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式提升机选型方法

摩擦式提升机选型方法

1.提升容器的选择

1)小时提升量:

Ah=

CAN∂fr

式中 C-----不均衡系数。《规范》规定:有井底煤仓时为1.10~1.15;无井底煤仓时为1.20; ∂f----提升能力富裕系数。 2)提升速度: Vm=0.4Ht

式中 Ht---提升距离,罐笼提升时:Ht=Hs;箕斗提升时:Ht=Hx+Hs+Hz。

3)一次提升时间估算:

Tq=

vmH

+t+u+θ∂1vm+

2

式中 ∂1---提升正常加速度,通常∂1≤1m/s;

u---容器启动初加速及爬行段延续的时间,取5~10s;

θ---提升容器在每次提升终了后的休止时间,s。 4)一次提升量Q的确定:2.钢丝绳的选择

'

Q'=

ANCTq∂f3600brt

'

1)钢丝绳的端部荷重:Qd=Q+Qc

式中 Q---容器的载重量,即实际一次提升量,kg ; Qc---容器(包括连接装置)的重量,kg 。

P'k=

2)提升钢丝绳的单重: 式中

Qd

1.1B

-Hc

m

σB---钢丝绳的公称抗拉强度,一般选σB=155~170kg/mm2;

m----钢丝绳的静力安全系数; Hc---钢丝绳的最大悬垂长度,m 。

'

H=H+H+Hkht c

式中 Hh---尾环绳的高度,m 。

Hh=Hg+0.5+2S

式中 S---两提升容器的中心距,m ;对于单容器带平衡锤的提升系统,则为提升容器与平

衡锤的中心距,m ; Hg---过卷高度, m ;Ht---提升高度 , m 。

Ht=Hz+Hs+Hx+hp

式中 Hz---井底车场运输水平至在装载位置的提升容器底部的距离,在未最后确定前,一

般按18~25m计算; Hs---矿井深度;

Hx---井口至卸载煤仓的高度,在未最后确定前,一般可取13.5~14.5m ; hp--- 箕斗在卸载位置时,底部高出煤仓的高度,一般取0.3~0.5m 。

3)尾绳单位长度重量计算: 式中 n2---尾绳设置的数量 3.提升机的选择

'qk=

n1

Pkn2

''

Dδc g≥1200D≥80dg1)滚筒直径: ;

'

式中:Dg---滚筒的计算直径,mm ; d---已选定的钢丝绳直径,mm ;

δc---已选定的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的直径,mm 。

2)提升钢丝绳作用在主导轮上的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拉力差: 最大静张力S1的计算内容见下表所示,即重载侧的静拉力;

最大静张力差S1=S1-S2式中:S2为轻载侧的静拉力,其计算内容见下表。

'

4.提升系统的确定 1)井架高度的确定: (1)箕斗提升:

a) 无导向轮的提升系统:Hk=Hx+hp+Hr+Hg+h1+0.75Rg 式中:h1---过卷距离的终点与0.75Rg点的高度,与井塔布置有关。 b) 有导向轮的提升系统: i.

导向轮布置穿过该楼层地板时:Hk=Hx+hp+Hr+Hg+He+Hzx

式中: He---导向轮中心距楼层地板面的高度,m 。 ii.

导向轮布置在该楼层地板面以上时:Hk=Hx+hp+Hr+Hg+∆h+He+Hzx

式中:∆h---导向轮楼层地板的厚度,m 。 (2)罐笼提升:参考箕斗提升,其中Hx+hp=0 2)主导轮与导向轮相对位置的确定:

主导轮与导向轮中心水平距离的确定:L0=S+Rd-Rg

H=(D-S)tg75+0.5 zxg主导轮与导向轮中心垂直距离的确定:

主导轮与导向轮相对位置:

2

b=Hzx+(S+Rd-Rg)2

Rg+Rd

-1-1L0(180︒+θ)θ=sin-tg∂=π︒bHzx 180围抱角:,其中

5.提升容器的最小自重

1)按静防滑条件双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

Q≥DQ-nPHQc11kc箕斗: ; 罐笼:c≥D2Q-n1PkHc-Qz

其中:Qz---罐笼内装载的矿车总重量,kg ;

W1---箕斗提升的阻力系数,取0.075; W2---罐笼提升的阻力系数,取0.10; D1、D2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2)按静防滑条件单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Q≥DQ-nPHQc≥D4Q+D5Qz-n1P31kc ; 罐笼:kHc 箕斗:c

