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原版

绪 论

对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因素: (1)他人的行动和特征。(2)认知过程。(3)环境变量.

(4)文化背景。(5)生物因素。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对被试隐私的侵犯以及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三条原则:a. 知情同意。一个被试必须自愿地同意参加一项研究,不能有强迫,并且被试必须知道实验所包含的内容。b. 事后解释。即研究完成以后,详细告诉参与者研究的意图和整个研究实质、研究假设、研究步骤的一些细节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为什么必须隐瞒一些信息。c. 风险最小。即诸如侵犯隐私权,在实验中感受到疲倦、焦虑、恐惧,有些研究会威胁到被试的自尊等潜在风险应降至最低。

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实验者倾向性

解决办法: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即不仅被试不知道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的主持者也同样一无所知,他只是按照实验程序发出指令。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化、规范化。

被试的倾向性问题。

克服方法:

(1)不暴露被试的姓名。

(2伪装因变量的测量

(3让被试觉得自己是实验者而不是被实验者。

(4利用非强迫性测量方法收集被试的反应材料。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在最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

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即对自己的社会关系状况的认识)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2、现实自我和可能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将来自我,即人们能够想象到的自我,为可能自我。可能自我描述了人们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害怕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多种想法。

理想自我建立在一个人的的欲望和目标基础之上,是人们想要成为的自我;应该自我建立在人们应该对他人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和承诺,人们应该做什么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对他人希望自己成为应该什么样的人的理解。

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理和心理能力

2、社会交往(或社会互动)

3、社会因素

(1)扮演的角色

(2)社会认同

(3)参照群体

(4)他人的评价

(5)社会文化环境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指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社会比较:与他人进行比较是了解自我的重要源泉。一旦我们想要知道在某项具体的品质或能力上我们处于什么位置,而客观的信息又不可利用时,我们就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自我估价: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自我美化: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当人们自尊的欲望大大超过准确评价自己的欲望时(特别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出现较大差距时,我们会经历失望、不满或悲伤,同时,自尊水平会有所下降),自我美化过程就开始了。

人们常用6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

(1)向下的社会比较

(2)选择性遗忘

(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4)缺陷补偿

(5)自我照顾归因(自我服务偏见)

(6)自我设障

自我表现(印象管理):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他/她自己完成某项工作、达到某一目标或克服阻碍的能力或胜任度的评价。

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所谓社会动机,就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

a. 动机的强度

在研究中可以使用两个指标来测定动机的强度。第一,能量。第二,持续性。

B. 动机的清晰度

两个指标。第一,选择行为的自觉性。第二,可以测查的语言行为。

C. 动机的更替性

D. 动机的活动性。

E. 动机的复杂性。

社会动机类型:

(1)成就动机

(2)权力动机

(3)亲和动机

(4)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通俗地说,就是指对成就的欲求。

权力动机:所谓权力动机,顾名思义就是对权力的欲求。

亲和动机:亲和动机即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内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但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

外在动机: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但不是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当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由外部原因(例如奖励)所引起时,就会低估他们的行为源自于内在动机的程度。

挫折: 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挫折产生的原因:

第一,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

第二,判断发生偏差,使动机欲求得不到满足。

第三,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

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1)攻击

(2)退化

(3)补偿

(4)抑制

(5)合理化

(6)升华

退化: 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象孩子般未分化的行为方式,这种具有病态性质的成熟的倒退现象就叫作退化。

补偿: 当个体在某一领域或活动中失利而遭受挫折时,他会改变方向,以其他可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由失败所丢失的内心平衡,这就叫作补偿。

社会认知(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 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1)原有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4)认知偏见

2、认知对象因素

(1)显著性

(2)魅力

(3)知名度

(4)自我表演

3、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2)背景参考

A.. 光环作用。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其实质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性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着的对象。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 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又称之为晕轮效应。

B. 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

C. 类化原则。在社会认知中,认知者并不是对显著刺激做出独立的反应,而是迅速地、

自动地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D. 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

E. 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一套关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人格理论假定,即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理论又称作相关偏见。这种偏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依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F.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就是对方的“现在”表现使人忘了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印象的形成

1、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一致性

(2)评价的中心性

(3)中心特性作用

2、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平均模式

(2)增加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2、行动者一观察者效应(当事人与旁观者效应)

3、忽视一致性信息

(4)自我防御性归因(自利归因偏差)

社会态度

态度: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信念、看法和想法。

情感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

情感,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行为倾向成分/行为: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

备性质。

态度的特性。

(1) 态度的社会性。

(2) 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动力性。

1、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1)从个体持有某一种态度的角度看,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a. 个体所持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矛盾的态度比不矛盾的态度对真实行为的预测会弱。

B. 态度的来源。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如果是以个体自身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通过个体对这一事物的亲身体验和了解而形成的,那么,根据这种态度来预料和推测有关的行为表现就有较高的准确性。

C. 态度的特异性。个体所持态度是比较一般的、笼统的,还是较为具体的、特定的,这一点与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2)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影响其与态度一致关系的因素有如下两种:

a. 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 B. 即时行为和长久行为。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态度来预测即时行为则较为准确;而长久行为变化的可能较大,因而其与态度的一致程度较低,根据态度来预测长久行为则相当困难。

(3)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两种:

a. 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这一因素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既得利益——态度与持这种态度的个体本身的相关程度,也即针对物体或者问题的态度对这个人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既得利益越大,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b. 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有些人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有些人则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其态度与行为之间变化较大。

除了上面所分析的这些因素外,来自个体自身之外的环境压力因素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二)偏见的产生根源

1、社会根源

(1)社会不平等

(2)社会化

(3)社会制度的支持

2、动机性根源

(1)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2)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3、认知性根源

(1)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2)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3)归因

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为他们的内在倾向,忽视那些重要的情境因素。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行为时,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因此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相对而言经常被人忽略。这种现象被称为利群偏差。

公正世界现象。勒纳指出,人们认为“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这种认识的需要导致人们贬低不幸者。

内群体偏见:即偏袒某个人自己的群体,表现为对内群体成员给出更积极的评价,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更有利的归因,给他们更多的奖励等。这种偏爱可以反映在:a. 喜欢内群体;b. 讨厌外群体;c. 两者兼而有之。

外群体同质效应——即认为他们都是相似的,不同于“我们”和“我们的”群体,因而更容易从刻板印象出发来看待他们。

偏见的后果

1、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2、自我实现预言

3、刻板印象威胁

4、疏离

偏见的消除

1、社会化

2、群体间的直接接触

3、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限

4、削弱刻板印象

5、社会影响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3)同伴的影响

(4)团体的影响

2、个体的学习

(1)古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与联想学习

(2)工具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与强化学习

(3)模仿与观察学习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劝说宣传法(说服)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传播者(说服者)的特性

与劝说宣传有联系的这样一些个人特性主要有:

a. 专家身分。

B. 社会身分。

C. 吸引性。

D. 相似性。

E. 可信赖性。

2、信息的传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

A. 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

b. 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C. 信息传播的渠道。

D. 信息内容与信息接收者的知识和目标之间的相合性。

3、被劝说者因素

A. 原有态度。

B. 人格特点。

C. 被说服者的心情也起一定的作用。

d. 被劝说者的年龄。

4、情境因素

A. 信息繁多的情境。

B. 令人分心的情境。

C. 信息重复的情境。

对说服的抵制:

(1)对抗心理:保护我们的个人自由

(2)预先警告:事先知道说服目的

(3)选择性回避

(4)对现有态度的积极防御:反驳相反观点

(5)偏性同化与态度极化

(二) 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 :我们喜欢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能够帮

助我们满足需要的人。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接近性

2、熟悉性

3、相似性

4、个人特性

(1)热情 :我们通常更喜欢热情的人。

(2)竞争力(能力)

(3)外表魅力

亲密关系:所有的亲密关系都包含三个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不断地频繁接触。第二,亲密关系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活动或事件。第三,在亲密关系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是很强的。

亲密关系的促进因素

1、依恋

2、公平

(1)回报与成本:

6种基本的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成本是发生在交往或关系中的消极结果。

(2)结果评价

(3)结果协调

(4)公平交换

(5)超越交换

3、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风险:a. 冷淡。B. 排斥。C. 控制感丧失。D. 出卖。

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利他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指的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

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一)决策理论

在任何具体的情境中,给予帮助的决定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

1、知觉到需要

任何亲社会行为的第一步,关键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帮助。有时需要很明确,但是在一些情境中,人们有时没能提供帮助,不确定性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人们使用什么样的线索判断紧急事件是否发生呢?心理学家确定了5种重要特征: a. 某件事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

B. 对受害者存在明显地伤害。

C. 如果没有他人干预,对受害者的伤害会随时间延续。。

D. 受害者很无助,需要外界的帮助。

E. 某种有效的干预是可能的。

2、个人的责任

决定助人的第二步是考虑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感觉到他们存在个人责任时,他们显然地更可能提供帮助。 另外一个影响责任知觉的因素是能力。如果我们有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就会感到更多的责任感。

3、权衡成本与收益

决策观点认为:人们会考虑到一种特定行为(包括帮助他人) 潜在的所得和损失。如果一个人帮助他人的收益(所得减去成本) 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知觉到的成本越高,越少可能给予帮助。给予帮助的收益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得到的收益越多,就越可能给产帮助。被帮助者越值得帮助,助人者越有能力提供帮助,给予帮助后的感觉就越好。

