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研究

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研究

【摘要】:金藻植物(Chrysophyta)是藻类植物中一个主要的类群, 由于其色素体为金黄色或黄褐色, 而使植物体呈金黄色。金藻植物(Chrysophyta)的大部分种类生活于淡水中, 所以, 淡水金藻门植物(Chrysophyta)在淡水藻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中国的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包括淡水金藻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分类系统、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种类描述、鱼鳞藻属(Mallomonas)植物的数量分类、中国淡水金藻植物生物地理分布、生态分布特点、金藻门植物的生态指示作用等方面。通过对金藻门植物的研究历史和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系统的深入研究, 依据KristiansenPriesig(2001)的金藻植物分类系统, 结合我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对我国记录的淡水金藻门植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本文描述了目前已知的中国淡水产金藻门植物共5纲,7目,15科,29属,119种, 即金藻纲(Chrysophyceae)(3目,8科,22属,70种), 包括色金藻目(Chromulinales)、蟄居金藻目(Hibberdiales)、水树藻目(Hydrurales),囊壳藻纲(Bicosoecophyceae)(1目,1科,1属,1种), 包括囊壳藻目(Bicosoecales),褐枝藻纲(Phaeothamniophyceae)(1目1科1属1种), 包括褐枝藻目(Phaeothamniales),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1目,2科,2属,44种), 包括黄群藻目(Synurales),土栖藻纲(Prymnesiophyceae)(1目3科3属3种) 包括土栖藻目(Prymnesiales)。通过对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的结构特征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对我国记录的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

进行了深入分析, 特别是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中种类最多的属——鱼鳞藻属(Mallomonas)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通过最近距离法和Ward’s方法的数量分类法比较, 二者树状结果相似, 仅是中肋鱼鳞藻(M.costata)和被铁鱼鳞藻(M.portae-ferreae)的归属略有差异。但与传统分类方法比较, 结果有相似之处, 但其它分支还存在一定差异。将形态学分类与数量分类、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相结合, 可建立更为客观的分类系统。我国的119种淡水金藻门植物分布于27个省(市、自治区), 以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较为丰富, 特别是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 而东北、华北、西北、中部地区的分布则相对较为贫乏。通过对淡水金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研究, 我国淡水金藻植物的生态类型多样, 主要分布在池塘、湖泊、水库, 以及山溪急流中, 并在不同营养型水体中都有广泛分布。还有一些单细胞和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 种类数量虽多, 但由于它们很少在某一地方大量生长, 很难被研究者发现。许多种类在我国仅报道过一次。影响淡水金藻门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季节变化、水体温度、pH 等环境因子。因此淡水金藻植物多生长在透明度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的清水水体中, 对水温的变化较敏感, 常在冬季、早春和晚秋生长旺盛。由于金藻植物具有特殊的生态范围, 一些分布条件有限的种类, 具有相应的生态环境参数, 可用于水质及其变化的监测, 因此对于生态环境指示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Chrysophyta),具有不同的生态分布范围, 可作为生态环境指示种, 也可作为古湖泊指示藻类, 为湖泊历史的重建研究提供依据。同时, 作为水体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特别是多功能性兼养植物, 金藻

植物(Chrysophyta)在水体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 对金藻植物(Chrysophyta)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金藻门系统分类淡水藻类地理分布生态分布生态指示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Q949

【目录】:目录(中文)4-9目录(英文)9-14摘要14-16ABSTRACT16-18前言18-20第一章金藻门植物的研究概况20-271金藻门植物的研究历史20-231.1第一阶段(光学显微镜时代)20-221.2第二阶段(电子显微镜时代)221.3第三阶段(分子生物学时代或系统生物学时代)22-232我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研究现状23-27第二章淡水金藻门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分类评价27-341金藻门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27-321.1金藻门植物的体型27-291.2鞭毛291.3液泡291.4色素体291.5细胞核29-311.6胞外结构31-322金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32-342.1营养繁殖322.2无性生殖32-332.3有性生殖33-34第三章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系统34-471金藻门植物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34-391.1金藻纲(Chrysophyceae)分类系统的研究36-371.1.1色金藻目(Chromulinales)36-371.1.2蛰居金藻目(Hibberdiales)371.1.3水树藻目(Hydrurales)371.2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分类系统37-381.3硅鞭藻纲(Dictyochophyceae)分类系统381.4Pelagophyceae 分类系统381.5褐

