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投稿版

如何加快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

——以怀柔区渤海镇马道峪村板栗产业发展为例

陈 屹① 德青措② 刘江荣③

摘 要:板栗产业是马道峪村的主要生业,破解以该村板栗种植业为代表的自给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板栗种植的产业化意义重大。博采现代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改造传统板栗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板栗种植循环产业链,尽快组建以合作经济和高新科技为必要内涵的板栗产业园区,进而整合积极因素,走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现代自主创新型板栗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打造板栗系列产品和经营管理品牌,是转变马道峪村板栗产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马道峪村 板栗产业 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

一、马道峪村社会经济概况

(一) 马道峪村地理位置

渤海镇位于怀柔城区西南部,距怀柔城区20公里,镇域面积152.9平方公里,辖下2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5万人,马道峪村是20个行政村之一。 马道峪村位于渤海镇东北部,距北京市区70公里,总面积7.9平方公里,村内大多数为山地,但交通便利,省级公路怀黄路贯穿整个马道峪村。

(二) 马道峪村资源禀赋状况

渤海镇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的盆地,镇所在地位于在盆地中。渤海镇内有发源于三岔村且为怀柔水库主要水源之一的怀沙河穿境而过,可谓山青水秀,景色十分优美。该镇水资源丰富,有珍珠、龙潭两大矿泉昼夜流淌,水质良好,非常适宜发展特种水产养殖。该镇利用泉水建成了全区最大的虹鳟鱼养殖中心、中国北方唯一的娃娃鱼乐园。

马道峪村所在的怀柔区境内山青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慕田峪长城、① 陈屹,汉族,中共党员,江西省上饶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② 德青措,蒙古族,中共党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成员,班级学习委员;

③ 刘江荣,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朔州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班长;

红螺寺为代表的人文旅游景点,离马道峪村仅4-5公里。近年来,怀柔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青山、绿水、密林及历史古迹为主的综合旅游资源,大力兴办旅游业,重点开发了18个旅游风景区。目前,怀柔已建成正式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3个,2001年怀柔共接待中外游客6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25亿元。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使得马道峪村旅游业迅速发展。

怀柔区的物产十分丰富。2001年怀柔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板栗之乡”。目前,怀柔全区板栗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市的60%以上。怀柔板栗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以及东南亚、欧美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渤海镇栽培板栗历史悠久,有“板栗集散地”之称,是燕山板栗的主产区之

一。渤海镇板栗种植面积达8.4万亩,2003年时总产量达到300万公斤,外销板栗数量占全区的55%。渤海镇和九渡河镇两个镇的产量总和占整个怀柔区板栗产量的90%。

(三) 马道峪村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后,勤劳智慧的马道峪村村民凭借地理、资源优势,在这片古老而封闭的土地上创造性的开发建设,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特色突出的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生产体系,1992年怀柔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4年被评为全国小康县和绿化百佳县。怀柔的旅游坚持以自然景观为主,会议、休闲、度假型为辅。近年来又推出了以“春季观景赏花怀柔游,夏季消夏避暑雁栖游,秋季采摘赏叶长城游,冬季岁寒三友红螺寺游”为主要内容的四季旅游活动。怀柔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来度假、观光旅游。

马道峪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开发旅游创收、虹鳟鱼养殖和板栗种植。许多村民在自家建农家院,为当地旅游的游客提供住宿,在提高当地村民总体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渤海镇的旅游业发展,每年“农家乐”的采摘园和垂钓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怀柔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怀柔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马道峪村凭借秀丽的自然风景和周边的慕田峪长城等旅游景点,依靠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增加了渤海镇的经济收入。虹鳟鱼是怀柔区内普遍养殖的鱼类,其味道独特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虹鳟鱼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渤海镇遍布山泉水,昼夜流量达6000吨,天然的矿泉活水正是养殖该鱼种的独特条件,山泉活水大量流经马道

峪村,为该村虹鳟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该村的虹鳟鱼养殖极大的提高了村民收入,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怀柔区是板栗的传统产地,区内多山地地形,缺少种植小麦的平原,怀柔的板栗品种“怀黄”、“怀九”味甘甜美,营养丰富,享誉华北地区,马道峪村2007年板栗产量大丰收,总产50万斤,192户村民每户板栗产量少则2-3千斤,多则达到1-2万斤。相比于2007年,2008年是板栗收成的小年。根据调查,2010年全村板栗收成相比2009年板栗产量减产超过50%,由于收成低,价格水平基本维持不变,栗农在板栗收入上相对于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缩水。

