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的分校文化

弱势的分校文化

——山西省高校分校文化与主校文化比较

韩惊鸣

(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邮编 030021)

摘要:山西省高校和全国高校一样,经过90年代到现在的“升格”和“扩张”,使得一大批高校形成了一校多区的格局,即一所高校有一个主校区和几个分校区的格局。但是分校区文化往往是高校文化的薄弱环节。如分校区图书馆规模无法与主校区相提并论,师资质量远远低于主校区师资,分校区师生不能有效参与学校在主校区开展的活动,分校区师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等,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高校的发展,影响高校整体的声誉。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关键词:大学文化 山西省高等院校 多校区 分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升格”和“扩张”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专科,专科升为本科,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本科,学院升格为大学。以地级市命名的高校升格为省命名,以省命名的升格为中国某某大学„„小的要做中,中的要做大,大的要做强,教学型的向教学研究型发展,教学研究型的向研究教学型发展,研究教学型向研究性发展。短短几年,使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从1998年的340万,增加到2011年的2800余万。在这个扩张过程中,高校多校区的建立是重要的一环。

我国高校多校区格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许多高校原有校园面积狭小,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影响了这些学校的规模扩展和效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批高校纷纷开辟新校区,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比如中山大学就在大学城建立了新校区;暨南大学分为四个校区,有校本部、华文学院以及深圳、珠海校区。二是为了克服高校规模偏小、布局欠佳、学科单一和重复建设等弊端,1992年以来,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结构与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一大批高校形成了一校多区的格局,

[1]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山东大学经过九九年三校的合并,现在分为山医、

山工南校、山大老校以及山大新校;中山大学本校与中山医学院北校区就是这种情况。[2]

一、山西省高校主校区与分校区布局

山西省高校扩张1999年到2004年进入高潮,几乎每一所本科院校都建立了多校区格局。这些本科院校包括原来的八所老牌本科院校,也包括八所以外的本科院校,如大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院等院校。经过数年的合并、扩张,这些本科院校每所均有不同的校区,形成了校本部(院本部)加分校区(分院区)的格局。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经过扩张,现有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的迎西校区、太原市迎泽西大街新矿院路18号的虎峪校区、晋中市榆次区迎宾路113号的榆次校区、阳泉市开发区学院路的阳泉学院、万柏林区千峰南路99号的财经学院和太原市西矿街红沟靶场路69号的人武学院。其中迎西校区为主校区,其他为分校区。

山西大学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经过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扩张,拥有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的主校区,太原市大东关红沟南街36号的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太榆路16公里处(武宿机场南)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及太原市小店区坞城东街18号的职业技术学院(原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其中,山西大学工程学

院为山西大学与原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山西大学牌下独立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是1997年10月由原山西财经学院和原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的财经类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分别为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696号的南校区,太原市南内环街339号的北校区,以及太原市平阳路西二巷25号的西校区。其中南校区为主校区,其他为分校区。下属的不同院系在不同的校区分布。

太原科技大学即原太原重机学院,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主校区在太原市窊流路。此外还有两个校区,一个是南校区,在太原市晋祠路中段,一个是晋城校区。南校区为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原太原化工学校)和华科学院(独立学院)。晋城校区为新建的一个校区,2010年9月份实现首批招生,2012年9月份将实现全面招生。

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省一所教学型农业大学。学校有多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另有晋中校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榆太路,内有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此外还有位于太原市晋祠路三段的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园艺学院,位于太原市太原畜牧兽医学院,以及运城农学院、平遥机电学院、原平农学院、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校区。

山西师范大学现有3个校区,一校区为主校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贡院街1号;二校区为现代文理学院,位于临汾市解放东路85号,是山西师范大学名下的独立学院;三校区为体育学院,位于临汾市东郊。

中北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大学。学校共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主校区,位于太原市上兰村;一个是南校区,位于太原市学院路,内有信息商务学院,为独立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主校区在太原市解放路,另有三个校区:一个位于汾阳市,原为山西省汾阳高级护理学校,后并入山西医科大学,改称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一个是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是山西医科大学牌下的独立学院;一个是新校区,位于太原到榆次之间。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是200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的专科学院,由原临汾教育学院、临汾师范、隰县师范、临汾体育学校,实行联合、重组、合并升格的一所培养、培训专科层次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院校。院本部在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南大街,有多个校区。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是由山西大学与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层次办学机构,隶属于山西大学。2009年学院朔州校区开工奠基。

山西大同大学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主校区位于御东新区兴云街文瀛湖畔,二级学院煤炭工程学院在新平旺校区,也称工院校区。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为挂牌学校。

