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安全

火安全知识、救火基本方法原则、和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2012年3月27日复旦大学物理系邀请上海市舍安防火教育培训中心的娄老师讲解了消防安全的普及知识。在化学实验时也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B .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 消毒降温

C .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 .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解析:根据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和事故处理方法,可知A 、B 、D 正确。在C 中,因为汞蒸气有毒,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时,应及时撒上硫粉让其反应生成无毒的HgS ,若用水冲洗会污染环境。

答案:C

2.[2013·南昌高一月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验纯

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 .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解析:A 、D 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 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 项防止漏气。

答案:B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 mL的液体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解析:应该用试管夹。

答案:D

4.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

A .甲橱

C .丙橱 B .乙橱 D .丁橱

解析:化学药品要根据药品的物质类别分类存放,碘属于非金属单质,应与硫、红磷同类。

答案:C

5.[2013·孝感高一月考]给150 mL 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泥三角 ⑦坩埚 ⑧铁三脚架

A .③⑥⑦⑧

C .①③④⑤ B .②③⑤⑧ D .②③⑤⑥

解析:给150 mL的液体加热,需要250 mL以上的仪器,故选择烧杯而不用试管;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石棉网需用铁三脚架支撑,还需酒精灯加热。

答案:B

6.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烧杯口

D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解析:A 、B 、C 三个选项中是过滤操作中“三靠”的基本内容,故必须相互接触;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不能接触,否则会污染滴管。

答案:D

7.[2013·苏州高一测试]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 ,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 .H 2SO 4(HCl):AgNO 3溶液、过滤

B .KNO 3(K2SO 4) :Ba(NO3) 2溶液、过滤

C .Cu(CuO):盐酸、过滤

D .CaCO 3(CaO):水、过滤

-解析:除去H 2SO 4中的HCl 用AgNO 3溶液,会使SO 24和Cl -

同时沉淀,同时还引入了NO -3新杂质;单纯用Ba(NO3) 2溶液,量

不易控制;CaO 与水反应生成微溶的Ca(OH)2不易与CaCO 3分离;CuO 能够溶解于盐酸中。

答案:C

8.下列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

①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 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湿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A .②③

C .②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用剩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应将湿润的试纸粘在玻璃棒上然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故①④错误。

答案:A

-9.[2013·衡水中学高一月考]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4,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加入HNO 3酸化的Ba(NO3) 2溶液

B .先加HNO 3酸化,再加Ba(NO3) 2溶液

C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

D .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则过滤,滤液中再加BaCl 2溶液

-解析: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4的方法:先用盐酸酸化(若有

-沉淀,过滤) ,再加BaCl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O 24。

答案:D

10.[2013·昆明一中高一测试]已知粗盐中含有泥沙、MgCl 2、CaCl 2、Na 2SO 4等杂质,除去杂质后得到精盐用到下列操作: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加入适量HCl 溶液

⑤加入过量BaCl 2溶液' ⑥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

⑦加入过量NaOH 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________③。

解析:结合题给条件,要使MgCl 2、CaCl 2、Na 2SO 4形成沉淀可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 、Na 2CO 3、BaCl 2溶液,过量的BaCl 2可由Na 2CO 3除去,因此,⑤应在⑥之前,⑥⑦无先后顺序,过滤除去沉

-淀后,再加适量HCl 溶液,可除去OH -和CO 23。

答案:⑤⑥⑦②④(或⑤⑦⑥②④或⑦⑤⑥②④)

11.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 溶液,但现有的NaCl 晶体混有少量Na 2SO 4和(NH4) 2CO 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NH4) 2CO 3用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好?你选择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NH4) 2CO 3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SO 2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SO 24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比较NaCl 和(NH4) 2CO 3的性质差异结合除杂的基本原则,不难得出加热好。判断(NH4) 2CO 3是否被除尽时,要注意的是只能用

-盐酸,否则会带来杂质。除去SO 24时使用过量的BaCl 2溶液,接着

要用过量的Na 2CO 3溶液来除去过量的BaCl 2(二者不能颠倒) ,最后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 2CO 3。

答案:(1)加热好' 因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将残留物溶于水后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2)先加入过量BaCl 2溶液,再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加入盐酸 取加入BaCl 2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少量BaCl 2,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

12.(1)如图所示A 、B 、C 三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①烧杯 ②普通漏斗 ③圆底烧瓶 ④锥形瓶 ⑤分液漏斗

A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错误是__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3)指出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仪器的认识及使用的考查。

