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_金英花

2009年1月第1期(总第152期)

宁夏社会科学

N o . 1. J a n . 2009

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

金英花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历史上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深受中国的影响, 伊斯兰教与朝鲜半岛的最初接触也与中国唐朝政府与阿拉伯—波斯国家间频繁的经贸往来有关。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 派遣到韩国的土耳其军团对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起了决定性作用,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 伊斯兰教在韩国的存在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韩国; 伊斯兰教; 历史; 现状

中图分类号:B 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9) 01-0088-03

  中国和朝鲜半岛一衣带水, 历史上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深受中国的影响, 尤其是宗教的发展与历代中国政府所推崇的宗教有直接的联系, 韩国现有的较大宗教派别中的佛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都是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的。韩国长期以来基本属于单一民族国家, 但没有统一的全民性宗教信仰, 其多样化的宗教信仰是在吸收、改革、变通外来宗教的过程中, 与本国的文化和原始信仰相结合而形成的。据2005年韩国国家统计署的统计数据, 韩国国民中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3. 1%。[1]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低于韩国信教人口总数的1%,因而没有官方的统计数字。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韩国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加强, 近50年来伊斯兰教逐渐在韩国生根发芽, 穆斯林人口有所增加, 据韩国伊斯兰教中央联合会和基督教网站公布的数据, 2007年韩国穆斯林人口在3. 5万~5万人之间, 占全国信教人口总数的0. 14%~0. 2%。

高丽初期的1024年。1024年、1025年、1040年, 由“大食”国商人组成的100多人的大规模使团多次访问朝鲜, 试图敲开贸易之门。高丽末期到朝鲜初期(13~14世纪) , 在中国元朝政府里得到重用的“回回人”官员被派遣到高丽王国任要职, 《高丽史》上记载的“回回人”张舜龙、闵甫等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 伊斯兰文化随之进入朝鲜半岛。据《高丽史》记载:庚子, 诸回回宴王于新殿。(高丽忠烈王六年) 大将军印侯、将军高天伯与塔纳还自元。塔纳至岜岭站瓮津等数县, 富供昼食, 有人告塔纳曰:“吾邑之民, 尽隶鹰坊, 孑遗贫民, 何以供亿。欲还朱记于国家, 俟死而已。”塔纳来责宰相曰:“东民独非天子之赤子乎? 困苦至此而不知恤! 朝廷驰一使以问, 何辞以对?”宰相白王, 请去鹰坊之弊。王怒, 欲请回回之见信于帝者, 以来分管诸道鹰坊, 抑令宰相不敢复言。赵仁规力谏, 而公主亦言不可, 乃止。[2]可见当时高丽王国中的穆斯林官员的数量以及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比较高。

随着元朝穆斯林官员在高丽王国的定居, 以当时的首都开城为中心, 逐渐形成了穆斯林聚居区和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15世纪中叶以后, 经历了150年兴盛期的伊斯兰教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急转直下。一方面, 随着朝鲜王朝以中国明朝的儒教为治国理念, 儒教在朝鲜半岛迅速推广, 穆斯林和伊斯兰文化逐渐退出了朝鲜半岛。另一方面, 由于伊斯兰国家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往来仅限于商业领域, 加之穆斯林人口的流动性, 伊斯兰教只是属于外

一、穆斯林在朝鲜半岛的早期足迹

根据阿拉伯地理学家马苏第的《黄金草原》一书中关于阿拉伯穆斯林与朝鲜半岛早期接触的描述, 结合学者们对新罗时期诸多生活用品可能是通过穆斯林商人的贸易往来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推断, 韩国伊斯兰教研究界普遍认为, 穆斯林的足迹早在公元9世纪时就已通过中国大陆延伸到了朝鲜半岛, 开始了阿拉伯文化与朝鲜文化之间的交流。韩国史书上最早记载穆斯林到朝鲜半岛的时间是

收稿日期:2008-11-20

作者简介:金英花(1967-) , 女, 朝鲜族, 黑龙江海林人,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韩国

