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 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 鲁迅 小说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正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前者带有更多的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着重揭露封建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呐喊声音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的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后者流露出作者忧郁彷徨的情绪,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封建余孽并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的个人主义和软弱性,显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一、 这两部小说的的内容题材

(一) 、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深入描写。

农民问题是鲁迅小说中提出来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农民问题是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1920年8月,鲁迅写的《风波》,是第一篇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它取材于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直接联系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小说通过辫子去留问题,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风波,批判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揭露封建顽固派妄图复辟帝制的反动性,说明农民的觉醒还有待于教育等问题。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就是塑造了农民典型形象的《阿Q正传》和《故乡》。《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作品。作者通过阿Q悲剧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的罪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和经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乡》通过闰土前后形象变化的对比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写出了农民在兵匪豪绅的重重压榨下日益贫困的灾难。《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最悲惨的典型来塑造的。这个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吃人本质。

鲁迅的小说善于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描写普通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展示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出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在鲁迅之前,还没有一个作家像鲁迅那样以平等态度对待农民,还没有一篇描写农民的作品像鲁迅作品那样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展示了如此深广的历史图景。

在七斤、闺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身上,作品不仅表现了作为劳动者的农民的美德,还以更多的笔墨,反映了由于经济剥削而受到的肉体上的痛苦,描绘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农民不能不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根据鲁迅的理解,没有启蒙主义的革命教育,农民不摆脱封建主义的种种思想影响和毒害,是无法彻底翻身的。因此他除了描写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外,也深刻地批判了他们身上的各种弱点:冷淡、麻木、不觉悟、不团结,甚至把别人的痛苦当作鉴赏和娱乐的材料。

(二)、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着重描写。

鲁迅以利于民主革命和寻求解除人民苦难的力量为出发点,描写知识分的形象,在“五四”到一九二五年的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大致可分以

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前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产物。这类知识分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处于这个阶级的底层,终生潦倒没着落的人。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另一种是身处上流社会,仇恨一切新事物,疯狂咒骂“五四”新文化,宣扬复古倒退,积极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效劳的人。如:《肥皂》中的高老夫子,《兄弟》中的张沛君。鲁迅通过这些典型揭露了封建知识分子以“清高”的外衣掩盖着腐朽的资产阶级本性,揭露了封建复古派的反动本质,对于当时的文化革命和文化运动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类是从辛亥革命以前到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带着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革命高潮中,这些是首先觉悟,有志气,有作为,有民主革命的思想,敢于斗争的民主革命战士。但在革命低潮时期,封建黑暗势力依然强大压迫着的时候,他们却软弱了,有的甚至妥协了。如:《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中的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和子君,他们都是辛亥革命以后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知识分子。第三类是接受了“五四”思想,有作者的影子在内的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一件小事》和《故乡》中的“我”,便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还塑造了对反封建争民主的重大主题起重要作用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如:《狂人日记》、《药》和《长明灯》里的“狂人”、“夏瑜”、“疯子”。

通过对鲁迅所描写的几个方面的人物的考察,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作品歌颂了革命者的同时,批判他们脱离群众,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问题;对于农民,作品揭示出他们不能不革命的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可是封建阶级的思想和传统势力却把他们紧紧地束缚住,不解脱这些束缚,不启发他们的觉悟,中国革命不可能胜利的问题;而知识分子呢,除了封建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外,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分子,但他们带着个人主义的思想,行动往往是软弱动摇的,当他们没有和工农群众结合以前,他们是一事无成的。知识分子的自由,解放等问题,都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这就是鲁迅从被压迫群众的角度,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观察和研究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几个重要阶级、阶层的命运和动向以及所做出的艺术上的结论。它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高度成就。

同时,他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表现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二、 这两部小说反映出的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鲁迅的写作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鲁迅根据现实生活的逻辑,客观地处理小说的主题,安排小说的情节,刻画小说的人物,因而他所写的小说,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鲁迅的现实主义植根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且自觉地与革命前驱者取同一步调,以发展的观点观察生活,思索生活,描写生活,因而使许多作品在严峻的现实解剖中时时闪烁着明天的亮光。鲁迅的现实主义,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优点,吸收其中人民性和爱国主义成分,另一方面也接受世界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养分,所以,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比世界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更高、更新、更深刻、更富于战斗性的特色。