枝藻纲(Phaeothamniophyceae)分类系统38-391.6囊壳藻纲(Bicosoecophyeeae)分类系统391.7Pinguiphyceae 分类系统391.8土栖藻纲(Prymnesiohyceae)分类系统392现行淡水金藻门植物分类系统39-47第四章淡水金藻植物分类的研究方法47-591标本采集和固定472标本采集记录47-573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574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57-594.1浓缩、制样574.2脱水57-584.3干燥584.4喷金584.5观察58-59第五章中国的淡水金藻纲(Chrysophyceae)植物59-1111色金藻目Chromulinales59-1021.1色金藻科Chromulinaceae60-701.1.1色金藻属(单鞭金藻属)Chromulina61-641.1.2棕鞭藻属(赭球藻属)Dchromonas64-671.1.3花胞藻属Anthophysa67-681.1.4黄团藻属Uroglena68-701.1.5拟黄群藻属Synuropsis701.2锥囊藻科Dinobryonaceae70-861.2.1锥囊藻属Dinobryon71-781.2.2金粒藻属Chrysococcus78-791.2.3金杯藻属Kephyrion79-831.2.4假金杯藻属Pseudokephyrion83-841.2.5附钟藻属Epipyxis84-851.2.6斯特克藻属Stokesiella85-861.3近囊胞藻科Paraphysomonadaceae86-981.3.1近囊胞藻属Paraphysomonas87-921.3.2金球藻属Chrysosphaerella92-951.3.3刺胞藻属Spiniferomonas95-981.4金变形藻科Chrysamoebaceae98-1001.4.1金变形藻属Chrysamoeba98-991.4.2金星藻属Chrysidiastrum99-1001.5金囊藻科Chrysoeapsaeeae100-1011.5.1金囊藻属Chrysocapsa100-1011.6金叶藻科Chrysothallaceae101-1021.6.1褐片藻属Phaeplaca101-1022蛰居金藻目Hibberdiales102-1092.1金柄藻科Stylococcaceae102-1092.1.1金瓶

藻属Lagynion103-1052.1.2金钟藻属Chrysopyxis105-1072.1.3角藻属Bitrichia107-1093水树藻目Hydrurales109-1113.1水树藻科Hydruraceae109-1113.1.1水树藻属Hydrurus109-111第六章中国的囊壳藻纲(Bicosoecophyceae)植物111-1131囊壳藻目Bicosoecales111-1131.1囊壳藻科Bicosoecaceae111-1131.1.1囊壳藻属Bicosoceca111-113第七章中国的褐枝藻纲(Phaeothamniophyeeae)植物113-1151褐枝藻目Phaeothamniales113-1151.1褐枝藻科Phaeothamniaceae113-1151.1.1褐枝藻属Phaeothamnion113-115第八章中国的黄群藻纲(Synutophyceae)植物115-1561黄群藻目(Synurales)116-1561.1鱼鳞藻科MaLllomonadaceae117-1501.1.1鱼鳞藻属Mallomonas117-1501.2黄群藻科(合尾藻科)Synuraceae150-1561.2.1黄群藻属(合尾藻属)Synura151-156第九章中国的土栖藻纲(Prymnesiophyceae)植物156-1601土栖藻目Prymnesiales156-1601.1土栖藻科Prymnesiaceae156-1601.1.1土栖藻属Prymnesium1571.1.2金色藻属Chrysochromulina157-1581.1.3弯鞭藻属Erkenia158-160第十章中国鱼鳞藻属(Mallomonas)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160-1711材料与方法160-1662结果与讨论166-171第十一章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171-1901金藻植物的全球生物地理分布研究171-1722淡水金藻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172-1752.1地区分布类型173-1742.2地区特有种174-1753扩散机制175-1764中国淡水金藻植物的地理分布176-1884.1金藻纲Chrysophyceae176-1834.1.1色金藻科Chromulinaceae176-1774.1.2锥

