭,以免损示刻线及四周的漆层。当分划板与底座脱落时,应用早胶或指甲油粘合,粘合时有刻线的一面应朝上,并与底座同心。

30、盘形管组要畅通,气密性要良好,检修时,将吸气球一端与盘形管连接,压扁吸气球,吸气球若在10s内鼓起,即认为通气性良好。

31、检修各镜片组时,各镜片要擦拭干净,不得有灰尘、指印。擦拭时,可用小竹签卷上脱脂棉轻轻擦拭镜片表面,擦拭的手指只能拿住镜头毛面;不得用金属工具进行擦拭,以免划伤镜面。擦拭中可用脱脂棉沾上少许酒精或苯、乙醚等溶剂进行擦拭,然后用脱脂棉擦干。

32、找光谱的方法是:各镜片检修合格并按要求装好后,将粗动手轮拧到底再反转两周左右,使反射棱镜座与壳体平行;接通电源使光通过聚光镜射向平面镜,调整灯炮、聚光镜光屏、平面镜使平面镜反射出的最亮的一束光与瓦斯室螺丝孔右侧相切,其高度与螺丝孔相平;移动反射棱镜,光谱即可出现在目镜里。检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各镜片不得有影响光谱的划痕、掉块,平面镜、折光棱镜、反射棱镜的镀膜部分必须完好,物镜不得开胶;否则一律更换新品。

(2)装配平面镜时,平面镜的下部和后部要与镜座靠紧,固定压板的两螺纯正的压力应相同,松紧适度;如果用弹片固定,弹片应位于镜片中部,以免镜片受力不均影响光谱。

(3)装配折光棱镜组时,两支柱的高度要相等,弹片位置应在镜片中部,压板的两个螺丝应松紧适度,压力相同。两个偏心垫圈要夹靠住镜片,以使镜片前表面与镜座上的挡片靠紧。

(4)反射棱镜组的镜座底部由于调零螺杆的长期顶压,会出现麻点、凹坑等,应用板油石研磨,使之平整。弹簧片弹性减弱或失效时,可将其翻过来再用或更换新品。装配时镜片后面与镜座靠紧,以防松动。

(5)测微玻璃弹簧片的弹性减弱或失效时,可调整弹簧片的形状以增大弹性,或更换新品。

(6)各镜片安装要紧密牢固,方位、角度端正,光线能以正确角度通过。各镜片底座严禁锉磨。干涉条纹宽窄不合适时,可通过调整平面镜组衬垫铂纸来解决。

33、仪器检修后的质量检验:

(1)仪器的清洁状况检查

a、仪器内、外任何部位无灰尘、棉毛絮、锈蚀等。

b、各镜片不应有霉蚀、划眼、擦痕、指印和灰尘等。

c、分划板不脱漆透光,目镜观察不到任何灰尘或点圈。

(2)干涉条纹的检验:

a、干涉条纹视场要足够。

b、干涉条纹明亮清晰,不得有虚光、弯曲和倾斜。

c、视场内不应有明显的副像。

d、干涉1条纹在全量程内调正时不得有急跳现象。

e、调节目镜时,分划板的像不得晃动。

{二}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的检修

34、零点的检查和调整

(1)瓦斯的零点检查和调整。在新鲜空气中,开机10—20min后,观察示值是否在0.00—0.02范围内,否则应打开密封盖,调节上面的瓦斯零点电位器,使示值为0.00。

(2)氧气的零点检查和调整。将检测仪的通风螺钉(氧气)卸下,拧上校准气嘴,通入纯氮气,控制流量在200m1/min。按参数选择开关,待检测仪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调校。特别注意本仪器的氧气零点是在无氧环境下调校,出厂前都已调校完毕,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调校氧气零点,正常情况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

35、精度的检查和调整

(1)瓦斯精度的检查和调整。将检测仪的通风螺钉(瓦斯)卸下,拧上校准气嘴,通入浓度为2%左右的CH4校准气样,控制流置在200m1/min。待检测仪读数稳定后,观察示值是否在校准气样值真值的±5%范围内,否则应调节上面的瓦斯满度电位器,使示值为校准气样值。