催生帮助行为的报偿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助人行为与帮助者的情绪状态或者个人品质有关。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但痛苦并不是我们要减轻的惟一的消极情绪。内疚感也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情绪,以至于我们总是要设法避免内疚感的产生。没有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使你感到愧疚。将人们置于消极心境中有时候会增加帮助行为,但增加帮助行为的通常是成人。 坏心情一好行为现象的例外:有一种消极心境即愤怒,是不可

能产生同情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好心情,好行为: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但某些利他行为迅速发生,甚至可能是冲动性的。这类行为可能是由基本情感、关于人类生命的价值观和个人勇气所驱动的。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和采取行动

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决定给予什么类型的帮助并采取行动。

决策分析理论强调为什么人们不提供帮助的原因。他们不是没有注意到问题存在,也不是认为问题微不足道。可能是他们认识到帮助的需要,但不认为自己有提供帮助的责任;他们可能认为给予帮助的成本太高;他们可能想要提供帮助但却缺乏相应的能力;也可能他们正在犹豫,优柔寡断。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对于帮助的重要性。人们通过强化(对帮助行为奖赏或惩罚的效果) 来学习帮助他人,人们还通过榜样(观察其他提供帮助的人) 来进行学习。

(三)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基因的自私性预示我们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的方式来行事: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人们对施与帮助的人的排序符合进 化心理学家的逻辑:先年轻人后老人,先家人后友人,先邻居后陌生人。

(四)社会规范:责任、互惠和公平

有三种社会规范与助人行为特别相关,它们是:社会责任、互惠和社会公平。

第一,社会责任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依赖我们的人。

第二,互惠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第三,社会公平规范是关于公正和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依据此原则,两个人对任务贡献相等的话,应该得到一样的报酬。如果一个人得到的报酬多于另外一个,那么人们就会有压力,重新分配报酬最后达到两个均等。得到报酬较多(超过公平分配的量) 的人可能会给报酬较少的人一些钱;一个观察到这种不公平事件的旁观者,可能也会对受到不公平待遇者给予支持。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一些被认为是不能够全部回报其所受恩惠的人,社会公平规范就引发了我们的帮助行为。社会公平规范就是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然而,社会规范使他们有选择地只帮助那些有需要,但不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才产生这种需要的人。

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情境因素

1、旁观者数量

其他旁观者的在场,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将此称之为旁观者

效应。

他人在场所产生的责任分散。如果只有一个人看到了有人处于危难之中,那么他就对需要帮助的人负有全部责任,并且如果不提供帮助的话,他就要接受所有的责备。但是如果当时有几个人都在,帮助可以来自于好几个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是由大家共同分担的。而且,如果一个人知道还有他人在场,但不能和他们谈话也不能看到他们的行为时,这个人可能会假设其他人已经提供了帮助。 不仅现场他人的数目很重要,而且身处群体之中,个人责任感也会降低,但群体的领导者比其他成员更不易受到责任分散的影响。

2、环境条件

物理环境会影响助人行为。大量研究揭示了环境特征,例如天气和城市规模,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人们更愿意在阳光灿烂的情况下,更愿意在白天,而不是夜晚帮助他人。 帮助陌生人的数量和城市人口总量显著相关:城市越小,提供帮助的人越多。

3、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亲社会的榜样能够促进利他行为。

4、时间压力

在匆忙中,人们可能没有太留心周围的事情,没有空暇注意到有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人们觉得自己太匆忙了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帮助他人。

(二)助人者的特征

1、暂时性情绪

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帮助陌生人。处于坏情绪中的人们会努力减轻他们的不适感。如果出现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而个体将这个机会知觉为提高自己情绪的一个途径,那么他可能就会提供帮助。

2、助人的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

个人痛苦指我们自身对于他人困境的情感反应——我们感到震惊、惊骇、恐慌、焦虑担心或无助。移情指体会他人痛苦的感受或见解,分担他人的痛苦,对他人同情和关心的感觉。

3、人格特征

在一些特定类型的情境中,助人者一些特殊的人格特质和能力使之愿意帮助他人。例如,有高度赞扬需要的人,当他们的良好行为可能受到别人的注意时,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另外,助人者比没有提供帮助的人更多地描述自己是强壮的、具有攻击性的、有原则的人。而且,他们经历了更多的生命救援、医学或警察的训练。

4、宗教信仰

一些帮助行为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或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对他人的关心。

(三)受助者的特征

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会受到求助者特征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他

们喜欢的人或他们认为值得帮助的人。

四、接受帮助的体验

有时我们对于帮助是开心和感激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子,人们在获得帮助时会给予消极反馈。这些与接受帮助的一些特殊体验有关。

1、归因理论:对自尊的威胁

依据归因理论,人们会想要了解为什么他们需要帮助,为什么他人会帮助他们。如果人们相信他们的问题是由困难的情境而不是个人能力不足引起的,他们更可能寻求帮助。

关于对提供帮助动机的归因也很重要。如果我们知觉为,接受帮助意味着我们是无能的、失败的或依赖他人的,就可能威胁到我们的自尊。对自尊的威胁可能会妨碍人们寻求帮助,甚至当他们极端需要帮助时也是如此。

2、社会交换理论:受人恩惠的成本

如果人们认为他们有能力以某种形式来回报这种帮助,人们才会愿意寻求帮助。不平衡的帮助会威胁到关系的平等,还会造成权力的不平等。

3、抗拒理论:自由的丧失

抗拒理论也对接受帮助的体验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依据此理论,人们希望最大化个人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知觉到我们的自由受到了威胁,我们通常会表现出烦恼和敌意的消极反应。对于隐私和个人自由的侵犯很容易导致对提供帮助者的敌意

攻击行为(侵犯行为)

一、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行为即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区别反社会攻击和亲社会攻击这两个概念。这里的关键是攻击行为是违反了还是支持了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无正当理由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被描述为反社会行为。但是,有许多攻击行为实际上是受社会规范支配的,被称为亲社会攻击。有些攻击行为是介于反社会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许可的攻击。这类攻击包括那些不是社会规范所要求的,但是又不超出社会规范范围的行为,它们并不违反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

心理学家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和“工具性”两种。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二、攻击行为理论

(一)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和进化心理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行为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涵的能量转向他人(一般而言,他称这种强烈欲求为“死本能”。)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攻击行为对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特定情况下的确有着适应意义。攻

击行为对于获得资源、抵抗攻击、威吓乃至干掉情敌、防止配偶的不忠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者还是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能够促进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对杀人犯和死囚的研究也证实,脑区异常可能导致异常的攻击行为。

3、基因的影响

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

4、生物化学因素

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刺激的敏感性。酒精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觉知和考虑后果的能力,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

暴力行为与雄性激素即睾丸激素也有关系。

暴力行为另一个常见的元凶是神经递质5一羟色胺的缺乏。

(二)攻击行为的挫折一攻击理论

挫折会引发攻击行为。但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我们学会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或者进行惩罚时;相反,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三)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主要机制是后天习得。通过亲身经历和对别人的观察,我们学习到攻击行为 ,通常需要付出什么。人类也可以习得攻击行为的回报。学习攻击的另一个机制是强化。当一个特定的行为被奖励时,人们倾向于在将来重复这一行为;当它被惩罚时,我们不大会重复它。

三、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厌恶事件

能诱发攻击行为的事件通常不仅包括挫折,还有一些令人厌恶的体验,如:

1、疼痛

2、炎热

3、攻击

受到攻击或侮辱尤其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4、竞争

竞争性的环境常常是发怒、争吵以及攻击等破坏性模式的征兆。而当环境是合作性的时候,不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二)挫折

(三)社会规范

通过模仿和强化,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怎样以及对谁的攻击是适当的。人们学会对于特定的线索是否要进行攻击。什么线索与表达攻击相联系,什么线索与抑制攻击相联系,

这些都受到社会规范的严格限定。我们学习这些社会规范以适应不同的特定情境。

(四)唤醒

一种躯体唤醒状态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唤醒的解释和分类。挫败、酷热或者侮辱性的情境都会提高我们的唤醒水平。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唤醒状态就会与敌对的想法和情绪一起,促成攻击性行为。

(五)攻击线索

看到武器就是这样一种线索,尤其是当它被看做一种暴力工具而非消遣时。

(六)媒体影响

1、色情文学和性暴力

观看暴力色情电影同时也可以促使男性对女性受暴的“敏感性降低”。它可以导致对女性的态度贬低和无情,甚至更接受对她们的暴力和强迫性行为。

2、电视

大量的例子表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重演着电视上的犯罪。

3、电子游戏

与非暴力电子游戏相比,玩暴力电子游戏更容易:a. 提高唤醒水平B. 引发攻击性思维

C. 唤醒攻击性情绪D. 诱发攻击性行为E. 减少亲社会行为。

(七)群体影响

群体通过责任扩散使攻击行为增大。 通过社会“传染”,群体能够放大攻击倾向。

四、如何减少攻击

1、宣泄

聚集的攻击能量就像用坝拦住的水,需要一种释放。愤怒被释放后,进一步攻击的可能性会降低。弗洛伊德称之为宣泄过程。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暴力并不能实现宣泄。