囊藻科Dinobryonaceae177-1794.1.3

金近变囊形胞藻藻科科Paraphysomonadaceae179-1814.1.4

Chysamoebaceae1814.1.5金囊藻科Chrysocapsaceae181-1824.1.6金叶藻科ChrysothaUaceae1824.1.7金柄藻科Stylococcaceae182-1834.1.8水树藻科Hydruraceac1834.2囊壳藻纲Bicosoecophyceae183-1844.3褐枝藻纲Phaeothamniophyceae184-1854.4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185-1884.4.1鱼鳞藻科Mallomonadaceae185-1874.4.2黄群藻科Synuraceae187-1884.5土栖藻纲Prymnesiophyceae1885我国淡水金藻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188-190第十二章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190-2001淡水金藻植物的生态分布190-1941.1湖泊、池塘、水库生长类型190-1921.1.1贫营养型190-1911.1.2中营养型1911.1.3富营养型191-1921.2极地生长类型1921.3山溪急流生长类型192-1942环境影响因子194-2002.1季节变化194-1962.2pH 的影响196-1982.3营养盐198-200第十三章金藻门植物的生态指示作用200-2041金藻植物的生态监测作用2002金藻植物的古生态研究200-2032.1金藻植物的孢囊201-2022.2金藻植物的硅质鳞片202-2033经济价值203-204参考文献204-234图版234-247附录1本文描述的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中名索引247-251附录2本文描述的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学名索引251-256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256-257致谢257-259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59-26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研究

【摘要】:金藻植物(Chrysophyta)是藻类植物中一个主要的类群, 由于其色素体为金黄色或黄褐色, 而使植物体呈金黄色。金藻植物(Chrysophyta)的大部分种类生活于淡水中, 所以, 淡水金藻门植物(Chrysophyta)在淡水藻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中国的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包括淡水金藻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分类系统、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种类描述、鱼鳞藻属(Mallomonas)植物的数量分类、中国淡水金藻植物生物地理分布、生态分布特点、金藻门植物的生态指示作用等方面。通过对金藻门植物的研究历史和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系统的深入研究, 依据KristiansenPriesig(2001)的金藻植物分类系统, 结合我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对我国记录的淡水金藻门植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本文描述了目前已知的中国淡水产金藻门植物共5纲,7目,15科,29属,119种, 即金藻纲(Chrysophyceae)(3目,8科,22属,70种), 包括色金藻目(Chromulinales)、蟄居金藻目(Hibberdiales)、水树藻目(Hydrurales),囊壳藻纲(Bicosoecophyceae)(1目,1科,1属,1种), 包括囊壳藻目(Bicosoecales),褐枝藻纲(Phaeothamniophyceae)(1目1科1属1种), 包括褐枝藻目(Phaeothamniales),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1目,2科,2属,44种), 包括黄群藻目(Synurales),土栖藻纲(Prymnesiophyceae)(1目3科3属3种) 包括土栖藻目(Prymnesiales)。通过对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的结构特征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对我国记录的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

进行了深入分析, 特别是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中种类最多的属——鱼鳞藻属(Mallomonas)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通过最近距离法和Ward’s方法的数量分类法比较, 二者树状结果相似, 仅是中肋鱼鳞藻(M.costata)和被铁鱼鳞藻(M.portae-ferreae)的归属略有差异。但与传统分类方法比较, 结果有相似之处, 但其它分支还存在一定差异。将形态学分类与数量分类、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相结合, 可建立更为客观的分类系统。我国的119种淡水金藻门植物分布于27个省(市、自治区), 以华东、华中、西南地区较为丰富, 特别是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 而东北、华北、西北、中部地区的分布则相对较为贫乏。通过对淡水金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研究, 我国淡水金藻植物的生态类型多样, 主要分布在池塘、湖泊、水库, 以及山溪急流中, 并在不同营养型水体中都有广泛分布。还有一些单细胞和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 种类数量虽多, 但由于它们很少在某一地方大量生长, 很难被研究者发现。许多种类在我国仅报道过一次。影响淡水金藻门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季节变化、水体温度、pH 等环境因子。因此淡水金藻植物多生长在透明度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的清水水体中, 对水温的变化较敏感, 常在冬季、早春和晚秋生长旺盛。由于金藻植物具有特殊的生态范围, 一些分布条件有限的种类, 具有相应的生态环境参数, 可用于水质及其变化的监测, 因此对于生态环境指示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硅质鳞片类金藻植物(Chrysophyta),具有不同的生态分布范围, 可作为生态环境指示种, 也可作为古湖泊指示藻类, 为湖泊历史的重建研究提供依据。同时, 作为水体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特别是多功能性兼养植物, 金藻

