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3 建设地点:

1.1.4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3年—2014年

1.1.5 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根据目前xx县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情况,本次新建1545平方米房屋建筑工程(库区面积800平方米、办公楼和综合加工区面积745平方米)及设备购臵,用于管理和储备救灾应急物资。

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339.9万元。

全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8年第三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减灾规划(1998-2010)》、《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4、《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自治区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实施办法》、《自治区民政厅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自治州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

5、《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统计年鉴(2012年版)》;

6、《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并结合有关规定,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分析研究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及地址;

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4、分析项目设备配臵及水、电、气供应等外部配套条件;

5、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

6、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7、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资金安排使用计划。

1.3 研究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xx县防灾救灾能力,发挥救急解难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有关方面尽快批准项目建设,项目各方共同努力,使项

目尽快建成运行。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力的破坏性因素和人类过失行为造成人员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并使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

自然灾害可分成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原生灾害是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或间接灾害是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是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结构物、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发生与蔓延也是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风险加剧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台风将更加活跃,暴雨洪涝灾害增多,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增多;北方地区出现极端低温、特大雪灾的可能性加大;降雨季节性分配将更不均衡,北方持续性干旱程度加重、南方出现高温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力的破坏性因素和人类过失行为造成人员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并使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

自然灾害可分成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原生灾害是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或间接灾害是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是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结构物、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发生与蔓延也是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风险加剧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台风将更加活跃,暴雨洪涝灾害增多,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增多;北方地区出现极端低温、特大雪灾的可能性加大;降雨季节性分配将更不均衡,北方持续性干旱程度加重、南方出现高温

热浪和重大旱灾的可能性加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几率增加;北方地区沙漠化趋势可能加剧;农林病虫害危害范围可能扩大;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发生可能性加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臵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xx县位于新疆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与青海、西藏、甘肃三省交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000余公里,距州府库尔勒市444公里,是新疆艰苦边远的五类地区。全县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县辖五乡、三镇、一团场 ,共有耕地16万亩,总人口5.78万人。仅2012年,我县共发生沙尘暴、旱灾、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4余次,灾害发生区域广,受灾面积大,灾情严重, 4442名群众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315亩,524头(只)牲畜死亡,经济损失达1471.8万元。

由于xx县行政区域面积广阔,乡镇村分布较为分散,最远的乡镇离县城超过600公里,且阿尔金山山区道路交通状况较差,给我县救灾工作开展带来极大的不便。

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xx县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并加大了抵御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力度。一方面积极动员全县各族群众投入到抗灾自救。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报灾,疏通信息,按时上报灾情统计报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提出的“合理规划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提高减灾救灾和应急反应能力”精神,xx县拟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1545平方米,便于县域救灾物资统一管理,减轻各类灾害对县域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确保社会稳定

xx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多发生雪灾、冰雹、风灾、干旱、沙尘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随着近年气候变化频繁的影响,洪水、干旱、沙尘暴时有发生。相对而言救灾物资储备远远不足,一旦出现较大的灾害等突发事件,物资调运就会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救灾应急工作的开展。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满足县域救灾应急基本物资需求,增强当地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物资保障能力,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2、有利于完善突发性紧急救助体系

近年来xx县针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做了大量工作,建立健全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了紧急救助行为,提高了紧急救助能力,确保在重大自然灾

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特别是从资金上给予了充足的保证。但是在物资储备方面略显不足,仍然需要依靠外援,不能及时在县域内调运物资。

为此,有必要建设物资储备库,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完善突发性紧急救助体系,保证物资及时供应。

3、有利于救灾物资监管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实时掌握储备库物资信息,随时补充和更新储备物资,满足当地救灾应急物资需要,完全保障县域救灾物资需求,对区域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 自然条件

xx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地处东经86°45′~93°45′,北纬36°05′~41°23′之间,海拔846~4500米。东与甘肃、青海省相联,南依昆仑山脉与西藏接壤,西与且末县毗邻,北与尉犁县及吐鲁番、哈密地区交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450公里,全县总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县。

1、气候资源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平原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温度43.6℃,极端最低温度-27.2℃,气温年较差36℃,气温日较差16℃,无霜期193天,年日照时数3000~3100小时,太阳总辐射140.19~146.36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10℃积温4155℃,相对湿度38~50%,年平均降雨量17.4mm,年蒸发量2902mm,为降水量的167倍;全年盛行东北风,八级以上的大风年达58天,浮尘天气平均150天。

