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能力目标

1、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诗歌语言。

情感目标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体味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一、导语设计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

二、作者简介

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师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3、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突兀(高耸的样子) 洒(散落) 罥(挂)

忍能(这样) 向昏黑(渐进) 衾(被子)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见(同现)

4、本诗写了哪几个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求:能从文中找出由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的?可以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总结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无可奈何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四、诗歌赏析

1、赏析诗歌

逐层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想像每节情景。

⑴读第一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⑵赏析第二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 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⑶赏析第三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

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节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以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热心肠!如果这一理想变为现实,作者表示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激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2、讨论:

(1)群童为何“抱茅”?(也许是儿童的游戏,也许是自家茅屋上茅草也被风卷,想抱茅回家,总之如此大风决不是一庐独破。)

(2)诗人为何要“呼”,以致呼得唇焦口燥?(小气吗?吝啬吗?都不是。为了不甚至值钱的茅草而疾呼,足见诗人已是贫困交加。诗人尚且如此,寒士如何?黎民百姓又如何呢?可想而知。)

(3)娇儿为何“恶卧”?(风狂屋漏、冷衾破被谓之寒,被如此,衣又会如何?食又会如何?层层联想,就可深入理解诗人因国破而家亡,背井离乡,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处境。)

(4)诗人为何长夜难眠?(仅仅是因为屋漏夜寒吗?仅仅是因为个人之忧吗?更主要的应是天下之忧。)

3、设想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们普通的乡村老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联想对照,方见诗人之高风亮节。)

4、思想内容

全诗通过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表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博大胸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五、概括创造

1、指导学生用四句话(每句不超过七个字)概括诗的情节和内容。(参考答案: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床头屋漏夜难眠,安得广厦千万间。)

2、将娇儿的活动展开,以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为情节的开端,以床头屋漏夜难眠为情节的发展展开

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完整的小说。(提示:娇儿争茅受人欺,归来父子相叹息,床湿衾冷儿伤风,四邻相助度难关。)

六、小结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光芒千秋永照。

七、板书设计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现实 自己 群童抢茅 推 关 忧

无可奈何 己 心 国

及 民 忧

长夜沾湿 人 生 民

忧思不绝

理想 祈盼广厦 天下寒士

第二课时

《过故人庄》

一、背诵导入

二、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诗歌赏析

1、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 有什么理由?

算。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2、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 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

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

主人待客 ,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

3、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

四句) 叫“承”,承接之义。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 “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

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

清新,淡远,幽静,色调丰富) 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4、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

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干二净。

5、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 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别语。“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 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 “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欣赏之意。过半年再来欣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 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 请大家各抒己见。(主人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人待客热情,愿意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

6、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 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

“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7、思想内容

全诗叙述了作者到农家作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四、总结

这首诗看起来也很平淡,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毫无夸张铺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语。我们平时说话用的,“淡而无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无味”看作一回事,既如此,这首诗是否无味呢?(不是) 它的味在哪里呢?(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这当然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这告诉我们,读诗一定要反复地细心品味。

《游山西村》

一、简介作者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 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二、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三、诗歌赏析

1、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 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客人是谁?(诗人;

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解: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2、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 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讲解: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3、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略) 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4、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 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5、这种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

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6、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7、思想内容

全诗写了农家的殷实好客,农村明媚绚丽的自然风光及古朴的风俗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第三课时

《渔家傲》

一、背诵导入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彬州(陕西彬县),后迁居平江(江苏吴县)。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初

二,两岁时,父范墉病故,母谢氏,贫无依靠,改嫁朱文翰(当时任平江府推官),仲淹遂改名朱说。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现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年稍长,继父让其学习商贾技艺,皆不喜爱,唯愿读书。因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之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范仲淹到长白山醴泉寺借读,刻苦自律,倍受磨难,每日' 画粥断齑' ,笃学不辍。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身世后,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范姓,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三、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

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挽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四、诗歌赏析

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视觉上悲凉] “塞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

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 “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五、思想内容

《渔家傲》词通过写塞外秋天特异的风景,渲染了边塞悲壮的气氛,抒写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略、巩固边防的意志。

《浣溪沙》

一、题解

1、我国古典诗歌自唐代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弥为古体诗。

近体诗并非近代诗,它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通常有八句,绝句有四句,它们都有平仄的要求。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时仗。律诗根据每句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

2、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三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

词贵有意境,词人又各具自己的风格。清代张蜒将宋词大致归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本课晏殊的《浣溪沙》是婉约词代表作,苏轼的《江城子》和辛弃疾的《破阵子》则被称为典型的豪放词。

二、简介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 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 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 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三、诗歌赏析

1、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

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

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4、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四、思想内容

《浣溪沙》上阕写景下阙抒怀,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的情怀,表达了作者达观、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

1、熟读五首诗词。

2、思考课后练习。

六、课后反思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能力目标

1、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诗歌语言。

情感目标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体味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一、导语设计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

二、作者简介

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师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3、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突兀(高耸的样子) 洒(散落) 罥(挂)

忍能(这样) 向昏黑(渐进) 衾(被子)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见(同现)

4、本诗写了哪几个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求:能从文中找出由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的?可以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总结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无可奈何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四、诗歌赏析

1、赏析诗歌

逐层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想像每节情景。

⑴读第一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⑵赏析第二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 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⑶赏析第三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

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节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以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热心肠!如果这一理想变为现实,作者表示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激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2、讨论:

(1)群童为何“抱茅”?(也许是儿童的游戏,也许是自家茅屋上茅草也被风卷,想抱茅回家,总之如此大风决不是一庐独破。)

