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美文 一种意境 一颗童心 一份收获 ——《荷叶圆圆》说课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初夏荷塘的美丽让人心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独特风姿,令人心旷神怡 。圆圆的荷叶惹人喜爱,成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天地。一篇美文《荷叶圆圆》把我们带入初夏的荷塘,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荷塘美景。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处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夏天,引导孩子们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并且要求注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这是一首轻盈、活泼的散文诗,课文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文章洋溢着童真、童趣。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启发智慧,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真正达到:读《荷叶圆圆》之美文,享初夏荷塘之意境,珍视孩子宝贵之童心,得语文素养之收获。
二、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课的设计在凸现阅读自主性的同时,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感悟、积累、运用。学生对语言
文字的学习,犹如呀呀学语一样是从模仿开始。教学时,我重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指导学生读、思、议、演。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结合一年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的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学习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字;
2.结合直观形象的动画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3.体会荷叶给小伙伴带来了欢乐,并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
四、说学习重点
1、会认“荷、珠”等12个生字。会读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说学习难点
1.识记一些较难的字:摇、蹲,读准后鼻音的字:坪、晶等;
2.在朗读中,感受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发挥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和夏天的美好。
六、说教法 在识字环节,我先考验大家预习情况,让孩子们自读生字,然后再用奖励荷叶的办法让孩子当小老师领读,最后再交流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学生出发,以学定教。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体会感悟。
七、说学法:
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演一演
八、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成荷叶形状的生字卡片. 借助课件创设情境,使学
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既有趣,又有效。
九、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我用送小小见面礼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再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我们这里地处祖国大西北,几乎没有荷花,孩子们对于荷花没
有深刻印象,此时的荷叶美景组图更易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官,欣赏荷塘美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2、指导学生读好“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做好学习全文的感情铺垫。
3、随课题的出示认读“荷”字。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低段语文教学应遵守的语言规律。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引入生字的初步学习:漂亮的荷叶宝宝来考考我们的预习情况了,只要你叫对了她的名字,她就是你的朋友了。荷叶形的生字卡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轻松识记生字。
3.奖励荷叶形状的生字卡片,激励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进一步巩固识字。
(三)、研读课文,感悟表达
1、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我采用自读、选择喜欢的角色读、师生对话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文本。教学中,我穿插了一些练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我引导学生在与文中的四位朋友打招呼时配上了动作,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特阅读感受,让学生在进一步读文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为了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
离,我充当荷叶大朋友,与学生互动读文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品读,展开想象的翅膀,领会课文描述的情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感受夏天的美。
2、师生互动学文,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关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部分的学习,我是一个引领者,与学生互动进行了学习。分角色询问他们都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通过三位朋友说的话,抓住关键词引导孩子演一演,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让孩子将内心对荷叶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2)关于小鱼儿部分的学习,我又是一个组织者与指导者。指导学生自主学文,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
我说:同学们,刚才小青蛙还给我说了些悄悄话,你们想听吗?他告诉我说:这个班的同学读书能力可强了,只要教给你们一定的读书方法,你们就能够自己进行学习了,是这样的吗?那我们自己试着学学小鱼与荷叶的是怎样相处的吧!
小结刚才三部分的学习方法:一人当荷叶,一人当小鱼,两人先进行对话;然后抓关键词带动作进行表演;最后小鱼向荷叶表示感谢。学生按照指导方法自主学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然后进行迁移练习,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师起到真正的组织与引领的作用。
(四)、拓展学习,巩固练习
看图填空,完成练习,想想还有谁把荷叶当成什么? 最后师生互动配乐读文 。
从读到说,由仿到创,读练结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
(五)、课后练习:背诵课文,试着仿写儿歌,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十、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一篇美文 一种意境 一颗童心 一份收获 ——《荷叶圆圆》说课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初夏荷塘的美丽让人心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独特风姿,令人心旷神怡 。圆圆的荷叶惹人喜爱,成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天地。一篇美文《荷叶圆圆》把我们带入初夏的荷塘,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荷塘美景。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处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夏天,引导孩子们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并且要求注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这是一首轻盈、活泼的散文诗,课文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文章洋溢着童真、童趣。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启发智慧,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真正达到:读《荷叶圆圆》之美文,享初夏荷塘之意境,珍视孩子宝贵之童心,得语文素养之收获。
二、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课的设计在凸现阅读自主性的同时,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感悟、积累、运用。学生对语言
文字的学习,犹如呀呀学语一样是从模仿开始。教学时,我重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指导学生读、思、议、演。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结合一年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的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学习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字;
2.结合直观形象的动画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3.体会荷叶给小伙伴带来了欢乐,并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
四、说学习重点
1、会认“荷、珠”等12个生字。会读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说学习难点
1.识记一些较难的字:摇、蹲,读准后鼻音的字:坪、晶等;
2.在朗读中,感受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发挥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和夏天的美好。
六、说教法 在识字环节,我先考验大家预习情况,让孩子们自读生字,然后再用奖励荷叶的办法让孩子当小老师领读,最后再交流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学生出发,以学定教。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体会感悟。
七、说学法:
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演一演
八、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成荷叶形状的生字卡片. 借助课件创设情境,使学
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既有趣,又有效。
九、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我用送小小见面礼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再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我们这里地处祖国大西北,几乎没有荷花,孩子们对于荷花没
有深刻印象,此时的荷叶美景组图更易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官,欣赏荷塘美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2、指导学生读好“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做好学习全文的感情铺垫。
3、随课题的出示认读“荷”字。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低段语文教学应遵守的语言规律。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引入生字的初步学习:漂亮的荷叶宝宝来考考我们的预习情况了,只要你叫对了她的名字,她就是你的朋友了。荷叶形的生字卡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轻松识记生字。
3.奖励荷叶形状的生字卡片,激励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进一步巩固识字。
(三)、研读课文,感悟表达
1、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我采用自读、选择喜欢的角色读、师生对话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文本。教学中,我穿插了一些练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我引导学生在与文中的四位朋友打招呼时配上了动作,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特阅读感受,让学生在进一步读文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为了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
离,我充当荷叶大朋友,与学生互动读文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品读,展开想象的翅膀,领会课文描述的情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感受夏天的美。
2、师生互动学文,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关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部分的学习,我是一个引领者,与学生互动进行了学习。分角色询问他们都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通过三位朋友说的话,抓住关键词引导孩子演一演,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让孩子将内心对荷叶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2)关于小鱼儿部分的学习,我又是一个组织者与指导者。指导学生自主学文,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
我说:同学们,刚才小青蛙还给我说了些悄悄话,你们想听吗?他告诉我说:这个班的同学读书能力可强了,只要教给你们一定的读书方法,你们就能够自己进行学习了,是这样的吗?那我们自己试着学学小鱼与荷叶的是怎样相处的吧!
小结刚才三部分的学习方法:一人当荷叶,一人当小鱼,两人先进行对话;然后抓关键词带动作进行表演;最后小鱼向荷叶表示感谢。学生按照指导方法自主学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然后进行迁移练习,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师起到真正的组织与引领的作用。
(四)、拓展学习,巩固练习
看图填空,完成练习,想想还有谁把荷叶当成什么? 最后师生互动配乐读文 。
从读到说,由仿到创,读练结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
(五)、课后练习:背诵课文,试着仿写儿歌,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十、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