2、地形地貌

xx县海拔在846~4500米之间,境内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大致可分为北部冲积沙漠平原、罗布泊洼地、中部

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南部山区起伏带四大地貌单元,项目区主要位于阿尔金山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xx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

3、土壤

xx县境内土地的土壤质地可粗分为轻质(沙壤—沙质)、砾质(沙砾—砾石)、粘重(粘质—壤质)三种类型。轻质土壤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广大地区,砾质土壤主要分布在阿尔金山区,粘重土壤散布在塔里木河下游各岔流的河间地带和局部碟形洼地以及为数不多的个别零星地带。

4、水文

xx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条,分属罗布泊水系和南部山区水系。罗布泊水系有xx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米兰河、塔特勒克布拉克河、车尔臣河、塔里木河、孔雀河;南部山区水系有玉素甫阿勒克河、阿特坎河、依协克帕提河、阿孜力克河、赛斯克雅尔河、哈沙克里克河;河流年总径流量为11.76亿立方米。xx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可开采量约为1.12亿立方米,灌区内地下埋深5~10米,目前开发利用较少;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较完善的水利枢纽工程,四级渠道防渗率达85%以上。

3.2 社会经济条件

xx县交通条件便利,国道218、315线从东西、南北方向横贯全境在县城交汇,315线东连青海、西藏、甘肃,西达和田、喀什。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可以通达农村各个角落。电力经过多

年发展,以形成水利发电为主,火电、太阳能发电为辅的供电格局,总装机达到1207万千瓦小时。程控、无线通讯网络遍布县乡各个角落,十分方便。

2011年xx县总人口3.35万人,2011年xx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9.98亿元,第二产业32.11亿元,第三产业2.96亿元,财政收入51476万元。xx县以农业为主,截至2011年底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8.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6万亩,棉花播种面积5.9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27万亩,红枣种植面积17.2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2807吨,水果总产量46759吨。牲畜存栏9.88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080元。

3.3 xx县灾害情况

xx县地域辽阔,灾害的种类主要有:雪灾、冰雹、风灾、干旱、沙尘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为保证春荒、冬令期间灾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县民政局对全县灾民和贫困户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开展生活救济,采取多种方式统筹保障了灾民和贫困户基本生活。

3.4 地址选择

项目区位于xx县城西新区纬五路北侧,具有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交通便利,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第四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及规模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4.1.1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减灾工作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减灾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臵、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1.2 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从本地区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满足县域布局需求,保证群众受益,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2、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

4、分级负责,专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建设资金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专款专用

5、严格坚持标准,规范运作,加强监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

工程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

4.2 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在xx县城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545平方米,除库房外全部为砖混结构。

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分配表

4.3 主要功能与存放要求

4.3.1 主要功能

储备库主要功能是能够满足食品供应、口粮救济和衣被救济的需要。

1、食品供应。灾害发生后的12小时内,救灾指挥部要建立食品供应点,按每人每天500克主食和部分副食品的标准供应受灾群众。

2、口粮救济。发放程序是:个人申请,村委会审核同意,村农牧民代表会议评议,确定救济名单,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张榜公布,同时上报县民政部门批准。救灾口粮到位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指派专人负责,在24小时内将口粮发放给灾民。

3、衣被救济。县民政部门要在两日内紧急调运衣被下拔灾区,如有困难要及时上报。县民政部门根据受灾程度积极与各乡镇协调,必要时向上级民政部门求助。

4.3.2 存放要求

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救灾物资周转储备的重要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救灾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要根据地域实际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内部要加强管理,科学分工,形成物资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救灾物资应放入库

房内分类集中储存,相互影响质量的物资必须分库储存,特殊情况时,综合物资在得到批准后,可库外存放。救灾物资码垛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根据物资性能、场地、设备条件以及安全要求,合理确定垛位垛型,码垛要留有墙距、垛距、消防通道;

2、物资应按订货合同、品名、规格堆码,做到磅次分明、批次清楚,散包物资应单独堆码;

