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温斯基13年来公开演讲:我22岁爱上了克林顿

莫妮卡·莱温斯基

“我们开始吧。”

这是莫妮卡·莱温斯基周一开通推特账号后发布的第一条消息。她以这样的方式,打破了长达十几年的沉默,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线。她声称自己将发起一场运动,抵制网络暴力,而这也将很可能给有意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希拉里·克林顿沉重的一击。

1998年,时为白宫实习生的莱温斯基与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发生性行为而爆出丑闻,此后,她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

莱温斯基回忆称,在与克林顿的丑闻爆出后,网络上流言四起,各种报道层出不穷。“我盯着电脑屏幕,整日大喊:“‘天哪,上帝,我无法相信这一切,这根本不是事实!’”,她说,“我脑中唯一的念头是:我想死。”

之后,莱温斯基曾一度试图利用她的“坏名声。”她先是成为了一名手提包设计师,之后又主持了一档交友真人秀。后来,她搬到了英国, 取得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然而,公众对她的抨击却从未停止过,她一直处在阴影之中。

在重新进入公众视线之前,她也曾几次尝试“打破沉默”而发声。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莱温斯基曾于1999年出过一本书,讲述自己的私生活;2000年,她接受了芭芭拉·沃尔特斯的采访;之后一直到2014年,在开通推特账号之前,她又在《名利场》撰文,重提那宗轰动一时的丑闻。这些年以来,莱温斯基已成为“性丑闻”的代名词,其“重新发声”被视为一种明智之举。

前天,在《福布斯》杂志举办的“under 30”峰会上,莱温斯基致开幕词,发表了题为《莫妮卡·莱温斯基与互联网时代的名誉摧毁》的演讲,而这也是其十三年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她说,“我是‘第一感染源’”,“我是被互联网彻底摧毁个人名誉的第一人!”

“那时没有脸书,没有推特,也没有Instagram,”她说,“但那时同样有流言蜚语,同样有新闻和娱乐网站,公众可以在上边评论,转发文章。当然,当时的网速很慢,但故事还是这样在世界上传开了。你可以认为,那就是‘社交媒体’真正意义上的开端。”

“我在22岁的时候爱上了我的上司,”她在峰会上演讲时说,“只不过我的上司是美国总统,”莱温斯基说。“1995年,我们开始了一段断断续续的关系,并持续了两年。当时,这就是我的全部。你可能会说,我生命中这一美好的部分只不过是泡沫。而且最糟糕的是,由于这段关系被曝光在大众面前,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伤害。 ”

谈及其为何又在媒体的重击之下重新站出来,莱温斯基称是因为罗格斯大学男学生泰勒·克莱门蒂的死深深触动了她。

克莱门蒂的大学室友将其与另一个男人在宿舍接吻的镜头用网络摄像头秘密地拍了下来。之后,他遭到了网友的攻击与谩骂。最终,18岁的克莱门蒂从乔治·华盛顿大桥上飞身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场悲剧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莱温斯基说。“这件事触动了我和我的母亲。她情绪十分低落,开始时我还不知为什么。渐渐地,我意识到,她是想起了1998年的事。那时,我时不时地就想自杀,她随时都可能失去我。而我,也很可能因受到羞辱而寻短见。”

莱温斯基同克莱门蒂的父母见了面—他们设立了泰勒·克莱门蒂基金,旨在帮助那些弱势青年,青年同性恋和他们的伴侣。她打算与那些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的受害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在为数众多的受害者中,54%的脸书使用者都说他们曾受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的困扰。最近,网络黑客将一些一线明星的裸照发到网上,这其中就包括詹妮弗·劳伦斯。这在提醒人们,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很常见,没有人能够不受影响。

“我自己熬过来了。现在我想做的就是帮助那些同样深受其害的人们,”她说。“我想好好‘利用’我的痛苦,使我的过去有意义。”