二、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类型

在洞察村情基础上,研究如何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前提是研判马道峪村的主要生业和经济类型。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涉及56户,其中有效问卷52户,有效率为93%。通过入户访谈时的延伸追问,我们得知问卷未涉及的村里其他家庭经济情况与56户样本家庭相似。除少数家庭成员长期从事非农产业亦或打工为生外,大部分家庭的劳动者主要从事板栗种植业生产,家庭之间收支结构相似度较高,消费水平差异性较小。

(一)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1. 年龄

在有效问卷所及的52户中, 访谈对象年龄30-40岁的为5人,占总数的

9.62%;41-50岁的为19人,占总数的36.54%,51-60岁的为13人,占总数的25.00%;61岁以上的为15人,占总数的28.85%。如表1所示。

表1 52户访谈对象年龄分布情况

2. 文化程度

在52位访谈对象中,文盲半文盲的为9人,占总数的17.31%;小学文化程度的为10人,占总数的19.23%;初中文化程度的为24人,占总数的46.1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为9人,占总数的17.31%。如表2所示。

3.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情况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在52位农民中,96.23%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81.13%的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农民的医疗和养老保障覆盖面广,覆盖率高。

4. 主要生业结构

据调查,该村农户以种植板栗为主要生业。2009年,我们调查的52位农户种植的板栗亩产量多则20000-30000斤,少则1000-2000斤。其中,除了3户没有种植板栗外,其他49户均种植板栗。其中,有23户的板栗亩产量小于5000斤,有

13户的板栗亩产量在5000至10000斤左右,有6户四五板栗亩产量在10000至15000斤左右,有7户的板栗亩产量大于15000斤。如表3所示。

5. 辅助生业结构

据调查,该村的农户以外出务工为辅助生业。马道峪村离怀柔较近,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大都选择在本乡镇就业或外出打工。尤其是农闲时节,许多农户选择外出务工,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改善了生活水平。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共计45户家庭拥有外出劳务人员。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外出打工人员,即在招待所、商场或服装厂等从事服务业。另一类是在本乡镇企事业单位稳定就业的人员。如图1所示,外出打工人员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35.53%,本乡镇就业人员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64.47%。与此同时,我们统计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性别比例,发现外出打工的男女比例为2:1;在本乡镇就业的男女比例为5:1。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以成年男性为主。

图1 外出劳务情况

6. 收入结构

所调查的52个农户的收入结构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5.04%;本乡镇就业工资收入以及外出打工收入也所占比重也较大,分别为32.44%和24.54%;此外,我们调查的农户中只有5户有其他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少,为6.50%。政府补贴占总收入的比重最小,为1.49%。

图2 收入结构图

据当地农户介绍,板栗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农产品,保存时间较短,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去就会烂掉。中间商来本村统一收购板栗时,价格压得很低。因此,市场销路是制约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lO.5—21.8℃,温度过高,生长发育不良,气温过低则易遭受冻害。板栗既喜好潮湿的土壤,又怕雨涝的影响。气候、环境因素也成为促进板栗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政策支持和资金、技术、信息支持对于种植业收入的增长影响较大;同时,种植业收入的增长与土地、劳动力以及政府项目支持也有很大关联。如图3所示,59.62%的农户认为市场销路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44.23%的农户认为气候、环境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21.15%的农户认为政策支持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9.23%的农户认为资金、技术、信息支持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1.54%的农户认为土壤条件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7.69%的农户认为劳动力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3.85%的农户认为文化水平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92%的农户认为政府项目支持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板栗种植业来讲,影响种植业收入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市场因素。

图3 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7. 支出结构图

所调查的52个农户的支出结构如图4所示。该图显示了各类支出占总支出

的比重。可以了解到,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9.44%,生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90.56%。而在日常生活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重最大,为20.91%;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的比重也较大,分别为19.28%和18.79%;红白喜事等人际交往支出的比重为10.95%;衣服、交通、通讯、住房、娱乐支出的比重均在10%以下,娱乐支出的比重最小,为0.11%。

图4 支出结构图

(二) 村庄经济类型

2009年,52户的总收入为1000600元,总支出为903232元,收大于支。经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村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业,同时,以外出打工和在本乡镇灵活就业为其辅助生业。

渤海镇属浅山区乡镇,马道峪村属渤海镇辖区行政村,该村盛产板栗,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具有地理和资源优势,但是该村板栗种植尚未实现产业化,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当地百姓普遍反映的问题。

一是技术含量较低,若能全面实施科学配套技术,则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提高板栗总产量;

二是不具有市场和价格优势,由于本村板栗统一由中间商收购,一斤板栗的出售价格在2-3元,而市场价格是9-10元,农民的利润空间很小;

三是与其他燕山板栗主产区之间的互动很少,从长远来看,各主产区资源的封闭式发展不利于板栗产业化。

另外,山区村有一个矛盾就是人多地少,造成剩余劳动力较多,因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

