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傣族服饰在动漫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云南傣族服饰结合当地本土特色,形成了一个群族的标志,是傣族服饰特有的“美”。 其服饰拥有着独特的图案造型和装饰语言,在艺术设计领域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同时它更满足了现代人对于自然回归的追求。傣族服饰对于现代动漫角色服饰的设计,提供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将云南傣族服饰元素与动漫产业有机结合,扩宽了中国动漫产业的道路,更实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生”。

  关键词:傣族服饰;动漫角色;服饰设计

  一、云南傣族服饰文化发展历程

  (一)云南地域概况

  云南共有52个民族,是含有少数名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它悠久历史,众多的少数民族,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云南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蔚为大观。傣族是云南的世民族之一。它散居在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在民族识别以前又称为摆夷族。它的民族服饰伴随着历史的演化而演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服饰题材多源自动物本能、图腾、宗教以及史记下提炼的,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傣族服饰发展历程

  傣族的民族服饰是云南艺术花坛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花朵。它历史悠久,与壮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造就了如今五彩斑斓的云南民族文化。傣族是云南省罕见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部地区,所以傣族服饰也充分体现出了这些地理环境的特点。清新淡雅,经济适用,色彩简单,装饰意味浓郁。显示出傣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文化历史地位

  云南傣族服饰运用传统的民间工艺,保留了时代演变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让我们看到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我们当通过动画这一媒介,运用动画语言的传播,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通过在设计和表现中不断挖掘具有云南特色的设计元素,更好地宣扬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二、傣族服饰元素的划分及特征

  (一)傣族服饰元素划分

  傣族分为边疆和内地两个区域,生活在边疆的人们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服饰四季变化不大,款式多为简单明快。相比而言,生活在内地的人们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服饰也相对复杂,如上衣分为内外多层,裙子也多条重叠,质地厚实,色彩以青黑为主。这充分反映了傣族人们以农耕生活为背景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乐趣。

  (二)傣族男女服饰的特点

  傣族男女服饰各具特色,男子服饰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特点,多用白色或青色包裹头部。上穿大襟小袖短衫,下穿素色长裤,保留了古代 “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傣族男子服饰如此设计是为了劳动耕作时更加舒适方便。

  傣族妇女衣着讲究,色彩明快,多追求轻盈代言的装束。一般喜穿短衣长袖或圆领窄袖。下着筒裙,长发盘于头顶,充分展示了她们修长苗条的身材。服装色彩的搭配也极为出色,上身通常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容,外套浅色圆领袖衫,紧紧包裹上身。有大襟也有对襟。色彩更是丰富,浅绿、雪白、水红、淡黄等。下着花色筒裙,民间各种图纹织于其中,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特点。傣族女子将长发挽起,扎成发髻,发髻上斜插各种簪或鲜花作为装饰。身上的首饰更是独具一别,镂空、雕刻、空心的金银制作而成。傣族妇女精于打扮的天性,把她们装扮成一个个如花似玉。

  三、 傣族服饰元素在中国动漫角色设计中的运用及价值

  目前,在众多的动漫作品中,许多优秀的并且已经成功的在市场上推广开的动漫作品,在角色的服饰设定上,已经渐渐的开始学会借鉴、采用民族服饰中的典型元素,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许多像《孔雀公主》、《泼水节的传说》、《两只小孔雀》等优秀的动画作品,堪称是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佳作。现在云南又首次推出动画连续剧《彩云南》,在猜猜少儿频道播出后广受好评,这在中国动漫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

  (一)傣族服饰在动漫中的应用

  1.《两只小孔雀》

  由严定贤导演的动画片《两只小孔雀》,它根据同名故事改编。描绘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澜沧江畔,傣族红小兵岩拉和弟弟挨扎朋无意中发现了两只外形巨大的蛋,并在请教老爷爷的过程中,得知了一个二十年前小孔雀与解放军之间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红小兵的人物塑造,上身穿白色对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红布包头,是傣族男性的标志性特征。依波的造型更是生动,上身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或是短衣长袖,窄袖服帖在身上,紧套着胳膊,衣襟前后刚好齐腰,更加凸显了女性苗条高挑的身材。此外,再用一根银腰带扎着长至脚裸的统裙口,腰身更加纤细。采用短衣长袖,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服帖在身上,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纤细美,色彩鲜艳明快。所以在《两只小孔雀》这部影片中,导演在女性服饰的设计上,基本以白色定为上衣颜色,很好的诠释了“白衣”的说法。