2、惩罚和报复

对惩罚和报复的害怕似乎明显可以减少攻击行为。但用惩罚和报复来恐吓并不是减少攻击的惟一途径,对惩罚和报复的畏惧似乎容易引起对攻击的反击。

3、减少挫折和袭击

受挫和袭击是愤怒的主要来源。因此,一个更有效的减少攻击的技术可以是减少他们发生的机会。

4、习得性抑制

(1)分散注意力 当我们对各种情况都有经历或有所了解,我们便学会策略性地应付我们的情绪,包括愤怒。

(2)攻击焦虑 即当个体想要采用攻击行为时会感到焦虑。

(3)痛苦线索 即受害者表现出痛苦会影响攻击者的行为。

社会影响

一、他人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在有他人在场时,人们可能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这称为社会助长(社会促进)。

另一方面,他人的存在有时会抑制个体的绩效,这种效应称为社会抑制。

Robert Zajonc(查荣克)提供了一个解释。他认为当有他人存在时,会增加个体的驱动力或动机。唤醒(驱动力或动机)程度的增加能否提高绩效,依赖于任务的性质。当任务要求的反应是已经充分习得的,或先天就有的反应,即主导反应(优势反应)时,增加动机是有帮助的。他人的存在能促进简单任务的绩效,但当任务要求的行为很复杂或学习得不是很好时,他人存在所提高的唤醒反而会降低绩效。总之,当任务要求的反应是已经充分习得的,或处于优势的反应时,动机的提高能提高绩效;简单任务比复杂的任务更容易发生社会助长的现象。

2、社会懈怠

当一个人参加集体活动,但不能被单独评估时,往往比单独一个人完成任务时努力程度小些。这种效应就是社会懈怠。

在群体任务中个体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个体认为他个人努力对成功完成群体任务的重要性或必要性的大小;(2)个体认为群体成功的价值大小。当个体认为自己的工作会“淹没在群体之中”时,就会在群体中松懈下来一一没有人知道他们做的好不好,他们也不可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当群体规模越大时,社会懈怠程度就越高。解决社会懈怠的方法就是让每个人的贡献都可以被评估。

在社会懈怠中有一个有趣的反常现象。研究者发现当人们和没有动机或没有能力的合作者一起工作时,为了补偿会更加努力工作。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分,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去个性化的效果常常使人们摆脱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表现出极端的行为。

金巴尔多指出,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主要特征:匿名性和责任分散。

二、从众

从众指的是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

(一)人们为什么从众:

1. 信息影响:渴望正确 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他人的行为通常能够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基于信息影响而产生的从众倾向性依赖于情境的两个维度:人们认为群体掌握的信息程度如何以及人们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如何。

2. 规范性影响:渴望被接受和喜欢 从众的第二个原因是获得其他人的赞同,并避免其他人的反对。这就是所谓的规范性影响。当人们为了获得社会的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得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时,规范性影响便起了作用。

(二)影响从众的因素

1. 群体大小 当群体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发生从众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 群体的一致性 个体在面临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中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的下降。

3. 对群体的承诺(群体的凝聚力) 从众行为受个体和群体之间结合力量强弱的影响。承诺指的是所有促使个体留在群体内部的力量,无论这种力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4. 地位 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

5. 公开的反应 人们在公众场合中要比在私底下更可能从众。

5. 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对自己的立场作了承诺,就很少屈服于社会压力而从众。

6. 对个性化的渴望 人们在公众行为中愿意使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的愿望称为对个性化的渴望。个性化渴望高的人较少从众。

7. 从众行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个体或者集体利益的强调程度。在个体主义文化社会中,更强调自我依赖以及决断能力。集体主义文化社会强调个体与社会群体保持联系的重要性。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从众于群体的规范要比在个体主义文化中更为重要。

三、遵从与服从

(一)遵从

即要求他人去做或者不做一些事情。

1、社会影响力的六个基础

(1)回报 影响力的一个基础就是有能力为被影响者提供正性的结果。

(2)强迫 从惩罚威胁这种真实的实质强迫到表达轻微的不满意都是强迫所包含的范围。

(3)专家意见 专门的知识、训练和技术是影响力的一个来源。我们之所以听从专家,按照专家的建议行事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4)信息 人们经常会通过给被影响者提供信息或者逻辑推论的方式来影响他人。

(5)参照影响力 当我们崇拜某个人或者认同某一组织,希望成为其中一员时,这种影响力就会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我们希望自己与他们相似,因此我们可能会自愿地模仿他们的行为或者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行事。

(6)合法权威 有时候某些人具有权利和权威来要求其他人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事。

(二)服从权威

1、什么因素引起了服从

米尔格拉姆通过实验发现有四个因素会影响服从。

(1)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2)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

研究者的亲自在场也会影响服从。

(3)权威的机构性

有机构作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力。

(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即对反抗者的模仿所起的释放效应。

四、模仿与暗示

(一)暗示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孙本文对暗示做出的四分类法:

(1)直接暗示。这是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2)间接暗示。这是主要的暗示手法,即由暗示者凭借其它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3)自动暗示。自动暗示即自我暗示。

(4)反暗示。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称之为“反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1)受暗示有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人们在疲劳、疾病和狂热状态下较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2)暗示的来源问题,暗示者个人的权力、威望及人格力量会对暗示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暗示的程度或质量,如持久相反复的刺激容易对他人产生暗示。

(4)暗示的强度,如果一项暗示的力量正好遇上了禁止和阻碍它的反暗示时,就会极大地降低其效力。所以,能够有效影响他人的暗示性刺激,总是能够较好地符合被暗示者的个人愿望的。

(二)模仿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塔德为模仿制定了三条亚定律:

(1)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3)先内后外律,即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五、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

(一)时尚

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具体地说,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时尚的传播、普及和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手段是流行。因此,时尚与流行实际上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时尚得以出现的种种前提条件中,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或相对丰富是最为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的相对闲暇也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具有同样的意义。一个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 的发达程度也与各种时尚的兴起与流行密切相关。在一个或多或少具备了上述客观条件的社会中,能否出现以及能否普及某种时尚,还与该社会中一般大众的时尚意识的强弱有无密切相关,这是时尚流行的主观条件。

如果从一事物或行为流行范围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追求者的身心投入程度的高低入手,我们可以用时髦、时尚和时狂这样三个概念,来代表时尚这一现象的三大主要形态。其中,时尚是最为基本的形态,它始于时髦,终止或曰结束于时狂。

时尚的心理机制:时尚的基本心理机制由两个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一致的心理过程构成,这就是,既要树异于人,又要求同于人。

时尚的传播规律:

(1)时尚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

(2)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状态。

(3)时尚的流行,常常体现为统计学上的“常态曲线”。

(4)在传统社会,时尚的流行遵循的基本上是所谓“上行下效”规律,即时尚的始作俑者或领潮者总是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有经济实力的人。但是,近代以来时尚传播过程中的“下行上效”现象也日益明显。

(5)时尚的流行常常会传播的远广而失其本来面目。

(二)流言与谣言

流言与谣言的性质

流言与谣言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的不确切信息。

流言与谣言的产生,常常有—定的社会背景。一般而言,在社会突然发生事变时是流言与谣言的易发时期。另外,社会突然面临某种危机状态,即使尚未发生重大事故,但有发生的可能或征兆时,流言与谣言也容易发生。流言与谣言的产生在主观方面常常缘起于人们在观察、记忆、理解等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有时还出于一些人喜欢自圆其说的倾向。 流言与谣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流言和谣言的基础是不确切的信息。

其次,流言与谣言开始容易停止难。

最后,流言与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流言与谣言的传播过程

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奥尔波特和I .波斯特曼的观点,原本就不确切的消息在接受者再传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这样三个原因加以夸张和歪曲:

(1)削平,即再传者会把给他的信息中的不合理成分削去,重新安排某些情节,使之“变得更短、更明确、更容易被理解和传告”。经削平之后,传闻的故事性加强,既易于向人传授,也易于吸引他人。

〔2〕磨尖,即接受者再传播时一般总会对原有的信息断章取义,他留下的往往是符合自己的口味与兴趣的,其他的就被舍弃了。

(3)同化,即再传者往往会把给他的信息,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添油加醋”、“生枝加叶”,这样就使传闻更带有传播者的个人特点。

(三)集群行为

1、集群行为及其特征

集群行为是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又称为群众行为和集体行为。

集群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布朗把它分为4类:一是侵略性集群行为;二是逃避性集群行为;三是获取性集群行为;四是表现性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有如下特征:一是情绪支配性;二是迅速接受性;三是容易越轨性。

2、集群行为的条件

(1)环境场所。有些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环境场所,这种环境场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便于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互动。

(2)失范。任何环境或任何场合,只要是一大批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有可能导致集群行为。

(3)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

(4)相对剥夺。集群行为又常常是发泄这种由相对剥夺而导致的挫折感和敌意的最有效的途径。

(5)权力斗争。一些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划者,常常会把集群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

群体心理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二、群体绩效

要理解什么时候群体会比个人做得好,就需要考虑到群体所完成任务的种类。

1、群体活动的类别

在累加任务中,群体绩效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总和。在联合任务中,只有群体中所有成员都成功,群体才成功。对于联合任务,群体的效果只能和能力最低的那个人一致。在分离型任务中,只要群体中有一个成员成功解决问题,群体就成功了。这种类型任务中,群

