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

西南大学0360《鲁迅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提出著名的

A:《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B:《呐喊?自序》

C:《灯下漫笔》

D:《坟?后记》

正确答案:B

2、鲁迅曾把我国二三十年代的各种文学主张归结为四大派,他自己属于( )。 A:为艺术而艺术派。

B:为人生而艺术派

C:英美绅士派

D:旧式消闲派

正确答案:B

3、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 )

A:唐弢

B:冯雪峰

C:郭沫若

D:胡风

正确答案:C

4、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梦》属于( )。

A:杂文

B:白话诗

C:小说

D:旧体诗

正确答案:B

5、1908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了欧美的一些短篇小说,次年结成集子,名为( ) A:《域外小说集》

B:《呐喊》

C:《彷徨》

D:《故事新编》

正确答案:A

6、“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 )

A:《复仇》

B:《这样的战士》

C:《墓碣文》

D:《秋夜》

正确答案:C

7、鲁迅和学衡派论争的著名文章是( )。

A:《青年必读书》

B:《打到孔家店》

C:《文化偏至论》

D:《估〈学衡〉》

正确答案:D

8、《尝试集》的作者是( )

A:鲁迅

B:周作人

C:俞平伯

D:胡适

正确答案:D

9、以张勋复辟作为背景的小说是( )

A:《药》

B:《狂人日记》

C:《风筝》

D:《风波》

正确答案:D

10、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这时鲁迅任教于( )。 A:北京大学

B:厦门大学

C:中山大学

D:西北大学

正确答案:B

第二次作业

1、“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 )

A:《复仇》

B:《这样的战士》

C:《墓碣文》

D:《秋夜》

正确答案:C

2、1903年,鲁迅接连发表了《斯巴达之魂》、《说?》、《中国地质略论》等表现其强国健民、崇尚科学之思的论文,它们发表在( )

A:《河南》

B:《新生》

C:《浙江》

D:《浙江潮》

正确答案:D

3、鲁迅早期的白话诗发表在( )。

A:《莽原》

B:《未名》

C:《语丝》

D:《新青年》

正确答案:D

4、4、《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 )

A:《朝花夕拾》

B:《呐喊》

C:《彷徨》

D:《野草》

正确答案:A

5、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 )

A:唐弢

B:冯雪峰

C:郭沫若

D:胡风

正确答案:C

6、“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出自鲁迅的( )

A:《文化偏至论》

B:《摩罗诗力说》

C:《怀旧》

D:《科学史教篇》

正确答案:A

7、1903年,鲁迅接连发表了《斯巴达之魂》、《说?》、《中国地质略论》等表现其强国健民、崇尚科学之思的论文,它们发表在( )

A:《河南》

B:《新生》

C:《浙江》

D:《浙江潮》

正确答案:D

8、和鲁迅展开

A:刘半农

B:周作人

C:钱玄同

D:徐寿裳

正确答案:C

9、鲁迅最早的翻译作品集是和弟弟合作的( )

A:《哀尘》

B:《死魂灵》

C:《域外小说集》

D:《现代小说译丛》

正确答案:C

10、鲁迅回忆童年对小弟实施了一次无意识的“精神虐杀”的作品( )。

A:《复仇》

B:《风筝》

C:《兄弟》

D:《阿长与》

正确答案:B

第三次作业

1、鲁迅的旧体诗多是仿古而作,与实际人生距离较远。

正确答案:错误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错误

3、《朝花夕拾》的“朝”与“夕”的距离,减弱了它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正确答案:错误

4、鲁迅白话新诗的“尝试”特色十分突出。

正确答案:正确

5、鲁迅只重视文学的社会价值,对文艺审美价值则不甚关注。

正确答案:错误

6、1928年,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而将鲁迅当作攻击对象,鲁迅不得不与他们展开激烈论战。

正确答案:错误

7、鲁迅与现代评论派争论的起因是有关翻译。

正确答案:错误

8、上世纪20年代后期,创造社、太阳社青年将鲁迅当作自己宣扬革命文学的绊脚石。 正确答案:正确

9、在学术界,鲁迅首先以小说史研究闻名,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中国小说史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中国小说史略》。

正确答案:正确

10、、《呐喊?自序》不仅是对《呐喊》的立场总结,也是理解鲁迅整体小说创作的一把关键钥匙。

正确答案:正确

第四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乡土文学:

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2、启蒙主义

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它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由三个基本的心理认知构成:整个宇宙是可以得到充分认识的,它是由自然而非超自然力量支配的;严格运用“科学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人类通过“教化”获得几乎没有止境的改善。