  2.《泼水节的传说》

  1988年由段炼导演的《泼水节的传说》中的恶魔形象独具特色。故事说的是居住在古代的傣家族被一个恶魔霸占了寨子里的水源,惹得民不聊生。寨子里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为了百姓重新过上昔日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铲除恶魔夺回水源,从此傣家人便有了新年泼水的风俗。此片根据传说改编,是一部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影片。片中恶魔的造型塑造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角色的造型设计不仅尊重了历史,更凸显了我国动画的民俗风格。在借鉴、弘扬民族文化、民族元素上,“恶魔”的那张脸谱化的奇特面孔:蓝身子、黄眼眶,再配上大红色胡子,很明显是借鉴了京剧脸谱的形式特征。有了京剧脸谱化的面部造型,当然在服装配饰上要达到统一的效果了。设计者不仅在恶魔的皮肤毛发上做足了功夫,还有恶魔头顶胸前佩戴的银饰,更是经过精心研究的。在服饰的色彩运用上也考虑到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喻义,在角色的服饰上大量运用了蓝色、红色、黄色,着重体现了色彩的象征作用。脸谱的绘制粗狂而有张力,特别是它的造型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大胆夸张的变化在动画中体现。这种变化和夸张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出自天真的想象却独具浓郁的民族色彩。点线面的结合,大色块的铺垫,红蓝强烈的对比,图案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简单的色块强烈的表达出人物形象的特征,性格,艺术语言。   (二)价值阐述

  傣族服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傣族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极其深渊的现实意义。 傣族服饰元素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动画角色在外型上的美感。虽然,今天因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渐发达,世界上的许多资源和文化已经逐渐趋于共享化,由此引发的多样性文化逐渐的向“大同”靠拢。在这样的环境下,本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现代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经济的落后和长期的被驱逐的、封闭式的生活,使得傣族依然较好的保留着祖先传承下来的服饰文化,并自成一家,在相同直系中又遗存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点。这正是傣族服饰元素得以在角色服饰设计中应用的“先天条件”。另一方面,傣族服饰元素在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是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的最可行的方式。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实现了文化到产业的转化,有助于提升动漫产业的经济价值,而且,传统民族文化以这样的形式保存下来,更是从另一种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生”。

  四、结语——云南民族服饰元素与动漫产业结合的美好未来

  云南是一个民族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它拥有最多的少数民族,很富饶的民族文化。在当今逐渐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我们要致力于保护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更希望把这些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瑰宝,展现给大家。上面阐述的相关成功案例,只是傣族服饰在动漫角色中应用的少数。现在很多民族资料大量流失,缺少专业人员的进一步研究与整理。应用到动漫领域的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挖掘。《功夫熊猫》就是我国本民族文化被外国人拿来做文章的一个显著例子。特有的文化资源我们没有及时很好的利用,所以,对于云南这样一个民族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动画专业的人才应带很好的珍惜。

  现在,动画市场上的很多动画良莠不齐,能真正做到“精品”级别的也仍是凤毛麟角。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本土民族服饰元素在动漫产业中运用的潜力之巨大。在我国各方面发展迅速的时代,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国家大力扶持的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将动漫这一新兴产业提升到国际级的高度,闯出一条属于国人自己的动漫之路。

  云南傣族服饰运用传统的民间工艺,保留了时代演变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让我们看到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我们当通过动画这一媒介,运用动画语言的传播,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通过在设计和表现中不断挖掘具有云南特色的设计元素,更好地宣扬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云南傣族动画作品的题材,多来源于神话、民间传说等,从本土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其服饰设计、人物造型、环境描绘等都做了大量作业,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特别是皮影、剪纸、年画、戏曲等都来源于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劳作生产中慢慢积累创作出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意识共同努力的结晶。这些都是优秀独特的动画创作蓝本,其蕴含地价值不可估量。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更应珍惜利用好中国本土资源。