那么莱温斯基为什么选择推特作为重新发声的工具呢?在推特上,她可以凭着自己的意愿,用自己的话与公众直接交流—那里没有编辑,没有操纵者,没有“网络长官”来对故事做改编,以符合他们的报道要求。

她称自己是“第一感染源”,并且重塑了自己的角色。之前,她是轰动一时的性丑闻的女主角,而现在,她以另一个女人的口吻将自己描述成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这使她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与同情—而这也是她过去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东西。

现在,她的“付出”有了回报:在《福布斯》“under 30”峰会上,观众为她的演讲起立鼓掌;并且,她的推特账号已有了20000多粉丝。

但恐怕有一个人永远也不会成为莱温斯基的粉丝:那就是希拉里·克林顿。

现在,这位前第一夫人和美国国务卿正考虑着竞逐2016总统大选。而莱温斯基也已经暗示其不会像以往是选举周期一样,对未来的政治运动袖手旁观。

五月,在为《名利场》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她说,是时候“绕开我的过去,阻止他人的未来”了。一些观察家认为莱温斯基此语把矛头指向了希拉里和她的政治野心。

莱温斯基的回归到底会对希拉里造成多大影响呢?希拉里是否应该参加竞选呢?

这绝不是什么小麻烦,但也还没安东尼·韦纳的离职事件那么严重。

对于希拉里来说,好消息是上周,她的团队回看了标有“莱温斯基”的文件档案。所幸,里边没有“新的炸弹”了。对可能参加2016年大选的希拉里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宽慰。

几年以来,为打造自己以家庭为重的形象,希拉里一直加班加点儿地工作。在她的新书《艰难的抉择》以及相关的杂志文章中,她谈到了她的成长,她与母亲的关系,她与女儿切尔西的生活以及她即将成为外婆的喜悦之情。

政治观察家们认为,此举是为了使希拉里看起来更有人情味儿,使人们忘记她丈夫的性丑闻,忘记丑闻给这个家庭和整个国家所造成的混乱,忘记比尔·克林顿曾经差一点儿就被弹劾掉(克林顿曾被众议院弹劾,但之后参议院否决掉了弹劾案)。

当被问及对莱温斯基五月在《名利场》杂志发表的文章有何看法时,希拉里告诉《人物周刊》,她并没有读那篇文章,并且说“我已经继续前进了。”

为了回归公众视线,莱温斯基是开通了推特,做了演讲,也发表了文章,但她所做的一切都“激励”着希拉里为可能到来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做准备。

编译来源:综合《福布斯》与Monitor报道

莫妮卡·莱温斯基

“我们开始吧。”

这是莫妮卡·莱温斯基周一开通推特账号后发布的第一条消息。她以这样的方式,打破了长达十几年的沉默,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线。她声称自己将发起一场运动,抵制网络暴力,而这也将很可能给有意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希拉里·克林顿沉重的一击。

1998年,时为白宫实习生的莱温斯基与当时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发生性行为而爆出丑闻,此后,她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

莱温斯基回忆称,在与克林顿的丑闻爆出后,网络上流言四起,各种报道层出不穷。“我盯着电脑屏幕,整日大喊:“‘天哪,上帝,我无法相信这一切,这根本不是事实!’”,她说,“我脑中唯一的念头是:我想死。”

之后,莱温斯基曾一度试图利用她的“坏名声。”她先是成为了一名手提包设计师,之后又主持了一档交友真人秀。后来,她搬到了英国, 取得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然而,公众对她的抨击却从未停止过,她一直处在阴影之中。

在重新进入公众视线之前,她也曾几次尝试“打破沉默”而发声。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莱温斯基曾于1999年出过一本书,讲述自己的私生活;2000年,她接受了芭芭拉·沃尔特斯的采访;之后一直到2014年,在开通推特账号之前,她又在《名利场》撰文,重提那宗轰动一时的丑闻。这些年以来,莱温斯基已成为“性丑闻”的代名词,其“重新发声”被视为一种明智之举。

前天,在《福布斯》杂志举办的“under 30”峰会上,莱温斯基致开幕词,发表了题为《莫妮卡·莱温斯基与互联网时代的名誉摧毁》的演讲,而这也是其十三年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她说,“我是‘第一感染源’”,“我是被互联网彻底摧毁个人名誉的第一人!”