语言文化、伊斯兰文化。

来人的宗教, 伊斯兰教与朝鲜半岛的接触只停留在统治阶层圈里, 没有走向平民化、大众化, 因而伊斯兰文化未能在朝鲜半岛上持续地存在和发展。

团到韩国进行实地考察, 并通过为韩国穆斯林学生提供留学经费和支持修建清真寺等方式开始了实质性的援助。

第二, 韩国穆斯林高层通过选派留学生, 使他们接受系统的伊斯兰教教育, 着手宗教后备领导人的培养工作。1962年, 选派11名穆斯林学生到马来西亚科隆伊斯兰大学参加为期六个月的学习, 其中包括3名女学员。1967年, 中央联合会又向巴基斯坦、埃及选派学生接受伊斯兰教育。

第三, 成立全国性的伊斯兰宗教社团, 增强了韩国伊斯兰教组织力量。在整合小规模的伊斯兰教社团的基础上, 于1965年正式成立了韩国唯一的伊斯兰教社团“韩国伊斯兰教中央会”,后更名为“韩国伊斯兰教中央联合会”。该社团1967年取得了韩国文教部授予的宗教法人资格, 成为政府公认的第一个伊斯兰宗教社团。同年6月, 该社团创办《韩国伊斯兰先驱》双月刊, 用韩、英两种文字印刷发行, 致力于国内传教活动和与国外伊斯兰教团体之间的交流, 为伊斯兰教在韩国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东石油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韩国领导人和政府认识到与中东伊斯兰国家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性, 开始对国内的穆斯林给予相应的重视。韩国和中东伊斯兰国家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韩国政府为国民赴中东伊斯兰国家留学、就业创造机会, 从政策上为跨国婚姻提供方便, 成为韩国穆斯林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 清真寺的建立。经韩国伊斯兰组织和穆斯林上层的不懈努力, 1970年, 韩国总统朴正熙同意在汉城划拨3000多平米土地作为中央清真寺建设用地, 韩国伊斯兰教本土化进入正规化轨道。韩国穆斯林采取自筹和积极争取外援相结合的方式筹措资金, 于1976年5月建成第一座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建筑———汉城中央清真寺, 韩国伊斯兰教从此步入了新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韩国穆斯林先后在釜山、京畿道、全州等地设立了临时礼拜场所, 后经伊斯兰世界国家的资助都建成了清真寺。1986年, 有一位韩国穆斯林把汉城安阳的基督教教堂购进后改为清真寺, 至此韩国的清真寺数量达到5座。这不仅为韩国和外籍穆斯林提供了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而且成为韩国与伊斯兰世界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第二, 出版发行伊斯兰教宗教刊物, 大力促进传教活动。1976年以来, 韩国穆斯林社团先后组织翻译出版了以《成为穆斯林之路》为代表的17种韩文版的伊斯兰教用书, 为韩国穆斯林学习和理解伊斯兰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之后又陆续翻译出版了许多伊斯兰书籍, 其中包括由韩国穆斯林翻译的韩文版《古兰经》。通过向国内外发行《穆斯林周刊》等刊物, 广泛宣传韩国穆斯林的传教活动。

第三, 重视对青年群体的伊斯兰教宣传。1977年, 在中央联合会旗下成立了大学生自发性组织———伊斯兰学

—89—

二、20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

经历了几百年的隔绝期和空白期, 到20世纪20年代, 穆斯林和伊斯兰文化再次登陆朝鲜半岛。受十月革命的冲击, 失去家园的前苏联少数民族中的穆斯林约200多人途经中国东北逃到日本统治下的朝鲜半岛落脚。他们在当地主要从事商业和国际贸易活动, 在首尔市中心建学校和寺院, 出版《古兰经》宣传伊斯兰教教义, 修建穆斯林公墓, 为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这部分穆斯林因为对20世纪40~50年代的朝鲜光复和朝鲜战争等政治动荡局面感到不安, 纷纷移居到了海外。