3、“青年必读书”事件

1925年1月4日,北方报刊重镇《京报副刊》向文化界名流征求“青年必读书”,胡适等人

均给出了答案,如许寿裳推荐了法布耳的《昆虫记》、鲁迅的《呐喊》等,常维钧推荐了《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胡适文存》等,而鲁迅则说“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并在附注里写下:“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鲁迅一言激起千层浪,批评乃至对骂由此而起。鲁迅这段话也成了后来读书人永远的话题,至今仍常被提起。“青年必读书事件”大概可称得上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目事件”。

4、学衡派

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

5、“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6、“鲁迅风”

又名“鲁迅风”杂文流派。“鲁迅风”杂文流派出现于孤岛时期的上海,主要作者有巴人(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孔令境等。1939年1月,《鲁迅风》杂志创办,是这一流派最终形成的标志。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人奉调印尼,“鲁迅风”杂文流派解体。在这一时期,同人们合出过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个人集主要有《生活、思索与学习》《窄门集》(巴人),《消长集》(周木斋),《投影集》《短长书》(唐弢),《市楼独唱》(柯灵),《秋窗集》(孔令境)等。这一流派以继承鲁迅精神和鲁迅杂文为己任,强调以杂文为武器进行战斗。正如巴人在《鲁迅风》发刊词中所说:“生在斗争时代,是无法逃避斗争的。探取鲁迅先生使用的武器的秘密,使用我们可能使用的武器,袭击当前的大敌;说我们这刊物有些„用意‟,那便是唯一的„用意‟了。“鲁迅风”杂文家们在上海四周沦陷之后,利用英法租界这个特殊环境,围绕抗日救亡这一中心问题写出了许多战斗性杂文,确实发挥了“袭击当前的大敌”的作用。

二、问答:

1、简述鲁迅的新文学批评。

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是建立在他的文化批评与社会批评的基础之上的,充满着一种严谨而深刻的理念,并由此而建构起一套富于自我特色的批评话语体系,主要表现为讲求常识、视野广阔与关怀现实等多个方面。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文本也是开放的,包括了多层面解读的含混性与复杂性,对以后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简述鲁迅杂文的文学史意义。

鲁迅的杂文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 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3、为什么说

1907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先后抛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以及《破恶声论》(1908)等文章,一举确立了“立人”思想,并明确给出其“道术”:“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无论是其“五四”时期重新确立启蒙思想,还是1930年代接受阶级论思想,都是“立人”思想的不断修正、完善与实践,而不是一种否定的

结果或新生的产物。事实上,只要考察“立人”思想形成的背景,便可清晰地发现,日本明治以来形成的国民性讨论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俄日战争以来形成的民族主义热潮,严复、梁启超、章太炎、赫胥黎、尼采、拜伦,以及儒、道、墨、法、道教、佛教、基督教等,都在不同程度和层面上影响了青年鲁迅。对这些复杂的思想资源如何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对于涉世不深的鲁迅来说,显然是个不可回避的难题。还有,特殊的人生阅历及批判性反思的个性也决定其思想必然是深刻而复杂的。因此,青年鲁迅“立人”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统一体。

4、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故事新编》的一大特色是“油滑”。所谓“油滑”是指在古人古事听描写中,巧妙地揉进去了不少今人今事,穿插了某些喜剧性的现代生活细节与词汇,构成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 《故事新编》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浪漫主义倾向十分鲜明、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正面人物塑造的理想主义色彩(奇特的外貌与雄伟的气概、非凡的才能、崇高的品德);奇妙的想像、联想和极度的艺术夸张。

西南大学0360《鲁迅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提出著名的

A:《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B:《呐喊?自序》

C:《灯下漫笔》

D:《坟?后记》

正确答案:B

2、鲁迅曾把我国二三十年代的各种文学主张归结为四大派,他自己属于( )。 A:为艺术而艺术派。

B:为人生而艺术派

C:英美绅士派

D:旧式消闲派

正确答案:B

3、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 )

A:唐弢

B:冯雪峰

C:郭沫若

D:胡风

正确答案:C

4、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梦》属于( )。

A:杂文

B:白话诗

C:小说

D:旧体诗

正确答案:B

5、1908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了欧美的一些短篇小说,次年结成集子,名为( ) A:《域外小说集》

B:《呐喊》

C:《彷徨》

D:《故事新编》

正确答案:A

6、“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 )

A:《复仇》

B:《这样的战士》

C:《墓碣文》

D:《秋夜》

正确答案:C

7、鲁迅和学衡派论争的著名文章是( )。

A:《青年必读书》

B:《打到孔家店》

C:《文化偏至论》

D:《估〈学衡〉》

正确答案:D

8、《尝试集》的作者是( )

A:鲁迅

B:周作人

C:俞平伯

D:胡适

正确答案:D

9、以张勋复辟作为背景的小说是( )

A:《药》

B:《狂人日记》

C:《风筝》

D:《风波》

正确答案:D

10、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这时鲁迅任教于( )。 A:北京大学

B:厦门大学

C:中山大学

D:西北大学

正确答案:B

第二次作业

1、“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 )