(2)氧气的精度检查和调整。在新鲜空气中,按参数选择开关,观察氧气示值是否在20.9±0.1范围内,否则应调节下面的氧气满度电位器,使示值为20.9。

36、报警点的检查和调整

(1)瓦斯报警点的检查和调整。调节下面的瓦斯调零电位器,使示值升到报警点设定值,观察检测仪是否报警,否则应反复调节下面的瓦斯报警点电位器,直到准确报警为止。

(2)氧气报警点的检查的调整。按参数选拔开关,调节下面的氧气校准电位器,使示值降至报警点设定值,观察检测仪是否报警,否则应反复调节下面的氧气报警点电位器,直到准确报警为止。

{三}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的检修

37、零点的检查和调整。在新鲜空气中,开机5—10min,观测示值是否在0.00—0.02范围内,否则应打开密封盖,调节上面的调零电位器,使示值为0.00。注意调节时示值末位后出现小数点,表示示值为一负值,调零应使此点隐没。

38、精度的检查和调整。备好浓度在2%—3%的瓦斯标准气样。校准精度时,接通电源预热5min,通入瓦斯气样,流量控制在100—300 m1/min(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确定流量)。如果仪器指示气与气样瓦斯浓度不相符,用小螺丝刀调整精度(满度),使表头显示数值与瓦斯浓度相符。

39、报警点的检查和调整。设置报警点时,用稍高于设定点浓度的瓦斯气样通入气室,控制气体流量,使指示稳定地停在设定点位置,再调节仪器的报警电位器,使其报警;然后反复通气校验,直至准确报警为止。

{四}风表的检修

40、检修前必须将壳体的灰尘污垢清洗干净。应按风表类型、结构、性能及各组的锐敏部位依次拆卸;复装应按其逆顺序进行。

41、不同型号风表的拆装应按其说明书规定的顺序进行。

42、清洗风表的操作方法

(1)将表盘以外各个零件(除摆轮、游丝组外)及夹板放在汽油(100号、200号)或酒精中浸泡5—10min,然后用小板刷仔细刷干净,再用白绸布擦干,最后用细毛刷刷掉附着物。

(2)精心检查各零部件有无损坏,特别是易损的轴承、齿轮、针脐等部件,精度不合要求时必须更换。

(3)按要求进行组装,并在各齿轮轴眼中注入适量钟表油。

43、检修后的风表必须零部件齐全、螺丝松紧适当,启动杆、离合闸板(回零杆)灵活,无磨擦、碰撞、卡滞、停转等现象,指针进位无误,还原后指针必须对零;还应有绘制好的风表校正曲线。

第五节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一}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的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44、测微组刻度盘与分划板的干涉条纹移动要一致,误差不超过±0.02%。调微手轮转动灵活,松紧适当,上紧护盖后干涉条纹不得移动。

45、各转动部位转动平稳、柔和,不应有卡滞和急跳,各组部位连接牢固、可靠。

46、凡经维修的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对其空气室和盘形管都要重换新鲜空气,并保证其技术的要求。

47、跌落试验:在混凝土台上放置厚度为50mm的松木板或红木板,将不带护套的仪器除目镜侧外的其他各面从100mm高处自由落下各一次,仪器经自由跌落试验台,仪器对5%瓦斯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应小于0.1%瓦斯,每次跌落后读取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取其最大值。

48、良好气密性能要求用水柱计分别对仪器的气路系统、压力平衡系统和空气室加压到7000Pa时,5min内压力下降值不得超过10pa。

49、基本误差的规定是:用校准仪给瓦斯室加压,根据式(1)计算不同瓦斯浓度所对应的水柱高度。

△p=0.1802x(273+t)   (1)

式中,△p为水柱高度,mm;x为瓦斯浓度,%;t为校正温度,℃。逐点反复校正3次,其基本误差对不同量程的仪器应不超过表1和表2的规定。

表1  瓦斯浓度基本误差表(量程为0%—10%)

量程(%) 0≤y≤1 1<y≤4 4<y≤7 7<y≤10

允许误差(%) ±0.05 ±0.01 ±0.2 ±0.3

表2  瓦斯浓度基本误差表 (量程为0%—100%)

量程(%) 0≤y≤10 10<y≤40 40<y≤70 70<y≤100

允许误差(%) ±0.5 ±1.0 ±2.0 ±3.0

对测定0%—10%CH4的仪器用校准仪标准,分别取1%、3%、7%、9%的CH4浓度作为校准点。

对测定0%—100%CH4的仪器用校准仪标准,分别取30%、70%的CH4浓度作为校准点。

50、通电后的检查要求:外露的动作部件能正常动作;转动调零手轮应能寻找到干涉条纹,且干涉条纹明亮清晰,不得有明显的弯曲和倾斜;基准干涉条纹的宽度、灰度、边界清晰度用眼观察后与厂家提供的干涉条纹卡片对比,符合要求;转动调微手轮应能见到干涉条纹的微移动;主分度板经调节能连续见到分度线和数字;目镜场内不应有明显的影响测试锈蚀、气泡、砂眼、麻点、擦痕、指印和灰尘等。

