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它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为主要特征,故称“批判现实主义”。

  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说:“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开始形成并获得初步的发展,从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潮流。

  (我认为,“批判现实主义”这个词是一个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偏见的词语,西方直接就是叫“现实主义 Realism”或者“写实主义”,我们把这一章理解成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就可以)

  库尔贝 (Gustave Courbet,1819-1877年)

  居斯塔夫·库尔贝出生于法国东部小镇奥南,祖父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雅各宾党人,父亲是葡萄园主,后来做过地方行政长官,库尔贝幼年就接受过革命思想影响。29岁的库尔贝到巴黎学习法律,后来竟成了自学成功的画家。库尔贝天生具有浓烈的艺术气质,他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总是以俯视的高傲神态看待世界和人生,他十分关心社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巴黎公社时期曾任公社委员和艺术家协会主席,他的名字和所有巴黎公社的英雄并列,在艺术中主张现实主义,他宣称:“现实主义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他所创造的艺术,是不加人工修饰再现他周围的现实生活。

库尔贝是一个天生性格直率的男子汉,那些学来的社会习气丝毫掩盖不住他那真正的阳刚气概。他的一生命运多舛,不仅因为他争强好胜,有虚荣心,主要是他对被压迫者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所以他献身于无产者革命事业,为这个理想,他可以牺牲一切。19世纪中期库尔贝已经是位有世界声誉的画家,受到世界进步人士爱戴,拿破仑三世为收买他,授给他荣誉勋章,却被他拒绝了,他说:“除了自由制度外,他从未从属过任何其他制度”。他赢得人民给予的最大荣誉和爱戴,1870年巴黎美术家拥护他为国家艺术品保管委员会主席。巴黎公社失败后,他被捕入狱、示众、罚款,最后被迫流亡瑞士,死于贫病交加之中,终年58岁。

库尔贝重要代表作:

  《奥南

的葬礼》(A Burial at Ornans,1849-50,Oil on canvas,314×663 cm)

  画家所描绘的是他家乡的风俗场景,这种地方性的葬礼往往也是当地各式各样人物出现的场合,有官吏、商人和神父之类的头面人物,也有死者的亲属友人。一般人物的表情神态都是严肃而冷漠的,唯有死者的亲属才显出哀悼情态。这里所画的是风俗场面,实际上是奥南地方一群人的肖像,画家以严谨朴实的艺术语言,精确地塑造了众多人物肖像,其中有画家自己家庭的成员。当这幅画问世时,受到官方评论的指责,说它是“粗俗的、片面的,不懂得起码的绘画规则”。然而却受到青年画家们的欢迎,他们称赞“这幅画是以令人惊异的技巧画成的,风景的色彩具有绝妙的透明感,以及那些红、白、青各色的调子,使整个画面为之丰富起来”。在这幅画中画家以纪实的形式,不加任何修饰和美化,描绘了这真实而平凡的生活场面,因此有人说这幅画是“浪漫主义的葬礼”。

  《画室》(The Painter’s Studio,A Real Allegory ,1855,Oil on canvas,361×598 cm)

  《画室》的全名叫《画家的工作室——一个现实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来艺术生活的情况》。画家的立意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并寄寓一种意味深远的社会哲理。画家把7年来对生活和思想有影响的朋友和他曾经画过的模特儿集中画在一个画面上。另外还集中了上流社会各个阶层的形象,表现一个法国社会的缩影。

  在这幅画中描绘了三十多人,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寓意:画面中间是画家自己正在画一幅风景,画前小孩代表“无邪的眼睛”;裸体女模特儿代表画家心目中的缪斯,或真理;画幅背后一个十字架上钉着圣徒圣赛巴先,代表僵死的学院派艺术。围绕这个中心画面分成两部分:右边坐着看书的是诗人波德莱尔,他象征“诗”;前面站立一对男女,为“绘画的鉴赏者”;依次每个人都有象征意义:“散文”、“哲学”、“音乐”等。画的另一部分,大多是画家画过的模特儿,可谓集社会上之三教九流,他们被隐喻为贫困、忧郁、被损害者和被剥削者。总之画中出现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寓意,看来十分费解,但它体现了画家的民主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向。有人说他的这幅画是骄傲的抒发、感伤的回忆,以及十足的沾沾自喜,赋予了整个的构图以如此天真和温暖的生命力,如此的真挚感,以致它并不显得可笑。还有人说他以高超的表现技巧挽救了一个本来是非常幼稚的构思。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这幅画构图的完整、画面气氛的和谐,以及色彩的统一是无与伦比的,画面中心的裸体更是美妙绝