(1)中,A 为圆底烧瓶,B 为分液漏斗,C 为锥形瓶。(2)中,托盘天平使用时,必须做到“左物右码”,称量的基本原理是“杠杆原理”,故有“m (烧杯) +m (游码) = m (砝码) ”,即可计算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7.4 g。(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中,应悬空,防止滴管粘附其他物质,污染试剂;对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口应稍低于试管底,否则,产生的水回流到底部,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除去CO 中的CO 2,进气导管应插入液面以下,出气导管刚刚露出橡皮塞。

答案:(1)③ ⑤ ④ (2)砝码放在了左盘,烧杯放在了右盘(或砝码与物品位置放反了) 27.4 (3)A.滴管伸入试管中 B .试管口向上 C .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

13.已知H 2的爆炸极限是4.0%~74.0%(体积分数) 。某H 2中含有0.8%(体积分数) 的O 2,甲学生用它还原CuO ,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将酒精灯放在a 管的________,然后,使酒精灯缓缓向另一端移动,以保证CuO 完全被还原。

A .左端 B .中间 C .右端

(2)a管右端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管中Cu 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反应后的气体中O 2的体积分数增大,为防止还原的Cu 被氧化,还原宜从左向右进行。

(2)石棉绒疏松,可使CuO 与H 2接触得更充分,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b 管中H 2的体积分数有可能达到爆炸极限,Cu 网可使多余热量迅速散失,防止回火,引发爆炸。

答案:(1)A (2)防止生成的H 2O(g)冷凝回流炸裂玻璃管 使CuO 与H 2充分接触 防止回火,引发爆炸

火安全知识、救火基本方法原则、和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2012年3月27日复旦大学物理系邀请上海市舍安防火教育培训中心的娄老师讲解了消防安全的普及知识。在化学实验时也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B .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 消毒降温

C .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 .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解析:根据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和事故处理方法,可知A 、B 、D 正确。在C 中,因为汞蒸气有毒,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时,应及时撒上硫粉让其反应生成无毒的HgS ,若用水冲洗会污染环境。

答案:C

2.[2013·南昌高一月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验纯

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 .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解析:A 、D 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 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 项防止漏气。

答案:B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 mL的液体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解析:应该用试管夹。

答案:D

4.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

A .甲橱

C .丙橱 B .乙橱 D .丁橱

解析:化学药品要根据药品的物质类别分类存放,碘属于非金属单质,应与硫、红磷同类。

答案:C

5.[2013·孝感高一月考]给150 mL 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石棉网

⑥泥三角 ⑦坩埚 ⑧铁三脚架

A .③⑥⑦⑧

C .①③④⑤ B .②③⑤⑧ D .②③⑤⑥

解析:给150 mL的液体加热,需要250 mL以上的仪器,故选择烧杯而不用试管;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石棉网需用铁三脚架支撑,还需酒精灯加热。

答案:B

6.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烧杯口

D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解析:A 、B 、C 三个选项中是过滤操作中“三靠”的基本内容,故必须相互接触;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不能接触,否则会污染滴管。

答案:D

7.[2013·苏州高一测试]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 ,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 .H 2SO 4(HCl):AgNO 3溶液、过滤

B .KNO 3(K2SO 4) :Ba(NO3) 2溶液、过滤

C .Cu(CuO):盐酸、过滤

D .CaCO 3(CaO):水、过滤

-解析:除去H 2SO 4中的HCl 用AgNO 3溶液,会使SO 24和Cl -

同时沉淀,同时还引入了NO -3新杂质;单纯用Ba(NO3) 2溶液,量

不易控制;CaO 与水反应生成微溶的Ca(OH)2不易与CaCO 3分离;CuO 能够溶解于盐酸中。

答案:C

8.下列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

①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 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湿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A .②③

C .②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用剩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应将湿润的试纸粘在玻璃棒上然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故①④错误。

答案:A

-9.[2013·衡水中学高一月考]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4,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加入HNO 3酸化的Ba(NO3) 2溶液

B .先加HNO 3酸化,再加Ba(NO3) 2溶液

C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

D .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则过滤,滤液中再加BaCl 2溶液

-解析: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4的方法:先用盐酸酸化(若有

-沉淀,过滤) ,再加BaCl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O 24。

答案:D

10.[2013·昆明一中高一测试]已知粗盐中含有泥沙、MgCl 2、CaCl 2、Na 2SO 4等杂质,除去杂质后得到精盐用到下列操作: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加入适量HCl 溶液