鲁迅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是唾弃还是赞扬,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他宣判了封建主义的死刑,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要求知识分子摆脱“空虚”和“动摇”,同时对广大农民的革命觉悟寄予殷切的期望。在《狂人日记》里,作家以“吃人”两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在《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离婚》等篇中,鲁迅以极端嫌恶与鄙视的感情去揭发地主老爷的凶恶和可憎的嘴脸,无情地暴露他们的丑恶灵魂与罪恶行径。由此可见,鲁迅反封建是彻底的,革命是坚决的,战斗是勇猛的,这是一般批判现实主义所不可能做到的。

(二)、在选材和题材的开掘上是严谨深刻的

鲁迅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所谓“严”的原则,就是要站在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生活出发,精心选择有社会意义的,有战斗力的,能反映时代特点的题材。题材选好以后,要加以处理。赋予它深刻的思想意义,使之发挥最大的战斗作用,这就是“深”的原则。如:《药》写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用人血馒头治病与革命者被害,本是各不相关的事,如果单单叙述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病教儿子命,吃人血馒头,顶多不过表现他的落后无知,不可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然而在鲁迅的艺术雕刀下,进一步的“开掘”,把一个革命者的牺牲与用人血馒头治病,各不相关的事联系起来,揉合成一个故事整体。夏瑜一腔热血为穷人,却不但不能救穷人出苦难,还不能被穷人所理解;夏瑜烈士的鲜血在敌人的屠刀下飞溅,却被善良而穷困的华老栓们争

着吞食。这一幅经过鲁迅深刻开掘,精心构思和着力渲染的奇妙的艺术图景,是怎样的一幕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这不但表现了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人民的愚昧、麻木无知,而且表现了革命者的寂寞和可悲的命运,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沉痛教训,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国旧民主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特点。

(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杂取法”

鲁迅写人物并不是用一个现实人物,而是采取很多类似的现实人物做模特儿。他认为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有二:“一是专用一个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作者一向采取后一方法。他多次说过,他的人物模特儿,“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里所谓的“杂取”和“拼凑”,不能理解成互不联系的人物性格的杂凑。人物的社会属性,性格特征及其复杂的内容,是经过作者的长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之后,集中刻画一个人物。这样,艺术的真实比起生活的真实来,显得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例如:阿Q的形象,有很多取材于谢阿桂,偷窃东西去卖;舂米的动作,则取于谢阿有;向吴妈求爱,是取于破落子弟桐少爷。这样,把各方面的人物身上的性格特征,概括在阿Q身上,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一个表兄弟,一向在西北游幕,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躲避,整天疑神疑鬼。鲁迅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把此人的“迫害狂”同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联系起来,灌输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使其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从鲁迅关于塑造人物形象必须有模特儿这一信条和创作实践来看,鲁迅是多么坚定地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的原则。

(四)、选材独具匠心

在取材上,鲁迅善于通过高度的概括,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反映出巨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鲁迅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要求艺术创作给人以新鲜的印象,同时又有新鲜意义,不在于逞奇猎异,而在于深入生活的本质。

鲁迅的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深刻主题。

《风波》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

想内容和哲理。“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妇人,衣服兜上车把,轻轻地跌倒在地。事情发生后,“我”和车夫的思想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一直发展到车夫在“我”的“诧异”之中,主动挽着伊的臂膊向巡警分驻所的大门走去。这时“我”突然感到车夫那“满是灰尘的后影”无比“高大”,“须仰视才见”,对自己“几乎变成一种威压”深感自我的渺小。简略的事件勾画,分外突出的行动描绘,异常细致的心理刻画,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的艺术画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晶质,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五)、鲁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和“画龙点睛”的手法来塑造典型形象

