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 主体与客体

现代写作

第二讲 写作主体与客体

教学内容: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体的能力;写作客体;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应提升主体素养,加强观察、感受、思维、想象能力的训练,并认识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写作主体的能力训练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多媒体教学法 课堂训练法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

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

写作素质就是作者围绕文章的选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生活素养

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活材料的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见解和能力等多层含义。

1、作者所具有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

2、作者所具有的将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心理体验,从别人的生活中汲取和获得独特的体味、有益的滋养和借鉴的意识及能力。

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诘难者问:那么,写杀人最好是自己杀过人,写妓女还得去卖淫么?答曰,不然。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

——鲁迅《叶紫作序》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沦没在空虚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联系,却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能说不该说而偏要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流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

1、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诗作。其中一句是:熊熊的高炉迸射出钢花。过了三天,《人民日报》刊出一封技术员的来信,指出:高炉并不炼钢,炼的是铁;炼钢的是平炉或转炉。

2、郭雪波的小说《沙狐》开篇渲染科尔沁的荒凉,说¡°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瀚海¡±,他忘了,编辑也没记住,整个中国的版图才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3、张抗抗在《去远方》里写到黑龙江那座远方城市里的夏天,¡°蝉声¡±叫得人心烦¡ª¡ª黑龙江根本没有¡°蝉¡±这种动物。

4、迟子建在她的小说中写到,“天凉了,小鸡都不爱下蛋了”——小鸡在伏天才不爱下蛋呢,要“歇伏”;一立秋,就爱下蛋了。

5、 王阿城在《东北人的食物》中写到,东北的先民以渔猎为生,在他们的食谱中不但有獐狍野鹿,野猪等,居然还有“狐狸,狼,老虎”­­——从来没有哪个民族以这几种动物为食物的。而且,东北先民一向尊敬老虎,以其为“山神爷”,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思考: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违背生活常识的“作品”不能取信于人, 如果不以丰厚的生活积累作支撑,写出的作品可能会内容干瘪失实,缺乏生活深度,或根本无法进行写作。即便名作家也是如此。

古人说:“见得真,方道得出。”有丰厚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多见世面,广开视听,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得以丰富和递增,信息贮存和材料积累越丰厚,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生活素养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根须”,它来自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也来自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

写作主体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素养,这不仅要求写作主体有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更要有对生活的热情与

投入。那么,怎样提高生活的素养呢?

1、投身生活,投身实践,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

2、扩大生活阅历:阅万卷书,走万里路。行万里路是增加阅历的主要途径。

据《外国名作家传》统计:最能出文学家的职业要数:当兵和记者。其重要原因其经历和阅历丰富。海明威既是当过兵也当过记者。邱吉尔,从小也当过兵,也当过记者。

日本新闻界有一句名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强调了经历和阅历的重要性。

3、来自作者对生活投入的热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

经历和见闻:广度方面

认识和感悟:深度和密度方面

要形成良好的生活素养,就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潜心探究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写作需要有文化知识方面的储备。知识储备越丰富,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

写作是一种智能劳动,必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丰厚的知识是任何类型的文章写作所必备的基础。

科技文章、科普小品、产品说明书,是相关知识的直接体现。

学术论文、专著反映的是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

财务文书、法律文书、医务文书,反映的是行业知识。

杂文、随笔、评论、散文等文体,间接地包含着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知识。

文学作品往往把知识融化到艺术形象的创造之中,是各种知识的融合。

(1)一般性知识:指普通的常见的零散的各种知识。如有关科学原理、科学定义、科学命题,有关历史(典故、常识、事件),文化(名人、常识、名诗、名言);有关的公理、俗语 、成语、谚语、格言,有关民族、国家、天文、地理、自然、人文方面的常见知识。有关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普通常识等。

我们平常说的广泛采集、广泛阅读,大多是指这些一般性知识的掌握。

(2)专业知识

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象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学术专著等属于专业写作。美国记者威·劳伦斯为了报道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令人吃惊地了解了有关原子弹的原理,为此他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新闻最高奖)。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财务文书、法律文书、金融文书、医药文书的写作也很专业,需要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对于从事非专业写作的人员,同样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比如:从事文学创作,需要懂得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物理学、化学、电脑科技等相关知识,否则就说外行话,甚至闹笑话。

(3)理论知识: 指概括性强,抽象性高的知识体系。

理论知识中包含了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人们将大量的一般知识经过归纳抽象,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就会成为理论性知识。

理论造诣会对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修养高,就有整体的思维能力和深锐的洞察力。在理论性文章写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相当的理论修养,往往只能就事论事,说理不透,更谈不上真知灼见。

课堂讨论:

余秋雨吗为什么在他身上集中了那么多的矛盾?褒贬严重不一?你知道他受到的批评最多的是什么吗? 《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辩》,2003年7月,书海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正是通过它,很多人知道了金文明,这位和语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先生。

金文明曾参与《辞海》编纂,担任过《汉语大词典》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996年退休后被聘为复旦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咬文嚼字》月刊编委。《石破天惊逗秋雨》并非大众读物,内容是纯正的文史考据,但因为点中了人们的好奇要穴,上市之前便已大热。余秋雨所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热销书籍中存在的文史差错居然多达126个,在金文明“咬”下这口前,恐怕谁都料想不及。

他让唐朝道士吕洞宾去当春秋时代的道家首领,让元朝的王圭去当宋朝的宰相,让蒲坂的大舜去甘肃和南苗的饕餮打仗,让十九世纪(1802年)出生的雨果,去参加十八世纪(1794年)结束的法国大革命,让十九世纪(1883年)亡故的马奈,来设计二十世纪的文艺复兴,让柳宗元自写墓碑,让柳宗元学写白话字,让叶昌炽改名字,让顾贞观写白字,让岳麓书院修改大门楹联,让康熙皇帝编篡词典,让舜的妻和妃都变作舜的女儿,让根本没有的伪名王敬轩作活人还要刘半农冒充他,去给《新青年》写信。

余秋雨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也是最有杀伤力的炮火是他文章中的“硬伤”。以此证明他没学问。与崇敬者刚好相反:他们恰恰是因为他有学问、是个学者型的作家才喜欢他。可见:有无学识是决定写作水平高下的硬标准。写作,本来就是要记录传播人类的经验与情感的,你胸无点墨,你无话可说,还写什么作什么呢? 在当代中国,遭遇批判最多的作家有三个:余秋雨、贾平凹和王朔。谁都知道,他们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但他们身上却都承受着数以千计的批判文章的压力。这些批判文章,有一部分是学术批评,但非理性的谩骂和攻讦也不在少数。因为在“文革”期间写了几篇“左”的文章,就把余秋雨定罪成“文革余孽”、“四人帮文胆”;因为写了《废都》,就把贾平凹说成“流氓作家”;因为《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的流行,就把王朔的小说贬斥为“痞子文学”,这显然已经越出了正常的文艺批评界限,演变成了新的文化暴力——而任何一种文化暴力的重演,最终伤害的都将是文化本身。

缺乏学识有什么后果?

1、《读书》杂志上一位前辈作家著文把“光年”当做时间单位使用。

2、某杂志刊登了一篇谈杜鹃花的散文,开头便引用了李白的绝句《宣城见杜鹃花》:“蜀中才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接着写道:“那时诗人谢朓正做宣城太守,李白同他登高饮酒,纵情唱和,看见安徽的杜鹃花,忆起四川的杜鹃鸟,恋念起那里的山川风物来了。”有个叫诸葛穗的写了篇批评文章叫《谢脁和李白联合声明》,发表在北京晚报上,说:“稍微熟悉一点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谢脁(464-499)是南朝人,李白(701-762)是唐朝人。两位诗人前后相隔两百多年,怎么能够一起„登高饮酒,纵情唱和‟呢? 总结以上,如果缺少了学识修养会:

1、使你的作品信息量少,空洞无物,干瘪。

2、使你成为井底之蛙,立意偏执、错误乃至反动。

3、 使你的作品错误百出,硬伤累累。

文革中文艺舞台上的创作,如《苏联人民日夜想念毛泽东》、《日本孩子想念毛主席》

结论:必须尽可能多地用人类各方面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鲁迅:“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都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地钻在文学里。”(《鲁迅全集•书信》第13卷,第3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如何培养学识修养

博览群书 兴趣广泛 充满热忱 潜心钻研 从点到面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读下面的文字,思考并回答问题。

邹韬奋三十年代旅欧见闻中写道:宫廷中的孩子们个个英俊美丽,是因为他们的贵族母亲美丽,历代筛选积累所致。品格高尚的作者才会写出格调高雅的作品。

柳宗元曰:“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见《柳河东集•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转引自《文学名吉录》第4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沈德潜在《说诗醉语》中指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说:“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

思考:人品与文品有何关系?

