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青花瓷纹饰中的节奏和韵律探析
摘要:本文借助于传统青花瓷,从构图布局、纹样的构成形式、线描绘画方法、青白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特别对青花瓷缠枝纹、宝相花纹的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青花瓷纹饰中节奏与韵律的体现方式及其关系,揭示了青花瓷纹饰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缠枝纹 宝相花纹 节奏 韵律 青白 线描
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瓷面洁白晶莹,青花幽雅苍翠,色泽清新,其装饰纹样也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缠枝花纹、卷枝纹、莲瓣纹、回纹等多达几十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尽管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却将美发挥到极致。
歌德曾说:“美丽属于韵律。”韵律和节奏都是来自音乐的概念,正如沃尔特. 佩特所言:“所有的艺术都在向着音乐的境界努力。”
节奏是均衡的重复,是在不断重复中产生频率节奏的变化。与节奏的表面形式性相比,韵律具有内在性,它是由节奏所表示的精神旋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比节奏更高一级的律动。借助于有规律的“反复”与“突变”而加以表现,反映了秩序与协调的美,使人感到轻松和愉快。
在青花瓷纹饰中的节奏表现为图案中的连续。许多青花瓷纹饰的韵律感具体表现为纹饰形状的重复、尺寸的重复以及不同形的重复线的变化等形式。以不同形态、不同方式展现在作品中的最基本节奏元素:轻重、强弱、高低、浓淡、快慢、长短、缓急、起伏、动静、舒顿、疏密、渐变、大小、高低等,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使得青花瓷存在着音乐一般的精神气质和力量。
1、青花瓷纹饰的装饰构图,体现其节奏和韵律
青花瓷纹饰主要分为主体纹饰、主体配合纹饰、辅助纹饰三类。
主体纹饰是整个画面的中心纹饰,也是主题纹饰,是整个器皿纹饰中主要描绘的的对象,占整个画面主要空间的纹饰。主体配合纹饰是辅助主体纹饰完成画面的纹饰,可单独装饰形成装饰条带,或纹饰层。
辅助纹饰是协调各层主体纹饰和配合纹饰之间关系的纹饰,用以增加美感的纹饰。辅助纹饰是各纹饰层之间的分割线、边角、和点缀点。青花瓷纹饰在装饰构图方面追求秩序的美感,按照形式美法则有规律的组织排列图形。不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而是有意识的把物象提炼抽象、秩序化,使造型更加完整、更具有形式美感。这三类纹饰互相配合,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
通常在瓶、罐、盘、碗的装饰上,考虑到脚、肩部与器型主体身部的关系,在这些部位适当地装饰各种辅助纹样,以作主景的衬托,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完整。如姜芽海水、火焰宝珠、佛手、芭蕉、如意、回纹、色子、云头、珍珠、锦纹等。在主体上又以开光、散点、折枝、缠枝、通景、满花等格式加以布局装饰,使整体达到呼应而有节奏。
高安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青花龙凤纹带盖梅瓶,器身只绘有三层纹饰。它巧妙的运用了两层不加任何描绘的空白区域层,既一种特殊的“辅助纹饰”,来隔开描绘极为繁密的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带,使得整个纹饰疏朗大方,简单而不单调,丰富而不繁缛,既强调了梅瓶形体的线条美感,主题纹饰又得到了最好的展现,而且画面的节奏感非常强烈,龙凤图案更显得的韵味十足。
2、青花瓷纹饰的构成,体现节奏和韵律美
传统青花瓷纹饰中的节奏和韵律探析
摘要:本文借助于传统青花瓷,从构图布局、纹样的构成形式、线描绘画方法、青白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特别对青花瓷缠枝纹、宝相花纹的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青花瓷纹饰中节奏与韵律的体现方式及其关系,揭示了青花瓷纹饰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缠枝纹 宝相花纹 节奏 韵律 青白 线描
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瓷面洁白晶莹,青花幽雅苍翠,色泽清新,其装饰纹样也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缠枝花纹、卷枝纹、莲瓣纹、回纹等多达几十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尽管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却将美发挥到极致。
歌德曾说:“美丽属于韵律。”韵律和节奏都是来自音乐的概念,正如沃尔特. 佩特所言:“所有的艺术都在向着音乐的境界努力。”
节奏是均衡的重复,是在不断重复中产生频率节奏的变化。与节奏的表面形式性相比,韵律具有内在性,它是由节奏所表示的精神旋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比节奏更高一级的律动。借助于有规律的“反复”与“突变”而加以表现,反映了秩序与协调的美,使人感到轻松和愉快。
在青花瓷纹饰中的节奏表现为图案中的连续。许多青花瓷纹饰的韵律感具体表现为纹饰形状的重复、尺寸的重复以及不同形的重复线的变化等形式。以不同形态、不同方式展现在作品中的最基本节奏元素:轻重、强弱、高低、浓淡、快慢、长短、缓急、起伏、动静、舒顿、疏密、渐变、大小、高低等,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使得青花瓷存在着音乐一般的精神气质和力量。
1、青花瓷纹饰的装饰构图,体现其节奏和韵律
青花瓷纹饰主要分为主体纹饰、主体配合纹饰、辅助纹饰三类。
主体纹饰是整个画面的中心纹饰,也是主题纹饰,是整个器皿纹饰中主要描绘的的对象,占整个画面主要空间的纹饰。主体配合纹饰是辅助主体纹饰完成画面的纹饰,可单独装饰形成装饰条带,或纹饰层。
辅助纹饰是协调各层主体纹饰和配合纹饰之间关系的纹饰,用以增加美感的纹饰。辅助纹饰是各纹饰层之间的分割线、边角、和点缀点。青花瓷纹饰在装饰构图方面追求秩序的美感,按照形式美法则有规律的组织排列图形。不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而是有意识的把物象提炼抽象、秩序化,使造型更加完整、更具有形式美感。这三类纹饰互相配合,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
通常在瓶、罐、盘、碗的装饰上,考虑到脚、肩部与器型主体身部的关系,在这些部位适当地装饰各种辅助纹样,以作主景的衬托,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完整。如姜芽海水、火焰宝珠、佛手、芭蕉、如意、回纹、色子、云头、珍珠、锦纹等。在主体上又以开光、散点、折枝、缠枝、通景、满花等格式加以布局装饰,使整体达到呼应而有节奏。
高安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青花龙凤纹带盖梅瓶,器身只绘有三层纹饰。它巧妙的运用了两层不加任何描绘的空白区域层,既一种特殊的“辅助纹饰”,来隔开描绘极为繁密的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带,使得整个纹饰疏朗大方,简单而不单调,丰富而不繁缛,既强调了梅瓶形体的线条美感,主题纹饰又得到了最好的展现,而且画面的节奏感非常强烈,龙凤图案更显得的韵味十足。
2、青花瓷纹饰的构成,体现节奏和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