虽然来自前苏联的穆斯林群体移居海外, 但他们在朝鲜半岛近三十年的停留却为伊斯兰教在韩国的本土化打下了基础。在穆斯林经营的店铺里工作的韩国人, 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而皈依伊斯兰教。在中国“伪满洲”企业和机关里当过职员的韩国人, 在与当地穆斯林的接触和交往中, 培育了伊斯兰信仰的种子,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成为韩国第一代穆斯林领袖人物。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期间, 参战的联合国军队里有人数仅次于美军的土耳其穆斯林军人。当时的随军阿訇阿卜杜·卡普尔卡拉·伊斯玛依对伊斯兰教在韩国的重新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不仅在土耳其军队内组织宗教活动, 还与阿卜杜拉·金裕道和乌马尔·金振奎等韩国第一代穆斯林代表人物合作, 为在韩国民众中宣传伊斯兰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55年, 金振奎等人创立“韩国伊斯兰协会”, 开始了对韩国民众的宣教活动。该协会开办清津学院, 为当时没有升入高中的青少年免费提供中等教育, 同时对他们进行伊斯兰教育, 部分学员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1956年, 年轻的土耳其军随军阿訇祖倍尔·考茨(Z u b e y r K o c h ) 的到来为韩国伊斯兰教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加快了韩国伊斯兰教传教活动的步伐。里门洞土耳其军营里搭建了带有邦克楼的活动板房的清真寺, 这是韩国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座清真寺, 当时入教人数达到208人。

进入20世纪60年代, 韩国的第一代穆斯林领袖们在国内加强有组织的传教活动外, 还积极开展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联系, 起到了韩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教国家之间互相交流的纽带作用, 为韩国伊斯兰教本土化迈出了积极的第一步。

第一, 穆斯林上层们积极主动地与伊斯兰国家接触, 寻求伊斯兰国家的支持。1960年, 乌玛尔·金振奎等一行到沙特参加朝觐活动, 成为首批韩国穆斯林朝觐人员。他们访问了沙特、埃及、科威特、马来西亚等伊斯兰国家, 一方面通报韩国国内伊斯兰教现状, 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筹建清真寺的经费。1961~1966年, 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科威特等伊斯兰国家的高级官员和宗教上层人物多次组

生会。学生会每周组织三四次教理研究发布会, 在宣传伊斯兰教知识内涵的同时, 还在各大学组织巡回讲座, 积极开展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传教活动。学生会在联合会和驻韩伊斯兰国家大使馆的资助下, 通过在汉城市中心区举办伊斯兰文化展览等活动, 介绍伊斯兰和阿拉伯文化, 为公众提供了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平台。他们的工作业绩得到伊斯兰国家的认可, 并受邀参加国外青年穆斯林会议和活动营。在世界穆斯林青年会(WA M Y , Wo r l dA s s e m b l y o f M u s l i m Y o u t h ) 的支持下, 从1983~1989年、1998年至今每年在韩国召开一次WA M Y 。会员中的许多学生到伊斯兰国家留学而成为穆斯林人才。

第四, 设立海外韩国穆斯林分会。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东潮的兴起, 韩国大量技术人员到伊斯兰国家就业。韩国伊斯兰联合会认识到对这批人进行传教活动的重要性, 于1978年3月在沙特港口城市吉达设立了第一个国外伊斯兰分会, 一次就吸收了8000多名会员。1979~1984年, 科威特分会共吸收了3000多名韩国籍穆斯林会员。印尼于1982年设立了分会, 对韩籍侨胞进行传教活动。通过在国外伊斯兰国家设立分会, 不仅为国内伊斯兰教的发展培养了领导人, 而且还壮大了穆斯林队伍。

工潮, 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务工人员超过了10万, 他们主要集中在汉城附近的安山、安阳、广州、金浦等工业区。由于他们的加入, 汉城、釜山、全州、京畿道及安阳的5座清真寺现有的空间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每逢星期五聚礼时, 清真寺的院子里挤满了参加礼拜的穆斯林群众。住地附近没有清真寺的外国劳工, 在韩国伊斯兰教中央联合会的帮助下, 积极发动募捐活动, 在全国范围内筹建了清真寺和伊斯兰中心等宗教活动场所。截至2007年, 韩国国内外穆斯林人口大约15万人, 全国共有9座清真寺和60多处临时礼拜点。

筹建穆斯林公墓也是伊斯兰教在韩国传播和发展的一个实质性成果。虽然韩国也实行土葬, 但韩国穆斯林社会更需要能按照伊斯兰教法安葬亡者的独立空间。韩国穆斯林领导人从1970年开始就有修建穆斯林公墓的意愿, 但由于资金难以到位, 直到2002年, 在卡塔尔驻韩大使的努力下, 得到卡塔尔政府50万美元的善款, 穆斯林公墓才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2004年, 政府从忠清北道忠州市金达莱公墓划出380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穆斯林公墓用地。