白描手法的特点就是真实、朴素、不假虚饰。鲁迅说:白描却并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鲁迅小说的形象很少冗长的描写和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他总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例如:二十多年后相见的闰土,作者只写了他叫“我”做“老爷”,让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要香炉、烛台等普通应对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就把他的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十分真实地揭示出来。《肥皂》、《高老头》、《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篇也侧重于自描。与白描手法相联系的,是用“画龙点睛”法描绘肖像特征。鲁迅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这里“画眼法”实际上是中国画传说的“传神法”,即画眼传神的素描手法,并不局限于画眼神。它的广泛的内涵是作者精选最能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细节,哪怕一个微小的动作,如果它是典型的,具有特征性的,就能生动地表示人物的性格,造成鲜明的形象。如:写祥林嫂的“眼光没有先前那样有精神”,“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是用“画眼法”表示她两次到鲁家做工所经历的精神态度的变化。再如:祥林嫂临死之前,“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却还执拗地提出了地狱有无的疑问。写闰土两眼“肿得通红”,表现了农民在海边沙地长年劳动的辛苦生活。孔乙已是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仅两句素描,就把孔乙已这个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没有捞到半个秀才,而又摆架子穷酸的肖像特征,呈现在读者眼前了。这些描写都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使艺术形象活起来了。 “点睛法”,即是素描的手法。

(六)、鲁迅小说结构上单线发展的叙述方式多

鲁迅做到结构手法服从人物性格的要求,不刻意追求故事情节,常把日常生活的片断、场景和插曲相互连接起来。例如:《故乡》把第一人称“我”回故乡所见所闻,通过几个生活场面的转换来安排作品的结构。作者不是以人物的完整经历来描写闰土和杨二嫂,而是以现实和回忆中的两幅生活场面和形象来描写他们,从而深刻地反映出由于生活重压引起的人物精神面貌的可悲的变化。《孔乙己》、《肥皂》等作品的情节的发展,也充分显示出鲁迅结构手法的这个特点。《祝福》不是完整地去描写祥林嫂的一生,而是通过她在鲁四家里的两段生活,以及卫老婆子的一段转述来表现。

(七)、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幽默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带喜剧性的讽刺,有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揭露,突出社会生活中敌对事物的矛盾所在与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鲁迅小说充满了沉郁浓重的悲剧气氛,但也充满着喜剧性的兴奋。讽刺和幽默总是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并且同悲剧性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即使像《祝福》这样的悲剧,在沉郁中也蕴蓄讽刺的激情。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成为令人悲恸的渊薮,更化为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利刃,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鲁迅的讽刺艺术的卓越成就即在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重大的方面的问题。如:《阿Q正传》、《药》、《风波》、《肥皂》、《高老夫子》、《离婚》、《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幸福的家庭》等,都是历史讽刺画卷的组成部分。

鲁迅小说讽刺的根本特点在于从革命民主主义的理想出发,把讽刺的强烈政治性和高度的社会性概括结合起来,因此鲁迅小说具明显的针对性。首先,他把讽刺的武器对准封建统治阶级,打击敌人。《阿Q正传》透过一组喜剧形象的刻画,表明辛亥革命期间,假洋鬼子、赵家和旧官僚的联合阵线是怎样可怕地绞杀了革命。《风波》表现了革命后农村落后停滞的状况,以及张勋复辟事件所引起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连锁反应,在临河土场上演出的一场喜剧性的“风波”,说明辛亥革命并未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革命也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样,鲁迅的讽刺就不只是揭露某个具体的反动人物,而是当时整个反动营垒,因此产生巨大的讽刺力量。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鲁迅讽刺反面人物的特点在于通过道德上的讽刺,达到揭露其反动本质的目的,把揭露假面和讽刺灵魂结合起来,把道德的讽刺和政治性讽刺结合起来。鲁迅不但以犀利的笔法、轻蔑的笑声揭露反动人物,而且更以自己的讽刺才能帮助人民消除缺点,摆脱封建礼教和资产阶级思想所施加的精神戕害,唤起人民的革命觉

悟。

鲁迅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讽刺极为严峻。他通过人物的生活遭遇和悲剧命运,提出了令人深思的严肃课题,用他们自身的命运指出其生活道路的错误。这样,在他们自身悲剧命运中就蕴含着讽刺的因素。