其中:D3、D4、D5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3)按动防滑条件双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Q≥AQ+CG-nPHQc11d1kc箕斗: ; 罐笼:c≥A2Q+C1Gd-Qz-n1PkHc

其中:A1、A2、C1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4)按动防滑条件双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

箕斗:Qc≥A3Q+C2Gd-n1PkHc ; 罐笼:Qc≥A4Q+C1Gd+EQz-n1PkHc

其中:A3、A4、C2、E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6.钢丝绳与提升机的校验

1)提升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校验:

对于等重平衡尾绳及轻尾绳(n2qkn1qk)的提升系统 :

m=

n1QqQd+n1PkHc

m=

n1QqQd+n2PkHc

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m≥8.2-0.0005H;专为升降物料用的:m≥7.2-0.0005H 2)最大静拉力和拉力差的校验:根据静、动防滑条件分别校验计算。

P=

7.衬垫材料的压强验算

S1+S2n1Dgd

8.电动机的预选

1)立井提升机的估算电动机容量: Ns=K1QVmax

式中: K1---系数,箕斗提升时取17,罐笼提升时取19。 斜井提升机的估算电动机容量:

单钩提升:

Ns=

K1FjVmax102η

; 双钩提升:

Ns=

K1FcVmax

102η

式中:K1---备用系数,单钩提升时取1.1~1.15; 双钩提升时取1.05~1.1。 2)提升机的最大速度 :

vmax=

πDgnd

60i

9.提升系统运动部分变位质量的计算:式中:g---重力加速度,9.81m/s;

2

G∑M=

g

∑G---提升系统的运动部分变位重量总和,kg

∑G=S+S+G+G+G

1

2

dm

d

e

式中:Gdm---提升机的主导轮(包括减速器)旋转部分的变位重量,kg;

(GD2)i2

Ge=2

DGge ---电动机的变位重量

22

式中:i---减速器的速比 ;(GD)---从电动机产品样本上查到的回转力矩,kg∙m

10.提升系统运动部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 1)立井提升系统运动部分速度图参数的选取

对于箕斗提升,采用五阶段或六阶段的提升速度图;对于罐笼采用五阶段提升速度图。

2v0

α0=

α2h0 (1)初加速度0的选定 :

2

式中: v0=1.5m/s ; h0一般取0.35~0.5m/s

(2)正常加速度α1的选定:

c) 《规程》规定:罐笼升降人员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不得超过0.75m/s;

2

α1≤

d) 按减速度器输出轴端允许的最大力矩: 式中: Mmax---减速器轴输出端允许的最大力矩;

Mmax-S1'RgRgM'

∑M

'

---不包括电动机变位质量的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

∑M'=∑M-

Gdg

α1≤

e) 按电动机运行方式的加速度:

Fp-S1'

M

式中:FP---起动阶段电动机产生的平均力,当采用金属电阻分级起动时,FP可按

Fp=(0.75~0.8)λFe;当采用液体电阻时,FP可按Fp=(0.85~0.9)λFe。

式中:λ---选顶的电动机最大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值;Fe---电动机额定力:式中:Ne---电动机额定功率。 (3)正常减速度的确定: 1. 自由滑行的减速度:

Fe=

102Neηvmax。

KQ-∆Ht(0.5+2W1)Q-∆Ht

α3≤

M ; 单箕斗提升:M双容器提升: ; (0.5+2W1)Q+0.5Qz-∆Ht

α3≤

M单罐笼提升:

α3≤

式中:K---矿井阻力系数。箕斗提升时,取K=1.15 ; 罐笼提升时,取K=1.2; ∆---提升钢丝绳与平衡尾绳的总单重之差,即∆=n1Pk-n2qk。

2. 机械制动的减速度:

KQ-∆Ht+0.3Q(0.5+2W1)Q+∆Ht+0.3Qα3≤α3≤

MM双容器提升: ; 单箕斗提升:;

(0.5+2W1)Q+0.5Qz+∆Ht+0.3Qα3≤

M单罐笼提升:

3. 电动机运行方式的减速度:

KQ-∆Ht-0.35Fe(0.5+2W1)Q-∆Ht-0.35Fe

α3≤

MM双容器提升:;单箕斗提升:; (0.5+2W1)Q+0.5Qz-∆Ht-0.35Fe

α3≤

M单罐笼提升:

α3≤

2)提升系统运动部分速度图参数的计算

五阶段速度图的计算: 1. 加速阶段:

vmax

1t1=h1=vmaxt

a1; 加速阶段运行距离:2加速度:α1; 加速时间:

2.

