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姓名人出江东

陶姓名人出江东

----当涂县发改委副主任:施长斌 江东大地,自古就有:出当涂东门“陶姓为第一大姓”之说。清代康熙帝御制《百家姓》中,也有“陶(丹阳)”之载。当涂史称姑孰,秦始皇统一天下在此设丹阳县。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当涂《陶氏重修谱谍序》中写道:陶姓子孙“迁徙甚多,难以悉举,唯姑孰横山一支,旧谱中有可据者录之”。江东陶姓自古人才辈出,文兼武备,被誉为江东名门。

封侯武将——陶谦,汉末丹阳人(今当涂县丹阳镇人),族祖陶舍随汉高祖刘邦起事后封开封侯。据《太平府志》载:陶谦,字恭祖,丹阳人,拜尚书郎除舒令、后为徐州刺史。因平黄巾功,诏加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因手下人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而遭曹操攻杀,三让徐州于刘备,最后病卒。其子陶基、孙陶璜、曾孙陶威、陶淑及玄孙陶绥,连续四代、五人为交州刺史;其孙陶浚为荆州牧、曾孙陶猷为宣城内史,曾孙陶湮为临海太守、黄门侍郎、玄孙陶馥为于湖县令。其孙陶璜还被晋武帝封为宛陵侯、冠军将军,迁居丹阳秣陵(今属南京市江宁区)柳宗元曾铭曰:“汉光中兴,马援雄绝域之志;晋武一统,陶璜布殊俗之恩。恩随德成,功与时并” 。其孙陶抗之子陶回,因平苏峻叛乱有功而被封为康乐侯、吴兴太守,又因赈灾有功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后来,陶姓子孙以丹阳为中心,避乱江东,相继宦迁大江南北姑苏、姑孰、金陵、宣城、中州、杭州、昆陵、池阳、淮、饶等地。

园田诗人——陶潜,字渊明,名元亮,晋代著名诗人。以田园诗闻名于世。他自己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的亲密朋友、文学家颜延之在陶渊明去世时写的《靖节征士诔》中说:“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对陶渊明籍贯含糊其辞。此后除《晋书》外,一般正史都根据陶公逝世所居之地而称其为浔阳柴桑人。又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渊明故里,《图经》云:„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宜丰,今新昌也。”明代《秀溪陶氏族谱》也只载“自渊明始家宜丰……”,对其由何处迁去,都未详细说明。如今对陶渊明的父亲是谁,江西相关族谱有陶逸、陶回、陶敬、陶敏等多种说法,而唯独“陶回说”有谱和志书为据。据江西宜丰县《秀溪陶氏族谱》(有宋代文天祥序)及古《新昌县志》载,陶渊明的父亲

陶回,初为安城太守,以军功封康乐侯。另据有关史料记载,陶渊明的外公孟嘉乃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参军,曾长住姑孰,而陶渊明又长期与外公生活在一起;丹阳陶谦之曾孙陶回因平苏峻叛乱有功而被封为康乐侯。故此,如若有关志、谱所述,陶潜乃东晋康乐侯陶回之子,那么,陶渊明无疑是陶谦之后,出生于江东陶门,而后迁江西。(许多资料都说陶潜系陶侃之曾孙,据考非嫡系,因孟嘉是陶侃的女婿、陶渊明的外公,这样说来也是。另,陶侃也是丹阳陶敦之后,其祖父陶同从姑孰大地迁往江西)。著名的《桃花源记》写在他自己编著的《搜神后记》当中,《搜神后记》开篇是汉代发生在姑孰灵墟山的故事。陶潜的大量诗文也为昭明太子在江东收录。

道士“宰相”——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今江宁开发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家、炼丹家。陶弘景(陶璜七世孙)祖上系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受其父影响,少时就遍读经书,十岁时得丹阳人(今句容)葛洪所著《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齐高帝时曾任巴陵王、安成王等诸王侍读兼总记室,后厌倦官场倾轧,挂朝服于神武门,隐居山林。据《太平府志》载,陶弘景“上表辞归,筑馆句曲,号华阳隐居,营别室于横山,作读书处”。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屡请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以咨询,人称“山中宰相“。他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地理、养生、炼丹等诸方面也有所著述。作品七八十种,尚有《真诰》、《本草集注》、《导引养生图》、《天文星算》、《华阳陶隐居集》等著作及部分诗文存世。