夸张的手法在《呐喊》与《彷徨》中也较为突出。夸张主要用在细节描写上,以达到讽刺效果和突出人物性格的目的。如:四铭对“恶毒妇”的刻骨铭心;对流氓侮辱孝女的下流话憎恶,而内心却欣赏;儿子无意中吃了他已经看准了的一棵菜心的反感等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四铭的本质。

(八)、鲁迅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

鲁迅善于批判地继承我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所以他的小说不论在内容和形式都有浓厚的中国风味。《祝福》所反映的鲁镇除夕祝福的风俗习惯,带有当时浓厚的民族风味。鲁迅笔下的人物,不论是闰士、阿Q、祥林嫂等农民,还是赵太爷、鲁四老爷等封建豪绅,还是孔乙己一类知识分子,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人物的特点。他们的外貌、服饰和气质都带有不可取代的中国烙印。在艺术手法上,白描和传神的手法,正如作者所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结构上,单线发展的叙述方式,也是我国古典小说叙事手法的继承;语言的精炼,则是我国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的显著特点的反映。

(九)、鲁迅小说的语言凝练、精确、形象、生动活泼

鲁迅是第一个用中国现代白话写小说的人,创立了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的文学语言,含义深刻,富于表现力。他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一大篇。”《药》里的夏瑜,作者只是通过一个敌视革命的刽子手的几句话来描绘他,而革命者的崇高形象被鲜明地塑造出来了。《离婚》里对两个老女人的描绘,也是如此。“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他们捻着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仅几个连续动作,就把他们对爱姑不满的神态和彼此心照不宣的心理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了,充分表现出他们的封建传统意识。在语言上下过苦功,能运用适合人物身份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性格。如: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一句话,就表现了一个民主革命者的身份和民主革命精神。又如:洋先生说“mo!这是洋话,你们听不懂。”再如:四铭让学程查“恶毒妇”是什么意思,以及《幸福的家庭》里的男主人公吃饭说一口英

文等,都是切合表达人物身份和人物性格的语言。

(十)、鲁迅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化

《呐喊》与《彷徨》集虽然全是短篇,数量不多,但题材是相当广泛的。他写农民、妇女、知识分子,也写城市的劳动人民;写成人,也写儿童;写今人,也写古人。像这样的情形,在“五四”以后的作家中是很少的。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也是创作新形式的先锋,两个集子写二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其中有日记体的《狂人日记》,有类似中国旧小说的章回体的《阿Q正传》,有近似小品散文的《一件小事》、《社戏》,有对话体的《头发的故事》,有近似速写的《示众》,有手记体《伤逝》等等。

三、 结语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开辟了现代小说多种创作手法的艺术领域,丰富了中国小说的表现手法,扩大了中国小说的题材范围,革新了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鲁迅小说在艺术上的贡献与其在思想上的贡献同样伟大。

参考文献:

【1】 林贤治、> 陕西师大出版社。

【2】邵燕祥、> 东方出版 。

【3】《鲁迅全集》。

【4】李希凡《〈呐喊〉和〈彷徨〉的思想和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

【5】《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 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 鲁迅 小说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正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前者带有更多的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着重揭露封建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呐喊声音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的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后者流露出作者忧郁彷徨的情绪,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封建余孽并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的个人主义和软弱性,显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一、 这两部小说的的内容题材

(一) 、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深入描写。

农民问题是鲁迅小说中提出来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农民问题是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1920年8月,鲁迅写的《风波》,是第一篇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它取材于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直接联系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小说通过辫子去留问题,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风波,批判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揭露封建顽固派妄图复辟帝制的反动性,说明农民的觉醒还有待于教育等问题。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就是塑造了农民典型形象的《阿Q正传》和《故乡》。《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作品。作者通过阿Q悲剧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的罪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和经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乡》通过闰土前后形象变化的对比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写出了农民在兵匪豪绅的重重压榨下日益贫困的灾难。《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最悲惨的典型来塑造的。这个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吃人本质。

鲁迅的小说善于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描写普通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展示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出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在鲁迅之前,还没有一个作家像鲁迅那样以平等态度对待农民,还没有一篇描写农民的作品像鲁迅作品那样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展示了如此深广的历史图景。