伦。有人认为丢在地上的粉红色衣服就是一幅极好的静物画。这幅巨画显示了画家很强的把握复杂构图的能力以及画家写实的造型和色彩技巧,画的物象具有充分的质感和量感,这一切都表明库尔贝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1855年,巴黎举办世界名画展览,评审委员会拒绝接受库尔贝的这幅《画室》,原因是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于是画家决定就在世界名画展附近租一间房子单独展出这件作品,并题名为“现实主义展览馆”,同时发表“现实主义宣言”,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因此得名。

  《雷雨后的峭壁》(The Cliffs at Etretat after the Storm,1870?)

  在这幅描绘海边断崖的海景画中,库尔贝运用挺拔的线条与坚硬的块面,塑造了刚劲有力的断崖峭壁,有阳刚之气。画中色彩的丰富变化和明亮度的提高所构成的纯形式魅力,是他早期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其粗犷的大刀阔斧的“库尔贝式”刮刀笔触,使画面形象简洁而充满了力度感,使人感觉铿锵有声。正是这些使莫奈等年轻的印象派画家十分钦慕赞叹,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尝试用“库尔贝式”的画法。风平浪静的大海、陡峭的山崖在阳光照射下,放射着绚丽豪华的壮美气质,这正是库尔贝精神气质的再现。

《睡》(Sleep,1866,Oil on canvas,135x200cm)

  库尔贝在40岁以后越来越多地迎合巴黎人的欣赏趣味,不再画那种粗壮有力的裸体,而去描绘巴黎的雅致的裸女了。他于1866年画的这幅《睡》受到公众的欢迎,上流社会冷淡的善意欢迎却受左拉的责难,说他转到了敌人的营垒:“库尔贝是一个强有力的智者,恰恰是当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时,人们才开始赞赏他”。

  此外,库尔贝还有很多优秀的自画像。

  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是法国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专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当时人们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无疑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它的哲学观是求真求实,导致它的美学观是以真为美、以实为美,它是写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法国社会中的对立和斗争,反映到画坛上就成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一部分画家对此种种不屑一顾,悄悄地进入巴黎郊区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他们都无限热爱大自然,主张到大自然中去直接描绘丰富多彩的风景,他们把描绘自然的丰富奇伟、优美秀丽和内在生命作为终生追求。他们从不把自己的艺术信仰强加于他人,因为都居住在巴比松村,共同描绘大自然,所以这群画家被称之为“巴比松画派” (Barbizon School),主要代表是卢梭、科罗、特罗容等。

  卢梭 (Théod

ore Rousseau,1812-1867年)

  泰奥多尔·卢梭被认为是巴比松画派中最光辉最敏感的代表,科罗称他是“艺术上的革命家”。卢梭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裁缝家庭,母亲的亲属中有画家和雕刻家,他在外婆家受到最初的艺术影响,立志要做一个画家。他初师表舅——风景画家圣马当,尔后入雷蒙画室。16岁去枫丹白露森林作画,开始加入巴比松画家行列,他是第一个定居巴比松村的画家。卢梭很穷,因此不能像科罗那样广游他乡,当他名利俱来时,只是将茅屋换成砖瓦房而已。他一生酷爱自然,如痴如醉,他常常带着牛奶和面包从早到晚不停步行于自然中观察、写生,尔后创作。卢梭作品的新意,用米勒的话说是“有力,首先是有力”。在卢梭的风景画中,所表现的是法国乡村景色的阳刚气质美,他非常重视塑造自然界物体的坚实造型,注重构图所能显示的意境和对光的描绘,光在他的画中不是一个凭借物,而是主题生命之外溢。光是大自然的生命,被巴比松画派捕捉到了,并尝试表现出来了,这就启发了后来的印象画派。

  卢梭代表作有:

  《山谷中一村庄》(A Village in a Valley,1820s late,23.2×40.6 cm,Oil on paper,mounted on canvas)

《诺曼底市场》(Market-Place in Normandy,1830s,29.5×38 cm,Oil on panel)

