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资源准备

1.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等。

广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还包括数字化教学环境,即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软件。 资源准备

1.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主要类型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前常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试题库: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

)案例: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不同类型的资源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

资源准备

1.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建构的工具;信息

技术作为合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

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知识:像物理、化学一样,信息技术科学也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学生应当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构成、程序语言、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2)学习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学生应当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如开关机器、使用键盘和鼠标、管理磁盘软件等。

(3)学习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生应当了解信息技术给社会各领域带来的变化及问题,知道信息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2.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3.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这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进入教学,主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万维网、电子邮件、BBS、聊天室、视频会议等,都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提供支持。同一个学科的教师们可以通过邮件列表或等建立一个讨论组,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学生可以在网上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共同探索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题或者交作业。同时学校和家长之间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另外,在进行某个领域的学习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该领域的一流专家或者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比如,学习者可以就遗传问题直接通过电子邮件访问遗传学专家。

4.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目前有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辅导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不同模式的个别辅导软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包括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

5.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了解到各种观点。

以前,教师在备课时所能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参以及其他的参考资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信息源主要是教师和课本以及其他学习辅导书。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

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使用各种多媒体百科全书光盘(如科学大百科、世界名画等),获得图、文、声并茂的教学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或者直接访问数字图书馆中的内容,比如中国期刊网;浏览万维网上的各种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信息资源是优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另外,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让他们能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科学大百科光盘界面

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6.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

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发现性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有关的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来形成某些概念,发现一定的原理。在这种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呈现探索情境,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另外也可以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计算机模拟软件是发现学习的好工具。发现学习开始于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情境。传统教学中的习题往往是高度简化的,是与现实问题相差很大的“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条件和问题是明确给出的,而且它们之间是对应的,即所需要的条件都给了,不需要的条件一点不提,这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截然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新的教学方式提倡让学生对真实性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利用模拟软件或其它多媒体软件呈现探索情境,比文字更能够表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可以用动画来表现一个故事情节,其中蕴含着需要学生解答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能保持问题的真实性。模拟软件一般向学生展现了某种情境或过程,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变量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对模拟情境的操纵来发现其中的规律。一些开放的工具型教学软件也可以作为发现性教学的有力工具,比如,中学数学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来发现三角形重心的规律、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等等。

虚拟的野生青蛙栖息地考察

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的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对设置的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索,利用数字化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和友好交互界面的特点,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节点之间所具有的语义关系,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工具的主要作用。

7.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

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可以使大量知识内化,在内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展通信和交流,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能力。在这些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而且适用于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所有年级。例如,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写一篇他最向往的地方的作文,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遨游,选择祖国山

河的壮丽一景,然后将文本、图形等进行重新加工,用Word写出一篇精美感人的作文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整个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建构的工具,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利用专门的工具型教学软件:工具型教学软件不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提供一个展示、处理某类教学内容的平台,教师、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工具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几何画板”是当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具型教学软件,利用这一工具,学生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各种几何图形,测量长度、角度等参数,而且可以对图形做各种操作,比如伸缩、旋转等。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可以研究和发现图形中的各种内在关系。其他很多学科也都有一些可以利用的工具型软件,比如,化学中的专用绘图软件CHEWIND。另外,一些教育软件商还专门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发了电子备课工具。

(2)在教学中应用的一般工具软件:一般的工具软件也可以用在教学中,比如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等。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是教学中常用的工具软件,教师可以用它制作电子教案,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黑板来演示自己教学的提纲和内容。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可以用在语文的写作课上,学生可以利用Word等进行写作和修改,可以进行编辑排版。在进行英语写作时,Word等还具有拼写和语法检查的功能,对学生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也可以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课上让学生用Word撰写研究报告等。数据库、电子表格等软件可以用在自然科学研究或社会调查中,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处理分析。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口问题时,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中国的人口现状和人口政策,而是给学生提供中国人口数量发展的原始数据、世界人口发展的资料、中国及世界的耕地面积数据等,让学生通过电子表格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绘制中国和世界人口发展的曲线,分析中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3)将计算机及其外接设备作为教学工具:传感器用于实验教学在国外的理科教学中已经比较普遍。将计算机与一些传感器连接起来,便可以利用计算机很方便地进行科学实验。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和传递实验中的各种变量,如温度、光强、速度、PH值、氧气浓度、电压、电流、压力,等等。在进行实验时,实验的各种数据会实时地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统计分析后,转化为图像、表格等形式呈现在屏幕上。比如,把温度传感器放进一杯热水中,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一条正在逐渐上升的温度曲线,而且会在表格中具体显示温度的变化数据。这样一来,利用基于计算机的实验,不仅可以使传统教学中的定性实验得以量化,而且可以使原有的定量实验变得更为准确和精密。