⑤加入过量BaCl 2溶液' ⑥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

⑦加入过量NaOH 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________③。

解析:结合题给条件,要使MgCl 2、CaCl 2、Na 2SO 4形成沉淀可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 、Na 2CO 3、BaCl 2溶液,过量的BaCl 2可由Na 2CO 3除去,因此,⑤应在⑥之前,⑥⑦无先后顺序,过滤除去沉

-淀后,再加适量HCl 溶液,可除去OH -和CO 23。

答案:⑤⑥⑦②④(或⑤⑦⑥②④或⑦⑤⑥②④)

11.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 溶液,但现有的NaCl 晶体混有少量Na 2SO 4和(NH4) 2CO 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NH4) 2CO 3用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好?你选择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NH4) 2CO 3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SO 2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SO 24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比较NaCl 和(NH4) 2CO 3的性质差异结合除杂的基本原则,不难得出加热好。判断(NH4) 2CO 3是否被除尽时,要注意的是只能用

-盐酸,否则会带来杂质。除去SO 24时使用过量的BaCl 2溶液,接着

要用过量的Na 2CO 3溶液来除去过量的BaCl 2(二者不能颠倒) ,最后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 2CO 3。

答案:(1)加热好' 因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将残留物溶于水后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2)先加入过量BaCl 2溶液,再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加入盐酸 取加入BaCl 2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少量BaCl 2,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

12.(1)如图所示A 、B 、C 三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①烧杯 ②普通漏斗 ③圆底烧瓶 ④锥形瓶 ⑤分液漏斗

A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错误是__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3)指出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仪器的认识及使用的考查。

(1)中,A 为圆底烧瓶,B 为分液漏斗,C 为锥形瓶。(2)中,托盘天平使用时,必须做到“左物右码”,称量的基本原理是“杠杆原理”,故有“m (烧杯) +m (游码) = m (砝码) ”,即可计算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7.4 g。(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中,应悬空,防止滴管粘附其他物质,污染试剂;对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口应稍低于试管底,否则,产生的水回流到底部,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除去CO 中的CO 2,进气导管应插入液面以下,出气导管刚刚露出橡皮塞。

答案:(1)③ ⑤ ④ (2)砝码放在了左盘,烧杯放在了右盘(或砝码与物品位置放反了) 27.4 (3)A.滴管伸入试管中 B .试管口向上 C .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

13.已知H 2的爆炸极限是4.0%~74.0%(体积分数) 。某H 2中含有0.8%(体积分数) 的O 2,甲学生用它还原CuO ,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将酒精灯放在a 管的________,然后,使酒精灯缓缓向另一端移动,以保证CuO 完全被还原。

A .左端 B .中间 C .右端

(2)a管右端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管中Cu 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反应后的气体中O 2的体积分数增大,为防止还原的Cu 被氧化,还原宜从左向右进行。

(2)石棉绒疏松,可使CuO 与H 2接触得更充分,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b 管中H 2的体积分数有可能达到爆炸极限,Cu 网可使多余热量迅速散失,防止回火,引发爆炸。

答案:(1)A (2)防止生成的H 2O(g)冷凝回流炸裂玻璃管 使CuO 与H 2充分接触 防止回火,引发爆炸


相关文章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探讨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思路探讨 摘要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地,特别是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面对大量的学生及教师,实验室安全就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归纳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接着根据当今高 ...查看


  •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研究报告 目 录 结项表............................................................... ...查看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 DOI: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14.04.028 安全与环境工程第21卷 第4期Vol.21 No.4 2014年 7月SafetandEnvironmentalEnineerinJul. 201 ...查看


  • 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 [摘 要]实验室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则是开展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和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如何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 ...查看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_廖庆敏
  • 第29卷第1期 2010年1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 Vol.29No.1 Jan.2010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 廖庆敏 (广西大学实验设备处,广西南宁530004) ...查看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心得体会
  • 年级:研究生三队研一 姓名:刘婷 学号:2002015594 课程名称: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谈谈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 谈到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就需要先了解实验室安全的定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 ...查看


  • 加油站生产方针和目标
  • 加油站生产方针和目标 1.方针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号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2.目标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查看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最新2011.3.2)
  •        [法规标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国务院 [发文字号]令第591号 [颁布时间]2011-3-2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www.gov.cn/zwgk/2011-03/11/con ...查看


  • 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性
  • ·教学发展纵横· 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性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顾婉娜 摘 要:实验室安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项目化改革,教学做一体 化教学模式下,实验室已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建立健全完 ...查看


  • 安全考试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实践
  • [摘 要]从高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去寻找对应的解决策略.站在校级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角度,探索建立长期的安全培训.有效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安全考试系统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