太原师范学院是由原三校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主校区在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南校区在太原市黄陵西巷5号,北校区在太原市侯家巷8号,此外还有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办学点和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点。

忻州师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忻州市和平西街,另有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五寨分院,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人、财、物均由地方政府管理,教学业务均由学院统一管理,招生计划由学院编制,毕业证由学院发放。

长治学院位于长治市,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长治市城北东街,师范分院位于长治市东大街。

除以上高校外,其他还有一些高校均有不同数量的校区存在分校区的院校,本文不一一叙述。

二、山西省高校分校的弱势文化

山西省高校分校区文化弱势是明显的,它严重影响着山西省高校的健康发展。整体上看,主要是分校区缺乏浓厚的高校氛围。高校办学不仅需要教学基础设施好,还需要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形成浓厚的高校氛围。分校区的建立使高校的总体规模扩大,但由于分校分布在不同区域,使得每个分校区的规模都很小。冷清的校园根本不能形成与所属高校名实相符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能感受到浓厚的大学文化。由于学生在各分校区的分布状态不同,学校在考虑硬软件配置时很可能造成各校区的分配不均匀,学生虽然也可以跨校区享受这些资源,但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和精神成本。由于校区间距离较大,教师也会花费很大精力在不同校区间奔波,师生见面和交流机会减少。有的学校由于在不同校区设置不同年级的学生,这会造成不同年级的学生间的交流机会较少。高低年级学生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减少。

[3]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隐性知识减少,相应降低了学生的收益。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主要

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校区图书馆规模无法与主校区相提并论

山西省高校分校区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积小,藏书少,期刊资料层次低,管理手段不够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不好,图书资料建设在资金投入、管理手段、图书资料采购、报刊杂志订阅等方面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载体数字化和服务网络化程度低。特别是一些原来为低一层次的院校分校(如原来是中专,后来升格为大专并入某高校;原来是大专,后来升格为本科并入某高校)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这些高校往往规定分校的师生可以到主校区图书馆借阅,可以享受主校区图书馆的资源,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致使共享成为一句空话。

(三)师资质量远远低于主校区师资

山西省高校分校师资力量整体不如主校,这种情况与全国各地高校的情况基本一致。由于一些分校原来是中专或大专等低一层次的学校,升格或并入的时间又不长,所以,这些分校的师资质量不尽如人意。很多这样的分校没有教授,或教授很少。高级职称中,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系列的高级讲师与高等院校系列的副教授同时存在。原有的教师中,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大多为在职攻读;高等院校系列高级职称教师许多为转评职称。科研意识不强,能力不高。这些分校在介绍师资质量的文件或宣传中,往往不列教授的具体人数,而以“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来表述,因为这些院校分校可能教授的数量极少甚至没有一个。

(三)分校区师生不能有效参与学校在主校区开展的活动

一所高校开展的校级活动往往是在主校区进行。比如以学校的名义邀请全国知名的学者等各种名人到学校开展学术活动,分校的教师和学生有时不能及时得到消息,或者由于交通等原因不能有效参与。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学术活动,有的高校几乎每天晚上在学校学术报告厅或礼堂都有知名人士的讲座,主校区的学生随时都可以享受这种学术活动带来的好处,但是分校区的学生就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方便。再比如,高校的校级的运动会,虽然分校区的学生以所在学院的名义可以参加,可以组织运动代表队甚至啦啦队,但是当分校区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拼搏的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来自自己所在分校的同伴的欢呼声,所在分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可能参与其中,而主校区的学生却正好相反。

(四)分校区的一些与主校区重叠或交叉的专业处于弱势

一般来说,一个分校区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学院,这些学院在整个学校里是独一无二的。但还有一种情况是,一所分校原来拥有某个专业,而主校区的学院也有这个专业,但由于山西省大多数高校的扩张与合并的时间并不长,学校没有对相似或相同的专业进行调整,致使一些专业重叠或交叉。而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分校的此专业往往关注不多,投入不够。几年下来,分校的此专业积贫积弱,弱势就更加明显。

(五)分校区宣传信息介绍模糊

上文已经提到,分校宣传学校师资的时候一般会把教授的数量隐藏,用“副教授以上”来表述。此外,分校在校址、交通、学生就业率、教师学位、学术指导单位很多方面都使用模糊语言。比如,校址有的就直接使用主校区的,学生就业率往往虚高,教师学位往往把在

读的都计算在内。由于宣传信息介绍模糊,当招生结束,学生报到后,很容易引起纠纷。2005年,山西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新招的1000多名学生中,选择留下来继续就读的只剩下100多名。这场退学风波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学校在校址、校名、办学主体等存在模糊的表述