体绩效取决于群体中最有能力成员的能力大小。一个更复杂的情况是,群体任务由群体成员分工完成。在这类复杂的任务中,群体的生产力不但依赖于群体中最好或最差的成员,而且依赖于群体成员在压力下的合作能力。

2、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有以下几点原则:

·不能有批评。不到最后不能对别人的建议有负性的评价。

·随心所欲的建议是受欢迎的。想法越疯狂越好,因为把一个想法变平淡比使它有生气容易。

·要求一定的数量。想法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寻求整合和改进。除了贡献自己的想法外,你应该建议如何将其他人的点子转化成更好的想法,或把一些点子整合成另一个想法。

研究表明,人们在单独工作的时候比在头脑风暴中产生更多的想法(而且还是更好的想法) 。

三、群体思维与决策

研究者发现了一些影响决策的因素。其中,决策类型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群体是在讨论一个观点,且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答案。在这种情形下,讨论的主题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选择也是有限的,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用的比较多的是多数胜出原则。在多数胜出原则的决策中,即使只是微弱多数优势,群体最终采用的仍是多数人所支持的方案。当群体讨论事物的本质而非观点时,且只有一种解决方案正确,其他都是错误的时候,群体会遵从正确胜出原则。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讨论,最终群体成员会被正确的一方说服,尽管这一方在人数上可能不占优势。

群体极化现象:

研究发现,群体决策通常比群体讨论前个体所持的观点更为冒险,这被称作冒险转移。 如果一开始组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讨论决策就会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倾向于冒险的话,群体讨论后得到的决策就会更加有风险。也就是说,群体讨论会得到更加极端的决策,这种现象被称作群体极化现象。但是,当人数接近的群体成员在某个问题上持两种不同观点时,讨论通常会使两种相反的观点折中,这种现象被称作去极端化。

四、群体领导

在所有的群体内都存在一定形式的领导。领导的核心特征是社会影响。领导就是对群体行为和信念最有影响的个体。

1、成为领导的途径

个体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途径成为群体领导。一些领导是被指定的,一些领导是被选举的,还有一种途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个群体成员自然而然地成为领导。

2、任务领导和关系领导

通常,领导人要完成两种不同的活动。任务领导关注的是成功完成群体的任务,关系领导关注的是群体互动中情感和人际方面。

3、谁成为领导?

什么使得一个人能够成为领导? 目前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种强调领导者独特的个人特点,另一种强调作用于群体的情境力量。

领导的伟人理论指出,有些人因其人格或者其他独特的特点,而注定应该成为领导者。首先,领导者有十分突出的能力可以帮助群体完成目标。其次,领导者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有助于有效的群体互动。第三个因素是动机,领导者通常希望获得承认和荣耀。领导者更富有野心和成就取向,并且愿意承担责任。

另一种看法强调情景因素的作用。对群体目标造成威胁的危机可以为新领袖的出现提供舞台。今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领导者的造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特征和环境需要之间的匹配。

五、群体互动: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还是合作的决定因素

1. 奖励结构

当一个人的获得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损失时,就形成了一个竞争性的奖励结构。在这样的情境中,如果个体希望得到奖励的话就必须竞争。

在合作奖励结构的情境中,群体成员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正性的,这样的情境被称作合作性共存。在一个合作奖励的情境中,对希望获得奖励的个体来说最佳途径就是合作。

如果个人的结果彼此独立互无影响,这种结构被称作个体化奖励结构。在这种情景下,没有外在的竞争因素,但是,通常奖励结构是混合的或不明确的。人们可以选择竞争或者合作。

2. 个人价值观

在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个体在与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价值倾向或策略中的一种:

·合作者倾向于最大化个体和他人的共同收益。

·竞争者倾向于使自己的收益相对于他人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他们希望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个人主义者倾向于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不考虑他人的收益或损失。

3. 沟通

通常,沟通越多,人们越倾向于合作。沟通使得两个人可以互相敦促采取合作,讨论行为计划,彼此承诺,使对方相信自己值得信赖,互相了解等等。

4. 互惠性

在互动的过程中,最初的竞争会引发更多的竞争,最初的合作有时(但不总是) 鼓励了更多的合作。

性别心理

一、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以两性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为基础,强调一整套稳定的、固化的和两性对立的行为举止及行为的社会意义。

二、性别认同与性别类型

1、性别认同

关于我们是男性或女性的知识,也即对于性别认同理解在早期生活中就获得了。在两三岁之前,儿童会注意到自己的性别并能分辨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四五岁之前,儿童能够正确地把其他人按性别分类。在6岁或7岁时,儿童就会坚持认为这种性别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2、性别类型

贝姆认为,个体具有组成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征的程度是不同的,她据此把人的性别分为以下四类:

高男性化

低男性化

民族心理

一、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民族心理的涵义

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三、民族心理的特性

(一)共同倾向性

高女性化

(二)相对稳定性

(三)社会历史性

四、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中国人的人情关系

人情、关系和面子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维系传统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个人随着家人,在固定的土地上从事生产,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也终老于斯; 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除了家人,便是亲戚、街坊,或邻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传统中国便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出一套以“情”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同心圆来代表:个人位于同心圆的核心,外面环绕着家族成员,家人外围是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圆圈之外则是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外人”。个人必须以不同的法则和不同类别的人交往,而形成所谓的“差序格局”。

1、与不同类别的人交往的规则

家人:亲情与需求法则

共同生活的家人,其交往法则是“需求法则”,有能力的人必须全力设法照顾别人的需求,以维持家庭中的和谐。

外人:冷漠与公平法则

通常个人不仅在心理上将 “外人”或“陌生人”划分在自己的“关系网”之外,而且并不预期自己会再进一步地和对方交往。这一类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儒家伦理规范的主要对象,因此中国人和“外人”或“陌生人”交往时,往往倾向于“不讲人情”或甚至是“冷漠无情”。

“不讲人情”蕴涵的意义是个人和这类人交往时,会以理性的态度,计算自己和对方交往的利害得失,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熟人:人情与人情法则

由于个人预期自己和关系网内的其他人将来可能有再次见面的机会,因此个人必须讲人情,以“人情法则”和他人交往,以保持彼此间的良好关系。

2、人情及人情法则

大体而言,中国文化中所谓的" 人情" 包含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人情就是“人之常情”,意思就是:个人在遭遇到某种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通晓人情的人,一定能够由自己在各种生活情境中的感受“推己及人”,了解别人在类似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在中国社会中,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不仅要能够了解他人在生活上遭遇到各种不同情境时可能产生的反应,而且要能够喜其所喜,哀其所哀,进而投其所好,避其所恶,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第二,“人情”是指个人与他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以“人情”作为社会交易的资源,和一般社会资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人情”的无法精确估算。

第三,“人情”是指个人与关系网内的其他人应当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

在有关“人情”的规范中,“报”的规范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3、人情与面子

讲人情的社会必然是个重“面子”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成长的个人很容易学会:一个人掌握的权力愈大,他的社会关系网愈复杂,他和别人打交道时,对方愈不容易拒绝自己的要求;自己做起事来, 愈可能无往而不利。因此,他在社会生活中,不但要尽力扩大自己的实际权力,而且要努力做出各种“面子功夫”,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学问,以至于人际关系,让别人不敢轻易拒绝自己的要求。

4、搞关系、走后门

在中国社会里,当个人需要某些特殊资源时,“人情”也可以转变成为个人争取资源的一项工具。这时候,个人往往必须运用“搞关系、 走后门”的手段,来争取资源支配者的同情。

“搞关系”的手法较常见的是参加形形色色的俱乐部、餐会、社团和社交活动,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与不同的人见面接触,“一回生,二回熟”,久而久之,关系自然逐渐形成。

绪 论

对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因素: (1)他人的行动和特征。(2)认知过程。(3)环境变量.