  动漫作为新一代媒体的传播符号,承载着每一位中国人对中国动漫领域的期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关注重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它自身的艺术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是我们新一代设计师的重要使命。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深层次大挖掘属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再创新,走向更宽广的设计领域。不断推动云南动漫走向新领域,走向国际化,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创造云南傣族动漫产业新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雷.苗族银饰元素在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探索,2010.01:103.

  [2]付尧.代岭南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 2011.12: 56-57.

  [3]陈玲.动漫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些问题思考[N].电影评价,2010.08.

  [4]玉香,吴华.云南傣族服饰文化论述[J] .民族艺术研究,2005.02:42-44.

  摘要:云南傣族服饰结合当地本土特色,形成了一个群族的标志,是傣族服饰特有的“美”。 其服饰拥有着独特的图案造型和装饰语言,在艺术设计领域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同时它更满足了现代人对于自然回归的追求。傣族服饰对于现代动漫角色服饰的设计,提供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将云南傣族服饰元素与动漫产业有机结合,扩宽了中国动漫产业的道路,更实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生”。

  关键词:傣族服饰;动漫角色;服饰设计

  一、云南傣族服饰文化发展历程

  (一)云南地域概况

  云南共有52个民族,是含有少数名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它悠久历史,众多的少数民族,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云南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蔚为大观。傣族是云南的世民族之一。它散居在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在民族识别以前又称为摆夷族。它的民族服饰伴随着历史的演化而演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服饰题材多源自动物本能、图腾、宗教以及史记下提炼的,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傣族服饰发展历程

  傣族的民族服饰是云南艺术花坛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花朵。它历史悠久,与壮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造就了如今五彩斑斓的云南民族文化。傣族是云南省罕见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部地区,所以傣族服饰也充分体现出了这些地理环境的特点。清新淡雅,经济适用,色彩简单,装饰意味浓郁。显示出傣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文化历史地位

  云南傣族服饰运用传统的民间工艺,保留了时代演变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让我们看到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我们当通过动画这一媒介,运用动画语言的传播,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通过在设计和表现中不断挖掘具有云南特色的设计元素,更好地宣扬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二、傣族服饰元素的划分及特征

  (一)傣族服饰元素划分

  傣族分为边疆和内地两个区域,生活在边疆的人们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服饰四季变化不大,款式多为简单明快。相比而言,生活在内地的人们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服饰也相对复杂,如上衣分为内外多层,裙子也多条重叠,质地厚实,色彩以青黑为主。这充分反映了傣族人们以农耕生活为背景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乐趣。

  (二)傣族男女服饰的特点

  傣族男女服饰各具特色,男子服饰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特点,多用白色或青色包裹头部。上穿大襟小袖短衫,下穿素色长裤,保留了古代 “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傣族男子服饰如此设计是为了劳动耕作时更加舒适方便。

  傣族妇女衣着讲究,色彩明快,多追求轻盈代言的装束。一般喜穿短衣长袖或圆领窄袖。下着筒裙,长发盘于头顶,充分展示了她们修长苗条的身材。服装色彩的搭配也极为出色,上身通常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容,外套浅色圆领袖衫,紧紧包裹上身。有大襟也有对襟。色彩更是丰富,浅绿、雪白、水红、淡黄等。下着花色筒裙,民间各种图纹织于其中,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特点。傣族女子将长发挽起,扎成发髻,发髻上斜插各种簪或鲜花作为装饰。身上的首饰更是独具一别,镂空、雕刻、空心的金银制作而成。傣族妇女精于打扮的天性,把她们装扮成一个个如花似玉。