在七斤、闺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身上,作品不仅表现了作为劳动者的农民的美德,还以更多的笔墨,反映了由于经济剥削而受到的肉体上的痛苦,描绘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农民不能不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根据鲁迅的理解,没有启蒙主义的革命教育,农民不摆脱封建主义的种种思想影响和毒害,是无法彻底翻身的。因此他除了描写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外,也深刻地批判了他们身上的各种弱点:冷淡、麻木、不觉悟、不团结,甚至把别人的痛苦当作鉴赏和娱乐的材料。

(二)、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着重描写。

鲁迅以利于民主革命和寻求解除人民苦难的力量为出发点,描写知识分的形象,在“五四”到一九二五年的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大致可分以

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前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产物。这类知识分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处于这个阶级的底层,终生潦倒没着落的人。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另一种是身处上流社会,仇恨一切新事物,疯狂咒骂“五四”新文化,宣扬复古倒退,积极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效劳的人。如:《肥皂》中的高老夫子,《兄弟》中的张沛君。鲁迅通过这些典型揭露了封建知识分子以“清高”的外衣掩盖着腐朽的资产阶级本性,揭露了封建复古派的反动本质,对于当时的文化革命和文化运动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类是从辛亥革命以前到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带着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革命高潮中,这些是首先觉悟,有志气,有作为,有民主革命的思想,敢于斗争的民主革命战士。但在革命低潮时期,封建黑暗势力依然强大压迫着的时候,他们却软弱了,有的甚至妥协了。如:《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中的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和子君,他们都是辛亥革命以后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知识分子。第三类是接受了“五四”思想,有作者的影子在内的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一件小事》和《故乡》中的“我”,便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还塑造了对反封建争民主的重大主题起重要作用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如:《狂人日记》、《药》和《长明灯》里的“狂人”、“夏瑜”、“疯子”。

通过对鲁迅所描写的几个方面的人物的考察,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作品歌颂了革命者的同时,批判他们脱离群众,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问题;对于农民,作品揭示出他们不能不革命的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可是封建阶级的思想和传统势力却把他们紧紧地束缚住,不解脱这些束缚,不启发他们的觉悟,中国革命不可能胜利的问题;而知识分子呢,除了封建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外,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分子,但他们带着个人主义的思想,行动往往是软弱动摇的,当他们没有和工农群众结合以前,他们是一事无成的。知识分子的自由,解放等问题,都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这就是鲁迅从被压迫群众的角度,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观察和研究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几个重要阶级、阶层的命运和动向以及所做出的艺术上的结论。它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高度成就。

同时,他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表现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二、 这两部小说反映出的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鲁迅的写作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鲁迅根据现实生活的逻辑,客观地处理小说的主题,安排小说的情节,刻画小说的人物,因而他所写的小说,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鲁迅的现实主义植根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且自觉地与革命前驱者取同一步调,以发展的观点观察生活,思索生活,描写生活,因而使许多作品在严峻的现实解剖中时时闪烁着明天的亮光。鲁迅的现实主义,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优点,吸收其中人民性和爱国主义成分,另一方面也接受世界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养分,所以,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比世界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更高、更新、更深刻、更富于战斗性的特色。

鲁迅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是唾弃还是赞扬,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他宣判了封建主义的死刑,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要求知识分子摆脱“空虚”和“动摇”,同时对广大农民的革命觉悟寄予殷切的期望。在《狂人日记》里,作家以“吃人”两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在《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离婚》等篇中,鲁迅以极端嫌恶与鄙视的感情去揭发地主老爷的凶恶和可憎的嘴脸,无情地暴露他们的丑恶灵魂与罪恶行径。由此可见,鲁迅反封建是彻底的,革命是坚决的,战斗是勇猛的,这是一般批判现实主义所不可能做到的。