综合来看,本村的经济类型可概括为传统农业(板栗种植业)+第三产业(劳务经济)。

三、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改革开放后典型强村振兴经济的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包含着复杂性,对复杂性的研究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更趋完备。发展经济学研究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始于工业革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工业化主导的城镇化与现代化已成为推动中国村庄经济升级发展的战略引擎。从理论上分析,现代工业文明相较传统农业文明,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劳动者素质技能大为拓展,发达工业经济模式中的个人劳动本身更具合作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性质;这些因素集结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户生计模式由传统农业主导自给型向现代工业主导市场型升级变迁。具体而论,有学者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村庄经济发展实际,以主导行业为依据将典型经济强村发展演变总结为:制造业(C )、房地产业(K )+批发零售业(H )、房地产业(K )+制造业(C )、制造业(C )+农、林、牧、渔业(A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 )+住宿和餐饮业(I )、采矿业

(B )+制造业(C )、其它演变类型。④由此足见,中国典型经济强村的村庄经济振兴模式均以脱离自给性传统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与生计模式为其共同特征;换言之,实现村庄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从传统到现代的战略转型,是中国典型经济强村村庄经济发展升级的必经之途。

(二) 马道峪村板栗种植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复前述及,就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现状而言,其经济类型是传统农业(板栗种植业)+第三产业(劳务经济)的模式。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按比重从高到低首先是板栗种植业,其次是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再次是农家体验旅游业,最后是虹鳟鱼养殖业。结合前述问卷分析可知,板栗种植业是马道峪村村民的主要生业,该产业的综合效益与该村老百姓经济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进而论之,综合入户访谈、问卷分析与分组研讨的情况,我们发现,该村村庄经济发展的主要④ 乔家君、时慧娜、吴殿廷. 我国典型经济强村的村域经济类型探讨——以历届“中国十佳小康村”等55个村为例[J].人文地理,2009(1):81-85.

问题在表面上突显为板栗丰收农民却不一定增收。从实质上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症结恰在于作为该村主导产业的板栗种植业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整个产业组织尚属单家独户、小规模的传统种植业态,而非工业化了的现代种植业态,由此导致板栗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研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加之当地商品栗市场非良性竞争与丰收季垄断低价收购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马道峪村板栗种植业丰产却不增收矛盾的显现。

不言而喻,在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其主导产业——板栗种植业的振兴。当地板栗品种虽以“怀黄”、“怀九”等嫁接改良品种为主,但是这两种板栗产量只达到全镇产量的50%左右。此外,当地周边山区散生树所结的是“燕山板栗”,又称“北京油栗”;这种板栗原生树相较前述两种改良“矮化”板栗树4至5年的挂果期而言,一般需要10年才能挂果,但是“原生树”所产板栗含糖量更高,蛋白质更丰富,口感更佳。由此观之,如何利用不同种类板栗的优势,避免或弱化各自劣势,通过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培育提高商品栗的附加值,是挖掘当地板栗种植业潜力,提高栗农收入的重要突破口。然而,该村板栗种植业由于受到单家独户的传统生产业态的制约,板栗种植缺乏科学选育,导致许多优良品种已经开始与当地北京原生树趋同,品种混杂;加之传统生产业态下栗实象甲、桃蛀螟等蛀果性害虫防治不够及时,虫果率较高,致使果实同质性差,无法满足标准化高质量的板栗市场需求,商品栗市场竞争力低。因此,促动板栗种植传统生产方式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现代转型,进而培育工业化的板栗种植产业链是实现马道峪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进路。

展开来说,首先,马道峪村应该通过建立板栗种植产业园区,发展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园区内统一购进优良品种接穗、统一修剪技术、统一购药,变革单家独户的传统板栗种植模式;灵活运用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实现板栗种植的科学化、规模化与标准化,以此推动板栗传统种植业态向现代种植业态的历史性转变。其次,马道峪村应该强化产业链培育意识,引入战略投资者与先进技术,建立集板栗储存、产品研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股份公司;实现统一收购、统一冷藏、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以高科技附加值的板栗深加工创新产品赢得市场。再次,马道峪村应该统筹兼顾废物利用、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劳动就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地制宜,细分地块功能,积极推广栗菌、栗粮、栗禽与栗药种植灵活结合的高效集约化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