帝王谋士——陶安,字主敬、明初当涂人。祖陶大宥、父陶文,系江东名门之后。小时候读书就日记千言。据《太平府志》载:明高祖渡江至太平,陶安偕耆儒李习率江东父老迎竭,“召见与语,安说曰:四海鼎沸,豪杰并争,志在子女玉帛,未有拨乱救民者。明公神武不杀,应天顺人,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后来请陶安加入幕僚,听从了陶安许多意见,很快攻占了建康(今南京),并设“应天府”。洪武初年,朝庭设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旋为总裁官,率诸儒议定礼制。皇上曾御制门贴:国朝谋略无双至,翰苑文章第一家。后又为议律官,与李善长、刘伯温等制定律令;大明律完成后,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陶安还精通易术,善文章,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等行世。

陶姓名人出江东

----当涂县发改委副主任:施长斌 江东大地,自古就有:出当涂东门“陶姓为第一大姓”之说。清代康熙帝御制《百家姓》中,也有“陶(丹阳)”之载。当涂史称姑孰,秦始皇统一天下在此设丹阳县。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当涂《陶氏重修谱谍序》中写道:陶姓子孙“迁徙甚多,难以悉举,唯姑孰横山一支,旧谱中有可据者录之”。江东陶姓自古人才辈出,文兼武备,被誉为江东名门。

封侯武将——陶谦,汉末丹阳人(今当涂县丹阳镇人),族祖陶舍随汉高祖刘邦起事后封开封侯。据《太平府志》载:陶谦,字恭祖,丹阳人,拜尚书郎除舒令、后为徐州刺史。因平黄巾功,诏加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因手下人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而遭曹操攻杀,三让徐州于刘备,最后病卒。其子陶基、孙陶璜、曾孙陶威、陶淑及玄孙陶绥,连续四代、五人为交州刺史;其孙陶浚为荆州牧、曾孙陶猷为宣城内史,曾孙陶湮为临海太守、黄门侍郎、玄孙陶馥为于湖县令。其孙陶璜还被晋武帝封为宛陵侯、冠军将军,迁居丹阳秣陵(今属南京市江宁区)柳宗元曾铭曰:“汉光中兴,马援雄绝域之志;晋武一统,陶璜布殊俗之恩。恩随德成,功与时并” 。其孙陶抗之子陶回,因平苏峻叛乱有功而被封为康乐侯、吴兴太守,又因赈灾有功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后来,陶姓子孙以丹阳为中心,避乱江东,相继宦迁大江南北姑苏、姑孰、金陵、宣城、中州、杭州、昆陵、池阳、淮、饶等地。

园田诗人——陶潜,字渊明,名元亮,晋代著名诗人。以田园诗闻名于世。他自己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的亲密朋友、文学家颜延之在陶渊明去世时写的《靖节征士诔》中说:“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对陶渊明籍贯含糊其辞。此后除《晋书》外,一般正史都根据陶公逝世所居之地而称其为浔阳柴桑人。又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渊明故里,《图经》云:„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宜丰,今新昌也。”明代《秀溪陶氏族谱》也只载“自渊明始家宜丰……”,对其由何处迁去,都未详细说明。如今对陶渊明的父亲是谁,江西相关族谱有陶逸、陶回、陶敬、陶敏等多种说法,而唯独“陶回说”有谱和志书为据。据江西宜丰县《秀溪陶氏族谱》(有宋代文天祥序)及古《新昌县志》载,陶渊明的父亲

陶回,初为安城太守,以军功封康乐侯。另据有关史料记载,陶渊明的外公孟嘉乃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参军,曾长住姑孰,而陶渊明又长期与外公生活在一起;丹阳陶谦之曾孙陶回因平苏峻叛乱有功而被封为康乐侯。故此,如若有关志、谱所述,陶潜乃东晋康乐侯陶回之子,那么,陶渊明无疑是陶谦之后,出生于江东陶门,而后迁江西。(许多资料都说陶潜系陶侃之曾孙,据考非嫡系,因孟嘉是陶侃的女婿、陶渊明的外公,这样说来也是。另,陶侃也是丹阳陶敦之后,其祖父陶同从姑孰大地迁往江西)。著名的《桃花源记》写在他自己编著的《搜神后记》当中,《搜神后记》开篇是汉代发生在姑孰灵墟山的故事。陶潜的大量诗文也为昭明太子在江东收录。