[4]有关。

(六)分校区师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就教师与其他员工而言,对原本实力相对较弱的校区来说,教职工既有获得知名学校品牌的喜悦,也有存在受到歧视和淘汰的担心。[5]而学生虽考入了理想的大学,但是由于多校区的状况,仅有少数学生能够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校园氛围,诸如特色建筑、校园环境、教学科研设施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一些大师名家、学风教风等软性条件,其他校区学生则会有被排斥的感觉,致使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

高校分校的弱势文化的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对高校文化进行研究,想办法弥补与所属高校主校文化的差距,最后做到高校健康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琦.扁平化跨职能工作团队的构建与思考——我国大学新校区管理模式探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8-81.

[2]夏祥伟.中外高校多校区(分校)管理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5):79-82.

[3]孟祥林.高等学校多校区办学的国外实践与我国的发展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8-134.

[4]罗晓宁.6琼籍学子山西退学续:山西海南两省同意补招

[N].http://news.0898.net/2005/09/08/188331.html.

[5]郜岭.我国高校多校区管理的问题与经验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79-80.

弱势的分校文化

——山西省高校分校文化与主校文化比较

韩惊鸣

(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邮编 030021)

摘要:山西省高校和全国高校一样,经过90年代到现在的“升格”和“扩张”,使得一大批高校形成了一校多区的格局,即一所高校有一个主校区和几个分校区的格局。但是分校区文化往往是高校文化的薄弱环节。如分校区图书馆规模无法与主校区相提并论,师资质量远远低于主校区师资,分校区师生不能有效参与学校在主校区开展的活动,分校区师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等,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高校的发展,影响高校整体的声誉。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关键词:大学文化 山西省高等院校 多校区 分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升格”和“扩张”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专科,专科升为本科,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本科,学院升格为大学。以地级市命名的高校升格为省命名,以省命名的升格为中国某某大学„„小的要做中,中的要做大,大的要做强,教学型的向教学研究型发展,教学研究型的向研究教学型发展,研究教学型向研究性发展。短短几年,使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从1998年的340万,增加到2011年的2800余万。在这个扩张过程中,高校多校区的建立是重要的一环。

我国高校多校区格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许多高校原有校园面积狭小,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影响了这些学校的规模扩展和效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批高校纷纷开辟新校区,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比如中山大学就在大学城建立了新校区;暨南大学分为四个校区,有校本部、华文学院以及深圳、珠海校区。二是为了克服高校规模偏小、布局欠佳、学科单一和重复建设等弊端,1992年以来,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结构与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一大批高校形成了一校多区的格局,

[1]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山东大学经过九九年三校的合并,现在分为山医、

山工南校、山大老校以及山大新校;中山大学本校与中山医学院北校区就是这种情况。[2]

一、山西省高校主校区与分校区布局

山西省高校扩张1999年到2004年进入高潮,几乎每一所本科院校都建立了多校区格局。这些本科院校包括原来的八所老牌本科院校,也包括八所以外的本科院校,如大同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院等院校。经过数年的合并、扩张,这些本科院校每所均有不同的校区,形成了校本部(院本部)加分校区(分院区)的格局。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经过扩张,现有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的迎西校区、太原市迎泽西大街新矿院路18号的虎峪校区、晋中市榆次区迎宾路113号的榆次校区、阳泉市开发区学院路的阳泉学院、万柏林区千峰南路99号的财经学院和太原市西矿街红沟靶场路69号的人武学院。其中迎西校区为主校区,其他为分校区。

山西大学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经过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扩张,拥有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的主校区,太原市大东关红沟南街36号的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太榆路16公里处(武宿机场南)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及太原市小店区坞城东街18号的职业技术学院(原太原铁路机械学校)。其中,山西大学工程学

院为山西大学与原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山西大学牌下独立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是1997年10月由原山西财经学院和原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的财经类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分别为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696号的南校区,太原市南内环街339号的北校区,以及太原市平阳路西二巷25号的西校区。其中南校区为主校区,其他为分校区。下属的不同院系在不同的校区分布。

太原科技大学即原太原重机学院,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主校区在太原市窊流路。此外还有两个校区,一个是南校区,在太原市晋祠路中段,一个是晋城校区。南校区为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原太原化工学校)和华科学院(独立学院)。晋城校区为新建的一个校区,2010年9月份实现首批招生,2012年9月份将实现全面招生。

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省一所教学型农业大学。学校有多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另有晋中校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榆太路,内有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此外还有位于太原市晋祠路三段的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园艺学院,位于太原市太原畜牧兽医学院,以及运城农学院、平遥机电学院、原平农学院、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校区。