要而观之,我们在入户调查时发现,马道峪村栗农董春琴家仅连续多年实施树叶就地掩埋一项技术措施,就不仅有效涵养了树下水源,改善了土壤结构,而且有效促进了板栗增产增收。由此易见,董春琴家如能更加自觉地变废为宝,辅之以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链培育以及大批新技术的引入,她家必将获得更多货币性收入,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家庭的经济生活。不仅如此,日趋成熟的板栗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也为马道峪村板栗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例如,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已经应用于板栗破壳;低糖板栗果脯、板栗制蓉、板栗奶、板栗酒、天然全板栗饮料、乳蛋白营养板栗粉和夹心栗片等深加工产品研发已经完成;超声波提取板栗壳色素、采用挤压成型以及低温碳化技术生产栗苞高级无烟炭等循环利用板栗种植剩余物的工艺日臻完善。因此,只要马道峪村及上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博采现代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改造传统板栗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板栗种植循环产业链,建立起以合作经济为必要内涵的板栗产业园区,进而整合当地板栗种植业已有的积极因素,走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现代自主创新型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打造板栗系列产品和经营管理品牌,就一定能转变板栗种植产业发展方式,破解马道峪村板栗种植业丰产却不增收的矛盾,从而使得马道峪村村庄经济早日切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四、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辩证思考

(一) 哲学视阈中的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

主观能动性是人们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在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调研中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过程是认识世界,而解决问题的实践则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以认识世界为前提,关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贵在实践。我们数次深入马道峪村调研的目的,正是为了通过实践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进而为解决问题奠定必要基础。马道峪村作为部分存在于怀柔区的整体之中,而怀柔区作为部分又存在于北京市的整体之中;逐层递推,研究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发展问题应洞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把握整体与部分纵横交错的联系节点,进而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深入地认识马道峪村村庄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

辩证检视,马道峪村所在的怀柔区已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京郊经济强区,构建和谐怀柔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北京市也已将世界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主导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在这样的整体环

境中,马道峪村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起以现代合作经济为必要内涵的板栗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板栗种植循环产业链,不仅能够破解马道峪村传统板栗种植业丰产却不增收的矛盾,而且此举会在怀柔区和北京市的整体中迸发出新事物、新组织与新结构的无限活力,进而规避现有体制性障碍,在怀柔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京郊经济强区以及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马道峪村经济强村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板栗种植产业的工业化改造,要靠基于自主创新的板栗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 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振兴要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进而论之,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 ·舒尔茨研究认为,传统农业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但是现代农业则不同。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强调指出:“除非农民有机会并得到刺激去改造其先辈的传统农业,否则对农业的投资就是无利的。”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向人力资本投资的观点。农业生产靠经验,工业生产靠科学。本文表2中52户访谈对象受教育程度低,一方面这是传统自给性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这也是传统自给性生产方式至今存续的原因。更进一层,对于马道峪村而言,不论是建立现代化的板栗种植产业园区,还是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先进技术,培育覆盖板栗循环产业链的品牌化集团公司,都需要较高素质技能的劳动者去点滴实践。事实上,只有劳动者主体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才能将上述理论认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经认识与实践的往复交互,丰富和发展理论认识。

综上所述,通过数次调研,我们深深认识到马道峪村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意义深远。一方面,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化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必然要求大量较高素质技能劳动者的介入;另一方面,京津冀环渤海都市圈人才市场中存在大量不能充分就业的各类较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因此,只要马道峪村充分认识到破解以该村板栗种植业为代表的自给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重视现代化产业园区平台的构建与新型合作产业组织的培育,就能集聚战略投资者、各类人才和先进技术,进而挣脱传统种植业生计模式导致农民货币性收入低的桎梏,实现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实力质的飞跃。 ⑤

⑤ 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21.

参考文献

[1]卫兴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 ].红旗文稿,2010(15). [2]黄莉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 ].求是,2010(14).

[3]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 ].求是,2010(11). [4]王瑞波、兰彦平、周连第.北京市山区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效益综合评价[J ].农业技术经济,2010(5).

[5]伍玉菡、程华平、殷俊峰.板栗产业的发展及贮藏保鲜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09

(11).

[6]占卫国.板栗综合开发利用研究[J ].现代农业,2009(6).

[7]高岩辉、刘科伟.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地域经济类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6).

[8]卢福营.村庄经济类型与村民公共参与——两个村庄的案例分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5).

[9]姜汉斌.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1). [10]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11]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刘永佶.中国农民权利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3]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如何加快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

——以怀柔区渤海镇马道峪村板栗产业发展为例

陈 屹① 德青措② 刘江荣③

摘 要:板栗产业是马道峪村的主要生业,破解以该村板栗种植业为代表的自给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板栗种植的产业化意义重大。博采现代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改造传统板栗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板栗种植循环产业链,尽快组建以合作经济和高新科技为必要内涵的板栗产业园区,进而整合积极因素,走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现代自主创新型板栗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打造板栗系列产品和经营管理品牌,是转变马道峪村板栗产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马道峪村 板栗产业 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

