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与开腹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

迥直丛型堂盘查2Q鲤堡!旦蔓!!鲞箜』翅堡理△塑』Q型旦丛些QE§望旦g巨壁!§望:2Q鳗:!丑:!!:№:§

・5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

李玉录王贺洪陈鑫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466300)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沈丘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

200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50例,采用四孔法引入腹腔镜器械切除胆囊;开腹手术组50例,采用用经右上腹直肌切1:2切除胆囊。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阅、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问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近年来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提高…,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外入无损伤抓钳提拉胆囊壶腹,暴露Calot三角,三角区如无冰冻性粘连,则可进行腹腔镜手术,以电凝钩分离胆囊壶腹,解剖出艄囊壶腹变细的部位,再向胆总管方向分离,达到足够长的胆囊管。在胆囊管上放置钛夹3枚,于近胆囊放置钛夹处剪断胆囊管,在三角区分离出胆囊动脉上钛夹后从中间剪断,将胆囊1资料与方法

颈向上提起,以电凝钩切开胆囊浆膜直到胆囊底部,切除胆囊,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取出胆囊,以电凝棒电凝肝胆囊床。观察无漏胆及渗血,于右肝下Winslow孔附近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拔除套管,缝合皮肤切口,引流管一般在术后1—2d无液体流d~4年;开腹组50例,男19例,女3l例,出后拔除,本组无中转开腹。开腹组:采用经右上腹直肌切口,切口长约1212111,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放置引流管,引流管须在无液体流出后拔除,一般在术后1.2

d[3J。

1.3观察指标:严格记录各患者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至少使用麻醉性镇痛药1次)、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并与同期开腹手术组相1.2方法:全组术前均不插胃管,腹腔镜组采用气管插管比较。

n'h'll弧形切口,插入

1.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f检验。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im,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将Troear旋转穿人腹腔,为

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腹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所患胆囊疾病种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两组观测项目比较结果见表1。

表l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组疗效比较(牙土s)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住院时间短,经济[引。由于以上优点,Lc得到外科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欢迎。Lc的适应证:①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包括结石

直径>2咖或胆囊内多发小结石。②有症状或有合并症的胆

3讨论

囊结石,且能耐受手术者;③有症状的菲结石性胆囊炎;④胆囊.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均是外科常见病,胆囊切除术息肉样病变,包括肿瘤性息肉样病变、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禁忌证:①疑有胆囊癌病变者;②有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是外科最常做的手术之一。自1987年Mouret完成世界首例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和手术者;③严重出血性疾病;④妊娠<3个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腔镜外科在全世界被迅速推月或>6个月者;⑤膈疝等不宜建立人工气腹者。

广。包括Lc在内的腹腔镜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迅速开展,LC已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Lc和OC,以评估被接受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Lc较开腹胆囊切Lc安全性和微创性。腹壁切口的减小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有利除术(0c)的优点为:创伤小,痛苦小,对胃肠道干扰小,恢复快,

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使肠蠕动早期恢复,减少了肠粘连、肺不

万方数据

科最常做的手术之一。腹腔镜手术改变了传统外科的手术模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疼痛轻等优点。作者对50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与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50例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17—82岁,平均37.8岁,发病(或检查发现)至就诊时间3年龄19~8l岁,平均39.2岁,发病(或检查发现)至就诊时间4d。3.5年,术后病理诊断腹腔镜组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例,胆囊息肉1I例,慢性胆囊炎2例;开腹组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35例,胆囊息肉12例,慢性胆囊炎3例。所有患者术前诊断均依据症状、体征及B超或cr并最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全麻,患者取头高右侧高位,于脐部做一10气腹针低速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为15哪I-Ig左右,然后插

入TrocarE2J。进入腹腔镜后直视下在剑突下蝮白线右侧纵行切开皮肤10术者的主操作孔,于右锁骨上线肋缘下2锄,右腋前线肋下2

cm分别切口5咖,进入操作器械,探查腹腔,初步判断胆囊疾

患是否适合腹腔镜,以抓钳夹注胆囊底部向上牵引,另一孔置

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1)。

・52・

塑直之£抖堂盘查2Q塑笙2旦笙!垒鲞筮!塑蟹丛△丛』Q迪!△旦Q£型旦鱼垦壁羔!望:2Q盟:坠!:!垒:№:j

难。因此,开展Lc的初期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可适当放宽。必须强调的是,Lc因其特殊的手术环境及对手术设备性能的依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独有的一些潜在危险性,因此在对待中转开腹的问题上,术者应具备客观的判断能力,对于整个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康复而言,及时中转开腹并不意味着手术的失败。本组50例无中转开腹,与严格选择病例有关。

参考文献

[1]孙百军,崔乃强.18079例胆石病患者fI缶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

科杂志,2006,8(4):324—326.[2]

王克成,张康泰.3709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总结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3):132~133.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5.570~572.[4]薛新国,云瑞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00例报告.海南医学,

2007,18(11);103—104.