51、对仪器的校准每7天进行一次。

{二}便携式瓦斯氧气检测报警仪的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52、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充电。

53、每隔7天对仪器零点、精度、报警点进行一次调校。

54、检测仪使用时应防止水滴溅入,避免经受猛烈撞击和挤压。

55、检测仪充电房应通风良好,并远离矿灯充电房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源。

{三}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56、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充电。

57、每隔7天对仪器零点、精度、报警点进行一次调校。

58、检测仪使用时应防止水滴溅入,避免经受猛烈撞击和挤压。

{四}风表检修操作及注意事项

59、拆装风杯或风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变形,并要妥善放置;安装钢丝轴要拉直、紧固,但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拉断;拆装表针(带凹轮表针)时要垂直地轻轻放下或拉下,防止将齿轴齿轮折弯或折断;安装各种风表针时,起始位置要对在零位上。

60、拆装风表时,镊子要夹紧刻度盘垂直用力,不要猛力拔动开关弹簧和风叶轴尖,三叉架要垂取下;安装轴眼要待装进轴后才能用力。

61、自动计时风表的游丝、摆轮拆装方法要得当,防止游丝变形;安装卡子时,要看清上下轴眼后谨慎安装。安好后要仔细检查,装好的摆轮转动应灵活,加外力后能连续走动;安装表针时要防止齿轮轴折断。

62、安装高速风表的风杯时,应在风杯轴的下轴眼对好后再对上轴眼,上下轴眼保持一定间隙,防止断轴尖和蜗杆变形。

63、不准用螺丝刀等铁器拔动齿牙;轴承必须注油。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www.mkaq.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mkaq.org/article/chaozuogc/200907/Article_12949.html


相关文章

  • 化工行业"三规一法"编写要点
  • "三规一法"编写要点 "三规一法"(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及生产岗位安全操作法)的编制,应根据生产产品的原.辅料性质.生产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危险特性.安全措施等要求编写该产品工艺规 ...查看


  • 污水处理厂岗位职责
  • 污水处理厂主要人员职责 污水处理厂全体人员的任务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水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充分水处理工艺的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问题,使处理系统高效低耗地完成净化处理功能,以达到理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查看


  • SC-04-01发电企业生产准备管理办法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发电企业生产准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新建.扩建.改建发电企业的生产准备工作,确保新建工程顺利投入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 ...查看


  • 1-2XX煤矿机电队岗位责任制
  • XXXX 煤业有限公司 XX 煤矿机电队 岗位责任制 XX 煤矿机电办公室 目 录 一.机房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 1 二.变电所值班员岗位责任制 ................... 1 三.变电运行 ...查看


  • 煤矿十大特殊工种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 潞矿宁安字[2012]139号 关于潞宁公司十大特殊工种岗位责 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补充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各整合矿井: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 术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工作执行力.防 止和减少伤亡 ...查看


  • 轮机人员的职责
  • 轮机长 1 轮机长是全船机械.动力.电气(无线电通信导航和由甲板部使用的电子仪器除外)设备的技术总负责人.在船长的领导下,负责轮机部的全面工作,并对其他部门所管设备的技术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贯彻执行预防检修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使各种设备保持 ...查看


  • 拌和站工作规章制度
  • 拌和站组织与管理机构图 拌和站工作程序及质量管理图 拌和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 拌和站仪器设备台帐及档案管理 1.所有仪器设备均建立完整.详细的台帐. 2.仪器检定需建立周检计划台帐,检定周期应严格控制,避免仪器未及时检定的情况发生.检定 ...查看


  • 生产准备工作大纲
  • 开滦协鑫发电有限公司2X300MW工程 生产准备工作大纲 开滦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批准:李宏军 审核:李亚红 编写:孔庆武 目 次 引言 .................................................... ...查看


  • 通风队职责
  • 矿井通风队职责范围及岗位职责 通风队职责范围及岗位职责 通风队职责范围 1. 负责本队分管"一通三防"设施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2. 负责全矿"永久风门.永久冯密闭.临时风门.临时密闭"的施工: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