“那时没有脸书,没有推特,也没有Instagram,”她说,“但那时同样有流言蜚语,同样有新闻和娱乐网站,公众可以在上边评论,转发文章。当然,当时的网速很慢,但故事还是这样在世界上传开了。你可以认为,那就是‘社交媒体’真正意义上的开端。”

“我在22岁的时候爱上了我的上司,”她在峰会上演讲时说,“只不过我的上司是美国总统,”莱温斯基说。“1995年,我们开始了一段断断续续的关系,并持续了两年。当时,这就是我的全部。你可能会说,我生命中这一美好的部分只不过是泡沫。而且最糟糕的是,由于这段关系被曝光在大众面前,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伤害。 ”

谈及其为何又在媒体的重击之下重新站出来,莱温斯基称是因为罗格斯大学男学生泰勒·克莱门蒂的死深深触动了她。

克莱门蒂的大学室友将其与另一个男人在宿舍接吻的镜头用网络摄像头秘密地拍了下来。之后,他遭到了网友的攻击与谩骂。最终,18岁的克莱门蒂从乔治·华盛顿大桥上飞身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场悲剧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莱温斯基说。“这件事触动了我和我的母亲。她情绪十分低落,开始时我还不知为什么。渐渐地,我意识到,她是想起了1998年的事。那时,我时不时地就想自杀,她随时都可能失去我。而我,也很可能因受到羞辱而寻短见。”

莱温斯基同克莱门蒂的父母见了面—他们设立了泰勒·克莱门蒂基金,旨在帮助那些弱势青年,青年同性恋和他们的伴侣。她打算与那些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的受害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在为数众多的受害者中,54%的脸书使用者都说他们曾受网络暴力和网络人身攻击的困扰。最近,网络黑客将一些一线明星的裸照发到网上,这其中就包括詹妮弗·劳伦斯。这在提醒人们,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很常见,没有人能够不受影响。

“我自己熬过来了。现在我想做的就是帮助那些同样深受其害的人们,”她说。“我想好好‘利用’我的痛苦,使我的过去有意义。”

那么莱温斯基为什么选择推特作为重新发声的工具呢?在推特上,她可以凭着自己的意愿,用自己的话与公众直接交流—那里没有编辑,没有操纵者,没有“网络长官”来对故事做改编,以符合他们的报道要求。

她称自己是“第一感染源”,并且重塑了自己的角色。之前,她是轰动一时的性丑闻的女主角,而现在,她以另一个女人的口吻将自己描述成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这使她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与同情—而这也是她过去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东西。

现在,她的“付出”有了回报:在《福布斯》“under 30”峰会上,观众为她的演讲起立鼓掌;并且,她的推特账号已有了20000多粉丝。

但恐怕有一个人永远也不会成为莱温斯基的粉丝:那就是希拉里·克林顿。

现在,这位前第一夫人和美国国务卿正考虑着竞逐2016总统大选。而莱温斯基也已经暗示其不会像以往是选举周期一样,对未来的政治运动袖手旁观。

五月,在为《名利场》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她说,是时候“绕开我的过去,阻止他人的未来”了。一些观察家认为莱温斯基此语把矛头指向了希拉里和她的政治野心。

莱温斯基的回归到底会对希拉里造成多大影响呢?希拉里是否应该参加竞选呢?