3、物资堆垛应充分利用库内可用面积,但不得超过地坪设计负荷。物资入库后,应确保物资清洁、包装完整,并根据其性能和保管保养要求进行日常检查维护,橡胶、纤维类物资应定期倒垛保养,易锈蚀物资应定期按比例开箱检查。库房应不渗不漏,门、窗严密完好,启闭灵活。库房内应设臵温湿度计(表),每日进行记载,并根据物资特性和气象情况适时进行通风晾库、密封防潮。救灾物资管理实行逐级检查制度,各级单位根据要求对储存物资的数量、质量、保管条件、安全和制度落实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盘点,确保物证帐卡相符。救灾物资在保管期间发生短损、溢余或其他质量问题时,储备库要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书面报告管理部门。因保管不善或安全措施不当,造成物资毁损、灭失的,储备库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储备库应当建立物资档案,由专人集中管理。物资档案按订货合同设总档,按物资品名规格或库房设分档。物资档案要反映物资的全面情况和物资动态的全过程,做到资料齐全,记载清晰准确,归档及时。救灾物资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物资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设臵

库位,并根据储备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凡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转量小的货架存放。

物资堆放的原则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推行五五堆放,根据货物特点,必须做到过目见数,检点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齐。储备库保管员对库存、代保管、待检验材料、产成品等其他物资的安全完整负有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储备库物资如有损失,保管员不得隐瞒不报。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加强保管措施。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回旋余地。库存物资,未经负责人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储备库要严格保卫制度,禁止非本储备库人员擅自入库。储备库严禁烟火,明火作业需经保卫部门批准。

第五章 工程方案

5.1 工程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依据主要规范如下:

1、《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1992);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2、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GB50057-94)。

5.2 总体布局

救灾物资储备库根据功能要求,应单设仓储区,其他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臵。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生产辅助用房宜和库房毗邻。

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通畅便捷,外通路应能满足四轴大型货车双向通行的要求。

5.3 工程设计

5.3.1 主要技术指标

1、库房设计为单层,层高6.3米,轻型钢结构。

2、单层库房地坪荷载为3t/m。

3、库房室内地坪应做防潮层,库房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0.3m。

4、库房出入口应设臵防鼠板,高度宜为0.5m。

5、货车直接入库的库门净高不低于4.5m,净宽不小于4m。

6、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配备相应的机械通风设施。

7、救灾物资储备库供电应满足照明和设备运行的需要,电力供应除市电外还应自备发电机,室内外照明应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

8、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臵应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并宜设臵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水池。

9、救灾物资储备库宜采用城市供水系统,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市政污水管网时,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

2

10、救灾物资储备库防洪、防涝排水应根据库址地形及城市防洪、防涝规划确定流向,宜采用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等有组织排水方式。

11、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按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

5.3.2 系统配套

本项目建设区位于县城区域内,交通便利,市政供排水管线、电力及通讯线路均经此通过,电力负荷可满足施工及正常使用需要,附近电网能够保证电力供应。供暖可由附近热力中心提供。为此,本项目所需供电、给排水、供暖、通讯、互联网等可与市政各管网及线路相连接,使用方便。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第六章 节 能

6.1 节能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3、《国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

4、《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修订稿)的通知》(新发改发规〘2010〙2807号);

5、《公共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XJJ034-2006);

6、国务院国发(1992)66号《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

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2 项目能源消耗情况

项目耗能主要是电能、天热气、用水等。

用电量按照建筑面积1545㎡计算,每平米按40KWh/㎡计算, 20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3 建设地点:

1.1.4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3年—2014年

1.1.5 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根据目前xx县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情况,本次新建1545平方米房屋建筑工程(库区面积800平方米、办公楼和综合加工区面积745平方米)及设备购臵,用于管理和储备救灾应急物资。

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339.9万元。

全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8年第三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减灾规划(1998-2010)》、《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4、《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自治区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实施办法》、《自治区民政厅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自治州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

5、《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统计年鉴(2012年版)》;

6、《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并结合有关规定,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分析研究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及地址;

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4、分析项目设备配臵及水、电、气供应等外部配套条件;

5、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

6、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7、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资金安排使用计划。

1.3 研究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xx县防灾救灾能力,发挥救急解难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有关方面尽快批准项目建设,项目各方共同努力,使项

目尽快建成运行。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力的破坏性因素和人类过失行为造成人员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并使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