山西师范大学现有3个校区,一校区为主校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贡院街1号;二校区为现代文理学院,位于临汾市解放东路85号,是山西师范大学名下的独立学院;三校区为体育学院,位于临汾市东郊。

中北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大学。学校共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主校区,位于太原市上兰村;一个是南校区,位于太原市学院路,内有信息商务学院,为独立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主校区在太原市解放路,另有三个校区:一个位于汾阳市,原为山西省汾阳高级护理学校,后并入山西医科大学,改称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一个是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是山西医科大学牌下的独立学院;一个是新校区,位于太原到榆次之间。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是200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的专科学院,由原临汾教育学院、临汾师范、隰县师范、临汾体育学校,实行联合、重组、合并升格的一所培养、培训专科层次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院校。院本部在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南大街,有多个校区。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是由山西大学与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层次办学机构,隶属于山西大学。2009年学院朔州校区开工奠基。

山西大同大学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主校区位于御东新区兴云街文瀛湖畔,二级学院煤炭工程学院在新平旺校区,也称工院校区。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为挂牌学校。

太原师范学院是由原三校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主校区在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南校区在太原市黄陵西巷5号,北校区在太原市侯家巷8号,此外还有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办学点和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点。

忻州师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忻州市和平西街,另有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五寨分院,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人、财、物均由地方政府管理,教学业务均由学院统一管理,招生计划由学院编制,毕业证由学院发放。

长治学院位于长治市,有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长治市城北东街,师范分院位于长治市东大街。

除以上高校外,其他还有一些高校均有不同数量的校区存在分校区的院校,本文不一一叙述。

二、山西省高校分校的弱势文化

山西省高校分校区文化弱势是明显的,它严重影响着山西省高校的健康发展。整体上看,主要是分校区缺乏浓厚的高校氛围。高校办学不仅需要教学基础设施好,还需要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形成浓厚的高校氛围。分校区的建立使高校的总体规模扩大,但由于分校分布在不同区域,使得每个分校区的规模都很小。冷清的校园根本不能形成与所属高校名实相符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能感受到浓厚的大学文化。由于学生在各分校区的分布状态不同,学校在考虑硬软件配置时很可能造成各校区的分配不均匀,学生虽然也可以跨校区享受这些资源,但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和精神成本。由于校区间距离较大,教师也会花费很大精力在不同校区间奔波,师生见面和交流机会减少。有的学校由于在不同校区设置不同年级的学生,这会造成不同年级的学生间的交流机会较少。高低年级学生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减少。

[3]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隐性知识减少,相应降低了学生的收益。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主要

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校区图书馆规模无法与主校区相提并论

山西省高校分校区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积小,藏书少,期刊资料层次低,管理手段不够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不好,图书资料建设在资金投入、管理手段、图书资料采购、报刊杂志订阅等方面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图书资料管理自动化、载体数字化和服务网络化程度低。特别是一些原来为低一层次的院校分校(如原来是中专,后来升格为大专并入某高校;原来是大专,后来升格为本科并入某高校)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这些高校往往规定分校的师生可以到主校区图书馆借阅,可以享受主校区图书馆的资源,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致使共享成为一句空话。

(三)师资质量远远低于主校区师资

山西省高校分校师资力量整体不如主校,这种情况与全国各地高校的情况基本一致。由于一些分校原来是中专或大专等低一层次的学校,升格或并入的时间又不长,所以,这些分校的师资质量不尽如人意。很多这样的分校没有教授,或教授很少。高级职称中,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系列的高级讲师与高等院校系列的副教授同时存在。原有的教师中,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大多为在职攻读;高等院校系列高级职称教师许多为转评职称。科研意识不强,能力不高。这些分校在介绍师资质量的文件或宣传中,往往不列教授的具体人数,而以“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来表述,因为这些院校分校可能教授的数量极少甚至没有一个。

(三)分校区师生不能有效参与学校在主校区开展的活动

一所高校开展的校级活动往往是在主校区进行。比如以学校的名义邀请全国知名的学者等各种名人到学校开展学术活动,分校的教师和学生有时不能及时得到消息,或者由于交通等原因不能有效参与。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学术活动,有的高校几乎每天晚上在学校学术报告厅或礼堂都有知名人士的讲座,主校区的学生随时都可以享受这种学术活动带来的好处,但是分校区的学生就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方便。再比如,高校的校级的运动会,虽然分校区的学生以所在学院的名义可以参加,可以组织运动代表队甚至啦啦队,但是当分校区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拼搏的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来自自己所在分校的同伴的欢呼声,所在分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可能参与其中,而主校区的学生却正好相反。