几种不同的传感器

此外,通过计算机外接MIDI设备,加上相应的软件,教师和学生就可以进行音乐的创作、演奏和赏析。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一种音色,比如钢琴、吉它、小提琴等,然后选择一段乐谱,就可以让它演奏了。另外也可以利用MIDI键盘演奏一段音乐,计算机会把它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而且可以对乐谱再做进一步的修改。

MIDI 设备

8.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工具

Mud、E-mail、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基

于Internet网络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合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

在课堂中的合作研讨活动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表达工具。比如,学生个人或者学生小组可以将自己对研讨问题的思考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使自己的表达更清楚、更条理。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作为信息记录和整理的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计算机上接上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将学生的发言要点记录在白板上,并且可以绘制成一定的示意图来表现讨论的思路和进展过程,借助这样的外部记录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想法,进行发散思维,促进讨论的深度和广度。白板上的记录可以形成文件,保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上,以便随时调用和回顾。

交互式电子白板 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网上合作研讨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网上合作研讨。学生可以在BBS专题讨论区内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进行评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列表进行交流;不同地方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Netmeeting(微软的免费网上音视频交流软件)等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为学生设计的合作研讨站点,这些站点一般是围绕着某些“课题”而设计的,不同地方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这些“课题”进行研讨,最后可能会形成研究报告。比如“全球教室”(http://www.globalclassroom.org/)站点曾组织学生围绕“我们身边的数学”进行探讨,其中包括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另外,国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的网上合作研究项目,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研究与讨论活动,比如,美国Wake Forest大学开展了对海上信

天翁的追踪研究(http://www.wfu.edu/albatross/Kids_in_Project.htm)。生物学家给所研究的信天翁套上磁环,监测它们每天的活动和位置,在互联网上有一张地图,其中会显示出它们每天的运动路线。另外,网站上还提供了关于信天翁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不同地方的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随时沟通最新的发现。

9.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

几何画版中研究勾股定理

很多工具型教学软件都可以为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很好的支持。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自己做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度、圆周率的存在及计算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在经济学课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商业情境,让学生在各种真实、复杂条件下做出决策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探索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等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典型教学模式。

10.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功能、内容、方式等要发生改变。评价的功能不再是单一地评定学业成绩的好差,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为改进教与学提供参考;评价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开始关注学生的能力及其发展的过程,重视过程的评价;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等都成为评价的一部分。这些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经常性地设计课堂评价表、调查问卷、学生自主评价表等,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统计、管理这些评价用的材料和相关信息,这对于过程性评价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评价诊断教学的功能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有一个高效的电子评估系统,将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日常的评价信息、调查问题等进行电子化管理,那么就有可能使教师从繁重的统计、档案管理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教学,关注评价结果所表现的教学信息,利用评价诊断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与学。

基于网络的在线测试与电子档案袋

测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计算机辅助测验是指用计算机编制和实施,独立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客观性测验。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具有生成测验的功能,教师只要设计并录入试题的具体内容,测验模板就能按照所选择的形式和格式自动生成教师所需要的测验。通过多媒体作业与考试系统提供各种类型的试题库,学习者通过使用一些按照不同组题策略选出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做联机测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分析测试成绩,发掘教学过程信息。学生借助统计图表进行学习水平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发掘诊断学生学习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通过建立电子档案袋系统,减轻教师建立和管理档案袋的工作量,可以推进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估;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系统,可以将素质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内置到系统内,做在线调查和统计,并自动生成统计报告,提升素质教育评估的可操作性。

11.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

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是指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管理,也就是辅助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和评估。狭义的计算机管理教学仅指专门的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的应用,广义上的计算机管理教学还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统计分析、通讯等软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的使用一般是这样的:进入系统后,首先输入教师的姓名,输入课程名称,输入所有学生的姓名,那些没有在所要求的名册中登记的学生将被拒绝使用该软件。只要学生在与之相联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学习,这一管理教学系统就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查询、获取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并且可以打印输出。

