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植物式生活智慧

茶·植物式生活智慧,紫砂壶也好,瓷盖碗也罢,都是茶叶之泡具,是绿水红汤之容器;青花盏也好,绿釉碗也罢,都是茶汤之盛器,是清苦入口之媒介。泡也好,煮也罢,不过为满足清饮,享受茗欢。

茶可明心见性。隐于闹市一隅,煮水问茶,茶叶和身心都在迎接一场清新的荡涤,洗去凡尘,尽情舒展,一屋茗烟茶香,遍地清雅闲情。茶中旅行,世界很小,心却无比宽广。

茶各有性,只要冲泡得当,色鲜味甘,品饮自如。不必刻意经营,一切遵循自我喜好,因器、境、时等的不同,其滋味各有别,其浓淡亦有异,饮者心绪更不甚同。

抬头,看窗外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屋内独坐的自己,一张茶桌,伴茶阅读,饮茶思虑,时光匆匆如流,转眼就是半世的人生。如果人生必须有所爱,茶就是最忠实的伴侣,片刻分离都牵念难忍。

晨茗之绿,开启明媚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的清晨从一杯清新的绿茶开始。取一只透明的长颈玻璃杯,投茶,冲水,睡眼惺忪中,隐见满杯皆绿,卷曲的茶叶一片又一片地舒展开来。绿汁溶于水,白毫浮于绿,一口一口地饮下,带着一夜睡眠的渴意,颇有狼吞虎咽的气势。绿去污浊,周身通畅,一杯随意冲泡的绿茶,开启了清晨的明媚,以及一天的好心情。

绿茶种类不计其数,独爱龙井。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因其珍贵,每次都浅尝辄止,让其绿如溪淌过心田。

餐前花茶 味蕾序曲

早年读张爱玲的小说《茉莉香片》,对“茉莉香片”的说法很是好奇,大概知晓这是一种花茶,只是不解何谓“香片”。后来才知道,香片是花茶的别称,制作时,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待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如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

因为曾在桂林读大学的缘故,在所有的花茶中,我最爱桂花花茶,如今身在昆明,只要闻一闻桂花花茶的干茶香,或者在冲泡时深深地吸一口袅袅上升的茗烟,就能感受到桂花花香之酽,犹如置身桂林城中桂花香四溢的古老街道,最终懂得“香片”之真意,是要把人带入花之情境。

每个人喝茶的习惯都不同,我喜欢在午餐前品饮花茶,此时身体已经发出饥饿的信号,但若突然吃下食物,又觉得味蕾尚未打开,进食显得极为突兀,喝几盏香片,让温热的茶汤作为先遣部队,打开一条畅通的进食之路。茶水加速饥饿,花香激发食欲,这是一支绝妙的餐前味蕾序曲。

中式午茶 滇红真味

说起红茶,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英国下午茶的温润浪漫,脑海中浮现一种异域情调的古典。喝红茶的最佳情境,应该是忙碌的午后那半个多小时的闲暇,用中式的白瓷茶具冲泡,手捧一碗清亮的红茶,置身和风徐徐的老银杏下,或立于竹丛旁,缓缓地品饮,让茶之热气抚过双眼和肌肤,驱散连续工作产生的倦意。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因茶树生长于“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环境,森林茂密,土壤肥沃,使得茶树高大,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滇红”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品饮时,味极鲜,散发着一种中式的浪漫和古典气韵。

夜饮熟普 陈香入梦

在云南不喝普洱茶,似乎有点辜负“天时”和“地利”。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民间流传着“爷爷的茶,孙子卖”这样的俗语。品饮时,醇厚回甘,陈香味浓。

普洱茶不但有保健减肥作用,还有药理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性温味香,……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普洱茶采用茶树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在大叶种晒青茶的基础上再加工,形成独具个性的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在安静的夜晚,燃碳煮水,用紫砂茶具一水一水地冲泡数年陈的普洱熟茶,茶汤红浓透亮,数盏茶下肚,夜已深,汤色渐淡,困意袭来,即可入床安眠,因唇齿留香的缘故,又觉此番陈香延入梦。不用担心饮茶醒脑睡不着,事实证明三年陈以上的熟普有助于睡眠。一天的茶事就此告罄。

燥饮乌龙 雨品老茶

乌龙茶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在燥热的天气里,喝上数十盏乌龙茶,暑气顿消。在乌龙茶品中,人们最熟悉、最钟爱的莫过于铁观音。家中珍藏一罐友人相赠的安溪铁观音,每年最热的几个日子,都在她的清汤绿水中消磨时光。

雨品老茶,为可遇而不可求之机,情境一并到位,才能获得完美的体验。雨天喜欢品饮云南老茶,其中又独爱普洱枣香砖。枣香砖一般采用粗叶压制,其特殊的枣香味便出自高度发酵的老叶,茶底有时伴有炭化现象。枣香味、回甜是枣香型普洱茶的共同特点,汤色呈明亮的琥珀色,轻泡慢饮,满口生香,令人愉快的回甜之味弥漫在唇齿之间,茶韵极佳。