(4)文化背景。(5)生物因素。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对被试隐私的侵犯以及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三条原则:a. 知情同意。一个被试必须自愿地同意参加一项研究,不能有强迫,并且被试必须知道实验所包含的内容。b. 事后解释。即研究完成以后,详细告诉参与者研究的意图和整个研究实质、研究假设、研究步骤的一些细节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为什么必须隐瞒一些信息。c. 风险最小。即诸如侵犯隐私权,在实验中感受到疲倦、焦虑、恐惧,有些研究会威胁到被试的自尊等潜在风险应降至最低。

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实验者倾向性

解决办法: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即不仅被试不知道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的主持者也同样一无所知,他只是按照实验程序发出指令。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化、规范化。

被试的倾向性问题。

克服方法:

(1)不暴露被试的姓名。

(2伪装因变量的测量

(3让被试觉得自己是实验者而不是被实验者。

(4利用非强迫性测量方法收集被试的反应材料。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在最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

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即对自己的社会关系状况的认识)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2、现实自我和可能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将来自我,即人们能够想象到的自我,为可能自我。可能自我描述了人们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害怕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多种想法。

理想自我建立在一个人的的欲望和目标基础之上,是人们想要成为的自我;应该自我建立在人们应该对他人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和承诺,人们应该做什么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对他人希望自己成为应该什么样的人的理解。

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理和心理能力

2、社会交往(或社会互动)

3、社会因素

(1)扮演的角色

(2)社会认同

(3)参照群体

(4)他人的评价

(5)社会文化环境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指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社会比较:与他人进行比较是了解自我的重要源泉。一旦我们想要知道在某项具体的品质或能力上我们处于什么位置,而客观的信息又不可利用时,我们就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自我估价: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自我美化: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当人们自尊的欲望大大超过准确评价自己的欲望时(特别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出现较大差距时,我们会经历失望、不满或悲伤,同时,自尊水平会有所下降),自我美化过程就开始了。

人们常用6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

(1)向下的社会比较

(2)选择性遗忘

(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4)缺陷补偿

(5)自我照顾归因(自我服务偏见)

(6)自我设障

自我表现(印象管理):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他/她自己完成某项工作、达到某一目标或克服阻碍的能力或胜任度的评价。

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所谓社会动机,就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

a. 动机的强度

在研究中可以使用两个指标来测定动机的强度。第一,能量。第二,持续性。

B. 动机的清晰度

两个指标。第一,选择行为的自觉性。第二,可以测查的语言行为。

C. 动机的更替性

D. 动机的活动性。

E. 动机的复杂性。

社会动机类型:

(1)成就动机

(2)权力动机

(3)亲和动机

(4)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通俗地说,就是指对成就的欲求。

权力动机:所谓权力动机,顾名思义就是对权力的欲求。

亲和动机:亲和动机即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内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但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

外在动机: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但不是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当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由外部原因(例如奖励)所引起时,就会低估他们的行为源自于内在动机的程度。

挫折: 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挫折产生的原因:

第一,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

第二,判断发生偏差,使动机欲求得不到满足。

第三,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

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1)攻击

(2)退化

(3)补偿

(4)抑制

(5)合理化

(6)升华

退化: 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象孩子般未分化的行为方式,这种具有病态性质的成熟的倒退现象就叫作退化。

补偿: 当个体在某一领域或活动中失利而遭受挫折时,他会改变方向,以其他可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由失败所丢失的内心平衡,这就叫作补偿。

社会认知(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 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1)原有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4)认知偏见

2、认知对象因素

(1)显著性

(2)魅力

(3)知名度

(4)自我表演

3、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2)背景参考

A.. 光环作用。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其实质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性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着的对象。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 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又称之为晕轮效应。

B. 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

C. 类化原则。在社会认知中,认知者并不是对显著刺激做出独立的反应,而是迅速地、

自动地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D. 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

E. 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一套关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人格理论假定,即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理论又称作相关偏见。这种偏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依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F.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就是对方的“现在”表现使人忘了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印象的形成

1、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一致性

(2)评价的中心性

(3)中心特性作用

2、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平均模式

(2)增加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2、行动者一观察者效应(当事人与旁观者效应)

3、忽视一致性信息

(4)自我防御性归因(自利归因偏差)

社会态度

态度: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信念、看法和想法。

情感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

情感,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行为倾向成分/行为: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

备性质。

态度的特性。

(1) 态度的社会性。

(2) 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动力性。

1、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1)从个体持有某一种态度的角度看,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a. 个体所持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矛盾的态度比不矛盾的态度对真实行为的预测会弱。

B. 态度的来源。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如果是以个体自身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通过个体对这一事物的亲身体验和了解而形成的,那么,根据这种态度来预料和推测有关的行为表现就有较高的准确性。

C. 态度的特异性。个体所持态度是比较一般的、笼统的,还是较为具体的、特定的,这一点与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2)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影响其与态度一致关系的因素有如下两种:

a. 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 B. 即时行为和长久行为。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态度来预测即时行为则较为准确;而长久行为变化的可能较大,因而其与态度的一致程度较低,根据态度来预测长久行为则相当困难。

(3)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两种:

a. 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这一因素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既得利益——态度与持这种态度的个体本身的相关程度,也即针对物体或者问题的态度对这个人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既得利益越大,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b. 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有些人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有些人则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其态度与行为之间变化较大。

除了上面所分析的这些因素外,来自个体自身之外的环境压力因素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二)偏见的产生根源

1、社会根源

(1)社会不平等

(2)社会化

(3)社会制度的支持

2、动机性根源

(1)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2)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3、认知性根源

(1)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2)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3)归因

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为他们的内在倾向,忽视那些重要的情境因素。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行为时,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因此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相对而言经常被人忽略。这种现象被称为利群偏差。

公正世界现象。勒纳指出,人们认为“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这种认识的需要导致人们贬低不幸者。

内群体偏见:即偏袒某个人自己的群体,表现为对内群体成员给出更积极的评价,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更有利的归因,给他们更多的奖励等。这种偏爱可以反映在:a. 喜欢内群体;b. 讨厌外群体;c. 两者兼而有之。

外群体同质效应——即认为他们都是相似的,不同于“我们”和“我们的”群体,因而更容易从刻板印象出发来看待他们。

偏见的后果

1、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2、自我实现预言

3、刻板印象威胁

4、疏离

偏见的消除

1、社会化

2、群体间的直接接触

3、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限

4、削弱刻板印象

5、社会影响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3)同伴的影响

(4)团体的影响

2、个体的学习

(1)古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与联想学习

(2)工具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与强化学习

(3)模仿与观察学习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劝说宣传法(说服)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传播者(说服者)的特性

与劝说宣传有联系的这样一些个人特性主要有:

a. 专家身分。

B. 社会身分。

C. 吸引性。

D. 相似性。

E. 可信赖性。

2、信息的传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

A. 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

b. 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C. 信息传播的渠道。

D. 信息内容与信息接收者的知识和目标之间的相合性。

3、被劝说者因素

A. 原有态度。

B. 人格特点。

C. 被说服者的心情也起一定的作用。

d. 被劝说者的年龄。

4、情境因素

A. 信息繁多的情境。

B. 令人分心的情境。

C. 信息重复的情境。

对说服的抵制:

(1)对抗心理:保护我们的个人自由

(2)预先警告:事先知道说服目的

(3)选择性回避

(4)对现有态度的积极防御:反驳相反观点

(5)偏性同化与态度极化

(二) 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 :我们喜欢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能够帮

助我们满足需要的人。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接近性

2、熟悉性

3、相似性

4、个人特性

(1)热情 :我们通常更喜欢热情的人。

(2)竞争力(能力)

(3)外表魅力

亲密关系:所有的亲密关系都包含三个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不断地频繁接触。第二,亲密关系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活动或事件。第三,在亲密关系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是很强的。

亲密关系的促进因素

1、依恋

2、公平

(1)回报与成本:

6种基本的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成本是发生在交往或关系中的消极结果。

(2)结果评价

(3)结果协调

(4)公平交换

(5)超越交换

3、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风险:a. 冷淡。B. 排斥。C. 控制感丧失。D. 出卖。

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利他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指的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

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一)决策理论

在任何具体的情境中,给予帮助的决定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

1、知觉到需要

任何亲社会行为的第一步,关键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帮助。有时需要很明确,但是在一些情境中,人们有时没能提供帮助,不确定性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人们使用什么样的线索判断紧急事件是否发生呢?心理学家确定了5种重要特征: a. 某件事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

B. 对受害者存在明显地伤害。

C. 如果没有他人干预,对受害者的伤害会随时间延续。。

D. 受害者很无助,需要外界的帮助。

E. 某种有效的干预是可能的。

2、个人的责任

决定助人的第二步是考虑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感觉到他们存在个人责任时,他们显然地更可能提供帮助。 另外一个影响责任知觉的因素是能力。如果我们有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就会感到更多的责任感。

3、权衡成本与收益

决策观点认为:人们会考虑到一种特定行为(包括帮助他人) 潜在的所得和损失。如果一个人帮助他人的收益(所得减去成本) 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知觉到的成本越高,越少可能给予帮助。给予帮助的收益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得到的收益越多,就越可能给产帮助。被帮助者越值得帮助,助人者越有能力提供帮助,给予帮助后的感觉就越好。

催生帮助行为的报偿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助人行为与帮助者的情绪状态或者个人品质有关。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但痛苦并不是我们要减轻的惟一的消极情绪。内疚感也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情绪,以至于我们总是要设法避免内疚感的产生。没有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使你感到愧疚。将人们置于消极心境中有时候会增加帮助行为,但增加帮助行为的通常是成人。 坏心情一好行为现象的例外:有一种消极心境即愤怒,是不可

能产生同情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好心情,好行为: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但某些利他行为迅速发生,甚至可能是冲动性的。这类行为可能是由基本情感、关于人类生命的价值观和个人勇气所驱动的。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和采取行动

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决定给予什么类型的帮助并采取行动。

决策分析理论强调为什么人们不提供帮助的原因。他们不是没有注意到问题存在,也不是认为问题微不足道。可能是他们认识到帮助的需要,但不认为自己有提供帮助的责任;他们可能认为给予帮助的成本太高;他们可能想要提供帮助但却缺乏相应的能力;也可能他们正在犹豫,优柔寡断。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对于帮助的重要性。人们通过强化(对帮助行为奖赏或惩罚的效果) 来学习帮助他人,人们还通过榜样(观察其他提供帮助的人) 来进行学习。