资源准备

1.4:常用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和格式

常用多媒体素材的类型有文本素材、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其中,图像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jpg、gif、bmp等;音频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wav、mp3、wma、mid等;视频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wmv、rm、avi或mpg等;动画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gif、swf等。常用多媒体素材和文件格式总结如下图所示。

下面对图片文件和视频文件进行详细介绍。

1.图片文件

在课件制作中,我们常用到的图片文件分为图形(矢量图)和图像两种。应用于多媒体教学课程中的图片格式常见的有jpg、tiff、和bmp等图像格式。

JPEG图像格式:扩展名为jpg或jpeg,其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获取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其压缩比通常在10:1~40:1之间,很适合应用在网页的图像中,目前各类浏览器均支持JPEG这种图像格式。同时JPEG还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允许你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这种文件压缩,已广泛应用于彩色传真、静止图像、电话会议、印刷及新闻图片的传送上。但*.jpg/*.jpeg文件并不适合放大观看,输出成印刷品时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TIF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tif,全名是Tagged Image File Format。它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最高也只能做到2-3倍的压缩比),能保持原有图像的颜色及层次,但占用空间却很大。TIFF常被用于较专业的用途,如书籍出版、海报等,极少应用于互联网或多媒体课件上。

GI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gif,全称为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图形交换格式)。它在压缩过程中,图像的资料不会被丢失,丢失的是图像的色彩。格式最多只能储存256色,所以通常用来显示简单图形及字体,在课件中常用来制作小动画或图形元素。

BMP图像格式:扩展名是bmp,是Windows中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已成为PC机Windows系统中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有压缩和不压缩两种形式。它以独立于设备的方法描述位图,可用非压缩格式存储图像数据,解码速度快,支持多种图像的存储,各种PC图形图像软件都能对其进行处理。

SVG格式:扩展名是svg,全称为,意思为可缩放的矢量图形。SVG是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在2000年8月制定的一种新的二维矢量图形格式,也是规范中的网络矢

量图形标准。它是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严格来说应该是一种开放标准的矢量图形语言,可设计高分辨率的Web图形页面。用户可以直接用代码来描绘图像,可以用任何文字处理工具打开SVG图像,通过改变部分代码来使图像具有交互功能,并可以随时插入到HTML中通过浏览器来观看。它提供了目前网络流行格式GIF和JPEG无法具备的优势:可以任意放大图形显示,但绝不会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字在SVG图像中保留可编辑和可搜寻的状态;平均来讲,SVG文件比JPEG和GIF格式的文件要小很多,因而下载也很快。

2.视频文件

AVI、MPEG等,常见的适用网络播放的视频流格式有RM、和等。

AVI格式:AVI是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格式的缩写,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现在已被大多数操作系统直接支持。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另外,没有限定压缩标准即不具有兼容性是AVI格式的最大问题,不同压缩标准生成的AVI文件,必须用相应的解压缩算法才能将之播放出来。

MPEG格式:全称为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目前MPEG格式主要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 MPEG-2 和 MPEG-4。其中MPEG-2.mpg、.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和DVD光盘中的.vob等。MPEG-4则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

RM格式:是Real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视频文件格式,用于传输连续视频数据。它可以根据网络传输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广域网

上进行影像数据的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目前,有很多网站会利用RealVideo技术进行重大事件的实况转播,其播放软件主要有该公司的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RealServer服务器将其他格式的视频转换成RM视频并由Real Server服务器负责对外发布和播放。

ASF格式:全称是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是 MICROSOFT公司推出的高级流媒体格式,也是一个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对其进行播放。其优点主要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和可扩展性,其实时转播和RM类似,由于它使用了 MPEG4 的压缩算法,所以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

WMV格式:全称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WMV格式的主要优点包括:高度压缩,文件小传输快,质量也不错。在很多用于网络传输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中,这种文件格式应用比较广泛。

资源准备

1.5:课件制作中多媒体素材应用规律

图片素材: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中如果涉及到图像,一般使用JPG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200KBGIF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K以下。

视频素材:一般情况下,课件开发中使用WMV格式的视频文件,流量控制在250Kb/s左右。

动画素材:一般情况下,使用GIF和SWF格式的动画文件,前者适用小卡通动画,大小控制在100K以下,后者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动画,而且交互性很强,大小一般控制在10M以下。

音频素材:一般情况下,使用WMA或者MP3格式的音频文件,流量控制在16~128Kb/s。

资源准备

1.6:教学资源素材的评价量规

1.文本素材评价量规

2.图形(图像)素材评价量规

3.音频素材评价量规

4.视频素材评价量规

5

.动画素材评价量规

资源准备

1.7:课件的分类

课件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编制者按某一思路设计制作的、前后连贯的、有系统性的软件。