爬行阶段:

爬行速度v4,其数值可根据提升机型号查出,如果没有微拖动装置,可采用00.4~0.5m/s;

爬行时间:

3. 正常减速阶段: 减速度:α3;减速时间: 4. 制动停车阶段:

t4=

h4

v4

t3=

vmax-v4

α3

; 减速阶段运行距离:

h3=

vmax+vt

t3

2

1v4t52

末减速度:α5,一般取0.3~0.5 ; 末减速时间:

5. 等速阶段:

t5=

v4

α5;运行距离:

h5=

运行距离:h2=Ht-(h2+h3+h4+h5); 等速阶段运行时间:

t2=

h2

vmax

六阶段速度图的计算:(基本于五阶段速度图相同,只是将加速度阶段分为两个阶段) 1. 初加速度阶段: 初加速度:α0采用0.3~0.5 m/s2 ; 箕斗滑轮脱离卸载曲轨时的速度:v0=1.5m/s

初加速阶段运行时间:2. 正常加速度阶段:

t0=

1

h0=v0t0

α0; 运行距离: 2

v0

正常加速度:α1;加速阶段运行时间:

3)提升系统运动部分的运动力计算 六阶段速度图的运动力计算:

t1=

vmax-v0

α1

;运行距离:

h1=

vmax+v0

t1

2

'

F=KQ+∆H+MαF∑0t0提升开始时:; 初加速终了时:0=F0+2∆h0;

加速开始时:F1=F0+∑M(α1-α0) ; 加速终了时:F2=F1+2∆h1 ;

'

等速开始时:F3=F2-减速开始时:F5=F4爬行开始时:F7=F6

∑Mα

-∑Mα+∑Mα

1

; 等速终了时:F4=F3+2∆h2; ; 减速终了时:F6=F5+2∆h3; ; 爬行终了时:F8=F7+2∆h4;

33

上述计算式依据的基本公式:F=KQ-∆(Ht-2h)±对于单容器提升:F=KQ-(Qp-Qc)-∆(Ht11.电动机容量校验

∑Mα -2h)±∑Mα

Fd=

1)等效力计算:

F

Td

2

t

2FT式中: d---等效时间 ;∑t---各个运行阶段力的平方与该段时间乘积的总和。 Fv

Nd=dmaxK

102η2)等效功率计算:

λ'=

3)电动机过载系数校验 :

Fmax

≤0.8~0.85λFe

式中: Fmax---在力图上的最大运动力,kg;通常是出现在加速阶段开始时; λ---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其数值可从电动机产品样本中查到 12.提升能力计算

A'N=

1)提升设备实际的最大提升能力为:

3600tbrQTg

Ah=

2)每小时的最大提升能力为:

3600QTg

A'N

af=

AN 3)实际提升能力的富裕系数:

13.提升设备电耗及效率计算

102*3600ηηd; 吨煤电耗:

EQH

ηT=1E1=

102*3600; 提升机效率 : E 提升一次的有效电耗:

一次提升的实际电耗:

E=

∑Ft∙v

max

ET=

E

nQkα;

摩擦式提升机选型方法

1.提升容器的选择

1)小时提升量:

Ah=

CAN∂fr

式中 C-----不均衡系数。《规范》规定:有井底煤仓时为1.10~1.15;无井底煤仓时为1.20; ∂f----提升能力富裕系数。 2)提升速度: Vm=0.4Ht

式中 Ht---提升距离,罐笼提升时:Ht=Hs;箕斗提升时:Ht=Hx+Hs+Hz。

3)一次提升时间估算:

Tq=

vmH

+t+u+θ∂1vm+

2

式中 ∂1---提升正常加速度,通常∂1≤1m/s;

u---容器启动初加速及爬行段延续的时间,取5~10s;

θ---提升容器在每次提升终了后的休止时间,s。 4)一次提升量Q的确定:2.钢丝绳的选择

'

Q'=

ANCTq∂f3600brt

'

1)钢丝绳的端部荷重:Qd=Q+Qc

式中 Q---容器的载重量,即实际一次提升量,kg ; Qc---容器(包括连接装置)的重量,kg 。

P'k=

2)提升钢丝绳的单重: 式中

Qd

1.1B

-Hc

m

σB---钢丝绳的公称抗拉强度,一般选σB=155~170kg/mm2;

m----钢丝绳的静力安全系数; Hc---钢丝绳的最大悬垂长度,m 。

'