  三、 傣族服饰元素在中国动漫角色设计中的运用及价值

  目前,在众多的动漫作品中,许多优秀的并且已经成功的在市场上推广开的动漫作品,在角色的服饰设定上,已经渐渐的开始学会借鉴、采用民族服饰中的典型元素,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许多像《孔雀公主》、《泼水节的传说》、《两只小孔雀》等优秀的动画作品,堪称是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佳作。现在云南又首次推出动画连续剧《彩云南》,在猜猜少儿频道播出后广受好评,这在中国动漫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

  (一)傣族服饰在动漫中的应用

  1.《两只小孔雀》

  由严定贤导演的动画片《两只小孔雀》,它根据同名故事改编。描绘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澜沧江畔,傣族红小兵岩拉和弟弟挨扎朋无意中发现了两只外形巨大的蛋,并在请教老爷爷的过程中,得知了一个二十年前小孔雀与解放军之间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红小兵的人物塑造,上身穿白色对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红布包头,是傣族男性的标志性特征。依波的造型更是生动,上身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或是短衣长袖,窄袖服帖在身上,紧套着胳膊,衣襟前后刚好齐腰,更加凸显了女性苗条高挑的身材。此外,再用一根银腰带扎着长至脚裸的统裙口,腰身更加纤细。采用短衣长袖,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服帖在身上,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纤细美,色彩鲜艳明快。所以在《两只小孔雀》这部影片中,导演在女性服饰的设计上,基本以白色定为上衣颜色,很好的诠释了“白衣”的说法。

  2.《泼水节的传说》

  1988年由段炼导演的《泼水节的传说》中的恶魔形象独具特色。故事说的是居住在古代的傣家族被一个恶魔霸占了寨子里的水源,惹得民不聊生。寨子里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为了百姓重新过上昔日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铲除恶魔夺回水源,从此傣家人便有了新年泼水的风俗。此片根据传说改编,是一部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影片。片中恶魔的造型塑造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角色的造型设计不仅尊重了历史,更凸显了我国动画的民俗风格。在借鉴、弘扬民族文化、民族元素上,“恶魔”的那张脸谱化的奇特面孔:蓝身子、黄眼眶,再配上大红色胡子,很明显是借鉴了京剧脸谱的形式特征。有了京剧脸谱化的面部造型,当然在服装配饰上要达到统一的效果了。设计者不仅在恶魔的皮肤毛发上做足了功夫,还有恶魔头顶胸前佩戴的银饰,更是经过精心研究的。在服饰的色彩运用上也考虑到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喻义,在角色的服饰上大量运用了蓝色、红色、黄色,着重体现了色彩的象征作用。脸谱的绘制粗狂而有张力,特别是它的造型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大胆夸张的变化在动画中体现。这种变化和夸张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出自天真的想象却独具浓郁的民族色彩。点线面的结合,大色块的铺垫,红蓝强烈的对比,图案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简单的色块强烈的表达出人物形象的特征,性格,艺术语言。   (二)价值阐述

  傣族服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傣族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极其深渊的现实意义。 傣族服饰元素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动画角色在外型上的美感。虽然,今天因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渐发达,世界上的许多资源和文化已经逐渐趋于共享化,由此引发的多样性文化逐渐的向“大同”靠拢。在这样的环境下,本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现代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经济的落后和长期的被驱逐的、封闭式的生活,使得傣族依然较好的保留着祖先传承下来的服饰文化,并自成一家,在相同直系中又遗存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点。这正是傣族服饰元素得以在角色服饰设计中应用的“先天条件”。另一方面,傣族服饰元素在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是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的最可行的方式。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实现了文化到产业的转化,有助于提升动漫产业的经济价值,而且,传统民族文化以这样的形式保存下来,更是从另一种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生”。

  四、结语——云南民族服饰元素与动漫产业结合的美好未来

  云南是一个民族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它拥有最多的少数民族,很富饶的民族文化。在当今逐渐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我们要致力于保护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更希望把这些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瑰宝,展现给大家。上面阐述的相关成功案例,只是傣族服饰在动漫角色中应用的少数。现在很多民族资料大量流失,缺少专业人员的进一步研究与整理。应用到动漫领域的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挖掘。《功夫熊猫》就是我国本民族文化被外国人拿来做文章的一个显著例子。特有的文化资源我们没有及时很好的利用,所以,对于云南这样一个民族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动画专业的人才应带很好的珍惜。