韩国是多元宗教并存的国家, 现有200多个宗教派别。在各种宗教派别中, 虽然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宗教, 但逐渐形成了以佛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三大宗教为主的相对稳定的信仰格局, 其中信仰佛教的占全国信教人口的43%,信仰新教的占全国信教人口的34. 5%,信仰天主教的占全国信教人口的20. 6%,信仰儒教等其他各种宗教的人数只占全国信教人口的1. 9%。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最早, 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信教人数在各种宗教里占明显优势。新教和天主教传入朝鲜半岛已达二三百年, 伊斯兰教传入的时间只有半个世纪。

纵观50年的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虽然在韩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仍处在起步阶段, 因为在传播和发展的许多关键环节上都离不开伊斯兰国家的帮助和支援, 缺乏本土化的内动力。韩国是一个多元宗教国家, 有良好的宗教发展软环境, 但韩国又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 国民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作为韩国的新兴宗教的伊斯兰教, 一方面缺乏像佛教那样深厚的历史根基, 也不同于附带着先进科技文化的基督教; 另一方面, 伊斯兰教的教律和生活习俗有很多方面与韩国固有的民族文化相冲突。韩国人具有宽容、调和的文化心态, 可以接受外来文化或各种宗教, 但他们又具有超越宗教的民族认同意识。宗教对于韩国人来说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但宗教也不是可以取代一切的精神力量。因此, 伊斯兰教需要通过吸收、改革、变通, 在实现与韩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韩国伊斯兰教的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 韩国本土的一些穆斯林领袖人物如穆罕默德·尹斗英、沙布里·徐正吉、优素福·尹邢奎等先后归真, 韩国伊斯兰教领导层经历了短暂的空白期后很快由从伊斯兰国家学成归来的青年伊斯兰学者填补空缺, 领导层的代际交替顺利完成。第二代穆斯林领导人以他们长期在伊斯兰国家的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伊斯兰知识为基础, 努力探索伊斯兰教在韩国发展的新方向。

积极组织伊斯兰教育和学术活动, 纠正公众对伊斯兰教的片面认识。韩国穆斯林精英经常在汉城中央清真寺举办伊斯兰研讨会和学术讲演, 并且邀请国内外穆斯林学者参加。1997年举办了以“东亚的伊斯兰———历史与文化的和谐”为主题的国际伊斯兰研讨会, 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 把韩国的伊斯兰教研究活动推向了高潮。研讨会期间正式成立了韩国伊斯兰文化研究所, 其主要成员是从伊斯兰国家留学归来的学者。研究所不定期地组织讲演会、出版伊斯兰书籍, 致力于纠正公众对伊斯兰教的片面认识, 传播正确的伊斯兰知识。2001年, 由韩国伊斯兰文化研究所12名学者联合编著的《伊斯兰》一书, 因9·11事件而备受韩国民众的广泛关注, 连续好几个月位居畅销图书之榜首。

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大量劳务人员的涌入, 使韩国穆斯林人数急剧增长。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外国劳参考文献:

[1]韩国官方网站, h t t p ://ww w . n s o . g o . k r .

[2]喜蕾. 从高丽文献看元代的回回人[J ]. 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6(4) .

(责任编辑  敬 军)

2009年1月第1期(总第152期)

宁夏社会科学

N o . 1. J a n . 2009

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

金英花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历史上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深受中国的影响, 伊斯兰教与朝鲜半岛的最初接触也与中国唐朝政府与阿拉伯—波斯国家间频繁的经贸往来有关。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 派遣到韩国的土耳其军团对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起了决定性作用,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 伊斯兰教在韩国的存在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韩国; 伊斯兰教; 历史; 现状

中图分类号:B 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9) 01-0088-03

  中国和朝鲜半岛一衣带水, 历史上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都深受中国的影响, 尤其是宗教的发展与历代中国政府所推崇的宗教有直接的联系, 韩国现有的较大宗教派别中的佛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都是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的。韩国长期以来基本属于单一民族国家, 但没有统一的全民性宗教信仰, 其多样化的宗教信仰是在吸收、改革、变通外来宗教的过程中, 与本国的文化和原始信仰相结合而形成的。据2005年韩国国家统计署的统计数据, 韩国国民中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3. 1%。[1]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低于韩国信教人口总数的1%,因而没有官方的统计数字。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韩国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加强, 近50年来伊斯兰教逐渐在韩国生根发芽, 穆斯林人口有所增加, 据韩国伊斯兰教中央联合会和基督教网站公布的数据, 2007年韩国穆斯林人口在3. 5万~5万人之间, 占全国信教人口总数的0. 14%~0. 2%。