一、马道峪村社会经济概况

(一) 马道峪村地理位置

渤海镇位于怀柔城区西南部,距怀柔城区20公里,镇域面积152.9平方公里,辖下2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5万人,马道峪村是20个行政村之一。 马道峪村位于渤海镇东北部,距北京市区70公里,总面积7.9平方公里,村内大多数为山地,但交通便利,省级公路怀黄路贯穿整个马道峪村。

(二) 马道峪村资源禀赋状况

渤海镇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的盆地,镇所在地位于在盆地中。渤海镇内有发源于三岔村且为怀柔水库主要水源之一的怀沙河穿境而过,可谓山青水秀,景色十分优美。该镇水资源丰富,有珍珠、龙潭两大矿泉昼夜流淌,水质良好,非常适宜发展特种水产养殖。该镇利用泉水建成了全区最大的虹鳟鱼养殖中心、中国北方唯一的娃娃鱼乐园。

马道峪村所在的怀柔区境内山青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慕田峪长城、① 陈屹,汉族,中共党员,江西省上饶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② 德青措,蒙古族,中共党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成员,班级学习委员;

③ 刘江荣,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朔州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班长;

红螺寺为代表的人文旅游景点,离马道峪村仅4-5公里。近年来,怀柔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青山、绿水、密林及历史古迹为主的综合旅游资源,大力兴办旅游业,重点开发了18个旅游风景区。目前,怀柔已建成正式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3个,2001年怀柔共接待中外游客6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25亿元。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使得马道峪村旅游业迅速发展。

怀柔区的物产十分丰富。2001年怀柔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板栗之乡”。目前,怀柔全区板栗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市的60%以上。怀柔板栗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以及东南亚、欧美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渤海镇栽培板栗历史悠久,有“板栗集散地”之称,是燕山板栗的主产区之

一。渤海镇板栗种植面积达8.4万亩,2003年时总产量达到300万公斤,外销板栗数量占全区的55%。渤海镇和九渡河镇两个镇的产量总和占整个怀柔区板栗产量的90%。

(三) 马道峪村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后,勤劳智慧的马道峪村村民凭借地理、资源优势,在这片古老而封闭的土地上创造性的开发建设,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特色突出的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大生产体系,1992年怀柔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4年被评为全国小康县和绿化百佳县。怀柔的旅游坚持以自然景观为主,会议、休闲、度假型为辅。近年来又推出了以“春季观景赏花怀柔游,夏季消夏避暑雁栖游,秋季采摘赏叶长城游,冬季岁寒三友红螺寺游”为主要内容的四季旅游活动。怀柔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来度假、观光旅游。

马道峪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开发旅游创收、虹鳟鱼养殖和板栗种植。许多村民在自家建农家院,为当地旅游的游客提供住宿,在提高当地村民总体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渤海镇的旅游业发展,每年“农家乐”的采摘园和垂钓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怀柔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为怀柔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马道峪村凭借秀丽的自然风景和周边的慕田峪长城等旅游景点,依靠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增加了渤海镇的经济收入。虹鳟鱼是怀柔区内普遍养殖的鱼类,其味道独特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虹鳟鱼对自然条件要求苛刻。渤海镇遍布山泉水,昼夜流量达6000吨,天然的矿泉活水正是养殖该鱼种的独特条件,山泉活水大量流经马道

峪村,为该村虹鳟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该村的虹鳟鱼养殖极大的提高了村民收入,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怀柔区是板栗的传统产地,区内多山地地形,缺少种植小麦的平原,怀柔的板栗品种“怀黄”、“怀九”味甘甜美,营养丰富,享誉华北地区,马道峪村2007年板栗产量大丰收,总产50万斤,192户村民每户板栗产量少则2-3千斤,多则达到1-2万斤。相比于2007年,2008年是板栗收成的小年。根据调查,2010年全村板栗收成相比2009年板栗产量减产超过50%,由于收成低,价格水平基本维持不变,栗农在板栗收入上相对于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缩水。

二、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类型

在洞察村情基础上,研究如何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前提是研判马道峪村的主要生业和经济类型。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涉及56户,其中有效问卷52户,有效率为93%。通过入户访谈时的延伸追问,我们得知问卷未涉及的村里其他家庭经济情况与56户样本家庭相似。除少数家庭成员长期从事非农产业亦或打工为生外,大部分家庭的劳动者主要从事板栗种植业生产,家庭之间收支结构相似度较高,消费水平差异性较小。

(一)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1. 年龄

在有效问卷所及的52户中, 访谈对象年龄30-40岁的为5人,占总数的

9.62%;41-50岁的为19人,占总数的36.54%,51-60岁的为13人,占总数的25.00%;61岁以上的为15人,占总数的28.85%。如表1所示。

表1 52户访谈对象年龄分布情况

2. 文化程度

在52位访谈对象中,文盲半文盲的为9人,占总数的17.31%;小学文化程度的为10人,占总数的19.23%;初中文化程度的为24人,占总数的46.1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为9人,占总数的17.31%。如表2所示。