“文如其人”一词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答张文潜书》中评价他的弟弟苏辙的话:“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后人常用来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或所表现的风格,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或风格一样,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并开辟了“以人论文”(评价“建安七子”)的先例。

*鲁迅总是说得最简洁最深刻:“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革命文学》) *法捷耶夫在《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说:“毋庸争辩,个人品质——作家的才力、修养、智力的发展的趋向、气质、意志以及其它的个人特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都起着重大作用。”

*文如其人的例子写满了整个文学史:

司马迁在其著名的《报任安书》一文中列举大量事例,说明人格与作文的关系:“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罗曼·罗兰看了《阿Q 正传》后哭了。他说,他看到了一个中国人的良心,看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他知道自己民族的毛病。当整个中国刮起了崇韩风的时候,一个中国青年对韩国朋友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说:“你们韩国真好,什么都有。”韩国朋友正色回答道:“不。我们没有鲁迅。”

*莫里哀是法兰西的良心。

安徒生是丹麦的灵魂。

变态:文格与人格完全是两回事

王朔:艺术与道德是两回事。真、善、美各一范畴,互不相关。妈妈漂亮,女儿不一定漂亮。女儿漂亮,妈妈不一定漂亮。什么人不一定说什么话,很有些人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但这一切,都不妨碍他们写出伟大的作品。 王朔的言论很有代表性。他在与老侠合作的《美人赠我金错刀》中没深没浅地抨击了几乎所有的近现代中国文人,称陈寅恪、钱钟书等为“文化恐龙”,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除了鲁迅,再无真正的知识分子。而鲁迅也是前期好,后期坏。王朔认为人、文是两码事,对人不必求全责备。他在《我看王朔》中大放厥词——

“我经常听人讲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须要有一些写作之外的先决条件,思想性啊,责任感啊,对巨大事物的关怀啊,说来说去似乎都有在强调作家的人格,许多作者本人也纷纷咬着后槽牙说;创作拚到最后就是拚人格。依这个说法,凡是经过文革活下来的作家都无法伟大。这些年揭出了很多文坛上的陈年旧恶,在那个不道德的时代和更早之前,那些说起来近乎纪念碑式的人物,都不分先后做了丑恶表演,你搞我,我搞你,其下作还不如今天监狱里关的那些刑事犯。就我的阅读范围,老腕儿们差不多人人沾包,以致使我有一个偏激的想法:老作家,都没有资格谈„人格‟二字。”

“老舍,愤而一死,在势必沉沦的深渊前全身而退,保全了自己的人格。就人之所能,他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一次他没有再使用他那些聪明把戏。即使在那之前他还干过什么蒙羞之事也都用自己的血洗刷干净了。说老舍是他那一代中国作家中最有人格的恐怕不为过。就盼着中国作家都当圣人,只恨他们不够胆儿去自尽的缺德批评家要树当代屈原除了傅雷另一个人选恐怕也就是老舍合适了。”

“可是,老舍的人格伟大,能说他的作品也就当然比其他苟活下来一身污点的老作家更伟大吗?无论我对他怀有怎样的敬意也得不出这样一个肯定的结论。他是拿死拼出了一个人格,但这可以同时提升他的作品的意义吗?” “作家的命运是沉浮不定的,作品都是活着时候写的。要产生伟大的作品首先的条件是让作家活着,别老拿生死考验他。死亡,无论多么悲壮,也是对写作的打断。老舍,如果他偷生在人间,难免不付出人格代价,但也就有了机会和可能写出真正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他已经开了头,写了8万多字,叫《正红旗下》。”

“朋友说,中国作家吃亏就在于人人不老实,一方面可做绕指柔,一方面又都是暴脾气,软,软到人尽可夫,硬,硬起来便一头撞死,都不把写作当回事。其实这不是中国作家的传统精神,汉朝有个叫司马迁的,被皇上骟了,没急着死,写了一本《史记》。”……

“朋友的话引起我的深思:我们是不是太在乎一个作家的人格的完整了?说惯了大话,把自个儿将在这儿了。逼得很多人东西没写完只好去做烈士。这个人格对作家真的那么重要吗?简直无可选择,要么留取丹心照汗青,要么活着也是知尸走肉?——当然很多老作家的经历确实印证了这一点,丢了人格之后文章的格也不复再有。”

“余华的《活着》讲到了对生命的尊重,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芙蓉镇》里也有类似的话:不能像人一样活,就像畜生一样活。张宇的《活鬼》把这个话更进了一步,不但要像畜生一样活,还要活出滋味来,活得比人还带劲。其实老舍自己也有这样的话,《四世同堂》中有一句台词:日本人厉害吧,架不住咱能忍!”

“死,只能成全一个伟大的作家。”

“忍,没准能忍出一部伟大的作品。”

“我愿意将来有一天,我们谈论很多伟大的作品,谈到这些个作家,都说„真不是个东西‟,而不是相反。”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写道:“有各式各样的艺术家,有理查德。瓦格纳那样的艺术家,也有上帝的宠儿莫扎特这样的艺术家。两种艺术家都给我们留下优美动听的音乐,但两人又有很大的不同。瓦格纳桀骜不驯,为人极其卑鄙,可能是历史上最可憎恶的人。而莫扎特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慷慨无私。他的人品只有圣徒才能赶得上,但是绝对超不过。”,又说:“千万不要探索艺术家的„灵魂‟,那你一定要犯错误。他可能有灵魂,但他的灵魂和我们的灵魂差不多。”“艺术家没有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的权力,但是,他和我们一样有权得到由他的同类组成的评委会的评判。”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优美、典雅的音乐会使每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感到婚姻的美好和神圣。人们常说作品即人品,这句话显然不适合瓦格纳:他创作的音乐是美妙的,但人格是丑恶的。1813年5月22日威廉²理查德²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七个月后父亲就去世,第二年夏天母亲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²盖雅尔,全家也迁往德累斯顿。瓦格纳是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却又是最自信、最霸道的一个。他对别人毫不关心,却要求其他人尽力奉承自己。十几岁时,他开始结交江湖人,经常出入莱比锡的小赌场里,又一次,差一点输掉了母亲的全部养老金。他到处借钱,胡乱挥霍。

和恶习、坏品质一起增长的是瓦格纳的才能。他从小就爱好诗歌和音乐,十三岁是就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头十二卷,读了莎士比亚剧本的德译本,背下了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14岁的时候,他竟然写出了一部长达五幕的大悲剧《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11岁才开始学钢琴。使瓦格纳立志走上音乐道路的真正动力还是贝多芬的音乐。《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得到了世界顶尖级的钢琴大师李斯特的无私帮助和尽力提携,后者为前者的前途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李斯特担任魏玛剧院饿指挥,本可以通过交响乐、圣乐和歌剧的创作来巩固自己的声誉,可他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瓦格纳身上。瓦格纳很快就做出了报答,他爱上了李斯特已婚的小女儿科西玛(她的丈夫比洛也是瓦格纳的朋友,音乐界的同行),偷偷地私奔了。他们的恋爱事件成了丑闻,但这并不妨碍科西玛对瓦格纳的崇拜,她甚至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3. 结论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章就是作者人格品位在书面语言中的回声。优秀的人格品位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写作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位必然对写作成品产生巨大影响。 写作,特别是创作,不是一般的职业,不是“码字的”,不是文字匠,不该仅仅是玩,因为你写的东西要发表,要传播,这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事儿了,就有一个社会效益了。而且,你写的好坏,全取决于这个社会效益。它应该有影响。很大的影响。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这你就得负责了,就得有责任感了。就不能随心所欲胡说八道了。比如你骂大街,行么?比如,凤凰卫视有一个栏目让俊男靓女们表演“欲火中烧”和“美人偷偷放屁”,合适么?再比如,像棉棉和卫慧那样,尽情展览自己的丑恶,好么?可你想不做低俗的表演(写作)也不行,因为你就这个格调,就这个情趣!想高雅也高雅不起来。所以这里提醒各位,如果你想写作,特别是想当个作家,那就是有意高就,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很高的位置,那就是:社会的良知,人格的代表。

想写作想创作想当一个作家艺术家想以别人的精神为自己的工作对象,你就要向这些大师靠拢,具备神圣的使命感,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不断反省不断忏悔的人才会逐渐提升自己,变成一个健康的人,善良的人,美好的人,受人欢迎的人,有说服力的人,才能把自己人性中的真善美通过自己的笔展示给传播给更多的人。

要做文,先做人。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素养

展示图片

西方人在谈文学功能激发人们审美体验时,总喜欢讲这样的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可怜可怜吧!‟有一天,一个诗人走到他的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盲乞丐的牌子上写上一句话。那一天盲乞丐得到了几乎所有伯同情和慷慨的施舍。后来,盲乞丐又碰到那位诗人,很奇怪地问:„你那天给我牌子上写了什么了,以致于人们忽然对我这慷慨,给了我那么多的东西?诗人笑了笑,念牌子上他写的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却不能看到她‟!