  现在,动画市场上的很多动画良莠不齐,能真正做到“精品”级别的也仍是凤毛麟角。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本土民族服饰元素在动漫产业中运用的潜力之巨大。在我国各方面发展迅速的时代,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国家大力扶持的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将动漫这一新兴产业提升到国际级的高度,闯出一条属于国人自己的动漫之路。

  云南傣族服饰运用传统的民间工艺,保留了时代演变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让我们看到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我们当通过动画这一媒介,运用动画语言的传播,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通过在设计和表现中不断挖掘具有云南特色的设计元素,更好地宣扬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云南傣族动画作品的题材,多来源于神话、民间传说等,从本土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其服饰设计、人物造型、环境描绘等都做了大量作业,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特别是皮影、剪纸、年画、戏曲等都来源于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劳作生产中慢慢积累创作出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意识共同努力的结晶。这些都是优秀独特的动画创作蓝本,其蕴含地价值不可估量。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更应珍惜利用好中国本土资源。

  动漫作为新一代媒体的传播符号,承载着每一位中国人对中国动漫领域的期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关注重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它自身的艺术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是我们新一代设计师的重要使命。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深层次大挖掘属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再创新,走向更宽广的设计领域。不断推动云南动漫走向新领域,走向国际化,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创造云南傣族动漫产业新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雷.苗族银饰元素在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探索,2010.01:103.

  [2]付尧.代岭南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 2011.12: 56-57.

  [3]陈玲.动漫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些问题思考[N].电影评价,2010.08.

  [4]玉香,吴华.云南傣族服饰文化论述[J] .民族艺术研究,2005.02:42-44.


相关文章

  • 动漫游戏中的角色服装设计
  • 郑州轻工业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报告书 题 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院 (系) 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袁 琳(讲师) 完成时间 2015年5月15日 目 录 1 课题简介及选题背景 ...................... ...查看


  •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5
  • 摘 要: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艺术形式,它承担着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的传承.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更应该重视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价值,挖掘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创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动漫服饰,民族化动漫产品. 关键词:满 ...查看


  • 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 一至三级
  • 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 一--三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 一级 1.西 瓜(儿童舞蹈) 2.小熊舞(儿童舞蹈) 3.球球操 (儿童舞蹈) 4.打花巴掌 (汉族风格) 5.小蜗牛 (儿童舞蹈) 6.我的小小手 ...查看


  • 湖湘民族服饰元素在动漫艺术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 摘要:湖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当地百姓的思想和理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当地极具特色的服饰也是一抹亮丽的风景线,极具民族特色.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为了更好的体现我国动漫的精神,湖湘 ...查看


  • 谈云南民族文化的价值
  • 浅谈云南民族文化的价值 作者.猫哆哩 什么是文化?这似乎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文就 是静态的事物,化就是会动的事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会动的文物.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大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影响了成千上万代的人们,在历 史的变迁中 ...查看


  • 音乐活动[金孔雀轻轻跳]说课
  • 音乐活动<金孔雀轻轻跳>说课稿 衡水市胜利小学 李红艳 一. 说教材 <金孔雀轻轻跳>是冀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孔雀",旨在通过本单元音乐作品的学习, ...查看


  • 傣族舞蹈说课
  • 傣族舞说课稿 程维佳 一. 说指导思惟 跟着素质教育的不竭深切,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黉舍.家庭的正视,而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内容――舞蹈教育,也在这样的一个情形布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对于基本教育而言,最首要的使命,就是改变教育不美 ...查看


  •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一览
  •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一览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阿昌族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 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 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 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 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白族 白族主 ...查看


  • 浅议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
  • ISSN1007-24382008年第3期,2008年6月 PressCirclesISSN1007-2438No.22008.Jun.2008. 新闻界 动漫产业 浅议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 许盛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杭州310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