(四)分校区的一些与主校区重叠或交叉的专业处于弱势

一般来说,一个分校区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学院,这些学院在整个学校里是独一无二的。但还有一种情况是,一所分校原来拥有某个专业,而主校区的学院也有这个专业,但由于山西省大多数高校的扩张与合并的时间并不长,学校没有对相似或相同的专业进行调整,致使一些专业重叠或交叉。而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分校的此专业往往关注不多,投入不够。几年下来,分校的此专业积贫积弱,弱势就更加明显。

(五)分校区宣传信息介绍模糊

上文已经提到,分校宣传学校师资的时候一般会把教授的数量隐藏,用“副教授以上”来表述。此外,分校在校址、交通、学生就业率、教师学位、学术指导单位很多方面都使用模糊语言。比如,校址有的就直接使用主校区的,学生就业率往往虚高,教师学位往往把在

读的都计算在内。由于宣传信息介绍模糊,当招生结束,学生报到后,很容易引起纠纷。2005年,山西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新招的1000多名学生中,选择留下来继续就读的只剩下100多名。这场退学风波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学校在校址、校名、办学主体等存在模糊的表述

[4]有关。

(六)分校区师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就教师与其他员工而言,对原本实力相对较弱的校区来说,教职工既有获得知名学校品牌的喜悦,也有存在受到歧视和淘汰的担心。[5]而学生虽考入了理想的大学,但是由于多校区的状况,仅有少数学生能够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校园氛围,诸如特色建筑、校园环境、教学科研设施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一些大师名家、学风教风等软性条件,其他校区学生则会有被排斥的感觉,致使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

高校分校的弱势文化的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对高校文化进行研究,想办法弥补与所属高校主校文化的差距,最后做到高校健康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琦.扁平化跨职能工作团队的构建与思考——我国大学新校区管理模式探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8-81.

[2]夏祥伟.中外高校多校区(分校)管理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5):79-82.

[3]孟祥林.高等学校多校区办学的国外实践与我国的发展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8-134.

[4]罗晓宁.6琼籍学子山西退学续:山西海南两省同意补招

[N].http://news.0898.net/2005/09/08/188331.html.

[5]郜岭.我国高校多校区管理的问题与经验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79-80.


相关文章

  • 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 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201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公共行政的功能和原则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 ...查看


  • 家长会教师代表发言
  •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对你们的到来我表示由衷的欢迎! 我很荣幸代表我们分校教师发言,下面我将我们分校的工作汇报如下:我们分校一共三个年级四名教师,张 ...查看


  • 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问题的调查报告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 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问题的调查报告 姓 名:金 海 勇 工作单位:宁夏保险宁夏分公司 所在分校: 指导教师: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3年 9月 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问 ...查看


  • 强势的人抗压能力强 权力大的人更快乐 抗压获得好命的能力,但压抑却是无法抗压.
  • 强势的人抗压能力强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强势的人能很快走出困境,抗压能力很强. 该校心理学博士玛雅·库恩招募了445名年龄在18-82岁之间的志愿者,用3项实验来考察他们遭到拒绝后的微妙反应. 在第一项实验中,遭到排斥 ...查看


  • 2012年教代会报告
  • 高青县职业中专 二届二次教代会工作报告 各位老师.同志们: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团结协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十八大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素质加技能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 ...查看


  • 中共乡镇党委执政纪要范文资料
  • 马台乡党委2011年执政纪要 一.基本情况 马台乡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畔,东与平村乡隔江相望,南与博尚镇相连,西与凤翔街道.忙畔街道接壤,北与邦东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距临翔城区44公里,辖区总面积296平方千米.2011年末,全乡耕地总面积3 ...查看


  • 社团联合会简介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校 社团联合会简介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校社团联合会(简称校社联),是学校各分校学生社团的联合体,是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群众性组织.它代表学校各学生社团的共同利益,是联系学生与社团.学校与社团.社会 ...查看


  • 31教育机构校长职责
  • 分校主管或校长工作职责及考核指标分校日常行政管理:①分校校长或主管综述a:分校主管或校长工作职责一:1.全面领导分校员工做好日常接待.管理工作:2.:3.围绕学校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条理的组织分校进:4.及时与宣传人员协调总校规定的相关事宜 ...查看


  • 家长会对培训学校的作用
  • 大语文项目部:易山 2015年03月09日 第一章:概述 任课教师是学生.家长以及分校之间的一个沟通桥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与家长及分校沟通及时解决,另外了解学 生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况,以促进两者的互相适应,教师应该承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