  科罗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75年)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才华横溢的优秀诗篇。1796年他诞生的那一年,是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和拿破仑战争之间的过渡时期。他在流血和恐吓、野心和偏执、仇恨、欺诈报复的年代中成长。但他并没有被那年代的野蛮和愚昧所玷污。他的父亲是个理发师,母亲是位服装师,勉强也算个艺术家,他们都是心地光明的人。父母希望儿子成为商人,父亲愿意出10万法郎让儿子去经商,可是科罗没有接受这个实惠的建议,他要画画。这使父母亲大为失望:“天哪!谁会想到我们的儿子这么不成器!”科罗坚持要画画,父母只好依从了,每年给他1200法郎,让他去搞他那疯狂的冒险。天晓得科罗直到44岁时才卖掉他的第一幅画。

  科罗曾两次访问过意大利,据说不是去研究意大利艺术大师的技巧,而是去欣赏意大利天空的美丽,他一生只以大自然为师,从不临摹,总是直接写生。他说,不要仿效别人,仿效别人总要落在人家的后面,你必须朴实无华地、按着自己的情趣去描绘大自然,丝毫不要受古代大师或当代画家的影响。只有这样,你才能画出具有真实感情的作品。要遵循自己的信念,千万不要作其他画家的应声虫。科罗一生崇拜大自然,作画忠实于自然,从不夸张自然的颜

色,决不过分渲染他的画面。他对自然忠诚胜于一切。

他终身未娶,对人说:“我唯一的情妇就是大自然。我的一生只对她忠诚,永不变心。”他在临终前还想再看一看自然界的景色。科罗早期的风景画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多表现在他的意大利风景画中。而他的法兰西风景画才真正体现了他的艺术成就。

科罗的重要代表作是《梦特枫丹的回忆》(Recollection of Mortefontaine,1864,65×89 cm,Oil on canvas)

  梦特枫丹位于巴黎北方桑利斯附近,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画家在那里,被这仙境般的美景所倾倒,这幅风景画就是对那里美丽景色的回忆。

  在乡村的湖边,一个晨雾初散的时刻,清新的晨风交融着湖面散发的水气,朦胧一片,温润的花草和林木的枝叶吐露着芳香,被风吹斜的古树覆盖画面大部空间,另一棵枯树曲折向上升华与之呼应,使画面十分平衡和谐,树木枝条的顺势造成一种流动感,从中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生机。画面中间景色是一片平滑如镜的湖面,透过薄雾的阳光洒在湖面和草地上,四处绽开的小花,映衬着茸茸绿草,更显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科罗喜欢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点缀人物活动,使自然与人构成艺术生命的整体。在这幅景色中,他画了一位身着红裙的女子正仰首摘取小树上的野果,树下有两个孩子,女孩低头采撷草地上的野花,男孩手指树上的果子。

在这幅画中仍含有古典主义的意蕴,如黄金律的构图和均衡,但更多的是画家的真情实感,科罗作画爱添加枯枝,枝条曲伸多姿、轻飘摇曳,犹如美人翩翩起舞。色调轻柔,景物虚实中层次丰富,如梦如幻。科罗多用暖色铺染画面,爱用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为这类色调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和弥漫的云雾更具朦胧诗意。

  此外,科罗还有很多优秀的风景作品以及人物肖像作品。

  米勒 Jean Franois Millet (1814-1875年)

  在19世纪法国画坛上,与科罗同放异彩的是别具风格、自成一家的农民画家米勒。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

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麦穗》和《晚钟》等名作。

  《播种者》(The Sower,1850,101.6×82.6 cm,Oil on canvas)

  米勒定居巴比松村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种者》,画了一位顶天立地、身着红蓝短衫的青年农民,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那深褐色的帽子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和迈步的巨人形成有力的交叉。在米勒表现的农民题材中,始终将农民形象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地的主人突出在画面上。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从这幅画中我们看了农民和土地生命与共的关系。

  《收获者的午餐》(Harvesters Resting,1850-53,67.3×119.7 cm,Oil on canvas)

  农民在高大的麦垛旁歇息午餐,晚到的村姑腼腆地低着头不敢入餐,而那个青年农民极力劝说,其他人也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她那忸怩迟疑的神态纯朴而憨厚。米勒的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粉饰和夸张,用真诚眼光把农民的生活情景再现出来,看他的画就像是看生活本身一样。米勒所塑造的人物从不着重细节的精微刻画,而以人物的动势传达内在思想感情。

  《拾穗者》(The Gleaners,1857,83.5×111 cm,Oil on canvas)