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常年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的茶树才能产生这种枣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茶叶形成特殊的枣香气。也因此,在雨天里品枣香老茶砖,可品饮到当时的雾气,野枣的清香。

静心饮茶,像植物一样生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与茶相伴,常年事茶。身体和心灵汲取着茶叶中天地、日月的精华,生活越来越倾向于植物式,清爽的,轻盈的,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一如茶中的清香,陈香,兰香,枣香,樟香,蜜香。

一组又一组日常生活中的茶事,那些新鲜的,怀旧色的茶调,变成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每试新茶的欣喜,就着烛光夜饮的欢愉,与友入寺饮茶之清静,兰贵人配老黄片的奇遇,一一体验。紫砂泡陈茶,壶中溶岁月深香。瓷碗冲新茶,香来香往皆自如。玻璃煮花茶,花叶起落如人生。

春花热烈,夏花灼灼,秋菊清逸,冬梅逾静。一年四季,春华秋实,摆满茶案,望迎春黄花而知春,观梅花红而晓冬。各种绿植点缀饮茶空间,龟背竹、孔雀羽、彩叶莲、铜钱草、玫瑰花、茉莉花、栀子花、山茶花……喝下的是植物,相伴的是植物。

茶·植物式生活智慧,紫砂壶也好,瓷盖碗也罢,都是茶叶之泡具,是绿水红汤之容器;青花盏也好,绿釉碗也罢,都是茶汤之盛器,是清苦入口之媒介。泡也好,煮也罢,不过为满足清饮,享受茗欢。

茶可明心见性。隐于闹市一隅,煮水问茶,茶叶和身心都在迎接一场清新的荡涤,洗去凡尘,尽情舒展,一屋茗烟茶香,遍地清雅闲情。茶中旅行,世界很小,心却无比宽广。

茶各有性,只要冲泡得当,色鲜味甘,品饮自如。不必刻意经营,一切遵循自我喜好,因器、境、时等的不同,其滋味各有别,其浓淡亦有异,饮者心绪更不甚同。

抬头,看窗外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屋内独坐的自己,一张茶桌,伴茶阅读,饮茶思虑,时光匆匆如流,转眼就是半世的人生。如果人生必须有所爱,茶就是最忠实的伴侣,片刻分离都牵念难忍。

晨茗之绿,开启明媚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的清晨从一杯清新的绿茶开始。取一只透明的长颈玻璃杯,投茶,冲水,睡眼惺忪中,隐见满杯皆绿,卷曲的茶叶一片又一片地舒展开来。绿汁溶于水,白毫浮于绿,一口一口地饮下,带着一夜睡眠的渴意,颇有狼吞虎咽的气势。绿去污浊,周身通畅,一杯随意冲泡的绿茶,开启了清晨的明媚,以及一天的好心情。

绿茶种类不计其数,独爱龙井。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因其珍贵,每次都浅尝辄止,让其绿如溪淌过心田。

餐前花茶 味蕾序曲

早年读张爱玲的小说《茉莉香片》,对“茉莉香片”的说法很是好奇,大概知晓这是一种花茶,只是不解何谓“香片”。后来才知道,香片是花茶的别称,制作时,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待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如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

因为曾在桂林读大学的缘故,在所有的花茶中,我最爱桂花花茶,如今身在昆明,只要闻一闻桂花花茶的干茶香,或者在冲泡时深深地吸一口袅袅上升的茗烟,就能感受到桂花花香之酽,犹如置身桂林城中桂花香四溢的古老街道,最终懂得“香片”之真意,是要把人带入花之情境。

每个人喝茶的习惯都不同,我喜欢在午餐前品饮花茶,此时身体已经发出饥饿的信号,但若突然吃下食物,又觉得味蕾尚未打开,进食显得极为突兀,喝几盏香片,让温热的茶汤作为先遣部队,打开一条畅通的进食之路。茶水加速饥饿,花香激发食欲,这是一支绝妙的餐前味蕾序曲。

中式午茶 滇红真味

说起红茶,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英国下午茶的温润浪漫,脑海中浮现一种异域情调的古典。喝红茶的最佳情境,应该是忙碌的午后那半个多小时的闲暇,用中式的白瓷茶具冲泡,手捧一碗清亮的红茶,置身和风徐徐的老银杏下,或立于竹丛旁,缓缓地品饮,让茶之热气抚过双眼和肌肤,驱散连续工作产生的倦意。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因茶树生长于“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环境,森林茂密,土壤肥沃,使得茶树高大,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滇红”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品饮时,味极鲜,散发着一种中式的浪漫和古典气韵。

夜饮熟普 陈香入梦

在云南不喝普洱茶,似乎有点辜负“天时”和“地利”。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民间流传着“爷爷的茶,孙子卖”这样的俗语。品饮时,醇厚回甘,陈香味浓。

普洱茶不但有保健减肥作用,还有药理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性温味香,……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普洱茶采用茶树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在大叶种晒青茶的基础上再加工,形成独具个性的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在安静的夜晚,燃碳煮水,用紫砂茶具一水一水地冲泡数年陈的普洱熟茶,茶汤红浓透亮,数盏茶下肚,夜已深,汤色渐淡,困意袭来,即可入床安眠,因唇齿留香的缘故,又觉此番陈香延入梦。不用担心饮茶醒脑睡不着,事实证明三年陈以上的熟普有助于睡眠。一天的茶事就此告罄。