高丽初期的1024年。1024年、1025年、1040年, 由“大食”国商人组成的100多人的大规模使团多次访问朝鲜, 试图敲开贸易之门。高丽末期到朝鲜初期(13~14世纪) , 在中国元朝政府里得到重用的“回回人”官员被派遣到高丽王国任要职, 《高丽史》上记载的“回回人”张舜龙、闵甫等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 伊斯兰文化随之进入朝鲜半岛。据《高丽史》记载:庚子, 诸回回宴王于新殿。(高丽忠烈王六年) 大将军印侯、将军高天伯与塔纳还自元。塔纳至岜岭站瓮津等数县, 富供昼食, 有人告塔纳曰:“吾邑之民, 尽隶鹰坊, 孑遗贫民, 何以供亿。欲还朱记于国家, 俟死而已。”塔纳来责宰相曰:“东民独非天子之赤子乎? 困苦至此而不知恤! 朝廷驰一使以问, 何辞以对?”宰相白王, 请去鹰坊之弊。王怒, 欲请回回之见信于帝者, 以来分管诸道鹰坊, 抑令宰相不敢复言。赵仁规力谏, 而公主亦言不可, 乃止。[2]可见当时高丽王国中的穆斯林官员的数量以及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比较高。

随着元朝穆斯林官员在高丽王国的定居, 以当时的首都开城为中心, 逐渐形成了穆斯林聚居区和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15世纪中叶以后, 经历了150年兴盛期的伊斯兰教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急转直下。一方面, 随着朝鲜王朝以中国明朝的儒教为治国理念, 儒教在朝鲜半岛迅速推广, 穆斯林和伊斯兰文化逐渐退出了朝鲜半岛。另一方面, 由于伊斯兰国家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往来仅限于商业领域, 加之穆斯林人口的流动性, 伊斯兰教只是属于外

一、穆斯林在朝鲜半岛的早期足迹

根据阿拉伯地理学家马苏第的《黄金草原》一书中关于阿拉伯穆斯林与朝鲜半岛早期接触的描述, 结合学者们对新罗时期诸多生活用品可能是通过穆斯林商人的贸易往来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推断, 韩国伊斯兰教研究界普遍认为, 穆斯林的足迹早在公元9世纪时就已通过中国大陆延伸到了朝鲜半岛, 开始了阿拉伯文化与朝鲜文化之间的交流。韩国史书上最早记载穆斯林到朝鲜半岛的时间是

收稿日期:2008-11-20

作者简介:金英花(1967-) , 女, 朝鲜族, 黑龙江海林人,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韩国

语言文化、伊斯兰文化。

来人的宗教, 伊斯兰教与朝鲜半岛的接触只停留在统治阶层圈里, 没有走向平民化、大众化, 因而伊斯兰文化未能在朝鲜半岛上持续地存在和发展。

团到韩国进行实地考察, 并通过为韩国穆斯林学生提供留学经费和支持修建清真寺等方式开始了实质性的援助。

第二, 韩国穆斯林高层通过选派留学生, 使他们接受系统的伊斯兰教教育, 着手宗教后备领导人的培养工作。1962年, 选派11名穆斯林学生到马来西亚科隆伊斯兰大学参加为期六个月的学习, 其中包括3名女学员。1967年, 中央联合会又向巴基斯坦、埃及选派学生接受伊斯兰教育。