  1857年画家43岁时,完成了《拾穗者》。作品问世以后产生了惊人的社会反响,评论家凭着他们的敏感,从政治上作出论断:“画里有农民的抗议声。”、“这3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3个同命运的女神。”还有人惊呼道:“在这3个突出在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事实上画家并没有他们想得那

么多,他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画出来而已。

这幅画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的怀疑。米勒在他所有的画中都采用了简洁手法,表现丰富的内涵,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米勒是伟大的农民画家,他的艺术是公认的农村生活的庄严史诗。他用画笔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的喜悦与悲哀。人们称米勒是“乡巴佬中的但丁、土包子中的米开朗琪罗”。

杜米埃 (Honoré Daumier,1808-1879年)

  奥诺雷·杜米埃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他出生于马赛一个有文学修养的玻璃匠家庭,6岁时全家迁居巴黎,由于生活贫困,杜米埃少年时就自谋生计,曾当过听差、店员,这使他深知官场龌龊和民间疾苦,产生民主思想和正义感。杜米埃20岁时师从于法国皇家博物馆馆长、画家涅努瓦学习绘画,尔后又随布登学习,还在业余时向石版画家拉米列学习版画艺术。他最初从事版画创作,以尖锐的艺术语言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他的大量讽刺作品可称之为“没落阶级集体形象的辞典”。已经40岁的杜米埃开始画油画,他的油画仍如同讽刺画一样,造型不求形似,只重视色块与形体的“神肖”。他往往以棕色和粉红为基调,从文学名著和生活中选择表现题材,以批判的艺术眼光审视自己所创造的形象,他说过“要做一个自己时代的人”。杜米埃的艺术生涯始终与法国的现实主义相联系,他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语言,塑造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为了真理和正义,他一生坎坷,遭到过监禁、罚款,作品被销毁,难以谋生。巴黎公社时投身于革命,被选为艺术家联合会执行委员。拿破仑三世为笼络人心,曾授予他“荣誉勋章”而被拒绝,他始终是位不屈的为正义奋斗一生的伟大现实主义大师。

  杜米埃代表作:

《洗衣妇》(The Laundress,1863,48.9×33 cm,Oil on panel)

  《两位律师》(The two Attorneys,1855-57,20.5×26.5 cm,Oil on wood)

  《唐·吉诃德与桑乔·班萨》(Don Quixote and Sancho Panza,1870,100×81 cm,Oil on canvas)

  杜米埃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对现实有着高度敏感和深刻的理解,并能以自己高度夸张的艺术语言表现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

  唐·吉诃德是塞万提斯创造的传奇式人物,这个人物在杜米埃的心目中是一个崇高的形象,因为他敢于为理想去冒险,去赴汤蹈火。杜米埃以

极富想象又极为夸张的造型来表现这个心目中的英雄。这幅画的造型给人以现代派的感觉,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人物形体仅取幻影形式,与这非现实的主题完全一致。在人物的面部没有五官,这位侠义骑士昂首挺胸骑在那匹又高又瘦的马上,与他旁边那位只讲实利的桑乔形象构成滑稽的对比,一个激烈,一个迟钝,一瘦一胖,一高一矮,这是生活中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体。为了一个幻想目标,他们目空一切,自恃高傲。这个艺术形象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杜米埃的造型完全凭感觉,色块、笔触和各种线条都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借以传达画家心中的意象。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批判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它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为主要特征,故称“批判现实主义”。

  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说:“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开始形成并获得初步的发展,从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潮流。

  (我认为,“批判现实主义”这个词是一个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偏见的词语,西方直接就是叫“现实主义 Realism”或者“写实主义”,我们把这一章理解成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就可以)

  库尔贝 (Gustave Courbet,1819-1877年)

  居斯塔夫·库尔贝出生于法国东部小镇奥南,祖父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雅各宾党人,父亲是葡萄园主,后来做过地方行政长官,库尔贝幼年就接受过革命思想影响。29岁的库尔贝到巴黎学习法律,后来竟成了自学成功的画家。库尔贝天生具有浓烈的艺术气质,他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总是以俯视的高傲神态看待世界和人生,他十分关心社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巴黎公社时期曾任公社委员和艺术家协会主席,他的名字和所有巴黎公社的英雄并列,在艺术中主张现实主义,他宣称:“现实主义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他所创造的艺术,是不加人工修饰再现他周围的现实生活。