课件可从教学功能或使用对象、内容交互及运行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运行环境的分类

单机型课件:在独立的计算机上运行的课件。

网络型课件: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课件。

2.根据教学功能的分类

助教型课件:主要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时使用的课件。

助学型课件:主要是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学习时使用的课件,如检测学习效果的课件;指导学习的课件;单纯课后练习的课件等。

教学结合型:教学结合型多媒体课件是兼顾教师与学生两者使用的课件。

3.根据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分类

演示型课件:多指以图解、动画等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讲解课本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提示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以讲解或展示教学内容为主的课件。

交互型课件: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人机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人机交互的课件,如自学辅导类、场景模拟类、测试练习类的课件。

交互型课件又分为以下几种:

学生自主学习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反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形成性联系供学生学习评价,并设计友好的界面让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活动;

模拟实验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某种真实的情景,提供可更改参数的指标项,当学生输入不同的参数时,及时给出相应的实验或探究活动;

训练复习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主要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课件的内容在安排上,要分为不同的等级,逐级上升,根据每级目标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使用者可以选定训练 等级进行学习;这种类型的课件通常应用在习题测试,英语单词记忆等方面;

教学游戏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与一般的游戏软件不同,它是基于学科的知识内容,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多媒体课件, 常见的有单词学习等;

资料、工具型:资料工具型教学软件包括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以及各种类图形库、动画库、声音库等,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映具体的教学过程。

课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软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

(3)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4)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超文本是按照人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的技术。由于超文本结构信息组织的联想式和非线性,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所以便于学生进行联想思维。另外,超文本信息结构的动态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点重新组织信息,按照不同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

资源准备

1.9: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

(1)确定选题:确定选题是为了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2)确定教学目标: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 (3)设计创作脚本:编写脚本是组织信息的第一步,包括对屏幕布局、图文、色调、音乐、显示方式、交互方式等进行规划;

(4)素材准备:准备好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 (5)课件制作:根据预告编写的创作脚本,利用现有的创作工具,如FronntPage、Flash等将多媒体信息进行集成;

(6)课件测试:课件制作完成后,必须进行彻底检查,以便改正错误、修补漏洞,有时还要进行更加具体的优化;

(7)课件发布:必须有制作信息、使用说明等。

资源准备

1.10:常用课件制作工具

不同的课件制作工具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它们的特点,结合在教学中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工具制作不同类型的课件。

在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课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教师们可以制作演示型课件、交互型课件和网络课件等。这类工具的使用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常用工具有基于图标的Authorware,基于时间轴的Flash和Director,基于幻灯片的金山演示、PowerPoint,基于网页的 FrontPage和DreamWeaver„„

(2)“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这类工具的使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通常情况下是运用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VB、JAVA、ASP、JavaScript和VbScript等作为课件开发工具,比如用JAVA编制的小程序可以运行在网页之中,交互性非常强,可以模拟很多物理实验,

资源准备

1.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等。

广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还包括数字化教学环境,即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软件。 资源准备

1.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主要类型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前常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试题库: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

)案例: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不同类型的资源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

资源准备

1.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建构的工具;信息

技术作为合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

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知识:像物理、化学一样,信息技术科学也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学生应当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构成、程序语言、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2)学习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学生应当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如开关机器、使用键盘和鼠标、管理磁盘软件等。

(3)学习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用途和影响: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生应当了解信息技术给社会各领域带来的变化及问题,知道信息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2.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3.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这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进入教学,主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万维网、电子邮件、BBS、聊天室、视频会议等,都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提供支持。同一个学科的教师们可以通过邮件列表或等建立一个讨论组,交流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学生可以在网上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共同探索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题或者交作业。同时学校和家长之间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另外,在进行某个领域的学习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该领域的一流专家或者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比如,学习者可以就遗传问题直接通过电子邮件访问遗传学专家。

4.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目前有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辅导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不同模式的个别辅导软件采用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包括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

5.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了解到各种观点。

以前,教师在备课时所能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参以及其他的参考资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信息源主要是教师和课本以及其他学习辅导书。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空