植物(Chrysophyta)在水体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 对金藻植物(Chrysophyta)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金藻门系统分类淡水藻类地理分布生态分布生态指示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Q949

【目录】:目录(中文)4-9目录(英文)9-14摘要14-16ABSTRACT16-18前言18-20第一章金藻门植物的研究概况20-271金藻门植物的研究历史20-231.1第一阶段(光学显微镜时代)20-221.2第二阶段(电子显微镜时代)221.3第三阶段(分子生物学时代或系统生物学时代)22-232我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研究现状23-27第二章淡水金藻门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分类评价27-341金藻门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27-321.1金藻门植物的体型27-291.2鞭毛291.3液泡291.4色素体291.5细胞核29-311.6胞外结构31-322金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32-342.1营养繁殖322.2无性生殖32-332.3有性生殖33-34第三章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系统34-471金藻门植物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34-391.1金藻纲(Chrysophyceae)分类系统的研究36-371.1.1色金藻目(Chromulinales)36-371.1.2蛰居金藻目(Hibberdiales)371.1.3水树藻目(Hydrurales)371.2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分类系统37-381.3硅鞭藻纲(Dictyochophyceae)分类系统381.4Pelagophyceae 分类系统381.5褐

枝藻纲(Phaeothamniophyceae)分类系统38-391.6囊壳藻纲(Bicosoecophyeeae)分类系统391.7Pinguiphyceae 分类系统391.8土栖藻纲(Prymnesiohyceae)分类系统392现行淡水金藻门植物分类系统39-47第四章淡水金藻植物分类的研究方法47-591标本采集和固定472标本采集记录47-573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574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57-594.1浓缩、制样574.2脱水57-584.3干燥584.4喷金584.5观察58-59第五章中国的淡水金藻纲(Chrysophyceae)植物59-1111色金藻目Chromulinales59-1021.1色金藻科Chromulinaceae60-701.1.1色金藻属(单鞭金藻属)Chromulina61-641.1.2棕鞭藻属(赭球藻属)Dchromonas64-671.1.3花胞藻属Anthophysa67-681.1.4黄团藻属Uroglena68-701.1.5拟黄群藻属Synuropsis701.2锥囊藻科Dinobryonaceae70-861.2.1锥囊藻属Dinobryon71-781.2.2金粒藻属Chrysococcus78-791.2.3金杯藻属Kephyrion79-831.2.4假金杯藻属Pseudokephyrion83-841.2.5附钟藻属Epipyxis84-851.2.6斯特克藻属Stokesiella85-861.3近囊胞藻科Paraphysomonadaceae86-981.3.1近囊胞藻属Paraphysomonas87-921.3.2金球藻属Chrysosphaerella92-951.3.3刺胞藻属Spiniferomonas95-981.4金变形藻科Chrysamoebaceae98-1001.4.1金变形藻属Chrysamoeba98-991.4.2金星藻属Chrysidiastrum99-1001.5金囊藻科Chrysoeapsaeeae100-1011.5.1金囊藻属Chrysocapsa100-1011.6金叶藻科Chrysothallaceae101-1021.6.1褐片藻属Phaeplaca101-1022蛰居金藻目Hibberdiales102-1092.1金柄藻科Stylococcaceae102-1092.1.1金瓶