库尔贝是一个天生性格直率的男子汉,那些学来的社会习气丝毫掩盖不住他那真正的阳刚气概。他的一生命运多舛,不仅因为他争强好胜,有虚荣心,主要是他对被压迫者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所以他献身于无产者革命事业,为这个理想,他可以牺牲一切。19世纪中期库尔贝已经是位有世界声誉的画家,受到世界进步人士爱戴,拿破仑三世为收买他,授给他荣誉勋章,却被他拒绝了,他说:“除了自由制度外,他从未从属过任何其他制度”。他赢得人民给予的最大荣誉和爱戴,1870年巴黎美术家拥护他为国家艺术品保管委员会主席。巴黎公社失败后,他被捕入狱、示众、罚款,最后被迫流亡瑞士,死于贫病交加之中,终年58岁。

库尔贝重要代表作:

  《奥南

的葬礼》(A Burial at Ornans,1849-50,Oil on canvas,314×663 cm)

  画家所描绘的是他家乡的风俗场景,这种地方性的葬礼往往也是当地各式各样人物出现的场合,有官吏、商人和神父之类的头面人物,也有死者的亲属友人。一般人物的表情神态都是严肃而冷漠的,唯有死者的亲属才显出哀悼情态。这里所画的是风俗场面,实际上是奥南地方一群人的肖像,画家以严谨朴实的艺术语言,精确地塑造了众多人物肖像,其中有画家自己家庭的成员。当这幅画问世时,受到官方评论的指责,说它是“粗俗的、片面的,不懂得起码的绘画规则”。然而却受到青年画家们的欢迎,他们称赞“这幅画是以令人惊异的技巧画成的,风景的色彩具有绝妙的透明感,以及那些红、白、青各色的调子,使整个画面为之丰富起来”。在这幅画中画家以纪实的形式,不加任何修饰和美化,描绘了这真实而平凡的生活场面,因此有人说这幅画是“浪漫主义的葬礼”。

  《画室》(The Painter’s Studio,A Real Allegory ,1855,Oil on canvas,361×598 cm)

  《画室》的全名叫《画家的工作室——一个现实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来艺术生活的情况》。画家的立意在于展示自己从1848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生涯,并寄寓一种意味深远的社会哲理。画家把7年来对生活和思想有影响的朋友和他曾经画过的模特儿集中画在一个画面上。另外还集中了上流社会各个阶层的形象,表现一个法国社会的缩影。

  在这幅画中描绘了三十多人,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寓意:画面中间是画家自己正在画一幅风景,画前小孩代表“无邪的眼睛”;裸体女模特儿代表画家心目中的缪斯,或真理;画幅背后一个十字架上钉着圣徒圣赛巴先,代表僵死的学院派艺术。围绕这个中心画面分成两部分:右边坐着看书的是诗人波德莱尔,他象征“诗”;前面站立一对男女,为“绘画的鉴赏者”;依次每个人都有象征意义:“散文”、“哲学”、“音乐”等。画的另一部分,大多是画家画过的模特儿,可谓集社会上之三教九流,他们被隐喻为贫困、忧郁、被损害者和被剥削者。总之画中出现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寓意,看来十分费解,但它体现了画家的民主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向。有人说他的这幅画是骄傲的抒发、感伤的回忆,以及十足的沾沾自喜,赋予了整个的构图以如此天真和温暖的生命力,如此的真挚感,以致它并不显得可笑。还有人说他以高超的表现技巧挽救了一个本来是非常幼稚的构思。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这幅画构图的完整、画面气氛的和谐,以及色彩的统一是无与伦比的,画面中心的裸体更是美妙绝

伦。有人认为丢在地上的粉红色衣服就是一幅极好的静物画。这幅巨画显示了画家很强的把握复杂构图的能力以及画家写实的造型和色彩技巧,画的物象具有充分的质感和量感,这一切都表明库尔贝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1855年,巴黎举办世界名画展览,评审委员会拒绝接受库尔贝的这幅《画室》,原因是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于是画家决定就在世界名画展附近租一间房子单独展出这件作品,并题名为“现实主义展览馆”,同时发表“现实主义宣言”,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因此得名。

  《雷雨后的峭壁》(The Cliffs at Etretat after the Storm,1870?)