(收稿口期2008—05—16)

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平均3.5cnl,术后镇痛药应用11例次,而开腹组切口长度平均12em,术后镇痛药应用87例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良好的视野和放大作用,有利于精细操作,气腹压力可减少创面渗血,本研究中IJC平均出血量20.7Illl,而OC为69rn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本研究的比较结果证实使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其腹腔或盆腔残余感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较开腹手术明显减少,本组50例中均行Lc成功,无中转开腹。由于以上优点,LC得到外科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欢迎。IJC虽有很多优越性,但是它毕竟不同于开腹手术,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①Lc是二维平面图像,缺乏立体效果,对组织结构的质地判断不如OC准确,当Calot三角炎症蕈、存在解剖变异时判断困难。②止血手段有限。③镜下缝合打结等操作较开放手术困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的选择

陈凤梅

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4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方法将146例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在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组73例在足背动脉穿刺采血。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误穿静脉发生率及患者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低氧血症患者在足背动脉进行血气标本的采集,提高了一次采集成功率,并降低了血肿发生率。

【关键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选择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1,正确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以往采集动脉血标本常用桡动脉、股动脉。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46例低氧血症患者分别采用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进行血气标本采集,将两种部位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6例低氧血症患者中,男88例,女58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J(Pa0,<80

toni

2结果

2.1两组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所需按压时间比较,见表1。表1示,两组一次采集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f=9.12,P<o.01)。两组所需按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t=12.43,P<0.01)。

2.2两组误穿静脉血肿比较,见表2。表1

两组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按压时间比较

HS),其中COPD72例,肺癌8例,肺

注:与对照组比较P<0.Ol

部感染23例,肺心病4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及观察组(7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表2两组误穿静脉及血肿比较

1.2方法:两组均由专职护士进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均采用日本泰尔茂公司生产的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观察组行足背动脉穿刺取血,即患者取平卧位,清洁足部,选择搏动明显的足背动脉,常规消毒皮肤后,消毒左手示指和中指,在已消毒的范围内摸到欲穿刺动脉的搏动最明显处,固定于两指间,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驴刺入动脉,穿刺动脉后取动脉血1.0ml,将针头刺于含有琼脂的空气隔离帽中摇匀送检。对照组行股动脉穿刺取血,操作同足背动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所需按压时问、误穿静脉发生率及血肿产生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Ol

3讨论

临床上对低氧血症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时常选择股动脉、桡动脉部位采血,易发生误穿静脉和皮下血肿,而足背动脉表浅易于触摸,其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压力均低于股动脉,穿刺后即可闭合,并且足背动脉表浅易于压迫,只需对穿刺局部加压包扎而无需人工压迫止血,缩短压迫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1=12.43,P<0.01),因是背动脉无较大的静脉

万方数据

迥直丛型堂盘查2Q鲤堡!旦蔓!!鲞箜』翅堡理△塑』Q型旦丛些QE§望旦g巨壁!§望:2Q鳗:!丑:!!:№:§

・5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

李玉录王贺洪陈鑫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466300)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沈丘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

200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50例,采用四孔法引入腹腔镜器械切除胆囊;开腹手术组50例,采用用经右上腹直肌切1:2切除胆囊。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阅、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问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近年来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提高…,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外入无损伤抓钳提拉胆囊壶腹,暴露Calot三角,三角区如无冰冻性粘连,则可进行腹腔镜手术,以电凝钩分离胆囊壶腹,解剖出艄囊壶腹变细的部位,再向胆总管方向分离,达到足够长的胆囊管。在胆囊管上放置钛夹3枚,于近胆囊放置钛夹处剪断胆囊管,在三角区分离出胆囊动脉上钛夹后从中间剪断,将胆囊1资料与方法