思考:诗人写的这句看似普通的话究竟蕴涵了什么神奇的东西呢?以致于引起了人们对盲乞丐普遍的同情和慷慨?这实际是文学审美,是审美效应的体现。

诗人将盲乞丐失去眼睛的痛苦,点化成美丽的诗句,激起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体验,以致于他们突然发现,站在他们面前的再也不是一个令人讨厌而可怜的盲乞丐了,而是一个有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带着春的气息的使者,于是他们突然感悟到看不到春天的眼睛是多么的痛苦,而能够看到春天的眼睛又是多么的幸福,这巨大的反差激活了他们心中人道主义的全部潜能,开启和擢开人们的心灵,并使人获得了美感享受,对盲乞丐的同情和慷慨,正是这种美感享受的回报。

从写作的内容看,许多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美的内涵或的美的对象。

文学作品是审美文体。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是以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理趣美为追求的目标和构成的内容。

但对文学中的美,却是广义的美。不少作品中写的恶人、丑事,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的审美倾向。对恶的鞭挞,即对善的张扬,对丑的揭露,即是对美的歌颂。悲剧震憾人心的力量,在于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让世人从中得到启悟,从而激发人们去寻找美,保护美,抗击恶,消灭恶。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人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力,它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

观察力的表现是善于发现和识别对象的细节和特征。

1、观察的对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2、观察的发出者:

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痛觉、温冷觉、运动觉。

张爱玲《道路以目》

小饭铺常常在门口煮南瓜,味道虽不见得好,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却予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视觉,味觉,触觉,温冷觉)

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扇出滚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煤炭汽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视觉、运动觉、嗅觉、温冷觉)

观察的方法

1、定位观察

写作主体确立某一观察点,从这一特定的位置、角度对事物作观察。

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新加坡坟墓 军人 女人 文人(二叶亭四迷)

2、移位观察:

写作主体变换观察的距离与角度。移步换形法。

参观游览一个景点,总要沿一定路线,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观赏,对景点的整体或部分作细致的观察。 刘白羽《长江三日》: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3、比较观察

横比:不同观察对象在同一时期或环境下的异同。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 高声说道:“老刘, 老刘, 食量大似牛, 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 后来一听, 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 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 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 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 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 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 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 还只管让刘姥姥.

纵比: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异同,如《骆驼祥子》

初期:祥子是个勤劳善良、上进肯卖力气的车夫,想靠自己的力气来实现买车的愿望,省吃俭用,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这个仿佛在地狱里都可以做个好鬼的人力车夫

后期: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到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

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到乱死岗子去。

(二) 感受能力

感受是人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其感官所产生的一种与外界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或产生某种体会的个性心理特征。 观察主要是物态反映,侧重于反映客体的具体形象和本质;感受主要是心态活动,侧重于表现主体的心理状态。感受力是人受到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与外界刺激相应的心理反应能力。

感受力对积累写作材料、引发写作动机、深化构思内容等起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概括力和表现力。 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

在甜蜜的静谧中,我忘了世界

我让自己的幻想把我悠悠催眠

这时候,诗情开始蓬勃和苏醒

我的心灵充满着抒情的火焰

它战栗,呼唤,如醉如痴地想要

倾泻出来,想要得到自由的表现——

一群无形的客人朝我涌来,他们是我的旧识

是我久已孕育的想象的果实

于是思潮在脑海中大胆地波动

轻快的韵律迎着它们跑来

手忙着就就笔,笔忙着去就纸

一刹那间——诗章已滔滔地涌了出来

(普希金《秋》)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出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 ——朱光潜

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钱钟书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

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三)思维能力

〈法国〉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捷克〉米兰²昆德拉:我在故我思

“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人囊括了宇宙。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帕思卡尔《思想录》

1、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手段来阐明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类型。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即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综合等形式,运用逻辑来揭示对象本质与规律的思维形式,因此又叫逻辑思维。

1、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方法

归纳:个别到一般 演绎:一般到个别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3、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具象”的手段,也即用具体可感的形象,直接而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它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思维的一种方式。因此,又叫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区别的关键是形象思维是“具象显质”,而抽象思维则是“抽象显质”。

形象思维在写作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

1、形象思维始终饱含着作者的艺术感情

巴金说:“我的生活里有过爱和恨、悲哀和渴望,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有我的爱和恨、悲哀与渴望的,倘使没有这些,我就不会写小说了。

托尔斯泰:”写作时笔尖每蘸一次墨水,就掉进墨水瓶中一些自己的血泪。

可见形象思维离不开感情,作者在形象思维中就是带着感情进入文艺创作的,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忧患、共安乐,休戚相关,安危相济。

2、形象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想象

俄国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艺术,从而也就是诗,是对真理的直接发挥,思想是通过形象说出来的,起主导作用的是想象。“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

想象对于写作活动是一种极为主要的形象思维。因为它是写作者心灵的眼睛和翅膀。它能够把社会和自然联系起来,把现实和理想联结起来,把平凡和神奇联结起来;能把人间天上、今天和昨天、咫尺和天涯,存在着和虚幻,已知和未来联结起来。这就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

思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否能同时并存?

美国著名学者阿恩海姆认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互相表达的。

儿童:什么是抽象?

父亲:抽象就是不能触摸的东西。

儿童:咳,我懂了,抽象就是像上帝和毒漆树一样的东西。

什么是快乐?“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引自艾青《窗外的争吵》)

3、灵感思维

也称做顿悟。它是人们借助直觉启示所猝然迸发的一种领悟或理解的思维形式。

钱学森:“第三思维”

屠格涅夫:“神的君临”

艾青:“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最愉快的邂逅。”

灵感思维的特点:

①突发性

歌德:事先毫无印象或预感,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马上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的冲动。在这种梦行症的状态中,我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我注意到时,上面已写满了字,没有空白可以再写什么了。“

②机遇性

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创作灵感就是受到一株植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据作者日记记载,乃是由一棵人们熟视无睹的鞑靼花触发的:189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列夫·托尔斯泰散步回家,“穿过一片刚刚犁过的黑土田地。一眼望去,除了黑土以外,什么也没有,连一根绿草也看不到。可是在灰土飞扬的灰秃秃的路旁,却长着一棵鞑靼花(牛蒡)。这棵花有三条幼枝,一条已经断了,断枝头上挂着一朵沾了泥的小白花;另一条也折断了,上面沾满了污泥,黑色的残枝显得垂头丧气,十分肮脏;第三条幼枝向旁边直伸出去,虽然也因为蒙上灰尘而黑了,但还活着,中间部分还是红红的。”这使他想起了哈泽·穆拉特。他真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因为“在这一片田野上,只有它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不管怎样总算坚持下来。”

一朵在别人毫不经意的小花,在托尔斯泰眼里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以致促使他由此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 ③易逝(顾城写诗)

灵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能使写作主体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但它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兔起鹊落,电光石火一闪,稍纵即逝!

作家感叹:”灵感是多么可爱又是多么可恨啊!“

④独创

灵感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不是记忆的重现,不是他人思维成果的摹仿,而是偶然状态下产生的特殊思想和发现。灵感产生的结果必须是崭新的。灵感应该是过去从未想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主意。忽然想起来某人、某事,这不是灵感,而只是回忆。

● 思考:灵感思维可以独立操作吗?灵感思维可以坐等降临吗

灵感产生的条件

灵感来得突然,显得有些神秘,于是人们给它披上神秘的外衣,说它是”神灵的感应“、”上天的启示“。其实灵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也并非只有天才才具有,只要注意创造条件,灵感还可遇可求的。

产生的条件:

(1)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储备。积累是量变,灵感的产生是质变。

(2)灵感的产生需要对问题长时间的集中思考。

俄国画家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3)灵感的激发需要一定的外部信息。

灵感往往需要外部信息的触发。触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思想点化、原型显示、形象体现、情景揭发等。 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锯的发明;可口可乐瓶的设计等。

(4)在长期紧张思考中,将问题搁置起来,让思维松弛,往往也有利于灵感的产生。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4、创造性思维

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与方法,能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向人们提供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新的思路、方法、认识、成果的思维。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有机综合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辐射扩散:(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它以某一已知的信息材料作为出发点,将思路向四面八方辐射扩散,通过联想、假设、推断等方式组合材料,建构篇章。

英国 伍尔夫《墙上的斑点》:

一枚钉子? 一片玫瑰花瓣? 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墙上的蜗牛

2、辐辏聚合(集中思维、求同思维)