  在这幅描绘海边断崖的海景画中,库尔贝运用挺拔的线条与坚硬的块面,塑造了刚劲有力的断崖峭壁,有阳刚之气。画中色彩的丰富变化和明亮度的提高所构成的纯形式魅力,是他早期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其粗犷的大刀阔斧的“库尔贝式”刮刀笔触,使画面形象简洁而充满了力度感,使人感觉铿锵有声。正是这些使莫奈等年轻的印象派画家十分钦慕赞叹,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尝试用“库尔贝式”的画法。风平浪静的大海、陡峭的山崖在阳光照射下,放射着绚丽豪华的壮美气质,这正是库尔贝精神气质的再现。

《睡》(Sleep,1866,Oil on canvas,135x200cm)

  库尔贝在40岁以后越来越多地迎合巴黎人的欣赏趣味,不再画那种粗壮有力的裸体,而去描绘巴黎的雅致的裸女了。他于1866年画的这幅《睡》受到公众的欢迎,上流社会冷淡的善意欢迎却受左拉的责难,说他转到了敌人的营垒:“库尔贝是一个强有力的智者,恰恰是当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时,人们才开始赞赏他”。

  此外,库尔贝还有很多优秀的自画像。

  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是法国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专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当时人们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无疑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它的哲学观是求真求实,导致它的美学观是以真为美、以实为美,它是写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法国社会中的对立和斗争,反映到画坛上就成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一部分画家对此种种不屑一顾,悄悄地进入巴黎郊区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他们都无限热爱大自然,主张到大自然中去直接描绘丰富多彩的风景,他们把描绘自然的丰富奇伟、优美秀丽和内在生命作为终生追求。他们从不把自己的艺术信仰强加于他人,因为都居住在巴比松村,共同描绘大自然,所以这群画家被称之为“巴比松画派” (Barbizon School),主要代表是卢梭、科罗、特罗容等。

  卢梭 (Théod

ore Rousseau,1812-1867年)

  泰奥多尔·卢梭被认为是巴比松画派中最光辉最敏感的代表,科罗称他是“艺术上的革命家”。卢梭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裁缝家庭,母亲的亲属中有画家和雕刻家,他在外婆家受到最初的艺术影响,立志要做一个画家。他初师表舅——风景画家圣马当,尔后入雷蒙画室。16岁去枫丹白露森林作画,开始加入巴比松画家行列,他是第一个定居巴比松村的画家。卢梭很穷,因此不能像科罗那样广游他乡,当他名利俱来时,只是将茅屋换成砖瓦房而已。他一生酷爱自然,如痴如醉,他常常带着牛奶和面包从早到晚不停步行于自然中观察、写生,尔后创作。卢梭作品的新意,用米勒的话说是“有力,首先是有力”。在卢梭的风景画中,所表现的是法国乡村景色的阳刚气质美,他非常重视塑造自然界物体的坚实造型,注重构图所能显示的意境和对光的描绘,光在他的画中不是一个凭借物,而是主题生命之外溢。光是大自然的生命,被巴比松画派捕捉到了,并尝试表现出来了,这就启发了后来的印象画派。

  卢梭代表作有:

  《山谷中一村庄》(A Village in a Valley,1820s late,23.2×40.6 cm,Oil on paper,mounted on canvas)

《诺曼底市场》(Market-Place in Normandy,1830s,29.5×38 cm,Oil on panel)

  科罗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75年)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才华横溢的优秀诗篇。1796年他诞生的那一年,是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和拿破仑战争之间的过渡时期。他在流血和恐吓、野心和偏执、仇恨、欺诈报复的年代中成长。但他并没有被那年代的野蛮和愚昧所玷污。他的父亲是个理发师,母亲是位服装师,勉强也算个艺术家,他们都是心地光明的人。父母希望儿子成为商人,父亲愿意出10万法郎让儿子去经商,可是科罗没有接受这个实惠的建议,他要画画。这使父母亲大为失望:“天哪!谁会想到我们的儿子这么不成器!”科罗坚持要画画,父母只好依从了,每年给他1200法郎,让他去搞他那疯狂的冒险。天晓得科罗直到44岁时才卖掉他的第一幅画。

  科罗曾两次访问过意大利,据说不是去研究意大利艺术大师的技巧,而是去欣赏意大利天空的美丽,他一生只以大自然为师,从不临摹,总是直接写生。他说,不要仿效别人,仿效别人总要落在人家的后面,你必须朴实无华地、按着自己的情趣去描绘大自然,丝毫不要受古代大师或当代画家的影响。只有这样,你才能画出具有真实感情的作品。要遵循自己的信念,千万不要作其他画家的应声虫。科罗一生崇拜大自然,作画忠实于自然,从不夸张自然的颜