3.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情况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在52位农民中,96.23%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81.13%的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农民的医疗和养老保障覆盖面广,覆盖率高。

4. 主要生业结构

据调查,该村农户以种植板栗为主要生业。2009年,我们调查的52位农户种植的板栗亩产量多则20000-30000斤,少则1000-2000斤。其中,除了3户没有种植板栗外,其他49户均种植板栗。其中,有23户的板栗亩产量小于5000斤,有

13户的板栗亩产量在5000至10000斤左右,有6户四五板栗亩产量在10000至15000斤左右,有7户的板栗亩产量大于15000斤。如表3所示。

5. 辅助生业结构

据调查,该村的农户以外出务工为辅助生业。马道峪村离怀柔较近,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大都选择在本乡镇就业或外出打工。尤其是农闲时节,许多农户选择外出务工,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改善了生活水平。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共计45户家庭拥有外出劳务人员。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外出打工人员,即在招待所、商场或服装厂等从事服务业。另一类是在本乡镇企事业单位稳定就业的人员。如图1所示,外出打工人员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35.53%,本乡镇就业人员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64.47%。与此同时,我们统计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性别比例,发现外出打工的男女比例为2:1;在本乡镇就业的男女比例为5:1。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以成年男性为主。

图1 外出劳务情况

6. 收入结构

所调查的52个农户的收入结构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5.04%;本乡镇就业工资收入以及外出打工收入也所占比重也较大,分别为32.44%和24.54%;此外,我们调查的农户中只有5户有其他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少,为6.50%。政府补贴占总收入的比重最小,为1.49%。

图2 收入结构图

据当地农户介绍,板栗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农产品,保存时间较短,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去就会烂掉。中间商来本村统一收购板栗时,价格压得很低。因此,市场销路是制约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lO.5—21.8℃,温度过高,生长发育不良,气温过低则易遭受冻害。板栗既喜好潮湿的土壤,又怕雨涝的影响。气候、环境因素也成为促进板栗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政策支持和资金、技术、信息支持对于种植业收入的增长影响较大;同时,种植业收入的增长与土地、劳动力以及政府项目支持也有很大关联。如图3所示,59.62%的农户认为市场销路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44.23%的农户认为气候、环境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21.15%的农户认为政策支持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9.23%的农户认为资金、技术、信息支持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1.54%的农户认为土壤条件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7.69%的农户认为劳动力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3.85%的农户认为文化水平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92%的农户认为政府项目支持是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板栗种植业来讲,影响种植业收入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市场因素。

图3 促进种植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7. 支出结构图

所调查的52个农户的支出结构如图4所示。该图显示了各类支出占总支出

的比重。可以了解到,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9.44%,生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90.56%。而在日常生活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重最大,为20.91%;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的比重也较大,分别为19.28%和18.79%;红白喜事等人际交往支出的比重为10.95%;衣服、交通、通讯、住房、娱乐支出的比重均在10%以下,娱乐支出的比重最小,为0.11%。

图4 支出结构图

(二) 村庄经济类型

2009年,52户的总收入为1000600元,总支出为903232元,收大于支。经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村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业,同时,以外出打工和在本乡镇灵活就业为其辅助生业。

渤海镇属浅山区乡镇,马道峪村属渤海镇辖区行政村,该村盛产板栗,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具有地理和资源优势,但是该村板栗种植尚未实现产业化,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当地百姓普遍反映的问题。

一是技术含量较低,若能全面实施科学配套技术,则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提高板栗总产量;

二是不具有市场和价格优势,由于本村板栗统一由中间商收购,一斤板栗的出售价格在2-3元,而市场价格是9-10元,农民的利润空间很小;

三是与其他燕山板栗主产区之间的互动很少,从长远来看,各主产区资源的封闭式发展不利于板栗产业化。

另外,山区村有一个矛盾就是人多地少,造成剩余劳动力较多,因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

综合来看,本村的经济类型可概括为传统农业(板栗种植业)+第三产业(劳务经济)。

三、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改革开放后典型强村振兴经济的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包含着复杂性,对复杂性的研究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更趋完备。发展经济学研究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始于工业革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工业化主导的城镇化与现代化已成为推动中国村庄经济升级发展的战略引擎。从理论上分析,现代工业文明相较传统农业文明,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分工更加细密、劳动者素质技能大为拓展,发达工业经济模式中的个人劳动本身更具合作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性质;这些因素集结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户生计模式由传统农业主导自给型向现代工业主导市场型升级变迁。具体而论,有学者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村庄经济发展实际,以主导行业为依据将典型经济强村发展演变总结为:制造业(C )、房地产业(K )+批发零售业(H )、房地产业(K )+制造业(C )、制造业(C )+农、林、牧、渔业(A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 )+住宿和餐饮业(I )、采矿业