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他们可以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使用各种多媒体百科全书光盘(如科学大百科、世界名画等),获得图、文、声并茂的教学资料;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或者直接访问数字图书馆中的内容,比如中国期刊网;浏览万维网上的各种专业网站,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信息资源是优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另外,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让他们能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科学大百科光盘界面

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6.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

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发现性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有关的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来形成某些概念,发现一定的原理。在这种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呈现探索情境,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另外也可以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计算机模拟软件是发现学习的好工具。发现学习开始于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情境。传统教学中的习题往往是高度简化的,是与现实问题相差很大的“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条件和问题是明确给出的,而且它们之间是对应的,即所需要的条件都给了,不需要的条件一点不提,这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截然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新的教学方式提倡让学生对真实性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利用模拟软件或其它多媒体软件呈现探索情境,比文字更能够表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可以用动画来表现一个故事情节,其中蕴含着需要学生解答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能保持问题的真实性。模拟软件一般向学生展现了某种情境或过程,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变量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对模拟情境的操纵来发现其中的规律。一些开放的工具型教学软件也可以作为发现性教学的有力工具,比如,中学数学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来发现三角形重心的规律、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等等。

虚拟的野生青蛙栖息地考察

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的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对设置的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索,利用数字化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和友好交互界面的特点,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节点之间所具有的语义关系,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工具的主要作用。

7.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

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可以使大量知识内化,在内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展通信和交流,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能力。在这些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而且适用于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所有年级。例如,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写一篇他最向往的地方的作文,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遨游,选择祖国山

河的壮丽一景,然后将文本、图形等进行重新加工,用Word写出一篇精美感人的作文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整个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建构的工具,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利用专门的工具型教学软件:工具型教学软件不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提供一个展示、处理某类教学内容的平台,教师、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工具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几何画板”是当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具型教学软件,利用这一工具,学生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各种几何图形,测量长度、角度等参数,而且可以对图形做各种操作,比如伸缩、旋转等。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可以研究和发现图形中的各种内在关系。其他很多学科也都有一些可以利用的工具型软件,比如,化学中的专用绘图软件CHEWIND。另外,一些教育软件商还专门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发了电子备课工具。

(2)在教学中应用的一般工具软件:一般的工具软件也可以用在教学中,比如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等。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是教学中常用的工具软件,教师可以用它制作电子教案,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黑板来演示自己教学的提纲和内容。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可以用在语文的写作课上,学生可以利用Word等进行写作和修改,可以进行编辑排版。在进行英语写作时,Word等还具有拼写和语法检查的功能,对学生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也可以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课上让学生用Word撰写研究报告等。数据库、电子表格等软件可以用在自然科学研究或社会调查中,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处理分析。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口问题时,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中国的人口现状和人口政策,而是给学生提供中国人口数量发展的原始数据、世界人口发展的资料、中国及世界的耕地面积数据等,让学生通过电子表格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表,绘制中国和世界人口发展的曲线,分析中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3)将计算机及其外接设备作为教学工具:传感器用于实验教学在国外的理科教学中已经比较普遍。将计算机与一些传感器连接起来,便可以利用计算机很方便地进行科学实验。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和传递实验中的各种变量,如温度、光强、速度、PH值、氧气浓度、电压、电流、压力,等等。在进行实验时,实验的各种数据会实时地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统计分析后,转化为图像、表格等形式呈现在屏幕上。比如,把温度传感器放进一杯热水中,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一条正在逐渐上升的温度曲线,而且会在表格中具体显示温度的变化数据。这样一来,利用基于计算机的实验,不仅可以使传统教学中的定性实验得以量化,而且可以使原有的定量实验变得更为准确和精密。

几种不同的传感器

此外,通过计算机外接MIDI设备,加上相应的软件,教师和学生就可以进行音乐的创作、演奏和赏析。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一种音色,比如钢琴、吉它、小提琴等,然后选择一段乐谱,就可以让它演奏了。另外也可以利用MIDI键盘演奏一段音乐,计算机会把它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而且可以对乐谱再做进一步的修改。

MIDI 设备

8.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工具

Mud、E-mail、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基

于Internet网络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合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

在课堂中的合作研讨活动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表达工具。比如,学生个人或者学生小组可以将自己对研讨问题的思考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使自己的表达更清楚、更条理。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作为信息记录和整理的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计算机上接上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将学生的发言要点记录在白板上,并且可以绘制成一定的示意图来表现讨论的思路和进展过程,借助这样的外部记录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想法,进行发散思维,促进讨论的深度和广度。白板上的记录可以形成文件,保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上,以便随时调用和回顾。