A:《复仇》

B:《这样的战士》

C:《墓碣文》

D:《秋夜》

正确答案:C

2、1903年,鲁迅接连发表了《斯巴达之魂》、《说?》、《中国地质略论》等表现其强国健民、崇尚科学之思的论文,它们发表在( )

A:《河南》

B:《新生》

C:《浙江》

D:《浙江潮》

正确答案:D

3、鲁迅早期的白话诗发表在( )。

A:《莽原》

B:《未名》

C:《语丝》

D:《新青年》

正确答案:D

4、4、《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 )

A:《朝花夕拾》

B:《呐喊》

C:《彷徨》

D:《野草》

正确答案:A

5、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 )

A:唐弢

B:冯雪峰

C:郭沫若

D:胡风

正确答案:C

6、“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出自鲁迅的( )

A:《文化偏至论》

B:《摩罗诗力说》

C:《怀旧》

D:《科学史教篇》

正确答案:A

7、1903年,鲁迅接连发表了《斯巴达之魂》、《说?》、《中国地质略论》等表现其强国健民、崇尚科学之思的论文,它们发表在( )

A:《河南》

B:《新生》

C:《浙江》

D:《浙江潮》

正确答案:D

8、和鲁迅展开

A:刘半农

B:周作人

C:钱玄同

D:徐寿裳

正确答案:C

9、鲁迅最早的翻译作品集是和弟弟合作的( )

A:《哀尘》

B:《死魂灵》

C:《域外小说集》

D:《现代小说译丛》

正确答案:C

10、鲁迅回忆童年对小弟实施了一次无意识的“精神虐杀”的作品( )。

A:《复仇》

B:《风筝》

C:《兄弟》

D:《阿长与》

正确答案:B

第三次作业

1、鲁迅的旧体诗多是仿古而作,与实际人生距离较远。

正确答案:错误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错误

3、《朝花夕拾》的“朝”与“夕”的距离,减弱了它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正确答案:错误

4、鲁迅白话新诗的“尝试”特色十分突出。

正确答案:正确

5、鲁迅只重视文学的社会价值,对文艺审美价值则不甚关注。

正确答案:错误

6、1928年,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而将鲁迅当作攻击对象,鲁迅不得不与他们展开激烈论战。

正确答案:错误

7、鲁迅与现代评论派争论的起因是有关翻译。

正确答案:错误

8、上世纪20年代后期,创造社、太阳社青年将鲁迅当作自己宣扬革命文学的绊脚石。 正确答案:正确

9、在学术界,鲁迅首先以小说史研究闻名,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中国小说史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中国小说史略》。

正确答案:正确

10、、《呐喊?自序》不仅是对《呐喊》的立场总结,也是理解鲁迅整体小说创作的一把关键钥匙。

正确答案:正确

第四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乡土文学:

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2、启蒙主义

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它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由三个基本的心理认知构成:整个宇宙是可以得到充分认识的,它是由自然而非超自然力量支配的;严格运用“科学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人类通过“教化”获得几乎没有止境的改善。

3、“青年必读书”事件

1925年1月4日,北方报刊重镇《京报副刊》向文化界名流征求“青年必读书”,胡适等人

均给出了答案,如许寿裳推荐了法布耳的《昆虫记》、鲁迅的《呐喊》等,常维钧推荐了《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胡适文存》等,而鲁迅则说“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并在附注里写下:“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鲁迅一言激起千层浪,批评乃至对骂由此而起。鲁迅这段话也成了后来读书人永远的话题,至今仍常被提起。“青年必读书事件”大概可称得上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目事件”。

4、学衡派

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

5、“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6、“鲁迅风”

又名“鲁迅风”杂文流派。“鲁迅风”杂文流派出现于孤岛时期的上海,主要作者有巴人(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孔令境等。1939年1月,《鲁迅风》杂志创办,是这一流派最终形成的标志。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人奉调印尼,“鲁迅风”杂文流派解体。在这一时期,同人们合出过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个人集主要有《生活、思索与学习》《窄门集》(巴人),《消长集》(周木斋),《投影集》《短长书》(唐弢),《市楼独唱》(柯灵),《秋窗集》(孔令境)等。这一流派以继承鲁迅精神和鲁迅杂文为己任,强调以杂文为武器进行战斗。正如巴人在《鲁迅风》发刊词中所说:“生在斗争时代,是无法逃避斗争的。探取鲁迅先生使用的武器的秘密,使用我们可能使用的武器,袭击当前的大敌;说我们这刊物有些„用意‟,那便是唯一的„用意‟了。“鲁迅风”杂文家们在上海四周沦陷之后,利用英法租界这个特殊环境,围绕抗日救亡这一中心问题写出了许多战斗性杂文,确实发挥了“袭击当前的大敌”的作用。