(二)、在选材和题材的开掘上是严谨深刻的

鲁迅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所谓“严”的原则,就是要站在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生活出发,精心选择有社会意义的,有战斗力的,能反映时代特点的题材。题材选好以后,要加以处理。赋予它深刻的思想意义,使之发挥最大的战斗作用,这就是“深”的原则。如:《药》写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用人血馒头治病与革命者被害,本是各不相关的事,如果单单叙述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病教儿子命,吃人血馒头,顶多不过表现他的落后无知,不可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然而在鲁迅的艺术雕刀下,进一步的“开掘”,把一个革命者的牺牲与用人血馒头治病,各不相关的事联系起来,揉合成一个故事整体。夏瑜一腔热血为穷人,却不但不能救穷人出苦难,还不能被穷人所理解;夏瑜烈士的鲜血在敌人的屠刀下飞溅,却被善良而穷困的华老栓们争

着吞食。这一幅经过鲁迅深刻开掘,精心构思和着力渲染的奇妙的艺术图景,是怎样的一幕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这不但表现了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人民的愚昧、麻木无知,而且表现了革命者的寂寞和可悲的命运,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沉痛教训,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国旧民主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特点。

(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杂取法”

鲁迅写人物并不是用一个现实人物,而是采取很多类似的现实人物做模特儿。他认为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有二:“一是专用一个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作者一向采取后一方法。他多次说过,他的人物模特儿,“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这里所谓的“杂取”和“拼凑”,不能理解成互不联系的人物性格的杂凑。人物的社会属性,性格特征及其复杂的内容,是经过作者的长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之后,集中刻画一个人物。这样,艺术的真实比起生活的真实来,显得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例如:阿Q的形象,有很多取材于谢阿桂,偷窃东西去卖;舂米的动作,则取于谢阿有;向吴妈求爱,是取于破落子弟桐少爷。这样,把各方面的人物身上的性格特征,概括在阿Q身上,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狂人的原型是鲁迅的一个表兄弟,一向在西北游幕,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躲避,整天疑神疑鬼。鲁迅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把此人的“迫害狂”同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联系起来,灌输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使其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从鲁迅关于塑造人物形象必须有模特儿这一信条和创作实践来看,鲁迅是多么坚定地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的原则。

(四)、选材独具匠心

在取材上,鲁迅善于通过高度的概括,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反映出巨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鲁迅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要求艺术创作给人以新鲜的印象,同时又有新鲜意义,不在于逞奇猎异,而在于深入生活的本质。

鲁迅的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深刻主题。

《风波》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

想内容和哲理。“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妇人,衣服兜上车把,轻轻地跌倒在地。事情发生后,“我”和车夫的思想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一直发展到车夫在“我”的“诧异”之中,主动挽着伊的臂膊向巡警分驻所的大门走去。这时“我”突然感到车夫那“满是灰尘的后影”无比“高大”,“须仰视才见”,对自己“几乎变成一种威压”深感自我的渺小。简略的事件勾画,分外突出的行动描绘,异常细致的心理刻画,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的艺术画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晶质,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五)、鲁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和“画龙点睛”的手法来塑造典型形象

白描手法的特点就是真实、朴素、不假虚饰。鲁迅说:白描却并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鲁迅小说的形象很少冗长的描写和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他总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例如:二十多年后相见的闰土,作者只写了他叫“我”做“老爷”,让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要香炉、烛台等普通应对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就把他的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十分真实地揭示出来。《肥皂》、《高老头》、《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篇也侧重于自描。与白描手法相联系的,是用“画龙点睛”法描绘肖像特征。鲁迅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这里“画眼法”实际上是中国画传说的“传神法”,即画眼传神的素描手法,并不局限于画眼神。它的广泛的内涵是作者精选最能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细节,哪怕一个微小的动作,如果它是典型的,具有特征性的,就能生动地表示人物的性格,造成鲜明的形象。如:写祥林嫂的“眼光没有先前那样有精神”,“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是用“画眼法”表示她两次到鲁家做工所经历的精神态度的变化。再如:祥林嫂临死之前,“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却还执拗地提出了地狱有无的疑问。写闰土两眼“肿得通红”,表现了农民在海边沙地长年劳动的辛苦生活。孔乙已是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仅两句素描,就把孔乙已这个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没有捞到半个秀才,而又摆架子穷酸的肖像特征,呈现在读者眼前了。这些描写都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使艺术形象活起来了。 “点睛法”,即是素描的手法。