第三, 成立全国性的伊斯兰宗教社团, 增强了韩国伊斯兰教组织力量。在整合小规模的伊斯兰教社团的基础上, 于1965年正式成立了韩国唯一的伊斯兰教社团“韩国伊斯兰教中央会”,后更名为“韩国伊斯兰教中央联合会”。该社团1967年取得了韩国文教部授予的宗教法人资格, 成为政府公认的第一个伊斯兰宗教社团。同年6月, 该社团创办《韩国伊斯兰先驱》双月刊, 用韩、英两种文字印刷发行, 致力于国内传教活动和与国外伊斯兰教团体之间的交流, 为伊斯兰教在韩国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东石油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韩国领导人和政府认识到与中东伊斯兰国家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性, 开始对国内的穆斯林给予相应的重视。韩国和中东伊斯兰国家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韩国政府为国民赴中东伊斯兰国家留学、就业创造机会, 从政策上为跨国婚姻提供方便, 成为韩国穆斯林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 清真寺的建立。经韩国伊斯兰组织和穆斯林上层的不懈努力, 1970年, 韩国总统朴正熙同意在汉城划拨3000多平米土地作为中央清真寺建设用地, 韩国伊斯兰教本土化进入正规化轨道。韩国穆斯林采取自筹和积极争取外援相结合的方式筹措资金, 于1976年5月建成第一座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建筑———汉城中央清真寺, 韩国伊斯兰教从此步入了新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韩国穆斯林先后在釜山、京畿道、全州等地设立了临时礼拜场所, 后经伊斯兰世界国家的资助都建成了清真寺。1986年, 有一位韩国穆斯林把汉城安阳的基督教教堂购进后改为清真寺, 至此韩国的清真寺数量达到5座。这不仅为韩国和外籍穆斯林提供了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而且成为韩国与伊斯兰世界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第二, 出版发行伊斯兰教宗教刊物, 大力促进传教活动。1976年以来, 韩国穆斯林社团先后组织翻译出版了以《成为穆斯林之路》为代表的17种韩文版的伊斯兰教用书, 为韩国穆斯林学习和理解伊斯兰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之后又陆续翻译出版了许多伊斯兰书籍, 其中包括由韩国穆斯林翻译的韩文版《古兰经》。通过向国内外发行《穆斯林周刊》等刊物, 广泛宣传韩国穆斯林的传教活动。

第三, 重视对青年群体的伊斯兰教宣传。1977年, 在中央联合会旗下成立了大学生自发性组织———伊斯兰学

—89—

二、20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

经历了几百年的隔绝期和空白期, 到20世纪20年代, 穆斯林和伊斯兰文化再次登陆朝鲜半岛。受十月革命的冲击, 失去家园的前苏联少数民族中的穆斯林约200多人途经中国东北逃到日本统治下的朝鲜半岛落脚。他们在当地主要从事商业和国际贸易活动, 在首尔市中心建学校和寺院, 出版《古兰经》宣传伊斯兰教教义, 修建穆斯林公墓, 为伊斯兰教在韩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这部分穆斯林因为对20世纪40~50年代的朝鲜光复和朝鲜战争等政治动荡局面感到不安, 纷纷移居到了海外。

虽然来自前苏联的穆斯林群体移居海外, 但他们在朝鲜半岛近三十年的停留却为伊斯兰教在韩国的本土化打下了基础。在穆斯林经营的店铺里工作的韩国人, 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而皈依伊斯兰教。在中国“伪满洲”企业和机关里当过职员的韩国人, 在与当地穆斯林的接触和交往中, 培育了伊斯兰信仰的种子,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成为韩国第一代穆斯林领袖人物。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期间, 参战的联合国军队里有人数仅次于美军的土耳其穆斯林军人。当时的随军阿訇阿卜杜·卡普尔卡拉·伊斯玛依对伊斯兰教在韩国的重新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不仅在土耳其军队内组织宗教活动, 还与阿卜杜拉·金裕道和乌马尔·金振奎等韩国第一代穆斯林代表人物合作, 为在韩国民众中宣传伊斯兰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55年, 金振奎等人创立“韩国伊斯兰协会”, 开始了对韩国民众的宣教活动。该协会开办清津学院, 为当时没有升入高中的青少年免费提供中等教育, 同时对他们进行伊斯兰教育, 部分学员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1956年, 年轻的土耳其军随军阿訇祖倍尔·考茨(Z u b e y r K o c h ) 的到来为韩国伊斯兰教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加快了韩国伊斯兰教传教活动的步伐。里门洞土耳其军营里搭建了带有邦克楼的活动板房的清真寺, 这是韩国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座清真寺, 当时入教人数达到208人。

进入20世纪60年代, 韩国的第一代穆斯林领袖们在国内加强有组织的传教活动外, 还积极开展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联系, 起到了韩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教国家之间互相交流的纽带作用, 为韩国伊斯兰教本土化迈出了积极的第一步。