这绝不是什么小麻烦,但也还没安东尼·韦纳的离职事件那么严重。

对于希拉里来说,好消息是上周,她的团队回看了标有“莱温斯基”的文件档案。所幸,里边没有“新的炸弹”了。对可能参加2016年大选的希拉里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宽慰。

几年以来,为打造自己以家庭为重的形象,希拉里一直加班加点儿地工作。在她的新书《艰难的抉择》以及相关的杂志文章中,她谈到了她的成长,她与母亲的关系,她与女儿切尔西的生活以及她即将成为外婆的喜悦之情。

政治观察家们认为,此举是为了使希拉里看起来更有人情味儿,使人们忘记她丈夫的性丑闻,忘记丑闻给这个家庭和整个国家所造成的混乱,忘记比尔·克林顿曾经差一点儿就被弹劾掉(克林顿曾被众议院弹劾,但之后参议院否决掉了弹劾案)。

当被问及对莱温斯基五月在《名利场》杂志发表的文章有何看法时,希拉里告诉《人物周刊》,她并没有读那篇文章,并且说“我已经继续前进了。”

为了回归公众视线,莱温斯基是开通了推特,做了演讲,也发表了文章,但她所做的一切都“激励”着希拉里为可能到来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做准备。

编译来源:综合《福布斯》与Monitor报道


相关文章

  • 詹佳佳:莱温斯基13年来首次公开演讲:22岁爱上了克林顿
  • 莱温斯基13年来首次公开演讲:22岁爱上了克林顿 作者:詹佳佳 2014-10-22 第13期 莫妮卡•莱温斯基又重新进入了公众视线,为啥她的回归对有意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的希拉里•克林顿是个坏消息?, 莫妮卡·莱温斯基 "我们 ...查看


  • 西方退休干部的谋生术--一五一十周刊118期:政客退与休
  • (一五一十周刊编辑) 然而,并非每位西方"退休干部"都有如此的闲情逸致.近年来,不少退休的西方政要在媒体和商界频频现身,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退出政坛并不意味着归于沉寂. 在拒绝第二次连任之后,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终老于弗 ...查看


  • 告别"最惠国待遇"(上)
  • 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后改称"正常贸易关系")问题,从1989年开始,每年都要对中美关系形成严重干扰,困挠两国关系10余年.2000年,国会审议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住美国朝野引起激烈辩论.10月10日,克林顿总统 ...查看


  • 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党政治
  • 作者:宋云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1年01期 美国自建国之初就存在着党派之争.尽管开国元勋华盛顿认为竞争会损害民主,但政党制度却在各种利益集团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最终于19世纪后期形成了完善的两党制.两个多世纪以来,政党 ...查看


  • 美国宪法前十个修正案
  • 美国宪法前十个修正案被统称为"权利法案" 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10条宪法修正案,作为美国宪法的补充条款,并于1791年12月15日得到当时9个州批准开始生效.这10条修正案通称"权利法案" ...查看


  • 美国英语与美式政治
  • 第24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11月 Vol. 24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2 美国英语与美式政治 戴卫平,张志勇 (石油大学 外语系,北京 102 ...查看


  • 史上最大的6个谎言
  •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砍倒了一棵樱桃树,他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说"我不能撒谎".这个故事迄今还广为流传,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诚实的品质是多么看重.但是,并非每个名人都如华盛顿那样诚实可敬,历史上同时还有很多臭 ...查看


  • 两位"第一千金",谁更有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第一位女总统?
  • 特朗普胜选,希拉里"第一位女总统"的美国梦也破灭了.谁能成为未来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呢?特朗普和希拉里都把宝压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 伊万卡:特朗普真正的"第一夫人"?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发表感言时,第一个感 ...查看


  • 怎么有了美国中国就倒霉!
  • 说到美国和中国还真的就是说不清楚.本来一个在地球的这边,一个在地球的那边,一个朝东,一个朝西.按照地理的位置,真就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可不知道为什么,美国就是和中国脱不开干系.旧中国时美国人似乎就主宰中国,特别是那场亲兄弟之间的打斗更是让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