(B )+制造业(C )、其它演变类型。④由此足见,中国典型经济强村的村庄经济振兴模式均以脱离自给性传统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与生计模式为其共同特征;换言之,实现村庄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从传统到现代的战略转型,是中国典型经济强村村庄经济发展升级的必经之途。

(二) 马道峪村板栗种植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复前述及,就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现状而言,其经济类型是传统农业(板栗种植业)+第三产业(劳务经济)的模式。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按比重从高到低首先是板栗种植业,其次是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再次是农家体验旅游业,最后是虹鳟鱼养殖业。结合前述问卷分析可知,板栗种植业是马道峪村村民的主要生业,该产业的综合效益与该村老百姓经济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进而论之,综合入户访谈、问卷分析与分组研讨的情况,我们发现,该村村庄经济发展的主要④ 乔家君、时慧娜、吴殿廷. 我国典型经济强村的村域经济类型探讨——以历届“中国十佳小康村”等55个村为例[J].人文地理,2009(1):81-85.

问题在表面上突显为板栗丰收农民却不一定增收。从实质上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症结恰在于作为该村主导产业的板栗种植业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整个产业组织尚属单家独户、小规模的传统种植业态,而非工业化了的现代种植业态,由此导致板栗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研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加之当地商品栗市场非良性竞争与丰收季垄断低价收购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马道峪村板栗种植业丰产却不增收矛盾的显现。

不言而喻,在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其主导产业——板栗种植业的振兴。当地板栗品种虽以“怀黄”、“怀九”等嫁接改良品种为主,但是这两种板栗产量只达到全镇产量的50%左右。此外,当地周边山区散生树所结的是“燕山板栗”,又称“北京油栗”;这种板栗原生树相较前述两种改良“矮化”板栗树4至5年的挂果期而言,一般需要10年才能挂果,但是“原生树”所产板栗含糖量更高,蛋白质更丰富,口感更佳。由此观之,如何利用不同种类板栗的优势,避免或弱化各自劣势,通过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培育提高商品栗的附加值,是挖掘当地板栗种植业潜力,提高栗农收入的重要突破口。然而,该村板栗种植业由于受到单家独户的传统生产业态的制约,板栗种植缺乏科学选育,导致许多优良品种已经开始与当地北京原生树趋同,品种混杂;加之传统生产业态下栗实象甲、桃蛀螟等蛀果性害虫防治不够及时,虫果率较高,致使果实同质性差,无法满足标准化高质量的板栗市场需求,商品栗市场竞争力低。因此,促动板栗种植传统生产方式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现代转型,进而培育工业化的板栗种植产业链是实现马道峪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进路。

展开来说,首先,马道峪村应该通过建立板栗种植产业园区,发展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园区内统一购进优良品种接穗、统一修剪技术、统一购药,变革单家独户的传统板栗种植模式;灵活运用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实现板栗种植的科学化、规模化与标准化,以此推动板栗传统种植业态向现代种植业态的历史性转变。其次,马道峪村应该强化产业链培育意识,引入战略投资者与先进技术,建立集板栗储存、产品研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股份公司;实现统一收购、统一冷藏、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以高科技附加值的板栗深加工创新产品赢得市场。再次,马道峪村应该统筹兼顾废物利用、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劳动就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地制宜,细分地块功能,积极推广栗菌、栗粮、栗禽与栗药种植灵活结合的高效集约化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

要而观之,我们在入户调查时发现,马道峪村栗农董春琴家仅连续多年实施树叶就地掩埋一项技术措施,就不仅有效涵养了树下水源,改善了土壤结构,而且有效促进了板栗增产增收。由此易见,董春琴家如能更加自觉地变废为宝,辅之以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链培育以及大批新技术的引入,她家必将获得更多货币性收入,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家庭的经济生活。不仅如此,日趋成熟的板栗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也为马道峪村板栗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例如,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已经应用于板栗破壳;低糖板栗果脯、板栗制蓉、板栗奶、板栗酒、天然全板栗饮料、乳蛋白营养板栗粉和夹心栗片等深加工产品研发已经完成;超声波提取板栗壳色素、采用挤压成型以及低温碳化技术生产栗苞高级无烟炭等循环利用板栗种植剩余物的工艺日臻完善。因此,只要马道峪村及上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博采现代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改造传统板栗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板栗种植循环产业链,建立起以合作经济为必要内涵的板栗产业园区,进而整合当地板栗种植业已有的积极因素,走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现代自主创新型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打造板栗系列产品和经营管理品牌,就一定能转变板栗种植产业发展方式,破解马道峪村板栗种植业丰产却不增收的矛盾,从而使得马道峪村村庄经济早日切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四、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辩证思考