第一, 穆斯林上层们积极主动地与伊斯兰国家接触, 寻求伊斯兰国家的支持。1960年, 乌玛尔·金振奎等一行到沙特参加朝觐活动, 成为首批韩国穆斯林朝觐人员。他们访问了沙特、埃及、科威特、马来西亚等伊斯兰国家, 一方面通报韩国国内伊斯兰教现状, 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筹建清真寺的经费。1961~1966年, 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科威特等伊斯兰国家的高级官员和宗教上层人物多次组

生会。学生会每周组织三四次教理研究发布会, 在宣传伊斯兰教知识内涵的同时, 还在各大学组织巡回讲座, 积极开展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传教活动。学生会在联合会和驻韩伊斯兰国家大使馆的资助下, 通过在汉城市中心区举办伊斯兰文化展览等活动, 介绍伊斯兰和阿拉伯文化, 为公众提供了正确认识伊斯兰教的平台。他们的工作业绩得到伊斯兰国家的认可, 并受邀参加国外青年穆斯林会议和活动营。在世界穆斯林青年会(WA M Y , Wo r l dA s s e m b l y o f M u s l i m Y o u t h ) 的支持下, 从1983~1989年、1998年至今每年在韩国召开一次WA M Y 。会员中的许多学生到伊斯兰国家留学而成为穆斯林人才。

第四, 设立海外韩国穆斯林分会。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东潮的兴起, 韩国大量技术人员到伊斯兰国家就业。韩国伊斯兰联合会认识到对这批人进行传教活动的重要性, 于1978年3月在沙特港口城市吉达设立了第一个国外伊斯兰分会, 一次就吸收了8000多名会员。1979~1984年, 科威特分会共吸收了3000多名韩国籍穆斯林会员。印尼于1982年设立了分会, 对韩籍侨胞进行传教活动。通过在国外伊斯兰国家设立分会, 不仅为国内伊斯兰教的发展培养了领导人, 而且还壮大了穆斯林队伍。

工潮, 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务工人员超过了10万, 他们主要集中在汉城附近的安山、安阳、广州、金浦等工业区。由于他们的加入, 汉城、釜山、全州、京畿道及安阳的5座清真寺现有的空间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每逢星期五聚礼时, 清真寺的院子里挤满了参加礼拜的穆斯林群众。住地附近没有清真寺的外国劳工, 在韩国伊斯兰教中央联合会的帮助下, 积极发动募捐活动, 在全国范围内筹建了清真寺和伊斯兰中心等宗教活动场所。截至2007年, 韩国国内外穆斯林人口大约15万人, 全国共有9座清真寺和60多处临时礼拜点。

筹建穆斯林公墓也是伊斯兰教在韩国传播和发展的一个实质性成果。虽然韩国也实行土葬, 但韩国穆斯林社会更需要能按照伊斯兰教法安葬亡者的独立空间。韩国穆斯林领导人从1970年开始就有修建穆斯林公墓的意愿, 但由于资金难以到位, 直到2002年, 在卡塔尔驻韩大使的努力下, 得到卡塔尔政府50万美元的善款, 穆斯林公墓才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2004年, 政府从忠清北道忠州市金达莱公墓划出380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穆斯林公墓用地。

韩国是多元宗教并存的国家, 现有200多个宗教派别。在各种宗教派别中, 虽然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宗教, 但逐渐形成了以佛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三大宗教为主的相对稳定的信仰格局, 其中信仰佛教的占全国信教人口的43%,信仰新教的占全国信教人口的34. 5%,信仰天主教的占全国信教人口的20. 6%,信仰儒教等其他各种宗教的人数只占全国信教人口的1. 9%。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最早, 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信教人数在各种宗教里占明显优势。新教和天主教传入朝鲜半岛已达二三百年, 伊斯兰教传入的时间只有半个世纪。