(三)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基因的自私性预示我们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的方式来行事: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人们对施与帮助的人的排序符合进 化心理学家的逻辑:先年轻人后老人,先家人后友人,先邻居后陌生人。

(四)社会规范:责任、互惠和公平

有三种社会规范与助人行为特别相关,它们是:社会责任、互惠和社会公平。

第一,社会责任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依赖我们的人。

第二,互惠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第三,社会公平规范是关于公正和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依据此原则,两个人对任务贡献相等的话,应该得到一样的报酬。如果一个人得到的报酬多于另外一个,那么人们就会有压力,重新分配报酬最后达到两个均等。得到报酬较多(超过公平分配的量) 的人可能会给报酬较少的人一些钱;一个观察到这种不公平事件的旁观者,可能也会对受到不公平待遇者给予支持。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一些被认为是不能够全部回报其所受恩惠的人,社会公平规范就引发了我们的帮助行为。社会公平规范就是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然而,社会规范使他们有选择地只帮助那些有需要,但不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才产生这种需要的人。

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情境因素

1、旁观者数量

其他旁观者的在场,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将此称之为旁观者

效应。

他人在场所产生的责任分散。如果只有一个人看到了有人处于危难之中,那么他就对需要帮助的人负有全部责任,并且如果不提供帮助的话,他就要接受所有的责备。但是如果当时有几个人都在,帮助可以来自于好几个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是由大家共同分担的。而且,如果一个人知道还有他人在场,但不能和他们谈话也不能看到他们的行为时,这个人可能会假设其他人已经提供了帮助。 不仅现场他人的数目很重要,而且身处群体之中,个人责任感也会降低,但群体的领导者比其他成员更不易受到责任分散的影响。

2、环境条件

物理环境会影响助人行为。大量研究揭示了环境特征,例如天气和城市规模,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人们更愿意在阳光灿烂的情况下,更愿意在白天,而不是夜晚帮助他人。 帮助陌生人的数量和城市人口总量显著相关:城市越小,提供帮助的人越多。

3、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亲社会的榜样能够促进利他行为。

4、时间压力

在匆忙中,人们可能没有太留心周围的事情,没有空暇注意到有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人们觉得自己太匆忙了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帮助他人。

(二)助人者的特征

1、暂时性情绪

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帮助陌生人。处于坏情绪中的人们会努力减轻他们的不适感。如果出现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而个体将这个机会知觉为提高自己情绪的一个途径,那么他可能就会提供帮助。

2、助人的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

个人痛苦指我们自身对于他人困境的情感反应——我们感到震惊、惊骇、恐慌、焦虑担心或无助。移情指体会他人痛苦的感受或见解,分担他人的痛苦,对他人同情和关心的感觉。

3、人格特征

在一些特定类型的情境中,助人者一些特殊的人格特质和能力使之愿意帮助他人。例如,有高度赞扬需要的人,当他们的良好行为可能受到别人的注意时,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另外,助人者比没有提供帮助的人更多地描述自己是强壮的、具有攻击性的、有原则的人。而且,他们经历了更多的生命救援、医学或警察的训练。

4、宗教信仰

一些帮助行为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或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对他人的关心。

(三)受助者的特征

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会受到求助者特征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他

们喜欢的人或他们认为值得帮助的人。

四、接受帮助的体验

有时我们对于帮助是开心和感激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子,人们在获得帮助时会给予消极反馈。这些与接受帮助的一些特殊体验有关。

1、归因理论:对自尊的威胁

依据归因理论,人们会想要了解为什么他们需要帮助,为什么他人会帮助他们。如果人们相信他们的问题是由困难的情境而不是个人能力不足引起的,他们更可能寻求帮助。

关于对提供帮助动机的归因也很重要。如果我们知觉为,接受帮助意味着我们是无能的、失败的或依赖他人的,就可能威胁到我们的自尊。对自尊的威胁可能会妨碍人们寻求帮助,甚至当他们极端需要帮助时也是如此。

2、社会交换理论:受人恩惠的成本

如果人们认为他们有能力以某种形式来回报这种帮助,人们才会愿意寻求帮助。不平衡的帮助会威胁到关系的平等,还会造成权力的不平等。

3、抗拒理论:自由的丧失

抗拒理论也对接受帮助的体验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依据此理论,人们希望最大化个人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知觉到我们的自由受到了威胁,我们通常会表现出烦恼和敌意的消极反应。对于隐私和个人自由的侵犯很容易导致对提供帮助者的敌意

攻击行为(侵犯行为)

一、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行为即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区别反社会攻击和亲社会攻击这两个概念。这里的关键是攻击行为是违反了还是支持了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无正当理由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被描述为反社会行为。但是,有许多攻击行为实际上是受社会规范支配的,被称为亲社会攻击。有些攻击行为是介于反社会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许可的攻击。这类攻击包括那些不是社会规范所要求的,但是又不超出社会规范范围的行为,它们并不违反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

心理学家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和“工具性”两种。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二、攻击行为理论

(一)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和进化心理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攻击行为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涵的能量转向他人(一般而言,他称这种强烈欲求为“死本能”。)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攻击行为对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特定情况下的确有着适应意义。攻

击行为对于获得资源、抵抗攻击、威吓乃至干掉情敌、防止配偶的不忠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者还是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能够促进攻击行为的神经机制。对杀人犯和死囚的研究也证实,脑区异常可能导致异常的攻击行为。

3、基因的影响

遗传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

4、生物化学因素

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同样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刺激的敏感性。酒精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觉知和考虑后果的能力,进而增加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

暴力行为与雄性激素即睾丸激素也有关系。

暴力行为另一个常见的元凶是神经递质5一羟色胺的缺乏。

(二)攻击行为的挫折一攻击理论

挫折会引发攻击行为。但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我们学会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或者进行惩罚时;相反,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三)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主要机制是后天习得。通过亲身经历和对别人的观察,我们学习到攻击行为 ,通常需要付出什么。人类也可以习得攻击行为的回报。学习攻击的另一个机制是强化。当一个特定的行为被奖励时,人们倾向于在将来重复这一行为;当它被惩罚时,我们不大会重复它。

三、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厌恶事件

能诱发攻击行为的事件通常不仅包括挫折,还有一些令人厌恶的体验,如:

1、疼痛

2、炎热

3、攻击

受到攻击或侮辱尤其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4、竞争

竞争性的环境常常是发怒、争吵以及攻击等破坏性模式的征兆。而当环境是合作性的时候,不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二)挫折

(三)社会规范

通过模仿和强化,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怎样以及对谁的攻击是适当的。人们学会对于特定的线索是否要进行攻击。什么线索与表达攻击相联系,什么线索与抑制攻击相联系,

这些都受到社会规范的严格限定。我们学习这些社会规范以适应不同的特定情境。

(四)唤醒

一种躯体唤醒状态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唤醒的解释和分类。挫败、酷热或者侮辱性的情境都会提高我们的唤醒水平。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唤醒状态就会与敌对的想法和情绪一起,促成攻击性行为。

(五)攻击线索

看到武器就是这样一种线索,尤其是当它被看做一种暴力工具而非消遣时。

(六)媒体影响

1、色情文学和性暴力

观看暴力色情电影同时也可以促使男性对女性受暴的“敏感性降低”。它可以导致对女性的态度贬低和无情,甚至更接受对她们的暴力和强迫性行为。

2、电视

大量的例子表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重演着电视上的犯罪。

3、电子游戏

与非暴力电子游戏相比,玩暴力电子游戏更容易:a. 提高唤醒水平B. 引发攻击性思维

C. 唤醒攻击性情绪D. 诱发攻击性行为E. 减少亲社会行为。

(七)群体影响

群体通过责任扩散使攻击行为增大。 通过社会“传染”,群体能够放大攻击倾向。

四、如何减少攻击

1、宣泄

聚集的攻击能量就像用坝拦住的水,需要一种释放。愤怒被释放后,进一步攻击的可能性会降低。弗洛伊德称之为宣泄过程。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暴力并不能实现宣泄。

2、惩罚和报复

对惩罚和报复的害怕似乎明显可以减少攻击行为。但用惩罚和报复来恐吓并不是减少攻击的惟一途径,对惩罚和报复的畏惧似乎容易引起对攻击的反击。

3、减少挫折和袭击

受挫和袭击是愤怒的主要来源。因此,一个更有效的减少攻击的技术可以是减少他们发生的机会。

4、习得性抑制

(1)分散注意力 当我们对各种情况都有经历或有所了解,我们便学会策略性地应付我们的情绪,包括愤怒。

(2)攻击焦虑 即当个体想要采用攻击行为时会感到焦虑。

(3)痛苦线索 即受害者表现出痛苦会影响攻击者的行为。

社会影响

一、他人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在有他人在场时,人们可能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这称为社会助长(社会促进)。

另一方面,他人的存在有时会抑制个体的绩效,这种效应称为社会抑制。

Robert Zajonc(查荣克)提供了一个解释。他认为当有他人存在时,会增加个体的驱动力或动机。唤醒(驱动力或动机)程度的增加能否提高绩效,依赖于任务的性质。当任务要求的反应是已经充分习得的,或先天就有的反应,即主导反应(优势反应)时,增加动机是有帮助的。他人的存在能促进简单任务的绩效,但当任务要求的行为很复杂或学习得不是很好时,他人存在所提高的唤醒反而会降低绩效。总之,当任务要求的反应是已经充分习得的,或处于优势的反应时,动机的提高能提高绩效;简单任务比复杂的任务更容易发生社会助长的现象。