(一) 哲学视阈中的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

主观能动性是人们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在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调研中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过程是认识世界,而解决问题的实践则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以认识世界为前提,关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贵在实践。我们数次深入马道峪村调研的目的,正是为了通过实践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进而为解决问题奠定必要基础。马道峪村作为部分存在于怀柔区的整体之中,而怀柔区作为部分又存在于北京市的整体之中;逐层递推,研究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发展问题应洞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把握整体与部分纵横交错的联系节点,进而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深入地认识马道峪村村庄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

辩证检视,马道峪村所在的怀柔区已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京郊经济强区,构建和谐怀柔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北京市也已将世界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主导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在这样的整体环

境中,马道峪村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起以现代合作经济为必要内涵的板栗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板栗种植循环产业链,不仅能够破解马道峪村传统板栗种植业丰产却不增收的矛盾,而且此举会在怀柔区和北京市的整体中迸发出新事物、新组织与新结构的无限活力,进而规避现有体制性障碍,在怀柔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京郊经济强区以及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马道峪村经济强村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板栗种植产业的工业化改造,要靠基于自主创新的板栗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 马道峪村村庄经济的振兴要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进而论之,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 ·舒尔茨研究认为,传统农业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但是现代农业则不同。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强调指出:“除非农民有机会并得到刺激去改造其先辈的传统农业,否则对农业的投资就是无利的。”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向人力资本投资的观点。农业生产靠经验,工业生产靠科学。本文表2中52户访谈对象受教育程度低,一方面这是传统自给性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这也是传统自给性生产方式至今存续的原因。更进一层,对于马道峪村而言,不论是建立现代化的板栗种植产业园区,还是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先进技术,培育覆盖板栗循环产业链的品牌化集团公司,都需要较高素质技能的劳动者去点滴实践。事实上,只有劳动者主体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才能将上述理论认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经认识与实践的往复交互,丰富和发展理论认识。

综上所述,通过数次调研,我们深深认识到马道峪村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意义深远。一方面,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化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必然要求大量较高素质技能劳动者的介入;另一方面,京津冀环渤海都市圈人才市场中存在大量不能充分就业的各类较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因此,只要马道峪村充分认识到破解以该村板栗种植业为代表的自给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重视现代化产业园区平台的构建与新型合作产业组织的培育,就能集聚战略投资者、各类人才和先进技术,进而挣脱传统种植业生计模式导致农民货币性收入低的桎梏,实现马道峪村村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实力质的飞跃。 ⑤

⑤ 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21.

参考文献

[1]卫兴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 ].红旗文稿,2010(15). [2]黄莉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 ].求是,2010(14).

[3]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 ].求是,2010(11). [4]王瑞波、兰彦平、周连第.北京市山区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效益综合评价[J ].农业技术经济,2010(5).

[5]伍玉菡、程华平、殷俊峰.板栗产业的发展及贮藏保鲜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09

(11).

[6]占卫国.板栗综合开发利用研究[J ].现代农业,2009(6).

[7]高岩辉、刘科伟.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地域经济类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6).

[8]卢福营.村庄经济类型与村民公共参与——两个村庄的案例分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5).

[9]姜汉斌.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1). [10]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11]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刘永佶.中国农民权利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3]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相关文章

  • 加快四个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 加快四个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心工程,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 ...查看


  • 村落类型的文献综述
  • 中部地区村庄的前途:社区与农庄 -基于中国农民基本生活来源数据库(CPLS ) 摘要 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村庄的现代性转型.村庄的现代性变迁首先表现在村庄构成要素的变迁,随着社会分工与社会职业化趋势 ...查看


  • 关于印发[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宣传贯彻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的通知
  • 在<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宣传贯彻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张苗根 二〇一〇年七月七日 同志们: 今年5月28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查看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兴起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其良 ...查看


  •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赵传江 李伟嵬 近几年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在推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特别是去年已建成的"五朵金花 ...查看


  •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在陕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陈德铭 (2006年1月17日) "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关键 ...查看


  • 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 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 1.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转移文付后,一些农村行政村出现经费短缺.江苏省扬州市行江区有184个行政村,2004年村级集体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51个村,20-30万元的有14个村,10-20万元的有47 ...查看


  • 农村调查报告 1
  • 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等相关方面的发展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在此基 础上进而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以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 ...查看


  •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滕祁源 (2009年3月4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我县"三农"工作的一次总结会.动员会和部署会.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