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之问题教学

   [摘要] 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学生学会提问,在学习中有“新发现”,才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通过问题教学,能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问题教学 学生思维

  

  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尤为如此,其课堂教学更应该突出一个“问”字,贯穿一个“问”字。这里所说的“问”,不再仅仅是作为反馈信息的巩固和复习提问,而是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几个问题,上课时提出,然后师生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讨、猜想甚至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是技巧与艺术的结合。

   一、问题教学中对学生提问的引导

   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问题教学的特征之一,是小学语文落实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也是树立现代新型的教学观。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小学生提问题的状况是学生们有问题不敢提、没有问题意识不想提或者是有问题不会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呢?

   1.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学生心中虽然有疑问,在课堂上却不敢提出来,怕被人嘲笑或者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应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其关键在于爱护和扶持他们“敢问”的热情,对勤于动脑、积极提问、答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对学生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认真、善意地对待,既不能因为问题偏离教学要求而不屑一答,也不能因为问题不着边际而表现出不耐烦。另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老师的态度。因此,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倾吐心声,大胆发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换上亲切、和谐的笑脸,把微笑带进课堂,努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

   2.问题的源头──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刺激和诱因。要真正解决问题的源头问题,还应该关注细节,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首先,应立足教材,连接生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深入挖掘,为学生的质疑提供契机。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进程中。同时,链接生活,开展活动。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其次,是评价的推动。积极有效的评价会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提出好的问题。问题教学中的评价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富有激情的口头评价:“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很有水平!”这样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提出好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口头评价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可以有适当的夸张,但一定要有度。(2)分层的书面评价,要完善评语中对提问的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养成深入思考、提问题的习惯。

   3.问题的质量――让学生会问问题

   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低劣的问题则会浪费时间。因此,在打开学生问题源头的基础上,要注重问题质量,竭力引导学生提出好的问题。

   在问题教学中,首先,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这里其实并非要教给学生提问的固定模式,而是要让学生把握住了解一个事物常用的思维角度。其次,是时间的保证。学生问题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这就需要在让学生质疑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自我整理与加工。同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力量,要适时地让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筛选自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高质量的问题。

   总之,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学会提问,在学习中有“新发现”,才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二、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设疑引导

   问题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好了,对于学生的敢问、乐于问、问得好有相当大的作用。笔者认为有如下方法值得参考。

   1.巧设悬念。设悬念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小猫种鱼》时,可提出:“看了文章标题,大家觉得鱼能种吗?”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生疑,产生悬念,从而激发他们认真阅读课文,以求从中找到答案。同样在《称象》中可如此引导质疑:“如果你称象,你会找什么样的办法?文中又是怎么称象的呢?如此一问,文章重点也就出来了,并且学生也有了积极探寻课文的热情。

   2.抓住重点词、句。课文中有些词语和句子是表达段落或文章中心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炼的关键词句。例如,《蚕妇》一课中,如“泪满巾”中“满”字突出落泪之多,怨恨之深。如对这些关键字词提问,更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加深印象。

   3.引导多向思维。思维的发散性、多向性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但对某一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往往总在努力寻求统一或唯一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了思维的多向发展过程,这显然是不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因此,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展示多向思维的过程。在《小猴子下山》中,总结完全文可提出:“如果小猴子再次下山,它会怎么做呢?”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教师可如此提问:“你认为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一定打她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提问,可引导学生作发散性思维推理。当然,这样极富发散性的推想,难免会掺杂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因此,教师还应注意合理引导。

   4.创设情境,引入生活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展现课文所反映的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场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揭示课文的深刻道理,促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如在《丑小鸭》一文中,引导学生对丑小鸭离开了家到外面同样受到欺负这段,可提出质疑:“丑小鸭总被别人欺负,于是离开了家,可是到了树林里也没有过上受人尊敬的日子,它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学生思维被激活而展开积极讨论,有学生为其感到悲哀:既然这样,我不如死了好,免得大家嘲笑我。可这种消极思想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可重新引导:难道自己有缺点受到别人嘲笑就一死了之,你认为这样好吗?学生会再次思考,如此经过讨论、引导之后,学生最终悟到:有缺点不要紧,只要勇敢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总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多么重要啊!通过继续引导,让学生最终明白:消极处世是不好的,只有积极对待生活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学。我们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素质训练的过程,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在不断改进中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 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学生学会提问,在学习中有“新发现”,才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通过问题教学,能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问题教学 学生思维

  

  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尤为如此,其课堂教学更应该突出一个“问”字,贯穿一个“问”字。这里所说的“问”,不再仅仅是作为反馈信息的巩固和复习提问,而是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几个问题,上课时提出,然后师生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讨、猜想甚至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是技巧与艺术的结合。

   一、问题教学中对学生提问的引导

   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问题教学的特征之一,是小学语文落实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也是树立现代新型的教学观。然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小学生提问题的状况是学生们有问题不敢提、没有问题意识不想提或者是有问题不会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呢?