(六)、鲁迅小说结构上单线发展的叙述方式多

鲁迅做到结构手法服从人物性格的要求,不刻意追求故事情节,常把日常生活的片断、场景和插曲相互连接起来。例如:《故乡》把第一人称“我”回故乡所见所闻,通过几个生活场面的转换来安排作品的结构。作者不是以人物的完整经历来描写闰土和杨二嫂,而是以现实和回忆中的两幅生活场面和形象来描写他们,从而深刻地反映出由于生活重压引起的人物精神面貌的可悲的变化。《孔乙己》、《肥皂》等作品的情节的发展,也充分显示出鲁迅结构手法的这个特点。《祝福》不是完整地去描写祥林嫂的一生,而是通过她在鲁四家里的两段生活,以及卫老婆子的一段转述来表现。

(七)、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幽默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带喜剧性的讽刺,有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揭露,突出社会生活中敌对事物的矛盾所在与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鲁迅小说充满了沉郁浓重的悲剧气氛,但也充满着喜剧性的兴奋。讽刺和幽默总是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并且同悲剧性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即使像《祝福》这样的悲剧,在沉郁中也蕴蓄讽刺的激情。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成为令人悲恸的渊薮,更化为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利刃,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鲁迅的讽刺艺术的卓越成就即在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重大的方面的问题。如:《阿Q正传》、《药》、《风波》、《肥皂》、《高老夫子》、《离婚》、《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幸福的家庭》等,都是历史讽刺画卷的组成部分。

鲁迅小说讽刺的根本特点在于从革命民主主义的理想出发,把讽刺的强烈政治性和高度的社会性概括结合起来,因此鲁迅小说具明显的针对性。首先,他把讽刺的武器对准封建统治阶级,打击敌人。《阿Q正传》透过一组喜剧形象的刻画,表明辛亥革命期间,假洋鬼子、赵家和旧官僚的联合阵线是怎样可怕地绞杀了革命。《风波》表现了革命后农村落后停滞的状况,以及张勋复辟事件所引起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连锁反应,在临河土场上演出的一场喜剧性的“风波”,说明辛亥革命并未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革命也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样,鲁迅的讽刺就不只是揭露某个具体的反动人物,而是当时整个反动营垒,因此产生巨大的讽刺力量。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鲁迅讽刺反面人物的特点在于通过道德上的讽刺,达到揭露其反动本质的目的,把揭露假面和讽刺灵魂结合起来,把道德的讽刺和政治性讽刺结合起来。鲁迅不但以犀利的笔法、轻蔑的笑声揭露反动人物,而且更以自己的讽刺才能帮助人民消除缺点,摆脱封建礼教和资产阶级思想所施加的精神戕害,唤起人民的革命觉

悟。

鲁迅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讽刺极为严峻。他通过人物的生活遭遇和悲剧命运,提出了令人深思的严肃课题,用他们自身的命运指出其生活道路的错误。这样,在他们自身悲剧命运中就蕴含着讽刺的因素。

夸张的手法在《呐喊》与《彷徨》中也较为突出。夸张主要用在细节描写上,以达到讽刺效果和突出人物性格的目的。如:四铭对“恶毒妇”的刻骨铭心;对流氓侮辱孝女的下流话憎恶,而内心却欣赏;儿子无意中吃了他已经看准了的一棵菜心的反感等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四铭的本质。

(八)、鲁迅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

鲁迅善于批判地继承我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所以他的小说不论在内容和形式都有浓厚的中国风味。《祝福》所反映的鲁镇除夕祝福的风俗习惯,带有当时浓厚的民族风味。鲁迅笔下的人物,不论是闰士、阿Q、祥林嫂等农民,还是赵太爷、鲁四老爷等封建豪绅,还是孔乙己一类知识分子,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人物的特点。他们的外貌、服饰和气质都带有不可取代的中国烙印。在艺术手法上,白描和传神的手法,正如作者所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结构上,单线发展的叙述方式,也是我国古典小说叙事手法的继承;语言的精炼,则是我国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的显著特点的反映。