自然灾害可分成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原生灾害是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或间接灾害是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是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结构物、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发生与蔓延也是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风险加剧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台风将更加活跃,暴雨洪涝灾害增多,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增多;北方地区出现极端低温、特大雪灾的可能性加大;降雨季节性分配将更不均衡,北方持续性干旱程度加重、南方出现高温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力的破坏性因素和人类过失行为造成人员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并使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

自然灾害可分成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原生灾害是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或间接灾害是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是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结构物、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发生与蔓延也是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风险加剧的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灾害风险分布和发生规律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台风将更加活跃,暴雨洪涝灾害增多,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增多;北方地区出现极端低温、特大雪灾的可能性加大;降雨季节性分配将更不均衡,北方持续性干旱程度加重、南方出现高温

热浪和重大旱灾的可能性加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几率增加;北方地区沙漠化趋势可能加剧;农林病虫害危害范围可能扩大;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发生可能性加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臵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xx县位于新疆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与青海、西藏、甘肃三省交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1000余公里,距州府库尔勒市444公里,是新疆艰苦边远的五类地区。全县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县辖五乡、三镇、一团场 ,共有耕地16万亩,总人口5.78万人。仅2012年,我县共发生沙尘暴、旱灾、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4余次,灾害发生区域广,受灾面积大,灾情严重, 4442名群众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315亩,524头(只)牲畜死亡,经济损失达1471.8万元。

由于xx县行政区域面积广阔,乡镇村分布较为分散,最远的乡镇离县城超过600公里,且阿尔金山山区道路交通状况较差,给我县救灾工作开展带来极大的不便。

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xx县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并加大了抵御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力度。一方面积极动员全县各族群众投入到抗灾自救。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报灾,疏通信息,按时上报灾情统计报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提出的“合理规划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提高减灾救灾和应急反应能力”精神,xx县拟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1545平方米,便于县域救灾物资统一管理,减轻各类灾害对县域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确保社会稳定

xx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多发生雪灾、冰雹、风灾、干旱、沙尘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随着近年气候变化频繁的影响,洪水、干旱、沙尘暴时有发生。相对而言救灾物资储备远远不足,一旦出现较大的灾害等突发事件,物资调运就会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救灾应急工作的开展。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满足县域救灾应急基本物资需求,增强当地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物资保障能力,维护区域社会稳定。

2、有利于完善突发性紧急救助体系

近年来xx县针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做了大量工作,建立健全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了紧急救助行为,提高了紧急救助能力,确保在重大自然灾

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特别是从资金上给予了充足的保证。但是在物资储备方面略显不足,仍然需要依靠外援,不能及时在县域内调运物资。

为此,有必要建设物资储备库,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完善突发性紧急救助体系,保证物资及时供应。

3、有利于救灾物资监管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实时掌握储备库物资信息,随时补充和更新储备物资,满足当地救灾应急物资需要,完全保障县域救灾物资需求,对区域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 自然条件

xx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地处东经86°45′~93°45′,北纬36°05′~41°23′之间,海拔846~4500米。东与甘肃、青海省相联,南依昆仑山脉与西藏接壤,西与且末县毗邻,北与尉犁县及吐鲁番、哈密地区交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450公里,全县总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县。

1、气候资源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是世界同纬度最干旱地区之一,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平原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温度43.6℃,极端最低温度-27.2℃,气温年较差36℃,气温日较差16℃,无霜期193天,年日照时数3000~3100小时,太阳总辐射140.19~146.36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10℃积温4155℃,相对湿度38~50%,年平均降雨量17.4mm,年蒸发量2902mm,为降水量的167倍;全年盛行东北风,八级以上的大风年达58天,浮尘天气平均150天。

2、地形地貌

xx县海拔在846~4500米之间,境内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大致可分为北部冲积沙漠平原、罗布泊洼地、中部

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南部山区起伏带四大地貌单元,项目区主要位于阿尔金山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xx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

3、土壤

xx县境内土地的土壤质地可粗分为轻质(沙壤—沙质)、砾质(沙砾—砾石)、粘重(粘质—壤质)三种类型。轻质土壤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广大地区,砾质土壤主要分布在阿尔金山区,粘重土壤散布在塔里木河下游各岔流的河间地带和局部碟形洼地以及为数不多的个别零星地带。