   1.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学生心中虽然有疑问,在课堂上却不敢提出来,怕被人嘲笑或者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应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其关键在于爱护和扶持他们“敢问”的热情,对勤于动脑、积极提问、答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对学生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认真、善意地对待,既不能因为问题偏离教学要求而不屑一答,也不能因为问题不着边际而表现出不耐烦。另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老师的态度。因此,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倾吐心声,大胆发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换上亲切、和谐的笑脸,把微笑带进课堂,努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

   2.问题的源头──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刺激和诱因。要真正解决问题的源头问题,还应该关注细节,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首先,应立足教材,连接生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深入挖掘,为学生的质疑提供契机。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进程中。同时,链接生活,开展活动。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其次,是评价的推动。积极有效的评价会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提出好的问题。问题教学中的评价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富有激情的口头评价:“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个问题很有水平!”这样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提出好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口头评价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可以有适当的夸张,但一定要有度。(2)分层的书面评价,要完善评语中对提问的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养成深入思考、提问题的习惯。

   3.问题的质量――让学生会问问题

   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低劣的问题则会浪费时间。因此,在打开学生问题源头的基础上,要注重问题质量,竭力引导学生提出好的问题。

   在问题教学中,首先,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这里其实并非要教给学生提问的固定模式,而是要让学生把握住了解一个事物常用的思维角度。其次,是时间的保证。学生问题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这就需要在让学生质疑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自我整理与加工。同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力量,要适时地让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筛选自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高质量的问题。

   总之,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学会提问,在学习中有“新发现”,才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二、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设疑引导

   问题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好了,对于学生的敢问、乐于问、问得好有相当大的作用。笔者认为有如下方法值得参考。

   1.巧设悬念。设悬念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小猫种鱼》时,可提出:“看了文章标题,大家觉得鱼能种吗?”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生疑,产生悬念,从而激发他们认真阅读课文,以求从中找到答案。同样在《称象》中可如此引导质疑:“如果你称象,你会找什么样的办法?文中又是怎么称象的呢?如此一问,文章重点也就出来了,并且学生也有了积极探寻课文的热情。

   2.抓住重点词、句。课文中有些词语和句子是表达段落或文章中心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炼的关键词句。例如,《蚕妇》一课中,如“泪满巾”中“满”字突出落泪之多,怨恨之深。如对这些关键字词提问,更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加深印象。

   3.引导多向思维。思维的发散性、多向性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但对某一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往往总在努力寻求统一或唯一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了思维的多向发展过程,这显然是不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因此,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展示多向思维的过程。在《小猴子下山》中,总结完全文可提出:“如果小猴子再次下山,它会怎么做呢?”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教师可如此提问:“你认为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一定打她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提问,可引导学生作发散性思维推理。当然,这样极富发散性的推想,难免会掺杂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因此,教师还应注意合理引导。

   4.创设情境,引入生活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展现课文所反映的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场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揭示课文的深刻道理,促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如在《丑小鸭》一文中,引导学生对丑小鸭离开了家到外面同样受到欺负这段,可提出质疑:“丑小鸭总被别人欺负,于是离开了家,可是到了树林里也没有过上受人尊敬的日子,它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学生思维被激活而展开积极讨论,有学生为其感到悲哀:既然这样,我不如死了好,免得大家嘲笑我。可这种消极思想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可重新引导:难道自己有缺点受到别人嘲笑就一死了之,你认为这样好吗?学生会再次思考,如此经过讨论、引导之后,学生最终悟到:有缺点不要紧,只要勇敢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总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多么重要啊!通过继续引导,让学生最终明白:消极处世是不好的,只有积极对待生活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学。我们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素质训练的过程,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在不断改进中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
  • 湖南 学院 自学考试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思 二○一三 年 四 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3 届毕业生) 助 学 点:衡阳幼儿师范学校 专 业:教育管理 题 目:小学语文课堂教 ...查看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小学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鄱阳县谢家滩镇余畈小学 黄喜梅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 ...查看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20110929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一) 一.德育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家校共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 ...查看


  •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探寻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小 ...查看


  • 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
  •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不断的提高.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在小学语文教改的工作方面.相关教育学者以及专家提出"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 ...查看


  • 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摘 要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任务是进行母语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最初的语言基础,并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的重任.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变的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查看


  •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目录
  • 1901--1910 1901年罗振玉.王国维主编<教育世界>创刊 1901年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设立与国文教科书的编制 1901年.1902年朱树人编<蒙学课本>与俞复等编<蒙学课本>先后问世 1902年 ...查看


  •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趋势
  • 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趋势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深入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趋势,以期为促 ...查看


  •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成功与否,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我们可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以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 ...查看


  • 君山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实效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君山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实效论文选题题目 君山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