交互式电子白板 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网上合作研讨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网上合作研讨。学生可以在BBS专题讨论区内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进行评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列表进行交流;不同地方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Netmeeting(微软的免费网上音视频交流软件)等进行实时的交流讨论。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为学生设计的合作研讨站点,这些站点一般是围绕着某些“课题”而设计的,不同地方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这些“课题”进行研讨,最后可能会形成研究报告。比如“全球教室”(http://www.globalclassroom.org/)站点曾组织学生围绕“我们身边的数学”进行探讨,其中包括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另外,国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的网上合作研究项目,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研究与讨论活动,比如,美国Wake Forest大学开展了对海上信

天翁的追踪研究(http://www.wfu.edu/albatross/Kids_in_Project.htm)。生物学家给所研究的信天翁套上磁环,监测它们每天的活动和位置,在互联网上有一张地图,其中会显示出它们每天的运动路线。另外,网站上还提供了关于信天翁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不同地方的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随时沟通最新的发现。

9.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

几何画版中研究勾股定理

很多工具型教学软件都可以为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很好的支持。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自己做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度、圆周率的存在及计算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在经济学课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商业情境,让学生在各种真实、复杂条件下做出决策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探索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等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典型教学模式。

10.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功能、内容、方式等要发生改变。评价的功能不再是单一地评定学业成绩的好差,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为改进教与学提供参考;评价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开始关注学生的能力及其发展的过程,重视过程的评价;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课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等都成为评价的一部分。这些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经常性地设计课堂评价表、调查问卷、学生自主评价表等,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统计、管理这些评价用的材料和相关信息,这对于过程性评价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评价诊断教学的功能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有一个高效的电子评估系统,将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日常的评价信息、调查问题等进行电子化管理,那么就有可能使教师从繁重的统计、档案管理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教学,关注评价结果所表现的教学信息,利用评价诊断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与学。

基于网络的在线测试与电子档案袋

测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计算机辅助测验是指用计算机编制和实施,独立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客观性测验。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具有生成测验的功能,教师只要设计并录入试题的具体内容,测验模板就能按照所选择的形式和格式自动生成教师所需要的测验。通过多媒体作业与考试系统提供各种类型的试题库,学习者通过使用一些按照不同组题策略选出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做联机测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分析测试成绩,发掘教学过程信息。学生借助统计图表进行学习水平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发掘诊断学生学习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通过建立电子档案袋系统,减轻教师建立和管理档案袋的工作量,可以推进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估;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系统,可以将素质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内置到系统内,做在线调查和统计,并自动生成统计报告,提升素质教育评估的可操作性。

11.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

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是指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管理,也就是辅助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和评估。狭义的计算机管理教学仅指专门的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的应用,广义上的计算机管理教学还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统计分析、通讯等软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的使用一般是这样的:进入系统后,首先输入教师的姓名,输入课程名称,输入所有学生的姓名,那些没有在所要求的名册中登记的学生将被拒绝使用该软件。只要学生在与之相联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学习,这一管理教学系统就能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查询、获取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并且可以打印输出。

资源准备

1.4:常用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和格式

常用多媒体素材的类型有文本素材、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其中,图像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jpg、gif、bmp等;音频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wav、mp3、wma、mid等;视频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wmv、rm、avi或mpg等;动画素材的常见文件格式有gif、swf等。常用多媒体素材和文件格式总结如下图所示。

下面对图片文件和视频文件进行详细介绍。

1.图片文件

在课件制作中,我们常用到的图片文件分为图形(矢量图)和图像两种。应用于多媒体教学课程中的图片格式常见的有jpg、tiff、和bmp等图像格式。

JPEG图像格式:扩展名为jpg或jpeg,其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和彩色数据,获取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其压缩比通常在10:1~40:1之间,很适合应用在网页的图像中,目前各类浏览器均支持JPEG这种图像格式。同时JPEG还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允许你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这种文件压缩,已广泛应用于彩色传真、静止图像、电话会议、印刷及新闻图片的传送上。但*.jpg/*.jpeg文件并不适合放大观看,输出成印刷品时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TIF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tif,全名是Tagged Image File Format。它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最高也只能做到2-3倍的压缩比),能保持原有图像的颜色及层次,但占用空间却很大。TIFF常被用于较专业的用途,如书籍出版、海报等,极少应用于互联网或多媒体课件上。