从若干不同的信息源上开始,由外向内地向一个中心集中的思考活动。

打破思维定势,转换视角:

对于瀑布:

中国人:叹壮美

印度人:神的力量

美国人:建电站

(四)想象能力

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德国 莱辛

新形象:

(1)作者直接感知的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物、事物的形象。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作者并未直接感知过,已经消失了的事物、人物等形象。

如:《李自成》、《屈原》等。

(3)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幻想中事物的形象。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

(4)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事物的形象。

如《超人》、《星球大战》等。

1、再造想象

依据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

描述,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接近想象 相似想象 原型想象 推测想象

接近想象:两种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自然而然地在大脑中形成联系,由此物联想到彼物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在清华园荷塘旁的小煤屑路上散步,突然想起六朝女子荡着小船、唱着歌采莲的事来。产生这些联想因为荷塘与采莲接近而引起的。

相似想象:两种事物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或相近,因而由此物联想到彼物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推测想象: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创造想象:依据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分解,综合,独立创造新形象。

一切典型的艺术形象和神奇的艺术境界,都从创造想象中孕育。

3、幻想:

神话《山海经》 科幻作品《阿凡达》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1、自然现象与写作对象 “挥毫当得江山助”(陆游)

综观写作的对象,一是物,二是事,三是情,四是理。“物”在这里排到前面,表明了它的基础性地位。在绘画中有“写生”,就是寻找所画的外在对象。

2、自然景物与写作触发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礼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都说明了情由景生

3、自然物象与表达媒介 “景乃诗之媒”(明、谢秦)

例1、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址汀蓝,

郁郁菁菁。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褥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例2、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2、文学的社会功能。

“兴观群怨说”

“为世所用,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篇无补”(王充)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文章者,天下之公器”(李渔)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1、个体的人生状态。

2、个体特征的生理基础。多血质人情绪活跃多变,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交际而不含蓄。胆汁质人情绪强烈而抑制能力弱,胆大而急躁,情感外倾而缺乏灵活性。粘液质人情绪内倾、迟缓而有稳定性,坚忍庄重但缺少灵活性,语言缓慢而感知细密。抑郁质人情绪慢而强,深沉而刻板,体验细腻,善于想象,不太合群

3、个体特征的后天因素。

4、写作的个性化特质。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1、精神文化与精神产品。绘画以图形为载体,音乐以声音为载体,雕塑以实物为材料(如石膏、玉石、粘泥、金属之类),戏剧以舞台和化妆了的人为载体,电影以银幕投影为载体,文章以文字篇章为载体,等等。它们都是外化了的精神世界。

2、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

3、精神文化的生产特性。

4、精神文化与精神消费。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1、认识反映活动:只有具备写作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写作主体。电脑写作已开始应用,但电脑不能成为写作的主体。电脑虽然具有智能性,能快速地运算和组合,但它仍然是一种工具,即一种智能化的工具,它没有独立的意识,不具备生命形态,

2、作者的双重角色:当一个人写自传的时候,自己既是写作主体,又是写作客体。在抒情诗歌和抒情散文中,作者同时扮演了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的双重角色,即作为“情”的产生者,是写作的受动者,写作的客体,而作为“情”的反映者,又是写作的主动者,写作的主体。正如一个人从镜子中观照自己时,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

3、文体与视角。由于文体不同,写作主体“反映”写作客体的意图也不同。新闻写作者,从传播价值来寻找写作对象,科技文体的作者从认知、研究、发现意义上看待写作对象,应用文书从实用角度反映有关的问题,文学则从美学意义上描绘事物。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1、“心物同型”与“天人感应”。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不仅生理节律与自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心理情绪也同自然有着同构、对应关系。我国古代文论认为,物景是人情的对应体。尽管“天人感应”的命题不免笼统含糊,但却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内情与外物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易²彖辞》认为,阴阳“二气感应以相与”。其实,心物之间最为神奇的对应,就在于审美层次的联结。当代格式塔学派的研究,证明了我国古人心物感应认识的正确性。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心物同型”理论,认为事物的意义只有在“心理——物理”的同构关系中才能得到揭示。“心物同型”的理论为“心物感应”的命题作了现代注脚。

2、“主客交融”与“物我融合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往往在想象中实现自己,力图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使主、客体浑然一体,合二为一。庄子为了消除本体精神的内在矛盾,达到主体人格的绝对自由,清洗他物的影响和诱惑,力图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意识投入客体对象,把世界融入精神领域,形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的高妙境界。不少作家带着这样一种心态从事创作。从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平常说的“进入角色”,就是把主体情感融入写作的对象之中。作为文学创造的对象,往往是经过加工、想象形成的对象世界。法国女作家乔治²桑说她在写作入迷的时候,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枝,是云,是流水。这种感觉,就是把主体的情志灌注到对象世界之中,使自然物“情化”、“人化”,主体人“对象化”、“自然化”。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1、双向建构的内涵。按照双向建构的理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个主、客结构中进行。不是写作意义上的主体,不

能称为写作主体;不是写作意义上的客体,也不能称为写作客体。只有在写作意义上,写作的人和写作对象发生联结,才能称之为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才能形成写作的双向结构。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相互作用,处于双向选择、双向建构、双向转化的过程之中。

2、双向结构的自我调节。

写作主体具有吸收写作客体又调节自我的双重功能,即一方面同化,另一方面调节。无论是外来信息刺激了主体,形成写作的欲望,还是主体有预定的意图而寻找有关符合意图的写作材料,都意味着双向的建构。由于主体能够积存原有的认知图式,所以写作的时候可以从记忆库存中寻找材料,甚至从幻觉和梦境中提取材料。女作家谌容说:“当我拿起笔时,我思考过的一切,我熟悉的人和事,我感受到的喜怒和哀乐,统统涌到笔尖。过去的一切,有用的和无用的,都变成了文学创造所需要的养料。”1写作过程是筛选、过滤已有材料,整合、加工外来信息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写作的双向建构不是刻板的对接,决定了原有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渗入。当然,原有的结构总是随着新的信息输入而不断改变,在同化和适应中走向新的平衡,实现认知图式的转化与升级。所谓调节,就是指写作主体受到外界刺激或环境影响,原有图式发生变化的适应性运动。经过调节,主体可以自发地突破自我。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1、中介的含义

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两极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对立的两极通过中介联成一体。中介因对立面的斗争向两极分化,导致统一体的破裂。

2、中介的三种形式

(1)感觉:感官刺激 主体意识 皮质兴奋(主客体中介)

天地间只有白茫茫的雾,灰蒙蒙的雾,湿漉漉的雾。掬一把,软绵绵的;吸一口,甜津津的;踩一脚,轻悠悠的。雾从眼前横过,睫毛上挂起一层细的珍珠;雾从耳际掠过,仿佛母亲吟着轻缓的催眠曲;雾在身旁浮沉,身子摇摇晃晃像飘在九重云霄。

这是王小鹰《雾重重》中对雾的描写,它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幻觉感受等多种感觉来反映对象,给人一种立体化的形象感受。

(2)表象:知觉基础 外界刺激 信息图像(思维与主客体)

表象是人脑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是外界刺激在记忆神经中留下的印迹。人脑在反映周围世界时,可以把视觉信息转化为图像贮存。这个图像,就是表象。它既是客体的印记,又是写作构思的媒介,起到了沟通主、客体的作用。鲁迅的小说《故乡》谈及闰土时,“我脑海里闪现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3)语言:思维思想 文字文本(联系作者读者)

感知是主、客体认知意义上沟通的中介,表象是思维活动中形象地处理主、客关系的中介,而语言文字则是逻辑思维和传输思维结果的中介。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思维是离不开语言概念的,否则就失去了凭依

1 谌容:《痛苦的抉择》,《文艺报》1981年第1期。

现代写作

第二讲 写作主体与客体

教学内容: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体的能力;写作客体;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应提升主体素养,加强观察、感受、思维、想象能力的训练,并认识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写作主体的能力训练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多媒体教学法 课堂训练法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

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

写作素质就是作者围绕文章的选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生活素养

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活材料的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见解和能力等多层含义。

1、作者所具有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

2、作者所具有的将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心理体验,从别人的生活中汲取和获得独特的体味、有益的滋养和借鉴的意识及能力。

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诘难者问:那么,写杀人最好是自己杀过人,写妓女还得去卖淫么?答曰,不然。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

——鲁迅《叶紫作序》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沦没在空虚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联系,却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能说不该说而偏要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流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

1、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诗作。其中一句是:熊熊的高炉迸射出钢花。过了三天,《人民日报》刊出一封技术员的来信,指出:高炉并不炼钢,炼的是铁;炼钢的是平炉或转炉。