二、问答:

1、简述鲁迅的新文学批评。

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是建立在他的文化批评与社会批评的基础之上的,充满着一种严谨而深刻的理念,并由此而建构起一套富于自我特色的批评话语体系,主要表现为讲求常识、视野广阔与关怀现实等多个方面。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文本也是开放的,包括了多层面解读的含混性与复杂性,对以后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简述鲁迅杂文的文学史意义。

鲁迅的杂文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 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3、为什么说

1907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先后抛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以及《破恶声论》(1908)等文章,一举确立了“立人”思想,并明确给出其“道术”:“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无论是其“五四”时期重新确立启蒙思想,还是1930年代接受阶级论思想,都是“立人”思想的不断修正、完善与实践,而不是一种否定的

结果或新生的产物。事实上,只要考察“立人”思想形成的背景,便可清晰地发现,日本明治以来形成的国民性讨论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俄日战争以来形成的民族主义热潮,严复、梁启超、章太炎、赫胥黎、尼采、拜伦,以及儒、道、墨、法、道教、佛教、基督教等,都在不同程度和层面上影响了青年鲁迅。对这些复杂的思想资源如何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对于涉世不深的鲁迅来说,显然是个不可回避的难题。还有,特殊的人生阅历及批判性反思的个性也决定其思想必然是深刻而复杂的。因此,青年鲁迅“立人”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统一体。

4、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故事新编》的一大特色是“油滑”。所谓“油滑”是指在古人古事听描写中,巧妙地揉进去了不少今人今事,穿插了某些喜剧性的现代生活细节与词汇,构成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 《故事新编》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浪漫主义倾向十分鲜明、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正面人物塑造的理想主义色彩(奇特的外貌与雄伟的气概、非凡的才能、崇高的品德);奇妙的想像、联想和极度的艺术夸张。


相关文章

  • 贴近鲁迅的原因
  • <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快要问世之际,心里一面很高兴,一面有点儿害怕. 经过韩国鲁迅学者们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终于得到结实,在中国得以出版.通过这本书能和中国学界进行对话,所以很高兴:但是身为外国学者,著述内容虽有不少的韩国特色,但 ...查看


  • 20世纪前期欧美的鲁迅翻译和研究
  • 国外鲁迅研究述论 鲁迅研究月刊 年第 期 世纪前期欧美的鲁迅翻译和研究 回 王家平 鲁迅及其作品进入西方人的视野是 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的事.当时,给欧洲带来毁灭性影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欧美知识界开始反思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一些有识 ...查看


  • 鲁迅研究问题的切磋
  • 鲁迅研究问题的切磋 冯光廉 一." 鲁迅是民族魂 "含义之我见 前些天翻阅过期报纸时 , 曾 看 到 一 篇 长 文 , 是 讲 鲁 迅 在 今 天 的 意 义 的 . 文中说 : 之所以称鲁迅为 " 民族魂 ...查看


  • 鲁迅研究名词
  • 名词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 ...查看


  • 论鲁迅先生的学术精神
  • 摘要: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学术史上也具有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两篇文章来探讨鲁迅先生在学术史上的贡献. 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g ...查看


  • 又一种破坏文化的逻辑
  • 作者:郜元宝 南方文坛 2007年01期 韩石山著<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考证颇精详,排比罗列已有考证成果也颇用心,对"五四"前后至20世纪20年代北京各大学人事更迭,鲁迅.周作人与徐志摩.陈西滢交游始末, ...查看


  • 鲁迅研究文集论文集 电子书
  • 鲁迅研究文集论文集 出版日期:1981               页数:636               分类: 文学 >其他相关              购买价格:12.0星币 章节目录 目录 纪念鲁迅 学习鲁迅――在山东省暨 ...查看


  • _如果还是翻译_翻译家鲁迅的伦理情结_赵尚
  •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年第5期 "如果还是翻译" --翻译家鲁迅的伦理情结- ○ 赵尚 张掖734000) (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 [摘 要]翻译是一种伦理活动,天然具有伦理属性.鲁迅的翻译实践也不例外,其伦 ...查看


  •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读
  •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读(一) 文 章 标 题 名 称 著 者 批判声浪强烈冲击文学批评现状 贺绍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需要真正的学理批评 --为炮制悼词者出示红牌:致葛红兵 红孩 爱国.性压抑......与文学 --致葛红......兵先生的公开 ...查看


  • 鲁迅之子周海婴去世
  • 那个致力于还原鲁迅的人 2011/04/08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张玉洪 ■简易灵堂设在周海婴先生不大的书房里 ■鲁迅53岁时合家照 鲁迅之子周海婴昨日凌晨因病在京去世--- 虽然是鲁迅和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