颈向上提起,以电凝钩切开胆囊浆膜直到胆囊底部,切除胆囊,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取出胆囊,以电凝棒电凝肝胆囊床。观察无漏胆及渗血,于右肝下Winslow孔附近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拔除套管,缝合皮肤切口,引流管一般在术后1—2d无液体流d~4年;开腹组50例,男19例,女3l例,出后拔除,本组无中转开腹。开腹组:采用经右上腹直肌切口,切口长约1212111,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放置引流管,引流管须在无液体流出后拔除,一般在术后1.2

d[3J。

1.3观察指标:严格记录各患者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至少使用麻醉性镇痛药1次)、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并与同期开腹手术组相1.2方法:全组术前均不插胃管,腹腔镜组采用气管插管比较。

n'h'll弧形切口,插入

1.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f检验。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im,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将Troear旋转穿人腹腔,为

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腹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所患胆囊疾病种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两组观测项目比较结果见表1。

表l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组疗效比较(牙土s)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住院时间短,经济[引。由于以上优点,Lc得到外科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欢迎。Lc的适应证:①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包括结石

直径>2咖或胆囊内多发小结石。②有症状或有合并症的胆

3讨论

囊结石,且能耐受手术者;③有症状的菲结石性胆囊炎;④胆囊.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均是外科常见病,胆囊切除术息肉样病变,包括肿瘤性息肉样病变、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禁忌证:①疑有胆囊癌病变者;②有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是外科最常做的手术之一。自1987年Mouret完成世界首例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和手术者;③严重出血性疾病;④妊娠<3个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腔镜外科在全世界被迅速推月或>6个月者;⑤膈疝等不宜建立人工气腹者。

广。包括Lc在内的腹腔镜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迅速开展,LC已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Lc和OC,以评估被接受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Lc较开腹胆囊切Lc安全性和微创性。腹壁切口的减小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有利除术(0c)的优点为:创伤小,痛苦小,对胃肠道干扰小,恢复快,

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使肠蠕动早期恢复,减少了肠粘连、肺不

万方数据

科最常做的手术之一。腹腔镜手术改变了传统外科的手术模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疼痛轻等优点。作者对50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与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50例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17—82岁,平均37.8岁,发病(或检查发现)至就诊时间3年龄19~8l岁,平均39.2岁,发病(或检查发现)至就诊时间4d。3.5年,术后病理诊断腹腔镜组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例,胆囊息肉1I例,慢性胆囊炎2例;开腹组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35例,胆囊息肉12例,慢性胆囊炎3例。所有患者术前诊断均依据症状、体征及B超或cr并最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全麻,患者取头高右侧高位,于脐部做一10气腹针低速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为15哪I-Ig左右,然后插

入TrocarE2J。进入腹腔镜后直视下在剑突下蝮白线右侧纵行切开皮肤10术者的主操作孔,于右锁骨上线肋缘下2锄,右腋前线肋下2

cm分别切口5咖,进入操作器械,探查腹腔,初步判断胆囊疾

患是否适合腹腔镜,以抓钳夹注胆囊底部向上牵引,另一孔置

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1)。

・52・

塑直之£抖堂盘查2Q塑笙2旦笙!垒鲞筮!塑蟹丛△丛』Q迪!△旦Q£型旦鱼垦壁羔!望:2Q盟:坠!:!垒:№:j

难。因此,开展Lc的初期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可适当放宽。必须强调的是,Lc因其特殊的手术环境及对手术设备性能的依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独有的一些潜在危险性,因此在对待中转开腹的问题上,术者应具备客观的判断能力,对于整个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康复而言,及时中转开腹并不意味着手术的失败。本组50例无中转开腹,与严格选择病例有关。

参考文献

[1]孙百军,崔乃强.18079例胆石病患者fI缶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

科杂志,2006,8(4):324—326.[2]

王克成,张康泰.3709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总结报告.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3):132~133.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5.570~572.[4]薛新国,云瑞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00例报告.海南医学,

2007,18(11);103—104.