2、郭雪波的小说《沙狐》开篇渲染科尔沁的荒凉,说¡°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瀚海¡±,他忘了,编辑也没记住,整个中国的版图才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3、张抗抗在《去远方》里写到黑龙江那座远方城市里的夏天,¡°蝉声¡±叫得人心烦¡ª¡ª黑龙江根本没有¡°蝉¡±这种动物。

4、迟子建在她的小说中写到,“天凉了,小鸡都不爱下蛋了”——小鸡在伏天才不爱下蛋呢,要“歇伏”;一立秋,就爱下蛋了。

5、 王阿城在《东北人的食物》中写到,东北的先民以渔猎为生,在他们的食谱中不但有獐狍野鹿,野猪等,居然还有“狐狸,狼,老虎”­­——从来没有哪个民族以这几种动物为食物的。而且,东北先民一向尊敬老虎,以其为“山神爷”,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思考: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违背生活常识的“作品”不能取信于人, 如果不以丰厚的生活积累作支撑,写出的作品可能会内容干瘪失实,缺乏生活深度,或根本无法进行写作。即便名作家也是如此。

古人说:“见得真,方道得出。”有丰厚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多见世面,广开视听,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得以丰富和递增,信息贮存和材料积累越丰厚,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生活素养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根须”,它来自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也来自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

写作主体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素养,这不仅要求写作主体有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更要有对生活的热情与

投入。那么,怎样提高生活的素养呢?

1、投身生活,投身实践,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

2、扩大生活阅历:阅万卷书,走万里路。行万里路是增加阅历的主要途径。

据《外国名作家传》统计:最能出文学家的职业要数:当兵和记者。其重要原因其经历和阅历丰富。海明威既是当过兵也当过记者。邱吉尔,从小也当过兵,也当过记者。

日本新闻界有一句名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强调了经历和阅历的重要性。

3、来自作者对生活投入的热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

经历和见闻:广度方面

认识和感悟:深度和密度方面

要形成良好的生活素养,就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潜心探究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写作需要有文化知识方面的储备。知识储备越丰富,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

写作是一种智能劳动,必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丰厚的知识是任何类型的文章写作所必备的基础。

科技文章、科普小品、产品说明书,是相关知识的直接体现。

学术论文、专著反映的是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

财务文书、法律文书、医务文书,反映的是行业知识。

杂文、随笔、评论、散文等文体,间接地包含着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知识。

文学作品往往把知识融化到艺术形象的创造之中,是各种知识的融合。

(1)一般性知识:指普通的常见的零散的各种知识。如有关科学原理、科学定义、科学命题,有关历史(典故、常识、事件),文化(名人、常识、名诗、名言);有关的公理、俗语 、成语、谚语、格言,有关民族、国家、天文、地理、自然、人文方面的常见知识。有关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普通常识等。

我们平常说的广泛采集、广泛阅读,大多是指这些一般性知识的掌握。

(2)专业知识

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象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学术专著等属于专业写作。美国记者威·劳伦斯为了报道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令人吃惊地了解了有关原子弹的原理,为此他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新闻最高奖)。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财务文书、法律文书、金融文书、医药文书的写作也很专业,需要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对于从事非专业写作的人员,同样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比如:从事文学创作,需要懂得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物理学、化学、电脑科技等相关知识,否则就说外行话,甚至闹笑话。

(3)理论知识: 指概括性强,抽象性高的知识体系。

理论知识中包含了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人们将大量的一般知识经过归纳抽象,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就会成为理论性知识。

理论造诣会对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修养高,就有整体的思维能力和深锐的洞察力。在理论性文章写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相当的理论修养,往往只能就事论事,说理不透,更谈不上真知灼见。

课堂讨论:

余秋雨吗为什么在他身上集中了那么多的矛盾?褒贬严重不一?你知道他受到的批评最多的是什么吗? 《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辩》,2003年7月,书海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正是通过它,很多人知道了金文明,这位和语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先生。

金文明曾参与《辞海》编纂,担任过《汉语大词典》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996年退休后被聘为复旦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咬文嚼字》月刊编委。《石破天惊逗秋雨》并非大众读物,内容是纯正的文史考据,但因为点中了人们的好奇要穴,上市之前便已大热。余秋雨所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热销书籍中存在的文史差错居然多达126个,在金文明“咬”下这口前,恐怕谁都料想不及。

他让唐朝道士吕洞宾去当春秋时代的道家首领,让元朝的王圭去当宋朝的宰相,让蒲坂的大舜去甘肃和南苗的饕餮打仗,让十九世纪(1802年)出生的雨果,去参加十八世纪(1794年)结束的法国大革命,让十九世纪(1883年)亡故的马奈,来设计二十世纪的文艺复兴,让柳宗元自写墓碑,让柳宗元学写白话字,让叶昌炽改名字,让顾贞观写白字,让岳麓书院修改大门楹联,让康熙皇帝编篡词典,让舜的妻和妃都变作舜的女儿,让根本没有的伪名王敬轩作活人还要刘半农冒充他,去给《新青年》写信。

余秋雨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也是最有杀伤力的炮火是他文章中的“硬伤”。以此证明他没学问。与崇敬者刚好相反:他们恰恰是因为他有学问、是个学者型的作家才喜欢他。可见:有无学识是决定写作水平高下的硬标准。写作,本来就是要记录传播人类的经验与情感的,你胸无点墨,你无话可说,还写什么作什么呢? 在当代中国,遭遇批判最多的作家有三个:余秋雨、贾平凹和王朔。谁都知道,他们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但他们身上却都承受着数以千计的批判文章的压力。这些批判文章,有一部分是学术批评,但非理性的谩骂和攻讦也不在少数。因为在“文革”期间写了几篇“左”的文章,就把余秋雨定罪成“文革余孽”、“四人帮文胆”;因为写了《废都》,就把贾平凹说成“流氓作家”;因为《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的流行,就把王朔的小说贬斥为“痞子文学”,这显然已经越出了正常的文艺批评界限,演变成了新的文化暴力——而任何一种文化暴力的重演,最终伤害的都将是文化本身。

缺乏学识有什么后果?

1、《读书》杂志上一位前辈作家著文把“光年”当做时间单位使用。

2、某杂志刊登了一篇谈杜鹃花的散文,开头便引用了李白的绝句《宣城见杜鹃花》:“蜀中才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接着写道:“那时诗人谢朓正做宣城太守,李白同他登高饮酒,纵情唱和,看见安徽的杜鹃花,忆起四川的杜鹃鸟,恋念起那里的山川风物来了。”有个叫诸葛穗的写了篇批评文章叫《谢脁和李白联合声明》,发表在北京晚报上,说:“稍微熟悉一点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谢脁(464-499)是南朝人,李白(701-762)是唐朝人。两位诗人前后相隔两百多年,怎么能够一起„登高饮酒,纵情唱和‟呢? 总结以上,如果缺少了学识修养会:

1、使你的作品信息量少,空洞无物,干瘪。

2、使你成为井底之蛙,立意偏执、错误乃至反动。

3、 使你的作品错误百出,硬伤累累。

文革中文艺舞台上的创作,如《苏联人民日夜想念毛泽东》、《日本孩子想念毛主席》

结论:必须尽可能多地用人类各方面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鲁迅:“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都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地钻在文学里。”(《鲁迅全集•书信》第13卷,第3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如何培养学识修养

博览群书 兴趣广泛 充满热忱 潜心钻研 从点到面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读下面的文字,思考并回答问题。

邹韬奋三十年代旅欧见闻中写道:宫廷中的孩子们个个英俊美丽,是因为他们的贵族母亲美丽,历代筛选积累所致。品格高尚的作者才会写出格调高雅的作品。

柳宗元曰:“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见《柳河东集•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转引自《文学名吉录》第4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沈德潜在《说诗醉语》中指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说:“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

思考:人品与文品有何关系?