2、社会懈怠

当一个人参加集体活动,但不能被单独评估时,往往比单独一个人完成任务时努力程度小些。这种效应就是社会懈怠。

在群体任务中个体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个体认为他个人努力对成功完成群体任务的重要性或必要性的大小;(2)个体认为群体成功的价值大小。当个体认为自己的工作会“淹没在群体之中”时,就会在群体中松懈下来一一没有人知道他们做的好不好,他们也不可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当群体规模越大时,社会懈怠程度就越高。解决社会懈怠的方法就是让每个人的贡献都可以被评估。

在社会懈怠中有一个有趣的反常现象。研究者发现当人们和没有动机或没有能力的合作者一起工作时,为了补偿会更加努力工作。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分,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去个性化的效果常常使人们摆脱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表现出极端的行为。

金巴尔多指出,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主要特征:匿名性和责任分散。

二、从众

从众指的是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

(一)人们为什么从众:

1. 信息影响:渴望正确 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他人的行为通常能够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基于信息影响而产生的从众倾向性依赖于情境的两个维度:人们认为群体掌握的信息程度如何以及人们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如何。

2. 规范性影响:渴望被接受和喜欢 从众的第二个原因是获得其他人的赞同,并避免其他人的反对。这就是所谓的规范性影响。当人们为了获得社会的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得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时,规范性影响便起了作用。

(二)影响从众的因素

1. 群体大小 当群体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发生从众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 群体的一致性 个体在面临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中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的下降。

3. 对群体的承诺(群体的凝聚力) 从众行为受个体和群体之间结合力量强弱的影响。承诺指的是所有促使个体留在群体内部的力量,无论这种力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4. 地位 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

5. 公开的反应 人们在公众场合中要比在私底下更可能从众。

5. 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对自己的立场作了承诺,就很少屈服于社会压力而从众。

6. 对个性化的渴望 人们在公众行为中愿意使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的愿望称为对个性化的渴望。个性化渴望高的人较少从众。

7. 从众行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个体或者集体利益的强调程度。在个体主义文化社会中,更强调自我依赖以及决断能力。集体主义文化社会强调个体与社会群体保持联系的重要性。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从众于群体的规范要比在个体主义文化中更为重要。

三、遵从与服从

(一)遵从

即要求他人去做或者不做一些事情。

1、社会影响力的六个基础

(1)回报 影响力的一个基础就是有能力为被影响者提供正性的结果。

(2)强迫 从惩罚威胁这种真实的实质强迫到表达轻微的不满意都是强迫所包含的范围。

(3)专家意见 专门的知识、训练和技术是影响力的一个来源。我们之所以听从专家,按照专家的建议行事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4)信息 人们经常会通过给被影响者提供信息或者逻辑推论的方式来影响他人。

(5)参照影响力 当我们崇拜某个人或者认同某一组织,希望成为其中一员时,这种影响力就会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我们希望自己与他们相似,因此我们可能会自愿地模仿他们的行为或者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行事。

(6)合法权威 有时候某些人具有权利和权威来要求其他人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事。

(二)服从权威

1、什么因素引起了服从

米尔格拉姆通过实验发现有四个因素会影响服从。

(1)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2)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

研究者的亲自在场也会影响服从。

(3)权威的机构性

有机构作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力。

(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即对反抗者的模仿所起的释放效应。

四、模仿与暗示

(一)暗示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孙本文对暗示做出的四分类法:

(1)直接暗示。这是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2)间接暗示。这是主要的暗示手法,即由暗示者凭借其它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3)自动暗示。自动暗示即自我暗示。

(4)反暗示。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称之为“反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1)受暗示有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人们在疲劳、疾病和狂热状态下较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2)暗示的来源问题,暗示者个人的权力、威望及人格力量会对暗示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暗示的程度或质量,如持久相反复的刺激容易对他人产生暗示。

(4)暗示的强度,如果一项暗示的力量正好遇上了禁止和阻碍它的反暗示时,就会极大地降低其效力。所以,能够有效影响他人的暗示性刺激,总是能够较好地符合被暗示者的个人愿望的。

(二)模仿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塔德为模仿制定了三条亚定律:

(1)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3)先内后外律,即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五、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

(一)时尚

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具体地说,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时尚的传播、普及和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手段是流行。因此,时尚与流行实际上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时尚得以出现的种种前提条件中,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或相对丰富是最为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的相对闲暇也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具有同样的意义。一个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 的发达程度也与各种时尚的兴起与流行密切相关。在一个或多或少具备了上述客观条件的社会中,能否出现以及能否普及某种时尚,还与该社会中一般大众的时尚意识的强弱有无密切相关,这是时尚流行的主观条件。

如果从一事物或行为流行范围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追求者的身心投入程度的高低入手,我们可以用时髦、时尚和时狂这样三个概念,来代表时尚这一现象的三大主要形态。其中,时尚是最为基本的形态,它始于时髦,终止或曰结束于时狂。

时尚的心理机制:时尚的基本心理机制由两个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一致的心理过程构成,这就是,既要树异于人,又要求同于人。

时尚的传播规律:

(1)时尚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

(2)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状态。

(3)时尚的流行,常常体现为统计学上的“常态曲线”。

(4)在传统社会,时尚的流行遵循的基本上是所谓“上行下效”规律,即时尚的始作俑者或领潮者总是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有经济实力的人。但是,近代以来时尚传播过程中的“下行上效”现象也日益明显。

(5)时尚的流行常常会传播的远广而失其本来面目。

(二)流言与谣言

流言与谣言的性质

流言与谣言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的不确切信息。

流言与谣言的产生,常常有—定的社会背景。一般而言,在社会突然发生事变时是流言与谣言的易发时期。另外,社会突然面临某种危机状态,即使尚未发生重大事故,但有发生的可能或征兆时,流言与谣言也容易发生。流言与谣言的产生在主观方面常常缘起于人们在观察、记忆、理解等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有时还出于一些人喜欢自圆其说的倾向。 流言与谣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流言和谣言的基础是不确切的信息。

其次,流言与谣言开始容易停止难。

最后,流言与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流言与谣言的传播过程

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奥尔波特和I .波斯特曼的观点,原本就不确切的消息在接受者再传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这样三个原因加以夸张和歪曲:

(1)削平,即再传者会把给他的信息中的不合理成分削去,重新安排某些情节,使之“变得更短、更明确、更容易被理解和传告”。经削平之后,传闻的故事性加强,既易于向人传授,也易于吸引他人。

〔2〕磨尖,即接受者再传播时一般总会对原有的信息断章取义,他留下的往往是符合自己的口味与兴趣的,其他的就被舍弃了。

(3)同化,即再传者往往会把给他的信息,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添油加醋”、“生枝加叶”,这样就使传闻更带有传播者的个人特点。

(三)集群行为

1、集群行为及其特征

集群行为是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又称为群众行为和集体行为。

集群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布朗把它分为4类:一是侵略性集群行为;二是逃避性集群行为;三是获取性集群行为;四是表现性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有如下特征:一是情绪支配性;二是迅速接受性;三是容易越轨性。

2、集群行为的条件

(1)环境场所。有些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环境场所,这种环境场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便于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互动。

(2)失范。任何环境或任何场合,只要是一大批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有可能导致集群行为。

(3)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

(4)相对剥夺。集群行为又常常是发泄这种由相对剥夺而导致的挫折感和敌意的最有效的途径。

(5)权力斗争。一些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划者,常常会把集群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

群体心理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二、群体绩效

要理解什么时候群体会比个人做得好,就需要考虑到群体所完成任务的种类。

1、群体活动的类别

在累加任务中,群体绩效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总和。在联合任务中,只有群体中所有成员都成功,群体才成功。对于联合任务,群体的效果只能和能力最低的那个人一致。在分离型任务中,只要群体中有一个成员成功解决问题,群体就成功了。这种类型任务中,群

体绩效取决于群体中最有能力成员的能力大小。一个更复杂的情况是,群体任务由群体成员分工完成。在这类复杂的任务中,群体的生产力不但依赖于群体中最好或最差的成员,而且依赖于群体成员在压力下的合作能力。

2、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有以下几点原则:

·不能有批评。不到最后不能对别人的建议有负性的评价。

·随心所欲的建议是受欢迎的。想法越疯狂越好,因为把一个想法变平淡比使它有生气容易。

·要求一定的数量。想法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寻求整合和改进。除了贡献自己的想法外,你应该建议如何将其他人的点子转化成更好的想法,或把一些点子整合成另一个想法。

研究表明,人们在单独工作的时候比在头脑风暴中产生更多的想法(而且还是更好的想法) 。

三、群体思维与决策

研究者发现了一些影响决策的因素。其中,决策类型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群体是在讨论一个观点,且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答案。在这种情形下,讨论的主题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选择也是有限的,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用的比较多的是多数胜出原则。在多数胜出原则的决策中,即使只是微弱多数优势,群体最终采用的仍是多数人所支持的方案。当群体讨论事物的本质而非观点时,且只有一种解决方案正确,其他都是错误的时候,群体会遵从正确胜出原则。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讨论,最终群体成员会被正确的一方说服,尽管这一方在人数上可能不占优势。

群体极化现象:

研究发现,群体决策通常比群体讨论前个体所持的观点更为冒险,这被称作冒险转移。 如果一开始组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讨论决策就会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倾向于冒险的话,群体讨论后得到的决策就会更加有风险。也就是说,群体讨论会得到更加极端的决策,这种现象被称作群体极化现象。但是,当人数接近的群体成员在某个问题上持两种不同观点时,讨论通常会使两种相反的观点折中,这种现象被称作去极端化。

四、群体领导

在所有的群体内都存在一定形式的领导。领导的核心特征是社会影响。领导就是对群体行为和信念最有影响的个体。

1、成为领导的途径

个体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途径成为群体领导。一些领导是被指定的,一些领导是被选举的,还有一种途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个群体成员自然而然地成为领导。

2、任务领导和关系领导

通常,领导人要完成两种不同的活动。任务领导关注的是成功完成群体的任务,关系领导关注的是群体互动中情感和人际方面。

3、谁成为领导?