道士“宰相”——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今江宁开发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家、炼丹家。陶弘景(陶璜七世孙)祖上系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受其父影响,少时就遍读经书,十岁时得丹阳人(今句容)葛洪所著《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齐高帝时曾任巴陵王、安成王等诸王侍读兼总记室,后厌倦官场倾轧,挂朝服于神武门,隐居山林。据《太平府志》载,陶弘景“上表辞归,筑馆句曲,号华阳隐居,营别室于横山,作读书处”。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屡请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以咨询,人称“山中宰相“。他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地理、养生、炼丹等诸方面也有所著述。作品七八十种,尚有《真诰》、《本草集注》、《导引养生图》、《天文星算》、《华阳陶隐居集》等著作及部分诗文存世。

帝王谋士——陶安,字主敬、明初当涂人。祖陶大宥、父陶文,系江东名门之后。小时候读书就日记千言。据《太平府志》载:明高祖渡江至太平,陶安偕耆儒李习率江东父老迎竭,“召见与语,安说曰:四海鼎沸,豪杰并争,志在子女玉帛,未有拨乱救民者。明公神武不杀,应天顺人,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后来请陶安加入幕僚,听从了陶安许多意见,很快攻占了建康(今南京),并设“应天府”。洪武初年,朝庭设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旋为总裁官,率诸儒议定礼制。皇上曾御制门贴:国朝谋略无双至,翰苑文章第一家。后又为议律官,与李善长、刘伯温等制定律令;大明律完成后,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陶安还精通易术,善文章,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等行世。


相关文章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说到项羽,大家一定都会记得他"力拔山兮气盖世",也都会想起楚汉战争中他的英勇和最后的悲壮.李清照曾经写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笔力千钧的诗讴歌了项羽的英雄形象.但 ...查看


  • 红色故事比赛通知
  • 托托乡中学庆十一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知党.爱党.跟党走,根据"党在我心中"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安排,区教育局关工委与区青少年宫拟举办江东区小学幼儿园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党90周年红色故事大赛,现将具体 ...查看


  • 孙策真得是郭嘉算死的吗?刺杀小霸王孙策的到底又是何方神圣?
  • 不是郭嘉,也不是曹操.陈登,揭秘刺杀孙策的幕后黑手 前些年的三国热把三国很多人物都捧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郭嘉的神机妙算,直接提高到了三国谋主的地步.而江东小霸王孙策横扫江东六郡崭露头角,更被奉为新一代的军神.可以说这两人前些年的光环甚至在 ...查看


  • 江东中学2014庆祝"五四"活动方案
  • 江东中学2014年庆祝"五四"活动方案 为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歌颂和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同学们勤奋学习.立志报国.为校争光的巨大热情,同时 ...查看


  • 庆六一儿童画:儿童画小熊
  •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将来临,为了能让全校少年儿童过一个既有趣味又有意义的儿童节,给更多的同学展示自我和表现自我的空间,学校组织将开展如下系列活动: 一.江东区"庆六一"党团队三旗传递暨团队一体化 ...查看


  • 当曹操遇到诸葛亮
  • 当曹操遇到诸葛亮 班级:9 学号:48 姓名:温晗 深夜的赤壁江上,一片灯火,将黑夜照亮的如白昼一般.主战舰内,阿瞒于伏案前审视着谋士们的作战计划,但紧蹙的眉头似乎显示着他的不满. "报,主公,江东使者求见."一声传报打 ...查看


  • 元旦的诗:元旦阻雨二首之一
  • <元旦阻雨二首之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元旦阻雨二首之一>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元旦阻雨二首之一>原文 洪钧一转岁开端,草木群生亦喜欢. 安得明年此时节,江东重睹旧衣冠. < ...查看


  • [新三国演义]剧情介绍36-40集
  • <新三国演义>第三十六集: 提领数万大军.驻守巴丘前线的周瑜得知孙策重病召他速归的命令,原以为只是个寻常军令,所以不急不忙的慢慢归来.可是当他快到吴城时,才得知隐情――孙策已亡.他惊得抛下兵马,匹马只身奔丧! 灵堂前,守灵的孙权 ...查看


  • 宁波银行担保门
  • 经办人和借款人私下商定,贷款人先签下空白合同,再由经办人灵活填写利率.日期.额度等搞一些猫腻,已经司空见惯 2013年1月17日,私营业主陈建辉夫妇来到宁波银行福明支行,为其之前即已提供过多年抵押担保的一笔流动资金贷款办理转贷业务.下午1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