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教学案例

探究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教学案例

深圳市翠园中学 曾丽红

一、课标要求

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设计思想

1、突出学习的探究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得出结论。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良好品质。

2、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从实验步骤设计、讨论比较、表达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加深对实验设计原则的理解,加深对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因素的理解,自始至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达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酵母菌无氧呼吸受酸碱度及温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学会设计实验,运用语言、文字完善实验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通过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锥瓶4个,胶塞2个、气球2个、玻璃弯管、夹子、石灰水等

学生知识准备

1、复习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

2、温度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两个对照装置,展示、介绍装置,提出问题: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气体吗?怎样鉴定有无CO 2产生?(学生回答)

(教师提出探究课题)

(学生分两大组进行探究)

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验用具,通过小组讨论,先确定实验的总体思路,再逐步细化,写出根据实验用具和方法步骤在内的实验方案。

探究活动一:酸碱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

设计与实验

(1)试验用具:烧杯1个、试管4支、20%的酵母液、10%蔗糖溶液、配置好的pH 分别为6、7、8、9的缓冲液、注射器4个、橡皮胶塞4个、液体石蜡、滴管若干个。

(2)实验过程见下表:

探究活动二: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

(1)试验用具:烧杯3个、注射器3支、试管3支、20%的酵母液、10%蔗糖溶液、配置好的pH 为7的缓冲液、液体石蜡、橡皮胶塞3个、滴管若干个。

(2)实验过程见下表:

实验过程中提倡“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提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每一组的实验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酵母菌无氧的条件?”“如何比较哪支试管无氧呼吸速度最快?”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学到教科书上没有明确阐述的、更深入一层的知识。实验中教师巡视,既可以了解学生实验的速度、实验过程中出现哪些不可预计的问题,针对不同组的情况,提出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也能使自己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又作为学习者参与讨论过程,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然后,学生分组上台展示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讨论:①为什么要迅速向液体的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②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拔掉试管的塞子后,会闻到什么气味?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六、教学反思

该实验设计中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或方案,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因为实验步骤中只设计了pH 为5~8的实验,如果想得出不同的pH 与酵母菌无氧呼吸关系的变化曲线,应该如何设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目的不同,实验设计的步骤和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实验设计需要有针对性。 2006-10-10

探究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教学案例

深圳市翠园中学 曾丽红

一、课标要求

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设计思想

1、突出学习的探究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得出结论。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良好品质。

2、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从实验步骤设计、讨论比较、表达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加深对实验设计原则的理解,加深对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因素的理解,自始至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达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酵母菌无氧呼吸受酸碱度及温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学会设计实验,运用语言、文字完善实验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通过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锥瓶4个,胶塞2个、气球2个、玻璃弯管、夹子、石灰水等

学生知识准备

1、复习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

2、温度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两个对照装置,展示、介绍装置,提出问题: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气体吗?怎样鉴定有无CO 2产生?(学生回答)

(教师提出探究课题)

(学生分两大组进行探究)

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验用具,通过小组讨论,先确定实验的总体思路,再逐步细化,写出根据实验用具和方法步骤在内的实验方案。

探究活动一:酸碱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

设计与实验

(1)试验用具:烧杯1个、试管4支、20%的酵母液、10%蔗糖溶液、配置好的pH 分别为6、7、8、9的缓冲液、注射器4个、橡皮胶塞4个、液体石蜡、滴管若干个。

(2)实验过程见下表:

探究活动二: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

(1)试验用具:烧杯3个、注射器3支、试管3支、20%的酵母液、10%蔗糖溶液、配置好的pH 为7的缓冲液、液体石蜡、橡皮胶塞3个、滴管若干个。

(2)实验过程见下表:

实验过程中提倡“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提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每一组的实验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酵母菌无氧的条件?”“如何比较哪支试管无氧呼吸速度最快?”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学到教科书上没有明确阐述的、更深入一层的知识。实验中教师巡视,既可以了解学生实验的速度、实验过程中出现哪些不可预计的问题,针对不同组的情况,提出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也能使自己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又作为学习者参与讨论过程,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然后,学生分组上台展示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讨论:①为什么要迅速向液体的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②试管内出现什么现象?拔掉试管的塞子后,会闻到什么气味?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六、教学反思

该实验设计中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或方案,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因为实验步骤中只设计了pH 为5~8的实验,如果想得出不同的pH 与酵母菌无氧呼吸关系的变化曲线,应该如何设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目的不同,实验设计的步骤和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实验设计需要有针对性。 2006-10-10


相关文章

  • [江苏省教研室]-生物-优秀教学案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教学构思(东海 任守运) 江苏东海高级中学    222300    任守运 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教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材 ...查看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课程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开展探究性实验.观察与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能 ...查看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开课时间:4月23日 地点:高三(8)班.上午第2节 课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2课时) 开课人:赖占福 [考情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从 ...查看


  • 人教版教学素材探究甜酒酿制作的原理
  • 探究甜酒酿的原理 一.课题分析 1.教学目标 (1)简述酿酒的工程菌是酵母菌,酵母菌发酵的原理. (2)制作甜酒酿. (3)认同酿酒与微生物发酵的关系. 2.知识背景 在生产实际中,人们将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叫发酵. ...查看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复习 一.光合作用过程: 回忆:C3植物与C4植物叶片结构的区别: C3植物与C4植物各自产生淀粉的部位: C3植物包括: C4植物包括: 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 细胞呼吸按照是否消耗氧气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 ...查看


  • [细胞呼吸]说课稿
  • <细胞呼吸>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新陈代谢一章中的重点内容.它系统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 程,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 ...查看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教学设计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教学设计 组员:杨柳.古丽克孜.王喆.陆少伟.苏恩俊 一.教材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选自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 ...查看


  •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光合与呼吸(教师)
  •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光合与呼吸 班次: 姓名: 一.本章网络构建 二.基础填空 5.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有氧呼吸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 和 线粒体 . 6.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 类囊体薄膜 上,暗反应发生在 叶绿体 ...查看


  • 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生物是一门科学,因此学习生物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而实验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因此,在实验中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是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