什么使得一个人能够成为领导? 目前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种强调领导者独特的个人特点,另一种强调作用于群体的情境力量。

领导的伟人理论指出,有些人因其人格或者其他独特的特点,而注定应该成为领导者。首先,领导者有十分突出的能力可以帮助群体完成目标。其次,领导者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有助于有效的群体互动。第三个因素是动机,领导者通常希望获得承认和荣耀。领导者更富有野心和成就取向,并且愿意承担责任。

另一种看法强调情景因素的作用。对群体目标造成威胁的危机可以为新领袖的出现提供舞台。今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领导者的造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特征和环境需要之间的匹配。

五、群体互动: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还是合作的决定因素

1. 奖励结构

当一个人的获得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损失时,就形成了一个竞争性的奖励结构。在这样的情境中,如果个体希望得到奖励的话就必须竞争。

在合作奖励结构的情境中,群体成员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正性的,这样的情境被称作合作性共存。在一个合作奖励的情境中,对希望获得奖励的个体来说最佳途径就是合作。

如果个人的结果彼此独立互无影响,这种结构被称作个体化奖励结构。在这种情景下,没有外在的竞争因素,但是,通常奖励结构是混合的或不明确的。人们可以选择竞争或者合作。

2. 个人价值观

在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个体在与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价值倾向或策略中的一种:

·合作者倾向于最大化个体和他人的共同收益。

·竞争者倾向于使自己的收益相对于他人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他们希望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个人主义者倾向于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不考虑他人的收益或损失。

3. 沟通

通常,沟通越多,人们越倾向于合作。沟通使得两个人可以互相敦促采取合作,讨论行为计划,彼此承诺,使对方相信自己值得信赖,互相了解等等。

4. 互惠性

在互动的过程中,最初的竞争会引发更多的竞争,最初的合作有时(但不总是) 鼓励了更多的合作。

性别心理

一、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以两性的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为基础,强调一整套稳定的、固化的和两性对立的行为举止及行为的社会意义。

二、性别认同与性别类型

1、性别认同

关于我们是男性或女性的知识,也即对于性别认同理解在早期生活中就获得了。在两三岁之前,儿童会注意到自己的性别并能分辨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四五岁之前,儿童能够正确地把其他人按性别分类。在6岁或7岁时,儿童就会坚持认为这种性别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2、性别类型

贝姆认为,个体具有组成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征的程度是不同的,她据此把人的性别分为以下四类:

高男性化

低男性化

民族心理

一、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民族心理的涵义

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三、民族心理的特性

(一)共同倾向性

高女性化

(二)相对稳定性

(三)社会历史性

四、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中国人的人情关系

人情、关系和面子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维系传统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个人随着家人,在固定的土地上从事生产,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也终老于斯; 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除了家人,便是亲戚、街坊,或邻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传统中国便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出一套以“情”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同心圆来代表:个人位于同心圆的核心,外面环绕着家族成员,家人外围是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圆圈之外则是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外人”。个人必须以不同的法则和不同类别的人交往,而形成所谓的“差序格局”。

1、与不同类别的人交往的规则

家人:亲情与需求法则

共同生活的家人,其交往法则是“需求法则”,有能力的人必须全力设法照顾别人的需求,以维持家庭中的和谐。

外人:冷漠与公平法则

通常个人不仅在心理上将 “外人”或“陌生人”划分在自己的“关系网”之外,而且并不预期自己会再进一步地和对方交往。这一类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儒家伦理规范的主要对象,因此中国人和“外人”或“陌生人”交往时,往往倾向于“不讲人情”或甚至是“冷漠无情”。

“不讲人情”蕴涵的意义是个人和这类人交往时,会以理性的态度,计算自己和对方交往的利害得失,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熟人:人情与人情法则

由于个人预期自己和关系网内的其他人将来可能有再次见面的机会,因此个人必须讲人情,以“人情法则”和他人交往,以保持彼此间的良好关系。

2、人情及人情法则

大体而言,中国文化中所谓的" 人情" 包含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人情就是“人之常情”,意思就是:个人在遭遇到某种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通晓人情的人,一定能够由自己在各种生活情境中的感受“推己及人”,了解别人在类似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在中国社会中,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不仅要能够了解他人在生活上遭遇到各种不同情境时可能产生的反应,而且要能够喜其所喜,哀其所哀,进而投其所好,避其所恶,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第二,“人情”是指个人与他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以“人情”作为社会交易的资源,和一般社会资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人情”的无法精确估算。

第三,“人情”是指个人与关系网内的其他人应当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

在有关“人情”的规范中,“报”的规范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3、人情与面子

讲人情的社会必然是个重“面子”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成长的个人很容易学会:一个人掌握的权力愈大,他的社会关系网愈复杂,他和别人打交道时,对方愈不容易拒绝自己的要求;自己做起事来, 愈可能无往而不利。因此,他在社会生活中,不但要尽力扩大自己的实际权力,而且要努力做出各种“面子功夫”,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学问,以至于人际关系,让别人不敢轻易拒绝自己的要求。

4、搞关系、走后门

在中国社会里,当个人需要某些特殊资源时,“人情”也可以转变成为个人争取资源的一项工具。这时候,个人往往必须运用“搞关系、 走后门”的手段,来争取资源支配者的同情。

“搞关系”的手法较常见的是参加形形色色的俱乐部、餐会、社团和社交活动,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与不同的人见面接触,“一回生,二回熟”,久而久之,关系自然逐渐形成。


相关文章

  • 书籍分类有哪些
  • 书籍分类有哪些 书籍分类有哪些 2011-4-2 19:39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15435次 书籍分类有哪些 我来帮他解答 2011-4-2 19:41 满意回答 细分:(一) 经典著作 · 哲学类 社会科学 · 政治法律 军事科 ...查看


  • 原版电影与英语学习
  • 原版电影与英语学习 摘 要 在当今国际环境下,英语成了学生必修的1门课程.然而,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碰到诸多难题,比如听力理解困难,口语表达不清晰,俚语学习困难,礼仪文化差异导致沟通障碍等等.不过幸好在19世纪有很多浪漫美 ...查看


  • 利用优秀英语电影欣赏进行高中英语教学
  • 利用优秀英语电影欣赏进行高中英语教学 摘要:高中英语学习中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基本技能及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往往找不到适当的方法学习因而觉得英语学习很艰苦,利用优秀英语电 ...查看


  • 想让孩子学好英语,多少视听素材.原版绘本也抵不上原版教材
  • 想给幼儿做英语启蒙.想给家里的小学生补英语的妈妈,大多喜欢疯狂囤积各种视听资源,或者买回一大摞.一大摞的原版绘本. 然而,多少资源.多少绘本,也抵不上一套精心准备的教材. 学英语选对适合的阅读材料太重要了,阅读是听.说.写的基础,学习过程从 ...查看


  • 看电影学英语的好处
  • 看电影学英语的好处 我个人是比较赞成看英文原版电影的,我最近在看老友记,非常喜欢,乐趣中就 学会了英语口语,而且久久不忘...... 1 看英文原版电影能激活你学的单词.句子和语法!因为孤立的背单词和语法是 没有用的,必须把它用出去,而看英 ...查看


  • 原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
  • ★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原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 敬爱的党组织: XX年11月28日党组织接收我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预备期为一年,到XX年11月28日预备期已满.在这一年 ...查看


  • 高中生入党申请书范文2015原版
  • ★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入党申请书范文2015原版,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 尊敬的党组织: 您们好! 当我班的团支书宣布此时我们可以写入党申请书的消息时,我兴奋不已,因为我渴望加入这一神圣的组织已经许久 ...查看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2015原版3000字
  •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 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为什么要入党.主要写对党的认识.政治信念和入党动机,以及在这方面的思想演变过程.2.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主要写怎样正确对待入党问题,以及怎样以实际行动积 ...查看


  • 2017秋季高中政治教材修改
  • 原版教材: 1. 货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2. 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最新版教材 ...查看


  • 原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2015
  • ★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原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2015,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 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为什么要入党.主要写对党的认识.政治信念和入党动机,以及在这方面的思想演变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