藻属Lagynion103-1052.1.2金钟藻属Chrysopyxis105-1072.1.3角藻属Bitrichia107-1093水树藻目Hydrurales109-1113.1水树藻科Hydruraceae109-1113.1.1水树藻属Hydrurus109-111第六章中国的囊壳藻纲(Bicosoecophyceae)植物111-1131囊壳藻目Bicosoecales111-1131.1囊壳藻科Bicosoecaceae111-1131.1.1囊壳藻属Bicosoceca111-113第七章中国的褐枝藻纲(Phaeothamniophyeeae)植物113-1151褐枝藻目Phaeothamniales113-1151.1褐枝藻科Phaeothamniaceae113-1151.1.1褐枝藻属Phaeothamnion113-115第八章中国的黄群藻纲(Synutophyceae)植物115-1561黄群藻目(Synurales)116-1561.1鱼鳞藻科MaLllomonadaceae117-1501.1.1鱼鳞藻属Mallomonas117-1501.2黄群藻科(合尾藻科)Synuraceae150-1561.2.1黄群藻属(合尾藻属)Synura151-156第九章中国的土栖藻纲(Prymnesiophyceae)植物156-1601土栖藻目Prymnesiales156-1601.1土栖藻科Prymnesiaceae156-1601.1.1土栖藻属Prymnesium1571.1.2金色藻属Chrysochromulina157-1581.1.3弯鞭藻属Erkenia158-160第十章中国鱼鳞藻属(Mallomonas)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160-1711材料与方法160-1662结果与讨论166-171第十一章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171-1901金藻植物的全球生物地理分布研究171-1722淡水金藻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172-1752.1地区分布类型173-1742.2地区特有种174-1753扩散机制175-1764中国淡水金藻植物的地理分布176-1884.1金藻纲Chrysophyceae176-1834.1.1色金藻科Chromulinaceae176-1774.1.2锥

囊藻科Dinobryonaceae177-1794.1.3

金近变囊形胞藻藻科科Paraphysomonadaceae179-1814.1.4

Chysamoebaceae1814.1.5金囊藻科Chrysocapsaceae181-1824.1.6金叶藻科ChrysothaUaceae1824.1.7金柄藻科Stylococcaceae182-1834.1.8水树藻科Hydruraceac1834.2囊壳藻纲Bicosoecophyceae183-1844.3褐枝藻纲Phaeothamniophyceae184-1854.4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185-1884.4.1鱼鳞藻科Mallomonadaceae185-1874.4.2黄群藻科Synuraceae187-1884.5土栖藻纲Prymnesiophyceae1885我国淡水金藻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188-190第十二章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190-2001淡水金藻植物的生态分布190-1941.1湖泊、池塘、水库生长类型190-1921.1.1贫营养型190-1911.1.2中营养型1911.1.3富营养型191-1921.2极地生长类型1921.3山溪急流生长类型192-1942环境影响因子194-2002.1季节变化194-1962.2pH 的影响196-1982.3营养盐198-200第十三章金藻门植物的生态指示作用200-2041金藻植物的生态监测作用2002金藻植物的古生态研究200-2032.1金藻植物的孢囊201-2022.2金藻植物的硅质鳞片202-2033经济价值203-204参考文献204-234图版234-247附录1本文描述的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中名索引247-251附录2本文描述的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学名索引251-256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256-257致谢257-259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59-26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章

  • 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_李彬
  • 第23卷第2期2005年3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Vol.23No.2.2005 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李 彬1,2,王志春1,孙志高1,2,陈 渊1,杨 福1 ①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2; ...查看


  • 海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_任海
  • 第20卷 第1, 2期 2001年 6月生态科学Ecologic Science Vol . 20 No . 1, 2 Jun . 2001 海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任 海, 李 萍, 周厚诚, 张倩媚 1 2 2 1 (1. 中国科学院华 ...查看


  •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过 ...查看


  •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分五单元进行,其内容分别是: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 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 教学要求: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知道科学是什么, ...查看


  • 关于水资源的研究
  • 关于水资源的研究 一.情况简介 研究小组成员:张健鑫.张桂鑫.潘桂秋.陈檻龙.刘春胜.廖佳超.韩昌霖.陈泽奎.赵映婷.赵若琪. 人员分工:①设计调查问卷:张健鑫.张桂鑫.潘桂秋. ②问卷调查:陈檻龙.刘春胜.廖佳超. ③查询资料:韩昌霖.陈 ...查看


  • 20120110 人工湿地
  • 人工湿地 开放分类: 交叉学科 环境科学 科学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 ...查看


  • 湿地-生命之源,城市之肺
  • 湿地--生命之源 城市之肺 合肥晚报>> 2010年7月2日 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潮湿或浅积水地 ...查看


  •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第一单元
  • 第一章 水 1〉地球上的水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 个 ,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 ...查看


  • 道法自然的启示
  • 道法自然的启示 -兼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准则 董哲仁 张晶 赵进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摘 要:本文阐述了老子"道法自然"理论的内涵,指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是"道法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