(2)诗人为何要“呼”,以致呼得唇焦口燥?(小气吗?吝啬吗?都不是。为了不甚至值钱的茅草而疾呼,足见诗人已是贫困交加。诗人尚且如此,寒士如何?黎民百姓又如何呢?可想而知。)

(3)娇儿为何“恶卧”?(风狂屋漏、冷衾破被谓之寒,被如此,衣又会如何?食又会如何?层层联想,就可深入理解诗人因国破而家亡,背井离乡,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处境。)

(4)诗人为何长夜难眠?(仅仅是因为屋漏夜寒吗?仅仅是因为个人之忧吗?更主要的应是天下之忧。)

3、设想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们普通的乡村老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联想对照,方见诗人之高风亮节。)

4、思想内容

全诗通过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表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博大胸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五、概括创造

1、指导学生用四句话(每句不超过七个字)概括诗的情节和内容。(参考答案: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床头屋漏夜难眠,安得广厦千万间。)

2、将娇儿的活动展开,以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为情节的开端,以床头屋漏夜难眠为情节的发展展开

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完整的小说。(提示:娇儿争茅受人欺,归来父子相叹息,床湿衾冷儿伤风,四邻相助度难关。)

六、小结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光芒千秋永照。

七、板书设计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现实 自己 群童抢茅 推 关 忧

无可奈何 己 心 国

及 民 忧

长夜沾湿 人 生 民

忧思不绝

理想 祈盼广厦 天下寒士

第二课时

《过故人庄》

一、背诵导入

二、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诗歌赏析

1、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 有什么理由?

算。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2、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 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

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

主人待客 ,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

3、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

四句) 叫“承”,承接之义。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 “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

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

清新,淡远,幽静,色调丰富) 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4、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

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干二净。

5、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 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别语。“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 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 “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欣赏之意。过半年再来欣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 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 请大家各抒己见。(主人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人待客热情,愿意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

6、讲述对仗句。

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 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

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

“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7、思想内容

全诗叙述了作者到农家作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四、总结

这首诗看起来也很平淡,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毫无夸张铺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语。我们平时说话用的,“淡而无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无味”看作一回事,既如此,这首诗是否无味呢?(不是) 它的味在哪里呢?(写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情,也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这当然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这告诉我们,读诗一定要反复地细心品味。

《游山西村》

一、简介作者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 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二、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三、诗歌赏析

1、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 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客人是谁?(诗人;

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讲解: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2、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 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讲解: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3、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略) 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4、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 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5、这种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

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6、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7、思想内容

全诗写了农家的殷实好客,农村明媚绚丽的自然风光及古朴的风俗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

第三课时

《渔家傲》

一、背诵导入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彬州(陕西彬县),后迁居平江(江苏吴县)。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初

二,两岁时,父范墉病故,母谢氏,贫无依靠,改嫁朱文翰(当时任平江府推官),仲淹遂改名朱说。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现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年稍长,继父让其学习商贾技艺,皆不喜爱,唯愿读书。因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之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范仲淹到长白山醴泉寺借读,刻苦自律,倍受磨难,每日' 画粥断齑' ,笃学不辍。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身世后,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范姓,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三、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

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挽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四、诗歌赏析

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视觉上悲凉] “塞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

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 “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五、思想内容

《渔家傲》词通过写塞外秋天特异的风景,渲染了边塞悲壮的气氛,抒写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略、巩固边防的意志。

《浣溪沙》

一、题解

1、我国古典诗歌自唐代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弥为古体诗。

近体诗并非近代诗,它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通常有八句,绝句有四句,它们都有平仄的要求。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时仗。律诗根据每句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

2、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三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

词贵有意境,词人又各具自己的风格。清代张蜒将宋词大致归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本课晏殊的《浣溪沙》是婉约词代表作,苏轼的《江城子》和辛弃疾的《破阵子》则被称为典型的豪放词。

二、简介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 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 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 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三、诗歌赏析

1、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

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

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4、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四、思想内容

《浣溪沙》上阕写景下阙抒怀,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的情怀,表达了作者达观、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

1、熟读五首诗词。

2、思考课后练习。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章

  • (全是精华)诗词歌赋[空间站] 8
  • 经典朗诵欣赏三 327411-12-26MouseHappy 两首奇妙的藏头诗 156111-12-25唐音宋韵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写作入门) 198311-12-24qfupng 兰亭序全文朗读及译文 333311-12-23雪峰读书 毛 ...查看


  • 25 诗词五首 1
  • 阅读提示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笔下清幽的景致令人忘俗:另外四首诗词则重在抒写情怀.要反复诵读,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体会其中丰富深刻的意蕴. 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 绮 万籁 弊事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查看


  • 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25
  • 人教版新编语文教材八年级 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 ...查看


  • 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 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六年级上册 6<论语>十则 12<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18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 ...查看


  • 25诗词曲五首赏析答案
  • 25 诗词曲五首赏析(答案) 一.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 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 ...查看


  • 小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篇目
  • 小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篇目 一年级 诗词(共20首) 1.江南(江南可采莲) 2.咏鹅(鹅鹅鹅) 3.敕勒歌(敕勒川) 4.逢雪送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 5.绝句(迟日江山丽) 6.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7.鹿柴(空山不见人) 8. 9.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诗词五首 渔家傲]教学案 语文版
  • 渔家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诗词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过程与方法 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 ...查看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0人评分) 分    类: 诗歌散文 作    者: 曹华 字    数:70.7万 点    击:3088 授权方:北京四知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作品,不得转载 标    签: 古典诗歌 , 名家名作 立即阅读 ...查看


  • 语文版七下语文25课诗词复习提纲
  • 第25课<诗词五首> 饮酒 1.<饮酒>选自< >.作者名 ,字 .体裁上属 . 2.主旨:<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 ...查看


  • 初中教材目录
  • 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