纵观50年的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虽然在韩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仍处在起步阶段, 因为在传播和发展的许多关键环节上都离不开伊斯兰国家的帮助和支援, 缺乏本土化的内动力。韩国是一个多元宗教国家, 有良好的宗教发展软环境, 但韩国又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 国民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作为韩国的新兴宗教的伊斯兰教, 一方面缺乏像佛教那样深厚的历史根基, 也不同于附带着先进科技文化的基督教; 另一方面, 伊斯兰教的教律和生活习俗有很多方面与韩国固有的民族文化相冲突。韩国人具有宽容、调和的文化心态, 可以接受外来文化或各种宗教, 但他们又具有超越宗教的民族认同意识。宗教对于韩国人来说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但宗教也不是可以取代一切的精神力量。因此, 伊斯兰教需要通过吸收、改革、变通, 在实现与韩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韩国伊斯兰教的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 韩国本土的一些穆斯林领袖人物如穆罕默德·尹斗英、沙布里·徐正吉、优素福·尹邢奎等先后归真, 韩国伊斯兰教领导层经历了短暂的空白期后很快由从伊斯兰国家学成归来的青年伊斯兰学者填补空缺, 领导层的代际交替顺利完成。第二代穆斯林领导人以他们长期在伊斯兰国家的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伊斯兰知识为基础, 努力探索伊斯兰教在韩国发展的新方向。

积极组织伊斯兰教育和学术活动, 纠正公众对伊斯兰教的片面认识。韩国穆斯林精英经常在汉城中央清真寺举办伊斯兰研讨会和学术讲演, 并且邀请国内外穆斯林学者参加。1997年举办了以“东亚的伊斯兰———历史与文化的和谐”为主题的国际伊斯兰研讨会, 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 把韩国的伊斯兰教研究活动推向了高潮。研讨会期间正式成立了韩国伊斯兰文化研究所, 其主要成员是从伊斯兰国家留学归来的学者。研究所不定期地组织讲演会、出版伊斯兰书籍, 致力于纠正公众对伊斯兰教的片面认识, 传播正确的伊斯兰知识。2001年, 由韩国伊斯兰文化研究所12名学者联合编著的《伊斯兰》一书, 因9·11事件而备受韩国民众的广泛关注, 连续好几个月位居畅销图书之榜首。

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大量劳务人员的涌入, 使韩国穆斯林人数急剧增长。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外国劳参考文献:

[1]韩国官方网站, h t t p ://ww w . n s o . g o . k r .

[2]喜蕾. 从高丽文献看元代的回回人[J ]. 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6(4) .

(责任编辑  敬 军)


相关文章

  • 韩国影视贸易对中国的影响修改版
  • 韩国影视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摘 要 中韩建交20余年来,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中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因此,中韩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双方贸易关系不断深化的同时,中国贸 ...查看


  • 太阳的后裔 玄彬
  • 玄彬(Hyun Bin),本名"金泰坪".1982年9月25日出生于韩国首尔.韩国男演员,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2003年,参演电视剧<保镖>和<Nonstop4>,正式荧幕出道:2004年,参演电 ...查看


  • 从[面条之路]说到文化的全球化
  • 从<面条之路>说到文化的全球化 http://www.enorth.com.cn 2011-07-31 14:54 最近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播放的韩国KBS 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面条之路>,为我们 ...查看


  •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米易中学2017届高三4.5班) 一.知识过关记忆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 ...查看


  • 十字绣起源
  • 十字绣起源 十字绣是一种拥有源远历史的手工技艺.公元14世纪十字绣从中国经由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继而在欧洲传播开来,最初在宫廷中风行,后来传入民间.由于它易学易懂,很快就广泛起来,并受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喜爱. 最早的十字绣是在动物皮毛制成 ...查看


  • [学术分享]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下)
  • 清源文化遗产 前情回顾 让大家久等啦!昨天推出了吕舟教授论文的中篇部分,论述了文化线路遗产的特征与价值[请点击: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中)],今天奉上的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介绍了丝绸之路跨境申遗的经过.申遗后的文化 ...查看


  • 中阿伊斯兰文明的交往
  • 作者:哈里伦·拉合曼·汗 翻译:王根明 王根明,宁夏大学 回族研究中心,宁夏 银川 750021 王根明,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副教授.阿拉伯文学硕士.(宁夏 银川 750021) 回族研究 2006年06期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志码 ...查看


  • 朝鲜神圣家族金氏王朝简介
  • 朝鲜神圣家族金氏王朝简介 一.第一代金氏王朝 金日成(金太祖) (1912.04.15--1994.07.08) 朝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党务和国务活动家,卓越的共产主义者.朝鲜劳动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朝鲜 ...查看


  • 英语常用口语对话
  • 文化长廊 一.远古文化 1.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距今约7000-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范围大致包括从今天的甘肃向东到河南.彩陶文化是其典型特征.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举世闻名的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是最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