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相互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寓言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我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其一,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中体悟寓意。其二,把写引入课堂,进行写字练习,说感受,写感受,写体会等。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写中内化语言。其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通过看文字、读课文、诵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寓”、“矛”、“盾”、“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初步领悟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背诵;

2、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习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古乐伴奏带。

2、隶书竖排抄写全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认识矛与盾

(1)根据插图,认识“矛”与“盾”。

(2)识记生字“矛”与“盾”,引导观察,指导识记书写。

(3)根据课题质疑,梳理问题,便于进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及时归纳和小结。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教师提示方法,巡回检查。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初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浅谈对古文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3)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问题。

提出合作任务,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的三个句子,相机点拨。

2、品读课文,检查读的效果,配乐朗诵。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1、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觉得文章作者韩非子已经来到我们中间。他微笑着,想说些什么,又什么也没说。你能帮他说出来吗?

教材分析: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相互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寓言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我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其一,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中体悟寓意。其二,把写引入课堂,进行写字练习,说感受,写感受,写体会等。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写中内化语言。其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通过看文字、读课文、诵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寓”、“矛”、“盾”、“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初步领悟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背诵;

2、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习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古乐伴奏带。

2、隶书竖排抄写全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认识矛与盾

(1)根据插图,认识“矛”与“盾”。

(2)识记生字“矛”与“盾”,引导观察,指导识记书写。

(3)根据课题质疑,梳理问题,便于进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及时归纳和小结。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教师提示方法,巡回检查。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初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浅谈对古文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3)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问题。

提出合作任务,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的三个句子,相机点拨。

2、品读课文,检查读的效果,配乐朗诵。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1、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觉得文章作者韩非子已经来到我们中间。他微笑着,想说些什么,又什么也没说。你能帮他说出来吗?


相关文章

  •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 课题:古代寓言两则 淄川实验中学 张春华 联系电话:[1**********] <古代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翻译课文. 2.加深对寓言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 ...查看


  • 1.5[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 ...查看


  • 5.古代寓言二则
  •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郑人买履>是一则寓言,寓言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 ...查看


  •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 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 ...查看


  • 七年级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3
  • 教材分析: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 ...查看


  • [郑人买履]教案
  •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言文这种文学样式,学习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初步掌握"履". "度"."及"."遂". ...查看


  • 2016年秋季学期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寓言两则教案1
  •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这是第十一册的第二篇课文,也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寓言之旅".本节课包含<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两篇寓言. <自相矛盾> ...查看


  •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受宠的象]优秀教案(精品)
  • <受宠的象>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 2.从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语言分析入手,揣摩不同动物的不同心态.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述,揣 ...查看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 第(1-5)编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一)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二)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三)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四)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故事(五)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一编 神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