“文如其人”一词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答张文潜书》中评价他的弟弟苏辙的话:“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后人常用来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或所表现的风格,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或风格一样,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并开辟了“以人论文”(评价“建安七子”)的先例。

*鲁迅总是说得最简洁最深刻:“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革命文学》) *法捷耶夫在《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说:“毋庸争辩,个人品质——作家的才力、修养、智力的发展的趋向、气质、意志以及其它的个人特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都起着重大作用。”

*文如其人的例子写满了整个文学史:

司马迁在其著名的《报任安书》一文中列举大量事例,说明人格与作文的关系:“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罗曼·罗兰看了《阿Q 正传》后哭了。他说,他看到了一个中国人的良心,看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他知道自己民族的毛病。当整个中国刮起了崇韩风的时候,一个中国青年对韩国朋友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说:“你们韩国真好,什么都有。”韩国朋友正色回答道:“不。我们没有鲁迅。”

*莫里哀是法兰西的良心。

安徒生是丹麦的灵魂。

变态:文格与人格完全是两回事

王朔:艺术与道德是两回事。真、善、美各一范畴,互不相关。妈妈漂亮,女儿不一定漂亮。女儿漂亮,妈妈不一定漂亮。什么人不一定说什么话,很有些人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但这一切,都不妨碍他们写出伟大的作品。 王朔的言论很有代表性。他在与老侠合作的《美人赠我金错刀》中没深没浅地抨击了几乎所有的近现代中国文人,称陈寅恪、钱钟书等为“文化恐龙”,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除了鲁迅,再无真正的知识分子。而鲁迅也是前期好,后期坏。王朔认为人、文是两码事,对人不必求全责备。他在《我看王朔》中大放厥词——

“我经常听人讲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须要有一些写作之外的先决条件,思想性啊,责任感啊,对巨大事物的关怀啊,说来说去似乎都有在强调作家的人格,许多作者本人也纷纷咬着后槽牙说;创作拚到最后就是拚人格。依这个说法,凡是经过文革活下来的作家都无法伟大。这些年揭出了很多文坛上的陈年旧恶,在那个不道德的时代和更早之前,那些说起来近乎纪念碑式的人物,都不分先后做了丑恶表演,你搞我,我搞你,其下作还不如今天监狱里关的那些刑事犯。就我的阅读范围,老腕儿们差不多人人沾包,以致使我有一个偏激的想法:老作家,都没有资格谈„人格‟二字。”

“老舍,愤而一死,在势必沉沦的深渊前全身而退,保全了自己的人格。就人之所能,他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一次他没有再使用他那些聪明把戏。即使在那之前他还干过什么蒙羞之事也都用自己的血洗刷干净了。说老舍是他那一代中国作家中最有人格的恐怕不为过。就盼着中国作家都当圣人,只恨他们不够胆儿去自尽的缺德批评家要树当代屈原除了傅雷另一个人选恐怕也就是老舍合适了。”

“可是,老舍的人格伟大,能说他的作品也就当然比其他苟活下来一身污点的老作家更伟大吗?无论我对他怀有怎样的敬意也得不出这样一个肯定的结论。他是拿死拼出了一个人格,但这可以同时提升他的作品的意义吗?” “作家的命运是沉浮不定的,作品都是活着时候写的。要产生伟大的作品首先的条件是让作家活着,别老拿生死考验他。死亡,无论多么悲壮,也是对写作的打断。老舍,如果他偷生在人间,难免不付出人格代价,但也就有了机会和可能写出真正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他已经开了头,写了8万多字,叫《正红旗下》。”

“朋友说,中国作家吃亏就在于人人不老实,一方面可做绕指柔,一方面又都是暴脾气,软,软到人尽可夫,硬,硬起来便一头撞死,都不把写作当回事。其实这不是中国作家的传统精神,汉朝有个叫司马迁的,被皇上骟了,没急着死,写了一本《史记》。”……

“朋友的话引起我的深思:我们是不是太在乎一个作家的人格的完整了?说惯了大话,把自个儿将在这儿了。逼得很多人东西没写完只好去做烈士。这个人格对作家真的那么重要吗?简直无可选择,要么留取丹心照汗青,要么活着也是知尸走肉?——当然很多老作家的经历确实印证了这一点,丢了人格之后文章的格也不复再有。”

“余华的《活着》讲到了对生命的尊重,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芙蓉镇》里也有类似的话:不能像人一样活,就像畜生一样活。张宇的《活鬼》把这个话更进了一步,不但要像畜生一样活,还要活出滋味来,活得比人还带劲。其实老舍自己也有这样的话,《四世同堂》中有一句台词:日本人厉害吧,架不住咱能忍!”

“死,只能成全一个伟大的作家。”

“忍,没准能忍出一部伟大的作品。”

“我愿意将来有一天,我们谈论很多伟大的作品,谈到这些个作家,都说„真不是个东西‟,而不是相反。”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写道:“有各式各样的艺术家,有理查德。瓦格纳那样的艺术家,也有上帝的宠儿莫扎特这样的艺术家。两种艺术家都给我们留下优美动听的音乐,但两人又有很大的不同。瓦格纳桀骜不驯,为人极其卑鄙,可能是历史上最可憎恶的人。而莫扎特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慷慨无私。他的人品只有圣徒才能赶得上,但是绝对超不过。”,又说:“千万不要探索艺术家的„灵魂‟,那你一定要犯错误。他可能有灵魂,但他的灵魂和我们的灵魂差不多。”“艺术家没有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的权力,但是,他和我们一样有权得到由他的同类组成的评委会的评判。”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优美、典雅的音乐会使每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感到婚姻的美好和神圣。人们常说作品即人品,这句话显然不适合瓦格纳:他创作的音乐是美妙的,但人格是丑恶的。1813年5月22日威廉²理查德²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七个月后父亲就去世,第二年夏天母亲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²盖雅尔,全家也迁往德累斯顿。瓦格纳是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却又是最自信、最霸道的一个。他对别人毫不关心,却要求其他人尽力奉承自己。十几岁时,他开始结交江湖人,经常出入莱比锡的小赌场里,又一次,差一点输掉了母亲的全部养老金。他到处借钱,胡乱挥霍。

和恶习、坏品质一起增长的是瓦格纳的才能。他从小就爱好诗歌和音乐,十三岁是就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头十二卷,读了莎士比亚剧本的德译本,背下了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14岁的时候,他竟然写出了一部长达五幕的大悲剧《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11岁才开始学钢琴。使瓦格纳立志走上音乐道路的真正动力还是贝多芬的音乐。《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得到了世界顶尖级的钢琴大师李斯特的无私帮助和尽力提携,后者为前者的前途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李斯特担任魏玛剧院饿指挥,本可以通过交响乐、圣乐和歌剧的创作来巩固自己的声誉,可他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瓦格纳身上。瓦格纳很快就做出了报答,他爱上了李斯特已婚的小女儿科西玛(她的丈夫比洛也是瓦格纳的朋友,音乐界的同行),偷偷地私奔了。他们的恋爱事件成了丑闻,但这并不妨碍科西玛对瓦格纳的崇拜,她甚至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3. 结论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章就是作者人格品位在书面语言中的回声。优秀的人格品位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写作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位必然对写作成品产生巨大影响。 写作,特别是创作,不是一般的职业,不是“码字的”,不是文字匠,不该仅仅是玩,因为你写的东西要发表,要传播,这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事儿了,就有一个社会效益了。而且,你写的好坏,全取决于这个社会效益。它应该有影响。很大的影响。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这你就得负责了,就得有责任感了。就不能随心所欲胡说八道了。比如你骂大街,行么?比如,凤凰卫视有一个栏目让俊男靓女们表演“欲火中烧”和“美人偷偷放屁”,合适么?再比如,像棉棉和卫慧那样,尽情展览自己的丑恶,好么?可你想不做低俗的表演(写作)也不行,因为你就这个格调,就这个情趣!想高雅也高雅不起来。所以这里提醒各位,如果你想写作,特别是想当个作家,那就是有意高就,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很高的位置,那就是:社会的良知,人格的代表。

想写作想创作想当一个作家艺术家想以别人的精神为自己的工作对象,你就要向这些大师靠拢,具备神圣的使命感,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不断反省不断忏悔的人才会逐渐提升自己,变成一个健康的人,善良的人,美好的人,受人欢迎的人,有说服力的人,才能把自己人性中的真善美通过自己的笔展示给传播给更多的人。

要做文,先做人。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素养

展示图片

西方人在谈文学功能激发人们审美体验时,总喜欢讲这样的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可怜可怜吧!‟有一天,一个诗人走到他的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盲乞丐的牌子上写上一句话。那一天盲乞丐得到了几乎所有伯同情和慷慨的施舍。后来,盲乞丐又碰到那位诗人,很奇怪地问:„你那天给我牌子上写了什么了,以致于人们忽然对我这慷慨,给了我那么多的东西?诗人笑了笑,念牌子上他写的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却不能看到她‟!