(九)、鲁迅小说的语言凝练、精确、形象、生动活泼

鲁迅是第一个用中国现代白话写小说的人,创立了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的文学语言,含义深刻,富于表现力。他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一大篇。”《药》里的夏瑜,作者只是通过一个敌视革命的刽子手的几句话来描绘他,而革命者的崇高形象被鲜明地塑造出来了。《离婚》里对两个老女人的描绘,也是如此。“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他们捻着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仅几个连续动作,就把他们对爱姑不满的神态和彼此心照不宣的心理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了,充分表现出他们的封建传统意识。在语言上下过苦功,能运用适合人物身份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性格。如: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一句话,就表现了一个民主革命者的身份和民主革命精神。又如:洋先生说“mo!这是洋话,你们听不懂。”再如:四铭让学程查“恶毒妇”是什么意思,以及《幸福的家庭》里的男主人公吃饭说一口英

文等,都是切合表达人物身份和人物性格的语言。

(十)、鲁迅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化

《呐喊》与《彷徨》集虽然全是短篇,数量不多,但题材是相当广泛的。他写农民、妇女、知识分子,也写城市的劳动人民;写成人,也写儿童;写今人,也写古人。像这样的情形,在“五四”以后的作家中是很少的。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也是创作新形式的先锋,两个集子写二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其中有日记体的《狂人日记》,有类似中国旧小说的章回体的《阿Q正传》,有近似小品散文的《一件小事》、《社戏》,有对话体的《头发的故事》,有近似速写的《示众》,有手记体《伤逝》等等。

三、 结语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开辟了现代小说多种创作手法的艺术领域,丰富了中国小说的表现手法,扩大了中国小说的题材范围,革新了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鲁迅小说在艺术上的贡献与其在思想上的贡献同样伟大。

参考文献:

【1】 林贤治、> 陕西师大出版社。

【2】邵燕祥、> 东方出版 。

【3】《鲁迅全集》。

【4】李希凡《〈呐喊〉和〈彷徨〉的思想和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

【5】《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相关文章

  •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集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 正传>等十四篇短篇小说,作品真 ...查看


  • 鲁迅作品特点
  • 这个问题无法笼统作答,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面涵盖比较广,每个文学体裁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其在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根据作品体裁来简单分析其在不同体裁领域所体现出的特点: 1.鲁迅小说的特点 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 ...查看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第一个十年
  • 中国近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 19世纪末的三次革命 "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文界革命 (2) 白话文运动的开始和翻译小说大盛 裘廷梁(晚清)等 ...查看


  • 浅谈_呐喊_彷徨_的心理描写
  • 浅谈<呐喊><彷徨>的心理描写 王丽平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摘要:<呐喊>与<彷徨>中的心理描写形式多样,匠心独特,并艺术地与其他描写方式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这一艺术 ...查看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精读复习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精读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P8<狂人日记>中,"吃人"的发现虽振聋发聩,却不易理解.小说发表之初,许寿裳来信探问写作缘由,鲁迅回信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 ...查看


  • 毕业生系列活动策划书
  • 毕业生系列活动策划书 前言 明德崇法,韬奋钟声,曾带着我们共同的憧憬:青砖红瓦,碧波绿柳,曾铭记我们共同的回忆.当年的年少轻狂,往昔的峥嵘岁月,从开始的断瓦残堆到而今的恢弘秀丽,我们用泪水和汗水铺就了一条长城学院的光辉之路.我们的血液终涤荡 ...查看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鲁迅研究 导言: 这一专题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地位及意义. 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 二.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三.鲁迅 ...查看


  • [鲁迅研究]
  • 西南大学0360<鲁迅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提出著名的 A:<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B:<呐喊?自序> C:<灯下漫笔> D:<坟?后记> 正确答案:B 2.鲁迅曾把我 ...查看


  • 小说集[呐喊]
  • 小说集<呐喊>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鲁迅的许多名作已成为初高中语文课的必修文章,为了帮助广大同学更好的理解鲁迅的小说,本栏目将在五期中向各位同学简要介绍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