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案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变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向我们讲述美好的传说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歌《化石吟》。)

明确学习目标。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的情况。

整体感知:

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1、学生体会,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学法指导:

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探究研讨:

朗读3~6节,思考问题组: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e、从诗歌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变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向我们讲述美好的传说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歌《化石吟》。)

明确学习目标。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的情况。

整体感知:

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1、学生体会,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学法指导:

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探究研讨:

朗读3~6节,思考问题组: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e、从诗歌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相关文章

  • 初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案例
  • 初中化学德育渗透教案 作课人 姚巧荣 课题: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②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少的燃料:③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及开发新能源的意义:④认识化学对 ...查看


  • 活化石第一课时教案
  • <活化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朱永利 学习目标是: 1.会认11个生字. 2.会写4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知道课文都介绍了那些活化石.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并出示教学目标. 出示课件(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 ...查看


  • 活化石教案
  • 学情分析知识背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 ...查看


  •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的证据
  •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目的: 通过确凿的证据,使学生掌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是进化而来的, 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教具准备:相关模型.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查看


  •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 第七单元课题 2 章 节 第七单元 2 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课题 讲课时间 计划课时 教学目标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题 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2012 年 12 月 25 日至 26 日 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 ...查看


  •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总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3.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石头书]教案5
  • <石头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 ...查看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头书]精品教案
  • <石头书>导学预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 ...查看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头书]精品教案 1
  • 课题:<石头书>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 石头书" 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