4、水文

xx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条,分属罗布泊水系和南部山区水系。罗布泊水系有xx河、瓦石峡河、塔什萨依河、米兰河、塔特勒克布拉克河、车尔臣河、塔里木河、孔雀河;南部山区水系有玉素甫阿勒克河、阿特坎河、依协克帕提河、阿孜力克河、赛斯克雅尔河、哈沙克里克河;河流年总径流量为11.76亿立方米。xx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可开采量约为1.12亿立方米,灌区内地下埋深5~10米,目前开发利用较少;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较完善的水利枢纽工程,四级渠道防渗率达85%以上。

3.2 社会经济条件

xx县交通条件便利,国道218、315线从东西、南北方向横贯全境在县城交汇,315线东连青海、西藏、甘肃,西达和田、喀什。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可以通达农村各个角落。电力经过多

年发展,以形成水利发电为主,火电、太阳能发电为辅的供电格局,总装机达到1207万千瓦小时。程控、无线通讯网络遍布县乡各个角落,十分方便。

2011年xx县总人口3.35万人,2011年xx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9.98亿元,第二产业32.11亿元,第三产业2.96亿元,财政收入51476万元。xx县以农业为主,截至2011年底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8.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6万亩,棉花播种面积5.9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27万亩,红枣种植面积17.2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2807吨,水果总产量46759吨。牲畜存栏9.88万头(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080元。

3.3 xx县灾害情况

xx县地域辽阔,灾害的种类主要有:雪灾、冰雹、风灾、干旱、沙尘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为保证春荒、冬令期间灾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县民政局对全县灾民和贫困户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开展生活救济,采取多种方式统筹保障了灾民和贫困户基本生活。

3.4 地址选择

项目区位于xx县城西新区纬五路北侧,具有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交通便利,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第四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及规模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4.1.1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减灾工作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减灾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臵、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1.2 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从本地区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满足县域布局需求,保证群众受益,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2、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

4、分级负责,专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建设资金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专款专用

5、严格坚持标准,规范运作,加强监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

工程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

4.2 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在xx县城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545平方米,除库房外全部为砖混结构。

储备库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分配表

4.3 主要功能与存放要求

4.3.1 主要功能

储备库主要功能是能够满足食品供应、口粮救济和衣被救济的需要。

1、食品供应。灾害发生后的12小时内,救灾指挥部要建立食品供应点,按每人每天500克主食和部分副食品的标准供应受灾群众。

2、口粮救济。发放程序是:个人申请,村委会审核同意,村农牧民代表会议评议,确定救济名单,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张榜公布,同时上报县民政部门批准。救灾口粮到位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指派专人负责,在24小时内将口粮发放给灾民。

3、衣被救济。县民政部门要在两日内紧急调运衣被下拔灾区,如有困难要及时上报。县民政部门根据受灾程度积极与各乡镇协调,必要时向上级民政部门求助。

4.3.2 存放要求

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救灾物资周转储备的重要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救灾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要根据地域实际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内部要加强管理,科学分工,形成物资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救灾物资应放入库

房内分类集中储存,相互影响质量的物资必须分库储存,特殊情况时,综合物资在得到批准后,可库外存放。救灾物资码垛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根据物资性能、场地、设备条件以及安全要求,合理确定垛位垛型,码垛要留有墙距、垛距、消防通道;

2、物资应按订货合同、品名、规格堆码,做到磅次分明、批次清楚,散包物资应单独堆码;

3、物资堆垛应充分利用库内可用面积,但不得超过地坪设计负荷。物资入库后,应确保物资清洁、包装完整,并根据其性能和保管保养要求进行日常检查维护,橡胶、纤维类物资应定期倒垛保养,易锈蚀物资应定期按比例开箱检查。库房应不渗不漏,门、窗严密完好,启闭灵活。库房内应设臵温湿度计(表),每日进行记载,并根据物资特性和气象情况适时进行通风晾库、密封防潮。救灾物资管理实行逐级检查制度,各级单位根据要求对储存物资的数量、质量、保管条件、安全和制度落实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盘点,确保物证帐卡相符。救灾物资在保管期间发生短损、溢余或其他质量问题时,储备库要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书面报告管理部门。因保管不善或安全措施不当,造成物资毁损、灭失的,储备库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储备库应当建立物资档案,由专人集中管理。物资档案按订货合同设总档,按物资品名规格或库房设分档。物资档案要反映物资的全面情况和物资动态的全过程,做到资料齐全,记载清晰准确,归档及时。救灾物资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物资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设臵