(收稿口期2008—05—16)

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平均3.5cnl,术后镇痛药应用11例次,而开腹组切口长度平均12em,术后镇痛药应用87例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良好的视野和放大作用,有利于精细操作,气腹压力可减少创面渗血,本研究中IJC平均出血量20.7Illl,而OC为69rn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本研究的比较结果证实使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其腹腔或盆腔残余感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较开腹手术明显减少,本组50例中均行Lc成功,无中转开腹。由于以上优点,LC得到外科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欢迎。IJC虽有很多优越性,但是它毕竟不同于开腹手术,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①Lc是二维平面图像,缺乏立体效果,对组织结构的质地判断不如OC准确,当Calot三角炎症蕈、存在解剖变异时判断困难。②止血手段有限。③镜下缝合打结等操作较开放手术困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的选择

陈凤梅

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4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方法将146例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在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组73例在足背动脉穿刺采血。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误穿静脉发生率及患者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低氧血症患者在足背动脉进行血气标本的采集,提高了一次采集成功率,并降低了血肿发生率。

【关键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选择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1,正确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以往采集动脉血标本常用桡动脉、股动脉。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46例低氧血症患者分别采用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进行血气标本采集,将两种部位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6例低氧血症患者中,男88例,女58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J(Pa0,<80

toni

2结果

2.1两组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所需按压时间比较,见表1。表1示,两组一次采集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f=9.12,P<o.01)。两组所需按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t=12.43,P<0.01)。

2.2两组误穿静脉血肿比较,见表2。表1

两组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按压时间比较

HS),其中COPD72例,肺癌8例,肺

注:与对照组比较P<0.Ol

部感染23例,肺心病4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及观察组(7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表2两组误穿静脉及血肿比较

1.2方法:两组均由专职护士进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均采用日本泰尔茂公司生产的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观察组行足背动脉穿刺取血,即患者取平卧位,清洁足部,选择搏动明显的足背动脉,常规消毒皮肤后,消毒左手示指和中指,在已消毒的范围内摸到欲穿刺动脉的搏动最明显处,固定于两指间,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驴刺入动脉,穿刺动脉后取动脉血1.0ml,将针头刺于含有琼脂的空气隔离帽中摇匀送检。对照组行股动脉穿刺取血,操作同足背动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所需按压时问、误穿静脉发生率及血肿产生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Ol

3讨论

临床上对低氧血症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时常选择股动脉、桡动脉部位采血,易发生误穿静脉和皮下血肿,而足背动脉表浅易于触摸,其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压力均低于股动脉,穿刺后即可闭合,并且足背动脉表浅易于压迫,只需对穿刺局部加压包扎而无需人工压迫止血,缩短压迫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1=12.43,P<0.01),因是背动脉无较大的静脉

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 经皮腹腔穿刺引流术在外科急腹征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新进展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术在外科急腹征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临床手术应用,解决一般手术穿刺置管法放置位置的引流管在外科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官腔偏小,容易堵塞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1年腹腔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科急腹症和闭合 ...查看


  • 大同论文网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切口疝的护理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大同论文网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切口疝的护理论文选题题目 大同论文网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切 ...查看


  • 隔着肚皮"摘胆囊"
  • 专家简介 贾元利,武警总医院腹腔镜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腹腔镜外科专家.具有扎实的普外科临床经验和手术技术,1992年率先在武警部队开展腹腔镜技术,完成了近3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开展了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及部分肝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查看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致死原因要点
  • ・640・ 主堡压胆窆L型苤盍!Q!!生!旦筮丝鲞箜!翅堡!也』旦!P型!丛!i!盟!!垡:!!P!!坐!旦!Q!!:y!!:!!:盟!:! (2)缝合肠壁的宽度应超过胰腺残端的宽度,使肠壁完全包裹覆盖在胰腺断面上.(3)直径小于3mm的胰 ...查看


  • 论文写作技巧_计量单位和符号
  • 2011,20(9):1106-1107. [3]何进,孟镔,王钢,等.腹腔镜胆囊切除95例临床资料分析[J].局解手术 学杂志,2008,17(1):29-30. 恢复快等优点[6],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可充分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条 ...查看


  • 腹部小切口手术的伤口愈合效果观察
  • [摘要] 目的:观察腹部小切口手术的伤口愈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此6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 ...查看


  • 腹腔镜体会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初步体会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7-29 14:26:00 ] 作者:李国胜 谭桂兴 编辑:studa20 [摘要]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自2004 ...查看


  •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县医院适用版)
  •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胆囊炎(ICD-10:K81.0). 既往有胆囊结石或反复右中上腹部不适/腹痛病史. (二)诊断依据. 1. ...查看


  • 腹腔镜外科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 摘 要 目的:评价腹腔镜外科在老年患者的应用.方法:比较应用电视腹腔镜对258例年龄60岁以上老年病人行外科治疗前后的状态.结果:经过积极治疗,病人大部分得到治愈.结论:腹腔镜外科更适合各器官功能减退,创伤修复能力差,术后并发症多的老年病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