思考:诗人写的这句看似普通的话究竟蕴涵了什么神奇的东西呢?以致于引起了人们对盲乞丐普遍的同情和慷慨?这实际是文学审美,是审美效应的体现。

诗人将盲乞丐失去眼睛的痛苦,点化成美丽的诗句,激起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体验,以致于他们突然发现,站在他们面前的再也不是一个令人讨厌而可怜的盲乞丐了,而是一个有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带着春的气息的使者,于是他们突然感悟到看不到春天的眼睛是多么的痛苦,而能够看到春天的眼睛又是多么的幸福,这巨大的反差激活了他们心中人道主义的全部潜能,开启和擢开人们的心灵,并使人获得了美感享受,对盲乞丐的同情和慷慨,正是这种美感享受的回报。

从写作的内容看,许多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美的内涵或的美的对象。

文学作品是审美文体。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是以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理趣美为追求的目标和构成的内容。

但对文学中的美,却是广义的美。不少作品中写的恶人、丑事,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的审美倾向。对恶的鞭挞,即对善的张扬,对丑的揭露,即是对美的歌颂。悲剧震憾人心的力量,在于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让世人从中得到启悟,从而激发人们去寻找美,保护美,抗击恶,消灭恶。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人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力,它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

观察力的表现是善于发现和识别对象的细节和特征。

1、观察的对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2、观察的发出者:

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痛觉、温冷觉、运动觉。

张爱玲《道路以目》

小饭铺常常在门口煮南瓜,味道虽不见得好,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却予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视觉,味觉,触觉,温冷觉)

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扇出滚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煤炭汽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视觉、运动觉、嗅觉、温冷觉)

观察的方法

1、定位观察

写作主体确立某一观察点,从这一特定的位置、角度对事物作观察。

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新加坡坟墓 军人 女人 文人(二叶亭四迷)

2、移位观察:

写作主体变换观察的距离与角度。移步换形法。

参观游览一个景点,总要沿一定路线,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观赏,对景点的整体或部分作细致的观察。 刘白羽《长江三日》: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3、比较观察

横比:不同观察对象在同一时期或环境下的异同。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 高声说道:“老刘, 老刘, 食量大似牛, 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 后来一听, 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 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 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 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 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坐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 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 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 还只管让刘姥姥.

纵比: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异同,如《骆驼祥子》

初期:祥子是个勤劳善良、上进肯卖力气的车夫,想靠自己的力气来实现买车的愿望,省吃俭用,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这个仿佛在地狱里都可以做个好鬼的人力车夫

后期: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到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

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到乱死岗子去。

(二) 感受能力

感受是人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其感官所产生的一种与外界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或产生某种体会的个性心理特征。 观察主要是物态反映,侧重于反映客体的具体形象和本质;感受主要是心态活动,侧重于表现主体的心理状态。感受力是人受到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与外界刺激相应的心理反应能力。

感受力对积累写作材料、引发写作动机、深化构思内容等起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概括力和表现力。 感受在写作中的作用

在甜蜜的静谧中,我忘了世界

我让自己的幻想把我悠悠催眠

这时候,诗情开始蓬勃和苏醒

我的心灵充满着抒情的火焰

它战栗,呼唤,如醉如痴地想要

倾泻出来,想要得到自由的表现——

一群无形的客人朝我涌来,他们是我的旧识

是我久已孕育的想象的果实

于是思潮在脑海中大胆地波动

轻快的韵律迎着它们跑来

手忙着就就笔,笔忙着去就纸

一刹那间——诗章已滔滔地涌了出来

(普希金《秋》)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出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 ——朱光潜

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钱钟书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

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三)思维能力

〈法国〉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捷克〉米兰²昆德拉:我在故我思

“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人囊括了宇宙。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帕思卡尔《思想录》

1、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手段来阐明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类型。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即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综合等形式,运用逻辑来揭示对象本质与规律的思维形式,因此又叫逻辑思维。

1、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方法

归纳:个别到一般 演绎:一般到个别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3、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具象”的手段,也即用具体可感的形象,直接而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它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思维的一种方式。因此,又叫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区别的关键是形象思维是“具象显质”,而抽象思维则是“抽象显质”。

形象思维在写作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

1、形象思维始终饱含着作者的艺术感情

巴金说:“我的生活里有过爱和恨、悲哀和渴望,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有我的爱和恨、悲哀与渴望的,倘使没有这些,我就不会写小说了。

托尔斯泰:”写作时笔尖每蘸一次墨水,就掉进墨水瓶中一些自己的血泪。

可见形象思维离不开感情,作者在形象思维中就是带着感情进入文艺创作的,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忧患、共安乐,休戚相关,安危相济。

2、形象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想象

俄国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艺术,从而也就是诗,是对真理的直接发挥,思想是通过形象说出来的,起主导作用的是想象。“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

想象对于写作活动是一种极为主要的形象思维。因为它是写作者心灵的眼睛和翅膀。它能够把社会和自然联系起来,把现实和理想联结起来,把平凡和神奇联结起来;能把人间天上、今天和昨天、咫尺和天涯,存在着和虚幻,已知和未来联结起来。这就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

思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否能同时并存?

美国著名学者阿恩海姆认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互相表达的。

儿童:什么是抽象?

父亲:抽象就是不能触摸的东西。

儿童:咳,我懂了,抽象就是像上帝和毒漆树一样的东西。

什么是快乐?“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引自艾青《窗外的争吵》)

3、灵感思维

也称做顿悟。它是人们借助直觉启示所猝然迸发的一种领悟或理解的思维形式。

钱学森:“第三思维”

屠格涅夫:“神的君临”

艾青:“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最愉快的邂逅。”

灵感思维的特点:

①突发性

歌德:事先毫无印象或预感,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马上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的冲动。在这种梦行症的状态中,我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我注意到时,上面已写满了字,没有空白可以再写什么了。“

②机遇性

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创作灵感就是受到一株植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据作者日记记载,乃是由一棵人们熟视无睹的鞑靼花触发的:189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列夫·托尔斯泰散步回家,“穿过一片刚刚犁过的黑土田地。一眼望去,除了黑土以外,什么也没有,连一根绿草也看不到。可是在灰土飞扬的灰秃秃的路旁,却长着一棵鞑靼花(牛蒡)。这棵花有三条幼枝,一条已经断了,断枝头上挂着一朵沾了泥的小白花;另一条也折断了,上面沾满了污泥,黑色的残枝显得垂头丧气,十分肮脏;第三条幼枝向旁边直伸出去,虽然也因为蒙上灰尘而黑了,但还活着,中间部分还是红红的。”这使他想起了哈泽·穆拉特。他真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因为“在这一片田野上,只有它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不管怎样总算坚持下来。”

一朵在别人毫不经意的小花,在托尔斯泰眼里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以致促使他由此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 ③易逝(顾城写诗)

灵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能使写作主体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但它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兔起鹊落,电光石火一闪,稍纵即逝!

作家感叹:”灵感是多么可爱又是多么可恨啊!“

④独创

灵感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不是记忆的重现,不是他人思维成果的摹仿,而是偶然状态下产生的特殊思想和发现。灵感产生的结果必须是崭新的。灵感应该是过去从未想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主意。忽然想起来某人、某事,这不是灵感,而只是回忆。

● 思考:灵感思维可以独立操作吗?灵感思维可以坐等降临吗

灵感产生的条件

灵感来得突然,显得有些神秘,于是人们给它披上神秘的外衣,说它是”神灵的感应“、”上天的启示“。其实灵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也并非只有天才才具有,只要注意创造条件,灵感还可遇可求的。

产生的条件:

(1)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储备。积累是量变,灵感的产生是质变。

(2)灵感的产生需要对问题长时间的集中思考。

俄国画家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3)灵感的激发需要一定的外部信息。

灵感往往需要外部信息的触发。触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思想点化、原型显示、形象体现、情景揭发等。 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锯的发明;可口可乐瓶的设计等。

(4)在长期紧张思考中,将问题搁置起来,让思维松弛,往往也有利于灵感的产生。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4、创造性思维

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与方法,能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向人们提供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新的思路、方法、认识、成果的思维。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有机综合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辐射扩散:(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它以某一已知的信息材料作为出发点,将思路向四面八方辐射扩散,通过联想、假设、推断等方式组合材料,建构篇章。

英国 伍尔夫《墙上的斑点》:

一枚钉子? 一片玫瑰花瓣? 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墙上的蜗牛

2、辐辏聚合(集中思维、求同思维)

从若干不同的信息源上开始,由外向内地向一个中心集中的思考活动。

打破思维定势,转换视角:

对于瀑布:

中国人:叹壮美

印度人:神的力量

美国人:建电站

(四)想象能力

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德国 莱辛

新形象:

(1)作者直接感知的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物、事物的形象。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作者并未直接感知过,已经消失了的事物、人物等形象。

如:《李自成》、《屈原》等。

(3)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幻想中事物的形象。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

(4)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事物的形象。

如《超人》、《星球大战》等。

1、再造想象

依据语言、文字、图形、符号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

描述,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接近想象 相似想象 原型想象 推测想象

接近想象:两种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自然而然地在大脑中形成联系,由此物联想到彼物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在清华园荷塘旁的小煤屑路上散步,突然想起六朝女子荡着小船、唱着歌采莲的事来。产生这些联想因为荷塘与采莲接近而引起的。

相似想象:两种事物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或相近,因而由此物联想到彼物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推测想象: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创造想象:依据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分解,综合,独立创造新形象。