库位,并根据储备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凡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转量小的货架存放。

物资堆放的原则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推行五五堆放,根据货物特点,必须做到过目见数,检点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齐。储备库保管员对库存、代保管、待检验材料、产成品等其他物资的安全完整负有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储备库物资如有损失,保管员不得隐瞒不报。保管物资要根据其自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和保管常识处理,加强保管措施。同类物资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回旋余地。库存物资,未经负责人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储备库要严格保卫制度,禁止非本储备库人员擅自入库。储备库严禁烟火,明火作业需经保卫部门批准。

第五章 工程方案

5.1 工程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依据主要规范如下:

1、《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1992);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2、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GB50057-94)。

5.2 总体布局

救灾物资储备库根据功能要求,应单设仓储区,其他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臵。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生产辅助用房宜和库房毗邻。

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通畅便捷,外通路应能满足四轴大型货车双向通行的要求。

5.3 工程设计

5.3.1 主要技术指标

1、库房设计为单层,层高6.3米,轻型钢结构。

2、单层库房地坪荷载为3t/m。

3、库房室内地坪应做防潮层,库房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0.3m。

4、库房出入口应设臵防鼠板,高度宜为0.5m。

5、货车直接入库的库门净高不低于4.5m,净宽不小于4m。

6、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配备相应的机械通风设施。

7、救灾物资储备库供电应满足照明和设备运行的需要,电力供应除市电外还应自备发电机,室内外照明应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

8、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臵应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并宜设臵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水池。

9、救灾物资储备库宜采用城市供水系统,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市政污水管网时,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

2

10、救灾物资储备库防洪、防涝排水应根据库址地形及城市防洪、防涝规划确定流向,宜采用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等有组织排水方式。

11、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按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

5.3.2 系统配套

本项目建设区位于县城区域内,交通便利,市政供排水管线、电力及通讯线路均经此通过,电力负荷可满足施工及正常使用需要,附近电网能够保证电力供应。供暖可由附近热力中心提供。为此,本项目所需供电、给排水、供暖、通讯、互联网等可与市政各管网及线路相连接,使用方便。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第六章 节 能

6.1 节能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3、《国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

4、《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修订稿)的通知》(新发改发规〘2010〙2807号);

5、《公共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XJJ034-2006);

6、国务院国发(1992)66号《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

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2 项目能源消耗情况

项目耗能主要是电能、天热气、用水等。

用电量按照建筑面积1545㎡计算,每平米按40KWh/㎡计算, 20


相关文章

  • 民政局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办公用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篇 概 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某县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与军干所婚姻登记中心办公用房灾后重建项目 1.1.2 建设地址:某县陵江镇群丰村六组 1.1.3 项目业主: 1.1.4 建设性质:灾后恢复重建 1.1.5 建设规 ...查看


  •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通知
  • 民政部关于宣传贯彻<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宣传贯彻<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的通知 民函[2009]2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查看


  •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 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办发 „2011‟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 ...查看


  • 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_张红
  • 应急管理 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 张 红 * [摘 要]<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2条初步建立了我国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单行法律中也有个别规定.本文通过 分析民政救灾物资和防汛物资储备制度的现状,发现我国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存在诸 ...查看


  • 基于应急物资管理创新的物资供应保障能力研究_张连瑞
  • Value Engineering ·27· 基于应急物资管理创新的物资供应保障能力研究 Research on Material Supply Assurance Ability Based on Management Innovatio ...查看


  • 眉山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 眉山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 ...查看


  • 上海市防汛条例
  • 上海市防汛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的防汛工作,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 ...查看


  • [法律法规]江西省国防动员办法
  • [阅读全文] 江西省国防动员办法 颁布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布日期:20030613实施日期:20030801文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江西省国防动员办法<江西省国防动员办法>已经2003年5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 ...查看


  • 加强国防动员应急能务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 建联合指挥部.联建应急指挥网.联建预防预警机制,以确保国防动员体制和政府应急体制切实走开融合建设的路子.国动委综合办与政府应急办平时可采取双向兼职的方式,互相通报军地各种需求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推动对方的协调工作,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