燥饮乌龙 雨品老茶

乌龙茶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在燥热的天气里,喝上数十盏乌龙茶,暑气顿消。在乌龙茶品中,人们最熟悉、最钟爱的莫过于铁观音。家中珍藏一罐友人相赠的安溪铁观音,每年最热的几个日子,都在她的清汤绿水中消磨时光。

雨品老茶,为可遇而不可求之机,情境一并到位,才能获得完美的体验。雨天喜欢品饮云南老茶,其中又独爱普洱枣香砖。枣香砖一般采用粗叶压制,其特殊的枣香味便出自高度发酵的老叶,茶底有时伴有炭化现象。枣香味、回甜是枣香型普洱茶的共同特点,汤色呈明亮的琥珀色,轻泡慢饮,满口生香,令人愉快的回甜之味弥漫在唇齿之间,茶韵极佳。

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常年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的茶树才能产生这种枣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茶叶形成特殊的枣香气。也因此,在雨天里品枣香老茶砖,可品饮到当时的雾气,野枣的清香。

静心饮茶,像植物一样生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与茶相伴,常年事茶。身体和心灵汲取着茶叶中天地、日月的精华,生活越来越倾向于植物式,清爽的,轻盈的,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一如茶中的清香,陈香,兰香,枣香,樟香,蜜香。

一组又一组日常生活中的茶事,那些新鲜的,怀旧色的茶调,变成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每试新茶的欣喜,就着烛光夜饮的欢愉,与友入寺饮茶之清静,兰贵人配老黄片的奇遇,一一体验。紫砂泡陈茶,壶中溶岁月深香。瓷碗冲新茶,香来香往皆自如。玻璃煮花茶,花叶起落如人生。

春花热烈,夏花灼灼,秋菊清逸,冬梅逾静。一年四季,春华秋实,摆满茶案,望迎春黄花而知春,观梅花红而晓冬。各种绿植点缀饮茶空间,龟背竹、孔雀羽、彩叶莲、铜钱草、玫瑰花、茉莉花、栀子花、山茶花……喝下的是植物,相伴的是植物。


相关文章

  • 高山植物的生存智慧
  • 位于高山草甸及永久雪线之间的地理区域通常被科学家称为"高山冰缘带",海拔通常在4300米以上,是陆地上海拔最高的生态系统,也被认为是自然环境最为极端的区域之一.高山冰缘地区由于冰川的剧烈作用以及寒冻强烈的风化作用,砾石层 ...查看


  • [古代著作]系列
  • <古代著作>系列十 <古代著作>系列十. 阅160  转81  评0  公众公开  11-12-14 09:05 <古代著作>系列九 <古代著作>系列九. 阅249  转64  评0  公众公 ...查看


  • 说明文阅读[植物间高智慧的生存]
  • 语明文阅读 角蜂眉兰:用美人计传递花粉 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计是人类战争中常用的计谋,然而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角蜂眉兰也会使用"美人计".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经科学家证实却是真的. 角蜂眉兰在春天缩开花朵,滚圆而毛茸 ...查看


  • 智慧树的箴言
  • 智慧树的箴言 智慧树从1英尺开始,所以施肥的次数将比树的高度小,如果你呆在智慧树旁,任何说过的箴言都会重复出现. 1.谢谢你给我施肥!继续施肥,我将给你有价值的信息! 2.食人花和墙果能够一起发挥最大的效用--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上大学时是 ...查看


  • 兰花的智慧
  • 没有什么花比兰花更有智慧.迫使蜜蜂或蝴蝶在规定的形式和时间中,按照它所希望的方式传粉.就这一点而言,兰花是无与伦比的. 骗术登峰造极 如果说人是最聪明的动物,那兰花一定是最聪明的植物了.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也就是说需要动物传粉者将一 ...查看


  • 生命之间教学设计
  • 生命之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生命世界里神奇的生存力量与生命体之间的和谐共生,理解人类与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2.过程与方法: 树立科学认识世界的观点,掌握正确的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 ...查看


  • 智慧树说过的所有的话
  • 1.谢谢你给我施肥!继续施肥,我将给你有价值的信息! 2.食人花和墙果能够一起 3.如果你真的在听 发挥最大的效用--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上大学时是舍友. 我说话,那就竖起耳朵听:种两排向日葵吧--我可是非常,非常认真的! 4.潜 水僵尸? ...查看


  • 方案及案例撰写格式
  • 一.活动背景: 路边的树木.小草,田野里的庄稼.蔬果,学校或家中的花卉,墙上的爬山虎,水中石头上的苔藓,腐烂食物上的霉菌等等这些都是植物,可见植物无处不在.人吃饭穿衣离不开植物,住房行路也离不开植物,服药治病离不开植物,绿化环境离不开植物, ...查看


  •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
  • 高二<生活与哲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 哲学的含义: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 义和任务: 运用:(1)联系身边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