色,决不过分渲染他的画面。他对自然忠诚胜于一切。

他终身未娶,对人说:“我唯一的情妇就是大自然。我的一生只对她忠诚,永不变心。”他在临终前还想再看一看自然界的景色。科罗早期的风景画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多表现在他的意大利风景画中。而他的法兰西风景画才真正体现了他的艺术成就。

科罗的重要代表作是《梦特枫丹的回忆》(Recollection of Mortefontaine,1864,65×89 cm,Oil on canvas)

  梦特枫丹位于巴黎北方桑利斯附近,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画家在那里,被这仙境般的美景所倾倒,这幅风景画就是对那里美丽景色的回忆。

  在乡村的湖边,一个晨雾初散的时刻,清新的晨风交融着湖面散发的水气,朦胧一片,温润的花草和林木的枝叶吐露着芳香,被风吹斜的古树覆盖画面大部空间,另一棵枯树曲折向上升华与之呼应,使画面十分平衡和谐,树木枝条的顺势造成一种流动感,从中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生机。画面中间景色是一片平滑如镜的湖面,透过薄雾的阳光洒在湖面和草地上,四处绽开的小花,映衬着茸茸绿草,更显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科罗喜欢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点缀人物活动,使自然与人构成艺术生命的整体。在这幅景色中,他画了一位身着红裙的女子正仰首摘取小树上的野果,树下有两个孩子,女孩低头采撷草地上的野花,男孩手指树上的果子。

在这幅画中仍含有古典主义的意蕴,如黄金律的构图和均衡,但更多的是画家的真情实感,科罗作画爱添加枯枝,枝条曲伸多姿、轻飘摇曳,犹如美人翩翩起舞。色调轻柔,景物虚实中层次丰富,如梦如幻。科罗多用暖色铺染画面,爱用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为这类色调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和弥漫的云雾更具朦胧诗意。

  此外,科罗还有很多优秀的风景作品以及人物肖像作品。

  米勒 Jean Franois Millet (1814-1875年)

  在19世纪法国画坛上,与科罗同放异彩的是别具风格、自成一家的农民画家米勒。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

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麦穗》和《晚钟》等名作。

  《播种者》(The Sower,1850,101.6×82.6 cm,Oil on canvas)

  米勒定居巴比松村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种者》,画了一位顶天立地、身着红蓝短衫的青年农民,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那深褐色的帽子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和迈步的巨人形成有力的交叉。在米勒表现的农民题材中,始终将农民形象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地的主人突出在画面上。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从这幅画中我们看了农民和土地生命与共的关系。

  《收获者的午餐》(Harvesters Resting,1850-53,67.3×119.7 cm,Oil on canvas)

  农民在高大的麦垛旁歇息午餐,晚到的村姑腼腆地低着头不敢入餐,而那个青年农民极力劝说,其他人也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她那忸怩迟疑的神态纯朴而憨厚。米勒的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粉饰和夸张,用真诚眼光把农民的生活情景再现出来,看他的画就像是看生活本身一样。米勒所塑造的人物从不着重细节的精微刻画,而以人物的动势传达内在思想感情。

  《拾穗者》(The Gleaners,1857,83.5×111 cm,Oil on canvas)

  1857年画家43岁时,完成了《拾穗者》。作品问世以后产生了惊人的社会反响,评论家凭着他们的敏感,从政治上作出论断:“画里有农民的抗议声。”、“这3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3个同命运的女神。”还有人惊呼道:“在这3个突出在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事实上画家并没有他们想得那

么多,他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画出来而已。

这幅画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的怀疑。米勒在他所有的画中都采用了简洁手法,表现丰富的内涵,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米勒是伟大的农民画家,他的艺术是公认的农村生活的庄严史诗。他用画笔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的喜悦与悲哀。人们称米勒是“乡巴佬中的但丁、土包子中的米开朗琪罗”。

杜米埃 (Honoré Daumier,1808-1879年)