H=H+H+Hkht c

式中 Hh---尾环绳的高度,m 。

Hh=Hg+0.5+2S

式中 S---两提升容器的中心距,m ;对于单容器带平衡锤的提升系统,则为提升容器与平

衡锤的中心距,m ; Hg---过卷高度, m ;Ht---提升高度 , m 。

Ht=Hz+Hs+Hx+hp

式中 Hz---井底车场运输水平至在装载位置的提升容器底部的距离,在未最后确定前,一

般按18~25m计算; Hs---矿井深度;

Hx---井口至卸载煤仓的高度,在未最后确定前,一般可取13.5~14.5m ; hp--- 箕斗在卸载位置时,底部高出煤仓的高度,一般取0.3~0.5m 。

3)尾绳单位长度重量计算: 式中 n2---尾绳设置的数量 3.提升机的选择

'qk=

n1

Pkn2

''

Dδc g≥1200D≥80dg1)滚筒直径: ;

'

式中:Dg---滚筒的计算直径,mm ; d---已选定的钢丝绳直径,mm ;

δc---已选定的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的直径,mm 。

2)提升钢丝绳作用在主导轮上的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拉力差: 最大静张力S1的计算内容见下表所示,即重载侧的静拉力;

最大静张力差S1=S1-S2式中:S2为轻载侧的静拉力,其计算内容见下表。

'

4.提升系统的确定 1)井架高度的确定: (1)箕斗提升:

a) 无导向轮的提升系统:Hk=Hx+hp+Hr+Hg+h1+0.75Rg 式中:h1---过卷距离的终点与0.75Rg点的高度,与井塔布置有关。 b) 有导向轮的提升系统: i.

导向轮布置穿过该楼层地板时:Hk=Hx+hp+Hr+Hg+He+Hzx

式中: He---导向轮中心距楼层地板面的高度,m 。 ii.

导向轮布置在该楼层地板面以上时:Hk=Hx+hp+Hr+Hg+∆h+He+Hzx

式中:∆h---导向轮楼层地板的厚度,m 。 (2)罐笼提升:参考箕斗提升,其中Hx+hp=0 2)主导轮与导向轮相对位置的确定:

主导轮与导向轮中心水平距离的确定:L0=S+Rd-Rg

H=(D-S)tg75+0.5 zxg主导轮与导向轮中心垂直距离的确定:

主导轮与导向轮相对位置:

2

b=Hzx+(S+Rd-Rg)2

Rg+Rd

-1-1L0(180︒+θ)θ=sin-tg∂=π︒bHzx 180围抱角:,其中

5.提升容器的最小自重

1)按静防滑条件双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

Q≥DQ-nPHQc11kc箕斗: ; 罐笼:c≥D2Q-n1PkHc-Qz

其中:Qz---罐笼内装载的矿车总重量,kg ;

W1---箕斗提升的阻力系数,取0.075; W2---罐笼提升的阻力系数,取0.10; D1、D2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2)按静防滑条件单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Q≥DQ-nPHQc≥D4Q+D5Qz-n1P31kc ; 罐笼:kHc 箕斗:c

其中:D3、D4、D5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3)按动防滑条件双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Q≥AQ+CG-nPHQc11d1kc箕斗: ; 罐笼:c≥A2Q+C1Gd-Qz-n1PkHc

其中:A1、A2、C1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4)按动防滑条件双容器提升时的容器最小自重:

'

箕斗:Qc≥A3Q+C2Gd-n1PkHc ; 罐笼:Qc≥A4Q+C1Gd+EQz-n1PkHc

其中:A3、A4、C2、E的数值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6.钢丝绳与提升机的校验

1)提升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校验:

对于等重平衡尾绳及轻尾绳(n2qkn1qk)的提升系统 :

m=

n1QqQd+n1PkHc

m=

n1QqQd+n2PkHc

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m≥8.2-0.0005H;专为升降物料用的:m≥7.2-0.0005H 2)最大静拉力和拉力差的校验:根据静、动防滑条件分别校验计算。

P=

7.衬垫材料的压强验算

S1+S2n1Dgd

8.电动机的预选

1)立井提升机的估算电动机容量: Ns=K1QVmax

式中: K1---系数,箕斗提升时取17,罐笼提升时取19。 斜井提升机的估算电动机容量:

单钩提升:

Ns=

K1FjVmax102η

; 双钩提升:

Ns=

K1FcVmax

102η

式中:K1---备用系数,单钩提升时取1.1~1.15; 双钩提升时取1.05~1.1。 2)提升机的最大速度 :

vmax=

πDgnd

60i

9.提升系统运动部分变位质量的计算:式中:g---重力加速度,9.81m/s;

2

G∑M=

g

∑G---提升系统的运动部分变位重量总和,kg

∑G=S+S+G+G+G

1

2

dm

d

e

式中:Gdm---提升机的主导轮(包括减速器)旋转部分的变位重量,kg;

(GD2)i2

Ge=2

DGge ---电动机的变位重量

22

式中:i---减速器的速比 ;(GD)---从电动机产品样本上查到的回转力矩,kg∙m

10.提升系统运动部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 1)立井提升系统运动部分速度图参数的选取

对于箕斗提升,采用五阶段或六阶段的提升速度图;对于罐笼采用五阶段提升速度图。

2v0

α0=

α2h0 (1)初加速度0的选定 :

2

式中: v0=1.5m/s ; h0一般取0.35~0.5m/s

(2)正常加速度α1的选定:

c) 《规程》规定:罐笼升降人员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不得超过0.75m/s;

2

α1≤

d) 按减速度器输出轴端允许的最大力矩: 式中: Mmax---减速器轴输出端允许的最大力矩;

Mmax-S1'RgRgM'

∑M

'

---不包括电动机变位质量的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

∑M'=∑M-

Gdg

α1≤

e) 按电动机运行方式的加速度:

Fp-S1'

M

式中:FP---起动阶段电动机产生的平均力,当采用金属电阻分级起动时,FP可按

Fp=(0.75~0.8)λFe;当采用液体电阻时,FP可按Fp=(0.85~0.9)λFe。

式中:λ---选顶的电动机最大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值;Fe---电动机额定力:式中:Ne---电动机额定功率。 (3)正常减速度的确定: 1. 自由滑行的减速度:

Fe=

102Neηvmax。

KQ-∆Ht(0.5+2W1)Q-∆Ht

α3≤

M ; 单箕斗提升:M双容器提升: ; (0.5+2W1)Q+0.5Qz-∆Ht

α3≤

M单罐笼提升:

α3≤

式中:K---矿井阻力系数。箕斗提升时,取K=1.15 ; 罐笼提升时,取K=1.2; ∆---提升钢丝绳与平衡尾绳的总单重之差,即∆=n1Pk-n2qk。

2. 机械制动的减速度:

KQ-∆Ht+0.3Q(0.5+2W1)Q+∆Ht+0.3Qα3≤α3≤

MM双容器提升: ; 单箕斗提升:;

(0.5+2W1)Q+0.5Qz+∆Ht+0.3Qα3≤

M单罐笼提升:

3. 电动机运行方式的减速度:

KQ-∆Ht-0.35Fe(0.5+2W1)Q-∆Ht-0.35Fe

α3≤

MM双容器提升:;单箕斗提升:; (0.5+2W1)Q+0.5Qz-∆Ht-0.35Fe

α3≤

M单罐笼提升:

α3≤

2)提升系统运动部分速度图参数的计算

五阶段速度图的计算: 1. 加速阶段:

vmax

1t1=h1=vmaxt

a1; 加速阶段运行距离:2加速度:α1; 加速时间:

2.

爬行阶段:

爬行速度v4,其数值可根据提升机型号查出,如果没有微拖动装置,可采用00.4~0.5m/s;

爬行时间:

3. 正常减速阶段: 减速度:α3;减速时间: 4. 制动停车阶段:

t4=

h4

v4

t3=

vmax-v4

α3

; 减速阶段运行距离:

h3=

vmax+vt

t3

2

1v4t52

末减速度:α5,一般取0.3~0.5 ; 末减速时间:

5. 等速阶段:

t5=

v4

α5;运行距离:

h5=

运行距离:h2=Ht-(h2+h3+h4+h5); 等速阶段运行时间:

t2=

h2

vmax

六阶段速度图的计算:(基本于五阶段速度图相同,只是将加速度阶段分为两个阶段) 1. 初加速度阶段: 初加速度:α0采用0.3~0.5 m/s2 ; 箕斗滑轮脱离卸载曲轨时的速度:v0=1.5m/s

初加速阶段运行时间:2. 正常加速度阶段:

t0=

1

h0=v0t0

α0; 运行距离: 2

v0

正常加速度:α1;加速阶段运行时间:

3)提升系统运动部分的运动力计算 六阶段速度图的运动力计算:

t1=

vmax-v0

α1

;运行距离:

h1=

vmax+v0

t1

2

'

F=KQ+∆H+MαF∑0t0提升开始时:; 初加速终了时:0=F0+2∆h0;

加速开始时:F1=F0+∑M(α1-α0) ; 加速终了时:F2=F1+2∆h1 ;

'

等速开始时:F3=F2-减速开始时:F5=F4爬行开始时:F7=F6

∑Mα

-∑Mα+∑Mα

1

; 等速终了时:F4=F3+2∆h2; ; 减速终了时:F6=F5+2∆h3; ; 爬行终了时:F8=F7+2∆h4;

33

上述计算式依据的基本公式:F=KQ-∆(Ht-2h)±对于单容器提升:F=KQ-(Qp-Qc)-∆(Ht11.电动机容量校验

∑Mα -2h)±∑Mα

Fd=

1)等效力计算:

F

Td

2

t

2FT式中: d---等效时间 ;∑t---各个运行阶段力的平方与该段时间乘积的总和。 Fv

Nd=dmaxK

102η2)等效功率计算:

λ'=

3)电动机过载系数校验 :

Fmax

≤0.8~0.85λFe

式中: Fmax---在力图上的最大运动力,kg;通常是出现在加速阶段开始时; λ---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其数值可从电动机产品样本中查到 12.提升能力计算

A'N=

1)提升设备实际的最大提升能力为:

3600tbrQTg

Ah=

2)每小时的最大提升能力为:

3600QTg

A'N

af=

AN 3)实际提升能力的富裕系数:

13.提升设备电耗及效率计算

102*3600ηηd; 吨煤电耗:

EQH

ηT=1E1=

102*3600; 提升机效率 : E 提升一次的有效电耗:

一次提升的实际电耗:

E=

∑Ft∙v

max

ET=

E

nQkα;


相关文章

  • 杨霞[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课程标准
  • <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安装与运行维修>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适用于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 <矿井提升运输>是矿山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有关提运的基本知识以及矿山 ...查看


  • 钢丝绳管理制度
  • 提升钢丝绳管理制度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搞好我矿生产用提升钢丝绳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在钢丝绳报废.维护.检查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水平,加强提升钢丝绳的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各使用管理单位. ...查看


  • 立井提升设备选型设计
  • 立井提升设备选型设计 4 课时 第一节 竖井提升容器的选择 一.提升容器的比较及其应用范围 提升容器主要是底卸式箕斗和普通罐笼.箕斗的优点是:质量轻,所需井筒断面积小,装卸载可自动化,且时间短,提升能力大.箕斗的缺点是:井底及井口需要设置煤 ...查看


  • 矿井提升及运输设备选型设计
  • 附2: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设计(论文)题目: 二.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 三.设计(论文)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签名) 成教院院长 (签名) 附3:评定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 一.设计(论文)题目 ...查看


  • 矿井提升机毕业设计
  • 摘要 此次设计主要完成矿井提升机的减速器以及主轴装置部分的设计.提升机是矿山大型固定设备之一,是联系井下与地面的主要运输工具,在矿山生产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矿井提升机与压气.通风和排水设备组成矿井四大固定设备,是一套复杂的机械--电气排组 ...查看


  • 气力输送设计
  • 气力输送设计 5.1已知条件: 5.2系统选择 5.2.1正压系统是工业上最常用的,它适用于文丘里式.螺旋泵和仓式泵等绝大多数供料器. 5.2.2 供料器的选择:螺旋泵 5.2.3 风机 选择 大多数气力输送系统使用容积式空压机(风机),因 ...查看


  • 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毕业设计说明书 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作 者: 学院(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学 号: 评 阅 人: 年 月 普通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摘要 本文在参考常规下运带式输送机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驱动方式和制动方式用于长运 距.大运量下 ...查看


  • 东方马达软件使用说明
  • 2012年8发行 电动机选型软件 使用说明书 目录 1 前言 安装相关事项 1.1 计算机推荐运行配置 1.2 本软件的构成 1.3 关于安装和卸载等 2 注意事项 2.1 电动机选型注意事项 2.2 使用注意事项 3 容量选定 3.1 选 ...查看


  • 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 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2011-03-12 11:26:54) 转载 分类: 步进.伺服 标签: 步进电机 伺服电机 工业自动化 工控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步进及伺服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越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