GIF图像格式:扩展名是gif,全称为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图形交换格式)。它在压缩过程中,图像的资料不会被丢失,丢失的是图像的色彩。格式最多只能储存256色,所以通常用来显示简单图形及字体,在课件中常用来制作小动画或图形元素。

BMP图像格式:扩展名是bmp,是Windows中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已成为PC机Windows系统中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有压缩和不压缩两种形式。它以独立于设备的方法描述位图,可用非压缩格式存储图像数据,解码速度快,支持多种图像的存储,各种PC图形图像软件都能对其进行处理。

SVG格式:扩展名是svg,全称为,意思为可缩放的矢量图形。SVG是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在2000年8月制定的一种新的二维矢量图形格式,也是规范中的网络矢

量图形标准。它是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严格来说应该是一种开放标准的矢量图形语言,可设计高分辨率的Web图形页面。用户可以直接用代码来描绘图像,可以用任何文字处理工具打开SVG图像,通过改变部分代码来使图像具有交互功能,并可以随时插入到HTML中通过浏览器来观看。它提供了目前网络流行格式GIF和JPEG无法具备的优势:可以任意放大图形显示,但绝不会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字在SVG图像中保留可编辑和可搜寻的状态;平均来讲,SVG文件比JPEG和GIF格式的文件要小很多,因而下载也很快。

2.视频文件

AVI、MPEG等,常见的适用网络播放的视频流格式有RM、和等。

AVI格式:AVI是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格式的缩写,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现在已被大多数操作系统直接支持。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另外,没有限定压缩标准即不具有兼容性是AVI格式的最大问题,不同压缩标准生成的AVI文件,必须用相应的解压缩算法才能将之播放出来。

MPEG格式:全称为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目前MPEG格式主要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 MPEG-2 和 MPEG-4。其中MPEG-2.mpg、.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和DVD光盘中的.vob等。MPEG-4则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

RM格式:是Real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视频文件格式,用于传输连续视频数据。它可以根据网络传输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广域网

上进行影像数据的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目前,有很多网站会利用RealVideo技术进行重大事件的实况转播,其播放软件主要有该公司的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RealServer服务器将其他格式的视频转换成RM视频并由Real Server服务器负责对外发布和播放。

ASF格式:全称是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是 MICROSOFT公司推出的高级流媒体格式,也是一个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对其进行播放。其优点主要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和可扩展性,其实时转播和RM类似,由于它使用了 MPEG4 的压缩算法,所以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

WMV格式:全称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WMV格式的主要优点包括:高度压缩,文件小传输快,质量也不错。在很多用于网络传输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中,这种文件格式应用比较广泛。

资源准备

1.5:课件制作中多媒体素材应用规律

图片素材: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中如果涉及到图像,一般使用JPG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200KBGIF格式的文件,大小控制在100K以下。

视频素材:一般情况下,课件开发中使用WMV格式的视频文件,流量控制在250Kb/s左右。

动画素材:一般情况下,使用GIF和SWF格式的动画文件,前者适用小卡通动画,大小控制在100K以下,后者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动画,而且交互性很强,大小一般控制在10M以下。

音频素材:一般情况下,使用WMA或者MP3格式的音频文件,流量控制在16~128Kb/s。

资源准备

1.6:教学资源素材的评价量规

1.文本素材评价量规

2.图形(图像)素材评价量规

3.音频素材评价量规

4.视频素材评价量规

5

.动画素材评价量规

资源准备

1.7:课件的分类

课件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编制者按某一思路设计制作的、前后连贯的、有系统性的软件。

课件可从教学功能或使用对象、内容交互及运行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运行环境的分类

单机型课件:在独立的计算机上运行的课件。

网络型课件: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课件。

2.根据教学功能的分类

助教型课件:主要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时使用的课件。

助学型课件:主要是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学习时使用的课件,如检测学习效果的课件;指导学习的课件;单纯课后练习的课件等。

教学结合型:教学结合型多媒体课件是兼顾教师与学生两者使用的课件。

3.根据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分类

演示型课件:多指以图解、动画等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讲解课本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提示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以讲解或展示教学内容为主的课件。

交互型课件: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人机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人机交互的课件,如自学辅导类、场景模拟类、测试练习类的课件。

交互型课件又分为以下几种:

学生自主学习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反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形成性联系供学生学习评价,并设计友好的界面让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活动;

模拟实验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某种真实的情景,提供可更改参数的指标项,当学生输入不同的参数时,及时给出相应的实验或探究活动;