一切典型的艺术形象和神奇的艺术境界,都从创造想象中孕育。

3、幻想:

神话《山海经》 科幻作品《阿凡达》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1、自然现象与写作对象 “挥毫当得江山助”(陆游)

综观写作的对象,一是物,二是事,三是情,四是理。“物”在这里排到前面,表明了它的基础性地位。在绘画中有“写生”,就是寻找所画的外在对象。

2、自然景物与写作触发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礼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都说明了情由景生

3、自然物象与表达媒介 “景乃诗之媒”(明、谢秦)

例1、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址汀蓝,

郁郁菁菁。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褥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例2、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2、文学的社会功能。

“兴观群怨说”

“为世所用,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篇无补”(王充)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文章者,天下之公器”(李渔)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1、个体的人生状态。

2、个体特征的生理基础。多血质人情绪活跃多变,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交际而不含蓄。胆汁质人情绪强烈而抑制能力弱,胆大而急躁,情感外倾而缺乏灵活性。粘液质人情绪内倾、迟缓而有稳定性,坚忍庄重但缺少灵活性,语言缓慢而感知细密。抑郁质人情绪慢而强,深沉而刻板,体验细腻,善于想象,不太合群

3、个体特征的后天因素。

4、写作的个性化特质。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1、精神文化与精神产品。绘画以图形为载体,音乐以声音为载体,雕塑以实物为材料(如石膏、玉石、粘泥、金属之类),戏剧以舞台和化妆了的人为载体,电影以银幕投影为载体,文章以文字篇章为载体,等等。它们都是外化了的精神世界。

2、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

3、精神文化的生产特性。

4、精神文化与精神消费。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1、认识反映活动:只有具备写作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写作主体。电脑写作已开始应用,但电脑不能成为写作的主体。电脑虽然具有智能性,能快速地运算和组合,但它仍然是一种工具,即一种智能化的工具,它没有独立的意识,不具备生命形态,

2、作者的双重角色:当一个人写自传的时候,自己既是写作主体,又是写作客体。在抒情诗歌和抒情散文中,作者同时扮演了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的双重角色,即作为“情”的产生者,是写作的受动者,写作的客体,而作为“情”的反映者,又是写作的主动者,写作的主体。正如一个人从镜子中观照自己时,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

3、文体与视角。由于文体不同,写作主体“反映”写作客体的意图也不同。新闻写作者,从传播价值来寻找写作对象,科技文体的作者从认知、研究、发现意义上看待写作对象,应用文书从实用角度反映有关的问题,文学则从美学意义上描绘事物。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1、“心物同型”与“天人感应”。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不仅生理节律与自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心理情绪也同自然有着同构、对应关系。我国古代文论认为,物景是人情的对应体。尽管“天人感应”的命题不免笼统含糊,但却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内情与外物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易²彖辞》认为,阴阳“二气感应以相与”。其实,心物之间最为神奇的对应,就在于审美层次的联结。当代格式塔学派的研究,证明了我国古人心物感应认识的正确性。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心物同型”理论,认为事物的意义只有在“心理——物理”的同构关系中才能得到揭示。“心物同型”的理论为“心物感应”的命题作了现代注脚。

2、“主客交融”与“物我融合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往往在想象中实现自己,力图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使主、客体浑然一体,合二为一。庄子为了消除本体精神的内在矛盾,达到主体人格的绝对自由,清洗他物的影响和诱惑,力图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意识投入客体对象,把世界融入精神领域,形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的高妙境界。不少作家带着这样一种心态从事创作。从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平常说的“进入角色”,就是把主体情感融入写作的对象之中。作为文学创造的对象,往往是经过加工、想象形成的对象世界。法国女作家乔治²桑说她在写作入迷的时候,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枝,是云,是流水。这种感觉,就是把主体的情志灌注到对象世界之中,使自然物“情化”、“人化”,主体人“对象化”、“自然化”。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1、双向建构的内涵。按照双向建构的理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个主、客结构中进行。不是写作意义上的主体,不

能称为写作主体;不是写作意义上的客体,也不能称为写作客体。只有在写作意义上,写作的人和写作对象发生联结,才能称之为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才能形成写作的双向结构。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相互作用,处于双向选择、双向建构、双向转化的过程之中。

2、双向结构的自我调节。

写作主体具有吸收写作客体又调节自我的双重功能,即一方面同化,另一方面调节。无论是外来信息刺激了主体,形成写作的欲望,还是主体有预定的意图而寻找有关符合意图的写作材料,都意味着双向的建构。由于主体能够积存原有的认知图式,所以写作的时候可以从记忆库存中寻找材料,甚至从幻觉和梦境中提取材料。女作家谌容说:“当我拿起笔时,我思考过的一切,我熟悉的人和事,我感受到的喜怒和哀乐,统统涌到笔尖。过去的一切,有用的和无用的,都变成了文学创造所需要的养料。”1写作过程是筛选、过滤已有材料,整合、加工外来信息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写作的双向建构不是刻板的对接,决定了原有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渗入。当然,原有的结构总是随着新的信息输入而不断改变,在同化和适应中走向新的平衡,实现认知图式的转化与升级。所谓调节,就是指写作主体受到外界刺激或环境影响,原有图式发生变化的适应性运动。经过调节,主体可以自发地突破自我。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1、中介的含义

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两极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对立的两极通过中介联成一体。中介因对立面的斗争向两极分化,导致统一体的破裂。

2、中介的三种形式

(1)感觉:感官刺激 主体意识 皮质兴奋(主客体中介)

天地间只有白茫茫的雾,灰蒙蒙的雾,湿漉漉的雾。掬一把,软绵绵的;吸一口,甜津津的;踩一脚,轻悠悠的。雾从眼前横过,睫毛上挂起一层细的珍珠;雾从耳际掠过,仿佛母亲吟着轻缓的催眠曲;雾在身旁浮沉,身子摇摇晃晃像飘在九重云霄。

这是王小鹰《雾重重》中对雾的描写,它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幻觉感受等多种感觉来反映对象,给人一种立体化的形象感受。

(2)表象:知觉基础 外界刺激 信息图像(思维与主客体)

表象是人脑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是外界刺激在记忆神经中留下的印迹。人脑在反映周围世界时,可以把视觉信息转化为图像贮存。这个图像,就是表象。它既是客体的印记,又是写作构思的媒介,起到了沟通主、客体的作用。鲁迅的小说《故乡》谈及闰土时,“我脑海里闪现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3)语言:思维思想 文字文本(联系作者读者)

感知是主、客体认知意义上沟通的中介,表象是思维活动中形象地处理主、客关系的中介,而语言文字则是逻辑思维和传输思维结果的中介。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思维是离不开语言概念的,否则就失去了凭依

1 谌容:《痛苦的抉择》,《文艺报》1981年第1期。


相关文章

  • [基础写作]上 笔记#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写作内涵辨析 一.写作概念 写作:用有组织的文字,按照作者的思维轨迹,从不同角度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 写作学:研究所有写作行为,探讨一般写作理论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广义写作:一般文章的基础写作: 狭义写作 ...查看


  • 试论网络新闻的写作
  • 摘要:从写作学角度来看,网络新闻写作是一个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四大要素相互联系组合而成的.动态.开放的活动过程.在网络传播中构成网络新闻写作体系的四大要素及网络新闻写作活动都具有与传统新闻写作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新 ...查看


  • [写作教程]第二版(小教)教案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教学单位: 教 师 教 案 <写作教程> 文 禄 林 湖南幼专大学语文组 课程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进度安排表 注:本学期除法定节假日及学生见习.考试等,实际授课时间为17周. 此教学进 ...查看


  • 重视"那个人",不要忽略"我"
  •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 ...查看


  •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 ...查看


  • 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内涵
  • 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内涵[转载] 当我们决心走近主体性作文的时候,首先需要简单地了解几个概念:主体.主体性与主体性作文. 主体性作文是这样一种作文类型:它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教师自觉地.能动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 ...查看


  • 阅读相关文字狱的材料,讨论写作的本质 文档
  • 阅读相关文字狱的材料,讨论写作的本质 历史上因文字得罪于统治者的文人不在少数.白居易"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概述了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与文字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纵观齐国"崔杼弑君"的史祸,足 ...查看


  • 如何写作信息稿(政务信息培训资料)
  • 如何写作信息稿一.简单概说 信息实际上是一种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 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而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3而叙述性语言较少.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 字眼. h 题文承接的方式 这种方 ...查看


  • 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 浅谈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摘 要] 感受是由外界事物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它以感觉为基础,以知觉的形式体现出来.感受对写作具有重要作用,它能激活写作动机,奠定情感基调,丰富文章写作内容.因此,从事写作活动,写作主体必须要具备丰富且细腻的感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