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意见-新旧对照表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意见)新旧对照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现将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意见)新旧情况予以对比,以便学习使用。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 页 共 49 页

第 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6 页 共 49 页

第 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2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6 页 共 49 页

第 1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8 页 共 49 页

第 1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2 页 共 49 页

第 2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6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2 页 共 49 页

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应在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裁定中同时写明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的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但应在口头通知后十日内发出裁定书。

201、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或提审的案件,由再审或提审的人民法院在作出新的判决、裁定中确定是否撤销、改变或者维持原判决、裁定;达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的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是指原告和被告均为公民的案件。

第三百七十七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再审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和原审其他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二)再审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再审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三)原审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四)反映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及其他材料。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材料可以是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件。

(第七批)的决定》第19项之规定,该条已被废止]

206、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认为不符合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用通知书驳回申请。[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第19项之规定,该条已被废止]

207、按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208、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209、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立案审理;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210、人民法院提审或按照第二审

(一)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 (二)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

(三)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的判决、裁定除外。

第三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当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第三百八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向再审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并向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发送应诉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等材料。

第三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再审案件后,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四条等规定,对当事人主张的再审事由进行审查。

第三百八十七条再审申请人提供的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基本事实或者裁判结果错误的,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

对于符合前款规定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再审申请人说明其逾期提供该证据的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和本解释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百八十八条再审申请人证明其提交的新的证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成立:

(一)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存在,因客观原因于庭审结束后才发现的; (二)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的;

调解协议的,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决、第三百七十八条再审申请书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裁定即视为撤销。

202、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上级人民法院需要指令再审的,应当指令第二审人民法院再审。 20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

204、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应在该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205、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上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条件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提审。[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

(一)再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二)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审裁判文书案号; (三)具体的再审请求;

(四)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

再审申请书应当明确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并由再审申请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三百七十九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当事人分别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且不能协商一致的,由原审人民法院受理。

第三百八十条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非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第三百八十一条当事人认为发生法律效力的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错误的,可以申请再审。

第三百八十二条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裁定再审;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第三百八十三条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程序再审的案件,在审理中发现原一、(三)在原审庭审结束后形成,无法据此另行提起诉讼的。 二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的,可分别情况处理:

(1)认为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

再审申请人提交的证据在原审中已经提供,原审人民法院未组织质证且未作为裁判根据的,视为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成立,但原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不予采纳的除外。

的受理条件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第三百八十九条当事人对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在原审中驳回起诉。

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或者质证中未对证据发表质证意见的,不属于民事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6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7 页 共 49 页

第 3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2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6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9 页 共 49 页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意见)新旧对照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现将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适用意见)新旧情况予以对比,以便学习使用。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 页 共 49 页

第 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6 页 共 49 页

第 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2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6 页 共 49 页

第 1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18 页 共 49 页

第 1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2 页 共 49 页

第 2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6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2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2 页 共 49 页

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应在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裁定中同时写明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的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但应在口头通知后十日内发出裁定书。

201、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或提审的案件,由再审或提审的人民法院在作出新的判决、裁定中确定是否撤销、改变或者维持原判决、裁定;达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的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是指原告和被告均为公民的案件。

第三百七十七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再审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和原审其他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二)再审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再审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三)原审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

(四)反映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及其他材料。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材料可以是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复印件。

(第七批)的决定》第19项之规定,该条已被废止]

206、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认为不符合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用通知书驳回申请。[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第19项之规定,该条已被废止]

207、按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208、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209、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立案审理;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210、人民法院提审或按照第二审

(一)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 (二)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

(三)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的判决、裁定除外。

第三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当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第三百八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向再审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并向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发送应诉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等材料。

第三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再审案件后,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四条等规定,对当事人主张的再审事由进行审查。

第三百八十七条再审申请人提供的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基本事实或者裁判结果错误的,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

对于符合前款规定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再审申请人说明其逾期提供该证据的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和本解释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三百八十八条再审申请人证明其提交的新的证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成立:

(一)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存在,因客观原因于庭审结束后才发现的; (二)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的;

调解协议的,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决、第三百七十八条再审申请书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裁定即视为撤销。

202、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上级人民法院需要指令再审的,应当指令第二审人民法院再审。 20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

204、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应在该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205、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上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条件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提审。[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

(一)再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二)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审裁判文书案号; (三)具体的再审请求;

(四)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

再审申请书应当明确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并由再审申请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第三百七十九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当事人分别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且不能协商一致的,由原审人民法院受理。

第三百八十条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非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第三百八十一条当事人认为发生法律效力的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错误的,可以申请再审。

第三百八十二条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裁定再审;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第三百八十三条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程序再审的案件,在审理中发现原一、(三)在原审庭审结束后形成,无法据此另行提起诉讼的。 二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的,可分别情况处理:

(1)认为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

再审申请人提交的证据在原审中已经提供,原审人民法院未组织质证且未作为裁判根据的,视为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成立,但原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不予采纳的除外。

的受理条件的,裁定撤销一、二审判决,第三百八十九条当事人对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在原审中驳回起诉。

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或者质证中未对证据发表质证意见的,不属于民事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6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7 页 共 49 页

第 3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39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0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1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2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3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4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5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6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7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8 页 共 49 页

(有底色的文字为新增或者删除等变化部分。)

第 49 页 共 49 页


相关文章

  • 你需要的民诉法司法解释深度解读(4月1日更)
  • 保障诉权:法庭纪律:电子证据:诚信原则:公益诉讼:小额诉讼--经过历时两年的论证起草和5次审委会讨论,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制定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终于在2月4日起正式施行. ...查看


  • 行政诉讼法新旧衔接的7个重要问题
  • 行政诉讼法新旧衔接的7个重要问题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对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旧行政诉讼法)进行了一次全面修改.修改后的行政诉 ...查看


  • [行政诉讼法]修正后对行政诉讼的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后对行政诉讼的影响和变革 北京----赵春生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被称之为"民告官"的法律,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基 ...查看


  • 新旧民俗司法解释对比
  • 民诉法新旧司法解释对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 ...查看


  • 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规定的理解20150806
  • 导 读1.黑色字体为新司法解释的条文: 2.蓝色字体的个人的理解: 3.棕色字体为旧司法解释的条文,以及其他参考条文: 4.桔色字体为新司法解释条文中的重点标示.1对<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分享湖南和 ...查看


  • 新旧行政诉讼法对照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改前后对照表> 赵杨 旧版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 及时审理行 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 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 和 ...查看


  • 新旧[民诉法]对照表
  • 1 2 3 4 5 6 新<民事诉讼法>新旧修正对照表 2008 民诉法 2013 民诉法 第十三条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 第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民 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 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查看


  • 行政诉讼法新旧对比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修改前后对照表 旧版 新版(2015 年 5 月 1 日施行)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 时审理行政案件, 保护公民. 法人 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 ...查看


  • 合同解除异议期 应如何理解的答复法研[2013]79号的解读
  • 对合同解除异议期 应如何理解的答复及法研[2013]79号的解读 文章来源:包头律师事务所 发布者:包头律师 发布时间: 阅读:493次 陈龙业(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民事法律文件解读>2014年第7期 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