训练复习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主要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课件的内容在安排上,要分为不同的等级,逐级上升,根据每级目标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使用者可以选定训练 等级进行学习;这种类型的课件通常应用在习题测试,英语单词记忆等方面;

教学游戏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与一般的游戏软件不同,它是基于学科的知识内容,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多媒体课件, 常见的有单词学习等;

资料、工具型:资料工具型教学软件包括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以及各种类图形库、动画库、声音库等,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映具体的教学过程。

课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软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

(3)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4)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超文本是按照人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的技术。由于超文本结构信息组织的联想式和非线性,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所以便于学生进行联想思维。另外,超文本信息结构的动态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点重新组织信息,按照不同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

资源准备

1.9: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

(1)确定选题:确定选题是为了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2)确定教学目标: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点难点; (3)设计创作脚本:编写脚本是组织信息的第一步,包括对屏幕布局、图文、色调、音乐、显示方式、交互方式等进行规划;

(4)素材准备:准备好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 (5)课件制作:根据预告编写的创作脚本,利用现有的创作工具,如FronntPage、Flash等将多媒体信息进行集成;

(6)课件测试:课件制作完成后,必须进行彻底检查,以便改正错误、修补漏洞,有时还要进行更加具体的优化;

(7)课件发布:必须有制作信息、使用说明等。

资源准备

1.10:常用课件制作工具

不同的课件制作工具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它们的特点,结合在教学中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工具制作不同类型的课件。

在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课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教师们可以制作演示型课件、交互型课件和网络课件等。这类工具的使用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常用工具有基于图标的Authorware,基于时间轴的Flash和Director,基于幻灯片的金山演示、PowerPoint,基于网页的 FrontPage和DreamWeaver„„

(2)“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这类工具的使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通常情况下是运用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VB、JAVA、ASP、JavaScript和VbScript等作为课件开发工具,比如用JAVA编制的小程序可以运行在网页之中,交互性非常强,可以模拟很多物理实验,


相关文章

  •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 智慧景区建设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第1章 概况 ............................................................................................. ...查看


  •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课 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院 (系):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单位: 姓 名:职 称: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软件开发 2007年1月8日 摘 要 企业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吸引 ...查看


  • 档案信息资源概念分析
  • 档案信息资源概念分析 内容摘要:"档案信息资源"一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然而什么是档案信息资源依然没有定论.本文从学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理解,把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的发展划分为观念转变和理论完善两个阶段,并根据其发展的 ...查看


  • 人力资源分析指标体系
  • 某某集团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评估中心 目 录 目 录 1 前言 某某集团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2 1 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2 2 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说明 2 一人力资本能力 3 1人员数量指标 3 1.1 期初人数 3 1. ...查看


  •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指标
  • XX 集团人力资源部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详解 人力资源评估中心 目 录 目 录 1 前言 某某集团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2 1 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2 2 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框架模型说明 2 一人力资本能力 3 1人员数量指标 3 1 ...查看


  • [压缩语段--下定义]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 下定义式压缩语段 学习目标:(1)掌握"下定义"的基本解题思路及模式:有效提取材料信息. (2)通过一般概念了解"定义"的基本模式:探究方法.寻找规律. (3)有效筛选信息,提高综 ...查看


  • 工作流定义工具需求分析
  • 工作流分类: 管理型.设定型.协作型.生产型. 以通讯为中心.以文档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 基于文件.基于消息.基于web. 工作流模型包括了描述一个能够由工作流执行服务软件系统执行的过程所需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过程的开始.完成条件, ...查看


  • 人力资源类任职资格标准(V3.1)
  • 人力资源类任职资格标准 (V3.1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九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级别角色定义和基本条件 第三部分 标准核心内容结构 第四部分 标准核心内容描述 一.行为标准 二.胜任力标准 三.技能标准 四.必备 ...查看


  • 对教育技术学定位和特征的思考
  • 对教育技术学定位和特征的思考 毛芳 北师大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 [摘 要]本文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定位等提出了新的看法,指出教育技术具有开放性.前沿性.发展性.情境性四大特性. [关键词]教育技术 AECT94定义 特征 定位 一.定义 说到教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 第1章 教育技术概述 教育与技术 教育技术是指教育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有形的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采用的工具和设备: 无形的教育技术--是根据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经验开发的具体的教学程序和方法. 教育技术 --AECT'94定义 AEC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