  奥诺雷·杜米埃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他出生于马赛一个有文学修养的玻璃匠家庭,6岁时全家迁居巴黎,由于生活贫困,杜米埃少年时就自谋生计,曾当过听差、店员,这使他深知官场龌龊和民间疾苦,产生民主思想和正义感。杜米埃20岁时师从于法国皇家博物馆馆长、画家涅努瓦学习绘画,尔后又随布登学习,还在业余时向石版画家拉米列学习版画艺术。他最初从事版画创作,以尖锐的艺术语言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他的大量讽刺作品可称之为“没落阶级集体形象的辞典”。已经40岁的杜米埃开始画油画,他的油画仍如同讽刺画一样,造型不求形似,只重视色块与形体的“神肖”。他往往以棕色和粉红为基调,从文学名著和生活中选择表现题材,以批判的艺术眼光审视自己所创造的形象,他说过“要做一个自己时代的人”。杜米埃的艺术生涯始终与法国的现实主义相联系,他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语言,塑造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为了真理和正义,他一生坎坷,遭到过监禁、罚款,作品被销毁,难以谋生。巴黎公社时投身于革命,被选为艺术家联合会执行委员。拿破仑三世为笼络人心,曾授予他“荣誉勋章”而被拒绝,他始终是位不屈的为正义奋斗一生的伟大现实主义大师。

  杜米埃代表作:

《洗衣妇》(The Laundress,1863,48.9×33 cm,Oil on panel)

  《两位律师》(The two Attorneys,1855-57,20.5×26.5 cm,Oil on wood)

  《唐·吉诃德与桑乔·班萨》(Don Quixote and Sancho Panza,1870,100×81 cm,Oil on canvas)

  杜米埃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对现实有着高度敏感和深刻的理解,并能以自己高度夸张的艺术语言表现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

  唐·吉诃德是塞万提斯创造的传奇式人物,这个人物在杜米埃的心目中是一个崇高的形象,因为他敢于为理想去冒险,去赴汤蹈火。杜米埃以

极富想象又极为夸张的造型来表现这个心目中的英雄。这幅画的造型给人以现代派的感觉,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人物形体仅取幻影形式,与这非现实的主题完全一致。在人物的面部没有五官,这位侠义骑士昂首挺胸骑在那匹又高又瘦的马上,与他旁边那位只讲实利的桑乔形象构成滑稽的对比,一个激烈,一个迟钝,一瘦一胖,一高一矮,这是生活中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体。为了一个幻想目标,他们目空一切,自恃高傲。这个艺术形象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杜米埃的造型完全凭感觉,色块、笔触和各种线条都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借以传达画家心中的意象。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


相关文章

  • 专题九近现代世界的科技成就和文学艺术(2)
  • 第二讲 近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 一.知识体系梳理 一.文学主要成就 [填空答案]①巴黎圣母院:②丑.恶:③基督山恩仇记:④唐璜:⑤西风颂:⑥人间喜剧:⑦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⑧红与黑:⑨叶甫盖尼·奥涅金:⑩安娜·卡列尼娜:⑪老人与海:⑫现代 ...查看


  • 西方美术史
  •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巴洛克艺术(雕塑)特色及其代表人物(4)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义,是18世纪古典主义理论家对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是 ...查看


  • 美术的辉煌
  • 第八单元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 ...查看


  • 5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钱蔚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1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2美术作品判断中产生分歧的合理性. 技能:尝试对比鉴赏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完成一次学 ...查看


  •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与简答
  • 5.古代埃及美术特色: 1)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歌颂王权,强调国家的政权和等级制度. 2)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影响,艺术是为死者服务的,埃及艺术称为" 来世的艺术" . 3)埃及艺术的形式,是壮丽.宏伟.明确 ...查看


  • 外国美术史笔记整理
  • 1.法国的拉斯科洞窟: 1)画家用粗壮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廊. 2)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 3)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2.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 1)壁画轮廓线比较细,有明暗.粗细浓淡变化. ...查看


  • 徐悲鸿(新)
  • 徐悲鸿 综述 徐悲鸿又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桃李遍天下,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矢志于美术教育,从1918年他被蔡元培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开始,到1928年他与田汉.欧阳予倩共创上海南国艺术学院并任美术系主任,然后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中大的南京 ...查看


  • 美术史---伏尔加上的纤夫
  • 作品赏析--<伏尔加上的纤夫> 作品名:<伏尔加上的纤夫> 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作画时间:19世纪80年代(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美术馆.) 作品风格:批判现实主义 作品赏析: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查看


  • 美术史论考题!
  • 一.填空题 31.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32.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 ...查看


热门内容